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王家卫《重庆森林》《花样年华》拉片分析
- 格式:ppt
- 大小:14.25 MB
- 文档页数:37
王家卫电影影像风格分析一、主题思想是电影的灵魂在王家卫的多部电影中,主题思想各有不同,但仔细观看,会发现所有电影主题思想都有相似之处。
以其代表作《重庆森林》为例,表达了都市中男女漂泊无根的命运、情感的疏离、难以言说的孤独,展现了现代人迷茫彷徨,渴望被爱又害怕被伤害,若即若离,脆弱敏感的情感现状。
导演总是倾向于拍都市中的小人物,也没有轰轰烈烈的故事。
电影中的两段故事并没有一个明朗的结局,留给观众遐想的余地。
他的电影里,叙事性较弱,主要突出和放大人物的情感。
金城武所饰演的阿武是如何恋爱,又是如何失恋的,并未交代。
然而阿武却一直执着于会过期的凤梨罐头,执着于不停地打电话给别人,执着于站在前女友家的窗户下面独自黯然神伤。
就在阿武迷茫徘徊之时,林青霞饰演的女杀手出现了。
两个人模糊的情感也并未有一个清晰的解释。
一个失恋的迷茫的阿武,一个没有安全感,凡事谨慎小心的女杀手就这样相遇又错过,在阿武回过神来,仿佛只有女杀手留下的一句“生日快乐”真实存在过。
第二段故事的叙事性相对来说要强一点。
梁朝伟饰演的警察663也刚刚失恋,每天装作若无其事,夜晚回到家对着毛巾、香皂、公仔说话。
他一直和毛巾说:“你不要哭”,正是他内心痛苦隐忍的表现。
而王菲饰演的阿菲,怀揣着少女情窦初开的情怀,每天在梦境和现实中穿梭,快乐地融入梁朝伟的生活。
两人因为梁朝伟对过去的怀缅,对现实的忽略而错过,因为阿菲的执着和663的醒悟又相遇,充满了美好情感的幻想和憧憬,又表现了人与人之间的疏离和很强的不安全感。
这种思想贯穿王家卫多部电影,如:《堕落天使》《东邪西毒》《花样年华》等。
除此之外,王家卫还非常善于运用意象表达主题思想。
如:凤梨罐头、哭泣的毛巾、加州梦、一张船票、无脚的鸟等,均表现了漂泊无依、孤独寂寞的情感。
正是这样的主题思想,给人一种着迷的诱惑力,不经意地触碰到了人们内心深处最柔软的一部分,不算轰轰烈烈,没有博大无私的感情,却真实存在着,感动着观众。
《王家卫电影中的“文人画”风格——以《重庆森林》为例》篇一一、引言王家卫,一位在电影界独树一帜的导演,以其独特的电影语言和深邃的视觉风格,赢得了全球影迷的喜爱。
他的电影作品常常带有一种独特的“文人画”风格,这种风格不仅体现在电影的叙事方式上,更在影像的构图、色彩运用以及光影处理等方面都有所体现。
本文将以王家卫的经典作品《重庆森林》为例,探讨其电影中的“文人画”风格。
二、《重庆森林》中的“文人画”影像特色1. 影像构图与色彩运用《重庆森林》中的画面构图独具匠心,经常使用对称、留白等传统国画元素,呈现出一种诗意的氛围。
画面中的色彩运用也十分考究,常常使用冷暖对比、色彩饱和度较低的色调,营造出一种忧郁、沉静的氛围。
这种色彩运用方式与文人画中追求的意境美相得益彰。
2. 光影处理与视觉效果在《重庆森林》中,王家卫巧妙地运用了光影处理,营造出一种梦幻般的视觉效果。
画面中的光线常常呈现出柔和、朦胧的特点,给人一种若隐若现的感觉。
这种光影处理方式不仅增强了画面的层次感和立体感,也使得画面更加富有诗意和韵味。
三、《重庆森林》中的“文人画”叙事风格1. 故事情节与人物塑造王家卫的电影作品常常以都市为背景,讲述现代人的情感故事。
《重庆森林》也不例外,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人物塑造,展现了现代都市人的孤独、迷茫和追求。
在叙事过程中,王家卫善于运用留白和隐喻等手法,使得故事情节更加富有深度和内涵。
这种叙事方式与文人画中追求的意境美和言外之意相呼应。
2. 电影语言与诗意表达王家卫的电影语言十分独特,他善于运用长镜头、跟镜头等拍摄手法,以及大量的近景、特写等镜头语言,来表现人物的情感和内心世界。
在《重庆森林》中,这种独特的电影语言与诗意表达相结合,使得电影更加具有艺术性和观赏性。
观众在欣赏画面的同时,也能感受到电影所传达的情感和思想。
四、结语王家卫的电影作品中的“文人画”风格是一种独特的艺术表达方式,它体现在影像的构图、色彩运用、光影处理以及叙事手法等方面。
重庆森林影评
《重庆森林》是一部由王家卫执导的电影,它以其独特的叙事风格和深刻的情感描绘而闻名。
影片以重庆为背景,讲述了一系列关于爱情和孤独的故事,引人深思。
首先,影片的画面和音乐给人一种迷幻和梦幻般的感觉。
王家卫导演以他独特的摄影手法和镜头语言,将重庆的城市风景和街头巷尾的人物描绘得如诗如画。
配以悠扬的音乐,整个电影仿佛是一场梦境,让人沉浸其中无法自拔。
其次,影片深刻地揭示了现代社会中人们的孤独和迷茫。
在这个快节奏的城市中,人们往往被孤独和无助所困扰,寻找着一丝温暖和依靠。
影片中的角色们都在寻找着自己的幸福,却往往陷入了无法自拔的情感困境中。
这种情感的共鸣点让人深深感受到了电影所要传达的情感。
最后,影片中的演员表现也非常出色。
张国荣和林青霞的出色演技让人印象深刻,他们将角色的内心世界演绎得淋漓尽致,让人为之动容。
总的来说,《重庆森林》是一部充满情感和共鸣的电影,它以其独特的叙事风格和深刻的情感描绘,让观众在观影过程中产生了很多共鸣和感悟。
这部电影绝对值得一看,它会给你带来一场深沉的情感之旅。
浪漫的东方古典神韵——《花样年华》的视觉效果分析电影《花样年华》以舒缓均匀的视听节奏,讲述了一个“第叁者”的爱情故事。
从宏观角度看,本片以婚恋为题材,是一段爱而不能、欲而不得的故事。
然而,在平缓而高超的叙事技巧下,王家卫将本片的主题提升到个人情感倾诉的渴望与秘密的保守上,而不是简单定位于男女主角的情爱故事中。
在影片中导演通过不断变化的旗袍颜色与暗淡的画面色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让整部影片更加具有视觉冲击力。
一、抒情浪漫的怀旧气息《花样年华》被称为一部怀旧的感情经典剧作,这部影片在表达上具有东方人特有的独特风格,情感的表达具有“犹抱琵琶半遮面”的细腻和含蓄。
委婉摇曳的旗袍,暖灰色昏黄的路灯,淅淅沥沥的雨声,欲说还休的肢体语言,肆意流淌的舒缓音乐,这是《花样年华》最初留给观众的印象。
这些塑造影片效果的手段,使得《花样年华》以独特的画面美感冲击着人们的视觉,触及人内心的深层情怀。
影片中的场景营造更是不容忽视,有灰暗的上海旧阁楼,有些陈旧的车,古朴的弄堂口,潮湿的弄堂小道,这样的怀旧气氛为人物的心理刻画作了很好的铺垫,我们在影片中看到的众多场景和道具,都能触动人的心灵,这样的场景设计似乎成为王家卫电影独特的风景。
二、高贵与传统并存的旗袍穿着女主角身上的旗袍变换无疑是本片中最大的亮点。
首先,作为民族的传统服饰,旗袍在展现女性优雅气质方面有着独一无二的优势。
而色彩纷繁、不断变化的旗袍在本片中与客观布景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使得人物心理以及情感变化更具有表现力。
旗袍是高贵与传统的代言,这在很大程度上揭示了女主角的内在性格。
女主角的内心是寂寞而高贵的,然而她骨子里却是传统的,不论是漫步于街头还是停靠在墙壁边,抑或是行走在楼梯间,女主角总是婀娜多姿款款深情。
而女主角对道德的恪守并不是凭空而现的,是有其深刻渊源暗示的。
女主角人物性格的形成除了依赖于演员自身细节的把握,更是依赖于导演王家卫的整体塑造。
而在这一过程中,传统服饰旗袍的暗示作用不可小觑。
150第2卷第14期文化纵横按电影理论家大卫·波德维尔的说法,这是一部小品式电影,因为它没有宏大的叙事主题,与杨德昌《恐怖分子》相比而显得“羽毛般轻飘飘”。
影片采用拼贴方式讲述了失恋的警察223与神秘女杀手一段都市邂逅以及巡警633与快餐店女孩的爱情故事。
客观而言,王家卫电影视听语言贡献离不开两员大将,摄影师杜可风与美术设计师张叔平。
据说,本片摄影原是刘伟强,后来杜可风加入,重拍了一些场景。
按王家卫的说法,杜可风延续了他们前期商议的拍摄风格。
漂浮的镜头、迷幻的色彩、虚实相生的画面以及时空的深度隐喻,王家卫电影将观众带进了独特的影像美学之中,让观众深深陶醉于人物的微妙关系。
耐人寻味的台词与画外音,美好的爱情与隐晦的情感体验让观众如痴如醉。
一、漂浮的镜头:现实的真实隐喻记忆与遗忘一直是王家卫电影的母题。
罐头要过期、爱情也要过期,现代世界,一切都在变化,一切都没有稳定感。
正如王家卫在《阿飞正传》那个著名的“无脚鸟”的故事,从前有一种鸟,一生都在空中不停地往前飞。
这种鸟一辈子只能下地一次,就是它死的时候。
王家卫敏锐地感知到现代社会人与人真实生存状态,人们难以找到稳定感、安全感。
现代都市丛林里的男男女女,享受现代化带来的巨大物质财富的时候,人与人的关系疏远了,人们无可依赖、内心空虚,毫无目的在都市森林里游荡。
摄影师杜可风真实地把握了导演对都市人生的这种感觉,最大限度地使用肩扛拍摄,利用动荡漂浮的镜头语言暗示主人物内心的失落、迷惘与寂寞。
正如摄影师帕塔什维里说过:“我总有一种感觉,仿佛摄影机是一个完全长在你身上的活的器官。
你想什么,它就做什么有时你不想什么,可它仍然在做点什么……手提摄影机不仅能使摄影师奔跑方便,而且能表现出摄影师呼吸的一定节奏,使画面充满生活气息。
”[1]影片开头警察223追逐逃犯一段,摄影师大胆使用肩扛摄影、慢速快门追随人物移动,辅以升降格拍摄。
画面焦点虚虚实实,大部分画面都处在虚焦的状态,充满朦胧而又飘忽不定的感觉。
王家卫电影的影像风格分析——以《花样年华》和《重庆森
林》为例
王舒彦
【期刊名称】《艺术评鉴》
【年(卷),期】2017(000)018
【摘要】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电影作为第七艺术,也在随时代的潮流不断的变化。
纷繁的电影出现在大众视线范围内,让人眼花缭乱。
艺术形式的多变,商业电影的来袭,让我们不禁怀疑,究竟什么样的电影才是不失艺术性又符合现代化潮流的杰作?
而香港导演王家卫,用他的电影向大众解释了这疑惑。
王家卫的电影不仅个人风格
突出,具有丰富的艺术性,而且在商业上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其电影横扫戛纳国际
电影节、柏林国际电影节、香港电影金像奖、台湾电影金马奖等众多享誉国际的电影奖项,在世界电影史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总页数】2页(P126-127)
【作者】王舒彦
【作者单位】信阳师范学院传媒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J905
【相关文献】
1.探究王家卫电影中空间与情感的对应关系——以《东邪西毒》《重庆森林》《花样年华》为例 [J], 乔源桢
2.从电影本体心理学的角度解析王家卫电影——以《阿飞正传》、《东邪西毒》、《花样年华》、《春光乍泄》为例 [J], 邱俊霞
3.“作者论”视野下王家卫电影风格分析——以《花样年华》为例 [J], 刘飞
4."作者论"视野下王家卫电影风格分析
——以《花样年华》为例 [J], 刘飞
5.论电影配乐的音乐美学思想——以王家卫电影《花样年华》为例 [J], 葛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王家卫作品拉片合辑《花样年华》《春光乍泄》《重庆森林》《阿飞正传》《旺角卡门》从《花样年华》看王家卫的镜头语言文/食草狼790952属于《花样年华》的掌声已经很多了。
先看影评,后看电影,有种很奇怪的感觉,总让人在不经意中想要否定什么,挣脱什么。
但是,在看了《花样年华》以后,我不得不承认:尽管大家都说好,我也无法因此就违心地说它不好。
这电影营造的氛围,感觉就象大朵大朵绚丽的鲜花在枯萎以后,芳香依旧弥漫在房间里,让你可以悼念它那曾经拒绝枯萎的激情,连同无奈和感伤。
当然,在这里,我并不想说电影的人物和情节。
我只是想试着说说,王家卫是怎样用镜头来把握这种氛围的。
一.王家卫的移镜头在《花样年华》里,王家卫使用了大量的几乎是唯一的一种镜头运动方式:平移。
而他的移镜头和其他的很多导演比较起来(比如岩井俊二在《燕尾蝶》“南海姑娘”那段中堪称经典的跟移),王家卫的手法要简单和标准的多——有起幅,有落幅,中间移的过程十分平稳,一点也不花哨,简直就象教科书一样。
他使用移镜头的一个作用,是过场。
在两个场景之间平移,或者从黑场平移到新的场景。
这种移镜头配合着张曼玉纷繁美丽的旗袍,让人能简单明了的看到场景和时间上的变化。
同时,平移的镜头,也给出了一种平稳的节奏:在普通的一成不变的生活里,时间不就是这样静静的流逝着么?王家卫使用移镜头的另一个作用是渲染情节。
在张曼玉和梁朝伟第一次约会喝咖啡的时候,两人说起丈夫的领带和妻子的皮包,这个时候,出现了快速的平移镜头(尽管快,移得依旧很稳)。
这种节奏的突然变化,产生了应有的视觉冲击力。
使得已经沉浸在慢条斯理的生活氛围中的我们,开始真正感受到这件事情对于他们两个人的压力、惊讶和痛心,但是,这些不愉快的感觉,还不足以毁掉他们的全部生活,至少他们还可以维持相对平静的外表,这也许和他们的性格有关,和当时的年代有关。
《花样年华》中的另一个移镜头,可能大家的印象会和我一样深刻。
不错,就是张曼玉和梁朝伟两个人在写小说的时候,镜头在镜子前面来回的平移。
影片分析——花样年华《花样年华》是王家卫导演的一部经典电影,讲述了一个关于爱情、失落和记忆的故事。
影片以1960年代的香港为背景,通过细腻的镜头语言和深沉的情感表达,展现了主人公周慕云和苏丽珍之间复杂而微妙的关系。
影片开篇,周慕云和苏丽珍各自的生活看似平静而有序,但内心的孤独和渴望却如影随形。
他们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相识,并逐渐被彼此吸引。
然而,命运的捉弄让他们不得不在爱情和责任之间做出艰难的选择。
影片的摄影风格独特而富有诗意,王家卫运用大量的慢镜头和特写镜头,捕捉人物的表情和情感变化,营造出一种梦幻般的氛围。
同时,影片中的色彩运用也极具特色,暖色调的灯光和柔和的色彩搭配,为影片增添了一种怀旧和浪漫的气息。
影片的音乐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悠扬的旋律和舒缓的节奏,与影片的情感基调相得益彰,让观众在观影过程中感受到一种心灵的共鸣。
《花样年华》不仅仅是一部关于爱情的电影,更是一部关于人性、关于记忆的电影。
影片通过周慕云和苏丽珍的故事,探讨了爱情中的遗憾、失落和无奈,以及人们在面对命运时的无力感和无助感。
影片的结局也充满了象征意义,周慕云和苏丽珍最终没有走到一起,他们的爱情如同一场梦,美丽而短暂。
然而,正是这种遗憾和失落,让他们的爱情更加珍贵和难忘。
总的来说,《花样年华》是一部充满诗意和哲理的电影,它通过细腻的镜头语言和深沉的情感表达,展现了爱情的复杂和多样性。
影片中的每一个细节都充满了寓意和象征,让观众在观影过程中感受到一种心灵的震撼和感动。
影片分析——花样年华《花样年华》是王家卫导演的一部经典电影,讲述了一个关于爱情、失落和记忆的故事。
影片以1960年代的香港为背景,通过细腻的镜头语言和深沉的情感表达,展现了主人公周慕云和苏丽珍之间复杂而微妙的关系。
影片开篇,周慕云和苏丽珍各自的生活看似平静而有序,但内心的孤独和渴望却如影随形。
他们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相识,并逐渐被彼此吸引。
然而,命运的捉弄让他们不得不在爱情和责任之间做出艰难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