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初中物理公式总结(表格完整版)(可编辑修改word版)
- 格式:docx
- 大小:24.80 KB
- 文档页数:5
初中物理公式汇总v s物理量单位单位换算:速度公式:t v——速度m/s km/h 1 m=10dm=10 2cm=103mms——行程m km1h=60min=3600 s ; 1min=60st——时间s h 1 m/s=3.6 km/h公式变形:求行程—— s vt求时间——t=s/v物理量单位重力与质量的关系:G = mg G——重力N m——质量kg g——重力与质量的比值密度公式:mV浮力公式:F浮=G物–F示F 浮=G 排 =m 排 g F 浮=ρ液 gV 排;大概计算时取物理量单位ρ——密度kg/m3g/cm 3m——质量kg gV——体积m3cm3物理量单位F 浮——浮力NG 物——物体的重力NF 示——物体吞没液体中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物理量单位F 浮——浮力Nρ ——密度kg/m 3V 排——物体排开的液体的体积m3,大概计算时取g=10N/kgg=10N/kg 。
单位换算: 1kg=10 3 g1g/cm3 =1×103kg/m33631m =10 cm3-331L=1dm =10 m1mL=1cm 3=10-6 m3NG 排——物体排开的液体碰到的重力 Nm 排——物体排开的液体的质量kg物理量 单位F 浮=G 物提示: [当物体处于 飘扬 或悬浮 时 ]F 浮——浮力 NG 物——物体的重力N压强公式:物理量 单位p ——压强 Pa 或 N/m2P=F/S 〔固体〕F ——压力 NS ——受力面积m 2注意 : S 是受力面积,指有碰到压力作用的那局部面积面积单位换算 :1 cm2 =10 --4m 21 mm2 =10 --6m 2液体压强公式:物理量 单位p ——压强 Pa 或 N/m2p=ρghρ——液体密度kg/m 3注意 :深度是指液体内部某一点到自由液面的竖直距离;h ——深度m杠杆的平衡条件:F 1L 1=F 2L 2F 1L 2物理量 单位,大概计算时取 F 1 ——动力NL ——动力臂m1F ——阻力N2L 2 ——阻力臂 mg=10N/kg提示 :应用杠杆平衡条件解题时,L 12的、 L单位只要相同即可,不用国际单位;或写成:F2L1滑轮组:物理量 单位1F ——动力 N=G〕F = nG 总G 总 ——总重N 〔当不计滑轮重、绳重及摩擦时,G总物 〔G 总= G 物+G 动〕n ——担当物重、与动滑轮相连的绳子段数物理量单位s =nhs ——动力经过的距离 mh ——重物被提升的高度m对于定滑轮而言:∵ =1∴F = G物s = hn∵ n=21〔 G 物+G 动〕 s =2 h对于动滑轮而言:∴F= 2功的公式:物理量单位提示:战胜重力做功或重力做功W=F s W——动力做的功J〔即竖直方向〕:W=G hF ——动力Ns ——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经过的距离m功率公式:物理量单位单位换算:1W=1J/s 1 马力 =735WW P——功率W1kW=10 3W W——总功JP = t t ——时间s 公式变形: W=Pt机械效率:W适用W总×100%物理量单位提示:机械效率η没有单位,用百分率表示,且总小于1η——机械效率W 有 =G h [对于所有简单机械]W 有——适用功J W总=F s [对于杠杆、滑轮和斜面]W 总——总功JW 总=P t [对于起重机和抽水机等电动机]热量计算公式:物体吸热或放热物理量单位提示:Q = c m △ t Q ——吸取或放出的热量J当物体吸热后,终温t 高于初温 t0,△t = t - t0c ——比热容J/(kg ℃·)当物体放热后,终温t0低于初温 t,0 m ——质量kg△C 水 =4.2 ×103J/(kg ℃·)△ t ——温度差℃电流定义式:物理量单位I Q t欧姆定律:物理量单位I ——电流AU U——电压VIR R——电阻Ω物理量单位电功公式:W——电功J W = U I t U——电压VI ——电流At——通电时间s 同一性: I、 U、 R 三量必定对应同一导体〔同一段电路〕;同时性: I、 U、 R 三量对应的是同一时辰。
八九年级物理公式 班别 姓名一、八年级物理公式1.速度:v =ts 2.密度:V m =ρ3.重力:G =mg4.压强:p=SF 5.液体的压强:p=ρ液g h (此公式也适合竖直放置的柱形固体)6.物体沉浮条件:漂浮:ρ物<ρ液 G 物=F 浮上浮:ρ物<ρ液 G 物<F 浮 悬浮:ρ物=ρ液 G 物=F 浮 下沉(沉底):ρ物>ρ液 G 物>F 浮7.浮力的计算:原因法:F 浮=F 向上—F 向下原理法:F 浮=G 排=ρ液gV 排平衡法:F 浮=G 物(只适合漂浮和悬浮)称量法:在上面拉物体:F 浮=G 物—F 拉在下面拉物体:F 浮=G 物 + F 拉8.功:W=Fs=Gh 9.功率:P=tW=Fv 10.杠杆平衡条件:F 1L1=F 2L2 11.机械效率:η=总有W W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总有W W =nF G Fs h G 物=物=动有有W W W +=动物物G G G +斜面的机械效率:η=Fsh G 物 12.滑轮组绳子自由端的拉力F 与物体重G 物、动滑轮重G 动的关系:(下面的n 为拉着动滑轮的绳子数)考虑动滑轮重但不计摩擦时:F=nG G 动物+13.滑轮组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 与物体提升高度h 的关系:s=n h 14.斜面:Gh =FL (不计摩擦)二、九年级物理公式1. 吸热:Q 吸 =c m ( t – t o )=cm ⊿t2. 放热:Q 放 =c m ( t o – t )=cm ⊿t 3 热平衡方程(放出的热量全部被吸收):Q 吸=Q 放 4. 燃烧燃料放出的热量:Q 放 =q m 或 Q 放 =qV5.炉子效率:mq Q QQ 吸放吸==η6. 热机效率:mqW QW 有放有==η7. 串联电路:开关:控制所有用电器,开关位置改变,控制作用不变。
电流:I =I 1=I 2 电压:U =U 1+U 2 电阻:R 总=R 1+R 2n 个相同的电阻R 串联的总电阻:R 总=nR 8.并联电路:开关:干路开关控制所有的用电器,支路开关控制该条支路的用电器。
初中物理公式大全1.运动公式:-位移公式:S=Vt-平均速度公式:V=ΔS/Δt-平均加速度公式:a=ΔV/Δt- 速度-时间公式:V=V0+at- 距离-时间公式:S=V0t+1/2at²-速度-位移公式:V²=V0²+2aS2.力学公式:- 牛顿第二定律:F=ma- 弹簧定律:F=kx-万有引力公式:F=G(m₁m₂/d²)- 动能公式:E_k=1/2mv²- 重力势能公式:E_p=mgh-动能定理:W=FΔs=ΔE_k-功率公式:P=W/Δt3.静力学公式:-等效力对条件:F₁/F₂=F₃/F₄-杠杆平衡条件:F₁d₁=F₂d₂-平衡力条件:ΣF=04.声学公式:-波速公式:v=λf- 波程公式:λ=vt-频率公式:f=1/T- 声级公式:L=10log(I/I₀)5.光学公式:-光速公式:c=λf-焦距公式:1/f=1/v+1/u-放大率公式:v/u=-d₁/d₂6.热学公式:- 热量公式:Q=mcΔT-比热容公式:c=Q/mΔT-电功公式:W=VIt-热机效率公式:η=W/Q₁=1-Q₂/Q₁7.电学公式:-电阻公式:R=V/I-电功率公式:P=IV=V²/R=I²R-电流公式:I=Q/Δt-电场强度公式:E=V/d-电容公式:C=Q/V8.磁学公式:-电磁感应公式:ε=NΔΦ/Δt-欧姆定律:V=IR-磁场强度公式:B=μ₀I/2πr-磁感应强度公式:B=μ₀μrH 9.光电效应公式:- 光电子动能公式:E_k=hf-φ10.物质量公式:-密度公式:ρ=m/V-分子-摩尔关系:n=N/N₀。
初中物理公式汇总速度公式:t s v =公式变形:求路程——vt s = 求时间——t=s/v密度公式:V m =ρ重力与质G = mg压强公式:P=F/S (固体)p =ρgh浮力公式:F 浮=G 物 – F 示F 浮=G 排=m 排gF 浮=ρ液gV 排物理量 单位v ——速度 m/s km/h s ——路程 m km t ——时间 s h单位换算:1 m=10dm=102cm=103mm 1h=60min=3600 s ; 1min=60s物理量 单位F 浮——浮力 NG 物——物体的重力 NF 示——物体浸没液体中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 N物理量 单位F 浮——浮力 N ρ ——密度 kg/m 3V 排——物体排开的液体的体积 m 3 g=9.8N/kg ,粗略计算时取g=10N/kgG 排——物体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 Nm 排——物体排开的液体的质量 kg物理量 单位ρ——密度 kg/m 3 g/cm 3m ——质量 kg g V ——体积 m 3 cm 3F 浮=G 物F 1L 1=F 2L 2或写成:1221L L F F 滑轮组:F =n1G 总(G 总= G 物+G 动)s =nh对于定滑轮而言: ∵ n =1 ∴F = G 物 s = h 对于动滑轮而言: ∵ n =2 ∴F =21(G 物+G 动)s =2 h功的公式:W =F sP =t W公式变形:W =Pt机械效率:提示:克服重力做功或重力做功(即竖直方向):单位换算:1W=1J/s1kW=103W提示:机械效率η没有单位,用百分率表示,且总小于1总有用W W =η×100%热量计算公式:物体吸热或放热Q = c m △t(1) Q 放=qm (q 为J/kg , m 用kg ) (2) Q 放=qV (q 为J/ m 3 ,V 用m 3)电流定义式:t Q I =欧姆定律:R U I =电功公式:W = U I tW = U I t 结合U =I R →→(串联)W = I 2RtW = U I t 结合I =U /R →→(并联)W = R U2t电热公式(电阻产生的热量):(串联)Q = I 2Rt (并联)Q = R U 2t如果电能全部转化为内能,则:Q= I 2Rt =W = U I t 如电热器。
初中物理公式大全(最新版) 物理量以下是初中物理公式一览表:主要公式:1.用刻度尺测量长度:s = l2 - l12.路程公式:s = vt3.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s = F1/F2 x l4.力臂公式:l = F1/F2 x l25.液体深度公式:h = F1/(ρ x g)6.物体厚度公式:h = F/(2 x l x p)主要单位:长度(L):km、m、dm、cm、mm等面积(S):S = a x b。
S = a^2.S = πR^2体积(V):V = Sh。
V = a x b x h。
V = πR^3时间(t):1h = 60min。
1min = 60s速度(v):v = s/t。
1m/s = 3.6km/h质量(m):1t = 1000kg。
1kg = 1000g。
1g = 1000mg 密度(ρ):ρ = m/V。
1g/cm^3 = 1000kg/m^3压强(p):p = F/S。
p = ρgh。
1Pa = 1N/m^2浮力(F浮):F浮= ρ液 x g x V排重力(G):G = mg功(W):W = F x s。
W = G x h功率(P):P = W/t声速(υ):υ = 340m/s光速(C):C = 3×10^8m/s以下是初中物理公式一览表:主要公式:1.用刻度尺测量长度:s = l2 - l12.路程公式:s = vt3.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s = F1/F2 x l4.力臂公式:l = F1/F2 x l25.液体深度公式:h = F1/(ρ x g)6.物体厚度公式:h = F/(2 x l x p)主要单位:长度(L):km、m、dm、cm、mm等面积(S):S = a x b。
S = a^2.S = πR^2体积(V):V = Sh。
V = a x b x h。
V = πR^3时间(t):1h = 60min。
1min = 60s速度(v):v = s/t。
初中物理重要公式总结大全(完整版)初中物理重要公式总结大全(完整版)1、重力公式G=mg (通常g取10N/kg,题目未交待时g取9.8N/kg)同一物体G月=1/6G地 m月=m地2、杠杆平衡条件公式F1l1=F2l2 F1 /F2=l2/l13、动滑轮公式不计绳重和摩擦时F=1/2(G动+G物)s=2h4、滑轮组公式不计绳重和摩擦时F=1/n(G动+G物)s=nh5、压强公式(普适)P=F/S固体平放时F=G=mgS的国际主单位是m2 1m2 =102dm2 =106mm26、液体压强公式P=ρgh液体压力公式F=PS=ρghS规则物体(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公式通用7、浮力公式(1)F浮=F’-F (压力差法)(2)F浮=G-F (视重法)(3)F浮=G (漂浮、悬浮法)(4)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ρ液gV排 (排水法)8、功的公式W=FS把物体举高时W=GhW=Pt9、功率公式P=W/tP=W/t=Fs/t=Fv(v=P/F)10、速度公式火车过桥(洞)时通过的路程s=L桥+L车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108m/s11、密度公式(ρ水=1.0×103 kg/ m3)冰与水之间状态发生变化时m水=m冰ρ水>ρ冰 v水同一个容器装满不同的液体时,不同液体的体积相等,密度大的质量大空心球空心部分体积V空=V总-V实12、串联电路(1)I=I1=I2(2)U=U1+U2(3)R=R1+R2(4)W=I2Rt=U2t/R(纯电阻公式)(5)U1/U2=R1/R2(分压公式)(6)P1/P2=R1/R213、并联电路(1)I=I1+I2(2)U=U1=U2(3)1/R=1/R1+1/R2(4)I1/I2=R2/R1(5)P1/P2=R2/R1初中物理有哪些答题技巧1.先挑你能做的。
一定要先把看起来一目了然的东西做完,这样你们有的人就能牢牢的握在手里,心态就不一样了,心里就有底了。
初三物理公式大全表
初三物理的公式大全表如下:
1. 速度公式:
- 速度 = 距离 / 时间
- 平均速度 = 总距离 / 总时间
2. 加速度公式:
- 加速度 = (末速度 - 初速度)/ 时间
- 加速度 = 力 / 质量
3. 力的公式:
- 力 = 质量× 加速度
- 力 = 压力× 面积
4. 动能公式:
- 动能= 1/2 × 质量× 速度²
5. 功率公式:
- 功率 = 功 / 时间
- 功率 = 力× 速度
6. 重力公式:
- 重力 = 质量× 重力加速度
7. 弹簧公式:
- 弹簧劲度系数 = 弹簧恢复力 / 弹簧伸长量8. 摩擦力公式:
- 摩擦力= μ × 垂直压力
其中,μ为摩擦系数,垂直压力为物体受到的垂直向下的力。
以上是初三物理常用的公式,记住并理解这些公式,可以帮助你更好地解决物理问题。
初中物理重要公式总结大全(完整版)加速度公式1. 加速度(a)的定义是物体速度(v)随时间(t)的变化率:a = (v - u) / t其中,u为物体初速度,v为物体末速度,t为时间匀速直线运动公式2. 位移(s)的计算公式:s = v * t其中,v为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t为时间3. 速度(v)的计算公式:v = s / t其中,s为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t为时间4. 时间(t)的计算公式:t = s / v其中,s为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v为速度匀加速直线运动公式5. 位移(s)的计算公式:s = ut + (1/2) * a * t²其中,u为初速度,t为时间,a为加速度6. 速度(v)的计算公式:v = u + a * t其中,u为初速度,t为时间,a为加速度7. 时间(t)的计算公式:t = (v - u) / a其中,u为初速度,v为末速度,a为加速度8. 加速度(a)的计算公式:a = (v - u) / t其中,u为初速度,v为末速度,t为时间力学公式9. 动能(K)的计算公式:K = (1/2) * m * v²其中,m为物体质量,v为物体速度10. 动能(K)的计算公式:K = W其中,W为物体所受的功,也等于力(F)乘以位移(s),即W = F * s11. 功(W)的计算公式:W = F * s * cosθ其中,F为作用力,s为力的方向上的位移,θ为力和位移之间的夹角12. 力(F)的计算公式:F = m * a其中,m为物体质量,a为物体加速度13. 压强(P)的计算公式:P = F / A其中,F为作用力,A为力作用的面积14. 动量(p)的计算公式:p = m * v其中,m为物体质量,v为物体速度光学公式15. 光速(c)的数值:c ≈ 3.00 × 10^8 m/s16. 光的传播公式:c = λ * f其中,λ为光的波长,f为光的频率17. 光程差(Δx)的计算公式:Δx = nλ其中,n为介质的折射率,λ为光的波长18. 光的折射定律:n₁sinθ₁ = n₂sinθ₂其中,n₁和n₂为两个介质的折射率,θ₁和θ₂为光的入射角和折射角19. 焦距(f)的计算公式:1/f = (n₂ - n₁) * (1/R₁ - 1/R₂)其中,n₁和n₂为两个介质的折射率,R₁和R₂为两个介质的曲率半径20. 放大率(m)的计算公式:m = -i / o其中,i为像距,o为物距电学公式21. 电荷(Q)的计算公式:Q = I * t其中,I为电流,t为时间22. 电流(I)的计算公式:I = Q / t其中,Q为电荷,t为时间23. 电压(U)的计算公式:U = I * R其中,I为电流,R为电阻24. 电阻(R)的计算公式:R = U / I其中,U为电压,I为电流25. 电功(W)的计算公式:W = U * I * t其中,U为电压,I为电流,t为时间26. 电阻(R)的计算公式:R = ρ * (L / A)其中,ρ为电阻率,L为电阻器长度,A为电阻器截面积27. 平行电阻的等效电阻计算公式:- 两个电阻R₁和R₂连接在串联电路中,等效电阻Re = R₁ +R₂- 两个电阻R₁和R₂连接在并联电路中,等效电阻Re = (R₁ * R₂) / (R₁ + R₂)热学公式28. 热传导公式:Q = k * A * ΔT / d其中,Q为热传导的热量,k为导热系数,A为传热面积,ΔT为温度差,d为传热距离29. 热膨胀公式:ΔL = α * L * ΔT其中,ΔL为长度变化量,α为线膨胀系数,L为原长度,ΔT为温度变化量30. 热容公式:Q = m * c * ΔT其中,Q为热量,m为物体质量,c为热容量,ΔT为温度变化量31. 计算机功率(P)的计算公式:P = Q / t其中,Q为热量,t为时间总结:以上是初中物理重要公式的大全,涵盖了加速度、匀速直线运动、匀加速直线运动、力学、光学、电学、热学等方面的公式。
初中物理公式大全(一)初中物理公式大全(二)初中物理公式大全(三)附表一:其它物理公式说明:定滑轮和动滑轮可以分别看成n是1和2的特殊的滑轮组附表二:串联与并联电路附表三:物理学中常用字母代表的物理意义中考物理专题复习之三----计算题问题一:如何去理解掌握一个物理公式?⑴正确理解公式中各字母的物理意义和单位公式中各个字母都代表一定意义的物理量,只有正确理解它的物理意义才能正确运用其分析解决问题。
如公式W = Fs中的s表示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而不能简单地认为它表示物体移动的距离。
⑵了解公式成立的条件有些公式成立是要具备一定的条件的,如欧姆定律它只适用纯电阻电路,就不能用它来计算电动机工作时通过电动机的电流。
只有了解公式的应用条件,才能正确运用公式。
不满足公式的成立条件,就不能运用公式。
【对应训练】⑴小明背着40N的书包沿水平方向前进了50m,小明对书包做了J的功。
小明的教室在二楼,已知到二楼的楼梯长5m,高3m,体重450N的小明把书包背上二楼,他一共要做J的功。
⑵如右图,将一个重300N底面积0.5m2的木箱放在面积为凳面的压强是。
(3)某电动机的额定电压是220V,额定功率是2200W,电动机内部线圈的电阻是5Ω①该电动机正常工作时通过线圈的电流是多大?②电动机正常工作5min消耗多少电能?其中有少转化为内能?③计算电动机的能量转化的效率。
(4)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将重100N的物体A提升5m,已知动滑轮重20N,,作用在绳端的拉力需多大?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多少?①若不计绳重和摩擦........F②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实际是75%,则作用在绳端的实际拉力是多少?1.运用公式定量计算⑴一个公式其实就是一个等式,它反映了几个量之间的相等关系,公式中若有n个物理量,只要知道n-1个量,就可以运用公式采用公式变形的方法计算第n个量。
⑵运用公式计算时要注意单位统一⑶解答较复杂计算题的一般思路①仔细审题:了解题目的已知量和问题(所求量)②寻解题思路:可从问题入手(思考要求这个量根据所学公式就必须知道那些量)或从条件入手(已知这些量根据所学公式可以求哪些量),或从两方面入手,运用公式分析找出解题的路子。
(完整版)初中物理公式总结⼤全(最新归纳)v =s速度公式:t初中物理公式汇总公式变形:求路程——s =vt求时间——t=s/v重⼒与质量的关系:G = mg密度公式:=mV浮⼒公式:F 浮=G 物–F ⽰F 浮=G 排=m 排gF 浮=ρ液gV 排F 浮=G 物压强公式:P=F/S(固体)物理量单位F 浮——浮⼒NG 物——物体的重⼒N物理量单位p——压强Pa 或N/m2F——压⼒NS——受⼒⾯积m2液体压强公式:p=ρgh物理量单位p——压强Pa 或N/m2ρ——液体密度kg/m3h——深度mg=9.8N/kg,粗略计算时取g=10N/kg 单位换算:1kg=103 g1g/cm3=1×103kg/m31m3=106cm31L=1dm3=10-3m31mL=1cm3=10-6m3物理量ρ——密度m——质量V——体积单位kg/m3 g/cm3kgm3gcm3物理量F 浮——浮⼒ρ——密度单位Nkg/m3V 排——物体排开的液体的体积m3 g=9.8N/kg,粗略计算时取g=10N/kg 注意:深度是指液体内部某⼀点到⾃由液⾯的竖直距离;注意:S 是受⼒⾯积,指有受到压⼒作⽤的那部分⾯积⾯积单位换算:1 cm2 =10--4m21 mm2 =10--6m2提⽰:[当物体处于漂浮或悬浮时]G 排——物体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Nm 排——物体排开的液体的质量kg物理量单位G——重⼒Nm——质量kgg——重⼒与质量的⽐值g=9.8N/kg;粗略计算时取单位换算:1 m=10dm=102cm=103mm1h=60min=3600 s;1min=60s1 m/s=3.6 km/h物理量单位v——速度m/s km/hs——路程m kmt——时间s h1提⽰:当物体吸热后,终温 t ⾼于初温 t 0,△t = t -杠杆的平衡条件:F 1L 1=F 2L 21F 1 =或写成: F 2滑轮组:1F = nG 总(G 总= G 物+G 动)物理量单位F —— 动⼒ NG 总——总重 N (当不计滑轮重、绳重及摩擦时,G 总=G 物)s =nh物理量单位s ——动⼒通过的距离 m h ——重物被提升的⾼度 m n ——承担物重的绳⼦段数对于定滑轮⽽⾔:∵ n =1 ∴F = G 物s = h1对于动滑轮⽽⾔:∵ n =2 ∴F = 2 (G 物+G 动)s =2 h功的公式:W =F s功率公式:W P = t物理量单位W ——动⼒做的功 J F ——动⼒ Ns ——物体在⼒的⽅向上通过的距离 m物理量单位P ——功率 W W ——总功 J t ——时间 s公式变形:W =Pt机械效率:W物理量单位η——机械效率= 有⽤W总 ×100%热量计算公式:物体吸热或放热W 有——有⽤功 JW 总——总功 J物理量单位Q ——吸收或放出的热量 J c ——⽐热容 J/(kg·℃)单位换算:1W=1J/s 1kW=103W1 马⼒=735W提⽰:机械效率η没有单位,⽤百分率表⽰,且总⼩于 1W 有=G h [对于所有简单机械] W 总=F s [对于杠杆、滑轮和斜⾯] W 总=P t [对于起重机和抽⽔机等电动机]提⽰:克服重⼒做功或重⼒做功(即竖直⽅向):W =G hL 2物理量F ——动⼒ L 1——动⼒臂单位N m 提⽰:应⽤杠杆平衡条件解题时,L 1、L 2 的单位只要相同即可,⽆须国际单位;L 1F 2——阻⼒ L 2——阻⼒臂 N mm ——质量kg 2 t ——温度差℃△Q = c m △t电流定义式:I = Qt欧姆定律:I = UR电功公式:W = U I t物理量单位I —— 电流 A Q ——电荷量库 C t —— 时间 s物理量单位I ——电流 A U ——电压 V R ——电阻Ω物理量单位W ——电功 J U ——电压 V I ——电流 A t ——通电时间 sW = U I t 结合 U =I R →→(串联)W = I 2RtU 2W = U I t 结合 I =U /R →→(并联)W = R t电热公式(电阻产⽣的热量):(串联)Q = I 2Rt(并联)Q = R t如果电能全部转化为内能,则:Q= I 2Rt =W = U I t如电热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