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氏杀菌和UHT相关知识培训
- 格式:ppt
- 大小:1.85 MB
- 文档页数:39
UHT乳or巴氏杀菌乳?关于作为一个消费者,我个人选择UHT乳还是巴氏杀菌乳的问题,首先我查阅了关于这两种乳的一些资料。
一、UHT乳UHT(英文全称:Ultra High Temperature treated,中文名:超高温消毒法)是一种通过在极短时间内加温为食物灭菌的方法(用135~150°C加热2~3秒)。
杀死乳中的所有微生物,包括细菌和芽孢,从而使包装产品在常温下能长期保存。
最常用这种方式来消毒的有牛奶,不过这种过程同样运用于果汁、奶油、豆浆、酸奶、葡萄酒、汤、蜂蜜以及浓汤。
这种消毒法在1960年代被发明,并于1970年代逐渐可行起来。
我国从 20 世纪 80 年代引进国外超高温 UHT 瞬时杀菌技术,发展至今已有三十多年的历史 , 而且UHT乳以其保存期长、便于携带和饮用等特点发展迅速。
UHT乳在室温能保存三个月[1],4℃条件下可保存4至6个月。
然而,从UHT乳发展的整个历程来看,在贮存中常会出现一些质量问题影响到产品品质。
[2]超高温杀菌对牛乳产生的有利影响:1)杀死所有致病菌及大部分微生物(根据杀菌效率)。
[3]2)酶被钝化,温度高于50℃时酶开始钝化。
但是不同的酶钝化的温度不同;与其他巴氏杀菌相比HUT杀菌使乳成分的化学变化降至最小。
超高温杀菌也会对牛乳产生一些不利的影响:1)可使牛乳在接触的加热面上生成乳石,从而影响加热效果。
乳石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脂肪与钙和磷。
因此,乳经UHT高温灭菌后,钙和蛋白质等也损失较多。
;2)高温处理还可使蛋白质变性,产生大量巯基,形成硫化氢、硫化物等挥发性物质,导致“蒸煮味”。
据测定普通巴氏杀菌乳不会有蒸煮味,而在超高温灭菌乳中游离SH浓度为0.7μmol/L会使其带有少量“蒸煮味”;3)高温加热会发生羰-氨反应即美拉德反应,使乳颜色加深(如长时高温加热会产生焦糖化)。
4)由于生奶中含有嗜冷菌,会分泌能分解蛋白质和脂肪的胞外酶,在 UHT灭菌过程中,嗜冷菌虽被杀死,但所分泌的酶类却能残留下来并保持一定的活性,在产品贮存期内分解蛋白质和脂肪,产生一系列质量缺陷如凝块、脂肪上浮,苦味、麦芽臭味、哈喇味等。
讲清楚牛奶的热处理工艺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牛奶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食品,它是一种富含营养的天然饮料,被广泛应用于各种食品加工领域。
为了确保牛奶的卫生安全和质量,牛奶需要进行适当的热处理工艺。
牛奶的热处理工艺主要包括巴氏杀菌、超高温灭菌和紫外线消毒等方法,这些方法可以有效杀灭牛奶中的细菌和病菌,延长牛奶的保质期,保证消费者的健康。
我们来介绍一下牛奶的巴氏杀菌工艺。
巴氏杀菌是一种常用的牛奶加工方法,它是将牛奶在高温下加热一段时间,然后迅速冷却,以杀灭其中的细菌。
巴氏杀菌的工艺条件为72℃下加热15秒,然后进行快速冷却,这样可以有效杀灭大部分细菌,保持牛奶的新鲜度和口感。
巴氏杀菌后的牛奶通常需要在冷藏条件下保存,可保质期较长。
紫外线消毒是一种较为温和的牛奶热处理方法。
紫外线消毒是通过紫外线的辐射作用来杀灭牛奶中的微生物。
紫外线消毒的工艺条件为在特定的波长和强度的紫外线下,对牛奶进行照射一定的时间,可有效灭活大部分的细菌和病菌。
紫外线消毒不需要添加任何化学物质,对牛奶的营养成分保留较好,适用于一些特殊需求的牛奶产品。
第二篇示例:牛奶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种饮品,不仅味道鲜美,而且富含营养。
牛奶是易腐坏的食品,因此需要经过热处理以延长其保存期限并保持其质量和安全。
牛奶的热处理工艺包括巴氏杀菌、超高温灭菌和乳清过滤等步骤。
我们来了解一下巴氏杀菌的热处理工艺。
巴氏杀菌是一种常用的牛奶热处理方法,通过将牛奶加热到71-75摄氏度保持15-20秒,然后迅速降温至4摄氏度以下来杀灭牛奶中的病原菌和有害微生物。
这种工艺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保留牛奶的营养成分和口感,且效果可靠,成本较低,因此被广泛应用于牛奶加工业。
超高温灭菌是另一种常见的牛奶热处理方法。
在这种工艺中,牛奶被加热到135-140摄氏度以上持续2-4秒,然后迅速冷却至常温。
超高温灭菌能够彻底杀灭牛奶中的微生物,使其在不开封情况下存放数月不变质。
巴氏灭菌的目标是把细菌数降低到十万分之一,经过巴氏消毒,牛奶中的细菌并没有被全部杀灭。
在灭菌之后依然需要冷藏。
即使在冷藏条件下,残存的细菌也还是会缓慢生长。
在巴氏灭菌条件下,尤其是高温快速的巴氏灭菌条件下,对于牛奶的风味和维生素的影响比较小。
常温奶是在超高温(通常高于135摄氏度)下保持一两秒钟,简称为UHT,经过UHT,基本上不可能还有细菌存活。
在密封条件下,经过这样处理的牛奶不用冷藏,也可以保持几个月甚至更长。
UHT是更“严苛”的加热条件,它对维生素的破坏也会更多。
如果是要比较营养“谁高谁低”,自然是巴氏奶稍胜一筹。
不过,牛奶只是饮食中维生素来源之一,人们喝牛奶主要是为了获取其中的蛋白质和钙,而蛋白质和钙不会因为UHT损失,也可以说常温奶相对于巴氏奶的营养损失并不大。
二者的最大差异其实在于外观和风味。
巴氏灭菌奶基本上保持了灭菌前的乳白和奶味,而UHT则会使奶色变暗,相对而言不再“秀色可餐”。
超高温产生一定的“焦煳味”,则会掩盖奶本来的味道。
优质乳是指在“端到端”的完整牛奶产业链中,符合“五星”体系要求的原奶和乳制品的统称,简称“五星牛奶”。
优质乳“五星”体系,也称“十五字口诀”,即“好奶源、强研发、严管理、优物流、高标准。
打造品质乳企,首先要有有品质的产品——优质乳。
优质的乳品是个动态的过程,它绝不是某个指标优质的成果,而是整个产业链各环节高标准严要求的产物。
乳业专家指出,整个乳业产业链相对比其他的农产品(9.060, 0.00, 0.00%)更长,各种关键环节更多,所以要给消费者提供优质乳,不能只着眼于具体产品、具体指标、具体品类,而是要着眼于整个乳业产业链。
整个产业链的高标准,简单来说,至少包括五大关键环节:研发、奶源、管理、配送和标准。
在研发方面,要集聚全球顶尖创新研发资源,在营养配方、加工工艺等多个方面,达到世界一流水准。
同时牛奶中的蛋白质、钙等主要营养成分要高,达到和超过国家标准,比肩国际先进标准,并能根据不同人的健康需求;在奶源方面,来自条件先进的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牧场,产品中蛋白质、钙等主要营养成分,原奶菌落总数、体细胞数等关键指标,均符合或优于国家标准,比肩全球一流标准;在生产环节,要加强管理,与世界接轨,引入国际顶级质量管理标准及认证,建立并实施完善的、一流的质量管理体系,对产品从源头到终端的各个环节进行严格管控;物流配送环节,要引入现代科技手段,比如全程GPS定位,销售终端渠道网络覆盖消费者生活圈,产品可以实现质量可追溯;在标准方面,要求每个重要环节,都以超高标准要求,严格确保产品质量和产品的营养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