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综合体经典案例分析与借鉴
- 格式:pdf
- 大小:14.23 MB
- 文档页数:50
城市商业综合体成功案例分析三里屯是北京最繁华的“夜场”,更是白领、小资和高端人士的聚集地。
就在三里屯核心地段,两个著名的商业项目隔街相望:它们在地理位置上几乎没有优劣之分,但以工体北路这条分割线为起点分别走进这两个项目,很容易发现三里屯SOHO门可罗雀,三里屯VILLAGE时尚繁华···所有去过三里屯SOHO和三里屯village的人都忍不住提出这样疑问:两个项目近在咫尺,为何天差地别?三里屯SOHO这个开业数年的项目,但无论是临街的“旺铺”还是二三楼的大型商铺,经营状况几乎如出一辙:这个外表光鲜的建筑群虽然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优越的购物环境,可是却显得冷冷清清,毫无人气:五个购物中心超过三分之一的店铺没有出租,有的楼层出租率甚至不到一半。
一个个空荡荡、锁着门的商铺因无人打扫,显得格外破落。
许多商铺的显眼位置都贴着“业主直租”、“低价出租”、“转租”等出租小广告。
一些店铺虽然依旧开门迎客,但几乎都门可罗雀。
放眼望去,偌大的购物中心里,只有三三两两的顾客漫无目的的闲逛着。
而三里屯Village的入住率早已达到90%以上,在这里,包括苹果在国内的首家体验店,川久保玲、MiuMiu等充满新意的店铺一家接一家,从矗立在商区入口处标志性的优衣库旗舰店到不定期举办展览演出的橙色大厅,三里屯Village自开业以来因其鲜明的特点,早已成为北京最“潮”的区域之一。
为什么有关黄金地段的理论在北京的工体北路都失灵了?为什么人们都喜欢去三里屯VILLAGE,却绕过三里屯SOHO?复杂的“商业综合体”当我们提到那些顾客非常买账的“首家体验店”、“全球最大旗舰店”等等词汇时,其实他们都在描述一个东西——业态。
什么是业态?通俗来讲就是指零售店卖给谁、卖什么和如何卖的具体形式。
我们熟悉的百货店、折扣店、专卖店、便利店甚至自动售货机都算是一种业态。
业态跟一个商圈的红火有关系吗?答案是肯定的,在当下,人们的消费购物早已不满足于逛街本身,越来越多的人更看重一个商圈的购物体验,在现在这个大路货泛滥的时代,一个商圈如果有“旗舰店”、“国内首家”、“全球最大”的噱头,往往能从一堆品牌同质化的商圈中脱颖而出,吸引一大批顾客。
城市综合体案例分析城市综合体是一个集住宅、商业、办公、文化、娱乐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建筑项目。
它的出现是为了满足人们对于更高品质生活的需求,提供了便利的商业、文化、休闲等服务,并将多功能建筑与城市环境相融合,为城市的发展带来更多机遇。
以下是北京的一个城市综合体项目的案例分析:案例名称:北京西单城市综合体地理位置:北京市西城区建设时间:2024年-2024年项目总投资:约40亿元人民币总建筑面积:约20万平方米设计理念:将传统商业与现代城市功能相结合,形成一个以商业配套为主体,集办公、文化、娱乐、居住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城市综合体。
功能分布:1.商业配套:占地面积约10万平方米,主要包括多种类型的商业门店,如百货、超市、餐饮、购物中心等,以满足人们在生活、消费方面的需求。
2.办公空间:占地面积约7万平方米,提供了一流的办公设施和配套服务,为企业提供高效便利的办公环境,吸引了众多知名企业入驻。
3.文化娱乐:包括艺术展览馆、影院、剧院等文化设施,以及儿童游乐区、健身中心等娱乐设施,为居民和游客提供多样化的文化娱乐体验。
4.住宅区:占地面积约2万平方米,提供多种户型的高档住宅,满足人们对于品质居住的需求。
总体特点和优势:1.地理位置优越:项目位于北京市中心地带,交通便利,周边人口密集,为商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2.功能齐全:项目涵盖了商业、办公、文化、娱乐、住宅等多种功能,满足了人们对于多样化生活需求的要求。
3.建筑设计独特:项目采用了现代化设计理念,建筑外观美观大气,内部空间布局合理,使人们在其中感受到艺术与时尚的氛围。
4.配套设施齐全:项目内配备了完善的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如停车场、消防设施、公共广场等,为用户提供便利。
5.经济效益显著:项目于2024年正式开业后迅速获得了商业成功,并带动了周边地区的发展,为城市经济增长做出了贡献。
总结:通过北京西单城市综合体的案例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城市综合体的建设是城市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它不仅为人们提供了便利的生活与消费环境,也创造了就业机会和经济效益。
城市综合体案例分析—东京六本木IMB standardization office【IMB 5AB- IMBK 08- IMB 2C】日本东京六本木城市综合体考察报告杨宝民一项目简介东京六本木新城是东京着名的购物中心和旅游中心,该项目在2003年4月开业,目前已经成为了外地游客去东京必到的综合商业设施,坐地铁日比谷线六本木站下车就可到达。
日本东京的六本木新城是日本森建筑公司的一个马拉松项目。
在这个项目的初期,许多人都对这个项目持悲观态度,预测这个项目可能太大了,或者它对于日本传统来说,变化太大、太突然。
同时人们也怀疑建造这样一个项目的时机不对,因为那个时候日本正处于一个最长的衰退期。
长达17年的运作,是任何一家国内开发商都不可能做到的。
其敬业精神,为后代留下一点有价值东西的负责态度,是国内开发商所欠缺的。
森稔社长要整个团队坚持不懈地追求品质,树立世界一流品牌,这也是森大厦株式会社感到自豪的信念。
图1六本木新城在东京的地图位置发展商简介:森稔,森大厦株式会社社长。
日本森大厦株式会社出资兴建了上海森茂国际大厦,该公司一直在日本东京的中心地区从事城市开发事业,上海国际森茂大厦是其在海外进行正式投资的重要项目之一。
森大厦在上海投资的第二个项目是世界最高的上海环球金融中心大厦的建设。
图2空中看东京六本木项目考察的启发不仅在项目技术层面,而且要深入思考我们对留下对后代有价值建筑及商业文化作品的负责态度与敬业精神,提醒我们在前期投入足够的精力和心血。
17年的坚韧精神,就是坚持不懈的努力。
二总体规划设计特点城市设计与项目设计相互结合,充分利用地铁交通和城市公路交通,园林设计立体化,整体设计趣味化,具有丰富的设计内涵。
(一)总体布局—酒店与购物中心形成综合体图3项目总体布局示意图(二)建筑设计特点美国JERDE建筑事务所负责六本木购物中心及公共空间设计,JERDE在购物中心设计中非常注重将项目设计为旅游目的地,立面变化丰富,不断让顾客产生好奇心,延长顾客的停留时间,很多游客停留一天还没有单调的感觉,实践证明JERDE 的设计思想是成熟的。
城市综合体经典案例分析与借鉴城市综合体是指一个建筑群或区域内集合了购物中心、办公楼、住宅、酒店、娱乐设施等多种功能的综合性城市项目。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们对多功能生活空间需求的增加,城市综合体成为了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下面将介绍三个经典的城市综合体案例,并从中分析和借鉴。
第一个经典案例是上海世纪友谊广场。
上海世纪友谊广场位于上海市中心黄浦区,由四栋办公楼、一栋商业综合体和两栋城市居住楼组成。
这个案例的成功之处在于它综合了商业、办公和居住功能,并通过地下停车场和公共交通设施连接了周边地区。
同时,该综合体注重与周边环境的协调,其中一栋办公楼被设计成仿古建筑,与附近的历史建筑相得益彰。
这个案例的经验是在城市综合体设计中注重多功能的整合,并与周边环境相协调。
第二个经典案例是迪拜购物中心。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购物中心之一,迪拜购物中心不仅提供了丰富的购物和娱乐设施,还集合了办公楼、酒店和住宅等多种功能。
这个案例的成功之处在于其超大规模和多样化的功能,吸引了大量国内外游客和商务人士。
此外,购物中心还通过多种交通方式与周边地区相连,方便人们的出行。
这个案例的经验是在城市综合体设计中要考虑到项目规模、多样性和交通便利。
第三个经典案例是东京银座一丁目。
作为东京最繁华的商业区之一,银座一丁目综合体集合了购物中心、酒店、办公楼和住宅等功能。
这个案例的成功之处在于其独特的设计理念和文化氛围。
综合体建筑采用了现代风格与传统日本建筑风格相结合,体现了东京独特的城市文化。
此外,银座一丁目还注重打造高品质的购物和服务体验,吸引了大量国内外消费者。
这个案例的经验是在城市综合体设计中要注重打造独特的文化和体验。
综合以上三个经典案例的分析,可以得出以下借鉴点:1.多功能整合。
城市综合体应该整合多种功能,满足人们对多样化生活空间的需求。
2.与周边环境相协调。
城市综合体的设计应该与周边环境相协调,融入当地的历史和文化。
3.规模和多样性。
华南MALL折戟沉沙的启示我国城郊MALL(综合体)经典失败案例—独家深度解读研究/熊杰翻开2013年,可谓国内商业地城市综合体、各种购物中心的开发黄金时期,随着各地城市居民汽车保有量的上升以及许多城市的交通拥堵加剧,如今越来越来的商业地产开发商开始蠢蠢欲动,城市郊区的拿地成本低、况且,各商业地产企业高管或投资人他们均到访过欧美等国,亲眼目睹了欧美城效型购物中心的繁荣与成功,况且随着国内城市化的稳步推进,城市效区型MALL或综合体无疑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特别是近年来随着休闲娱乐的消费趋势日渐明显,以及越来越多的娱乐休闲为主题的综合体与购物中心成功开业,无疑位于新城区或城郊区购物中心由于市政交通可达性与配套的完善,的确从理论上或某种程度上具备能满足市民休闲娱乐消费需求的。
笔者认为,无疑城郊型购物中心的出现是避开中心城区拥堵式购物中心的新希望!它为消费者找到了“趋冷避热”的好地方,随着城市中心居住人口向郊区迁移,汽车大规模地进入家庭生活,城郊型购物中心应运而生。
然而,真实的事实又如何呢?我们且来看看那些远离城市中心区的城郊型超级MALL(城市综合体),它们是风光无限抑或深陷绝境中煎熬......顶着“世界最大购物中心”桂冠头衔的“新华南MALL”,其占地面积45万平方米、规划2350个商铺、8000个停车位的购物中心,然而,开业后不到两年,美国时代华纳、好又多、铜锣湾百货、加拿大IMAX、百安居、阿玛百货等主力商家相继撤走。
虽然经过多年的养商,这一项目至今为止其运营状况仍不理想,自试营业以来,几经波折,命途多舛。
先是入住的主力店相继撤走,后又是开发商东莞市三元盈晖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下称“三元盈晖”)低调转让股权,重组后的华南MALL变身救赎,重新定位为新华南MALL生活城。
只是,改名换姓并未给新华南MALL带来好运,也并未真正破解招商恶性循环的魔咒,人气也一直低迷。
新的重组方北大资源集团的招商运营团队自称已经有75%的面积开始营业了,但实际情况却是整个在营业面积也只有华南MALL46万平方米的1/4左右不到,可见其空置率高得惊人。
城市综合体设计案例分析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们生活品质的提高,为顺应商业多元化的需求,城市综合体作为一种集各种城市功能为一体的新型城市空间逐渐成为城市建设的新宠儿。
以下是店铺为大家带来的关于城市综合体设计案例分析,供大家阅读!城市综合体设计案例分析篇1:难波公园是位于大阪传统热闹商业区的现代建筑,并非传统意义的公园,是一个购物中心与办公楼的综合体。
从远处看去,难波公园(Namba Park)是一个斜坡公园,从街道地平面上升至8层楼的高度,层层推进、绿树茵茵,仿佛是游离于城市之上的自然绿洲,与周围线形建筑的冷酷风格形成强烈对比,成为嘈杂背景下的一处生动、温馨的街景。
难波公园原址是一座棒球馆,位于邻近难波火车站的一片新商业区,离机场一站之遥,将城际列车、地铁等交通枢功能与办公、酒店、住宅完美结合,是日本开发成功的城市综合体的代表项目。
开发商NK电气铁道公司邀请捷得公司为其设计一座对大坂产生形象具提升意义的建筑作品。
捷得因此把难波定义为公园,为拥挤喧嚣的城市带来一片绿洲。
沿着一坐30层的高塔,难波彰显了一种自然生态的生活方式,空中花园、屋顶绿树,公园直接跟大街相连,为钢筋混凝土林立的城市里带来了一股清新的气息。
人们可以欣赏成群的大树、岩石、悬崖、草坪、溪流、瀑布池塘及露台,人们徜徉在空中花园中尽享体验式购物的乐趣。
难波公园可谓集人文、娱乐为一体的自然生态式体验购物的杰作。
难波公园的商业零售区提供了各式各样的专卖店,使之成为其独特环境的补充。
同时,难波公园避免了将顾客引入封闭式的购物区,而是将商业区、餐饮区与自然和开放的空间完美地融合在一起。
业主的最初构思是建造一个简单的混凝土通道用于连接项目的南北地块,设计师颇有新意地提出了人造峡谷的设计想法。
“峡谷”的设计带来了众多的体验要素;溪水、山石、植物、岩洞、山间的阳光......这种体验手法的空间再造,为项目展现了全新的思路。
难波公园(Namba Park)由此形成了独特的空间序列,它不像一般的购物中心那样,将人们压缩集聚到封闭的空间内,迫人消费,而是以开放的体验化空间吸引人们主动游玩、主动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