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藏族学生的特点
- 格式:doc
- 大小:22.00 KB
- 文档页数:2
内地西藏班学生的心理特点与教育对策摘要:内地西藏班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本文中,笔者根据多年在内地西藏班的教学经验,深入浅出地对在内地求学的藏族学生的心理特点进行分析,并为促进藏族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的教育对策。
关键词:内地西藏班藏族学生心理特点教育对策内地西藏班,作为内地中学生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从11、12岁就远离父母,到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求学,长达三四年甚至更长时间在内地学习,缺乏亲情的呵护,独立面对学习与生活,再者社会竞争日益加剧,精神负担日渐加重,而这一系列的变化与挑战又恰逢发生在“动荡不安”的青少年期,这无疑给藏族学生身心带来巨大的挑战。
1 内地西藏班学生的心理特点内地西藏班的藏族学生大部分是在刚刚小学毕业,稚气未脱之时,便离开父母,长途跋涉,来到内地求学。
此时,与他们同龄的汉族学生还在父母亲细心呵护之下,而这些藏族学生就已经要开始独立生活,解决生活中的各种烦恼和困难,这无疑是个挑战。
1.1生活适应性(1)敏感。
对于预科班的藏族学生,刚刚来到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接触陌生的汉族老师和还未熟悉的藏族同学,内心容易敏感多疑,在遇到触动自己敏感神经的人或事时,易出现爱哭,胆怯,担心,想家等情绪。
(2)焦虑。
初来咋到,藏族学生对当前生活感到无助,对未来感到迷茫,又不敢求助于陌生的汉族老师,这就导致了藏族学生易出现紧张焦虑的不良情绪,随之而来的是食欲不振、头痛、失眠等身体不适。
1.2学习适应性(1)灵活性不足。
由于西藏地区在教育水平上与内地有较大差距,这就导致了藏族学生在适应内地教学上存在一定困难。
据许多科任老师反映,藏族学生的理解能力较弱,思维灵活性不足,遇到灵活变通的知识时,容易出现不同程度的学习障碍。
(2)勤奋刻苦。
藏族学生懂得内地求学的机会来之不易,虽然基础较差,但绝大多数学生在学习上能做到勤奋刻苦,认真细致完成老师布置的课业任务,但存在自信心不足,对自我期望值较高等问题。
内地教育与西藏教育存在的差异作者:边巴次仁来源:《收藏界·名家探索》2018年第07期随着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全面推行,越来越多的藏族学生进入内地学校学习。
这就为我们藏区的教育质量和水平带来了新的挑战。
因此,准确把握藏族学生的特点,探索合理的藏族学生教育管理方法,不仅是贯彻落实国家民族政策的必由之路,也是对学校教育管理者的必然要求。
一、藏族学生的特殊性西藏学生在文化背景、学习基础和生长环境这三个方面都和内地学生有着很大的差异。
(1)文化背景差异:藏族学生大多都有着一定的民族意识。
他们固守着本民族共有的价值形态,传承本民族的文化习俗,热爱本民族,有着强烈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民族认同感,对民族问题敏感。
长此以往,就很容易产生民族抵触情绪和狭隘的民族思想意识,容易同其他学生发生冲突。
(2)传统习俗差异:藏族和汉族的风俗习惯有着很大的差异,不仅表现在传统节日的差异,而且表现在饮食习惯上。
各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节日,在重要的节日里都会载歌载舞进行庆祝,因此,藏族学生大多能歌善舞,多才多艺,乐于参加学校的文体活动。
同时,受风俗习惯的影响,很多藏族学生在饮食习惯上和汉族学生差别很大。
(3)受宗教影响明显:藏民族大多有自己的宗教信仰。
一些学生从小就在浓厚的宗教氛围里长大,族群及家人的宗教信仰对其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强烈地影响了他们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左右了他们的行为。
(4)语言差异。
藏民族有自己的语言,孩子们从小使用本民族的语言,到了小学以后才开始学习汉语的,致使一些学生的汉语基础薄弱。
同时,一些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也会使用自己的母语进行交流,这也影响了他们的汉语口语表达能力。
没有很好的语言环境,这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藏族学生学习通用语言,也降低了他们对知识、文化的吸收、理解能力,增加了他们学习中的困难。
这些都为藏区的教育管理带来了很大的挑战。
学习基础差异。
藏族学生大多有自己的母语,汉语底子不好。
大多数学生又住在欠发达地区,由于本地区教育资源的限制,很多学生学习基础薄弱、英语不好。
浅析西藏学生特点与兽医临床诊断学教学作者:刘忠艳等来源:《农业与技术》2015年第04期摘要:受语言环境影响,藏族学生形成自我独特的学习方式,因此在教学中要因人而异。
本文以兽医临床诊断学教学为例,分析如何针对藏族学生特点,做好兽医临床课程教学。
关键词:西藏;教育;兽医临床诊断学中图分类号:S854 文献标识码:A兽医临床诊断学是动物医学专业基础课程,是动物医学专业主干课程之一,课程强调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如何协调学生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是本门课程教学的重点。
现就西藏学生的特点与兽医临床诊断学教学方式进行分析。
1 学生的特点1.1 韧性强,贵于坚持大多数学生对于自身优缺点有较清晰的认识,他们从不盲从,始终坚持自己的学习态度,这种坚持也是农牧区学生的固有品格。
这部分学生一旦下定决心学习,成绩提高非常明显。
他们擅长归纳与总结,知识条理化,大胆且细心,这类学生是整个学习中的佼佼者。
1.2 “非理解性”记忆部分学生在理解教材内容困难的前提下,而放弃理解,甚至表现出对学习的厌恶[2]。
这部分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有限,不擅长归纳,当教师授课中未有意识的强调重点内容时,便无所适从。
1.3 动手能力强,但却难与理论结合学生动手意识强,这也是部分学生选择动物医学专业的理由,这类学生在学习动物医学专业的潜力较好。
但部分学生由于课堂理论知识没有完全吃透,出现“乱动手”的情况。
2 教学方式兽医临床诊断学是基础课程向专业课程过渡的桥梁,对先学课程有一定的要求,如与家畜解剖学、家畜生理学、家畜病理学等有直接关联,对后学课程又有很大程度的推动作用[3]。
本文认为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进行差异性教学是本门课程教学的重点,不能采取单一重复的教学方式。
2.1 与学生交流在开课的前几个星期,主要精力便是加强与学生的交流,加深对学生基本情况的了解。
这样初步掌握了学生学习基本情况,针对每个班的不同情况,再对教学方法做出针对性的调整,最大限度发挥学生学习潜能,令其更好地掌握课堂所授内容。
西藏人的描写西藏人是世界上最独特的民族之一。
以其浓厚的宗教色彩、多姿多彩的民俗风情、内敛的性格特点以及坚韧不拔的民族精神而著称于世。
1. 宗教色彩浓郁西藏人信奉藏传佛教,虔诚地追求佛法的真谛。
他们的生活核心就是围绕着祈祷、礼佛、放生、朝拜等宗教生活展开。
他们精神层面的修养贯穿于生活的方方面面,甚至会影响到他们的衣食住行。
2. 民俗风情多彩西藏人的日常生活充满了浓郁的民俗气息,如藏族服饰、藏医药、藏文化等等。
其中,最为人称道的莫过于藏族服饰了。
藏族服饰是一种色彩浓烈、图案丰富的服装,不仅具有极高的装饰性,还富有良好的实用性。
此外,西藏人还非常重视藏医药,秉承着“草本治病”的理念,将传统的草本治疗方法应用于实际的生活当中,取得了许多的疗效。
3. 性格内敛西藏人不太善于表达自己的情感,较为内向。
他们喜欢将自己的思想和感情深深地埋藏在内心深处,通过各种方式来进行自我宣泄,如祈祷、冥想、舞蹈、音乐等。
因为在传统的藏族文化中,直接表达情感被认为是不雅的行为,而内心深处的感受则是需要保留的。
4. 民族精神坚韧不拔西藏人的生活环境十分恶劣,而他们的生命力却非常顽强。
无论是生活在高海拔的虚弱身躯,还是风雪交加的环境,西藏人总是能够坚韧不拔地生存下来,并在困境中寻找到生命力的支持。
强大的民族精神也是西藏人的一大特色,他们通过歌舞、赛马、射箭等多种形式表达自己的民族自豪感和团结精神。
总之,西藏人是一种极其特殊和优秀的民族,他们有着强大的宗教信仰、多彩的民俗风情、内敛的个性特征以及坚韧不拔的民族精神,展现出了自己独特的风采和魅力。
藏族学生管理经验交流材料藏族学生管理经验交流材料尊敬的领导、老师们:大家好!我是某某中学的一名教导主任,我非常荣幸能够在这里与大家分享我的藏族学生管理经验。
首先,我认为理解藏族学生的文化和心理特点是进行有效管理的前提。
藏族学生多数生活在传统的农村环境中,他们尊重传统文化、重视家庭和乡村的群体意识较强。
因此,在管理中,我们要尊重他们的习惯和信仰,关心和理解他们的家庭背景和生活情况。
只有站在学生的角度,真正理解他们的需求和思想,我们才能更好地与他们沟通、交流和解决问题。
其次,我认为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至关重要。
我常常与学生进行深入的交流,聆听他们的心声,关心他们的成长和学习。
同时,我也积极提供适当的辅导和指导,帮助他们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
我相信只有建立信任和友好的师生关系,才能更好地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此外,我注重培养藏族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认同。
我利用各种途径,让他们了解和学习藏族传统文化,参加一些与藏族文化相关的活动,增强他们对自己民族的认同感。
在班级活动中,我还经常组织学生展示自己的藏族服饰、传统手工艺品和文化特色,让他们尽情展示和表达自己的特长和才艺。
通过这些活动,我希望激发藏族学生对自己文化的自豪感,促进他们在心理上的健康成长。
最后,我认为要注重培养藏族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
在日常教育管理中,我鼓励学生自我学习、自我管理、自我评价和自我约束。
我建立了一个班级管理小组,由学生自愿担任职务,并对他们进行培训。
每学期末,我们组织班级评选,评选出优秀学生干部,并给予他们一定的奖励和鼓励。
通过这种方式,我希望激发藏族学生的责任感和积极性,培养他们的组织能力和领导才能。
以上就是我个人的一些藏族学生管理经验,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启发。
谢谢大家!参考译文:Tibetan Student Management Experience Sharing MaterialDear leaders and teachers:Hello everyone! I am a head teacher at a certain middle school. I am honored to share my experience in the management of Tibetan students here.Firstly, I believe that understanding the cultural and psyc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ibetan students is a prerequisite for effective management. Most Tibetan students live in traditional rural environments, they respect traditional culture, attach importance to family and have a strong sense of community in their villages. Therefore, in management, we should respect their customs and beliefs, care about and understand their family background andliving conditions. Only by standing in the students' shoes, truly understanding their needs and thoughts, can we better communicate, exchange and solve problems with them.Secondly, I believe that establishing a good teacher-student relationship is crucial. I often have in-depth communication with students, listen to their voices, care about their growth and learning. At the same time, I also actively provide appropriate counseling and guidance to help them solve difficulties in learning and life. I believe that only by establishing a relationship of trust and friendship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can we better stimulate their learning motivation and improve their learning outcomes.In addition, I pay attention to cultivating the Tibetan students' sense of national pride and cultural identity. I use various means to let them understand and learn Tibetan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participate in some activities related to Tibetan culture, to enhance their sense of identity with their own ethnic group. In class activities, I often organize students to display their Tibetan costumes, traditional handicrafts and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allowing them to fully show and express their talents and skills. Through these activities, I hope to inspire Tibetan students' senseof pride in their own culture and promote their psychological well-being.Finally, I believe that it is important to focus on cultivating Tibetan students' self-management abilities. In daily educational management, I encourage students to learn, manage, evaluate and restrain themselves. I have established a class management team composed of students who voluntarily assume positions, and Iprovide them with training. At the end of each semester, we organize class selections to select outstanding student cadres and give them certain rewards and encouragement. Through this approach, I hope to inspire Tibetan students' sense of responsibility and initiative, and cultivate their organizational skills and leadership abilities.The above is my personal experience in the management of Tibetan students. I hope it can be enlightening to you. Thank you all!。
高职院校藏族学生特点与教育管理探究作者:高运荣任虹静来源:《课程教育研究》2021年第24期【摘要】藏族学生的生活习惯和民族信仰等都有十分显著的特点,对此,高职院校就需以学生的特点为基础展开相应的管理,运用与藏族学生特点相符的教育管理创新方式,将教育和管理的价值充分发挥出来,如此才可以把藏族学生的管理工作切实做好。
在高职院校中,藏族学生人数占据着相当的比例,从高职院校藏族学生管理的实际情况看,对其教育管理也显得非常重要,仍需进一步加强。
对此,本文以雅安职业技术学院为例,阐述了加强高职院校藏族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意义,分析了高职院校藏族学生的特点,同时提出了相关教育管理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高职院校藏族学生教育管理【基金项目】四川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项目(CSZ19057):四川省高职院校藏族学生特点与教育管理模式研究。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1)24-0140-02一、加強高校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意义(一)促进学生发展。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高职院校教育教学的重要目标[1]。
藏族学生较为特殊,最显著的便是相较于汉族学生,其学习能力和文化基础较为薄弱。
加大藏族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力度,可以立足于藏族学生的实际情况,促进教育管理工作的适应性和针对性增强,从而以坚实的基础助推藏族学生良好发展,为培养藏族人才提供重要保障。
(二)增进民族团结。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要想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首先要民族团结,而在民族团结事业中,高职院校藏族学生所发挥的作用极为重要。
加大藏族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力度,不仅可以将党的民族政策宣传介绍给藏族学生,加深其对民族平等重要性的认识,促进藏族学生凝聚力和向心力增强,同时有利于藏族学生之间、藏族学生和汉族学生之间良好交往,对民族交流发挥了重要的促进作用,同时有助于增进民族团结。
(三)有利于民族繁荣。
民族繁荣为民族团结和民族平等提供了重要保障。
在体育教学中发展藏族学生的个性《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一再强调培养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兴趣,在运动过程中,养成独特的个性心理。
标签:体育教学;藏族学生;个性心理我们常常说一个人有个性,就是指他在为人处世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稳定的意识倾向性,也就是个人偏好、行为动机以及精神面貌,这些最能反映出一个人的心理特征的成分:一方面要靠先天的遗传;另一方面需要通过社会实践来培养的。
这恰恰是教育的目标之一,教育的任务不仅让学生增长见识,更应该形成学生的个性。
《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一再强调培养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兴趣,在运动过程中,养成独特的个性心理。
藏族学生热情大方、活泼开朗,这为通过体育教育培养个性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因此,我们要通过体育教学培养他们健全的个性。
一、转变教学观念西藏自治区地处青藏高原腹地,气候恶劣、天寒地冻,风沙也大,并且日照时间长。
体育课一般在室外进行,通常安排在第四节课(中午12点到1点)和第八节课(下午6点到7点)。
1.体育课教学中出现的一些问题(1)体育课形同虚设,多数情况下,体育课成了学生的自习课;(2)西藏自治区多数学校体育设施简陋,体育器材相对缺乏,导致教学内容少,学生兴趣不高;(3)上体育课就是跑跑步、晒晒太阳,让学生放松放松。
这严重违背了《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要求,不能培养和形成学生基本的体育运动技能。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路人,也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本着切实对学生负责的态度,转变教学观念。
2.教师转变教学观念的策略(1)端正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态度,增强目的性教育。
很多人认为上体育课就是为了锻炼强健的体魄,这种片面的认识严重影响对学生身心健康教育和个性形成。
(2)尽管实施素质教育的口号喊了好几年,但是教育的导向影响着高中阶段学生全面发展标准的界定,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但是这不能影响体育教师上好体育课的积极性,用符合学生实际的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热情。
浅析如何当好藏族学生班主任作者:谢运来源:《祖国》2016年第10期摘要:藏族是我国的少数民族之一,成长环境不同导致藏族大学生具有自己的特点,要当好藏族学生的班主任,需要了解他们的基本情况,具有强烈的责任心,尊重他们,更要一视同仁对待他们。
关键词:藏族特点责任心尊重公平一、藏族学生特点藏族是中国的少数民族之一,具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自古以来生活在被称为“地球第三极”或“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上。
藏族同胞能歌善舞,信仰佛教,重视下一代,家庭观念及重。
作为汉族班主任老师,藏族学生最基本的情况要了然于心。
以四川民族学院数学系数学与应用数学(藏汉双语免费师范生)1445班为例,该班共49人,女生32人,男生17人,有9个藏单学生,全为藏族学生,是国家为少数民族地区(甘孜、阿坝和雅安)定向培养的中学数学教师。
49人中,39人有在中学阶段担任班委的经历,占总人数80%,学生的总体素质比较高。
在与他们将近二年的接触中,总结藏族学生的特点如下:1.性格老实、直率,基本上不撒谎;2.与人交往多限于同族人之间,与汉或其他民族的同学交往甚少,喜欢多人团体活动;3.对色彩敏感度高,多才多艺尤擅长歌舞;4.不擅长普通话的口语及书面语表达;5.不喜欢在公开场合单独发表自己的观点;6.集体场合时(包括课堂上)喜欢吃零食,尤其爱嚼口香糖(他们认为有美白牙齿的功效);7.民族自尊心强烈,对涉及到本民族的言论、行为心理敏感;8.自律性、自我约束力较汉族学生差;8.反感起外号。
在内地高校的藏族学生经常会受到其他同学或者女同学善意的“骚扰”,所以了解和掌握藏族的风俗和习惯,对于藏族学生管理工作尤为重要。
二、藏族大学生心中的好班主任在针对本校藏文系2013级1331班、1334班的53位同学关于“你认为什么样的班主任才是好班主任”的调查中:29位同学认为具有责任心最重要,排在第一位;20位同学认为能了解每位同学的基本情况,关心、爱护和鼓励学生的班主任最好,排在第二位;位列第三的是认为对待每一位同学一视同仁,公平;而班主任自身品德高尚、学识渊博和关注学生心理健康排在第四、五位。
作者: 杨琼
作者机构: 云南昆明陆军学院附属藏族中学
出版物刊名: 地理教学
页码: 23-24页
主题词: 地理教学;藏族学生;地理知识;教学效果;初中地理;地理课;内地西藏班;直观教学;三球仪;地理学科
摘要:我校是一所藏族高中学校,学生来自全国各地的内地西藏班,原有基础各异。
本文结合多年的教学实际,分析了藏族学生在学习地理知识过程中存在的几点障碍,试图有针对性地提出行之有效的几点教学方法。
一、针对藏族学生普遍存在着基础差,思维发展相对迟缓的特点,在地理教学中,根据特点,可采用'小步子教学'、'直观教学'等方法。
1.小步子教学。
各民族对藏族学生的评价各民族对藏族学生的评价自西藏和内地实现联系以来,中国各地高校便招收了大量的藏族学生。
这些学生来自于全国各个地区的藏族家庭,他们为自己的民族骄傲,也为自己的学校增添了多彩的文化。
然而,这些藏族学生在校园里的表现并不总是如人意。
许多人感到困难,尤其是当他们需要与来自不同民族的同学交流时。
在此,我们将探讨一些各民族对藏族学生的评价。
第一类:正面评价许多内地的大学校园里有着许多藏族学生,对于这些学生,众多同学表达了正面评价。
他们认为藏族学生勤奋努力,态度好,而且积极参与学校的各项活动。
不仅如此,他们还促进了不同民族之间的相互理解和文化交流。
各民族对于这些学生所表示的肯定和欣赏,让他们在校园生活中感到自豪和自信,同时也对藏族的文化和传统产生了更高程度的理解和尊重。
第二类:否定评价不过,不是每个人都有着如此正面的看法。
某些人对于藏族学生提出了负面评价。
他们觉得,由于撒尼话与普通话的不同,藏族学生在口语交流上常常出现困难,难以和其他同学交流。
同时,他们也很少加入到各种文化和艺术活动中,不愿意与其他民族的同学共事。
这些提出否定评价的人可能对藏族文化和言语的了解缺乏,也存在一定的文化隔阂。
我们需要相互理解和尊重,才能消除这种现象。
第三类:中性评价除了以上两种评价,还有一些人对藏族学生持中性评价。
他们认为,藏族学生和其他学生一样,具有良好的学习能力和各种性格特点。
他们在生活和学习上的表现和其他同学一样,不能赋予特殊的含义。
总体而言,各个民族对藏族学生的评价是多方面和多元化的。
虽然有些负面评价是不可避免的,但我们应该尽力消除这些负面评价,进一步促进差异文化的相互交流和理解。
浅谈藏族学生的特点
对于独特的历史、地理、经济、政治、文化、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等因素长期潜移默化的影响有独特的身心特点,特别在藏族学生身上表现得极为明显。
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的西藏特点的发展路子,西藏的教师必须认真分析和研究藏族学生中的差生的心里特点,尤其,藏族学生的班主任工作直接关系到培养什么样的接班人,更关系到西藏未来的大事。
藏族学生的班主任,既是学校行政领导对学生进行教育和管理工作的得力助手,是全班学生的组织者、指导者和教育者,是班级任课教师和学生中各种组织的纽带,是沟通学校和家庭、社会教育力量的桥梁。
从古到今,班主任的工作是最辛苦、最劳累、最操心的工作;但是,最繁重的任务、最艰巨复杂的工作莫过于班内差生的管理。
所谓班级的差生,不仅在智力上、品行上、学习态度、学习成绩上都存在着一定的缺陷与落后;那么,作为藏族学生的班主任如何管理好班级的差生,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大难题,通过本人将有近二十年的班主任经验和教学实践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管理好班级的差生首先班主任具备良好的自身素养
俗话说:“打铁全凭自身硬”。
要认真管理好班级的差生,必须加强自身建设,提高自身素养,在学生中树立班主任的威信;在校内接触最多的是班主任,班主任才是学生行为习惯与养成良好品质的指导者;班主任的举手投足、言语行动和饱满的工作热情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
因为班级差生自我控制力很差,所以班主任对差生全面负责并承担多项任务,经常教育管理差生,而且有很重的教学任务。
在知识更新,全面普及新一代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春风扑面而来,班里的差生不仅在课堂内学到更深的知识适应跨世纪,获得多方面的知识和能力武装自己。
在一个班级的差生会发生打架闹事、不守纪律的恼火事件时班主任一定要用一颗爱心,耐心教育差生;而不能对学生横加指责,更不能侮辱学生,体罚学生。
因此,班主任在平时教育教学管理工作中必须具备良好的师德师风,才能班级差生的教育管理工作做得有声有色。
二、班主任要关爱“差生”平等相处
对于班级的差生各方面很落后,虽他们人数少,但能量却不小、危害性也大。
他们在老师、班主任的眼里永远是“管不住”的,永远是“差生”,的,因此这些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缺乏应得关爱和平等相处,使他们变得最调皮捣蛋、最没有纪律性;甚至“失去信心,不思进取”,在缺乏爱心的日子,则表现为自暴自弃,只能“做一天和尚,撞一天的钟”。
那么,如果管理并转化差生的行为习惯?首先一点,班主任多方面的激励差生“人无完人,金无足赤”。
班级的差生犯错误,学习成绩很差时,尽量在公共场所少批评,一面能看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
三、调动差生的积极性、树立自信心
班主任,首先了解全班学生,更了解班级中差生的心理特点,身体素质,爱好、兴趣、特长,鼓励学生在舒适的学习环境中从自己的特长发展,树立自信心,班级的差生,班主任不能一句否决;更不能用轻视的眼光看待。
如果天下所有班主任多付出爱心,少一点指责;多一份鼓励,少一份教训,多一份调动积极性,少一份惩罚;多一份理解,少一份侮辱。
只有这样,才能使差生有上进心。
让学生切实感觉到“自信心”,为转化提供内在精神动力和支持。
班级的差生管理是学校管理中的重要环节。
因此,班级差生的管理不能指望与他们谈一两次话,组织几次活动或者采取几项措施就不能取得教育管理效
果。
必须以爱心。
耐心,持之以恒、进行长期的工作,才能那片园地管得天清日朗,使班主任无悔于自己的学生,更无悔于班级的差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