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干湖开发区规划情况汇报提纲
- 格式:doc
- 大小:11.00 KB
- 文档页数:2
开发区经济指标运行、重点项目建设及土地征收工
作情况汇报
尊敬的领导和各位同事:
我将对开发区经济指标运行、重点项目建设和土地征收工作情况进行汇报。
首先,开发区经济指标运行方面,今年开发区GDP增长率为7.2%,超过了全国平均
水平。
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为9.5%,消费增速为8.8%。
工业增加值增长率为6.9%,
服务业增加值增长率为7.6%。
开发区经济运行总体平稳,保持了较好的增长势头。
其次,重点项目建设方面,今年我们重点关注了一批具有战略意义的项目。
截至目前,已有4个项目竣工投产,总投资额达到10亿元。
同时,还有5个项目在建,总投资额预计将超过20亿元。
这些重点项目的建设不仅提升了开发区的产业结构,还带动了就业增长和经济发展。
最后,土地征收工作方面,我们在推进城市建设用地和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的征
收工作中取得了积极进展。
今年,我们共征收了500亩土地,完成了年度任务的90%以上。
我们注重坚持合法、公正、公开的原则,做到了充分征求农民意见,并按时支
付了征地补偿款。
土地征收工作的顺利进行为后续的项目建设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总的来说,开发区经济指标运行稳定,重点项目建设进展顺利,土地征收工作取得积
极进展。
我们将继续努力,积极推进开发区的经济发展,为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增长做
出更大的贡献。
谢谢!。
湖泊保护开发与管理问题调研报告**是**省第二大淡水湖,是亚洲湿地保护名录中保存最完整的湿地之一。
这里不但自然风光秀丽,而且生物种群繁多,已成为重要的生态廊道。
**的综合保护、开发有利于扩大**区的知名度,有利于进一步打造**“化石型湖泊”、“物种基因库”和“鸟类乐园”的生态旅游品牌,充分发挥内陆湖泊的“绿宝石”效应,促进**旅游业快速发展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实现“两个率先”,构建“两型社会”作出积极贡献。
应重视以下几项工作。
1.加强湖泊资源的统一协调管理,形成“一龙管湖。
多龙冶湖”的良好格局。
这足解决各种湖泊资源问题的当务之急。
应加强流域与区域、区域与区域的合作,建立有效的协商沟通机制.探索建立湖泊资源保护和水污染防治联动机制;进一步界定事权.研究建立流域管理与行政区域管理相结合、分工明确、职责清晰、权威高效、运行协调的湖泊资源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目前,有的湖泊在保护管理方面建立了管理协调机制,例如,高淳的固城湖,建立了水质保护领导小组。
协调固城湖保护管理工作,下设办公室。
由县水务局负责具体工作。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江苏省湖泊保护条例》定了县级以上地方各级政府水行政主管部i]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湖泊的管理和保护工作。
建议在省、市一级,可以建立一个以水行政主管部门为主导的湖泊保护、协调和监督机制,下设专i、1管理机构承担湖泊保护的具体管理工作,保障湖泊保护规划真正实行。
保证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
2.强化落实湖泊保护规划,探索建立涉湖专业规划的审核/审查制度。
湖泊保护规划是有关湖泊保护工作的总体安排。
目前,省水利厅和有关部门所进行的湖泊综合性规划编制工作已初步完成,还有待修改完善。
以作为湖泊保护、开发、利用和管理的依据。
制订综合性规划,应根据湖泊各个功能的重要性程度确定各个湖泊的主导功能,并明确各个34.湖泊的重要保护内容、划定湖泊保护的范围并分别采取不同的保护管理措施。
应突出规划的强制性作用。
建立湖泊保护规划实施评价制度,对涉湖规划进行审核或者审查,强化各个参与规划实施的部的责任和任务。
查干湖研究报告结论查干湖是位于中国内蒙古自治区额尔古纳市的一座天然淡水湖泊,是中国北方最大的内陆湖泊之一。
对于查干湖的研究可以从水质、生态环境和气候变化等方面进行。
首先,对于查干湖的水质研究表明,湖水的总硬度较低,水质属于优质饮用水。
湖水中总氮、总磷等营养物质的含量相对较低,水体富营养化现象不严重。
然而,在城市化和农业发展的背景下,查干湖周边农田和养殖业的影响逐渐显现,湖水中磷、硅和硝态氮等物质的含量有所上升,需要加强农业和养殖业的监管才能有效控制水质污染。
其次,查干湖的生态环境研究显示,湖泊和湿地生态系统十分丰富多样。
湖泊中存在着大量的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底栖动物和鱼类等生物种类。
湖泊的湿地区域则是许多候鸟的栖息地和迁徙通道。
然而,随着人类活动的增加和生态环境的恶化,查干湖的生态系统受到了一定的威胁。
湿地的退化、水生物物种数量和种群数量的下降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保护和恢复查干湖的生态环境亟待加强。
最后,查干湖的气候变化研究表明,湖泊周边的气候呈现出明显的干旱化趋势。
降水量的减少和温度的升高对湖泊的水量、水质和生物多样性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此外,气候变化还对湖泊周边的农田和养殖业产生了一定的负面效应。
因此,应该采取措施应对气候变化的影响,如合理利用水资源,加强水资源的管理和保护,降低农业和养殖业对水资源的需求。
综上所述,查干湖的研究表明,湖泊的水质属于优质饮用水,但需要加强农业和养殖业的监管以避免水质污染。
湖泊的生态环境丰富多样,但面临生态系统退化和物种数量下降的问题,需加强保护和恢复工作。
湖泊周边气候变化的影响较为明显,应采取措施适应和缓解气候变化的影响。
以上研究结论为查干湖的管理和保护提供了科学依据。
吉林省环境保护厅关于对《查干湖旅游经济开发区总体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审查意见的函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吉林省环境保护厅•【公布日期】2018.07.24•【字号】吉环函〔2018〕368号•【施行日期】2018.07.24•【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环境影响评价正文吉林省环境保护厅关于对《查干湖旅游经济开发区总体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审查意见的函吉环函〔2018〕368号前郭尔罗斯查干湖旅游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2018年5月17日,我厅在长春市组织召开了查干湖旅游经济开发区总体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以下简称报告书)审查会,会议由10名专家和有关部门代表共同组成审查小组对报告书进行了审查。
根据审查结论,现将审查意见函告如下:一、规划概述查干湖旅游经济开发区于2002年11月经省政府批准成立,开发区位于吉林省西部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境内,2010年10月由前郭县人民政府确定其行政管辖区域及四至范围。
管辖区域四至范围为:东至查干湖旅游景区东大门,西至查干高娃广场,南至查干淖尔草原赛马场,北至青山头(含青山头),该区域内的相关水域面积和青山头西侧的夹芯岛也属于规划范围,总面积157.6836平方公里,其中规划核心景区面积23.825平方公里,核心区域范围包括旅游服务中心区、青山头、夹芯岛和查干淖尔草原赛马场。
主要发展定位为以渔猎文化、蒙古民族文化、宗教文化为特色的西部湿地特色旅游、生态宜居度假区和东北水乡、有机渔业生产基地。
规划年限为2016-2030年,近期至2020年,中期至2025年,远期至2030年。
二、对规划环境可行性的审查意见该规划基本符合我国现行产业政策、前郭县城市总体规划,其选址、定位、产业结构、产业布局、规模等内容与前郭县城市总体规划、宏观发展、公众意愿基本协调。
查干湖旅游经济开发区与吉林查干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区、缓冲区重叠规划不合理,在规划将位于查干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区、缓冲区内的规划区域调至保护区实验区或保护区外,同时在采取报告书中提出的规划优化和调整建议,确保区域环境质量有所改善的前提下,该规划实施对环境的影响可以接受。
查干湖研究报告结论
根据查干湖研究报告的数据和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 查干湖的水质状况较好。
研究发现,查干湖水体总溶解固体、氨氮、总磷、总氮等指标均在国家相关标准范围内,说明湖泊的水质状况良好。
2. 查干湖生态系统相对稳定。
研究表明,湖泊的生物多样性水平相对较高,植物和动物种类丰富,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间的相互关系相对平衡,维持了该湖泊的生态系统稳定。
3. 查干湖的水资源利用可持续性较强。
研究显示,湖泊周边的居民和农业活动对湖泊的水资源利用较为合理,水资源的供需关系较为平衡,没有出现明显的水资源过度开发和浪费现象。
4. 查干湖存在一定的环境问题。
研究发现,湖泊的水位波动较大,可能导致湖岸带的植被退化和土壤侵蚀;湖泊的周边区域存在部分水土流失和农药污染等问题;湖泊周边的工业活动可能对湖泊产生一定的污染和影响。
因此,需要加强湖泊的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工作。
总的来说,查干湖的水质良好,生态系统相对稳定,水资源利用可持续性较强,但也存在一定的环境问题需要解决。
为了保护湖泊的生态环境和水资源,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治理和保护。
查干湖旅游经济开发区简介第一部分资源及历史查干湖旅游经济开发区因湖得名。
查干湖,蒙古语为“查干淖尔”,意为白色圣洁的湖,位于吉林省西北部的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境内,处于嫩江与霍林河交汇的水网地区,南北长37公里,东西平均宽17公里,水域总面积420平方公里,年均蓄水量7亿立方米,平均水深2.5米,是全国十大淡水湖之一,也是吉林省最大的内陆湖泊。
查干湖距松原市城区45公里,南距长春193公里,北距哈尔滨265公里。
长白铁路、大广、珲乌高速公路傍湖而过,入境路为二级路,交通便利,通讯快捷。
查干湖环境优美、景色秀丽、风光迷人、资源丰富,盛产鲤鱼、鲢鱼、鳙鱼等,年可产鲜鱼6000吨,芦苇5万吨。
湖区现有鸟类16目47科239种,有国家一级保护鸟类丹顶鹤、白头鹤、东方白鹳等9种,有国家二级保护鸟类黑脸琵鹭、灰鹤、雀鹰等35种。
有野生植物200余种,其中药用植物149种。
查干湖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明,早在一万三千余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晚期,湖边的青山头就有古人类居住,一直到距今四、五千年左右的新石器时代,人类仍然在这里繁衍生息。
这是迄今为止在吉林省西部地区发现最早、延续时间最长的古人类,被称为“查干淖尔人”。
辽代自圣宗皇帝起至天祚皇帝,每年春季都到查干湖巡幸、狩猎,举行“头鱼宴”和“头鹅宴”,史称“春捺钵”。
查干湖边的塔虎城和孝庄皇后祖陵遗址共同鉴证着辽金元时期北方各民族金戈铁马的征战史和满蒙联姻的历史。
在历史上,查干湖畔还是方圆数百公里范围内的宗教文化中心,建有妙因寺和福兴寺。
第二部分自然情况2002年1月经松原市政府批准成立查干湖旅游经济开发区,为市级开发区;2002年11月,经吉林省人民政府批准升格为省级开发区。
开发区内设行政办公室、党群工作办公室、旅游规划发展局、发展和改革局、财政审计局、景区管理处,派驻机构有国土资源局、工商行政管理分局、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公安分局、交警中队、消防中队和海事处等。
旅游经济开发区2018工作报告
夯实基础加快发展
不断提升全区综合经济实力
——前郭尔罗斯查干湖旅游经济开发区wenjun查干湖旅游经济开发区成立以来,区党工委和管委会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原则,用“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局面,各项工作要有新举措”新思路来指导具体工作,通过全面实施前郭县委、县政府提出的“生态、绿色、民族”三张牌发展战略,科学规划,充分利用生态资本,大力发展旅游经济、有机渔业和环保产业,全区实现了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有机结合和协调发展,查干湖已经成为吉林省渔业生产基地、生态旅游和蒙古族民俗旅游胜地。
主要做法是:
一、准确定位,因地制宜确定总体发展思路和工作目标
开发区成立伊始,我们根据全区资源优势和基础条件,确定了“以建设中国北方最具民族特色的生态旅游度假区为目标,以解放思想为先导,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生态、绿色、民族为立区特色,坚定不移地开展招商引资工作,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突出抓好旅游业,巩固壮大水产业和农业,加快发展石油工业和环保产业,全面加快开发区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促进全县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总体发展思路,明确提出“一年打基础,两年成规模,三年见成效”的近期工作目标。
经过两年多的努力,我们完成了内设机构、派驻机构以及党群组织的组建工作,理顺了管理体制,建立了一级财政和一级国库,编制和完善了各类规划,部分基础设施和旅游
- 1 -。
XX经济开发区基本情况汇报(3)四是渣土污染治理扎实有效。
对所有在建工地出入口进行标准化改造,密闭改装渣土车辆320辆,整合成立渣土运输公司7家;交-警、公路、城-管24小时不间断巡查,联合执法、同步处罚,严查违法运输车辆750台次,“三车”(渣土、砂石、商砼运输车辆)整治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
五是农村环境和市容市貌不断改善。
一方面,扎实开展“三线三边”环境整治和农村清洁工程工作。
清除铁路公路沿线铁皮棚3700平方米,取缔砂石料场11处,治理坑塘190个,清理存量垃圾3.5万余吨,配置垃圾桶1.5万个,农村生活环境明显改善。
另一方面,围绕“九城同创”目标,多措并举解决市容难题。
与4家保洁公司签订服务合同,严格监管市容卫生市场化运作;疏堵结合清理小广告5000余条,拆除违规户外大型广告12处;统一方园中心街69户门头店招,对嵇康路、十字金街136户小吃餐饮进行标准化改造,集中规范流动摊点120多个;对全区老小区进行楼道出新,全面禁止违规占道搭台演出,在还原小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广场,群众生活满意度越来越高。
四、社会事业发展情况一是坚决做好社会保障工作。
累计办理失地农民养老保险27812人,组织失地农民驾驶培训9000余人,参加新农合70297人,办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46870人。
二是不断提升教育医疗水平。
新建了师专实验、亳州幼师第一附属幼儿园,并对两所学校进行二次升级改造,满足820名儿童就近入学,规划再建一所九年一贯制初级中学,在2个还原小区开办2所公立幼儿园,以满足周边群众特别是被拆迁群众子女的入学需求。
同时规划建设2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方便群众就近诊治。
三是有效维护农民工权益。
组织开展农民工工资支付情况专项检查和农民工工资保障金缴纳情况专项检查活动,对辖区内招用农民工较多的饮片加工和加工制造等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进行主动监察,为1500多位农民工追回被拖欠的工资2000多万元,有效维护了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和社会稳定。
查干湖绿水青山申论一、引言中国是一个拥有丰富自然资源的国家,而绿水青山就是指的是美丽的自然环境。
作为中国最大的淡水湖之一,查干湖以其独特的生态环境和壮丽的自然景观而闻名。
在保护环境、建设美丽中国的背景下,本文将探讨查干湖作为绿色发展示范区所扮演的角色,并分析它对于推动经济、社会和生态可持续发展所带来的影响。
二、查干湖简介1. 地理位置查干湖位于中国东北地区,跨越黑龙江省和内蒙古自治区。
它是中俄边境上最大的淡水湖泊之一,总面积约为5000平方公里。
2. 生态环境查干湖拥有丰富多样的生物资源,包括鱼类、鸟类和植物等。
它还是许多候鸟迁徙途中的重要驿站,被誉为“东方天鹅之乡”。
3. 文化价值除了自然景观,查干湖还有着丰富的人文历史和文化遗产。
这里保存着许多古老的建筑、民俗和传统手工艺品,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探索。
三、查干湖作为绿色发展示范区1. 环境保护查干湖作为绿色发展示范区,注重保护生态环境。
通过限制工业污染、加强水资源管理和推广清洁能源等措施,有效地减少了对湖泊生态系统的破坏。
同时,政府还积极推动环境教育和宣传活动,提高公众对环境保护的意识。
2. 生态旅游作为绿水青山的代表之一,查干湖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观光和度假。
政府在发展旅游业时注重生态保护,通过规划合理的旅游路线、建设环保设施和推广可持续旅游理念等方式,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双赢。
3. 生态农业在推动绿色发展过程中,查干湖还注重发展生态农业。
通过采用有机种植、生态养殖和农田水利工程等方式,提高了农业的生产效率,同时保护了土壤和水资源的健康。
四、查干湖对经济、社会和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影响1. 经济发展查干湖作为绿色发展示范区,对当地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旅游业的兴起为当地带来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和经济收入。
与此同时,生态农业的发展也为农民增加了收入来源。
这些都促进了当地经济的稳定增长。
2. 社会进步绿色发展不仅带来经济效益,还对社会进步产生积极影响。
保护生态和发展生态旅游相得益彰作者:陈迪来源:《新长征》 2019年第9期2018 年9 月26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查干湖考察时强调,良好生态环境是东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宝贵资源,也是振兴东北的一个优势。
查干湖保护生态和发展旅游相得益彰,要坚持走下去。
这为查干湖的保护与开发指明了方向。
2019 年吉林省两会上,“加快查干湖生态治理保护”“擦亮查干湖‘金字招牌’”第一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前郭县举全县之力,紧扣生态民生主题,提出了打好“民族、绿色、旅游”三张牌的总体发展思路,全面开启了绿色发展、生态崛起的新征程。
一、突出规划引领,加快查干湖项目建设2019 年是查干湖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年。
高水平的规划是保护生态和发展生态旅游的基础和先决条件。
为守护好查干湖这块“金字招牌”,前郭县坚持保护与发展并重,强化顶层设计,与省、松原市层级的全面谋划形成上下联动。
配合省水利厅完成《查干湖生态治理保护规划》,制定《查干湖保护和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和《2019 年度工作计划》,完善《查干湖生态旅游发展专项规划》,修编《查干湖旅游经济开发区总体规划》,编制《查干湖镇总体规划》等,逐步完善生态保护规划体系,铺就生态发展跑道。
查干湖的保护和发展最终落脚点都在项目上,这些项目能否顺利实施很大程度上关系着查干湖未来的发展质量。
前郭县严把项目准入口,成立由生态环境、自然资源、规划、执法等部门组成的联合执法组,加强项目建设管理监督,加大源头保护力度。
2018 年末到2019 年初,围绕查干湖的资源禀赋和功能定位,初步谋划了涉及重大产业、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3 大类70 个项目,总投资239 亿元。
2019 年2月3 日,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联合下发了《关于印发〈查干湖治理保护规划(2018-2030 年)〉的通知》,并在查干湖治理保护规划项目清单和任务清单中对省水利厅牵头设计的38 个项目的责任单位、时间节点、投资金额进行了明确。
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人大常委会关于批准将查干湖旅游经济开发区纳入城乡总体规划并调整总体规划的决定
正文:
----------------------------------------------------------------------------------------------------------------------------------------------------
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人大常委会关于批准
将查干湖旅游经济开发区纳入城乡总体规划并调整总体规划的决定
(2018年5月11日县第十八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
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第十八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听取审议了县人民政府《关于调整前郭县城乡总体规划的请示》,对所提出的将查干湖旅游经济开发区纳入城乡总体规划并调整总体规划方案,会议认为,调整方案基于科学论证,符合县情实际,适应查干湖旅游经济开发区发展要求,并已经过县政府党组会议、县委常委会讨论通过,决定予以批准。
——结束——。
查干湖万亩鱼池综合开发项目建议书第一章概论一、项目自然情况(一)项目名称:查干湖万亩鱼池综合开发(二)项目建设地址:吉林省松原市前郭县查干湖旅游经济开发区查干湖东岸半浅湖区半退化荒地处(三)项目单位1、吉林省松原市前郭尔罗斯查干湖旅游经济开发区;2、开发区查干湖渔场。
(四)建设性质:新建(五)项目形式:项目属子母型,在“查干湖万亩渔池综合开发”项目中包含有“精养鱼池”、“休闲渔业”、“旅游观光”三个子项目。
(六)项目建设日期;2003年始,2005年止。
(七)项目负责人1、项目总负责人(1)项目行政总负责人:焦洪学,前郭尔罗斯查干湖旅游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主任(2)项目技术总负责人:梁凤江,前郭尔罗斯查干湖旅游经济开发区总工程师(3)项目经济总负责人:宋国彬,前郭尔罗斯查干湖旅游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副主任2、精养鱼池及休闲渔业、旅游观光项目负责人(1)行政负责人:闫来锁,前郭尔罗斯查干湖旅游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副主任(2)技术负责人:黄金星,查干湖渔场副场长,助理工程师(3)经济负责人:石宝文,查干湖渔场副场长,助理会计师二、项目建议书编制依据1、前郭尔罗斯查干湖旅游经济开发区总体规划;2、前郭尔罗斯查干湖旅游经济开发区投资指南;3、查干湖渔业综合开发项目规划;4、省、市、县、开发区有关领导和专家的指示及建议。
三、项目单位概况前郭尔罗斯查干湖旅游经济开发区位于吉林省西北部,松原市前郭县境内,地理座标为东经124º10′-124º32′,北纬45º10′-45º21′。
属松辽盆地南部中央凹陷区。
查干湖西与乾安县交界,北与大安市毗邻,跨前郭、大安、乾安三县市,在海拔130水位线时,蓄水量6.5亿立方米,是我国十大淡水湖之一,湖中鱼类有15科38种。
开发区域内生长着200余种野生植物,其中药用植物就有149种。
沼泽间,林草中生活着野生动物22种,栖息着鸟类15目34科116种。
查干湖项目实施方案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的不断需求增长,我国各地区纷纷启动了一系列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而查干湖项目作为其中的一项重要工程,为我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升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就查干湖项目的实施方案进行探讨,以期提供合理且有效的指导。
一、项目背景查干湖位于我国某省某市,是该地区著名的生态湖泊之一,拥有丰富的水资源和独特的生物群落。
然而,由于区域经济发展的需求,查干湖周边的工业、居民和农业用水需求日益增长,导致湖泊水位下降、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
为了解决这一系列问题,该项目应运而生。
二、项目目标1. 恢复和改善查干湖生态环境,保护湖泊的生态系统稳定性和完整性;2. 提高查干湖地区的用水供应,满足当地经济、居民和农业的需求;3. 优化查干湖周边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促进就业增长和产业升级。
三、项目内容1. 水源补给工程根据查干湖的水资源情况以及周边用水需求,依托现有水系或引水渠道,采取科学合理的方式将水源输送至查干湖。
同时,加强水资源管理和保护,确保水量在合理的范围内供应。
2. 湖泊生态环境恢复通过开展水生植物和水生动物的生态修复和保育工作,恢复查干湖的自然生态系统。
加强水体监测与管理,控制水体污染物的排放,提高湖泊水质。
3. 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查干湖周边的交通、供水、排水等基础设施,提升当地的居住环境和生活品质。
此外,还需修建相关的旅游设施和服务设施,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4. 生态旅游开发利用查干湖的独特自然景观和丰富的生物资源,开展生态旅游,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观光和体验,推动当地旅游业的繁荣发展。
四、项目进度安排根据项目内容的不同,制定详细的进度计划,明确每个阶段的工作重点和时间节点。
同时,对各项工作进行合理的资源配置,确保项目进展顺利。
五、项目投入与保障1. 资金投入政府应提供必要的项目资金支持,同时可以引导社会资本参与投资,提高项目的可持续性。
2. 人力资源组建专业化的项目团队,配备具备相关经验和能力的技术人才,确保项目实施的顺利推进。
吉林省查干湖水生态修复与治理实施方案(2019年10月)1、基本概况查干湖位于吉林省西北部,地处松花江流域,嫩江与霍林河的交汇处,总面积506.84平方公里,是吉林省内最大的天然湖泊,是我国东北地区自然保护区群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吉林省西部地区的重要生态屏障,在全球和国家生物多样性保护,尤其是珍稀、濒危鸟类保护战略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实施查干湖水生态修复与治理对改善区域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维系吉林省生态安全及促进吉林西部经济社会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方案治理范围以查干湖为中心的8347平方公里周边影响范围,治理重点区域为查干湖保护区的外围屏障区502.5平方公里范围,项目总投资64.79亿元(表5-1),治理期限为2019-2030年。
2、主要问题(1)水资源和水环境问题查干湖地处半干旱区,蒸发量大,降水量少。
受自然变化与人类活动双重影响,查干湖存在水量来源不稳定、可靠性较差的问题。
查干湖现状水质较差,多年来水质以Ⅴ类为主,有时还会达到劣Ⅴ类,已有记录表明湖区水质从未达到过Ⅴ类。
导致查干湖水环境质量较差的原因,包括较高的现状来水水源的污染物浓度,区域氟化物等本底值超标,湖泊内源释放,以及周边农村生活污染、农业面源污染等叠加影响。
(2)生态环境问题保护区湖泊湿地面积与沼泽湿地面积持续下降,近年草原退化严重,盐碱荒地大幅增加,全区林地面积占比极小。
水域和湿地面积丧失、食物质量等变化导致水鸟多样性和种群数量下降,植被退化及水质的变化都会对鸟类的多样性产生不利影响。
水质恶化、湿地退化萎缩破坏原有的生态平衡,使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资源开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造成生物多样性的减少,旅游业不合理的开发,人为对环境的破坏也会对生物多样性造成影响。
由于地处东北季节性寒冷地区,水岸常年受冰锥、冻融、滑坡影响较严重,水岸普遍出现冲刷及冻融坍塌、雨水冲沟、水力劈裂等现象。
(3)经济发展问题旅游人数逐年增加,湖区内旅游设施同步建设,湖区内生活类污染物排放量不断增加,湖区内的内源性污染问题日益突出。
《关于对经济开发区建设发展情况的调查报告》财经委围绕市六届人大常委会第30次会议审议的议题,就东营港经济开发区建设发展情况进行了调查。
期间,听取了管委会工作情况汇报,实地察看了港区基础设施、内港池整治、码头建设及华懋新材料、万通海欣仓储等重点项目建设情况。
现将调查情况提供给常委会组成人员,供审议时参阅。
一、基本情况调查认为,东营港经济开发区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关于加快港区发展的一系列决策部署,抢抓机遇,创新实干,强力突破,港口建设、园区配套、项目引进等各项工作加快推进,一批大项目相继开工建设、投产运营,发展势头强劲,港区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大开发大发展的框架已经拉开。
1-9月份,全区实现固定资产投资25.4亿元,同比增长42%;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44.7亿元,同比增长140%;地方财政收入实现1.34亿元,突破亿元大关,同比增长190%,综合经济实力明显增强。
(一)多措并举,港口码头建设推进较快。
积极引导支持中海油、万通、宝港国际等企业参与港口建设,八大业主码头建设进展顺利。
中海油2个5万吨级原油、燃料油码头和2个5千吨级成品油码头已完成桩基打设,公共管廊正在加快建设;万通2个2万吨级燃料油码头正在进行桩基施工。
下气力对内港池进行综合整治,内港池的商港功能得到恢复和发挥。
积极引进万通集团投资17亿元启动了南港池开发,东营至旅顺航线即将通航。
截止目前,东营港已累计接卸货船440多艘,吞吐货物260多万吨,2个5万吨级油品过驳锚地获得运营资质,接卸大吨位油船的能力已经具备。
(二)突出重点,项目建设引进成效显著。
坚持建设、招商齐头并进。
集中实施了春、夏两次重大项目开工行动,15个项目计划总投资434亿元。
海科、华泰、万达、神驰、大明“五大生态工业园”和万通海欣、中海油、宝港国际“三大物流园”建设加快推进。
其中,海科赫邦已完成投资2.5亿元,万通海欣20个3万立方罐体已经安装完成,华懋新材料一期年内即可投产。
查干湖开发区规划情况汇报提纲
尊敬的各位领导:
大家好!首先十分荣幸能有这个机会,向各位领导汇报查干湖开发区的旅游规划情况。
查干湖正式进行旅游开发是从2002年11月成立省级开发区以后。
原来的查干湖可以说是一个小渔村,经过9年多的发展,如今,查干湖已跻身于全省重点旅游景区行列,成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水利风景区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其中,查干湖冬捕习俗被列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查干湖冬捕景观入选“吉林八景”之一。
目前,查干湖旅游业已经成为前郭县、松原市旅游业发展的龙头,成为吉林省旅游业发展两翼中的重要一翼。
形成了吉林省“东观长白山、西品查干湖”的旅游大格局。
查干湖作为旅游区开发的第一部规划是2002年聘请北京大学做的《查干湖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2003年聘请省城市规划设计院做了《查干湖旅游度假区中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这部规划经过二三年的实施,规划中绝大多数适合旅游市场需求和景区发展的项目都已落地建成并有效运转。
伴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和旅游市场需求,第一部规划在规划面积和项目研发上已经不适应景区的进一步发展需要,其局限性日益显现。
我们适时调整规划,于2006年6月又聘请上海奇创旅游规划设计机构对第一部规划进行修编,做了《查干湖旅游区旅游开发战略定位及运营策划》和《查干湖
旅游区核心发展区修建性详细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