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银行学第三章(1)
- 格式:ppt
- 大小:266.00 KB
- 文档页数:2
货币银行学第三章:利率引言利率是货币银行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也是货币市场中最基本的价格之一。
在第三章中,我们将探讨利率的定义、测量方法以及影响利率的因素。
详细讨论利率的这一章对于理解货币市场和货币政策的制定具有重要意义。
一、利率的定义利率是指借贷资金的价格,也是货币借贷关系中出借方获得报酬的比例。
利率在实践中以百分比形式表示,并在一定的时间内计算。
例如,年利率是在一年时间内计算的利率。
二、利率的测量方法货币银行学中常用的利率测量方法有以下几种:1.名义利率(Nominal Interest Rate):指借贷资金中未经通胀调整的利率。
通常,名义利率是指定时间内出借的资金量与借贷时所规定的利息之比。
2.实际利率(Real Interest Rate):指通过减去通胀率后得到的利率。
实际利率衡量了借贷资金的购买力变化,对于投资者来说更具有意义。
3.整体利率(Aggregate Interest Rate):指整个经济中的平均利率。
整体利率是衡量货币市场总体状况的重要指标。
三、影响利率的因素利率的水平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下面是几个主要的因素:1.货币供求关系:当货币市场供求失衡时,利率会受到影响。
当货币供应过剩时,利率会下降;当货币供应不足时,利率会上升。
2.政府货币政策:政府通过调整货币政策来影响利率。
例如,加强货币紧缩政策可能导致利率上升,而采取货币宽松政策可能导致利率下降。
3.经济形势:经济的整体状况也会影响利率。
当经济增长迅速时,利率通常会上升;而当经济衰退时,利率则有可能下降。
4.风险与信用等级:利率也受到借款方信用等级和借款风险的影响。
信用等级较高的借款人通常可以获得更低的利率,而风险较高的借款人则需要支付更高的利率。
四、利率对经济的影响利率对经济有着重要的影响,下面是几个典型的影响方式:1.投资:利率水平直接影响到企业和个人的投资决策。
较低的利率通常会刺激投资需求,而较高的利率则可能减少投资。
第三章利息与利息率参考答案一、填空1.政府债券、公司债券、金融债券;2.通货膨胀;3.流动性偏好理论。
二、单选1.C;2.C;3.C;4.D;5.A;6.B;7.B;8.B三、多选1.CD;2.ABC;3.ABD;4.ABE;5.ACE;6.BD;7.ABC四、判断1.错;2.对;3.对;4.错;5.对;6.错;7.错五、名词解释1.名义利率是以名义货币表示的利率;实际利率是名义利率剔除掉了通货膨胀因素以后的真实利率。
2.到期收益率,是指来自于某种信用工具的收入的现值总和与其今天的价值相等时的利率水平。
3.利率市场化是指国家控制基准利率,其他利率基本开放,由市场决定,即由资金供求关系确定。
4.利率的期限结构是指不同期限债券的利率之间的关系,反映了固定收入证券的期限与收益之间的关系,用收益率曲线加以描述。
利率的风险结构指期限相同债券的不同利率之间的关系。
六、简答1.名义利率是以名义货币表示的利息率;实际利率是名义利率剔除通货膨胀因素后的真实利率,即实际利率=名义利率-物价变动率。
判断货币政策松紧的标准应该是实际利率,原因在于:(1)在信用行为中,衡量债权人的收益和债务人的成本的合理指标应该是实际利率,而非名义利率。
在资金融通行为中,债权人除了获得名义利率的报酬外,还遭受或面临来自物价上涨所带来的对收益的侵蚀,作为交易的对方,债务人除了支付名义利率的成本外,其债务负担会因为物价上涨而得到一定程度的减免。
在通货膨胀的背景下,债权人收到的货币的购买力下降,债务人用于清偿债务的货币相对比较廉价。
在通货紧缩背景下,情况恰好相反。
(2)在经济面临通货膨胀即经济景气相对高涨时,债务人面临比较乐观和宽松的经营环境,获取收入的能力相对较强,因而清偿债务的能力相对较强;在经济面临通货紧缩即经济景气相对低落时,债务人面临比较困难或紧张的经济环境,获取收入的能力也相对较弱,因而清偿债务的能力相对较弱。
2.在利率的风险结构决定中起着决定性作用的因素有:(1)违约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