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养成教育

  • 格式:doc
  • 大小:33.00 KB
  • 文档页数:5

下载文档原格式

  / 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生健全人格的养成教育探析

李祚山

摘要:本文探讨了人格、人格教育的含义和实质,现代人格教育的意义;并在分析中国古代理想人格和西方健全人格的基础上,对健全人格的含义做出了界定,提出了现代人格教育所包含的内容及实施人格教育的具体途径和方法。

关键词:人格;人格教育;健全人格

人格的养成教育是一个古老而又现实的话题。古往今来,许多教育家、思想家曾为之苦苦探索。特别是近几年改革开放将我国的社会生活推向了崭新的时代,但急剧变革的时代步伐带来了中西文化的碰撞和新旧观念的交锋,信仰和价值观的多元化、竞争的加剧、家庭的不稳定以及各种思潮无不影响着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对于部分学生来说,适应社会、适应学校环境,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其情绪困扰和心理问题的检出率也愈来愈高;再加上传统的应试教育轻理想、信念和心理素质教育的倾向,以及社会转型期的特殊社会环境的影响,使当代的青少年学生人格品质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缺陷。具体表现在:一是心理承受能力低,自我调控能力差,缺乏意志的磨练,没有远大理想,没有坚定信念,一旦遇到挫折,就消极颓废,一蹶不振,否定自己,否定他人,否定社会,甚至走入极端。二是部分学生的价值取向过分的以自我为中心,价值选择急功近利,缺乏精神追求,缺乏社会责任感。部分青少年学生的人格品质,远远不符合现代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小而言之,不利于个人的自我成长和自我实现;大而言之,将影响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未来。所以加强人格教育,培养健全人格,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增强学生的幸福感、培养现代社会需要的人才来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一、人格、人格教育的含义及实质

健全人格教育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因此首先必须弄清楚人格、人格教育的含义和实质。人格是一个有着颇多歧义,颇多界说的概念。不同的研究者对人格理解不同,对人格所下的定义也不同。在我国古代的教育中,没有人格的概念,只有人性。但二者的实质却是一样的,都是指的人的本质、本性,人格即是人的资格和规格,二者都是指的人之所以为人而应具备的一系列的基本素质、品格和规格。人格定义的多样性,反应了人格内涵的丰富性。有的人把人格定义为个人全部的行为品质,有的则认为是经验的主体;有的则认为是人的主观感觉的自我。总之,人格是一个复杂的开放系统,黄希庭教授认为:人格是个体在行为上的内部倾向,它表现个体在适应环境时在能力、情绪、需要、动机、兴趣、态度、价值观、气质、性格和体质等方面的综合,是具有动力一致性和连续性的自我,是个体在社会化的过程中给人以特色的身心组织。人格具有整体性、稳定性、独特性和社会性四个基本特征。人格教育,即是针对学生的身心特征,在能力、情绪、需要、动机、兴趣、态度、价值观、气质、性格和体质等方面根据适应环境的需要所实施的指导和教育。这种教育的目的就是要从思想和行为上把学生培养成为有坚定的人生信仰,有正确的价值观念、良好的自我意识,独立自主,富于责任和热情,真正把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密切结合在一起,并且置社会利益于个人利益之上,从而实现自我的人。人格的形成是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先天的遗传因素为人格的形成提供了一种可能性,后天的环境和教育因素可以使这种可能性变成现实。人格教育的实

质实际上就是进行一种人性的教育,一种培养人的心理结构和素质的教育。

二、现代健全人格养成教育的意义

1.健全人格的培养是时代发展的需要

当今世界信息量激增,科学技术和物质生产发展迅猛,这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各种有利条件,同时也对人的品质规格提出更高要求。社会的高要求是否能被社会成员所接受,成为他们的个人需要,社会成员是否能承受起经济改革和政治改革所带来的冲击,这些都与健全人格的培养紧密相关。可见健全人格的培养已不单单是个人的需要,更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据预测,在21世纪国际竞争将主要体现为人才的竞争。人才资源将是未来世界的主要资源。从这个意义上说,抓住时机在青少年中培养健全人格,是关系到现在和未来人才资源的保护的大问题。

2.健全人格的培养有利于发掘人的潜能,揭示心理健康者的特征

许多心理学家认为大多数人只使用了他们的能力和天资的百分之十,其余百分之九十皆有待开发和挖掘。这就象是一辆八缸的汽车,只用其中几个气缸来驱动,这辆汽车可能仍在奔驰,但其稳定性、功率都未达到它能达到的水平。有些人虽然生活很舒适,工作稳定,家庭和睦,但又总感到有不尽人意的地方。在他们身上并未显示出愉快的体验并对生活抱以满腔热情,反而感到空虚无聊。很显然,他们并未真正成为精神生活的富有者。培养健全人格,有利于挖掘人的心理潜能;揭示心理健康者的待征,有利于确定人的发展水平极限,揭示并提供心理健康发展所需的环境条件。

3.健全人格的培养有利于维持社会的稳定

社会秩序的稳定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该社会成员的思想观念一致和行为是否合乎道德规范。心理适应不良和精神失常者,对事物的理解和判断往往模糊混乱,情绪变化无常,行为异常,缺乏自制力,从而导致破坏群体的凝聚力,不利于社会秩序的稳定。因此进行健全人格教育有利于维护社会的稳定和安定团结

4.健全人格教育是素质教育向纵深方向的发展

素质教育是当今教育领域中最热门的话题。在当前实施健全人格养成教育的过程中,首先必须弄清楚人格教育和素质教育的关系。素质一词,根据《现代汉语词典》解释,是指事物本来的性质。随着素质教育的兴起以及人们对素质问题的深入思考,素质的概念从外延到内涵都有了扩大,当代人们对人的素质的理解是一个相当广阔的概念,即指人在先天禀赋基础上,通过教育和社会实践活动而发展、形成的一系列生理、心理的相对稳定的素养或特性。素质教育就是通过必要的教育手段和措施,使人的各方面的素养得到完善和提高。它所强调的是如何因势利导地完善人的个性,开发人的潜能,优化、完善人的素质,从而为社会发展提供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人格是素质的重要内容,人格在心理素质中处于核心地位。一个人的素质好不好,与其人格因素息息相关;一个人的人格素养不健全,其文化、智能、品德、劳动、生理等方面的素质便难以发挥到高水平。人格更看重人的心理素质的“质”的要素,更看重个体后天习得的社会性成分。近代学者王国维“有境界则自成高格”的话,可以形象地说明素质与人格的关系,“高品格”的素质,即可称之为人格。人格教育是对学生素质提出“高品格”要求的教育,是现代学校优化人才素质的重要途径,是落实素质教育的必要措施。如果说素质教育是着重从教育方向上对教育进行面上的规范的话,那么人格教育则着重向纵深开掘,立足于深层素质的培养和发展。它不仅强调人的个性的全面发展和潜能的充分开发,而且更强调人的素质的“质”的提高,更强调在人的个性差异上的充分发展,使人的素质得到更有效度的培育和提高。因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