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一部分 自然地理 第1章 地理学习必备基础知识-地球和地图 1 地球仪与地图
- 格式:ppt
- 大小:3.27 MB
- 文档页数:12
第1讲地球仪与地图[课程标准] 高中课程标准没有专门要求,但是本部分是学习地理的必备基础知识,是高考的重要内容。
核心素养解读1.区域认知:利用经纬网进行定位,认识区域。
2.综合思维:结合经纬网判读,进行相关计算,分析区域特征;结合相关图表掌握地图三要素及比例尺的计算。
3.地理实践力:观察北极星仰角,确定地理纬度;借助地图等在野外辨别方向。
知识体系导学积累必备知识——基础落实赢得良好开端一、地球和地球仪1.地球的形状:地球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的椭球体。
2.地球的大小3.地球仪的概述地球仪是按一定比例缩小后制成的地球的模型,地球仪是一个________球体。
二、经纬线和经纬度1.经线和纬线本初子午线:通过英国____________【疑难辨析1】地球上的点是不是都有东西南北四个方向?2.经度与纬度经度纬度某地子午线平面与本初子午线平面之间的夹角(面面角) 某地到地心的连线与赤道平面的夹角(线面角)从____________向东、向西各分已知一条经线的度数为X,那么与它正相对的另一条经线的度数Y=180°-X(X、Y所属的东西经度不同)。
【疑难辨析2】北半球某地观看北极星仰角度数与纬度数有什么关系,南半球能看到北极星吗?三、经纬网1.概念:在地球仪上,________和________相互交织而成的网络。
2.意义(1)定位置根据经度和纬度判断绝对位置,主要有经纬度位置、________位置、五带位置等。
(2)定方向经线指示________方向,________指示东西方向;依据经度和________的变化,判断地图上的方向。
(3)定距离①纬度相差1°,经线长约________千米。
②经度相差1°,赤道上长约________千米。
(4)定范围根据区域所跨经纬度的多少和纬度________,判断经纬网覆盖范围大小。
四、地图三要素1.比例尺(1)公式:比例尺=________________。
精品基础教育教学资料,仅供参考,需要可下载使用!必修一第一章行星地球第一节星球地球1、星云:由气体和尘埃组成的幸运雾状外表的天体,主要物质是氢。
蟹状星云是金牛一团无定形的膨胀气体。
2、恒星:由炽热气体组成,能自己发光的球状或类球状天体。
太阳是离地球最近的恒星。
3、行星:在椭圆轨道上环绕恒星运行的近似球状的天体,行星质量比恒星小,本身不发光,靠反射恒星的光而发亮。
土星是环绕太阳运行的一颗行星。
4、卫星:环绕行星运转的天体,卫星的大小差别很大,有的直径只有几千米大,月球是地球的天然卫星。
5、宇宙中的天体都在运动着,运动中的天体相互吸引、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地球所处的天体系统从低到高的级别依次为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和总星系。
6、已知太阳系有八颗行星。
按他们与太阳的距离,由近及远依次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7、地球唯一一颗适合生物生存的繁衍的行星:①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适中,使地球表面有适于生命过程发生的和发展的温度条件。
②地球具有适中的体积和质量,其引力可以使大量的气体聚集在地球的周围,形成包围地球的大气层。
③地球上有液态水。
第二节太阳对地球的影响1、太阳辐射:太阳源源不断的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四周放射能量的现象。
2、太阳能量的来源:来源于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应。
3、太阳的大气层从里到外分为:①光球:是用肉眼可以观测到的太阳表面,厚度约500千米,地球上接收到的太阳光基本上都是由光球发射出来的。
②色球:位于光球外部,呈玫瑰色,厚度约几千千米。
它发出的可见光不及光球的千分之一,只有在日全食或用特殊的望眼镜才能看到。
③日冕,:是太阳大气的最外层。
可以延伸到一个太阳半径,甚至更远。
它的量度仅为光球的百万分之一,只有在日全食或用特制的日冕仪才能看到。
4、太阳活动:太阳大气经常发生大规模的运动。
太阳活动的类型主要的是黑子和耀斑,他们是太阳活动的重要标志。
①黑子:光球表面出现的一些黑斑点。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202X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一章:地球和地图地球是我们生活的家园,也是我们进行地理争辩的基础。
理解地球的结构和特点,把握地球的测量方法和地图的绘制方法,对于学习地理和生疏世界具有重要意义。
本章主要介绍地球的外形和运动、地球的内部结构、地球的大地形和大洋概况、地球的气候区划、地球的地理坐标和地图制作等内容。
一、地球的外形和运动地球是一个近似于椭球体的球体,不是完全的球体。
地球的赤道半径略大于两极半径,使得地球表面存在南北两极突出的外形。
地球的绕轴自西向东旋转,这就是地球的自转。
地球的自转产生了昼夜交替、地球旋转力和离心力等现象。
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是24小时,这是地球的平均自转周期,称为地球日。
地球不仅自转,还围着太阳公转。
地球绕太阳一周的时间称为地球的公转周期,约为365.25天,这是地球的平均公转周期,称为一个回归年。
地球的公转轨道是近似椭圆形。
地球的公转速度和公转轨道对季节的变化有着重要的影响。
二、地球的内部结构地球的内部结构主要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三个层次。
地壳是地球最外部的一层,分为陆地地壳和海洋地壳两种类型。
地幔位于地壳和地核之间,是地球体积最大的一层,分为上地幔和下地幔。
地幔的上部是拉斯马克面,下部是减缓面。
地核是地球的内核,分为外核和内核。
外核是液态的,内核是固态的。
第1页/共3页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地球的内部结构争辩了地球的物质组成、物理性质和地震波传播规律。
地球的内部结构对地球的地貌、地震和火山活动等现象有着重要的影响。
三、地球的大地形和大洋概况地球的地理特征主要包括陆地和海洋两个部分。
陆地是指地球表面的固态地壳部分,约占地球表面积的29%,主要分布在北半球。
海洋是指地球表面的液态水域部分,约占地球表面积的71%。
地球的大陆为横贯东西、狭长纵向的欧亚大陆和北美大陆。
欧亚大陆是世界上最大的大陆,涵盖了亚洲和欧洲。
北美大陆是世界上第三大大陆,北美洲和南美洲之间有一个重要的陆桥,称为中美洲。
第一部分自然地理第一章地理学习必备基础知识——地球和地图学案1 地球仪与地图【学习目标】①识记地球的形状、大小和半径。
②掌握经纬线的特点和经纬度的划分。
③能够利用经纬网确定地球表面两点的相对位置、距离。
④理解并掌握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
一、地形的形状和大小由上图知:地球赤道半径略大于极半径,故其形状特点是: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椭球体。
二、地球仪 1.地轴地球仪上,地球绕转的轴,其倾斜方向不变——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
2.两极地轴穿过地心,与地球表面相交的两点。
3.经线和纬线的特点(1)经线特点⎩⎪⎨⎪⎧①所有经线长度都相等,长约2万千米②所有经线都相交于南、北极点③两条相对应的经线构成一个经线圈, 将地球平分为两个半球(2)纬线特点⎩⎪⎨⎪⎧①纬线是大小不等的圆圈②赤道是最大的纬线圈,越往两极,纬线圈越小③每条纬线与每条经线相互垂直1.甲、乙两人从赤道出发,甲向北行,乙向东行,如果两人保持其方向不变,那么,他们能回到原出发点吗?答案:甲不能,乙能回到原出发点。
4.经度和纬度经度纬度图示划分从本初子午线向东、向西各分180°从赤道向南、向北各分90°分布规律东经度的度数越向东越大,西经度的度数越向西越大北纬的度数越向北越大,南纬的度数越向南越大划分半球20°W~0°~160°E为东半球,160°E~180°~20°W为西半球以赤道为界线,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特殊经纬度①0°经线为东西经分界线②180°经线大致与日界线重合①30°纬线是中、低纬度界线;60°纬线是中、高纬度界线②23°26′是热带、温带界线,66°34′是温带、寒带界线5.经纬网(1)经纬网的概念:在地球仪上,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而成的网络。
(2)经纬网的意义:定位置、定方向、定距离、定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