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川木菠萝种质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对策
- 格式:pdf
- 大小:173.26 KB
- 文档页数:2
种质资源保护开发利用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哎呀,今天咱们聊聊种质资源保护开发利用这事儿。
说到种质资源,大家可能会想,这是什么高大上的东西啊。
其实简单说,就是咱们的植物、动物那些优良基因、品种。
想想你爱吃的西红柿、黄瓜,甚至咱们身边的小狗小猫,这些都属于种质资源的一部分。
可这东西可不简单,保护开发利用它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儿,问题多着呢,咱们就来唠一唠。
现如今保护意识不强,很多地方都觉得种质资源离自己远得很。
你看看,农田里种的品种都是那些大公司出的杂交种,老百姓早就忘了本地的优良品种。
就像人们喜欢追求新潮的手机,却不在意自己手里那台老款机子的好处。
唉,这些传统品种都快被遗忘了,简直是可惜得很啊。
保护这些资源的意识,真是该提上日程了。
要是让这些品种消失了,那可是损失得大了,咱们的餐桌可就没那么丰富了。
资金投入也不够。
说白了,保护和开发需要钱啊!很多地方想搞点儿项目,但资金就是个大问题。
就像你想出去旅游,但钱包空空,想去哪里都得打水漂。
很多科研机构、大学、农民都缺乏资金支持,导致研究和保护工作进展缓慢。
大家都希望能多一些资金投入,这样不仅能保护好种质资源,还能推动农业发展,带动经济。
这样一来,大家的日子就能过得滋润点。
再说说技术水平。
现在的技术发展得飞快,但在种质资源保护这块儿,还是有点跟不上。
很多地方依然使用传统的保护手段,这可真是拖了后腿。
就像用老式的相机拍照,效果肯定比不上现在的手机。
科学技术应该好好运用,咱们可以用基因技术、分子生物学来保护和开发这些资源,真是好处多多,效果立竿见影。
可惜,很多地方的技术力量不足,专业人才缺乏,这可就愁人了。
再说说支持。
我们国家在这方面的还是不够完善,很多地方的相关部门对种质资源的重视程度不足。
要是能跟上,那些科研机构和农民就能得到更多的支持,开展更多的保护和开发项目。
就像一个孩子,父母不支持,肯定没办法发展得很好。
希望相关部门能加强对种质资源的重视,出台一些鼓励,支持保护和开发工作。
濒危植物南川木菠萝组织培养技术研究作者:吴军来源:《现代农业科技》2016年第19期摘要南川木菠萝是我国最为珍稀的特有极危物种之一,开展其组织培养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从外植体选择到幼苗移栽,对南川木菠萝组织培养各相关环节进行了研究。
首次建立起了南川木菠萝的组织培养体系。
结果表明:南川木菠萝组织培养适宜的外植体为带芽茎段,并探明了获得无菌外植体的方法;南川木菠萝愈伤培养的优选培养基为WPM+2.0 mg/L 2,4-D+0.2(或0.3) mg/L 6-BA+3 g/L PVP,芽诱导优选培养基为WPM+3.0 mg/L 6-BA+0.2 mg/L NAA+3 g/L PVP,生根优选培养基为WPM+1.5 mg/L IBA+0.1 mg/L NAA+3 g/L PVP;适宜的组培苗炼苗时长为6~9 d,使用灭菌营养土较好,移栽存活率可达90%以上。
关键词濒危植物;南川木菠萝;组织培养中图分类号 S7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19-0067-03Abstract Artocarpusnanchuanensis S.S.Chang is one of the most unique rare critically endangered species in China,whose tissue culture research is greatly important.This study on tissue culture of Artocarpusnanchuanensis S.S.Chang was processed from explant selection to seedling explantation,and the tissue culture system of Artocarpusnanchuanensis S.S.Chang was established for the first time.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suitable explant for tissue culture of Artocarpusnanchuanensis S.S.Chang is the stems with buds,and the methods to get the asepsis explant is build.This study built the optimization callus induction medium for Artocarpusnanchuanensis S.S.Chang:WPM+2.0 mg/L 2,4-D+0.2(or 0.3)mg/L 6-BA+3 g/L PVP;the optimal shoot induction media:WPM+3.0 mg/L 6-BA+0.2 mg/L NAA+3 g/L PVP;and the preferred root induction medium:WPS+1.5 mg/L IBA+0.1 mg/L NAA+3 g/L PVP.It is better to adapt seedlings for 6-9 days and to use sterile nutrient soil when the seedlings being transplanted,by which the survival rate can reach more than 90%.Key words endangered plants;Artocarpusnanchuanensis S.S.Chang;tissue culture南川木菠萝(Artocarpusnanchuanensis S.S.Chang),别名南川面包树、水冬瓜、瓜瓢、大杨梅,是多年生高大乔木植物,系桑科波罗蜜属中分布在我国最北端的植物种。
关于自然保护区林业的保护开发和资源利用对策自然保护区林业是指在自然保护区范围内进行的林木资源的管理和利用,其目的是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
自然保护区林业的保护开发和资源利用存在着一些挑战和问题,需要制定有效的对策来解决。
本文将针对这一问题展开讨论,提出相关对策。
一、加强保护意识,确立保护优先原则在自然保护区林业的保护开发和资源利用过程中,必须加强保护意识,确立保护优先原则。
要求各级林业主管部门和相关人员牢固树立自然保护区林业的保护意识,牢固树立保护优先、科学开发、可持续利用的思想,严格执行相关法律法规,杜绝违法砍伐,确保自然保护区林业资源的长期可持续利用。
二、完善管理制度,加强监督管理加强自然保护区林业的管理制度建设,落实责任,加强监督管理是解决自然保护区林业保护开发和资源利用问题的关键。
要建立健全自然保护区林业资源的调查监测体系,全面了解自然保护区林业资源的种类、数量、分布和动态变化情况,制定合理的管理计划,加强对自然保护区林业资源的监督管理,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打击违法砍伐和盗伐行为,切实保障自然保护区林业资源的合理利用。
三、注重生态修复,促进资源再生加强自然保护区林业的生态修复工作,促进资源再生是解决自然保护区林业保护开发和资源利用问题的关键。
要制定科学合理的林业资源利用方案,合理利用林业资源,避免过度开发造成资源的恶性循环。
要加强对自然保护区林业资源的保护,大力实施退耕还林、封山育林等生态修复工程,恢复破坏的森林生态系统,促进自然保护区林业资源的再生。
四、推动科技创新,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推动科技创新,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是解决自然保护区林业保护开发和资源利用问题的重要途径。
要加大科研投入,推动林业科技创新,研发新型的林业资源利用技术,提高林业资源的开发利用效率,减少资源浪费,保障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要积极引进先进的林业资源利用技术,提升自然保护区林业的生产力和竞争力。
五、加强宣传教育,提高社会公众参与度加强自然保护区林业的宣传教育工作,提高社会公众对自然保护区林业资源保护开发和资源利用的认识和参与度,是解决自然保护区林业保护开发和资源利用问题的重要途径。
关于自然保护区林业的保护开发和资源利用对策自然保护区是为了保护我国珍贵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而设立的特殊区域。
随着国家对自然保护区的重视,林业的保护开发和资源利用也成为了一个重要议题。
如何在自然保护区内有效保护林业资源,同时又能进行合理的开发和利用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从保护开发和资源利用三个方面提出对策,希望能为自然保护区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一些思路和建议。
一、保护对策1. 加强监测力度针对自然保护区内的林业资源,我们首先需要加强监测力度。
通过引入先进的监测技术,及时发现和记录自然保护区内的林木生长情况、种类分布等信息,为制定保护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建立健全的监测网络和体系,将监测工作向纵深推进,确保监测数据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2. 完善保护法规建立健全自然保护区的法规制度,明确规定保护区内的林业资源不得随意采伐、砍伐,制定相应的罚则和处罚措施。
加强对保护区内的管护力度,禁止非法的砍伐和滥伐行为,确保自然保护区内的林木资源得到有效的保护。
3. 提高保护意识通过宣传教育等手段,提高自然保护区内的居民和游客对林木资源的保护意识。
培养公众的环保意识和生态文明观念,引导他们主动参与到自然保护区的保护工作中来,形成全社会共同保护自然资源的浓厚氛围。
二、开发对策1. 科学管理在保护区内允许进行林业资源的开发,首先要进行科学管理。
制定相关的开发规划和方针,明确开发的范围和标准,采取合理的管理措施,确保开发对环境的影响最小化。
2. 引入绿色开发概念对于保护区内的林业资源开发,要引入绿色开发的理念,采取绿色的、可持续的开发方式。
例如采用先进的生产技术、科学的种植模式等,使得林木资源的开发能够在不破坏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实现。
3. 促进产业发展在开发林业资源的可以适度地发展相关的产业,提高保护区内居民的收入水平,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例如建立林产品加工基地、发展林业旅游等,使得林业资源的开发能够促进保护区内的经济繁荣。
菠萝种植防护绿色生态优化:保护生态环境,减少农药使用菠萝是一种热带水果,常见于南方地区的种植,它不仅味道鲜美,而且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
然而,在菠萝种植过程中,由于土地的开垦和过度使用农药等不良行为,导致了环境的破坏,同时也给人体健康带来了潜在的风险。
因此,我们应该采取一系列措施,保护生态环境,减少农药的使用。
首先,我们可以通过科学技术手段,实现菠萝种植的绿色生态化。
通过引进先进的种植技术和设备,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的同时,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
例如,可以在种植菠萝的土壤中添加有机肥料,增加土壤的肥力,减少对化学肥料的需求。
同时,利用节水灌溉技术,合理利用降雨和灌溉水资源,减少对地下水的过度开采。
此外,通过建立菠萝种植循环利用系统,将废弃物做好分类处理,合理利用和回收,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其次,我们应加强对菠萝种植过程中病虫害的控制和防治工作。
传统的病虫害防治往往依赖于大量的农药使用,这不仅增加了生产成本,还给环境和人类健康带来潜在的危害。
因此,我们应采用生物防治的方法,利用天敌和有益微生物来控制病虫害的发生。
例如,可以引入益虫来控制害虫的繁殖,或者利用微生物制剂来防治病害。
同时,还可以合理调整种植结构,避免病虫害的连作,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此外,我们应加强对农民的科学技术培训,提高他们的种植和管理水平。
通过教育培训,农民可以学习到绿色种植的方法和技术,了解病虫害的防治方法,掌握科学的施肥和管理技巧。
同时,政府和相关部门也应加大对菠萝种植的指导和支持力度,提供种植技术和质量监督等方面的服务,帮助农民更好地进行绿色生态种植。
最后,我们还应加大对菠萝种植过程中绿色生态化的宣传力度。
通过媒体、宣传活动和示范项目等方式,向公众普及绿色种植的重要性和好处,引导人们选择绿色、健康的菠萝产品。
同时,倡导消费者积极参与保护环境的行动,选择绿色、有机的产品,推动菠萝种植向绿色生态化方向发展。
总之,保护生态环境,减少农药使用是当前菠萝种植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林业服务业工作中的林木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策略引言:林木种质资源是林业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保护与有效利用对于促进我国林业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在林业服务业的工作中,如何制定和实施科学有效的林木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策略。
一、林木种质资源的重要意义林木种质资源是指森林生物的遗传资源,包括树木的基因信息及其表现形式。
林木种质资源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是林业服务业开展科学栽培和改良的基础。
同时,林木种质资源还具备重要的经济价值和生态功能,能够提供木材、药材、食用菌等资源产品,维护生态平衡和地质稳定。
二、林木种质资源的现状及面临的挑战(一)现状:目前我国林木种质资源总量丰富,但分布不均。
一些重要的经济树种如杉木、松树等的种质资源得到了有效保护和开发利用,但还存在许多珍稀或濒危品种的资源未得到很好的保护。
同时,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和管理工作还存在着管理不规范、信息不透明等问题。
(二)面临的挑战:林木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工作面临着多样性的挑战。
气候变化、森林病虫害、人为活动等因素对种质资源的正常生长繁衍造成了一定的威胁。
此外,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也对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林木种质资源保护策略(一)建立健全的种质资源保护制度: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对林木种质资源的保护和管理。
建立全国联网的林木种质资源数据库,确保资源信息的共享和传播,提高资源管理的科学性和透明度。
(二)加强种质资源采集与保存:通过科学的采集方法,获取丰富的林木种质资源样本,并进行规范的保存和管理。
建立一系列的保存制度,包括定期性的种质资源更新、保存环境的监测与调整等,并提高保存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水平。
(三)推动林木种质资源的利用与转化:鼓励利用林木种质资源进行新品种的选育和繁育,促进优良品种的推广与产业化。
同时,加强对传统优势产业的创新与改良,提高林木种质资源的利用效益。
四、林木种质资源利用策略(一)开展科学研究:加强对林木种质资源的遗传背景和特征的科学研究,深入了解各类资源的生长规律、优势特点等。
浅析林木种质资源保护和开发【摘要】林木种质资源是森林生态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维护生态平衡和促进生态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从种质资源保护和开发的角度进行了探讨。
首先分析了种质资源保护的重要性,指出保护种质资源可以维护生物多样性和遗传稳定性。
其次阐述了种质资源开发的必要性,探讨了利用先进技术促进林木种质资源利用的重要性。
随后对保护和开发现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当前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最后探讨了保护和开发的策略,提出了加强法律法规建设和推动科技创新的措施。
总结指出,保护和开发林木种质资源是当务之急。
展望未来,应加强跨部门协作,共同推动林木种质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工作。
未来研究可重点关注保护技术和利用模式的创新。
【关键词】林木种质资源、保护、开发、重要性、必要性、现状分析、策略探讨、挑战、总结、展望、未来研究方向1. 引言1.1 研究背景林木种质资源是森林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维持生态平衡、促进物种多样性和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人类经济活动的不断扩张,许多林木种质资源正面临着严重的威胁和破坏,导致其数量和质量受到严重影响。
为了有效保护和充分利用林木种质资源,需要加强对其研究与管理,探索科学的保护和开发策略。
在全球气候变化日益加剧的背景下,更加需要深入了解林木种质资源的保护和开发,为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对林木种质资源的保护和开发进行深入研究,不仅有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促进林业产业的发展,同时也为人类提供更多的生态服务和资源供给,具有重要的生态和经济意义。
1.2 研究意义林木种质资源是森林生态系统中的核心资源之一,对于维护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平衡、提高森林生产力和适应气候变化具有重要意义。
林木种质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对于推动林业可持续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种质资源是林木的遗传基础,直接关系到林木的生长发育、抗性与适应性等重要性状。
浅析林木种质资源保护和开发林木种质资源是指森林植物的遗传资源,包括各种树种的不同基因型、基因组、品种和种群。
保护和开发林木种质资源对于维护生物多样性、提高林木遗传品质和推动林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将对林木种质资源的保护和开发进行浅析。
保护林木种质资源是为了维护生物多样性和保障生态系统稳定。
林木种质资源的保护可以防止过度采伐和破坏,保护珍稀和濒危树种,维护森林生态平衡。
保护林木种质资源也可以保护和恢复受威胁和退化的生态系统,促进生态功能的恢复和提升。
开发林木种质资源是为了提高林木遗传品质和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
通过对林木种质资源的研究和利用,可以选育出适应不同环境条件和具有优良性状的新品种,提高抗病虫害能力、适应性和生产力。
开发林木种质资源还可以拓展木材利用的种类和途径,开发新型木材产品和木材加工工艺,提高木材的经济价值和利用效益。
对于林木种质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建立和完善保护机制和政策。
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对林木种质资源的保护和管理,明确责任和权限。
建立林木种质资源的数据库和信息系统,进行资源的动态监测和管理。
二是开展种质资源的收集和保存工作。
建立林木种质资源库和种质资源园,收集保存各种树种的种子、芽、组织和细胞等。
开展种质资源的鉴定、鉴定和鉴定,保留和利用珍稀和濒危树种的遗传资源。
三是进行林木种质资源的研究和利用。
通过研究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了解种质资源的遗传特性和遗传变异规律。
开展品种选育和改良工作,提高树种的适应性和经济效益。
四是加强国际合作和交流。
与其他国家和地区共享林木种质资源,开展合作研究和交流,推动资源的共享和保护。
保护和开发林木种质资源是保护生物多样性、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和政策进行管理和利用。
通过加强研究、保护和利用,可以提高林木遗传品质,推动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于自然保护区林业的保护开发和资源利用对策自然保护区是为了保护自然环境、维护生态平衡、保护珍稀濒危物种而设立的特殊区域。
而林业作为自然保护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保护开发和资源利用对策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就自然保护区林业的保护开发和资源利用提出一些对策和建议。
对于自然保护区林业的保护开发,应该采取严格的管控措施。
自然保护区内的林业资源丰富,但是也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必须严格控制开发行为,避免过度砍伐和滥用资源。
一方面,可以通过设立禁伐区和保护区来保护珍稀濒危的林木资源;可以实行严格的环保政策和法律法规来限制开发行为,确保自然保护区内的林业资源得到充分保护。
自然保护区林业资源的合理利用也非常重要。
在保护的前提下,可以通过科学的管理和利用手段来促进自然保护区内的林业资源利用。
比如可以采取分季伐、定向伐等方式,合理利用林木资源;可以通过林业改良和植树造林来增加林业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可以鼓励农民以经济林、水土保持林等方式来充分利用自然保护区内的林业资源。
科学研究也是提高自然保护区林业资源利用的重要手段。
通过开展生态环境研究、植被调查、野生动植物保护等科研工作,可以为自然保护区林业的保护开发和资源利用提供更多的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比如可以通过对自然保护区内的濒危物种和环境进行调查,制定科学的保护计划和开发规划;可以开展植被恢复和退化土地修复等研究工作,为提高林木资源利用效率提供科学依据。
加强对自然保护区林业资源的监管和执法也是非常重要的。
要建立健全的监管体系,对自然保护区内的林木资源进行全面监测和管理,加强巡视和执法力度,严惩违法砍伐和滥用资源的行为。
同时也要加强宣传和教育工作,提高公众对自然保护区林业资源的重视和保护意识。
自然保护区林业的保护开发和资源利用对策是一项复杂而又重要的工作。
需要政府、科研机构、企业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才能更好地实现自然保护区内林业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
希望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能够更好地保护自然环境,维护生态平衡,促进自然保护区内林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重庆市南川区特色水果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作者:樊清来源:《南方农业·上》2024年第02期摘要南川区位于重庆市南部,是渝南黔北的重要交通门户。
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立体气候明显,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无霜期长,热量丰富,年平均气温16.6 ℃,年均降水量1 185 mm,年均日照时数1 273 h,无霜期308 d,适宜多种水果种植。
经过多年的发展,南川区已形成梨、李、蓝莓、杨梅、葡萄为重点,以猕猴桃、桃、樱桃等其他小水果为补充的水果产业格局,其中以蓝莓为主的特色水果产业集群蓬勃发展。
介绍南川区特色水果产业发展历程和现状,分析面临的形势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水果产业投入不足、品牌化水平不高、冷链物流应用程度不高、专业技术人才缺乏),提出推进南川区特色水果产业发展的建议:优化产业发展空间,大力推进标准化生产,加强冷链物流建设,强化品牌培育推广,加强技术队伍建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提升机械化智能化水平。
关键词特色水果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对策建议;重庆市南川区中图分类号:F326.13 文献标志码:C DOI:10.19415/ki.1673-890x.2024.03.045南川区位于重庆市南部,地处大娄山脉西北侧的重庆市南部边缘,介于东经106°54′~107°27′,北纬28°46′~29°30′,是渝南黔北的重要交通门户。
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南北差异大,立体气候明显。
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既无严寒,又无酷暑,四季分明,霜雪稀少,无霜期长,热量丰富,年平均气温16.6 ℃,年均降水量1 185 mm,年均日照时数1 273 h,无霜期308 d,相对湿度80%,适宜多种水果种植。
南川区水果产业发展良好,2022年全区水果种植面积达0.796万hm2,总产量8.421万t,产值达4.735亿元。
1 特色水果产业发展历程和现状1.1 发展历程南川区特色水果品类的变化见证了水果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变化,也书写着社会变迁与发展。
南川木菠萝野生资源现状与迁地保护罗宏果;王红娟【摘要】南川木菠萝(Artocarpus nanchuanensis S.S.Chang),为桑科菠萝蜜属常绿高大乔木,种群数量少,为我国珍稀特有植物。
介绍了南川木菠萝野生资源种群生存、保护现状与迁地保护情况。
【期刊名称】《南方农业》【年(卷),期】2012(006)011【总页数】2页(P31-32)【关键词】南川木菠萝;野生资源;迁地保护【作者】罗宏果;王红娟【作者单位】重庆市风景园林科学研究院,40132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667.8南川木菠萝(Artocarpus nanchuanensis S.S.Chang),又名南川面包树、水冬瓜,系桑科波罗蜜属植物。
它既是重庆特有种,也是菠萝蜜属在我国最北端自然分布的物种,属珍稀濒危树种,还是园林绿化的优良树种,已列入重庆市“主城区园林树种规划”的基调树种之一[1]。
南川木菠萝的果实营养丰富,可作保健食品,其成活后养护管理简单,开发和利用好该植物符合当今社会节约、低碳、生态、绿色的理念。
1 南川木菠萝野生资源种群生存状况南川木菠萝1979年被发现,1982—1987年谭士贤、刘正宇等采集模式标本后由贵州生物研究所张秀实、谭士贤、刘正实鉴定为新种并命名[2],1989年由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吴征镒院士和张秀实教授在《云南植物研究》11卷第1期上正式发表[3],历时10年。
南川木菠萝野生资源分布于重庆市南川区、渝北区、南岸区、巴南区、綦江区等地,目前自然生长的结果母树不足百株。
2 南川木菠萝野生资源种群保护现状数十年来,通过重庆市药物种植研究所(原四川中药研究所)、重庆市风景园林科学研究院(原重庆市园林绿化科学研究所)、西南大学(原西南农学院)、重庆金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南川木菠萝研究所的科技人员的不懈努力,以及南川区人民政府、重庆市园林局、重庆市林业局、重庆市环保局的高度重视,南川木菠萝的保护和繁殖工作有了长足的进步。
优良珍贵的乡土树种——南川木菠萝罗宏果;王红娟;赵克跃【摘要】南川木菠萝(Artocarpus nanchuanensis S.S.),为桑科菠萝蜜属多年生高大乔木,既是重庆特有种,也是菠萝蜜属在我国最北端自然分布的物种,还是我国最为珍稀的特有植物之一.本文简介其“发现过程,形态特征,生长习性及生存现状,繁殖,用途,应用前景”.【期刊名称】《南方农业(园林花卉版)》【年(卷),期】2012(006)004【总页数】2页(P1-2)【关键词】南川木菠萝;乡土树种;重庆特有种【作者】罗宏果;王红娟;赵克跃【作者单位】重庆市劳动人民文化宫,40001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68南川木菠萝(Artocarpus nanchuanensis S. S.),为桑科菠萝蜜属多年生高大乔木,既是重庆特有种,也是菠萝蜜属在我国最北端自然分布的物种,还是我国最为珍稀的特有植物之一。
别名水冬瓜(南川区、南岸区),瓜瓢(渝北区煤溪),大杨梅(綦江区东溪)。
分布于南川区、南岸区、巴南区、綦江区等地。
目前,在重庆市鹅岭公园和重庆市花卉园的人工繁殖树也已结果。
1 发现及命名1979年重庆市园林绿化科学研究所在园林树种调查中发现了南川木菠萝的分布,当时因其与同科同属的白桂木(Artocarpus hypargyraea Hancesh)相近而归为白桂木。
1982年四川省药物种植研究所谭土贤、刘正宇发现南川木菠萝,1982年8月7日谭土贤、刘正宇采集模式标本3408(模式,果,藏四川中药所药物试验场标本室),采自重庆市南川城区附近乔木(高25 m,胸径60 cm,树皮深褐色); 同地,1987年8月4日,谢华采集模式副标本0041(果); 同地,北固乡,卷洞门,海拔550 m,乔木高25 m,具乳汁,雄花管状,淡黄白色,1987年6月3日,谭土贤、刘正宇采集模式副标本10658(雄花)。
由张秀实(贵州省生物研究所)、谭土贤、刘正宇等专家鉴定为新种并命名。
浅析林木种质资源保护和开发林木种质资源是指林木物种的基因组合,是保持和维持林木物种稳定性和适应性的基础。
保护和开发林木种质资源对于推动森林可持续发展、提高林木生产能力和抵御气候变化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林木种质资源的保护和开发进行浅析。
(一)构建种质资源保护制度种质资源保护制度是保护林木种质资源的基础。
在保护林木种质资源方面,主要包括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实施、建立相应的管理机构和监督机制、确立标准和规范等。
还应加强国际间的合作与交流,共同实施国际种质资源保护。
建立种质资源保护基地是保护林木种质资源的重要措施。
种质资源保护基地可以根据不同的林木物种特点,选择适宜的地理环境和生态条件,建立专门的保护区域。
在保护基地中,可以进行采集、保存、繁殖、繁育和宣传推广等活动,同时开展科学研究和技术攻关工作。
(三)加强种质资源调查与评估种质资源调查与评估是了解和掌握林木物种资源分布、数量、分布格局、遗传背景等基本信息的重要手段。
通过种质资源调查与评估,可以科学有效地确定种质资源的保护重点和优先保护对象,为保护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四)推进种质资源保护技术研究和创新种质资源保护技术研究和创新是保护林木种质资源的关键。
在加强种质资源调查与评估的基础上,应加强种质资源的保存、恢复和利用技术研究,提高种质资源的保存质量和有效性。
还应加强对种质资源的生理生化、遗传和分子生物学等研究,为种质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种质资源利用技术研究和创新是开发林木种质资源的重要手段。
通过种质资源利用技术研究和创新,可以探索林木物种的遗传特性、生长规律和适应性等,为选育优良品种和培育高产丰产林木提供科学依据。
还可以通过种质资源的开发利用,推动林木产业的发展和提高经济效益。
(二)推动林木种质资源与生态环境的协同发展林木种质资源与生态环境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关系。
为了保护和开发林木种质资源,需要建立健全的生态环境保护和恢复制度,合理保护和利用生态环境资源。
浅析林木种质资源保护和开发林木种质资源是指森林植物的生物学特征和遗传信息,包括物种的形态特征、遗传多样性、适应性和遗传改良潜力等。
保护和开发林木种质资源对于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生态保护和人类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林木种质资源的价值、保护与开发的现状和对策、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浅析。
一、林木种质资源的价值1. 生态保护和森林资源可持续利用林木种质资源在生态系统中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能够维持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平衡。
很多植物物种具有生态位特异性,对于维持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起着关键的作用。
林木种质资源也是人类生计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对于维持生态平衡和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2. 农业和林业生产的发展林木种质资源中包含了丰富的遗传信息,可以为人类提供重要的生物资源,对于进行林木的遗传改良和新品种选育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通过保护和利用林木种质资源,可以培育出具有高产、优质、抗逆性强等优良性状的新品种,为农业和林业生产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
3. 生命科学研究和新药开发林木种质资源是生命科学研究的重要对象,其中蕴含着丰富的遗传信息、生物活性化合物和新药资源。
保护和探索林木种质资源,可以为科研人员提供珍贵的研究材料,为新药研发和生物技术创新提供重要的支持。
二、林木种质资源保护与开发的现状和对策目前,由于人类的过度开发和滥伐,森林覆盖面积不断减少,原始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导致许多植物物种濒临灭绝。
森林火灾、疾病虫害等自然灾害也对林木种质资源的保护和利用造成了严重威胁。
传统的林木种质资源采集、保存和利用方法滞后,存在着资源利用效率低下、品质不稳定、遗传信息丢失等问题。
(1)建立并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对林木种质资源的保护和管理。
加大对森林资源的保护力度,严格执法,严肃查处各种破坏森林资源的行为,保护物种的遗传多样性和基因库存活性。
(2)加强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积极开展林木种质资源的调查和收集工作,建立和完善林木种质资源数据库,开展种质资源的鉴定、保存和利用技术研究。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南川退休老人痴心培育木菠萝
为何
【期刊名称】《花木盆景:花卉园艺》
【年(卷),期】2005(000)008
【摘要】木菠萝属于热带植物,南川地理坐标介于北纬28°46′-39°31′东径106°54′~107°27′之间,常年气温在16.6℃左右,在这样的地区要想人工繁殖木菠萝,谈何容易!可南川市道南小学退休教师董维贤偕同他退休老伴郝位堂,发扬“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己”的精神,为解决木菠萝在南川地区人工繁殖这个难题,他们用科学的发展观,敢想、
【总页数】1页(P54)
【作者】为何
【作者单位】重庆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667.8
【相关文献】
1.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汉末军事家曹操 [J], 毛元佑
2.周恩来与蓬皮杜在1973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J], 马俊岩;
3.烈士暮年壮心不已--77岁宇航员约翰·格伦再次飞天的四项医学使命 [J], 徐新明
4.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先父陈仁鉴周年祭 [J], 陈纪建
5.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浅析黑泽明之梦的人道主义关怀 [J], 任扬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当前种质资源保护管理的基本现状及改进建议
唐香明
【期刊名称】《农村科学实验》
【年(卷),期】2023()2
【摘要】进入到新的历史发展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持续加快,各个领域对资源消费需求持续增多,林木资源对国计民生有着基础性、根本性影响,对如何保障林木资源有效培育、供给等都有着深刻影响。
林木种质资源是林木遗传多样性的载体,是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的基础,同时也是林木育种中必不可少的繁殖材料以及森林得以延续发展的基础。
本篇文章主要是以会泽为例,对当前种质资源保护管理基本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对如何提高种质资源保护管理水平,切实服务于林木事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进行了不同层面探索。
【总页数】3页(P41-43)
【作者】唐香明
【作者单位】云南省曲靖市会泽县林业和草原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32
【相关文献】
1.吉林长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种质资源保护的现状及建议
2.湖北省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建设现状及保护建议
3.北盘江九盘段特有鱼类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渔业资源保护现状及建议
4.黑龙江省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管理现状
及建议5.把握政策强化领导全力推进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大写蓝图谱华章强化领导者影响力是实施有效管理的重要途径农水结合是灌区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浅谈监理日记的规范化管理渭南市水资源费征收应解决的几个问题浅谈陕西无公害水产养殖现状及发展建议合理利用渔业信息资源的研究与分析扶风县水利发展现状及对策汉阴县水资源开发利用的思考加强县城饮用水源保护的思考以水养水自我发展一汉阴县南窑村人饮工程管理侧记把握政策强化领导全力推进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