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气;接(3触)温度达到
.可燃物的
二、完全燃烧与不完全燃烧
1.定义
(1)完全燃烧,氧气充足时,可燃物燃烧得
,放出的热量
快
。
(2)不完全燃烧,氧气不充足时,可燃物燃烧得
,放出的热量
慢
多 。
少
Hale Waihona Puke 第一页,共十一页。2.一氧化碳的性质
(1)物理性质
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小,难溶于水。
(2)化学性质
可燃性:一氧化碳(CO)+氧气(O2)
C.白磷的着火点低于80 ℃ D.热水只起到加热作用
第五页,共十一页。
3.解释“火上浇油(huǒ shàng jiāo yóu)”的说法A合理的是(
)
A.增加易燃物,使燃烧更旺
B.增大氧气浓度,使燃烧更旺
C.提高可燃物的着火点,使燃烧更旺
D.提高物质的接触面积,使燃烧更旺
4.工业上常把煤块粉碎后使其充分燃烧,其目的是(
(3)如果让水中的白磷在水下燃烧,应采取的措施是
用导管对准水中的白.磷通入氧气
(或空气) 。通过以上实验事实证明,燃烧必须同时(tóngshí)具备下列条件:①可燃物;②氧气(或空
气);③温度达到着火点。
(4)煤炉火越扇越旺;蜡烛火焰一扇就灭,以下对该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是 A.扇蜡烛会隔绝空气
。
C
B.扇蜡烛会达到石蜡着火点
还原性:应用于冶金工业
二氧化碳(CO2)(产生蓝色火焰)
毒性:吸入人体内的一氧化碳与血液(xuèyè)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使人体缺少(quēsh而ǎo中)氧毒气。
第二页,共十一页。
【例题】 为探究燃烧的条件,某同学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下列(xiàliè)说法错误的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