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斩控式交流调压电路实验报告

斩控式交流调压电路实验报告

斩控式交流调压电路实验报告
斩控式交流调压电路实验报告

斩控式交流调压电路实验报告

交流调压的控制方式有三种:①整周波通断控制。整周波控制

调压——适用于负载热时间常数较大的电热控制系统。晶闸管导通

时间与关断时间之比,使交流开关在某几个周波连续导通,某几个

周波连续关断,如此反复循环地运行,其输出电压的波形如图1-1

所示。改变导通的周波数和控制周期的周波数之比即可改变输出电压。为了提高输出电压的分辨率,必须增加控制周期的周波数。为

了减少对周围通信设备的干扰,晶闸管在电源电压过零时开始导通。但它也存在一些缺点那就是:在负载容量很大时,开关的通断将引

起对电网的冲击,产生由控制周期决定的奇数次谐波,这些谐波引

起电网电压变化,造成对电网的污染。

图1-1周期控制的电压波形

②相位控制。相位控制调压——利用控制触发滞后角α的方法,

控制输出电压。晶闸管承受正向电压开始到触发点之间的电角度称

为触发滞后角α。在有效移相范围内改变触发滞后角,即能改变输

出电压。有效移相范围随负载功率因数不同而不同,电阻性负载最

大,纯感性负载最小。图1-2是阻性负载时相控方式的交流调压电路

的输出电压波形。相控交流调压电路输出电压包含较多的谐波分量,当负载是电动机时,会使电动机产脉动转矩和附加谐波损耗。另外

它还会引起电源电压畸变。为减少对电源和负载的谐波影响,可在

电源侧和负载侧分别加滤波网

络。b5E2RGbCAP

③斩波控制。斩波控制调压——使开关在一个电源周期中多次通断,将输入电压切成几个小段,用改变段的宽度或开关通断的周期来调

节输出电压。斩控调压电路输出电压的质量较高,对电源的影响也较小。图1-2为斩波控制的交流调压电路的输出电压波形。

p1EanqFDPw

图1-2相位控制的电压输出波形

在斩波控制的交流调压电路中,为了在感性负载下提供续流通路,

除了串联的双向开关S1外,还须与负载并联一只双向开关S2。当

开关S1导通,S2关断时,输出电压等于输入电压;开关S1关断,S2导通时,输出电压为零。控制开关导通时间与关断时间之比即能

控制交流调压器的输出电压。开关S1、S2动作的频率称斩波频率。斩波频率越高,输出电压中的谐波电压频率越高,滤波较容易。当斩

波频率不是输入电源频率的整数倍时,输出电压中会产生谐波。当

斩波频率较低时,谐波含量较多,对负载产生不良的影响。将斩波

信号与电源电压锁相,可消除谐波。斩波控制的交流调压电路的功

率开关元件必须采用功率晶体管或其他自关断元件,所以成本较高。DXDiTa9E3d

交流-交流变流电路,是将一种形式的交流电变成另一种形式的交

流电,在进行交流-交流变流时,可以改变电压、电流、频率和相位

等参数。只改变相位而不改变交流电频率的控制,在交流电力控制

中称为交流调压。RTCrpUDGiT

把两个晶闸管反并联后串联在交流电路中,通过对晶闸管的控制

就可以控制交流电力。这种电路不改变交流电的频率,称为交流电

力控制电路。在每半个周波内通过对晶闸管开通相位控制,可以方

便地调节输出电压的有效值,这种电路称为交流调压电路。

5PCzVD7HxA

图1-3斩波交流调压电路

斩波控制方式时,晶闸管要带有强迫关断电路或采用IGBT、MOSFET等可自关断器件,在每个电压周波中,开关元件多次通断,使电压斩波成多个脉冲,改变导通比即可实现调压。本课程设计采用斩控式单相交流调压方案。jLBHrnAILg

斩控式交流调压电路的原理图如图1-5所示,一般采用全控型器件作为开关器件。其基本原理和直流斩波电路有类似之处,只是直流斩波电路的输入是直流电压,而斩控式交流调压电路的输入是正弦交流电压。在交流电源u1的正半周,用V1进行斩波控制,用V3给负载电流提供续流通道;在u1的负半周,用V2进行斩波控制,用V4 给负载电流提供续流通道。xHAQX74J0X

斩控式交流调压就是通过改变对晶闸管的导通的控制,可以是保持开关周期T不变,调节开关导通时间Ton,这种方式称为脉冲宽度调制

调。LDAYtRyKfE

实验室提供的是PWM调制,通过调节开关导通的时间,即调节占空比,就可以对输出电压的平均值进行调节。

图1-4仿真原理图

2.2 基本工作原理

交流斩波调压的原理波形如图1-5所示。由图可知,它是用一组

频率恒定、占空比可调的脉冲,对正弦波电压进行调制后,得到边

缘为正弦波、占空比可调的电压波形。该电压的调制频率f0,其基

本谐波频率为±50Hz。改变占空比,即可改变输出电压。利用具有

自关断能力的电力半导体器件就可方便地构成交流斩波调压电路。Zzz6ZB2Ltk

电源脉冲电压施加到变压器的原边,同时利用过零信号驱动Q1

和Q2,实现变压器的原边电流续流。只要输出滤波器参数设计合理,就可以得到高正弦度的输出电压波形,开关频率越高效果越好。这

种变换器的设计难点在于双向可控开关Q1与Q2之间的是否能够安

全切换。因为开关并非理想特性,在二者之间换流时存在电源直通

与变压器原边开路的可能性,而这两点是不期望的。为此必须在二

者切换时采取安全换流策略。dvzfvkwMI1

只需要利用电压传感器准确快速地检测电源电压极性来确定扇区,而不需要电流传感器检测变压器原边电流的极性。当然,传感器要

有良好的线性度、快速性和光电隔离,由于电源电压很稳定,其过

零点的检测比较准确可靠。扇区之间的切换不需要特别考虑,因为

切换点只出现在电源电压过零点,切换时只要保证变压器原边续流

路径即可。rqyn14ZNXI

图1-5 交流斩波调压原理波形

图1-6交流斩波调压输出波形

各个输入的方波,1、3存在相位差0.01周期,2、4存在相位差

0.01周期

输出的电压方波和输入波形

输出的电压方波和输入波形

随着电感感值增大,方波出现越来越多小震荡,这可以说明电感能调节方波震荡的波幅

输出的电压方波和输入波形

随着电阻阻值增大,方波底波趋于斜线,波形出现不正常

总结与体会

电力电子技术》是一门新兴技术,它是由电力学、电子学和控制理论三个学科交叉而成的,是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性较强且与生产紧密联系的课程,在培养本专业人才中占有重要地位。对我们来说,电力电子技术既是一门技术基础课程,也是实用性很强的。EmxvxOtOco

这个学期要做《电力电子技术》课程设计。可是《电力电子技术》这门课已经学完了一个学期了,现在基本上已经忘记的差不多了。所以不的不再拿起丢掉的书本从新看了以篇。在选课题的时候,对于有些不懂的问题,老师都认真的给我讲解。经过一番努力之后,对一些基本知识大概的了解了一下。之后就开始做课程设计。一开

始不知道该从何处下手,在老师的指点下,以及在成绩好的同学的

帮助下,慢慢的也开始动手做了起来。首先是确定了主电路的设计

和系统总体方案的确定。SixE2yXPq5

在整个课程设计中,对有些原理理解的还是不够透彻,所以并不理

解设计的具体步骤和方法。在经过多次的尝试和努力之后,慢慢的

也开始明白了一些道理。比如斩控,就是在电路中使用全控型器件,通过控制器件开关的导通和关断来控制输出电压的平均值。我做的

课题是斩控式单相交流调压电路设计。所以这个概念是我课程设计

的关键所在。6ewMyirQFL

在整个设计过程中,遇到了很多的问题,但是最主要的问题是电路

参数的计算。因为计算的公式都不知道在哪找,就算找到了也不知

道怎么用,因为对公式的不理解,所以最后的参数确定只完成了一

部分。当然这其中主要的问题是自己的学习部够扎实,对课本上以

及老师讲的东西理解的不够透彻。所以才造成了今天这样被动的局面。通过这次的设计,我明白了,学习部仅仅只限于课本的学习,

同时也要学会不断拓展,通过实践把知识同课本上的理论联系起来,这样才能更好的理解所学的知识点。通过这次课程设计,我不仅加

深了我对《电力电子技术》这门课程的理解,更重要是我体会出了

学习的一些方法,这在以后的工作和生活中都是有很大帮

助.kavU42VRUs

申明:

所有资料为本人收集整理,仅限个人学习使用,勿做商业用途。

双闭环三相异步电机调压调速系统实验报告

运动控制系统专题实验 实 验 报 告 2016年5月

6.1双闭环三相异步电机调压调速系统 一.实验目的 (1)熟悉晶闸管相位控制交流调压调速系统的组成与工作原理。 (2)熟悉双闭环三相异步电机调压调速系统的基本原理。 (3)掌握绕线式异步电机转子串电阻时在调节定子电压调速时的机械特性。(4)掌握交流调压调速系统的静特性和动态特性。 熟悉交流调压系统中电流环和转速环的作用。 二.实验内容 (1)测定绕线式异步电动机转子串电阻时的人为机械特性。 (2)测定双闭环交流调压调速系统的静特性。 (3)测定双闭环交流调压调速系统的动态特性。 三.实验设备 (1)电源控制屏(NMCL-32); (2)低压控制电路及仪表(NMCL-31); (3)触发电路和晶闸管主回路(NMCL-33); (4)可调电阻(NMCL-03); (5)直流调速控制单元(NMCL-18); (6)电机导轨及测速发电机(或光电编码器); (7)直流发电机M03; (8)三相绕线式异步电机; (9)双踪示波器; (10)万用表。 四.实验原理 1.系统原理 双闭环三相异步电动机调压调速系统的主电路为三相晶闸管交流调压器(TVC)及三相绕线式异步电动机M(转子回路串电阻)。控制系统由零速封锁器(DZS)、电流调节器(ACR)、速度调节器(ASR)、电流变换器(FBC),速度变换器(FBS),触发器(GT),一组桥脉冲放大器(AP1)等组成。其系统原理图如图6-1所示。

整个调速系统采用了速度、电流两个反馈控制环。这里的速度环作用基本上与直流调速系统相同而电流环的作用则有所不同。在稳定运行情况下,电流环对电网波动仍有较大的抗扰作用,但在起动过程中电流环仅起限制最大电流的作用,不会出现最佳起动的恒流特性,也不可能是恒转矩起动。 异步电机调压调速系统结构简单,采用双闭环系统时静差率较小,且比较容易实现正,反转,反接和能耗制动。但在恒转矩负载下不能长时间低速运行,因低速运行时转差功率全部消耗在转子电阻中,使转子过热。 2.三相异步电机的调速方法 交流调速系统按转差功率的处理方式可分为三种类型。 转差功率消耗型:异步电机采用调压、变电阻等调速方式,转速越低时,转差功率的消耗越大,效率越低。 转差功率馈送型:控制绕线转子异步电机的转子电压,利用其转差功率可实现调节转速的目的,这种调节方式具有良好的调速性能和效率,如串级调速。 转差功率不变型:这种方法转差功率很小,而且不随转速变化,效率较高,列如磁极对数调速、变频调速等。 如何处理转差功率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电机调速系统的效率。 五.实验方法 双闭环交流调压调速系统主回路和控制回路如图连接,NMCL-32的“三相交流 电源”开关拨向“交流调速”。给定电位器RP1和RP2左旋到最大位置,可调电阻NMCL-03左旋到最大位置。注意:图中主回路中接入的是交流电流表和交流电压表。 VT 3 VT 1 VT 6 VT 4 VT 5 VT 2 A 交流电流表,量程为1A 图2-1 双闭环交流调压调速系统主回路G 直流电机 励磁电源 R G 直流发电机M03V TG 定子 转子NMEL-09的线绕电机起动电阻

实验三--单相交流调压电路实验

信息科技大学 电力电子技术实验报告 实验项目:单相交流调压电路实验 学院:自动化 专业:自动化(信息与控制系统) /学号:贾鑫玉/2012010541 班级:自控1205班 指导老师:白雪峰 学期: 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

实验三单相交流调压电路实验 一.实验目的 1.加深理解单相交流调压电路的工作原理。 2.加深理解交流调压感性负载时对移相围要求。 二.实验容 1.单相交流调压器带电阻性负载。 2.单相交流调压器带电阻—电感性负载。 三.实验线路及原理 本实验采用了锯齿波移相触发器。该触发器适用于双向晶闸管或两只反并联晶闸管电路的交流相位控制,具有控制方式简单的优点。 晶闸管交流调压器的主电路由两只反向晶闸管组成。 四.实验设备及仪器 1.教学实验台主控制屏 2.NMCL—33组件 3.NMEL—03组件 4.NMCL-05(A)组件或NMCL—36组件 5.二踪示波器 6.万用表 五.注意事项 在电阻电感负载时,当α

UC3842斩控式单相交流调压电路

目录 第1章概述---------------------------------------------------------------------------- 1.1 课题设计目的及意义-------------------------------------------------- 第2章设计总体思路----------------------------------------------------------------- 2.1系统总体方案确定-------------------------------------------------------- 2.2 交流斩波调压的基本原理----------------------------------------------第3章主电路设计与分析----------------------------------------------------------- 3.1主要技术条件及要求----------------------------------------------------- 3.2 开关器件的选择---------------------------------------------------------- 3.3 主电路计算及元器件参数---------------------------------------------- 3.4 主电路结构设计--------------------------------------------------------- 3.5 主电路保护设计--------------------------------------------------------- 第4章单元控制电路设计----------------------------------------------------------- 4.1主控制芯片的详细说明-------------------------------------------------- 4.1.1 芯片的选择---------------------------------------------------------- 4.1.2芯片的详细介绍----------------------------------------------------- 4.1.3芯片的工作原理----------------------------------------------------- 4.2 驱动电路设计-------------------------------------------------------------- 4.3 过零检测及续流触发电路----------------------------------------------- 4.4控制保护电路设计-------------------------------------------------------- 4.5谐波分析-------------------------------------------------------------------- 第5章总结与体会------------------------------------------------------------------- 参考文献 附录

斩控式单相交流调压电路正文

目录 第1章概述 (1) 第2章设计总体思路 (3) 2.1 系统总体方案确定 (3) 2.2 交流斩波调压的基本原理 (8) 第3章主电路设计与分析 (9) 3.1主要技术条件及要求 (9) 3.2 开关器件的选择 (9) 3.3 主电路计算及元器件参数选型 (9) 3.4 主电路结构设计 (11) 3.5 主电路保护设计 (12) 第4章单元控制电路设计 (14) 4.1主控制芯片的详细说明 (14) 4.1.1 芯片的选择 (14) 4.1.2 芯片的详细介绍 (14) 4.1.3 芯片的工作原理 (15) ⒈器件内部结构 (15) ⒉欠压锁定功能 (16) ⒊系统的故障关闭功能 (16) 4. 波形的产生及控制方式分析 (16) 4.2 驱动电路设计 (17) 4.3 过零检测及续流触发电路 (18) 4.4 控制保护电路设计 (19) 4.5谐波分析 (20) 第5章总结与体会 (22) 第6章附录 (23) 参考文献 (24)

第1章概述 交流调压是指把一种交流电变成另一种同频率,不同电压交流电的变换,而在每半个周波内通过对晶闸管开通相位的控制,可以方便地调节输出电压,而斩控式交流调压的输入是正弦交流电压,这种斩控式交流调压电路的优势是功率因素接近1,电压、电流波形好,谐波成分频率高,电路简单,且可靠性高。而利用PWM技术后,控制灵活,动态响应快。 目前能够实现这一要求的调压器有下面三种: 1)磁饱和式调压器该调压器通过控制主电路中电感的饱和程度,以改变电抗值以及其上的电压,实现对输出电压的调节。这种调压器具有一定的动态性能,但输出电压的调节范围小,体积和重量较大。 2)机械式调压器机械式调压器由电动机带动碳刷实现输出电压的调节。这种调压器输出波形较好,但体积、重量大,动态性能差。 3)电子式调压器这种调压器采用电力电子器件实现。目前有晶闸管凋压器和逆变式调压器两种。晶闸管调压器采用的是相控方式,因此其输出波形差;逆变式调压器采用的是斩波控制方式,其输出波形和动态响应较好。 在工业生产及日用电气设备中,有不少交流供电的设备采用控制交流电压来调节设备的工作状态,如加热炉的温度、电源亮度、小型交流电机的转速等。这样就需要设计一种交流调压电路来控制,其基本原理是把两个晶闸管反并联后串联在交流电路中,通过对晶闸管的控制就可以控制交流电力。在每一个周波内通过对晶闸管开通相位的控制,可以方便地调节输出电压的有效值,这种电路称为交流调压电路。用在电热控制、交流电动机速度控制、灯光控制和交流稳压器等场合。采用晶闸管作为开关元件的典型单相交流调压电路如图1所示。常用通断控制或相位控制方法来调节输出电压。

单相交流调功电路正文

1概述 1.1晶闸管交流调功器 交流调功器:是一种以晶闸管为基础,以智能数字控制电路为核心的电源功率控制电器,简称晶闸管调功器,又称可控硅调功器,可控硅调整器,可控硅调压器,晶闸管调整器,晶闸管调压器,电力调整器,电力调压器,功率控制器。具有效率高、无机械噪声和磨损、响应速度快、体积小、重量轻等诸多优点。 1.2 交流调压与调功 交流调功电路的主电路和交流调压电路的形式基本相同,只是控制的方式不同,它不是采用移相控制而采用通断控制方式。交流调压是在交流电源的半个周期内作移相控制,交流调功是以交流电的周期为单位控制晶闸管的通断,即负载与交流电源接通几个周波,再断开几个周波,通过改变接通周波数和断开周波数的比值来调节负载所消耗的平均功率。如图3-21所示,这种电路常用于电炉的温度控制,因为像电炉这样的控制对象,其时间常数往往很大,没有必要对交流电源的各个周期进行频繁的控制。只要大致以周波数为单位控制负载所消耗的平均功率,故称之为交流调功电路。 1.3 过零触发和移相触发 过零触发是在设定时间间隔内,改变晶闸管导通的周波数来实现电压或功率的控制。过零触发的主要缺点是当通断比太小时会出现低频干扰,当电网容量不够大时会出现照明闪烁、电表指针抖动等现象,通常只适用于热惯性较大的电热负载。 移相触发是早期触发可控硅的触发器。它是通过调速电阻值来改变电容的充放电时间再来改变单结晶管的振荡频率,实际改变控制可控硅的触发角。早期可控可是依靠这样改变阻容移相线路来控制。所为移相就是改变可控硅的触发角大小,也叫改变可控硅的初相角。故称移相触发线路。

2系统总体方案 2.1交流调功电路工作原理 单相交流调功电路方框图如图2.1.1所示。 图2.1.1 交流调功电路的主电路和交流调压电路的形式基本相同,只是控制的方式不同,它不是采用移相控制而采用通断控制方式。交流调压是在交流电源的半个周期内作移相控制,交流调功是以交流电的周期为单位控制晶闸管的通断,即负载与交流电源接通几个周波,再断开几个周波,通过改变接通周波数和断开周波数的比值来调节负载所消耗的平均功率。如图2.1.2所示,这种电路常用于电炉的温度控制,因为像电炉这样的控制对象,其时间常数往往很大,没有必要对交流电源的各个周期进行频繁的控制。只要大致以周波数为单位控制负载所消耗的平均功率,故称之为交流调功电路。 图2.1.2 LO AD BCR TLC336A1 A2 g u 脉宽可调矩形波信号发生器

交流调压实验报告

电力电子实验四-- 交流调压实验 姓名:肖珂 学号:09291218 班次:电气0907 指导老师:汤钰鹏 合作者:冷凝(09291174)

一、实验目的 熟悉单相交流调压电路的工作原理、分析在电阻负载和电阻电感负载时不同的输出电压和电流的波形及相控特性。加深理解交流调压电路在电阻电感负载时其相控角α应限制在θ≤α≤π的范围内 二、步骤内容 (1) 熟悉实验电路(包括主电路、触发控制电路)。 (2) 熟悉用TCA785集成触发电路芯片构成的集成触发器。 (3) 按实验电路要求接线,用示波器观察移相控制信号α的情况。 (4) 主电路接电阻负载(灯箱),用示波器观察不同α角时输出电压和晶闸管两端的电压波形,并用电压表测出输出电压的有效值。为使读数便利,可取α为30°、60°、90°、120°和150°各特殊角进行观察和分析。 (5) 主电路改接电阻电感负载(灯箱+电抗器),在不同控制角α和不同负载阻抗角θ情况下用示波器观察和记录负载电压和电流的波形。分别观察并画出当α>θ和α<θ情况下负载电压和电流的波形,指出电流临界连续的条件。 (6) 特别注意观察上述α<θ情况下出现较大的直流分量,此时L固定,加大R(减少亮灯个数)直至消除直流分量。

三、电路原理 1、单相交流调压电路 2、晶闸管触发电路 3、相控角发生电路

4、驱动隔离电路 5、DC电源电路 四、实验要求 (1) 估算实验电路负载参数(R、L等)。 (2) 电阻负载时,画出U-α曲线。(U为负载R上的电压有效值),并与理论计算值进行比较。 (3) 电阻电感负载时,画出在不同α值情况下负载电压和电流

实验3三相交流调压电路实验

实验3 三相交流调压电路实验 一、实验目的 (1) 了解三相交流调压触发电路的工作原理。 (2) 加深理解三相交流调压电路的工作原理。 (3) 了解三相交流调压电路带不同负载时的工作特性。 二、实验所需挂件及附件 三、实验线路及原理 交流调压器应采用宽脉冲或双窄脉冲进行触发。实验装置中使用双窄脉冲。实验线路如图3-1所示。

图中晶闸管均在DJK02上,用其正桥,将D42三相可调电阻接成三相负载,其所用的交流表均在DJK01控制屏的面板上。 四、实验内容 (1)三相交流调压器触发电路的调试。 (2)三相交流调压电路带电阻性负载。 (3)三相交流调压电路带电阻电感性负载(选做)。 图3-1三相交流调压实验线路图 五、预习要求 (1)阅读电力电子技术教材中有关交流调压的内容,掌握三相交流调压的工作原理。 (2)如何使三相可控整流的触发电路用于三相交流调压电路。 六、实验方法 (1)DJK02和DJK02-1上的“触发电路”调试

①打开DJK01总电源开关,操作“电源控制屏”上的“三相电网电压指示”开关,观察输入的三相电网电压是否平衡。 ②将DJK01“电源控制屏”上“调速电源选择开关”拨至“直流调速”侧。 ③用10芯的扁平电缆,将DJK02的“三相同步信号输出”端和DJK02-1“三相同步信号输入”端相连,打开DJK02-1电源开关,拨动“触发脉冲指示”钮子开关,使“窄”的发光管亮。 ④观察A、B、C三相的锯齿波,并调节A、B、C三相锯齿波斜率调节电位器(在各观测孔左侧),使三相锯齿波斜率尽可能一致。 ⑤将DJK06上的“给定”输出U g直接与DJK02-1上的移相控制电压U ct 相接,将给定开关S2拨到接地位置(即U ct=0),调节DJK02-1上的偏移电压电位器,用双踪示波器观察A相同步电压信号和“双脉冲观察孔”VT1的输出波形,使α=180°。 ⑥适当增加给定U g的正电压输出,观测DJK02-1上“脉冲观察孔”的波形,此时应观测到单窄脉冲和双窄脉冲。 ⑦将DJK02-1面板上的U 端接地,用20芯的扁平电缆,将DJK02-1的 lf “正桥触发脉冲输出”端和DJK02“正桥触发脉冲输入”端相连,并将DJK02“正桥触发脉冲”的六个开关拨至“通”,观察正桥VT1~VT6晶闸管门极和阴极之间的触发脉冲是否正常。 (2)三相交流调压器带电阻性负载 使用正桥晶闸管VT1~VT6,按图3-21连成三相交流调压主电路,其触发脉冲己通过内部连线接好,只要将正桥脉冲的6个开关拨至“接通”,“U lf”端接地即可。接上三相平衡电阻负载,接通电源,用示波器观察并记录α=30°、60°、90°、120°、150°时的输出电压波形,并记录相应的输出电压有效值,填入下表:

无中线星形联结三相交流调压电路

实验报告 实验项目:无中线星形联结三相交流调压电路专业班级: 姓名:学号: 实验室号:402实验组号: 实验时间:2014.12.27 批阅时间: 指导教师:成绩:

1.熟悉 Matlab 仿真软件和 Simulink 模块库。 2.掌握无中线星形联结三相交流调压电路的工作原理、工作情况和工作波形。 二.实验器材: 计算机、matlab 软件。 三.实验原理: 三相交流调压电路有星形联结和三角形联结等多种方案。其中星形联结又有无中线和有中线两种电路,三角形联结有线路控制、支路控制和中点控制的不同电路。无中线星形联结三相交流调压电路的原理图如图所示。 无中线星形联结三相交流调压电路 uc ub ua Uct ut p1p2 pulse56 Uct ut p1p2 pulse34 Uct ut p1p2 pulse12 Continuous pow ergui g1g2m AI A2VT1,3 g1g2m AI A2 VT1,2 g1g2m AI A2VT1,1 v +-v +-v + -U 输出 U 输入 Rc Rb Ra 6 Multimeter (10*u[1]/180) Fcn 30@

无中线星形联结三相交流调压电路的仿真模型如图所示,该模型实际上由三个单相交流调压电路组成,图中VT12、VT34和VT56分别为双向晶闸管开关模块,pulse12、pulse34和pulse56是相应晶闸管的触发模块。为了观察方便,在触发模块的移相控制输入端接入了一个控制角与移相控制电压 Uct 的变化函数Uct = 10u1/180 式中,u1为控制角(度),由常数模块@设定。 五.实验数据: 1.电阻负载α = 30°无中线星形联结三相交流调压电路的输出电压和波形 2.电阻负载α = 60°无中线星形联结三相交流调压电路的输出电压和波形

斩控式交流调压电路实验报告

斩控式交流调压电路实验报告 交流调压的控制方式有三种:①整周波通断控制。整周波控制 调压——适用于负载热时间常数较大的电热控制系统。晶闸管导通 时间与关断时间之比,使交流开关在某几个周波连续导通,某几个 周波连续关断,如此反复循环地运行,其输出电压的波形如图1-1 所示。改变导通的周波数和控制周期的周波数之比即可改变输出电压。为了提高输出电压的分辨率,必须增加控制周期的周波数。为 了减少对周围通信设备的干扰,晶闸管在电源电压过零时开始导通。但它也存在一些缺点那就是:在负载容量很大时,开关的通断将引 起对电网的冲击,产生由控制周期决定的奇数次谐波,这些谐波引 起电网电压变化,造成对电网的污染。 图1-1周期控制的电压波形 ②相位控制。相位控制调压——利用控制触发滞后角α的方法, 控制输出电压。晶闸管承受正向电压开始到触发点之间的电角度称 为触发滞后角α。在有效移相范围内改变触发滞后角,即能改变输 出电压。有效移相范围随负载功率因数不同而不同,电阻性负载最

大,纯感性负载最小。图1-2是阻性负载时相控方式的交流调压电路 的输出电压波形。相控交流调压电路输出电压包含较多的谐波分量,当负载是电动机时,会使电动机产脉动转矩和附加谐波损耗。另外 它还会引起电源电压畸变。为减少对电源和负载的谐波影响,可在 电源侧和负载侧分别加滤波网 络。b5E2RGbCAP ③斩波控制。斩波控制调压——使开关在一个电源周期中多次通断,将输入电压切成几个小段,用改变段的宽度或开关通断的周期来调 节输出电压。斩控调压电路输出电压的质量较高,对电源的影响也较小。图1-2为斩波控制的交流调压电路的输出电压波形。 p1EanqFDPw 图1-2相位控制的电压输出波形 在斩波控制的交流调压电路中,为了在感性负载下提供续流通路, 除了串联的双向开关S1外,还须与负载并联一只双向开关S2。当 开关S1导通,S2关断时,输出电压等于输入电压;开关S1关断,S2导通时,输出电压为零。控制开关导通时间与关断时间之比即能

斩控式交流调压课程设计概要

第1章概述 在工业生产及日用电气设备中,有不少交流供电的设备采用控制交流电压来调节设备的工作状态,如加热炉的温度、电源亮度、小型交流电机的转速等。这样就需要设计一种交流调压电路来控制,其基本原理是把两个晶闸管反并联后串联在交流电路中,通过对晶闸管的控制就可以控制交流电力。在每一个周波内通过对晶闸管开通相位的控制,可以方便地调节输出电压的有效值,这种电路称为交流调压电路。用在电热控制、交流电动机速度控制、灯光控制和交流稳压器等场合。采用晶闸管作为开关元件的典型单相交流调压电路如图1所示。常用通断控制或相位控制方法来调节输出电压。 交流调压电路也广泛用于灯光控制(如调光台灯和舞台灯光控制)及异步电动机的软起动,也用于异步电动机调速。在供用电系统中,这种电路还常用于对无功功率的连续调节。此外,在高压小电流或低压大电流中,也常采用交流调压电路调节变压器一次电压。如采用晶闸管相控整流电路,高电压小电流可控直流电源就需要很多晶闸管串联,同时,低电压大电流直流电源需要很多晶闸管并联。这都是十分不合理的。采用交流调压电路在变压器一次侧调压,其电压电流值都不太大也不太小,在变压器二次侧只要用二极管整流就可以了。这样的电路体积小、成本低、易于设计

制造。 交流调压是指把一种交流电变成另一种同频率,不同电压交流电的变换。按所变换的相数不同交流调压电路可分为单相交流调压电路和三相交流调压电路。前者是后者的基础。与自耦变压器调压方法相比,交流调压电路控制方便,调节速度快,装置的重量轻、体积小,有色金属消耗也少。

第2章设计总体思路 2.1 系统总体方案确定 交流调压的控制方式有三种:①整周波通断控制;②相位控制;③斩波控制。整周波控制调压——适用于负载热时间常数较大的电热控制系统。晶闸管导通时间与关断时间之比,使交流开关在某几个周波连续导通,某几个周波连续关断,如此反复循环地运行,其输出电压的波形如图2所示。改变导通的周波数和控制周期的周波数之比即可改变输出电压。为了提高输出电压的分辨率,必须增加控制周期的周波数。为了减少对周围通信设备的干扰,晶闸管在电源电压过零时开始导通。在负载容量很大时,开关的通断将引起对电网的冲击,产生由控制周期决定的分数次谐波,这些分数次谐波引起电网电压闪变。这是其缺陷。 相位控制调压——利用控制触发滞后角α的方法,控制输出电压。晶闸管承受正向电压开始到触发点之间的电角度称为触发滞后角α。在有效移相范围内改变触发滞后角,即能改变输出电压。有效移相范围随负载功率因数不同而不同,电阻性负载最大,纯感性负载最小。图3是阻性负载时相控方式的交流调压电路的输出电压波形。相控交流调压电路输出电压包含较多的谐波分量,当负载是电动机时,会使电动机产生脉动转矩和附加谐波损耗。另外它还会引起电源电压畸变。为减少对电源和负载的谐波影响,可在电源侧和负载侧分别加滤波网络。

双闭环三相异步电机调压调速系统实验报告

“运动控制系统”专题实验 实验报告 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自动化科学与技术系

(5)可调电阻(NMCL—03) (6)电机导轨及测速发电机(或光电编码器) (7)三相线绕式异步电动机 (8)双踪示波器 (9)万用表 (10)直流发电机M03 四.实验原理 1.系统组成及原理 双闭环三相异步电动机调压调速系统的主电路为三相晶闸管交流电源及三相绕线式异步电动机(转子回路串电阻)。控制系统由电流调节器(ACR),速度调节器(ASR),电流变换器(FBC),速度变换器(FBS),触发器(GT),一组桥脉冲放大器等组成。其系统原理图如图6-1所示。 图6-1 整个调速系统采用了速度,电流两个反馈控制环。这里的速度环作用基本上与直流调速系统相同而电流环的作用则有所不同。在稳定运行情况下,电流环对电网振动仍有较大的抗扰作用,但在起动过程中电流环仅起限制最大电流的作用,不会出现最佳起动的恒流特性,也不可能是恒转矩起动。 异步电机调压调速系统结构简单,采用双闭环系统时静差率较小,且比较容易实现正,反转,反接和能耗制动。但在恒转矩负载下不能长时间低速运行,因低速运行时转差功率 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自动化科学与技术系

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自动化科学与技术系

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自动化科学与技术系

(2)空载电压为200V时 n/(r/min) 1281 1223 1184 1107 1045 I G/A 0.10 0.11 0.12 0.13 0.13 U G/V 182 179 176 166 157 M/(N·m) 0.2265 0.2458 0.2636 0.2814 0.2831 2.闭环系统静特性 n/(r/min) 1420 1415 1418 1415 1416 1412 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自动化科学与技术系

实验三 单相交流调压电路实验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电力电子技术实验报告 实验项目:单相交流调压电路实验 学院:自动化 专业:自动化(信息与控制系统) 姓名/学号:贾鑫玉/2012010541 班级:自控1205班 指导老师:白雪峰 学期: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

实验三单相交流调压电路实验 一.实验目的 1.加深理解单相交流调压电路的工作原理。 2.加深理解交流调压感性负载时对移相范围要求。 二.实验内容 1.单相交流调压器带电阻性负载。 2.单相交流调压器带电阻—电感性负载。 三.实验线路及原理 本实验采用了锯齿波移相触发器。该触发器适用于双向晶闸管或两只反并联晶闸管电路的交流相位控制,具有控制方式简单的优点。 晶闸管交流调压器的主电路由两只反向晶闸管组成。 四.实验设备及仪器 1.教学实验台主控制屏 2.NMCL—33组件 3.NMEL—03组件 4.NMCL-05(A)组件或NMCL—36组件 5.二踪示波器 6.万用表 五.注意事项 在电阻电感负载时,当α

张影-斩控式单相交流调压电路的设计与仿真

本科课程设计专用封面 设计题目:斩控式单相交流调压电路的设计与仿真 所修课程名称: 电力电子技术课程设计 修课程时间: 2013 年 06 月 17 日至 6 月 23 日 完成设计日期: 2013 年 06 月 23 日 评阅成绩: 评阅意见: 评阅教师签名: 年 月 日 ____工____学院____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____专业 姓名___张影_____ 学号___2010180236___ ………………………………(密)………………………………(封)………………………………(线)………………………………

斩控式单相交流调压电路的设计与仿真 一.设计要求 1)通过这次课程设计熟悉斩控式单相交流调压电路的工作原理。 2)掌握斩控式单相交流调压电路的工作状态和了解电路图的波形情况。 3)完成斩控式单相交流调压电路的设计、仿真;给出具体设计思路和电路图,并给 出必要的波形分析写出设计报告。 4)设计要求: 输入:AC220V ,50Hz ; 输出:1)AC60~180V ,50Hz ; A wL R U I 18~6) j (2 2 =+= 二.题目分析 斩控式单相交流调压电路的原理图如下。设电路中电感L 值很大。 D1Z5 V VOFF = 0 斩控式单相交流调压电路 该电路的工作原理为:图中Z 1,D 1和Z2,D 2构成一双向可控开关,用Z 1,Z 2进行斩波控制,用Z3,D 4和Z 4,D 3给负载电流提供续流通道,设斩波时间为t,开关周期为T ,则导通比为 =t /T 。

斩控式单相交流调压电路的输入输出关系为: U=aE=AC60~180V 输出电流为: A AC wL R U I 18~6) j (2 2 =+= 三.主电路设计、元器件选型及计算: 由于本次实验主要要求对电路的仿真,则放弃了较为复杂精确计算的方法,而选择先估算,再在仿真中修改参数逐步调试的方法。 参数的选择: 1)输入电压为E=AC220V ,输出电压为U=AC60~180V ,有公式 U=aE 得 α=27.3%~81.8%; 2)WL>>R,取R=10得L>>0.07957mH. 3)Z1, D1;Z2,D2;Z3,D3;Z4,D4导通时承受的最大正反向电压为 V V E 1.31122022=?=,考虑裕度,则额定电压为(2~3)*311.1V=622.2~933.3V 4)Z1, D1;Z2,D2;Z3,D3;Z4,D4导通时实际承担的最大电流有效值为 I=A wL R E 1.31)j (222≈+,则额定电流为31.1A/1.57=19.809A ,考虑裕度, 放大2倍,取额定电流为39.6178A 初步选择满足条件的L,R 的值经过多次筛选与调试最后选择ω=2π*20k , L1=1mH, R=10Ω.从而达到实验的要求 实验仿真如下图

电力电子实验指导书完全版

电力电子技术实验指导书 目录 实验一单相半波可控整流电路实验 (1) 实验二三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实验 (4) 实验三单相交流调压电路实验 (7) 实验四三相交流调压电路实验 (9) 实验装置及控制组件介绍 (11)

实验一单相半波可控整流电路实验 一、实验目的 1.熟悉单结晶体管触发电路的工作原理及各元件的作用; 2.对单相半波可控整流电路在电阻负载及电阻电感负载时的工作做全面分析; 3.了解续流二极管的作用; 二、实验线路及原理 熟悉单结晶体管触发电路的工作原理及线路图,了解各点波形形状。将单结晶体管触发电路的输出端“G”和“K”端接至晶闸管的门极和阴极,即构成如图1-1所示的实验线路。 图1-1 单结晶体管触发的单相半波可控整流电路 三、实验内容 1.单结晶体管触发电路的调试; 2.单结晶体管触发电路各点电压波形的观察; 3.单相半波整流电路带电阻性负载时Ud/U2=f(α)特性的测定; 4.单相半波整流电路带电阻电感性负载时续流二极管作用的观察; 四、实验设备 1.电力电子实验台 2.RTDL09实验箱 3.RTDL08实验箱 4.RTDL11实验箱 5.RTDJ37实验箱 6.示波器; 7.万用表; 五、预习要求 1.了解单结晶体管触发电路的工作原理,熟悉RTDL09实验箱; 2.复习单相半波可控整流电路的有关内容,掌握在接纯阻性负载和阻感性负载时,

电路各部分的电压和电流波形; 3.掌握单相半波可控整流电路接不同负载时Ud、Id的计算方法。 六、思考题 1.单相桥式半波可控整流电路接阻感性负载时会出现什么现象?如何解决? 七、实验方法 1.单相半波可控整流电路接纯阻性负载 调试触发电路正常后,合上电源,用示波器观察负载电压Ud、晶闸管VT两端电压波形U VT,调节电位器RP1,观察α=30o、60o、90o、120o、150o、180o时的Ud、U VT 波形,并测定直流输出电压Ud和电源电压U2,记录于下表1-1中。 表1-1 2.单结晶体管触发电路的调试 RTDL09的电源由电源电压提供(下同),打开实验箱电源开关,按图1-1电路图接线,负载为RTDJ37实验箱,选择最大的电阻值,调节移相可变电位器RP1,用示波器观察单结晶体管触发电路的输出电压波形(即用于单相半波可控整流的触发脉冲)。 4.单相半波可控整流电路接电阻电感性负载 将负载改接成阻感性负载(由滑动变阻器Rd与平波电抗器串联而成,RTDL08实验箱提供电感)。不接续流二极管VD,在不同阻抗角(改变Rd的电阻值)情况下,观察并记录α=30o、60o、90 o、120o时的Ud及U VT的波形。 接入续流二极管VD,重复上述实验,观察续流二极管的作用记录于下表1-2中。 计算公式:Ud=[0.45*U2*(1+cosα)]/2 表1-2

单相斩控式交流调压电源设计

课程设计 课程名称电力电子技术 课题名称单相斩控式交流调压电源设计 专业 班级 学号 姓名 指导教师 2013年1月4日

设计内容与设计要求 一.设计内容 1.设计方案:用PWM控制获得所需要的等效电压或电流波 形。 2.设计包括: 1)IGBT电流、电压额定的选择 2)电力二极管,电抗器电感值的计算 3)输出电压可调 4)驱动电路的设计 5)画出完整的主电路原理图和控制电路原理图 6)画出程序流程图 7)列出主电路所用元器件的明细表 二.设计要求 1.设计思路清晰,给出整体设计框图; 2.单元电路设计,给出具体设计思路和电路; 3.分析所有单元电路与总电路的工作原理,并给出必要的波 形分析; 4.同一个课题考虑不同的设计方案,并用MATLAB仿真; 5.绘制总电路图; 6.写出设计报告; 主要设计条件 1.输入交流电源: 单相220V f=50Hz 2.输出电压: 电压范围50 V-220V连续可调

说明书格式 1.课程设计封面; 2.任务书; 3.说明书目录; 4.设计总体思路,基本原理和框图; 5.相关计算及器件选型; 6.电路设计;MATLAB 仿真; 7.总结与体会; 8.附录; 9.参考文献; 10.课程设计的原理图。 进度安排 十七周 星期一:下达设计任务书,介绍课题内容与要求; 星期一~~星期五:查找资料,确定设计方案,画出草图。十八周 星期一~~星期二:电路设计,打印出图纸。 星期三:书写设计报告; 星期四:书写设计报告; 星期五:答辩。

目录 第1章概述 (1) 第2章系统总体方案 (2) 2.1 设计总体思路 (2) 2.2 基本工作原理 (2) 2.3系统设计总方案确定 (4) 第3章硬件设计 (5) 3.1 主电路设计 (5) 3.2 控制电路设计 (6) 3.3 主电路计算及元器件参数选型 (7) 3.4 谐波分析 (7) 第4章调试测试与仿真 (10) 4.1 建立仿真模型 (10) 4.2 仿真结果 (11) 第5章总结与体会 (13) 附录 (14) 参考文献: (15) 电气信息学院课程设计评分表 (16)

单相交流调压电路(电阻负载)

实验一:单相交流调压电路(电阻负载) 一、 实验容 对单相交流调压电路的原理能够理解,并能够通过MATLAB 仿真得出当α为不同角度时的仿真波形。最后通过分析仿真波形来了解单相交流调压电路(电阻负载)的工作情况。电路模型由交流电源、反并联的两个晶闸管、触发模块、电阻负载组成。 单相交流调压电路(电阻负载)如图1-1所示。我所要分析的问题是α为不同值时,输出电压及电流的波形变化。 图1-1 二、 实验原理 图1-1为纯电阻负载的单相调压电路。图中晶闸管VT1和VT2反并联连接与负载电阻R 串联接到交流电源U 2上。当电源电压正半周开始时出发VT1,负半周开始时触发VT2,形同一个无触点开关,允许频繁操作,因为无电弧,寿命特长。在交流电源的正半周αω=t 时,触发导通VT1,导通角为1θ= απ-;在负半周αω=t +π时,触发导通VT2,导通角为2θ= απ-。负载端电压U 为下图所示斜线波形。这时负载电压U 为正弦波的一部分,宽度为(απ-),若正负半周以同样的移相角α触发VT1和VT2,则负载电压U 的宽度会发生变化,那么负载电压有效值也将随α角而改变,从而实现交流调压。 三、 实验步骤 在MATLAB 新建一个Model ,命名为zuxingfuzai ,同时模型建立如下图所示

图1-2 电阻负载的电路建模图 四、仿真结果 仿真参数:选择ode23tb算法,将相对误差设置为1e-3,开始仿真时间设置为0,停止仿真时间设置为0.06,其他的选项为默认设置。 模型参数设置 参数设置为频率(Frequency)为50Hz,电压幅值100V,“measurements”测量选“V oltage” 其他为默认设置,如图所示

三相交流电路电压实验报告

三相交流电路电压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1 、掌握三相负载作星形联接、三角形联接的方法,验证这两种接法下线、相电压及线、相电流之间的关系。 2 、充分理解三相四线供电系统中中线的作用。 二、基本原理 1 、三相负载可接成星形(又称“Y ”接)或三角形(又称“△”接)。当三相对称负载作Y 形联接时,线电压U l 是相电压Up 的 倍。线电流I l 等于相电流I p ,即 在这种情况下,流过中线的电流I 0 =0 ,所以可以省去中线。 当对称三相负载△形联接时,有,。 2 、不对称三相负载作Y 联接时,必须采用三相四线制接法,即Y 0 接法。而且中线必须牢固联接,以保证三相不对称负载的每相电压维持对称不变。 倘若中线断开,会导致三相负载电压的不对称,致使负载轻的那一相的相电压过高,使负载遭受损坏;负载重的一相相电压又过低,使负载不能正常工作。尤其是对三相照明负载,不能无条件地一律采用Y 0 接法。 3 、当不对称负载作△接时,,但只要电源的线电压U l 对称,加在三相负载上的电压仍是对称的,对各相负载工作没有影响。 三、实验步骤 1 、三相负载星形联接(三相四线制供电)

联接实验线路电路,即三相灯组负载经三相自耦调压器接通三相对称电源。将三相调压器的旋柄置于输出为 0V 的位置(即逆时针旋到底)。经检查合格后,开启实验台电源,然后调节调压器的输出,使输出的三相电压为 220V ,并按下述内容完成各项实验,分别测量三相负载的线电压、相电压、线电流、相电流、中线电流、电源与负载中点间的电压。记录测得的数据,并观察各相灯组亮暗的变化程度,特别要注意观察中线的作用。 表(一) 开灯盏数 线电流( A ) 线电压( V ) 相电压( V ) 中线电流 I 0 ( A ) 中点 电压 U N0 ( V ) A 相 B 相 C 相 I A I B I C U A B U B C U CA U A0 U B0 U C0 Y 0 接平 衡负载 Y 接平衡 负载 Y 0 接不 平衡负载 Y 接不平 衡负载

电力电子技术实验报告()

实验一三相半波可控整流电路实验 一、实验目的 了解三相半波可控整流电路的工作原理,研究可控整流电路在电阻负载和电阻电感性负载时的工作情况。 二、实验所需挂件及附件 三、实验线路图 图3.1 三相半波可控整流电路实验原理图 四、实验内容 (1)研究三相半波可控整流电路带电阻性负载。 (2)研究三相半波可控整流电路带电阻电感性负载。 五、思考题 (1)如何确定三相触发脉冲的相序,主电路输出的三相相序能任意改变吗? 答:三相触发脉冲应该与电源电压同步,每相相差120°;主电路输出的三相相序不能任意改变。三相触发脉冲的相序和触发脉冲的电路及主电源变压器时钟(钟点数)有关。 (2)根据所用晶闸管的定额,如何确定整流电路的最大输出电流? 答:晶闸管的额定工作电流可作为整流电路的最大输出电流。 六、实验结果 (1)三相半波可控整流电路带电阻性负载 按图3-10接线,将电阻器放在最大阻值处,按下“启动”按钮,DJK06上的“给定”从零开 始,慢慢增加移相电压,使α能从30°到170°范围内调节,用示波器观察并纪录α=30°、60°、90°、120°、150°时整流输出电压Ud和晶闸管两端电压UVT的波形,并纪录相应 d2 U d=0.675U2[1+cos(a+π/6))] (30°~150°) (2)三相半波整流带电阻电感性负载 将DJK02上700mH 的电抗器与负载电阻R 串联后接入主电路,观察不同移相角α时U d 、 α=90°时的U d 及I d 波形图。

1)整流输出电压Ud和晶闸管两端电压UVT的波形 (2)绘出当α=90°时,整流电路供电给电阻性负载、电阻电感性负载时的U d及I d的波形,并进行分析讨论。 α =30o 时Ud的波形 α =30o 时Uvt的波形 α =60o 时Ud的波形 α =60o 时Uvt的波形 α =90o 时Ud的波形 α =90o 时Uvt的波形 α =120o 时Ud的波形 α =120o 时Uvt的波形 α =150o 时Ud的波形 α =150o 时Uvt的波形 α =90o 时Ud的波形 实验总结: 第一次去实验的时候,并没有完成第一个实验,只是熟悉了实验仪器,加上没有对实验内容进行预习,所以没有完成实验内容。第二次去实验的时候才开始做第一个实验,在实验中遇到了许多问题,尤其是在使α=170o,必须弄清示波器每一格的分度值。还有整流电路与三相电源连接时,一定要注意相序,必须一一对应。 实验二三相桥式半控整流电路实验 一、实验目的 (1) 了解三相桥式半控整流电路的工作原理及输出电压,电流波形。 (2) 了解晶闸管在带电阻性及电阻电感性负载,在不同控制角α下的工作情况。 二、实验所需挂件及附件 三、实验线路 图3.2 三相桥式半控整流电路实验原理图 四、实验内容 (1) 三相桥式半控整流供电给电阻负载。 (2) 三相桥式半控整流供电给电阻电感性负载。 五、思考题 (1) 为什么说可控整流电路供电给电动机负载与供电给电阻性负载在工作上有很大差别? 答:电阻负载的电流和电压是同相位的,电压过零时电流也同时过零,所以导通角=180°-触发角(单相的情况),在整个波形的任意角度都可以触发并可控;而电机是一个感性负载,电流的相位滞后于电压,电压过零时电流不一定过零,使可控触发的角度大大减小。 (2)实验电路在电阻性负载工作时能否突加一个阶跃控制电压?在电动机负载工作时呢? 答:实验电路在电阻性负载工作时能突加一个阶跃控制电压,在电动机负载工作时不能。电阻负载电压和电流同相位,任意角度都可以触发,突加一个阶跃控制电压相当于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