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值税纳税申报(税负分析测算)更新版
- 格式:ppt
- 大小:2.19 MB
- 文档页数:63
第一篇:(国税发〔2005〕43号的附件2)纳税评估分税种特定分析指标及使用方法4国税发…2005‟43号的附件2 纳税评估分税种特定分析指标及使用方法一、增值税评估分析指标及使用方法(一)增值税税收负担率(简称税负率)税负率=(本期应纳税额÷本期应税主营业务收入)×100%。
计算分析纳税人税负率,与销售额变动率等指标配合使用,将销售额变动率和税负率与相应的正常峰值进行比较,销售额变动率高于正常峰值,税负率低于正常峰--- 1 --- 值的;销售额变动率低于正常峰值,税负率低于正常峰值的和销售额变动率及税负率均高于正常峰值的均可列入疑点范围。
运用全国丢失、被盗增值税专用发票查询系统对纳税评估对象的抵扣联进行检查验证。
根据评估对象报送的增值税纳税申报表、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和其他有关纳税资料,进行毛益率测算分析、存货、负债、进项税额综合分析和销售额分析指标的分析,对其形成异常申报的原因作出进一步判断。
与预警值对比。
销售额变动率高于正常峰值及税负率低于预警值或销售额变动率正常,而税负率低于预警值的,以进项税额为评估重点,查证有无扩大进项抵扣范围、骗抵进项税额、不按规定申报抵扣等问题,对应核实销项税额计算的正确性。
对销项税额的评估,应侧重查证有--- 2 --- 无账外经营、瞒报、迟报计税销售额、混淆增值税与营业税征税范围、错用税率等问题。
(二)工(商)业增加值分析指标1.应纳税额与工(商)业增加值弹性分析应纳税额与工(商)业增加值弹性系数=应纳税额增长率÷工(商)业增加值增长率。
其中:应纳税额增长率=(本期应纳税额-基期应纳税额)÷基期应纳税额×100%;工(商)业增加值增长率={本期工(商)业增加值-基期工(商)业增加值}÷基期工(商)业增加值×100%。
应纳税额是指纳税人缴纳的增值税应纳税额;工(商)业增加值是指工资、利润、折旧、税金的合计。
营改增税负分析测算明细表填写说明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was revised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13, 2020附件2《营改增税负分析测算明细表》填写说明本表中“税款所属时间”“纳税人名称”的填写同《增值税纳税申报表(适用一般纳税人)》主表。
一、各列填写说明(一)“应税项目代码及名称”:根据《营改增试点应税项目明细表》所列项目代码及名称填写,同时有多个项目的,应分项目填写。
(二)“增值税税率或征收率”:根据各项目适用的增值税税率或征收率填写。
(三)“营业税税率”:根据各项目在原营业税税制下适用的原营业税税率填写。
(四)第1列“不含税销售额”:反映纳税人当期对应项目不含税的销售额(含即征即退项目),包括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开具其他发票、未开具发票、纳税检查调整的销售额,纳税人所填项目享受差额征税政策的,本列应填写差额扣除之前的销售额。
(五)第2列“销项(应纳)税额”:反映纳税人根据当期对应项目不含税的销售额计算出的销项税额或应纳税额(简易征收)。
本列各行次=第1列对应各行次×增值税税率或征收率。
(六)第3列“价税合计”:反映纳税人当期对应项目的价税合计数。
本列各行次=第1列对应各行次+第2列对应各行次。
(七)第4列“服务、不动产和无形资产扣除项目本期实际扣除金额”:纳税人销售服务、不动产和无形资产享受差额征税政策的,应填写对应项目当期实际差额扣除的金额。
不享受差额征税政策的填“0”。
(八)第5列“含税销售额”:纳税人销售服务、不动产和无形资产享受差额征税政策的,应填写对应项目差额扣除后的含税销售额。
本列各行次=第3列对应各行次-第4列对应各行次。
(九)第6列“销项(应纳)税额”:反映纳税人按现行增值税规定,分项目的增值税销项(应纳)税额,按以下要求填写:1.销售服务、不动产和无形资产按照一般计税方法计税的本列各行次=第5列对应各行次÷(100%+对应行次增值税税率)×对应行次增值税税率。
企业税负分析报告企业税负分析增值税行业平均税负率参照表税负率=应交税金/销售收入即系=(销项税-进项税)/销售收入×100序号行业平均税负率1 农副食品加工3.502 食品饮料4.503 纺织品(化纤) 2.254 纺织服装、皮革羽毛(绒)及制品 2.915 造纸及纸制品业5.006 建材产品4.987 化工产品3.358 医药制造业8.509 卷烟加工12.5010 塑料制品业3.5011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5.5012 金属制品业2.2013 机械交通运输设备3.7014 电子通信设备2.6515 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3.5016 电气机械及器材3.7017 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4.9518 商业批发0.9019 商业零售2.5020 其他3.50税负率是指增值税纳税义务人当期应纳增值税占当期应税销售收入的比例。
企业税收负担率的测算分析税负率差异幅度=[企业税负率-本地区同行业平均税负率(或上年同期税负率)]÷本地区同行业平均税负率(或上年同期税负率)×100将测算的企业税负率与上年同期、同行业平均税负率相比,如税负率差异幅度低于-30,则该企业申报异常。
(二)企业销售额变动率的测算分析当月应税销售额变动率=(当月应税销售额-上月应税销售额)÷上月应税销售额×100累计应税销售额变动率=(本期累计应税销售额-上年同期应税销售额)÷上年同期应税销售额×100累计应税销售额变动率或当月应税销售额变动率超过50或低于-50,应将应税销售额和应纳税额进行配比分析,以确定该企业申报是否异常。
(三)企业销售成本变动率与销售额变动率的配比分析销售成本变动率=(本期累计销售成本-上年同期累计销售成本)÷上年同期累计销售成本×100销售额变动率=(本期累计销售额-上年同期累计销售额)÷上年同期累计销售额×100企业销售成本变动率与销售额变动率的差异额=销售成本变动率-销售额变动率如果企业销售成本变动率与销售额变动率的差异幅度超过各地设定的正常峰值,该企业申报异常。
增值税税负分析指标及使用方法
(1)增值税税负率
增值税税负率=(本期应纳税额÷本期应税主营业务收入)x100% 计算分析税负率,与销售额变动率等指标配合使用,将销售额变动率和税负率与相应的正常峰值进行比较,销售额变动率高于正常峰值,税负率低于正常峰值的;销售额变动率低于正常峰值,税负率低于正常峰值的和销售额变动率及税负率均高于正常峰值的均可列入疑点范围。
根据增值税纳税申报表、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其他有关纳税资料,进行毛益率测算分析、存货、负债、进项税额综合分析和销售额分析指标的分析,对其形成税负异常的原因做出进一步判断。
与预警值对比。
销售额变动率高于正常峰值及税负率低于预警值或销售额变动率正常,而税负率低于预警值的,以进项税额作审核重点,核实有无扩大进项抵扣范围、不按规定申报抵扣等问题,对应核实销项税额计算的正确性。
对销项税额的审核分析,应侧重核实收入是否完整,有无迟报计税销售额、混淆增值税与营业税征税范围、错用税率等问题。
(2)工(商)业增加值分析指标
①应纳税额与工(商)业增加值弹性分析。
一、增值税专用发票用量变动异常1、计算公式:指标值二一般纳税人专票使用量-一般纳税人专票上月使用量。
2、问题指向:增值税专用发票用量骤增,除正常业务变化外,可能有虚开现象。
3、预警:纳税人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超过上月30%(含)并超过上月10份以上检查重点:检查纳税人的购销合同是否真实,检查纳税人的生产经营情况是否与签订的合同情况相符并实地检查存货等。
主要检查存货类“原材料”、“产成品”以及货币资金“银行存款”、“现金”以及应收帐款、预收帐款等科目。
对于临时增量购买专用发票的还应重点审查其合同履行情况。
二、期末存货大于实收资本差异幅度异常1、计算公式:纳税人期末存货额大于实收资本的比例。
2、问题指向:纳税人期末存货额大于实收资本,生产经营不正常,可能存在库存商品不真实,销售货物后未结转收入等问题。
检查重点:检查纳税人的“应付账款”、“其它应付款”“预收帐款”以及短期借款、长期借款等科目期末贷方余额是否有大幅度的增加,对变化的原因进行询问并要求纳税人提供相应的举证资料,说明其资金的合法来源;实地检查存货是否与帐面相符。
三、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税负变动异常1、计算公式:指标值二税负变动率;税负变动率=(本期税负-上期税负)/上期税负*100%;税负二应纳税额/应税销售收入*100%。
2、问题指向:纳税人自身税负变化过大,可能存在账外经营、已实现纳税义务而未结转收入、取得进项税额不符合规定、享受税收优惠政策期间购进货物不取得可抵扣进项税额发票或虚开发票等问题。
3、预警值:±30%检查重点:检查纳税人的销售业务,从原始凭证到记帐凭证、销售、应收帐款、货币资金、存货等将本期与其他各时期进行比较分析,对异常变动情况进一步查明原因,以核实是否存在漏记、隐瞒或虚记收入的行为。
检查企业固定资产抵扣是否合理、有无将外购的存货用于职工福利、个人消费、对外投资、捐赠等情况四、纳税人期末存货与当期累计收入差异幅度异常1、计算公式:指标值=(期末存货-当期累计收入)/当期累计收入。
第1篇一、报告概述随着我国税收制度的不断完善,增值税作为我国税收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企业财务管理和税收筹划具有重要意义。
本报告通过对企业财务增值税税务的分析,旨在揭示增值税对企业财务状况的影响,为企业提供合理的税收筹划建议。
二、增值税概述增值税是以商品和劳务在流转过程中产生的增值额为征税对象的一种税种。
在我国,增值税的纳税人分为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
一般纳税人可以抵扣进项税额,小规模纳税人则按照简易计税方法计算应纳税额。
三、企业财务增值税税务分析1. 增值税对企业收入的影响增值税作为价外税,对企业收入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增加企业收入:在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过程中,企业收取的增值税属于价外收入,从而增加了企业的收入总额。
(2)降低企业收入:当企业购进商品或接受劳务时,支付的增值税属于价外支出,从而降低了企业的收入总额。
2. 增值税对企业成本的影响增值税对企业成本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增加企业成本:企业在购进商品或接受劳务时,支付的增值税属于价外支出,从而增加了企业的成本总额。
(2)降低企业成本:一般纳税人可以抵扣进项税额,从而降低企业的成本总额。
3. 增值税对企业利润的影响增值税对企业利润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增加企业利润:当企业收入增加而成本降低时,增值税会提高企业的利润水平。
(2)降低企业利润:当企业收入降低而成本增加时,增值税会降低企业的利润水平。
四、增值税税收筹划建议1. 合理选择纳税人身份企业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合理选择纳税人身份。
一般纳税人可以抵扣进项税额,小规模纳税人则按照简易计税方法计算应纳税额。
对于销售额较低、进项税额较少的企业,可以选择小规模纳税人身份,以降低税负。
2. 优化供应链管理企业应加强供应链管理,提高采购效率,降低采购成本。
通过优化供应链,企业可以降低进项税额,从而降低增值税税负。
3. 重视发票管理企业应加强发票管理,确保发票的真实性、合法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