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改病句
- 格式:doc
- 大小:86.50 KB
- 文档页数:6
修改病句500例修改病句(1)1、蒙古同胞欢迎远方来客,冷静的草原热闹起来了。
2、他经常一贯地保持艰苦朴素的作风。
3、我们从小就要有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
4、XXX爷爷希望我们从小培养远大的理想。
5、国歌声中,五星红旗慢慢地徐徐升起,6、为了给班级争光,纷纷参加比赛。
7、他用两只有力的双手,紧紧地握住锄头。
8、我们在研究上应该有不怕困苦的精神。
9、他拎着水桶和铁锹。
10、他正在洗完衣服,就该上学了。
11、老师表扬了班里的全体同学和XXX同学。
12、一起床,他就穿上衣服和帽子出去了。
13、泰山是我国的五大名山。
14、我要发扬老一辈的革命事业。
15、经过大家的帮助,有了很大的进步。
16、XXX端正研究态度和方法,成绩提高很快。
17、冀中平原的地底下,有不计其数的地道,横的、弯的、直的、竖的、家家相连,村村相通。
18、XXX参加数学考试,经常偶尔得满分。
19、《繁星》的作者是XXX写的。
20、这学期我们学校扩充了许多教学仪器。
21、两个新旧社会,真是鲜明的对比啊!22、我断定XXX这次考试可能得满分。
23、春天的南京是一年中最美好的季节。
24、经由过程革新开放,使我们的糊口有了改善。
125、虽然成绩好,你也不能骄傲。
26、天这么晚了,我断定他大概不会来了。
27、屈晓因为刻苦研究,因此成就优良。
28、会议室里坐着不少来自各校的很多代表。
29、他穿着粉红色的上衣,一顶草帽,笑嘻嘻地走进课堂。
30、XXX办事很武断,从不犹犹豫豫。
31、人参是东北的三大特产。
32、虽然奶奶满头银发,还行动非常利落。
33、看到他的前进,同学们的心里特别喜爱。
34、全校师生和学生去英雄山祭扫烈士墓。
35、《在仙台》的作者是XXX写的。
36、市场上的蔬菜很多,有黄瓜、西红柿、豆角和西瓜等。
37、他把两件新旧毛衣都捐给了灾区人民。
38、黄河游览区的春天是个的地方。
39、在老师的教育下,他明确了研究态度。
40、在“六一”联欢会上,我们听到了悦耳的歌声和欢喜的笑脸。
十个修改病句以下是十个修改病句的例子:语序不当:例句:我们认真研究听取了大家的意见。
修改:将“认真研究”和“听取”调换位置,改为“我们认真听取并研究了大家的意见。
”2. 搭配不当:例句:他的演讲非常成功,他表现得也很优秀。
修改:在“他表现得”前面加上“并且”,改为“他的演讲非常成功,他表现得也很优秀。
”3. 成分残缺:例句:看到他的照片,使我想起了我们的友谊。
修改:删去“看到”或“使”,改为“看到他的照片,我想起了我们的友谊。
”4. 重复啰嗦:例句:我喜欢看喜剧类型的电影和电视剧,尤其是喜剧类型的。
修改:去掉“喜剧类型”,改为“我喜欢看喜剧电影和电视剧,尤其是喜剧。
”5. 前后矛盾:例句:他一整天都没有喝水,晚上才喝了一杯水。
修改:将“一整天”改为“一上午”,改为“他一上午都没有喝水,晚上才喝了一杯水。
”6. 概念混淆:例句:今天天气很好,天空是晴朗的。
修改:将“天空”改为“天气”,改为“今天天气很好,晴朗的。
”7. 不合逻辑:例句:所有的学生都穿校服,除了小明没有穿校服。
修改:在“除了小明”前面加上“其他”,改为“除了小明外,其他学生都穿校服。
”8. 词义重复:例句:他经常看报纸和杂志,每天都在阅读新闻。
修改:去掉“和杂志”,改为“他经常看报纸,每天都在阅读新闻。
”9. 用词不当:例句:老师布置了很多作业,我们做得很累。
修改:将“做得很累”改为“感到很累”,改为“老师布置了很多作业,我们感到很累。
”10. 前后矛盾:例句:他昨天告诉我他已经去过上海了。
修改:将“昨天”改为“前天”,改为“他前天告诉我他已经去过上海了。
”。
修改病句20句及答案20个修改病句带答案:1、定语和状语次序错位,定语误放在状语的位置。
病句:一筐一筐地抬着鲜鱼答案:抬着一筐一筐的鲜鱼2、状语误放在定语的位置病句:大家交换了广泛的意见。
答案:大家广泛地交换了意见。
3、语序不当病句:中国首个正在开发的深海空间站将让工作人员在近1000米以下深海中工作生活两个月。
该项目将加强中国在此前未能抵达的海床上勘探开采矿藏的实力,可能在2020年前完成。
答案:中国正在开发的首个深海空间站将让工作人员在近1000米以下深海中工作生活两个月。
该项目将加强中国在此前未能抵达的海床上勘探开采矿藏的实力,可能在2020年前完成。
4、并列成分中的各项,要注意其轻重、缓急、先后、大小的关系,否则容易出现错误。
病句:学生、领导和老师都参加了开学典礼。
答案:领导、老师和学生都参加了开学典礼。
5、虚词位置不当病句:小李因为睡眠不好,所以父母很为他担心答案:因为小李睡眠不好,所以父母很为他担心。
6、主客体颠倒病句:詹姆斯·卡梅隆执导的《阿凡达》对于中国青年是不陌生的。
答案:中国青年对于詹姆斯·卡梅隆执导的《阿凡达》是不陌生的。
7、主宾搭配不当病句:我们坚信有这么一天,中国的工业和农业终会成为发达的国家。
答案:我们坚信有这么一天,中国终会成为发达的国家。
8、分类不当,“梨树和枣树”都是“果树”病句:我们家乡美丽而富饶,这里土地肥沃,特别适宜种果树、棉花、甘庶,此外,还适宜栽种梨树和枣树。
答案:我们家乡美丽而富饶,这里土地肥沃,特别适宜种果树、棉花、甘庶,梨树和枣树。
9、语序不当,应该是“听取和讨论”,有时间上的先后关系)病句:全厂职工讨论和听取了厂长关于改善经营管理的报告。
答案:全厂职工听取和讨论了厂长关于改善经营管理的报告。
10、搭配不当,“培养”与“失足青年”不搭配病句:这个文化站已成为教育和帮助后进青年,挽救和培养失足青年的场所,多次受到上级领导的表彰。
修改病句例题60个可能内容过多,我可以为您提供10个修改病句的例题及答案,如果需要更多例题,可以在之后输入继续。
1.修改病句:上课的时候,发言很积极。
答案:上课的时候,他发言很积极。
2.修改病句:看了这部电影,受到了深刻的教育。
答案:看了这部电影,我受到了深刻的教育。
3.修改病句:我估计这道题一定不会错。
答案:我估计这道题不会错。
4.修改病句:同学们都积极响应“争做环保小卫士”的号召。
答案:同学们都积极响应“争做环保小卫士”的号召。
5.修改病句:他的语文作业基本上全部完成。
答案:他的语文作业基本上完成了。
6.修改病句:他穿着一件灰色的上衣,一顶蓝色的帽子。
答案:他穿着一件灰色的上衣,戴着一顶蓝色的帽子。
7.修改病句:近几年来,电视机的质量提高了,价格便宜了。
答案:近几年来,电视机的质量提高了,价格也便宜了。
8.修改病句:同学们选他当三好生是对他平时在德智体各方面表现出来的优点和进步的肯定。
答案:同学们选他当三好生,是对他平时在德智体各方面表现出来的优点和进步的肯定。
9.修改病句:我猜想他肯定是一个六年级学生。
答案:我猜想他是一个六年级学生。
10.修改病句:在会上,纷纷发表自己的想法。
答案:在会上,他们纷纷发表自己的想法。
修改病句的例题60个可能内容过多,我可以为您提供10个修改病句的例题及答案,如您需要更多例题,可以在之后输入继续。
11.例题:通过举办世博会,使上海知名度大大提高。
答案:去掉“通过”或“使”。
12.例题:听了张老师的报告,受到了很大的启发。
答案:在“受到”前加上“我”。
13.例题:我们要发扬并继承艰苦奋斗的光荣传统。
答案:把“发扬”和“继承”调换位置。
14.例题:这次考试全班同学普遍成绩都不错。
答案:去掉“普遍”。
15.例题:小红穿着一件花上衣和一顶白帽子,真好看!答案:在“花上衣”后面加上“,戴着一顶”。
16.例题:我国人口是世界上最多的国家。
答案:去掉“国家”。
17.例题:在同学们的帮助下,我克服了错误。
修改病句的例子20个修改病句是英语学习中比较常见的一种练习方法,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语法和词汇,提高语文素养。
本文将提供20 个修改病句的例子,希望能对读者有所帮助。
1. 我和我的朋友去了一个购物中心。
改为:我的朋友和我去了一个购物中心。
2. 他昨天吃了一家比萨饼。
改为:他昨天吃了一块比萨饼。
3. 我最喜欢的体育运动是踢足球。
改为:我最喜欢的体育运动是足球。
4. 我的朋友们都支持我考上大学。
改为:我的朋友们都支持我上大学。
5. 我听了音乐感觉很轻松。
改为:听音乐让我感觉很轻松。
6. 我爱吃苹果、香蕉和橙子。
改为:我爱吃苹果、香蕉和橘子。
7. 老师希望我明天写一篇作文。
改为:明天老师希望我写一篇作文。
8. 她把毛衣忘在了家里。
改为:她把毛衣忘在家里了。
9. 我昨晚看了一部吓人的电影。
改为:昨晚我看了一部吓人的电影。
10. 他经常收到他父母的礼物。
改为:他的父母经常送他礼物。
11. 我去了一趟中国长城旅游。
改为:我去中国长城旅游了一次。
12. 我哥哥比我高两厘米。
改为:我哥哥比我高两公分。
13. 张先生喜欢旅游,尤其是去海边。
改为:张先生喜欢旅游,尤其是去海滨。
14. 昨天这个电视节目非常有趣。
改为:昨天这个电视节目非常有趣味。
15. 我的妈妈花了三小时做一顿晚餐。
改为:我的妈妈花了三个小时做一顿晚餐。
16. 我昨天在网上购买了一双鞋子。
改为:昨天我在网上购买了一双鞋子。
17. 他在医院工作超过十年了。
改为:他在医院工作已经超过十年了。
18. 我昨天买了一本书,我很期待读它。
改为:昨天我买了一本书,我很期待读它。
19. 这里的饭菜非常美味,我很享受吃。
改为:这里的饭菜非常美味,我很享受吃它们。
20. 我们昨天晚上一起喝酒,度过了一个美好的夜晚。
改为:我们昨天晚上一起喝酒,度过了一个美好的夜晚时光。
总结来说,修改病句是提高英语水平的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方法,它可以帮助学习者更好地掌握语法知识,熟悉一些惯用词汇和短语,使之能够更加流利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修改病句的例子10个小学在学习语文过程中,学生常常会遇到病句,这些病句会影响学生对语文的理解和运用。
因此,教师需要给学生提供适当的例子来帮助他们理解和修改病句。
以下是10个小学常见的病句,以及如何进行修改的实例:1. 错误的主谓一致病句: 动物园里有许多不同的动物,它们的外表也不一样。
正确的句子: 动物园里有许多不同的动物,它们的外表也不同。
2. 动宾不一致病句: 我们要吃饭,可是饭菜都没洗。
正确的句子: 我们要吃饭,可是饭菜都没有做。
3. 长句子没有逗号病句: 我今天早上去了学校上课然后和我的好朋友一起去吃了午餐。
正确的句子: 我今天早上去了学校上课,然后和我的好朋友一起去吃了午餐。
4. 用错代词病句: 妈妈说他昨晚很晚才睡觉。
正确的句子: 妈妈说她昨晚很晚才睡觉。
5. 连词未使用或用错病句: 这个故事很有趣,因为主人公很有爱心。
正确的句子: 这个故事很有趣,而且主人公很有爱心。
6. 介词用错病句: 我在你家门前等你。
正确的句子: 我在你家门口等你。
7. 不完整的句子病句: 因为下雨。
正确的句子: 因为下雨,我们不去游泳了。
8. 重复使用词语病句: 我昨天买了一件新衣服,这件新衣服很好看。
正确的句子: 我昨天买了一件新衣服,它很好看。
9. 表达简单或无效病句: 我喜欢吃东西。
正确的句子: 我喜欢吃苹果、梨子、西瓜等水果。
10. 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病句: 老师说:“今天没有作业",他让我们早点回家。
正确的句子: 老师说:“今天没有作业”,他让我们早点回家。
以上是10个小学生常见的病句及其修改方法的实例。
通过这些例子,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识别病句,并锻炼自己的语文修辞能力。
每一个正确的句子背后,都有学生的努力和教师的指导。
修改病句100个超短1. 原句:他们每天都在为了生计而努力工作。
修改后:他们每天都为了生计而努力工作。
2. 原句:这个地方的风景非常优美,非常值得一看。
修改后:这个地方的风景非常优美,值得一看。
3. 原句:这个产品非常好,非常适合我们的需求。
修改后:这个产品非常好,适合我们的需求。
4. 原句:这个问题的解决方案非常复杂,需要专业人士来处理。
修改后:这个问题的解决方案复杂,需要专业人士来处理。
5. 原句:这个活动的意义非常重大,对于社会发展有着深远影响。
修改后:这个活动的意义重大,对社会发展有着深远影响。
6. 原句:这个故事情节非常扣人心弦,引人入胜。
修改后:这个故事情节扣人心弦,引人入胜。
7. 原句:这个课程内容非常丰富,包含了很多有用的知识点。
修改后:这个课程内容丰富,包含了很多有用的知识点。
8. 原句:这个论坛的讨论非常热烈,大家积极参与。
修改后:这个论坛的讨论热烈,大家积极参与。
9. 原句:这个项目的目标非常明确,很容易实现。
修改后:这个项目的目标明确,容易实现。
10. 原句:这个新闻报道非常准确,没有任何错误信息。
修改后:这个新闻报道准确,没有任何错误信息。
11. 原句:这个书店的图书种类非常丰富,应有尽有。
修改后:这个书店的图书种类丰富,应有尽有。
12. 原句:这个考试的难度非常大,需要充分准备。
修改后:这个考试的难度大,需要充分准备。
13. 原句:这个电影的剧情非常紧凑,没有冗长的插曲。
修改后:这个电影的剧情紧凑,没有冗长的插曲。
14. 原句:这个公司的发展速度非常快,前景一片光明。
修改后:这个公司的发展速度快,前景一片光明。
15. 原句:这个问题的解决办法非常简单,只需要按照步骤来操作。
修改后:这个问题的解决办法简单,只需要按照步骤来操作。
16. 原句:这个活动的参与人数非常多,超出了我们的预期。
修改后:这个活动的参与人数多,超出了我们的预期。
17. 原句:这个产品的质量非常好,经久耐用。
小学语文修改病句大全及答案小学语文中,修改病句是一项重要的能力,它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语言。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病句类型及其修改方法,以及相应的答案。
一、成分残缺病句示例:他认真学习。
修改方法:缺少主语,应补充完整。
答案:小明他认真学习。
二、语序不当病句示例:我昨天去了图书馆。
修改方法:时间状语应放在句首。
答案:昨天,我去了图书馆。
三、搭配不当病句示例:他唱了一首美丽的歌曲。
修改方法:形容词与名词搭配不当。
答案:他唱了一首动听的歌曲。
四、前后矛盾病句示例:他可能去了,也可能没去。
修改方法:前后表述矛盾,应明确表达。
答案:他去了。
五、重复啰嗦病句示例:他非常地高兴。
修改方法:副词“非常”与“地”重复。
答案:他非常高兴。
六、语义不清病句示例:他去了那个地方。
修改方法:指代不明,应明确指出具体地点。
答案:他去了公园。
七、逻辑错误病句示例:因为下雨,所以天气很热。
修改方法:因果关系错误。
答案:因为下雨,所以天气很凉。
八、用词不当病句示例:他非常地喜欢这本书。
修改方法:副词“非常”与“地”搭配不当。
答案:他非常喜欢这本书。
九、主谓不一致病句示例:这本书的内容很丰富。
修改方法:主语“这本书”与谓语“内容”不一致。
答案:这本书的内容很丰富。
十、时态错误病句示例:我昨天去了学校,今天也去了。
修改方法:时态不一致,应统一时态。
答案:我昨天去了学校,今天也去了。
结束语:通过以上的例子和修改方法,我们可以看到,修改病句需要细心地分析句子的结构和意义,以确保语言的准确性和流畅性。
希望这些例子能够帮助学生们在学习和使用语文时,更加得心应手。
修改病句的例子及答案20个病句是指语法、用词、标点等方面存在错误或不恰当的句子。
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病句。
为了提升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我们需要掌握修改病句的技巧和方法。
本文将提供20个常见的病句及其修改答案,供大家参考。
一、主谓不一致1. 她要去看电影,但她的朋友们不喜欢。
修改:她要去看电影,但她的朋友们不想去。
2. 他们在学校学习了三年,然后他们都去了不同的大学。
修改:他们在学校学习了三年,然后他们分别去了不同的大学。
3. 我们班的大多数学生喜欢篮球,他们每周都去打球。
修改:我们班的大多数学生喜欢篮球,他们每周都会去打球。
二、主语缺失4. 发现了一个新的星球,现在它被研究了许多年。
修改:发现了一个新的星球,现在人们已经研究它了许多年。
5. 昨天去了公园,看到了许多花。
修改:昨天我去了公园,看到了许多花。
三、谓语动词不一致6. 听说他们的公司明年会在日本新开一个分公司。
修改:听说他们的公司明年将在日本新开一个分公司。
7. 我们每年都参加学校组织的春游活动,去山里采摘水果。
修改:我们每年都参加学校组织的春游活动,去山里采摘水果和玩耍。
四、介词错误8. 对于我们来说,英语是很重要的一门外语。
修改:对我们来说,英语是非常重要的一门外语。
9. 美国人每年都庆祝圣诞节,有的人会在家,而有的人却会和家人在外旅行。
修改:美国人每年都庆祝圣诞节,有的人会在家里,而有的人则会和家人外出旅行。
五、冠词错误10. 兔子是一种生活在草地上的动物,它们经常被狼追赶。
修改:兔子是一种生活在草地上的动物,它们经常被狼追赶。
11. 他是一个很有名的画家,他的许多画作都被博物馆收藏。
修改:他是一位很有名的画家,他的许多画作都被博物馆收藏。
六、连词错误12. 要是你不喜欢这个颜色,你就没有必要再看别的款式了。
修改:如果你不喜欢这个颜色,就没有必要再看别的款式了。
13. 小明想买一本英语书,也想买一本法语书。
修改:小明既想买一本英语书,也想买一本法语书。
一、结构残缺1、开始认识到参加劳动锻炼的好处。
2、放射出耀眼的光芒。
3、呈现出一片春耕的繁忙景象。
4、在晚会上,表演了精彩的节目。
5、为了我们长大成才,不辞劳苦地工作着。
6、戴着小军帽,扛着木头枪,多像一个解放军战士。
7、通过这次参观活动,使我受到了深刻的教育。
8、我在读了《珍贵的教科书》以后。
9、春天到,一朵朵鲜花。
10、在我们学校里,最受大家尊敬的人。
11、同学们认认真真。
12、我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
13、雷锋叔叔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高贵品质。
14、大家交流了学习语文。
15、我打开书包拿出作业。
16、我学习了这部分知识,掌握了解答应用题。
17、老师要求我们养成讲卫生。
二、用词不当18、午后,气候变了,那晴朗的天空顿时布满乌云。
19、同学们努力学习,争取以优异的成就向祖国汇报。
20、大海在很远的地方沸腾怒吼。
21、我的笔盒里还缺乏一支像样的钢笔。
22、大家纷纷发言自己的意见。
23、本学期来,我们学校各方面的工作都取得了伟大的成绩。
24、我们一定要把时间充足地利用起来。
25、这共同劳动的后果,大家都十分珍惜。
26、老师笑了笑,对陈晓同学进行很耐性的教育。
27、今天,他穿上了一只很漂亮的皮鞋。
28、大家决定从课余时间里排练节目。
29、只有肯努力,你就能学好各门功课。
30、干这活儿不是轻松的事,就是艰苦的劳动。
31、谁去执行这项任务吗?32、花坛里的花儿有红的、紫的、黄的,真是五花八门,好看极了。
三、搭配不当33、耳旁呼呼的风声,不停地刮着。
34、早晨,郊外的空气格外新颖。
35、猴子戴的帽子爬到桅杆上去了。
36、春天的戴云山是一年中最美的季节。
37、墨似的乌云和瓢泼般的大雨从空中倾泻下来。
38、陈秉正的劳动技术全面、高昂。
39、我们要不断地提高自己的工作方法。
40、考古工作者最近又发明了一座古墓。
41、农民伯伯在山坡上种上了许多果园。
42、星期天,我在家里写了一篇文章和一幅图画。
43、我们怀着喜悦的心情和轻松的脚步,来到电影院。
修改病句几种常见语病举例语言是交流思想的工具,语句出了毛病,就会影响意思的表达。
因此,说话、写文章应该努力避免出现病句。
如果出现了病句,就应找出原因,做出修改。
经常出现的病句类型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成分残缺句子的基本成分是主语、谓语,有的谓语还带着宾语,如果一句话里缺少其中之一,就是成分残缺。
成分残缺的句子结构不完整,意思不清楚。
例如:①听了校长的报告,订出了本学期的学习计划。
②经过这次讲课,对大家的启发很大。
③通过讨论,使我们的决心更大了。
这三个句子都没有主语,所以意思都不清楚。
从例①里不知谁“听了校长的报告”,“谁”订出了本学期的学习计划”,修改时应加上主语,可以改成:我们了听了校长的报告,订出了本学期的学习计划。
或者改成:听了校长的报告,同学们订出了本学期的学习计划。
这里的例②例③句并不是真正地缺少主语,而是因为滥用了“经过”、“通过”一类的词,将主语隐藏起来了。
修改时只要删去“经过”、“通过”,主语就露出来了。
例②可修改成:这次讲课,对大家的启发很大。
“这次讲课”是这句话的主语,回答“什么”对大家启发很大。
例③可以修改成:讨论使我们的决心更大了。
或者改成:通过讨论,我们的决心更大了。
前者的主语是“讨论”,后者的主语是“决心”。
以上讨论的是主语残缺的病句。
有的句子缺少谓语。
例如:春天到了,林荫大道上的花草树木。
这句话提出了话题,没有回答“林荫大道上的花草树木”在春天“怎样”了,也就是没有对话题进行陈述。
修改的时候要加上谓语,可以补充为:春天到了,林荫大道上的花草树木生机勃勃。
还有的句子缺少宾语,也是不完整的,例如:少先队员们积极响应学习雷锋。
这句话主语是“少先队员们”,谓语是“响应”。
“响应”一词一般和“号召”、“倡议”搭配,和“学习雷锋”不搭配。
“学习雷锋”是“号召”或“倡议”的具体内容,只能作“号召”、“倡议”的附加成分,所以这句话缺少与谓语“响应”搭配的宾语,也属成分残缺的病句。
应该改成:少先队员们积极响应学习雷锋的号召。
或者改写成:少先队员们积极响应学习雷锋的倡议。
对于成分残缺的病句,我们只要按“谁干什么”或“什么怎么样”的模式去检查,就可以发现缺少什么成分。
知道了缺什么成分,才可以对症下药进行修改。
(二)用词不当我们在说话写文章时,应恰当地选用词语,特别要注意分辨一些近义词的细微区别,否则就会犯用词不当的毛病。
例如:①我们的教室又宽广又明亮。
②小明办事不调查研究,不和别人商量。
他这种办事果断的做法,受到了大家的批评。
③谢明因病落下三天课,他乞求老师帮他补习功课。
④他家墙上挂着一幅对联。
以上四句话都是用语不当的病句。
例①“宽广”用得不恰当。
“宽广”和“宽敞”都有面积大范围广的意思,但“宽广”比“宽敞”形容的范围更大,一般与“原野”、“土地”等词语搭配,而“宽敞”一般与“房间”、“礼堂”、“庭院”等词语搭配。
这句话是说教室比较大,应用“宽敞”来形容,原句没有分清近义词的大小范围。
例②中“果断”一词使用不恰当。
“果断”是形容“办事或说话”坚决,不犹豫,是褒义词。
例②意思是说小明独断专行的,含批评的意思,也属于用词不当。
例③中“乞求”一词使用不恰当。
“乞求”是“苦苦哀求”的意思,用在请老师补课上太重了,这里使用“请求”才恰当。
这句话里没有分清近义词轻重,也是用词不当。
例④中的“一幅”不恰当。
因为“对联”有上、下联,只能说“一副”,不能说“一幅”。
可见,正确地运用词语,才能准确、生动地反映客观事物,表达思想感情。
(三)搭配不当句子中的词语要互相搭配正确,主、谓之间,谓、宾之间,主、宾之间,主要成分和附加成分之间,都要搭配正确。
如果句子中的词语不互相搭配,就犯了搭配不当的毛病。
例如:①清晨,参加象征性长跑的同学们在公路上飞快地驰骋着。
②虽然狂风暴雨从半空中一齐倾泻下来,但大家无所畏惧。
③我们参观了这个学校开展学雷锋活动的经验。
④他穿着一件灰色上衣,一顶蓝帽子。
⑤造纸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
⑥我们有双聪明能干的手,什么都能造出来。
以上句子都有搭配不当的毛病。
例①是主语“同学们”和谓语“驰骋”不搭配。
“驰骋”是说“骑着马奔跑”,参加长跑不能说是“驰骋”,应改成“跑”。
例②“倾泻下来”和“狂风”不搭配,“倾泻下来”陈述的是“暴雨”,而不是“狂风”,应删去“狂风”。
例③是谓语“参观”与宾语“经验”不搭配,应把“参观”改为“学习”。
例④中的“穿着”与“上衣”搭配,与“帽子”不搭配,应在“一顶蓝帽子”前加上“戴着”。
例⑤是主语“造纸”和宾语“四大发明”不搭配,“造纸”只是四大发明之一,应在“四大发明”后面加上“之一”二字。
例⑥中主语部分的中心词“手”和前面的修饰部分“聪明”不搭配,应去掉“聪明”。
我们在说长话,写长句子时,往往容易顾此失彼,粗心大意,犯搭配不当的毛病。
所以应细心检查,使句中的词语彼此搭配得当。
(四)词序混乱一个句子在词语的排列上,要有一定的次序,这样才能表达明确的意思,如果词序改变了,句子的意思就会改变,或者使意思表达得不清楚。
例如:广大农村青年表现出无比地走社会主义道路的热情。
句中“无比”是修饰“热情”的,应放在“热情”前头,“无比”与“走”毫无关系,改正的时候应把“地”去掉。
原句变成:广大农村青年表现出走社会主义道路的无比热情。
又如:我们十个班级里的少先队员一起到军属王奶奶家帮助打扫卫生。
这句话可以这样理解:我们学校十个班级的少先队员统统去王奶奶家打扫卫生。
也可理解成:我们班级里的十个少先队员去帮助王奶奶打扫卫生。
显然,前一种情况是不可能的。
如果把词序调整一下,意思表述得就明确了,就不会产生误解了,应修改成:我们班级里的十个少先队员一起到军属王奶奶家帮助打扫卫生。
(五)指代不明说话写文章时,为了避免重复,我们常常使用一些代替人或事物名称的词语——代词。
如:你、我、他、它、这、那等等。
但是代词不能滥用,如果不该用的时候也用了,或者用得不正确,就会产生指代不明的毛病。
例如:班会上,李明建议开展读书活动,陈新建议开展影评活动,我同意他的意见。
这句话里的“我”,究竟同意李明的建议呢,还是同意陈新的的意见,不明确。
句中的“他”指的是谁,应直接说出来,意思才清楚。
可改成:班会上,李明建议开展读书活动,陈新建议开展影评活动,我同意陈新的意见。
又如:中午,马铮和马跃一起上学,他问他下午的班会将讨论什么问题。
这句话中的“他问他”究竟指的马铮问马跃呢,还是马跃问马铮呢,不明确。
因此,应根据实际情况,直接写清“马铮问马跃”或者“马跃问马铮”。
从以上两个例句中,我们应懂得,使用代词时,指代要明确。
(六)重复啰嗦句子既要完整、正确,又要简洁、明了。
不恰当地连续使用几个形容词,或者堆砌一些不必要的附加成分,都会弄巧成拙,造成句子意思重复,啰嗦累赘。
例如:①我不禁忍不住笑出声来。
②他兴高采烈地跑来,高兴地说:“今晚的电影票买到了”。
③舍己救人的罗盛教,为救朝鲜儿童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他永远活在人们心中。
以上几句都犯了重复啰嗦的毛病。
例①中“不禁”和“忍不住”意思相同,去掉其中的一个,句子才显得简洁明了。
例②中“兴高采烈”和“高兴”重复,应删去其中之一。
例③中“舍己救人”的意思就是“为救他人献出生命”,与句中的“为救……献出了宝贵生命”重复。
可以去掉“舍己救人”几个字,句子就简洁明了了。
(七)分类不当有的时候,人们把有从属关系的概念并列使用,这就发生了分类不当的错误。
例如:①下课以后,同学们在操场上活动。
有的锻炼身体,有的打球,有的翻杠子,有的比赛跳高。
②游行的队伍来了,工人的队伍,粗犷豪迈;农民的队伍,像丰收的田野;小学生的队伍,像盛开的鲜花;解放军的队伍,英姿飒爽;学生的队伍,风华正茂……。
以上两个例句都犯了分类不当的毛病。
例①中“打球、翻杠子、跳高”都从属于“锻炼身体”这个概念,它们不能并列使用,可改成:下课以后,同学们在操场上锻炼身体。
有的打球,有的翻杠子,有的比赛跳高。
例②中“小学生”从属于“学生”这一概念。
就是说“学生”里包括“小学生”。
与句中“工人、农民、解放军”并列的应是“学生”。
把这句话的“小学生的队伍,像盛开的鲜花”删去。
句子就正确了。
克服分类不当的毛病,可以避免概念的混淆,使句子的意思表达正确。
(八)逻辑错误我们说话写文章,都必须从客观实际出发,对客观事物进行正确如实的反映,或者作出正确的判断。
如果句子内容不合实际,前后存在着矛盾,就会产生概念不清,逻辑混乱的病句。
例如:①经过一段休养,他的健康痊愈了。
②在中队委员会上,小干部们相互作了自我批评。
③年三十的晚上,我们在月光下放爆竹。
以上三句话都有逻辑错误。
例①中不能说“健康痊愈了”。
因为“痊愈”就是病好了,身体恢复健康了。
应改成:经过一段休养,他的病痊愈了。
例②中没搞清“自我批评”这个概念。
“自我批评”就是自己批评自己,不能互相“自我批评”,只能互相“批评”。
这句话应改成:在中队委员会上,小干部们各自作了自我批评,还互相提出了批评意见。
例③中没有从实际出发,“年三十”是农历的月末,这时夜晚是见不到月亮的,怎么会有“月光”呢?所以说“月光下放爆竹”不合事实。
应改成:年三十晚上,我们放爆竹。
要避免逻辑错误,就应搞清概念的内涵,弄清事实。
(九)用错关联词复句中,我们一般用关联词把各分句连接起来,表达一定的关系。
如果不根据实际情况乱用,错用关联词语,也会造成病句。
例如:①弟弟年纪很小,因此懂得许多深刻的道理。
②他不但有为人民服务的愿望,但是正在努力学习为人民服务的本领。
这两句都是用错了关联词。
例①前后分句没有因果关系,“年纪小”不能成为“懂得许多深刻的道理”的原因。
前后两分句之间存在着转折关系,应该把“因此”换成“可是”,句子的意思就正确、明白了。
例②中,前后分句有递进的关系,应该用关联词“不但……而且”。
有些关联词是成套使用的,不应弄混,像这句中把表示递进关系的“不但”和表示转折关系的“但是”混用,当然不对了。
修改符号图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