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与环境专题复习含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343.06 KB
- 文档页数:7
专题七 生物与环境知识提要1.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A .阳光:a .光对植物的生理和分布起着决定性作用。
一方面:光的决定性作用在于它的有无,目前地球各处根本都能得到光,所以决定植物分布的紧关键因素是水。
另一方面:不同的植物对阳光的要求不同。
如:喜阳植物适于生活在强光下,它的光补偿点和光饱和点都较高;阴生植物适于生活在弱光下,它的光补偿点和光饱和点都较低。
b.光能影响动物的繁殖及活动时间是。
C.水分:一切生物的生活都离不开水.一方面:水分过多或者过少都会明显影响生物的生长和发育。
另一方面:一年中降水量和雨季的分布是决定陆生生物分布的重要因素。
2.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之种间关系A.互利一共生:生活在一起的两种生物,彼此依赖互相有利,如豆科植物和根瘤菌B.竞争:两种生物互相争夺资源.空间而引起竞争,如水稻和稗草C.寄生:一种生物生存依赖于另一种生物,如蛔虫和人D.捕食: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物,如草食动物吃草,肉食动物捕食草食动物3.作用特点:各种生态因素的综合利用及关键因素的主导作用二.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与影响植物对环境的适应适应的动物对环境的适应保护色生物对环普遍性外形的适应性特征戒备色生物对环境境的适应拟态的适应与影响适应的相对性现象生物对环境的影响原因1.普遍性A:植物对环境的适应:a:形态.构造与环境相适应;b:生理特征与环境相适应保护色:动物体色−−→−相似背风光彩C:特例 戒备色:动物体色−−−→−鲜明对比背风光彩−−→−模拟背景2.相对性A:含义: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只是一定程度的适应,并非绝对适应,更非永久适应 B:原因:遗传物质稳定性与环境条件变化互相作用的结果生物对环境中其他生物的影响3.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生物对无机环境的影响三.生态系统的构造 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态系统的成分 消费者生态系统 消费者的构造 食物链和食物网 分解者1.生态系统的成分C :消费者:a.特点:属自养型生物〔包括绿色植物.硝化细菌等化能合成作用细菌〕b.作用:把无机物制造成有机物;把光能转换为化学能c.地位:是生态系统的最主要生物,必备成分D:消费者:a.特点:属异养型生物 b.级别: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三级消费者E:分解者:a.特点:主要是异养型.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另外还有少量腐生动物〕c.地位:也是生态系统的必备成分形成: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因食物关系而形成的联络食物链根本形式:消费者+不同级别的消费者书写原那么:植物〔起点〕→植食性动物→小型→中型→大型肉食动物第一营养级第二营养级三四五环节:一般不超过5个环节形成一种绿色植物可能是多种植食性动物的食物食物网一种植食性动物既可吃多种植物,也可被多种肉食动物所食功能: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渠道四.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1.能量流动的过程:以有机物形式沿食物链向下一营养级传递。
专题三生物与环境课标细解读考点全突破一、生物的基本特征1.有生命的物体叫做生物,我们判断的依据是生物的特征,生物的特征主要有有应激性、生长、繁殖、新陈代谢。
二、生物与环境的关系1.在一定自然区域内,所有生物及其生活的环境共同构成生态系统。
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及其生存环境构成了生物圈。
它可以进一步划分为陆地、湿地和海洋生态系统。
陆地生态系统可细分为荒漠、草原和森林生态系统。
荒漠生态系统可进一步划分为沙漠、盐碱、土荒漠生态系统等。
2.生态因素区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
非生物因素包括阳光、空气、水分、土壤、温度、湿度等多种因素。
生物因素指生物彼此之间的关系3.“朵朵葵花向太阳”体现了非生物因素中的光对生物的影响;“春江水暖鸭先知”体现了非生物因素中的温度对生物的影响;“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体现的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大树底下好乘凉”体现了生物因素对非生物环境影响。
三、生态系统1.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有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等。
其中太阳能是所有生物生命活动的能量来源;绿色植物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养活生物;稳定大气成分,所以属于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动物能够直接或间接以绿色植物为食,帮助传播花粉、种子,所以属于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各种细菌和真菌能够分解有机物成无机物,供给绿色植物再利用,所以属于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
2.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渠道。
生物富集是指生物从周围的环境中吸收并积累某种物质,使生物体内该物质的浓度不断增加的现象。
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起点是绿色植物,单方向流动,且在传递过程中逐级递减,一个环节只能把所获能量的10%-20%传给下一环节,形成金字塔,这属于能量流动的特点。
物质在生物界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往返循环是物质循环的特点。
自我调节能力。
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外来物种入侵。
名师精解析【例1】2007年6月下旬以来,栖息在洞庭湖区400多万亩湖洲中的约20亿只东方田鼠随着水位上涨部分内迁。
专题复习(三) 生物与环境中考考情分析年份题号题型分值考查内容生态系统的组成及关系,自动调节能力和生态2014 2、5 选择题 2平衡5、15 选择题 2 生态系统的组成、种类及调节能力201518(1) 非选择题 1 生态因素保护环境,生态因素,生态系统的组成和生态2016 10、13 选择题 2平衡8 选择题 1 生态系统201717(1) 非选择题 1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4、12 选择题 2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生态系统的组成,食物链201816(3) 非选择题 2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自动调节生态因素,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生态系统的组2019 1、14 选择题 2成专题思维导图某某中考真题1.[2019·某某]影响沙漠绿洲分布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是( )2.[2016·某某]下列说法与环境保护理念不匹配的是( )A.焚烧、深埋地沟油3.[2018·某某]“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突出保护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理念的是( )4.[2014·某某]图ZT3-1表示某生态系统生物部分各组成成分相互依存关系图,以下不合理的选项是 ( )图ZT3-15.[2015·某某]以下各生态系统中,自动调节能力最弱的是 ( )6.[2014·某某]下列关于生态系统说法错误的是( )7.[2018·某某]下列关于生物学知识叙述错误的是( )C.排汗、呼气、排尿是人体排泄的三条途径D.癌细胞与正常细胞的不同在于它不断分裂,而不分化8.[2017·某某]如图ZT3-2是一种农田生态系统模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图ZT3-2A.图中只有一条食物链,可表示为水稻→昆虫→鸭D.图中微生物可以通过呼吸作用分解鸭的粪便,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9.[2015·某某]某湖泊引进一种外来植物甲,跟踪调查发现,湖泊中甲的数量逐年显著增加,而本地食草鱼类和水草的数量逐年显著减少。
任何生境中都有多种多样的生物。
每种生物都离不开它们的生活环境,同时又能适应、影响和改变环境。
生物与环境保持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并形成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
1.(2018年内蒙古通辽卷)生物在适应环境的同时,也能影响和改变着环境。
下列属于生物影响环境的是A.荒漠中的植物——骆驼刺,根系非常发达B.雨露滋润禾苗壮C.蚯蚓能松上壤,提高土壤肥力D.南极企鹅的皮下脂肪很厚【答案】C【解析】荒漠中生活的骆驼刺,根系非常发达,根比地上部分长许多,是因为荒漠干旱缺水,根比地上部分长许多,可以吸收到荒漠深处的水分,适应干旱缺水的沙漠环境,A错误;雨露滋润禾苗壮,禾苗可以吸收水分,满足禾苗的生长需要,体现了非生物因素水对生物的影响,B错误;蚯蚓每时每刻都在吞食大量的有机物和土壤,把粪便和其他代谢产物排泄到土壤中,从而增加了土壤的肥力,属于生物影响环境,C正确;企鹅生活在南极,皮下脂肪很厚,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适应,D错误。
2.(2018年湖南张家界卷)地处内蒙古高原的塞罕坝,曾经由于过度采伐,土地日渐贫瘠,当地生态系统濒临崩溃。
经过三代林场建设者们几十年艰苦奋斗,营造出112万亩森林,创造了荒原变林海的奇迹。
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2017年12月5日,我国塞罕坝林场建设者荣获第三届联合国环境大会“地球卫士”奖。
据统计,塞罕坝林场现有陆生野生脊椎动物261种,鱼类32种,昆虫660种。
有国家重点保护动物47种,其中兽类7种;鸟类39种;鱼类1种。
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塞罕坝森林生态系统早期由于人们的过度采伐,濒临崩溃,说明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_是有一定限度的。
(2)材料中画线部分体现了________的多样性。
请从林场内常见的生物(草、蝗虫、青蛙、蛇、鹰、木耳)中选取适当的生物写出一条完整的食物链:___________。
在这条食物链中,获得能量最少的生物是__________。
专题01 生物与环境认识生物:考向1 生物与非生物的判定;考向2 生物的特征;考向3 科学探究常用方法—调查法生物与环境的关系:考向4 环境中的生态因素;考向5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生态系统和生物圈:考向6 生态系统的概念;考向7 生态系统的组成;考向8 食物链和食物网;考向9 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知识清单1】:生物的基本特征【知识补充】生物其它的特征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病毒是生物)考向1 生物与非生物的判定【2022贵州贵阳】小杰有一个能简单对话、完成部分指令和会走动的智能机器人,但他却说机器人不是生物。
下列判断机器人不是生物的理由,正确的是()A.能自主运动B.不需要营养C.按指令做事D.会发出声音【答案】B【解答】解:智能机器人不具有生物的特征,如不能生长和繁殖、不需要营养物质等,所以不是生物。
而运动、按指令做事、发出声音都不属于生物的共同特征,不能作为判断机器人不是生物的理由。
可见B 正确。
故选:B。
考向2 生物的特征(2022·甘肃·永昌县教学研究室中考真题)“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描写了鸟类因受到惊吓而起飞的情景,这体现出生物的基本特征之一为()A.可以生长发育B.能够繁殖后代C.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D.需要获取物质和能量【答案】C【解析】AB.生物体能够由小长大,且发育到一定阶段就开始繁殖下一代,AB不符合题意。
C.生物能够对来自环境中的各种刺激作出一定的反应,鸟类因受到惊吓而起飞,就属于生物对外界刺激作出的反应,C符合题意。
D.生物的一生需要为断从外界获得营养物质,从而为自身提供能量,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知识清单2】科学探究常用方法1、观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用一种或多种感官收集周围的信息,就是观察。
为了更好的观察,可以借助放大镜、显微镜等仪器,或利用照相机、录音机、摄像机等工具,有时还需要测量。
2、调查是科学探究常用方法之一。
中考专题复习—专项练习—生物和环境(生态系统)—非选择题1、下图甲是呼伦贝尔草原与人类共处形成的食物网,图乙是食物网中四种生物以及它们形成的共性关系。
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该食物网中的食物链的起始环节是___________。
(2)图甲所示食物网中有____________条食物链。
(3)生态系统都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草原生态系统与森林生态系统相比,自我调节能力相对较弱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乙中的阴影部分表示四种生物的共同特点,若阴影表示四种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组成成分,则阴影表示的含义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1、答案:牧草、6、草原生态系统、消费者2、通过微视频“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的流动”导学后,为测验“学习任务单”的完成情况,请你和学习小组一起据图完成以下“进阶作业”:(1)如图,A代表生态系统中的___________者,它们能通过___________作用利用环境中的无机物合成有机物。
(2)图中,兔与鼠之间有___________关系,鹰锋利的喙和爪有利于捕食,根据达尔文进化论分析,这是___________的结果。
(3)图中D主要是腐生的___________,是生态系统中的___________者,可把动植物的遗体、遗物分解成无机物,对自然界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4)写出该生态系统的一条食物链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食物链的能量最终来源于___________。
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生态系统进行着物质和能量的流动,成为一个统一整体。
2、答案:(1)生产光合(2)竞争自然选择(3)细菌和真菌分解物质循环(4)植物→鼠→鹰(或植物→兔→鹰) 太阳能3、下面是某校生物课外科技活动小组调查学校周边环境后绘制的食物网图解,请据图解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从组成生态系统的成分分析,图中没有表示出的生物成分是___________。
(1)生物与环境1.【2023年内蒙古通辽】下列不属于生命现象的是( )A.猎豹追捕羚羊B.蜜蜂在花丛中采蜜C.母鸡找草丛下蛋D.钟乳石慢慢长大2.【2023年湖北十堰】自然界中的生物,在适应环境的同时,也影响和改变着环境,下列哪一项属于生物影响环境( )A.荒漠中的骆驼刺根系非常发达B.北极圈里的海豹皮下脂肪厚实C.冬季来临青蛙转入冬眠D.蚯蚓的活动使土壤疏松肥沃3.【2023年江西】典籍《齐民要术》中有“种芥子及蜀芥、芸薹收子者,皆二三月好雨泽时种”的记载。
“好雨”满足种子萌发的条件是( )A.适宜的温度B.一定的水分C.充足的空气D.肥沃的土壤4.【2023年山东济南】济南的冬天,垂柳纷纷落叶,而松树依然葱绿。
这种现象体现了( )A.垂柳不适应寒冷的环境B.松树比垂柳更高等C.垂柳和松树都适应寒冷的环境D.垂柳和松树存在着竞争关系5.【2023年山东潍坊】在农田休耕时,农民常在田里种植绿肥植物,复耕前将它们翻入土壤内改善土壤肥力,减少化肥使用。
若夏季处于休耕期,下列适合北方作为绿肥植物的是( )A. 豆科植物埃及三叶草,不耐霜生长B. 菊科植物波斯菊,耐旱生长C. 菊科植物向日葵,适应温带少雨D. 豆科植物田菁,适应热带多雨6.【2023年北京】“海洋牧场”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
它是指在特定海域内,人工投放藻类、贝类和鱼虾等海洋经济生物种苗,利用海洋中的天然饵料等进行集中养殖和科学管理,类似于在陆地上放牧牛羊。
下列关于“海洋牧场”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属于海洋生态系统 B.能量最终来源于太阳能C.其中的藻类可以制造有机物D.有无限的自我(动)调节能力7.【2023年江西】为防止鸟吃草籽,有人把人工种草的试验区用网罩了起来。
过一段时间发现,草几乎被虫吃光,而未加罩网的天然草原,牧草却生长良好。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草、虫、鸟之间只能形成一条食物链B.鸟和虫之间存在捕食和竞争关系C.实例说明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是相互制约的D.生物与环境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8.【2023年湖南长沙】在问天实验舱内,水稻种子萌发时,根会向含有水的土壤生长。
环境生物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环境生物学是研究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科学分支,其研究内容主要包括()。
A.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性B. 环境对生物的影响C. 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D. 所有选项都正确答案:D2. 下列哪个因素不是影响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原因?A. 气候变化B. 栖息地破坏C. 过度捕捞D. 环境地理位置答案:D3. 生物地理学是研究生物地理分布规律的学科,以下哪个是生物地理学的主要研究对象?A. 种群遗传B. 基因突变C. 物种形成和扩散D. 群落生态学答案:C4. 下列哪个因素可以影响水体生态系统的稳定性?A. 水温和光照条件B. 土壤养分和pH值C. 水体流速和溶氧含量D. 大气压力和降水量答案:C5. 污染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传递和转化可以通过以下哪种途径发生?A. 生物富集B. 溶解和挥发C. 土壤沉积D. 所有选项都正确答案:D二、填空题1. 生物标志物是通过检测生物体内的()来评估环境质量。
答案:生物化学物质或分子2. 种群数量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称为()生态系统。
答案:成熟三、简答题1. 简述环境因子对生物适应性的影响。
答:环境因子是指生物的生存和繁衍所处的环境条件,例如温度、湿度、光照、氧气浓度等。
不同生物对环境因子的适应性不同,一些生物对环境因子具有较高的适应性,可以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生存和繁衍;而一些生物对环境因子的适应性较低,无法在极端环境中生存。
环境因子对生物适应性的影响可以使生物在合适的环境中生存繁衍,也可以使生物在环境变化时进行适应和调节。
2. 解释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答:生物多样性是指地球上各种生物种类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它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对于维持地球生态平衡和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物种多样性对于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功能非常重要。
不同物种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构成复杂的食物链和食物网,调节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健康。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生物与环境测试题
一.选择题。
(每个2分共40分)
1.下列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A . 池塘中的水草 B. 池塘中的鱼 C.池塘中的所有生物 D. 一个池塘
2.维持生态系统的存在,下列不是必需成分的是 ( )
A.生产者 B.消费者 C.分解者 D.阳光、水、空气等
3.在一个生态系统中,“蘑菇”通常属于:()
A.生产者;
B.消费者;
C.分解者;
D.非生物成分
4.下列食物链中错误的一项是()
A.种子→鼠→蛇→鹰 B.种子→鼠→猫头鹰
C.草→马→马蛔虫 D.浮游植物→海螺→海豹
5.在草原上人工种草,为防止鸟把草籽吃掉,用网把实验区罩上。
后来发现,草的叶子几乎被虫子吃光。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A.植被破坏 B.环境污染 C.缺水干旱 D.食物链被破坏
6.施用农药“DDT”的地区,虽然只占陆地面积的一小部分,可是远在南极的动物体内也发现了DDT,这种现象说明()
A.DDT挥发性极强
B.这些南极动物可能是从施药地区迁去的[
C.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有许多是全球性的
D.考察队把DDT带到南极
7.“落叶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从生物学角度分析,在落叶化作春泥的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是()
A.生产者 B.消费者 C.分解者 D.阳光
8.从老鹰吃蛇,蛇吃青蛙,青蛙吃昆虫,昆虫吃植物,可以看出,老鹰体内的有机物最终来)源于(.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A. 光
B. 植物
C.
蛇 D. 昆虫
9.在食物链“藻类→水蚤→鲱鱼→人类”中,含能量最多的环节是()
A、藻类
B、水蚤
C、鲱鱼
D、人类
10、通常肉类食物的价格要比粮食和蔬菜高。
从生态学的观点来看,这是由于()
A、动物性食品营养价值高
B、饲养动物麻烦,花工多,投资大
C、食物链延长,能量流失多,动物性食品成本高
D、植物栽培比较容易
11.下列各生态系统中,自动调节能力最大的是()
A.热带雨林 B.温带草原 C.温带落叶林 D.北方针叶林
12.假定在一个由草原、鹿、狼组成的相对封闭的生态系统中,把狼杀绝,鹿群的数量将会()A.缓慢上升B.仍保持相对稳定 C.迅速上升 D.先上升后下降
13.如果用一个图形来表示生态系统中兔、鹰、草三者之间的数量关系,你认为正确的图是〔〕
) 14.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D.森林生态系统 B.生物圈 C.草原生态系统A.水圈).下列哪些生态系统有“绿色水库”之称(4
A.海洋生态系统 B.农田生态系统 C.森林生态系统 D.淡水生态系统
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某一个生态系统中的水受到污染,对其他生态系统没有什么影响
.生态圈就是一个巨大的生态系统B.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C.蛇类经常袭击人类,所以我们大量地捕捉蛇,这种做法是正确的
D.在美洲大量使用的DDT与我没有关系,因为我住在亚洲
16.近年来,我国东海多次发生赤潮,给东海的渔场、海水养殖业带来重大损失。
从生态学角度分析,产生赤潮的原因是()
A.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增多 B.工业和生活废水大量排入海洋
C.树木的大量砍伐 D.海洋石油开采
17.建立东北虎繁育中心保护东北虎,建立青海湖鸟岛自然保护区保护斑头雁等鸟类,对捕杀藏羚羊者绳之以法。
以上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分别属于 ( )
A.就地保护、迁地保护、法制管理
B.迁地保护、就地保护、法制管理
C.自然保护、就地保护、法制管理[
D.就地保护、自然保护、法制管理
18.据济南植物园记载,每年都有一到二万个物种在地球上消失。
可见,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刻不容缓,下列有关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做法或措施不科学的是()
A.自觉保护濒危动物及其栖息环境
B.为某些濒危物种建立种质库
C.用法律制裁破坏生物多样性的行为
D.将濒危动物全部放在动物园中饲养
19.在一个由草、鹿和狼组成的相对封闭的生态系统中,如果将狼杀绝,鹿群的数量将会
( )
A.上升 B.下降 C.保持相对稳定 D.先上升后下降
20. 9、“一山难容二虎”这一谚语,用生物学观点可以理解为
A.虎性情孤独,不群居
B.虎所需的生活空间很大
C.身体强壮的虎以身体弱小的虎为食
D.虎所处的营养级高,获得的能量少,个体数量就少
二.非选择题(共60分)
1.(5分)图19是生物圈中碳循环的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问题:
(1)图中③表示的生理过程。
是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2)图中甲代表的生物是,
它在碳循环中的作用是。
(3)写出图中的食物链:
,此食物链中含某些重金属浓度最高的生物
是。
2.(每空1分,共5分)根据右图回答下列问题:
[
(1)该图共有条食物链。
(2)请你写出最长的一条食物链。
(3)若右图要完善为一个生态系统,在图中还必须添加的成份是
和。
(4)若右图通过你的填充已成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那么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的各种生物数量将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状态叫。
3、(6分)图2为一个水域生态系统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1)该生态系统中生物所需能量的根本来源是____________;有机物的制造者是
_____________。
(2)大鱼与小鱼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____,小鱼与小鱼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
(3)请写出该生态系统中的一条食物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除我们从图中能看到的生物外,该生态系统中的_______________也对物质循环起着重要作用。
4.20XX年10月,辽宁农民在水稻田中进行养蟹试验并初获成功。
插秧时,他们调整了水稻种植的行间距,留出较宽的养蟹通道,使得稻田有较长的透光时间。
放养蟹苗后,稻田中的稻谷虫等多种害虫,成为螃蟹丰富的食物,而螃蟹的粪便又成为水稻的肥料,实现了稻、蟹双丰收(如下图),农民既节省了农药、化肥又生产了有机食品。
(8分)
(1)该生态系统中除了已知的生物成分外,还必须有,
将螃蟹的粪便和动植物的残体变为植物可吸收利用的物质。
(2)研究上述高效农业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目的是。
(3)农民放养螃蟹的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如何保持生态系统相对平衡与稳定,因为任何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
(4)在上述实验过程中,增大行间距使水稻的种植数量减少,但水稻产量并没有明显减少,请分析其中的原因。
5.分析表1的资料后,请回答下列问题(每空2分,共10分)
百分比/%世界已知种数我国已知种数类群.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哺乳动581434213.39
14.258 7 30鸟1244
5.976 30爬行37 6
7.040 10284两栖20.3鱼19 056386 2
22220260012000蕨类植10 0026.785940240裸子植1O
30 000
26 0 000
被子植物 (表中“百分比”是我国已知种数占世界已知种数的百分比。
)
(1)我国哪一类生物在世界上占有的百分比最高? 。
(2)试计算我国上述的几类生物类群总数占世界的平均百分比:。
(3)在表1所列的生物类群中,请你写出四种我国珍稀动植物的名
称:。
(4)表1中的资料说明了“生物多样性”内涵中的的多样性。
(5)你认为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是。
6.(本题6分)下图示生态系统中的各成分之间的关系,据图作答
(1)图中标号能利用光能制造有机物,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
(2)B和C在生态系统成分中统称。
(3)能分解生物遗体的D主要是自然界的哪些生物? 。
(4)D通过分解作用能促进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等物质。
(5)B、C、D的营养方式都是。
(填“自养”或“异养”)
等非生物条件。
生态系统中各生物的生存除了需要阳光之外,还需要 (6)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参考答案
一.1.D 2.B 3.C 4.C 5.D 6.C 7.C 8.B 9.A 10C 11.A 12.D 13.D 14.B
15.C 16.D 17.B 18.D 19.D 20.D
二.1.呼吸腐生细菌和真菌把动植物等残体含有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乙→丙→丁
丁
2.(1)5 (2)草→鼠→蛇→鹰
(3)非生物部分(或阳光、空气、水分、土壤等);分解者(或细菌和真菌)
(4)生态平衡
3.(1)阳光藻类(2)捕食竞争
(3)藻类→小鱼→大鱼[
(4)细菌真菌(或分解者)
4.(8分)(1)细菌、真菌等分解者(只答细菌、真菌或分解者亦可)(2分)
(2)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2分,其它合理答案亦可)
(3)都有一定限度(2分)
(4)透光好提高了光合作用的效率,养蟹后病虫害减少了(2分
5.(1)裸子植物(2)14.9 6% (3)金丝猴、白鳍豚、朱鹮、扬子鳄、银杉、珙桐、大熊猫、藏羚羊等。
(4)生物种类 (5)建立自然保护区
6.(1)A (2)消费者 (3)细菌、真菌等 (4)循环 (5)异养 (6)水、空气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