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泪管支架
- 格式:ppt
- 大小:33.01 MB
- 文档页数:37
鼻内镜下人工鼻泪管支架逆行植入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疗效【中图分类号】r77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2)10—0002—01【摘要】目的:观察探讨鼻内镜下人工鼻泪管支架逆行植入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临床疗效,总结其临床治疗经验及临床意义。
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9月至2011年11月32例(34眼)慢性泪囊炎的患者,皆在鼻内镜下行人工鼻泪管支架逆行植入术治疗,术后随访半年,观察治疗效果及复发率。
结果:32例34眼慢性泪囊炎的患者,完全治愈有27眼,好转有6眼,无效有1眼,无出现术后并发症,随访半年无1例复发,总有效率为97.1%。
结论:鼻内镜下人工鼻泪管支架逆行植入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临床疗效显著,具有操作简单、并发症少、效果显著、复发少的优点,具有重要的临床使用价值,值得临床合理推广。
【关键词】鼻内镜;人工鼻泪管支架逆行植入术;慢性泪囊炎;并发症慢性泪囊炎属于一种常见的眼科门诊疾病,指的是泪囊和鼻泪管的上口出现阻塞现象,导致发病的泪囊炎的微生物一般是来自眼结膜囊的正常带菌、邻近组织鼻腔及其炎症的感染菌株,其中泪囊中包括有适合的营养物质、繁殖的温度、微生物增长等,最终导致此病。
本研究中通过观察探讨鼻内镜下人工鼻泪管支架逆行植入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临床疗效,总结其临床治疗经验及临床意义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09年9月至2011年11月32例(34眼)慢性泪囊炎的患者,男有17例(19眼),女有15例(15眼),年龄在37~64岁,中位年龄为52.6±1.4岁,术前30min皆停用止血、镇静剂等药物。
皆在鼻内镜下行人工鼻泪管支架逆行植入术治疗,术后随访半年,观察治疗效果及复发率。
1.2 方法1.2.1 术前准备准备好人工鼻泪管支架(湖南华福医疗器械科技有限公司生产)、泪道扩张器外套、导丝钩、引导丝、人工鼻泪管装载器及鼻泪道扩张器芯杆,所有患者皆采取泪点表面麻醉的方式进行,在下鼻道内将内含麻黄素及爱尔凯因的棉片填入,然后采取5ml的2%利多卡因对术眼的泪囊周围及泪小管进行皮下浸润麻醉,对筛前神经及眶下神经进行阻滞麻醉。
人工鼻泪管支架植入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护理摘要】目的探讨慢性泪囊炎患者行人工鼻泪管支架植入术的护理。
方法通过56例使用鼻泪管支架植入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患者进行有效的护理,观察其治疗效果。
结果通过手术前、手术后的专科护理,手术后坚持随访。
在56例患者中,有46例治愈、有7例有效、3例无效。
结论鼻泪管支架植入术值得推荐,而保证手术治疗效果的十分重要的环节则是手术前、手术后的合理护理。
【关键词】泪道阻塞鼻泪管护理慢性泪囊炎是眼科中的常见病、多发病,发病原因主要是:鼻泪管狭窄或阻塞,致使泪液不能流人鼻腔,积存于泪囊内,伴发细菌感染所引起[1]。
临床表现主要为溢泪,用手按压泪囊,可见泪小点有粘液流出,甚或有脓性的分泌物。
同时潜在的泪囊感染灶会威胁到眼睛表面各部结构以及内眼的手术。
传统的治疗方法是泪囊鼻腔吻合术,该手术的疗效是肯定的,但缺点是损伤大、破坏原有泪道结构、操作相对复杂、面部留疤痕等[1]。
由于泪道植管术的开展以及不断涌现的医用新型材料,明显提高了泪道植管手术的治疗效果。
我科从2010年11月至2012年12月一共选择了56例慢性泪囊炎的患者,手术方式均为人工鼻泪管支架植入术,手术后的效果良好,现总结护理体会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我科选取了56例慢性泪囊炎的患者,其中女性患者有29例,男性患者有27例,年龄在38~6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2±20.5)岁。
56例患者在手术前均使用生理盐水进行了泪道的冲洗等相关的专科检查,最后确诊为慢性泪囊炎的患者。
1.2 人工鼻泪道支架结构人工鼻泪道支架的制作材料是聚氨基甲酸乙酯,形如蘑菇头,其内径是1.5mm,外径是2.0mm,长度是3.5mm,同时配有支架植入附件。
1.3 手术后疗效判定[2]治愈:泪道冲洗通畅,无溢泪;有效:泪道冲洗通畅或通而不畅,溢泪减轻;无效:泪道冲洗不通畅,溢泪无改善。
1.4 结果56例患者均顺利植入支架,均随访至手术后6个月:有46例患者治愈,7例患者有效,3例患者无效,总有效率是94.6%。
两种泪道引流管治疗泪道阻塞的疗效比较廖润斌;张世华;李娜【摘要】AIM:To observ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the neotype lacrimal drainage tube(RS model) for the treatment of lacrimal duct obstruction.METHODS:It was a retrospective case series study.Totally 75 cases (93 eyes) of lacrimal duct obstruction were enrolled in the study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treatment group (50 eyes) and control group (43 eyes).The treatment group was implanted the neotype lacrimal drainage tube(RS model).The control group underwent the implantation of annular silicone tube and their efficacy were analyzed.RESULTS:Followed up for 3-12mo after extubation,the cure rate and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he treatment group were 90%,96% respectively,and the control group of it were 72%,84%.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The total rate of intraoperative and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was 8% in treatment group,35% in control group respectively,the rate of the control group was obvious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treatment group,there was significant statistical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P<0.05).CONCLUSION:The implantation of the neotype lacrimal drainage tube(RS model)is safe,fast and simple,easy to operate and extubate easily with good clinical effect in the treatment of lacrimal duct occlusion.%目的:探讨新型RS泪道引流管治疗泪道阻塞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5-06/2016-06我院75例93眼泪道阻塞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50眼置入新型RS泪道引流管,对照组35例43眼行环形硅胶管置入术,观察两组疗效.结果:拔管后随访3~12mo,治疗组治愈率及总有效率分别为90%、96%,对照组的治愈率及总有效率分别为72%、8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中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分别为治疗组8%、对照组3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型RS泪道引流管治疗泪道阻塞手术时间短、操作简便、易拔管、并发症少、安全性高、效果好.【期刊名称】《国际眼科杂志》【年(卷),期】2017(017)005【总页数】4页(P998-1001)【关键词】新型RS泪道引流管;泪道阻塞;置管术【作者】廖润斌;张世华;李娜【作者单位】516001 中国广东省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眼科;516001 中国广东省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眼科;516001 中国广东省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眼科【正文语种】中文引用:廖润斌,张世华,李娜.两种泪道引流管治疗泪道阻塞的疗效比较.国际眼科杂志2017;17(5):998-1001泪道阻塞是眼科常见病,可致慢性泪囊炎,常为内眼手术的禁忌证。
硅胶泪道置管成形术治疗鼻泪管阻塞性疾病的临床疗效和护理体会【中图分类号】r76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2)10-0159-01【摘要】目的对应用硅胶泪道管成形术对患有鼻泪管阻塞性疾病的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
方法抽取72例患有鼻泪管阻塞性疾病的患者病例,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平均每组36例,两组患者均采用硅胶泪道管成形术进行治疗。
对照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实施常规临床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实施综合护理干预。
结果观察组患者鼻泪管堵塞症状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结论应用硅胶泪道管成形术对患有鼻泪管阻塞性疾病的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关键词】硅胶泪道管成形术;鼻泪管阻塞性疾病;综合护理干预鼻泪管阻塞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一种多发性眼病。
由于患者的泪道引流系统发生阻塞而导致出现溢泪和溢脓等症状表现,在日常生活中患者常会感到不适和痛苦,进而对其生活质量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
而临床上传统的鼻腔泪囊吻合手术,由于会在患者的面部遗留下疤痕和需要对部分骨质进行切除处理,患者通常难以接受1。
本次研究中选取72例患有鼻泪管阻塞性疾病的患者病例,对应用硅胶泪道管成形术对其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
现将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本次抽样患者为2010年7月至2012年7月我院就诊的72例患有鼻泪管阻塞性疾病的患者病例,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对照组中男10例,女26例;年龄29至84岁,平均46.2岁;患病时间8个月至14年,平均3.7年;观察组中男8例,女28例;年龄28至82岁,平均46.7岁;患病时间7个月至12年,平均3.1年。
研究对象自然资料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实施常规临床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实施综合护理干预,主要措施包括:①术前:护理人员在对患者实施护理的过程中态度要保证和蔼,将该项治疗的具体方法和优点,手术医师水平,治疗事项向患者进行介绍,必要时可以请情况相同的患者介绍治疗成功的经验,使患者的恐惧心理消除,精神尽可能放松,使其自信心增加,能够能加积极主动的配合治疗。
泪道阻塞的临床治疗进展【摘要】泪道阻塞是指泪道遭到堵塞而造成的泪水堆积,该病已成为社会重点关注的眼科问题。
近年来,得益于临床学者不懈研究与科学技术发展,泪道阻塞的治疗方法也趋于多样化,各种方法都有其优劣之处,主要是要根据患者的泪道阻塞的类型,再根据患者具体的泪道阻塞类型进行针对性的具体治疗。
本文现即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就泪道阻塞的临床治疗进展加以综述。
【关键词】泪道阻塞;临床治疗;治疗方法泪道阻塞是眼科疾病的一种,是因为泪道阻塞而发生眼泪囤积,导致出现溢泪现象。
泪道阻塞多发生于泪点、泪小管、泪囊与鼻泪管交界处等。
患者在患此疾病时会出现无法自主控制眼泪,主要治疗思路为畅通泪道至鼻腔的引流通道,消除炎症,缓解眼泪囤积的症状。
为此,临床研究者致力于研发泪道阻塞的新治疗手段,以求满足患者需要,提高治疗效果。
本文现即对泪道阻塞临床治疗的相关文献进行回顾,对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与总结。
1泪道阻塞的概念泪道阻塞按照类型可分为先天性和后天性。
先天性的泪道阻塞多见于婴幼儿,是因为在婴幼儿出生时鼻腔里的开口没有自然开放,而是被一层薄膜阻隔了泪液不能自然的流到鼻腔之中而导致眼睛里的泪液囤积,之能通过眼睛流出,主要表现为眼部流泪、眼屎多。
一般多见于婴幼儿,因为其泪道,即眼部通往鼻腔的纤细管道被薄膜阻碍,无法正常流通泪液。
部分泪道阻塞会随着婴幼儿的发育,薄膜消失而自愈,另一部分也可能会恶化为泪囊炎。
后天泪道堵塞,发生的原因第一是泪小点外翻,泪小点不能接触泪湖;第二是,是因为泪小点发生异常,如狭窄、闭塞等;第三,是因为遭受外伤或是有异物等原因导致泪道的阻塞,泪液无法自然流出。
2对泪道阻塞的治疗方法研究进展2.1泪道探通手术泪道探通术的步骤包括术前麻醉、扩大泪小点、探通、术后观察及复查等,具体如下:术前麻醉:泪道探通一般需要患者平躺,然后会滴表面麻醉眼药水。
扩大泪小点:麻醉效果满意之后,会使用泪小点扩张器,扩大泪小点。
探通:泪小点扩开后,将使用探通针顺着泪点进入泪小管、泪总管、泪囊,然后转入鼻泪管进行探通,探通的过程中可能会出血,因为将膜捅开之后,小血管可能会破裂,但是这种出血一般15分钟之内就会停止。
专利名称:带翼状固定部的鼻泪管支架专利类型:实用新型专利
发明人:肖满意,戴珊珊
申请号:CN200820159220.9
申请日:20081114
公开号:CN201303996Y
公开日:
20090909
专利内容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提供
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翼状固定部的鼻泪管支架,它包括引流管和至少两片翼状固定部,所述翼状固定部一端固定于引流管的首端,另一端呈射线状斜向延伸。
该带翼状固定部的鼻泪管支架具有便于收集泪液、便于引流、可保持鼻泪管通畅、制作工艺简单的优点。
申请人:肖满意
地址:410011 湖南省长沙市人民中路156号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眼科
国籍:CN
代理机构:湖南兆弘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赵洪
更多信息请下载全文后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