语言运用——压缩语段.
- 格式:ppt
- 大小:305.00 KB
- 文档页数:19
专题24 语言文字运用之扩展、压缩语段学习目标1、掌握扩展语段的方法;2、掌握压缩语段的方法。
知识梳理知识梳理一、扩展语句扩展语句是指对现成的语句或语段进行扩充,要求考生根据具体语境,把原有句子加以阐述、发展或引申,使句子更丰富,表达更充分。
它既要求考生从原有的语句中悟出所暗示出的范围和方向,又要求考生在原句(或段)所限制的范围内尽量地发挥,能较全面地考查学生的联想、想象力和语言综合表达能力。
从类型上看扩展语句主要有“组词成句型”“句子扩展型”“开放式扩展”三种类型,“组词成句型”要侧重情景再现,“句子扩展型”重在使句意丰富,“开放式扩展”再现情境。
从内容上看有“记叙、抒情”“描写”“议论”“说明”,“记叙、抒情”往往带有“人物或事件”注意时间顺序、心理;“描写”往往带有“场景性”词句,注意空间、时间、心理活动的顺序排列;“议论”往往带有“抽象的、带有象征性”的词句,注意解说或推论的顺序;“说明”往往有名词性术语或解释性提示,注意空间、时间、事理顺序排列。
二、压缩语段压缩具体步骤:(1)反复审题,看清具体要求。
题干至少读两遍,看清各个点上的要求。
(2)辨明类型,确定压缩角度。
记叙:理清记叙要素及主要内容。
议论:推出论点和论据,理表逻辑关系。
说明:抓住对象的特征和说明顺序。
(3)理清层次,辨明主次,注意角度,决定如何取舍。
(4)考虑连贯,表达力求恰切。
如有上下文,须考虑连贯,同时语言的表达也要恰当。
做到既简明又连贯,绝对不能写出病句。
(5)回顾检查,确保万无一失。
如字数、标点、角度及其它要求。
专项练习一、语言表达1.(2021秋·天津静海·高一校联考期中)从下列所给六个意象中,任选四个写一段借景抒情的文字。
意象:夕阳、垂柳、石桥、青山、绿水、飞鸟要求:不超过100字,意境营造合理,能表达某种情感,语意连贯。
【答案】垂柳,依然如故,只是分外多情;青山,依然如故,只是分外妖饶;绿水,依然如故,只是分外澄澈!一抹殷红色的夕阳照在村边的石桥上,映照着父母归家之路。
课题:语言运用·压缩语段一、学习目标1.明确压缩语段的几种考查类型.2.掌握压缩语段的方法.3.培养对语段的理解、分析和概括能力。
二、重点难点掌握语段压缩的方法。
三、考点解析《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关于“压缩语段” 的要求是考查将一段话进行正确地提炼、概括、压缩的能力,特点是“化繁为简"。
它主要考查考生三个方面的能力:①对材料的理解能力;②对材料中相关信息的筛选能力;③语言概括与表达能力。
“压缩语段”,特别能体现思维的外化,也就是说,准确理解语段是不可回避、不容轻忽的基础。
解答此题应分步进行:(1)分析语段,找出层次;(2)找出关键语句,概括信息要点;(3)按照既定目标,压缩字数。
四、分类解析第一课时(一)提取关键词【考点解读】这种题目一般要求既要理清文章思路,又要概括各大部分大意,把握语段的中心.提取关键词的原则1. 首先通览语段寻找锁定有效信息:冷静取舍。
2. 其次筛选有效信息中的核心信息:再次取舍。
3. 提取而不是组合语段中的关键词:文中原有.4. 主要用双音词或短语的形式表述:二字多字。
提取关键词的三个技法1. 核心话题法:抓取语段核心话题词语●任何文体性质的语段都得围绕某个核心话题展开●这个话题词语在语段中出现的频率一般较多●承载语段核心话题的词语肯定是关键词之一2。
关键语句法:筛选语段中的关键句●有的语段中会有针对核心话题的核心陈述句●有的语段中有或总领或总结的概括性中心句●抓住这类关键语句就易于筛选出关键词3。
结构层次法:任何语段都表现为一定的思路层次●并列式语段关键词常散布在各层次中●递进式语段关键词常出现在最后层次中●总分式语段关键词常出现在总说句中【典型例题】例题1:阅读下面文段,从中提取三个关键词。
(2011年新乡许昌平顶山三模试题)改革开放30年来,通过财政体制安排和政策实施,我国集中调剂了一部分社会资源,提供了公共物品与服务,通过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环境的改善,也对全社会资源进行了更好的优化配置。
守旧迎新——语言文字运用之压缩语段【教学目标】1、了解压缩语段题旧题型及新题型2、掌握压缩语段题不同题型的解题方法【教学步骤】一、高考考情分析1、压缩语段旧题型:2019全国卷、2020全国卷、2020新高考全国卷(设题: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
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个字。
)2、压缩语段新题型:2021届八省联考(设题:请分别用一个否定句概括上文各段的主要意思。
每句不超过10个字。
)二、分析旧题型,掌握解题方法(一)析参考答案,探答题规律【2019年全国卷Ⅰ】21.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
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50个字。
(5分)传统观点认为,中国和欧洲的陶瓷贸易始于明代。
近日,英国杜伦大学证实,该校考古系与中国故宫博物馆考古所,联合整理研究了在西班牙萨拉戈萨等地出土的十余种中国唐代至宋代早期的陶瓷器残片,表明这些陶瓷是当时随阿拉伯商人经印度洋与红海贸易到达地中海地区的。
这就将中欧陶瓷贸易的起始时间大大向前推进了,证明了“海上丝绸之路”早在唐代就已延伸至西欧。
参考答案:中英联合考古研究证明,中欧陶瓷贸易起始时间不晚于唐代,“海上丝绸之路”在唐代已延伸至西欧。
【2020年全国卷Ⅰ】21.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
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70个字。
(5分)2020年“中国航天日”启动仪式于4月24日在国家航天局网站举行。
备受关注的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名称、任务标识在启动仪式上公布。
中国行星探测任务被命名为“天问系列”,首次火星探测任务被命名为“天问一号”,后续行星任务依次编号。
据介绍,该名称源于屈原长诗《天问》,体现了探索自然和宇宙空间的文化传承,寓意追求科技创新永无止境,而象征“揽星九天”的任务标识,展现出中国航天开放合作的理念与态度。
参考答案:2020年“中国航天日”启动仪式4月24日在国家航天局网站举行,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名称“天问一号”和象征“揽星九天”的任务标识在仪式上公布。
2023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重难点精讲精练语言文字运用语段压缩(原卷版)知识点回顾01 新闻类压缩常见的考查形式有:拟写一句话新闻,拟写新闻标题,拟写导语,概括消息要点等。
新闻作为一种以叙事为主的文体,它的基本要素和我们语文界常用的记叙文的六要素是一致的。
教材把它们概括为“5W+1H”,即:谁(Who)、何时(When)、何地(Where)、何事(What)为何(Why)、过程如何(How),换一种说法就是: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原因、发生过程。
如果把这六要素串起来,概括成一句话,就是一句通俗易懂的句子:某人某时在某地由于某种原因做了某事出现了某种结果。
1.拟写一句话新闻拟写一句话新闻3步骤第一步:根据新闻要素,准确筛选答题信息点。
新闻分导语、正文等几部分,分别承担着不同的任务。
而关键信息主要集中在导语一段,所以应把主要精力放在导语部分。
要对提供的材料做全面阅读,辨别一下主要信息和次要信息、即时信息和背景信息等,以便准确确定重点语句。
第二步:选择句式,组合信息。
首先应选择句式,安排层次。
一句话新闻(标题新闻)通常采用陈述句式——人物+事件+时间+地点+原因,人物和事件构成主谓句。
还要注意在表达形式上必须是“一句话”,这“一句话”应尽可能是单句,必要情况下可以是复句,不能是句群。
另外,还要注意控制字数,草拟答案。
第三步:依据倾向,验证答案。
验证草拟的答案能否准确涵盖所提供的新闻材料。
2.拟写新闻标题“拟标题”比“拟一句话新闻”要求更高,它不仅要高度概括出内容,还要讲求句子形式的优美,有文采。
标题往往不需要时间,只要求两个必备要素:人物、事件。
新闻标题的主标题旨在揭示消息的主题或重要新闻事实;副标题用以补充说明情况或指出内容范围,作出内容提要等。
试题中通常要求拟写主标题,有的要求同时拟写主标题和副标题,但单独拟写副标题的题目不大常见。
3.拟写导语导语,是对新闻报道的总的概括。
导语一般在新闻的开头,是新闻的纲领和中心,要将新闻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概述出来。
2020年高考语言运用之压缩语段(学案)一、考点研读“压缩语段”是对一段话或者一个长句进行提炼或概括,使原来的段落或句子的主旨更突出,更明朗,主要考查筛选信息和概括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
①考题多为主观题。
②选材贴近生活。
③考查综合性强。
二、一般方法1.方法一(1)例题1:用一句话表述下面语段的主要意思(不超过25个字)在轻轻荡荡着的溪流的两岸,满是高过马头的野花,红、黄、蓝、白、紫,五彩缤纷,像绵延的织锦那么华丽,像天边的彩霞那么耀眼,像高空的长虹那么绚烂。
(2)方法总结()法,提取句子主干,把每个句子所表达的重要内容摘出来,然后按题干要求进行连缀。
这种方法适合于单句以及字数较少、内容单一、要求宽泛的语段。
2.方法二(1)例题2:概括下面一段文字的主要内容。
(不超过25个字)创造性思维对思维者的素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创造性思维与思维者的天赋有一定的联系。
在某种意义上,创造性思维的天赋就是一种高度的敏感性、感受力和洞察力,他就像卓越的探矿者,善于发现并开掘深深地掩埋在地下的矿藏。
再者,思维者对他所思维的对象应有浓厚的兴趣;一个研究者对他研究的对象缺乏兴趣,它要进行创造性的思维是不可能的。
当然不管一个人有多么高的天赋,也不管他对自己思维的对象怀有多么强烈的兴趣,要是他是浮躁的、缺乏意志力的,他就不能把自己的意志力长久地锲而不舍地集中在自己的思维对象上,要做出创造性思维是很困难的。
(2)方法总结()法是“语段压缩”中广泛应用的一种方法。
步骤:①给段落划分层次,概括层意;②辨别主次,留主舍次;③压缩语段,连缀语句。
(3)巩固练习将下面这段文字压缩到25个字以下酝酿已久的个人存款账户实名制终于颁布实施,这标志着我国个人存款管理制度日趋向国际惯例靠拢。
个人存款实名制是指居民个人到金融机构办理储蓄存款时,必须使用真名,并出示个人法定身份证件。
此项制度的实施,是我国个人存款账户管理制度的一项重要变革,涉及千家万户的利益。
语言表达和运用总复习之压缩语段常见考查题型:(1)新闻类语段压缩。
(2)概括语段的主要内容。
(3)给某一概念下定义。
(4)写出语段中的关键词。
(5)概括某个寓言故事的寓意。
一、新闻类语段压缩。
(拟写一句话新闻、拟写新闻标题、拟写导语、概括信息要点)(一)新闻概述。
1、简述:新闻广义包括消息、通讯、特写,狭义只包括消息。
2、新闻的基本要素:人、事、时间、地点、事因、结果。
(5个“W”指:人who、事what、时间when、地点where、事因why。
有时称六个“W”,加结果how)3、新闻的基本组成部分:标题、(电头、或叫新闻来源)、导语、主体、背景、结语。
A、标题(电头、或叫新闻来源),分眉题(又称引题、肩题)、正题(又称主题、母题)和副题(又称辅题、子题)。
正题,是标题的核心,用来揭示主题或提示重要事实;正题上面一行是眉题,用来引出正题,说明事实,交代背景,烘托气氛,揭示含义;正题的下面一行是副标题,用来补充说明情况或说明正题或依据。
如:①、多行标题。
经贸部负责人发表谈话(眉题)希望海峡两岸实现直接贸易(正题)愿与台经贸主管部门接触协商解决双方贸易中问题(副题)②、双行标题。
其一,出现正题和眉题。
如:真正幸福要靠自己劳动去创造(眉题)杜芸芸将十万元遗产献国家(正题)。
其二,出现正题和副题。
如:成都电讯局花钱“买”批评(正题)在报上登“公告”欢迎群众对通讯服务工作进行监督(副题)③、单行标题。
单行标题只有正题。
足协三巨头被正式逮捕B、导语消息的导语,就是消息的第一段或第一句话。
它是由消息中最新鲜、最主要的事实或精辟的议论组成,以吸引读者。
C、主体主体是消息的主要部分。
它承接导语,阐述导语所揭示的主题,或回答导语中提出的问题,对消息事实作具体的叙述与展开。
D、背景背景是指事件发生的历史环境和原因,它说明事件发生的具体条件、性质和意义,是为充实内容,烘托和突出主题服务的背景既可在主体部分出现,也可在导语或结尾部分出现,位置不固定。
语言运用:压缩语段的五种题型课程标准1.在全部的语文活动中,积累汉字、汉语的有关现象和理性认识,了解汉字在汉语发展和应用中的重要作用,巩固和加深义务教育阶段所学的汉字知识;体会汉字、汉语与中华传统文化的关系及汉语的民族特性,增强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
2.通过在语境中解读词汇、解读语义的过程,树立语言和言语的相关性和差别性的观念。
3.在自主修改病句和分析句子结构的过程中,体会汉语句子的结构特点和虚词的作用,进一步领悟语法规律。
在学习文学作品时,观察词语的活用、句子语序的变化等,体会文学语言的灵活性和创造性。
4.在运用口语和书面语表达的过程中,对比两种语体用词和造句的差别,体会口语与书面语的风格差异。
5.反思和总结自己写作时遣词造句的经验,建构初步的逻辑和修辞知识,提高语用能力,增强表达的个性化。
教学要点“压缩语段”是将一段(或多段)文字按题干要求进行提炼、概括的一种考查形式。
“压缩语段”常见的考查形式有:下定义、提炼要点、提取关键词、填充式概括、新闻概写。
一、真题引领1.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60个字。
总部位于日内瓦的世界经济论坛2020年6月3日发布新闻公报宣布,第51届世界经济论坛年会将于2021年1月举行,年会主题为“世界的复兴”。
新闻公报介绍,“世界的复兴”这一目标将致力于共同迅速地建立起世界范围内经济和社会体系的基础,以塑造一个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和更具韧性的未来。
届时,年会将以线下和线上两种方式进行,世界经济论坛将和瑞士政府一道,确保会议安全。
【答案】①2020年6月3日,②世界经济论坛宣布,③第51届论坛年会将于2021年1月④以线下和线上两种方式举行,⑤主题为“世界的复兴”。
【解析】概括时要注意时间、地点、事件,原文“总部位于日内瓦的世界经济论坛2020年6月3日发布新闻公报宣布”,可概括出“2020年6月3日,世界经济论坛宣布”;“第51届世界经济论坛年会将于2021年1月举行,年会主题为‘世界的复兴’”,可概括出“第51届论坛年会将于2021年1月”“主题为‘世界的复兴’”;原文“届时,年会将以线下和线上两种方式进行,世界经济论坛将和瑞士政府一道,确保会议安全”,可概括出“以线下和线上两种方式举行”。
备战2021年高考二轮冲刺高频、高危题型强化训练卷第5题语言运用之压缩语段1.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60个字。
据报道,8月18日下午,深圳“湾区号”中欧班列首次启航,从深圳出发驶向德国杜伊斯堡。
今年上半年,中欧班列累计开行5122列,同比增长36%,仅6月就开行1169列,再创历史新高。
在全球航空和海运因疫情出现不同程度的禁飞、停运、减运,导致物流不畅、贸易萎缩的情况下,作为共建“一带一路”项目,中欧班列在疫情常态化背景下稳定有序运营,传递出中方同相关国家合作共赢、互利互惠的信号,在保障中欧及沿线国家物流畅通和物资供应稳定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惠及全球经济的复苏和发展。
【答案】示例:①8月18日下午,②深圳“湾区号”中欧班列首次启航。
③中欧班列在疫情常态化背景下,④稳定有序运营,⑤惠及全球经济的复苏和发展。
【详解】新闻报道一般包括人物、时间、地点和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等信息。
解答此类试题,可先梳理出这些内容,然后从中提取关键信息。
材料中的关键信息有8月18日下午(时间)、深圳“湾区号”中欧班列首次启程(事件),稳定有序运营(结果)。
另外,中欧班列产生的积极影响也是关键信息。
在筛选信息时要注意“疫情常态化背景下”“惠及全球经济的复苏和发展”等不可遗漏。
2.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40字。
新华社消息,塞内加尔近40年来经济增长首次达到了5.6%,通货膨胀率下降到了3%以下。
反对派指责说,这些数字掩盖了900万塞内加尔人生活困难的现实。
现在经济上的好转还没有给老百姓带来好处,所以在社会生活方面出现了紧张气氛。
总统说塞内加尔的生活质量“有了明显的改善”,并说已经成功地给塞内加尔的经济结构“重新注入了活力”,反对派指责国家经济后退到了世界排名第156位,人民的生活水平在贫困线以下,特别是在农村地区以及大城市郊区的人民更是贫困,人民普遍反对政府。
压缩语段·句式·复句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河北保定调研)水平思考就是要加大思考的广度,突破自我设限,是①。
水平思考的关键在于“联想力”,而不是“判断力”。
水平思考的特性是在过程中只做迅速简单地判断,不需要做审慎或严密的判断。
垂直思考是一种逻辑式思考,它讲究顺序严谨、推断合理,要求②,我们必须养成追根究底的精神,运用“判断力”一步步地进行,每一个步骤都必须说得出原因,而且要正确。
如果有一口井没有水了,水平思考会说:“让我们到别的地方挖挖看?多挖几个地方一定会找到水的。
”垂直思考则会说:“既然这里曾经有水,那就让我们再往下挖深一点,③。
”1.在上文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2个字。
①②③2.请分别用否定句概括水平思考和垂直思考的特点。
每句不超过10个字。
水平思考的特点:垂直思考的特点: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一轮复习统揽精测)健康的压力反应应该是这样的:压力荷尔蒙迅速上升后,能迅速恢复。
①________,就会出现问题。
如果压力持续存在,肾上腺就会进一步分泌皮质醇,皮质醇就像是身体为了长期作战而引入的援军,它的浓度在人体内慢慢上升,②________。
如果有只斑马遭遇了狮子的袭击,但有幸逃脱,没有丧命狮口,它的皮质醇水平就会在45分钟内恢复正常。
相比之下,人类身上的高浓度皮质醇会一次保留几天、几周甚至几个月。
这就很容易导致问题,长期较高的皮质醇水平会弱化海马体里的细胞,并最终杀死它们,而海马体是创造与储存记忆的地方。
这就是在急性压力下,学生③________的原因。
1.在上文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0个字。
①②③2.请根据语段内容,分别用两个被动句概括皮质醇的作用。
每句不超过15个字。
①②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吉林白山市一模)拱桥是①__的桥,拱桥主要承受轴向压力,拱桥具有跨越能力较大,可节省钢材和水泥,养护、维修费用少,外形美观,构造较简单,利于广泛采用等特点。
语言表达运用之压缩语段(学案)(江苏睢宁文华中学高三语文组)【考纲阐释】江苏考纲要求:压缩语段主要考查提炼内容、槪扩语意的能力. 【命题规律】1、目标明确,重点突出。
只考压缩语段,几乎不涉及扩展语句。
2、题型多样不拘一格。
2009年:下定义;2010年:提取关键词;2011年:指向性压缩,要求分清层次、概括要点;2012年:与以往不同,不是简单的内容压缩、概括,还要求理解文段的深层含义,难度有所加大。
【教学目标】1、明确压缩语段的考查形式。
2、掌握压缩语段的几点要3、总结压缩语段的规律方法.【教学重点】明确要求,掌握方法规律。
【压缩语段的考查方式】传统题型有:给概念下定义、概括语段内容、拟写一句话新闻或标题、拟写导语、拟写电报稿;较新题型有:拟写短信、为短文续写结尾、为新产品命名、为语段补写总结句、新闻点评、概括研究的结论、提取关键词等。
【江苏近年考题详解】(江苏2009高考题)(下定义)3。
根据下面一段文字,概括说明什么是“洼地效应”(不超过30个字)。
(4分区域竞争的焦点更多的集中在综合环境的竞争上.这里的“环境”既包括政务环境、市场环境、法制环境、人文环境等“软环境”,也包括绿化覆盖率、空气质量、居住条件、基础设施水平等“硬环境”。
谁的环境好,“洼池效应"就明显,吸引力就强,项目、资金、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聚集就快,发展就快。
“洼池效应”指:环境优势加速生产要素向该区域集聚从而促进发展的现象(江苏2010高考题)(提取关键词)3.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找出“碳链式反应"过程的三个关键性词语。
(4分)科学家在喀斯特地貌的研究中,发现了一个复杂的碳链式反应。
当水流从空气中“大口吮吸"二氧化碳并侵蚀石灰岩时,持续不断的吸碳过程就开始了。
接着,在岩石表面自由流淌的酸性水流携带着大量碳酸氢根,随着自然界的水循环辗转奔向江河湖海。
此时,浮游植物体内的“食物加工厂”在急切地“找米下锅”,它们惊喜地发现,只要分泌一种叫做“碳酸酐酶”的催化剂,对水中的碳酸氢根“略施魔法”,等待加工的“米"——二氧化碳,就唾手可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