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伙伴》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17.50 KB
- 文档页数:4
小学美术苏少版二年级上册《机器人伙伴》省级名师授课教案优质课教案获奖教案公开课教案
《机器人伙伴》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机器人的相关知识,知道机器人与人有着密切的关系。
2、能画一个机器人。
重点、难点:
1、了解机器人的种类、特点和功能,利用多种绘画用具进行绘画创作或利用废旧材料设计制作。
2、生动的表现机器人的功能和作用。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课前收集有关机器人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体验与发现
1、欣赏机器人图片。
引导提问: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一位新朋友,你们知道他是谁吗?你是从哪里了解到机器人的有关信息的?学生自由交流,谈论机器人。
2、认识机器人:你认为机器人是什么呢?是人吗?是机器怎么又叫机器人呢?我们给它取名机器人,并不是因为它像人的样子,而是因为它具有与人相似的智能水平和一定的思维能力,并且。
二年级上美术教学设计-机器人伙伴-苏少版一、教学背景和教学目的1.1 教学背景在当前数字化的时代,机器人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也被应用到了许多领域,包括教育。
在小学这个阶段中,通过机器人能够给孩子带来很多好处,比如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技术运用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等。
1.2 教学目的通过本次教学活动,我们希望能够达到以下目的:1.理解机器人的基本构成和原理。
2.学会如何通过简单编程来实现机器人的基本动作。
3.学会如何使用机器人作为美术创作的工具,创作出有趣的画面。
4.培养学生对机器人、科技及其应用的兴趣和热爱。
二、教学内容2.1 课时安排本次教学共有4个课时,每个课时的内容如下:•第一课时:介绍机器人、机器人的运作及简单编程操作;•第二课时:通过实践操作机器人,学习机器人的运动方式与控制;•第三课时:利用机器人完成美术创作作品;•第四课时:团队展示作品并分享创作心得。
2.2 教学步骤第一课时:1.回顾课程内容。
2.介绍机器人的基本构成和原理,引导学生了解机器人的基本运作原理。
3.演示机器人的常见动作和简单编程操作。
4.让学生跟随老师操作,操作机器人完成固定的动作。
5.总结本节课的内容。
第二课时:1.回顾上节课的内容。
2.分组操作,每组一个机器人,学生们亲自实践机器人的运动方式与控制。
3.让学生自主编程,将机器人的动作设置成一个简单的舞蹈。
4.小组成员之间互相展示和交流自己的编程成果。
5.总结本节课的内容。
第三课时:1.回顾前两节课的内容。
2.介绍机器人如何作为美术创作的工具来实现创作,比如如何使用机器人进行画线、涂色等操作。
3.学生进行美术创作,并使用机器人辅助完成作品。
4.总结本节课的内容。
第四课时:1.回顾前三节课的内容。
2.让学生进行小组展示,并分享创作心得与体会。
3.教师与学生共同评价和讨论创作作品的亮点和不足。
4.总结本次课程,引导学生认识到通过机器人学美术的好处和意义。
三、教学评价和思考通过本次教学活动,我们发现学生们对机器人的运作方式、编程的基本知识以及机器人的应用范围都有了更深入和直观的了解。
机器人伙伴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机器人伙伴的定义和分类;2.学习机器人伙伴的基本编程及应用;3.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能力。
教学内容机器人伙伴的定义和分类1.机器人伙伴的定义;2.机器人伙伴的分类。
机器人伙伴的基本编程及应用1.机器人伙伴的编程语言;2.机器人伙伴的传感器和执行器;3.机器人伙伴的基本程序设计;4.机器人伙伴的应用场景。
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1.创新思维的培养;2.团队合作的重要性;3.机器人编程游戏的设计。
教学方法1.授课讲解;2.课堂练习;3.团队合作编程设计。
教学流程第一节课1.简单介绍机器人伙伴的定义和分类;2.了解机器人伙伴的编程语言、传感器和执行器;3.简单了解机器人伙伴的基本程序设计;4.观看机器人伙伴的应用场景视频。
第二节课1.回顾机器人伙伴的定义和分类;2.了解机器人伙伴的传感器和执行器;3.演示机器人伙伴的基本程序设计;4.分组进行机器人编程游戏。
第三节课1.回顾机器人伙伴的基本编程和应用;2.培养创新思维,讲解创新思维工具;3.调整编程游戏难度,增加创新因素;4.提醒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第四节课1.回顾机器人伙伴的基本编程和创新思维;2.团队展示编程游戏成果;3.团队分享编程过程中的困难和解决方法;4.点评团队合作能力和编程成果。
教学评估1.编程游戏成果和团队合作评估;2.口头作业评估;3.课程反馈评估。
参考资料1.机器人学原理,刘川等编著,机械工业出版社。
2.机器人编程基础,王明等编著,电子工业出版社。
3.机器人伙伴编程教学方法研究,刘浩等著,现代教育技术,2018年第2期。
苏少版二年级上册美术第2课《机器人伙伴》说课稿(共2课时)一. 教材分析《机器人伙伴》是苏少版二年级上册美术的第2课,本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动手实践,了解机器人的基本形态和特征,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爱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教材中提供了各种机器人的图片和制作步骤,让学生在动手制作的过程中,体验创作的乐趣,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喜欢动手操作,具有较强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但他们对机器人的了解可能局限于动画片或者玩具,对于机器人的真实形态和特征可能了解不多。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以学生已有的知识为基础,通过图片和实物展示,引导学生深入了解机器人的特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观察和动手制作,学生能了解机器人的基本形态和特征,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讨论、动手制作等环节,培养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对美术的兴趣和爱好,提高审美能力,培养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了解机器人的基本形态和特征,掌握制作机器人的基本技巧。
2.难点:学生能运用创意和想象力,制作出具有个性和特色的机器人作品。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观察、讨论、动手制作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考力和创造力。
2.教学手段:利用图片、实物、视频等多媒体教学手段,生动形象地展示机器人的形态和特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各种机器人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机器人的形态和特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讲解:讲解机器人的基本形态和特征,让学生了解机器人的种类和构造。
3.示范:示范制作机器人的基本步骤,引导学生掌握制作技巧。
4.学生动手制作: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动手制作机器人作品。
苏少版二年级上册美术第2课《机器人伙伴》教学设计(共2课时)一. 教材分析《机器人伙伴》这一课旨在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动手操作,了解机器人的基本结构,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想象力,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教材中提供了丰富的图片和生动的文字,让学生在欣赏中学习,在动手实践中体验创作的乐趣。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具有较强的求知欲。
他们在生活中接触过一些机器人,但对机器人的了解还不够深入。
此外,学生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有待提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给予耐心指导和鼓励。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机器人的基本结构,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
2.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动手操作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创造力。
3.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通过观察、实践,掌握机器人的基本结构。
2.难点:培养学生创造力和动手能力,使学生能独立创作出具有个性的机器人作品。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讲解机器人的基本结构和相关知识。
2.示范法:教师示范制作机器人的步骤和方法。
3.实践法:学生动手制作机器人,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4.互动法: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合作,共同完成作品。
六. 教学准备1.教材:《机器人伙伴》课件。
2.材料:彩色卡纸、剪刀、胶水、画笔、颜料等。
3.设备:投影仪、电脑、画板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向学生展示一些机器人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机器人,激发学生对机器人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利用课件呈现教材中的图片和文字,让学生了解机器人的基本结构,如头部、身体、手臂、腿部等。
同时,教师讲解机器人的相关知识,如机器人的作用、发展历程等。
3.操练(10分钟)教师示范制作机器人的步骤和方法,边示范边讲解。
学生在观看过程中,跟随教师一起动手操作,制作属于自己的机器人。
4.巩固(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在学生创作过程中,教师关注学生的进展,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
苏少版美术二年级上册《第2课机器人伙伴》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第2课机器人伙伴》是苏少版美术二年级上册的一节课。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通过学习机器人的画法和设计,让学生了解机器人的基本结构,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审美能力。
教材中提供了多种机器人的画法和设计思路,以及相关的绘画技巧,如线条的流畅、色彩的搭配等。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具有很强的探索欲望。
他们对机器人有一定的了解,但可能只限于表面。
学生们的绘画基础参差不齐,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因材施教,鼓励每个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机器人的基本结构,掌握机器人的画法和设计方法。
2.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审美能力。
3.培养学生团结协作、互相帮助的良好品质。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掌握机器人的画法和设计方法。
2.难点:创新设计出独特、美观的机器人伙伴。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通过示范,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机器人的画法和设计方法。
2.引导法: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3.合作法:学生分组合作,共同完成机器人伙伴的设计和绘制。
六. 教学准备1.教材《第2课机器人伙伴》2.绘画工具(如彩笔、水粉、剪刀、胶水等)3.范例机器人图片4.投影仪、电脑等多媒体设备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展示一些机器人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发表自己的看法。
引导学生思考:你喜欢哪个机器人?为什么?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讲解机器人的基本结构,示范机器人的画法和设计方法。
在示范过程中,强调绘画技巧,如线条的流畅、色彩的搭配等。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合作,开始设计和绘制机器人伙伴。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4.巩固(5分钟)教师邀请几组学生展示他们的机器人伙伴,让大家一起欣赏和评价。
学生之间互相学习,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5分钟)教师提出一些拓展任务,如设计一个具有特定功能的机器人伙伴。
小学美术《机器人伙伴》教学设计及反思第一篇:小学美术《机器人伙伴》教学设计及反思小学美术《机器人伙伴》教学设计及反思教学目标:1、通过对机器人相关图文、影像的鉴赏,认知机器人的发展情况、科学意义等基础知识。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在了解不同机器人的同事,学会用几何形或自己喜闻乐见的事物外形,通过添加、变形等绘画手法设计机器人。
3、培养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的优良品质,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作欲望。
教学重点:通过了解、观赏各种机器人的图文以及资料,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科学探索的精神。
通过绘画的形式表现机器人,让学生体验美术学习活动的乐趣,实现艺术教学与科普教育相结合。
教学难点:初步了解机器人的结构特点,用几何形和实物创作设计一个机器人。
能用添加、变形等手法合理表现机器人的关节以及身上零件,并为自己的机器人添加合适的背景。
教学准备:教师:课件、范画、水彩笔、油画棒、记号笔。
学生:相关机器人的图片、文字、玩具实物或模型等,水彩笔、油画棒、记号笔。
教学课时:1~2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引题1、出示机器人玩具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神秘嘉宾,是谁呢?(机器人米迪)来和米迪打个招呼吧!师:看到小朋友们有那么多的伙伴,它好羡慕,你们愿意帮助它找到更多的它的好伙伴吗?(出示课题:机器人伙伴)二、欣赏认知图片欣赏师:米迪想要什么样的伙伴?让我们到机器人博物馆找找。
1、师:我们来到第一站,这些机器人的外形都是什么样的?(非人形机器人)如:多仿生机器鱼、电子狗、微型机器人(会做手术的机器人);(图片相应出示)2、第二站,这些机器人的外形有些什么变化?(人形机器人)如:机器人警察、机器人老师、抢修修理机器人等。
(图片相应出示)三、尝试练习,画画机器人师:瞧!这儿还有电影呢!(视频欣赏《变形金刚片头》)喜欢吗?人形机器人不仅受到小朋友欢迎,也是米迪想要的伙伴。
今天,让我们当一回“小小科学家”,来为米迪设计又有本事、又能干人形机器人伙伴!(板书完整课题:——人形机器人)1、摆一摆、画一画师:仔细观察一下机器人是由什么组合而成?(许多零件组合而成)如果要画出这些重要零配件,怎样画最简单,最快?(把它们归纳为几何形)。
《机器人伙伴》教案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通过对机器人相关图文、影像的鉴赏,认知机器人的发展情况、科学意义等基础知识。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与动手能力,在了解不同机器人的同时,学会如何以不同的绘画形式表现。
情感目标:在教学活动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创作欲望并培养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的优良品质。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以各种方式方法搜集有关机器人的科普教育图文、影像素材,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科学探索精神。
教学难点:在认知机器人的科学意义及其实用价值的基础上,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表现出来,充分展示学生个体的创造性。
课前准备:
教具:电脑课件、机器人相关图文资料、影像片段。
学具:有关机器人的图片、文字、玩具或模型;绘画工具、废旧材料等。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出示哆来爱梦玩具
师:小朋友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的朋友,瞧,它是谁?
生:哆来爱梦!
师:你们喜欢它吗?
生:喜欢!
师:我们都知道哆来爱梦来自未来,它是一只机器猫,它神奇的大口袋里能拿出各种奇妙的宝贝,还有能穿越时空的时光机。
今天啊,它打算带我们班的小朋友们去未来的时空看一看,你们说好吗?
2、播放机器人科幻电影片段
师:那小朋友们可要坐好了,睁大你的眼睛,这就开始我们的时光之旅吧!
师:哇,未来的生活多神奇啊!在未来,你们看到了什么有趣的事物吗?
生:有许多有趣的机器人……
师:都有什么样的啊?
生:……
师:小朋友们看得可真仔细。
未来的科技真是发达啊,居然有那么多有趣的机器人。
小朋友们,你们喜欢机器人吗?
生:喜欢。
师:大熊有机器猫做他的好伙伴,小朋友们,你们想不想也拥有一个自己的机器人伙伴呢?生:想!
3、揭示课题《机器人伙伴》
师:这都是有可能的,聪明的科学家们已经研制出了很多神奇的机器人。
那么,你想有一个什么样的机器人伙伴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机器人伙伴》一课吧。
二、发展阶段:
1、课件展示各种机器人图片
师:现在已经有什么样的机器人了呢?让我们跟随哆来爱梦去“机器人科技馆”去看一看吧。
(播放课件,教师介绍各种机器人的特殊功能和奇闻异事,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
2、各组展示搜集的机器人资料
师:想必小朋友们也已经了解了不少关于机器人的知识,接下来就请各组介绍一下你们搜集到的资料吧。
(以小组的形式组织学生,展示各组搜集的机器人资料,并请他们各自说一说资料来源来自己对机器人的兴趣,对机器人的了解情况等。
教师授予搜集资料多、介绍好的小朋友“机器人小博士”的称号。
)
3、讨论交流,开拓思维
师:你们的介绍让老师也增长了不少见识,机器人的本领高超,它可以帮助我们做很多事情。
我们的科学家真是了不起,可以制造出这么棒的机器人。
我们小朋友想不想成为科学家来制造发明神奇的机器人呢?
生:想!
师:那我们现在应该怎么做呢?
生:好好学习,多动脑筋……
师:恩,说得真好!我相信你们一定能成为未来的科学家!那么,我想问问小朋友,你最喜
欢什么样的机器人呢?为什么?
生:……
师:你想让你的机器人伙伴有什么样的本领呢?你最想让它干什么?
生:……
师:我们看到机器人可以有各种各样的外形,有像蚂蚁的,有像恐龙的,还有的什么也不像,外形非常奇特,你心目中的机器人伙伴是不是也很独特,有独一无二的外形呢?给我们大家说说看。
生:……
4、欣赏范作
师:小朋友们很有自己的想法,你们的机器人伙伴真让老师大开眼界。
那别的小朋友心目中的机器人小伙伴又是怎么样的呢,让我们一起瞧瞧。
a、出示《冲洗机器人》
师:你们瞧,这个机器人像什么呀?
生:螃蟹。
师:它在干什么呀?
生:擦玻璃。
师:它可真能干!你们仔细看它有什么独特之处吗?生:它的后腿上有吸盘,可以牢牢吸在玻璃上,再高的楼房也不会掉下来,它的前腿可以喷水,这样就能把玻璃冲洗干净了……师:你观察得可真仔细,这位小画家的设计也非常巧妙。
b、出示《大力士机器人》
师:再看这位机器人伙伴,它的形象多威武神气啊,你能模仿一下它的动作吗?
生表演。
师:你表演得真是惟妙惟肖,真像一个很威风的机器人,谢谢你。
小画家把它画得很仔细,紧握着的拳头和岔开的双腿显得很有力气,是一个大力士机器人。
你们看,它还有什么独特之处吗?
生:它身体上有电路板,有控制器,还有许多按纽和指示灯,这说明它有许多功能……生:它的眼睛是用回形针贴成的,还有头、身体也都是贴的……
师:是的,你说得真棒,原来除了绘画,我们还可以用一些其他的材料使我们的机器人更加的有趣,说说看,你认为还可以用哪些材料来表现你的机器人伙伴?
生:锡纸、纽扣……
三、绘画表现
师:小朋友们有这么多好的想法,一定迫不及待的要把它画下来了吧,那么我们就赶紧开始吧,记得要把你的机器人设计得与众不同,让它有神气的外形和漂亮的颜色哦。
学生绘画,教师巡视辅导,鼓励学生大胆创作。
四、评价总结
1、实物投影展示学生的作品,请学生介绍自己的机器人的独特功能。
2、请同学们说说自己喜欢的别人的作品以及原因。
3、教师总评,鼓励为主,表扬作品有创意、表现手法独特的学生。
4、总结:科学家们预言,再过十几二十几年将会出现更加神奇的机器人,它们能说话、有感情、会思考,看来我们的梦想并不遥远,也许这样的机器人就会在我们小朋友的手中诞生,这一切是可以通过我们的努力实现的。
最后,哆来爱梦要我告诉大家,它将把大家今天的想法告诉未来的科学家,我们今天的想象中的机器人伙伴会在未来等着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