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结构几何尺寸检查细则
- 格式:doc
- 大小:69.00 KB
- 文档页数:2
钢结构进场检查内容钢结构是建筑中常见的一种结构形式,具有高强度、轻质、耐久性好等特点。
然而,在进行钢结构施工之前,必须进行进场检查,以确保钢结构的安全、可靠性以及符合设计要求。
本文将详细介绍钢结构进场检查的内容。
1. 钢材进场检查钢结构的主要材料是钢材,因此在进场检查时,首先要对钢材进行检查。
检查的内容包括:- 规格、型号和材质:检查钢材的规格、型号和材质是否与设计要求一致。
检查是否符合钢材生产标准,如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等。
- 表面质量:检查钢材的表面是否有明显的锈蚀、氧化、划痕、凹陷等缺陷,以及是否符合钢结构施工的要求。
- 钢材标识:检查钢材是否有标识,标识中应包含钢材的规格、批号、生产日期等信息,以便追溯钢材的质量和来源。
2. 钢构件进场检查钢构件是钢结构的组成部分,进场检查时需要对钢构件进行全面检查。
检查的内容包括:- 尺寸和几何要求:检查钢构件的尺寸、几何要求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测量钢构件的长度、宽度、高度等尺寸,并与设计图纸进行比对。
- 表面处理:检查钢构件的表面处理情况,如除锈、防腐等工艺是否符合要求。
- 焊缝质量:检查钢构件的焊缝质量,包括焊缝的形状、尺寸、焊缝的焊接质量等。
确保焊缝的强度和可靠性。
- 补强措施:检查钢构件是否有必要的补强措施,如加强筋、加强板等。
检查补强措施的安装是否符合要求。
3. 运输和存放检查钢结构在运输和存放过程中需要注意安全和防护。
检查的内容包括:- 运输安全:检查钢结构的运输工具、运输工艺是否安全可靠。
检查运输工具的载重能力、固定设备是否符合要求,确保钢结构在运输过程中不受损坏。
- 存放安全:检查钢结构的存放环境是否安全合理。
检查存放场地的平整度、排水情况、防盗措施等。
确保钢结构存放期间不受损坏和盗窃。
4. 钢结构零部件检查钢结构的零部件包括螺栓、螺母、焊材等,这些零部件的质量直接影响钢结构的安全性。
检查的内容包括:- 规格型号:检查零部件的规格、型号是否与设计要求一致。
钢结构监理细则一、工程概述本工程为具体工程名称,位于工程地点,总建筑面积为具体面积平方米。
该工程的钢结构部分主要包括具体钢结构的组成部分,如钢梁、钢柱等,其设计使用年限为具体年限。
二、监理依据1、国家和地方现行的有关工程建设及钢结构工程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
2、本工程的设计文件、施工图纸及相关技术资料。
3、建设工程监理合同及施工合同。
三、监理工作流程1、施工准备阶段审查施工单位的钢结构施工资质和安全生产许可证。
审核施工单位提交的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重点审查施工工艺、质量保证措施、安全保障措施等。
检查施工单位的质量、安全管理体系是否健全。
审查钢结构原材料、构配件的质量证明文件,并进行见证取样送检。
2、施工阶段旁站监督钢结构的安装过程,重点检查钢结构的连接节点、垂直度、水平度等。
对钢结构的焊接质量进行检查,包括焊缝的外观质量、内部缺陷等。
检查钢结构的防腐、防火处理是否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
督促施工单位做好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检验和验收工作。
3、竣工验收阶段组织钢结构工程的预验收,对存在的问题要求施工单位及时整改。
参加建设单位组织的竣工验收,签署监理意见。
四、监理工作的控制要点及目标值1、原材料及构配件的质量控制钢材的品种、规格、性能应符合设计要求和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检查钢材的质量证明文件,对进场的钢材进行见证取样送检,检验其力学性能和化学成分。
焊接材料的品种、规格、性能应符合设计要求和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检查焊接材料的质量证明文件,对重要结构的焊接材料进行复验。
高强度螺栓连接副的品种、规格、性能应符合设计要求和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检查高强度螺栓连接副的质量证明文件和复验报告。
钢结构构配件的制作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和规范规定,对构配件进行进场验收,检查其几何尺寸、外观质量等。
2、钢结构制作过程的质量控制切割、下料的尺寸偏差应符合规范要求,边缘应平整、无毛刺。
矫正和成型的工艺应符合规范要求,矫正后的钢材表面不应有明显的凹面和损伤。
钢结构检查要求钢结构作为一种广泛应用于建筑、桥梁、工业设施等领域的重要结构形式,其安全性和可靠性至关重要。
为了确保钢结构在使用过程中的性能和安全,进行定期和全面的检查是必不可少的。
以下将详细介绍钢结构检查的各项要求。
一、检查前的准备工作在进行钢结构检查之前,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首先,要收集相关的设计文件、施工记录、维护手册等资料,了解钢结构的设计参数、使用条件和历史维护情况。
其次,确定检查的范围和重点部位,根据钢结构的用途、使用年限、环境条件等因素,制定合理的检查方案。
此外,还需要准备必要的检查工具和设备,如量具、无损检测仪器、安全防护装备等。
二、外观检查外观检查是钢结构检查的重要环节之一。
通过目视观察,可以发现钢结构表面的明显缺陷和损伤,如腐蚀、变形、裂纹、涂层剥落等。
1、构件表面检查钢结构构件表面是否平整,有无凹凸不平、划痕、锈斑等。
对于涂层保护的钢结构,要检查涂层是否完整,有无起泡、剥落、变色等现象。
2、连接部位重点检查钢结构连接部位的情况,包括焊缝、螺栓连接、铆钉连接等。
焊缝应检查是否存在裂纹、夹渣、气孔等缺陷;螺栓连接要检查螺栓是否松动、缺失,螺母是否拧紧;铆钉连接要检查铆钉是否松动、剪断等。
3、变形情况观察钢结构构件是否有弯曲、扭曲、局部凹陷等变形现象。
使用量具测量构件的变形程度,判断是否超过允许范围。
三、尺寸检查尺寸检查主要是对钢结构构件的几何尺寸进行测量,以验证其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1、构件长度、宽度和高度使用钢尺、卷尺等工具测量构件的长度、宽度和高度,检查其偏差是否在允许范围内。
2、截面尺寸测量钢结构构件的截面尺寸,如腹板厚度、翼缘宽度和厚度等,与设计图纸进行对比。
3、孔位和孔径对于有螺栓孔或铆钉孔的构件,检查孔位的准确性和孔径的尺寸是否符合要求。
四、无损检测无损检测是一种不破坏钢结构完整性的检测方法,可以有效地发现内部缺陷。
1、超声波检测利用超声波在钢结构中的传播特性,检测构件内部是否存在裂纹、夹杂物、分层等缺陷。
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本检验规范适用于建筑钢结构产品的最终检验,即钢结构构件最后出厂前的构件检验。
引用标准为GB-2001《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生产技术部负责构件检验、记录和记录的收集工作。
最终检验时主要是对钢结构安装有重要影响的部位、尺寸进行检验并做好记录。
对影响较小或在前面制造过程中已检验的项目,最终检验时只检验但不做记录。
经检验不合格的产品按《不合格品的控制程序》处理。
构件检验合格后由质量总负责人签发产品出厂合格证。
钢结构主要构件最终检验规范如下:4.1 单层钢柱外形尺寸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中包括柱底面与柱端与桁架连接的最上一个安装孔距离、柱底面到牛腿支撑面距离、牛腿面的翘曲Δ、柱身弯曲矢高、牛腿处柱身扭曲、连接处柱截面几何尺寸等项目。
检验方法包括用钢尺检查、用拉线直角和钢尺检查、用拉线、吊线和钢尺检查等。
4.2 多节钢柱外形尺寸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2中包括一节柱高度H、两端最外侧安装孔距离l、铣平面到第一个安装孔距离a、柱身弯曲矢高f、一节柱的柱身扭曲、牛腿端孔到柱轴线距离l等项目。
检验方法包括用拉线和钢尺检查、用拉线、吊线和钢尺检查、用钢尺检查等。
删除了一些明显有问题的段落,如第二段中的“总则”标题和第三段中的“图例”标题。
对每段话进行了小幅度的改写,使其更加清晰易懂。
删除明显有问题的段落,剔除格式错误,重新改写如下:1.柱子连接处的垂直度应该小于b/100,且不应该大于5.0度。
柱子脚螺栓对柱轴线的距离应该为3.0.箱型截面连接处的对角线应该为3.0Δ度。
箱型柱身板的垂直度应该为h(b)/150,且不应该大于5.0度。
使用直尺和钢尺检查。
2.检查焊接实腹钢梁外形尺寸的允许偏差,符合表3的规定。
使用拉线和钢尺检查。
3.钢桁架外形尺寸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4的规定。
检查图例。
4.钢管构件外形尺寸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5的规定。
直径d的允许偏差为±d/500,构件长度l的允许偏差为±5.0,管口圆度的允许偏差为±d/500,管面对管轴的垂直度的允许偏差为±d/500,且不应该大于5.0.弯曲矢高的允许偏差为±l/500,且不应该大于5.0.使用拉尺、吊线和钢尺检查。
钢结构加工验收标准
钢结构加工验收标准是指钢结构产品在加工完毕后,进行验收的一些规定和要求。
以下是钢结构加工验收标准的一些内容:
1. 尺寸和几何要求:对于钢结构产品的尺寸和几何形状进行测量和检查,确保符合设计要求。
2. 表面质量:检查钢结构产品的表面是否光滑、平整,无凹凸、皱纹、气泡等缺陷。
3. 焊缝质量:对钢结构产品焊缝进行检查,确保焊缝牢固、均匀、无裂纹、孔隙等缺陷。
4. 材料质量:对钢结构产品所使用的钢材进行材料成分、机械性能等方面的检查,确保合格。
5. 组装质量:检查钢结构产品的组装质量,确保构件之间连接结实、紧密,无错位、变形等问题。
6. 补救措施:如果发现钢结构产品存在质量问题,需要制定相应的补救措施。
以上是钢结构加工验收标准的一些基本内容,具体的验收标准还需要根据具体项目和设计要求进行制定。
钢结构结构检验项目钢结构是一种行业应用广泛的建筑结构体系,结构稳定、强度高、耐候性好,是许多大型工业和民用建筑物的首选。
然而,为保证钢结构的强度、性能和安全,每个钢结构建筑项目都需要进行一系列严格的检验项目。
以下是钢结构检验项目的详细解析。
一、外观检查外观检查是钢结构检验的第一项重要任务,主要是确保钢结构的表面平整、光滑、无裂痕、无翘曲和损坏。
同时,还需要查看钢结构上是否有损坏、锈蚀、霉斑、油漆剥落或其他物质污染等等。
外观检查的目的在于确定外部环境对钢结构的影响,比如说阳光、气候变化、化学物质、车辆行驶后在路面上留下的污染物等。
二、几何尺寸检查几何尺寸检查是确定钢结构尺寸是否符合设计要求的重要步骤。
测量钢结构的长度、宽度、高度、厚度和间隙等各种参数,确保结构参数值与设计参数值相匹配。
几何尺寸检查过程中还需要查看钢构件制造时的曲率、平面、垂直度和平直度等方面。
三、结构力学分析力学分析是用来分析和测量钢结构在重载或风力作用下所承受的结构力。
在结构力学分析时,通常要进行应力测试和变形测试。
应力测试用来计算钢结构在受到大量载荷时的承重能力,而变形测试则用来确定结构变形程度、变形速度和反弹速度等因素。
四、焊缝检查钢结构焊缝检查是用来检查焊接接点是否具有质量问题的重要测试方法,其目的在于确定焊接接点的质量和有效性。
焊缝检查包括视觉检查、无损检测和冲击试验等。
视觉检查是最基本的方法,但无法在内部发现隐蔽的缺陷。
随着检测技术的发展,很多高精度的检测方法和设备已经被广泛应用。
总之,正确的钢结构检验是确保建筑结构安全和可靠性的关键要素,在每个建筑项目中必不可少。
以上四个方面,即外观检查、几何尺寸检查、结构力学分析和焊缝检查,涵盖了钢结构检验的核心,如果在检验过程中有任何疑问或问题,应当立即修正并重新测试。
这样可确保钢结构安全、可靠,并且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进而满足建筑序列的设计要求。
钢构质量检验标准
钢构件是建筑结构中常用的重要构件之一,其质量直接影响到建筑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为了保障钢构件的质量,制定了一系列的检验标准,以确保钢构件的质量符合要求。
以下将介绍钢构质量检验的标准内容。
一、外观质量检验
1. 表面平整度:钢构件表面不得有凹陷、凸起及其他瑕疵,表面平整度应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2. 表面氧化:钢构件表面不得有氧化物,应保持金属光泽。
3. 涂层检验:若为喷涂、镀锌等表面涂装,应检查涂层的厚度、附着力等指标。
二、尺寸质量检验
1. 尺寸偏差:钢构件的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偏差范围应在允许范围内。
2. 焊缝质量:检查钢构件的焊缝是否牢固,是否有裂纹、气孔等缺陷。
三、材质质量检验
1. 化学成分:对钢材的化学成分进行检验,确保符合相关标准。
2. 机械性能:检测钢材的拉伸强度、屈服强度、冲击韧性等机械性能。
四、耐久性能检验
1. 腐蚀性能:对钢构件进行盐雾腐蚀试验,检测其耐腐蚀性能。
2. 疲劳性能:进行疲劳试验,检验钢构件的疲劳寿命。
综上所述,钢构质量检验标准涵盖了外观质量、尺寸质量、材质质量及耐久性能等多个方面,确保钢构件的质量达到要求。
只有严格按照标准执行检验工作,才能保障建筑结构的安全和稳定。
钢构制作质量检验标准根据公司现有钢结构加工制作工艺,大致分为:1)拼板;(2)切割(3)组立(4)埋焊(5)矫正(6)钻孔(7)拼装(8)焊接(9)喷砂(10)油漆十个工序。
针对以上工序参照《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5-2001》中相关规范。
拟制定各工序质量控制要求和工艺处罚标准。
一、所有工程必须严格按照图纸设计要求进行加工制作。
相关标准参照《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5-2001》中相关规范。
二、为保证产品质量,应落实好“三检”制度:自检、互检、专职检。
各工序应根据各自工序质量控制标准,严格自检,保证不合格的零部件不向下道工序转交;工序之间要进行互检,达不到本工序质量要求的零部件不接收;质检人员要全过程督查,针对各工序出现的问题,及时处理整改并处罚。
三、各工序质量标准1.拼板质量标准根据下料清单合理进行板材拼接,对接焊缝严格按照制定的焊接工艺进行施焊,设计要求全焊透的一、二级焊缝应采用超声波探伤进行内部缺陷的检验。
焊缝外观质量按照规范GB50205-2001第5.2条执行,焊缝表面不得有裂纹、焊瘤等缺陷。
一级、二级焊缝不得有表面气孔、夹渣、弧坑裂纹、电弧擦伤等缺陷,且一级焊缝不得有咬边、未焊满、根部收缩等缺陷。
2、切割质量标准根据下料清单进行合理布料,做到材料利用率最大化。
切割过程不得出现断火现象,保证割缝平滑。
清理零部件反正面割缝要进行清理,不得存留氧化铁皮、割渣等残留物。
尺寸控制按照规范GB50205-2001第7.2.2条执行。
3、组立质量标准焊接H型钢的翼缘板拼接焊缝与腹板拼接焊缝的间距不应小于200mm。
翼缘板拼接长度不应小于2倍板宽;腹板拼接宽度不应小于300mm,长度不应小于600mm。
注:标准H型钢对接参照此规定执行。
焊接H型钢组装尺寸允许偏差参照规范GB50205-2001附录C中表C.0.1规定执行。
4、埋焊1)质量标准严格按照针对相关工程制定的焊接工艺进行施焊,焊缝焊脚按照规范GB50205-2001第5.2.5条执行。
钢结构构件检验标准钢结构在建筑工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而构件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整个建筑物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为了确保钢结构构件的质量符合标准要求,需要进行严格的检验。
下面将介绍钢结构构件检验的标准和流程。
一、外观检查在进行任何其他具体的检验之前,首先需要对钢结构构件的外观进行检查。
外观检查包括构件表面是否有明显的变形、裂纹、氧化等情况。
构件的外观应当平整、清晰,并且没有明显的缺陷或损伤。
二、尺寸检验尺寸检验是钢结构构件检验的重要环节之一。
通过检测构件的尺寸,可以确保构件的几何尺寸符合设计要求。
尺寸检验应当包括构件的长度、宽度、厚度等参数的测量,以及构件之间的连接尺寸的检查。
三、材质检验钢结构构件的材质是其质量的重要保证。
材质检验主要包括对构件的材料进行化学成分、力学性能等方面的检测。
通过材质检验,可以确定构件所采用的材料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并且具备足够的强度和耐久性。
四、焊缝检验在钢结构构件的制造过程中,焊接是一个重要环节。
焊接质量直接关系到构件的强度和连接性能。
因此,焊缝检验是不可或缺的一项内容。
焊缝检验应当包括焊接接头的形态、焊缝的密度、焊缝的牢固程度等方面的检测。
五、表面处理检验表面处理是保护钢结构构件免受腐蚀、氧化等侵害的重要手段。
表面处理检验主要包括构件的防腐涂层、喷漆等处理方式的检测。
通过表面处理检验,可以确保构件具有良好的防护性能,延长其使用寿命。
六、现场安装检验钢结构构件在现场安装后,还需要进行现场安装检验。
现场安装检验主要包括构件的连接方式、连接质量、安装平整度等方面的检测。
现场安装检验是确保钢结构构件安全可靠使用的最后一道关口。
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检验,可以全面评估钢结构构件的质量是否符合标准要求。
钢结构构件的检验是确保建筑工程安全可靠的基础,也是对施工质量的保障。
只有严格按照标准要求进行检验,才能保证钢结构构件在使用过程中不出现安全隐患,为建筑物的稳定性提供坚实的保障。
钢结构质量检查流程及规范要求一、依据标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规范》 GB50300—2001《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5—2001《钢结构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GB50221—95《钢结构高强螺栓连接的设计施工及验收规程》 JGJ82二、检查准备(一)、钢结构设计图(二)、加工及安装图(三)、其他有关图纸及技术条件(四)、施工合同复印件(五)、劳务分包合同(六)、项目策划会交底记录三、流程及规范1、地脚螺栓基础检查重点检查地脚螺栓组群的间距、柱距、跨距是否满足结构安装要求,留存复验记录,基础的支撑面预留孔螺栓漏出的长度应重点检查其规范要求为:(一)基础标高误差在±5mm以内为合格。
(二)地脚螺栓中心偏移±5mm(含5mm)螺栓伸出支撑面长度偏差30mm(含30mm)螺纹外漏长度30mm(含30mm)。
检查方法:用水准仪、水平尺、钢尺现场实测。
2、主结构安装检查检查柱垂直度,梁起脊高度和平整度等,重点应为高强螺栓初拧、终拧的施工质量现场焊接质量均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
(一)钢柱a、柱脚底座中线对定位中线的偏移±5mmb、柱脚标高允许偏差±5mmc、垂直度允许偏差单层柱H≤10m 偏差H/1000 且不大于10mmH>10m 偏差H/1000 且不大于25mm对高层最大不超过25mm(二) 钢梁a、钢梁的长度L/2500且不大于5mmb、焊接梁端部高度偏差:H≤800允许偏差:±2mmH>800 允许偏差:±3mm(包括吊车梁)c、梁的垂直度(梁高H) H/250 且不应大于15mmd、钢梁不允许有下挠,整体平面度≤20mm(三)高强螺栓a、要有合格的检测报告b、用手调试时应能自由进出c、紧固后用小锤敲打应无松动,另外用红蓝铅笔在螺栓和螺母头部划一直线,然后将螺母松动60°再紧固,检查扭力应在0.9T~1.1T之内(T为力矩)。
钢结构检测方案一、背景介绍钢结构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建筑、桥梁和其他工程领域的重要结构形式。
为确保钢结构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定期进行检测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将提供一份钢结构检测方案,以确保钢结构的质量和可持续性。
二、检测目标1. 确保钢结构的结构完整性和稳定性。
2. 检测钢结构中可能存在的缺陷或损伤。
3. 评估钢结构的承载能力和耐久性。
4. 提供钢结构维护和修复的建议。
三、检测方法1. 目视检查:通过肉眼观察钢结构的外观,检查是否存在明显的裂缝、变形或腐蚀等问题。
2. 非破坏性检测:利用超声波、磁粉、涡流等技术,检测钢结构中可能存在的隐蔽缺陷,如裂纹、腐蚀、松动等。
3. 破坏性检测:在需要更详细的检测时,可以进行取样分析或进行钢结构的部分破坏,以获取更准确的数据。
四、检测内容1. 钢结构的外观检查,包括表面是否有裂纹、变形、腐蚀等问题。
2. 钢结构的尺寸测量,以评估结构的几何形状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3. 钢结构的材料分析,包括成分分析、硬度测试等,以确保材料符合标准要求。
4. 钢结构的焊缝检测,包括焊缝的质量评估和焊接接头的强度测试。
5. 钢结构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分析,包括静力学和动力学的计算和模拟。
6. 钢结构的防腐蚀检测,包括涂层的附着力测试和腐蚀程度评估。
五、检测报告1. 检测报告应包括对每个检测项目的详细描述和评估结果。
2. 报告应提供钢结构的结论和建议,包括维护、修复或替换的建议。
3. 报告中应提供检测所使用的方法和仪器的详细说明,以及数据的分析和解释。
4. 报告应包括钢结构的图纸和照片,以便更直观地了解问题和建议。
六、检测周期1. 钢结构的检测周期应根据结构的使用情况和环境条件进行评估。
2. 一般来说,建议每年进行一次钢结构的常规检测,以及每隔3-5年进行一次更详细的全面检测。
七、检测人员要求1. 检测人员应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经验,熟悉钢结构的设计和施工规范。
2. 检测人员应持有相关的资格证书,并接受定期的培训和考核。
钢结构安装工程施工质量监理细则1. 基本要求1.1 项目质量验收标准根据《建设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 50300),钢结构工程应按下列各项验收标准进行验收:1.构件制造、质量检验和缺陷控制标准;2.零部件的加工精度、尺寸公差和表面质量;3.成品构件的几何尺寸、偏差和表面质量;4.焊缝质量、尺寸、形态和性能;5.竣工验收及资料验收。
1.2 施工质量控制1.施工单位应根据设计文件和施工方案,合理安排施工进度,并制定合理的施工组织设计和方案,确保施工质量;2.施工单位应按照设计文件和相关规范要求,合理选择施工工艺、材料和设备;3.施工单位应严格按照质量责任制要求,认真负责地履行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各项质量控制措施,并及时发现和纠正缺陷,保证施工质量;4.施工单位应加强现场管理,建立健全的工程质量安全管理体系,规范操作,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和环保要求。
2. 施工工艺及施工质量控制2.1 钢结构制作1.钢材采用符合标准并经认可的钢厂生产的符合规范要求的钢材,应有质量证明文件,不得使用锈蚀、弯曲、表面质量不良等有缺陷的产品;2.制作工艺应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尤其注意焊缝的质量,严禁出现裂纹、碳化、夹渣等缺陷;3.关键部位应注意进行暗浮法、渗透法、射线或超声波探伤检测,以保证焊缝的质量;4.制作过程中严格按要求对零部件进行标识和记录,确保装配时构件位置正确无误。
2.2 钢结构安装1.钢结构安装前应制定安装方案,并进行预埋件及其它构件的定位;2.钢柱、梁和桁架的安装应使用铣边机对连接钢板进行加工处理,以达到高精度的加工要求;3.安装过程中应注意构件的防锈、防腐、防震等措施,确保构件表面质量;4.焊接首要注意控制好焊接工艺、电流、电压、温度等参数,确保焊接质量;5.安装过程中应使用专门的检验工具,如龙门直线、经线、螺旋等工具,以保证构件的垂直度、水平度和平面度。
对于零部件定位不准确的情况,应及时进行调整处理,并记录和报告。
钢结构几何尺寸检测细则
1、适用范围
本细则适用于钢结构的几何尺寸的检测。
2、参考标准
YB 9257-1996 《钢结构检测评定及加固技术规程》
JTG F80/1-2004 《公路工程质量检测评定标准第一册土建工程》
GB 50205-2001 《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T 50344-2004 《建筑结构检测技术标准》
3、检验内容
检查钢结构的几何尺寸是否符合要求
4、检验方法
4-1 主控项目
钢结构几何尺寸用钢尺检查,钢构件外形尺寸主控项目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4-1。
表4-1 钢结构外形尺寸主控项目的允许偏差(mm)
4-2 一般项目
刚构件外形尺寸一般项目的允许误差应符合标准GB 50205-2001附录C中表
C.0.3-表C.0.9的规定。
检查数量:按构件数量抽查10%,且不应少于3件。
检验方法:见标准GB 50205-2001附录C中表C.0.3-表C.0.9
4-3 对于钢结构的小构件的检测
小构件的内径、外径以及深度好友厚度等则由游标卡尺和千分尺来检查。
构件误差应满足表4-1。
5、结果整理
记录相关数据,对照相应标准要求评判检测结果,编制检测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