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县上官厂铅锌矿地质特征及成矿条件分析
- 格式:pdf
- 大小:226.42 KB
- 文档页数:5
铅锌矿矿区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分析【摘要】由于变质岩地层及矿体形态复杂多样,加强铅锌矿矿区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分析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本文从铅锌矿矿区矿床地质特征、成矿条件及铅锌矿矿区矿床的找矿标志分析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矿区;矿床地质特征;找矿标志一、前言近年来,随着矿种多样,矿化信息丰富的优点,使得人们对矿区的挖掘技术不断提高。
虽然我国在找矿标志的技术上有所提高,但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需要改进,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新时期,加强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分析,对我国铅锌矿矿区有着重要意义。
二、铅锌矿矿区矿床地质特征矿区内的地层分布以泥盆系、二叠系最为广泛分布,石炭系地层仅在南部边缘出露。
矿床主要产出于二叠系茅口-栖霞组、泥盆系融县组、独山组鸡窝寨段中。
中二叠统茅口-栖霞组为灰色厚层致密块状灰岩、含骨屑隐藻灰岩、泥晶藻凝块灰岩、燧石结核灰岩及白云质灰岩为铅锌矿含矿层位之一,50~127m。
上泥盆统融县组主要岩性为灰、浅灰色中厚层致密块状灰岩,白云质条带灰岩夹白云岩、页岩,为铅锌矿含矿层位之一,厚72.5m。
独山组鸡窝寨段为浅灰、灰色厚层及中厚层细-中晶白云岩,中部夹细粒白云质砂岩及灰黄色泥岩,亦为铅锌矿含矿层位,厚80~141m。
区内构造以断裂为主,褶皱次之,一系列NW 向断裂、褶皱所组成的丫都-蟒硐断裂带,是著名的丫都-蟒硐-紫云深大断裂的盖层构造之一,具多期活动特点,据区调资料属中生代前形成的古断裂,可能形成于加里东期,从而控制着区域构造的格局,并控制着古生代以来各时代的岩相古地理环境,是地台内隆起区与沉降区的分界,即大地构造单元的边缘部位。
区域内岩浆活动不发育,主要为早二叠世晚期至晚二叠世早期基性岩浆喷溢形成的峨眉山玄武岩。
三、成矿条件1、案例概述筲箕湾铅锌矿床位于贵州省赫章县南东部,处于江南地块西南缘,黔北台隆之六盘水断陷与遵义断拱两个三级构造单元结合部位。
早古生代晚期,由于地壳拉张,沿赫章县丫都、蟒硐(南到紫云县)一带,产生了著名的丫都--蟒硐(紫云)深大断裂,形成了丫都--蟒洞断裂带,该断裂SW侧为六盘水断陷,NE侧为遵义断拱。
矿产资源M ineral resources铅锌矿床成矿流体特征及矿床成因分析刘扩龙,孙晓飞,季 春(陕西地矿区研院有限公司,陕西 咸阳 712000)摘 要:我国是铅锌矿产资源储量丰富的国家之一,全国现有铅锌储量1亿多吨,位列世界排名的亚军。
对铅锌矿床成矿流体特征及其矿床成因进行分析,有助于推动国内铅锌矿产的持续开发利用。
本文首先对目前国内的铅锌矿床分布和成因进行分析,研究了国内铅锌矿产成矿的优势和特点,对现有矿产的类型进行了说明。
之后对铅锌矿产的分布规律进行研究,探讨了不同区域铅锌矿床的主要分布规律和特点。
最后以国内铅锌矿床的成因进行分析并提出了流体特征的具体状态特点。
关键词:铅锌矿床;成矿;流体特征;成因分析中图分类号:P61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65(2020)20-0074-2Characteristics of ore-forming fluid in Pb-Zn deposit and analysis of its genesisLIU Kuo-long, SUN Xiao-fei, JI Chun(Shaanxi Geology and Mineral Research Institute Limited,Xianyang 712000,China)Abstract: China is one of the countries with rich reserves of lead and zinc mineral resources. The analysis of metallogenic fluid characteristics and genesis of lead-zinc deposits is helpful to promot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lead-zinc deposits in China. This paper first analyzes the distribution and genesis of lead-zinc deposits in China, studies the advantage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lead-zinc deposits in China, and explains the types of existing minerals. After that, the distribution law of lead-zinc deposits is studied, and the main distribution law and characteristics of lead-zinc deposits in different regions are discussed. Finally, the origin of lead-zinc deposits in China is analyzed and the specific state characteristics of fluid characteristics are put forward.Keywords: lead zinc deposit; mineralization; fluid characteristics; genetic analysis铅锌资源是世界资源领域比较丰富的种类,地球5大洲的50多个国家都蕴含丰富的铅锌资源。
铅锌矿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规律研究论文结合笔者实际的工作研究经验,以某处铅锌矿床的成因、流体包裹体与成矿规律等为研究内容,以为相关的研究提供参考性的建议,论文中的观点为笔者研究所得,其中不足之处,有待进一步批评指正。
标签:铅锌矿床地质成矿规律1引言铅锌矿是重要的矿产资源,对社会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而随着资源开采的速度加快,资源稀缺导致的发展成本不断上升,而更加深入的研究铅锌矿床的成因、流体包裹等方面的内容,可以为矿产资源的勘查和开发利用提供有效的理论支持,从而提升资源的利用率,并且更好的保护自然环境,为我国的经济发展提供稳定性的保障。
2铅锌矿矿床的地质特征(1)地层:本文研究的铅锌矿矿床位于柴达木盆地的北缘,该地区的出露地层的分布为下元古界达肯大板群、上奥陶统滩间山群、上泥盆统阿木尼克组、下石灰统城墙沟组,其中下元古界达肯大板群的岩性为斜长片麻岩、白云石英片岩、二云片岩等深变质岩系;上奥陶统滩间山群为浅海相基性-酸性火山喷发熔岩,有少量碳酸盐岩和碎屑岩夹沉积;上泥盆统阿木尼克组为断续式的分布,岩性为细砾岩夹砂岩透镜体和紫红色复成份砂岩;下石灰统城墙沟组为黄色、红色粉砂岩,细砂岩夹泥质灰岩。
(2)矿床地质特征:铅锌矿床位于柴北缘构造带的三级盆地内,在盆地的下部发育一系列同生断裂,滩涧山群包括火山岩沉积组和紫红色砂岩组,其中上部和下部都为火山岩沉积组,而中部为紫红色砂岩组,而岩性的组成与变质程度也是有所不同的,分别成型与岛弧火山环境和弧后盆地环境,火山岩的构造环境也有较大的差异,铅锌矿为一套富含碳质、石英绢云母片岩等,总体是以层状赋存于下部火山岩组的大理石中,大理石以厚层状为主。
(3)矿体特征:矿体的走向为连续型的。
其总体的趋势由北西向东南,规模是由大至小,探明的矿体超过了120个,参加储量计算的接近90个。
这些铅锌矿主要存在于大理岩边部或大理岩中,按照矿体的分布和结构形状等特点,可以将硫化矿体分为层状矿体和非层状矿体,其中层状矿体具有过渡性质,且随着矿体和大理岩等地质体的方向呈明显的分带状;而非层状矿体分布在深部,与层状矿体的郏县大体在29线附近,产于厚层大理岩中,与层状矿体有明显的不用矿床地质特征。
某铅锌矿地质特征、成矿及找矿标志[摘要]文章主要针对某铅锌矿区地质特征、成矿原因及找矿标志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铅锌矿;成矿模式;矿床成因;找矿标志1、矿床地质特征1.1 区域地质概况某矿区岩体是一面积较大的酸性侵入岩基,地层出露有中三迭统杂谷脑组(T2Z)、上三迭统如年各组(T3r)、第四系(Q)等,除局部地段有扭曲外,地层总体走向NNW,倾向NE。
位于牦牛沟一卡子复式向斜构造的西翼,次级褶皱主要有背斜及热桑山向斜;主要断裂属北西向的炉霍一道孚一康定断裂带与北东向的木居断裂的组成部分。
1.2 矿体特征通过地质勘探,区内共圈出3条工业矿体,即西矿带I号矿体和东矿带Ⅱ、Ⅲ号矿体,3条矿体大致平行产出,自上盘至下盘分别为Ⅲ、Ⅱ和I号矿体。
I号矿体为矿区主矿体,矿体走向长1150m,自7勘探线至12勘探线以南,厚度平均231TI,走向NW,倾角37°,矿体总体向西侧伏、侧伏角10°~15°;矿体赋存于喜山期折多山碱长花岗岩体的含矿碎裂花岗岩相带(r53-Tr2)中,矿体产状与含矿层产状基本一致,顶板为花岗糜棱岩、碎裂花岗岩。
矿体顶板与围岩多由断裂破碎带分开,底板界线不清晰,通过试样分析成果确定。
矿体沿倾向分支现象明显,矿体总体厚度变薄,倾角变小。
Ⅱ号及Ⅲ号矿体分布在矿区东侧,赋存于三叠系中统杂谷脑组角岩层(T2Z-HS)中,两条矿体均规摸小,延深不大。
1.3 构造特征矿区内构造以断层为主,褶皱次之,节理发育。
矿区断裂较为发育,属于区域北西一南东向压扭性炉霍一道孚一康定断裂带构造体系所派生的一系列不同力学性质所产生的不同方向断层;节理、裂隙,构成矿区基本构造格架,这些不同性质、不同序次的构造都与矿体的形成和矿物组分富集密切相关。
北西向压扭性断裂破碎带是主要断裂,位于矿区东部I矿带上盘,沿山岩体东部边缘展布,纵贯矿区,规模较大;主要将大山岩体边缘相细粒黑云母花岗岩挤压呈糜棱结构,形成了花岗糜棱岩带,由于受强烈的区域挤压、扭裂作用,使糜棱岩带蚀变具强硅化现象,局部形成不规则脉状硅质岩,经工程揭露在糜棱岩带内部常夹有碎裂花岗岩块体;由于糜棱岩带岩石结构紧密,缺乏容矿空间,致使后期矿液沿该带上升成为导矿通道,仅在微裂隙内充填呈羽毛状铅锌微脉,使整个规模很大的糜烂棱岩带在成矿过程中普遍产生铅锌矿化,但没有形成工业矿体,仅局部地段出现厚度薄而规模短小的铅锌矿脉。
矿产资源M ineral resources甘肃厂坝铅锌矿床地质特征、矿床成因及成矿模式的探讨王锦涛(甘肃省有色金属地质勘查局兰州矿产勘查院,甘肃 兰州 730046)摘 要:甘肃成县厂坝铅锌矿床包括厂坝、小厂坝和李家沟铅锌矿,自20世纪六七十年代发现、勘查、开采以来,先后提交各类铅锌资源储量1050多万吨,为陇南乃至甘肃经济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在此,作者觉得有必要对矿床整体特征和最近几年开展的接替资源勘查项目取得的主要成果做一简介,并结合最新理论和工作中的心得对矿床成因和成矿模式进行探讨。
认为厂坝铅锌矿为“多元成矿”模式,早期混浆期热水喷流沉积为主要成矿模式,后期热液改造、变质再造成矿作用和次生变化等为次要成矿模式。
关健词:厂坝铅锌矿;接替资源勘查;多元成矿;热水喷流中图分类号:P618.42;P618.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65(2019)01-0108-3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discussion the Genesis and Metallogenic modelof the Changba Pb-Zn deposit in GansuWANG Jin-tao(Lanzhou mineral exploration institute of Gansu nonferrous metal geological exploration bureau, Lanzhou 730046,China)Abstract: The changba Pb - Zn deposits in chengxian county of Gansu province, including Changba Xiaochangba and Lijiagou Pb - Zn deposit, it has submitted more than 10.5 million tons of various kinds of Pb - Zn resource reserves since it was discovered, explored and exploited in the 1960s and 1970s。
8.3 铅锌矿资源的地质特征一、矿床时空分布及成矿规律我国铅锌矿床虽然在各地质时代均有分布,但有相对集中分布的地质时代和成矿期。
据《中国有色金属矿山地质》(地质出版社,1991)统计的铅锌矿分布的地层时代:前震旦纪占19%、震旦纪占11%、寒武纪—志留纪占15%、泥盆纪—二叠纪占46%、三叠纪—白垩纪占8%、第四纪占1%。
从成矿期来看,据《中国内生金属成矿图说明书》统计的中国铅锌矿床成矿期:前寒武占6%、加里东占3%、海西占12%、印支占1.3%、燕山占39%、喜马拉雅占0.7%、多期占38%。
空间分布,超大型、大中型铅锌矿床和铅锌成矿区带,主要集中分布在滇川地区(特别滇西兰坪地区)、秦岭—祁连山地区、内蒙古狼山—渣尔泰地区和大兴安岭区带以及南岭地区。
我国铅锌成矿规律仍是目前矿床地质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许多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
从铅锌成矿区带的分布和矿床产出,除上述时空分布基本状况外,还有以下一些规律和特点:1)主要类型矿床(田)所处的成矿环境和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性。
分布广泛、规模巨大的碳酸盐岩型矿床(田)的成矿环境,多数产于地台地区,少数分布于冒地槽区域里。
局限的沉积盆地较之开放的沉积盆地更有利于碳酸盐岩型铅锌矿的形成。
含矿地层,南方的含矿地层多为上震旦系、泥盆系、石炭系;东北地区的含矿地层多为中元古界及寒武系—奥陶系。
分布的地区,主要集中于湘、桂、粤、滇、川、黔、辽吉、塔里木西北及西南边缘。
泥岩-细碎屑岩型铅锌矿床(田),多数产于褶皱带中的冒地槽类复理式沉积环境中,而且出现的矿床具有成群成带和矿床规模较大的特点。
如内蒙古狼山元古宙冒地槽中的炭窑口、霍各乞、东升庙、甲生盘等矿床。
产于秦岭海西-印支冒地槽中的西成-凤太铅锌矿带,更是密集成群成带分布,如甘肃西成矿田中的密集分布的厂坝、李家沟、毕家山、邓家山、洛坝等超大型、大型及一批中小型铅锌矿床;陕西凤太地区的密集分布铅锌矿床:银洞梁(大型)、峰崖(中型)、手搬崖(中型)、铅硐山(大型,含东塘子大型)、八方山(大型,含二里河大型)、银母寺(中型)等一批大中型铅锌矿床。
29矿产资源Mineral resources铅锌矿床成矿地质特征及深部成矿地质预测李 明(辽宁省第九地质大队有限责任公司,辽宁 铁岭 112000)摘 要:我国铅锌矿床成矿地质主要分布在北方的内蒙古赤峰浩布高地区,然而此区域矿山已经被大量开采,所以对其他地区的铅锌矿床进行研究和勘察是当下急需部署的战略任务。
本文就铅锌矿床的成矿地质做出必要的分析,而后又对我国铅锌矿床的成矿地质特征和深部成矿地质预测手段进行了探讨,希望能为相关学者提供必要的信息参考。
关键词:铅锌矿床;成矿地质特征;成矿地质预测中图分类号:P61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1-5004(2020)04-0029-2收稿日期:2020-02作者简介:李明,男,生于1986年,汉族,辽宁铁岭人,本科,地质工程师,研究方向:地质矿产。
1 铅锌矿床成矿地质分析1.1 铅锌矿床地质类型对于铅锌矿床而言,其地层主要有古生界、中生界、元古界三种类型,而不同类型的地层其界态构造又存在明显差异。
古生界主要是以寒武系岩石为主,其主要包括泥灰岩、变质的板岩等,从分布上来看,这些岩石都表现出较强的零散性。
中生界主要是以石炭系、滞留系岩石为主,比如安山岩、角砾岩就是最常见的中生界岩层。
元古界主要是以石英岩为主,这部分岩层具有较强的坚硬性质,是大多数矿产开发者最喜爱的岩层种类。
受气候条件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铅锌矿床成矿地质的不同构造岩层中,其各个组成结构也存在明显差异。
1.2 铅锌矿床地理排布特征当前我国铅锌矿床的地理分布有着明显的方向排布特性,可将其主要划分为四种地理排布方式,第一种是由北向西发展的铅锌矿床,这种构造形式的铅锌矿区发展时间相对较长,因此其在我国内分布的范围最广,但是当地质构造发生变化时容易对其岩层结构造成影响。
第二种是由东向西发展的铅锌矿床,这种地质构造的铅锌矿床在早期阶段主要以褶皱地貌分布,而后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其在晚期主要以断裂地貌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