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检验基础知识
- 格式:doc
- 大小:58.44 KB
- 文档页数:18
药学检验知识点总结高中一、药物质量标准1. 药物的质量标准是评价药物质量的重要指标,包括外观、理化性质、含量、纯度、杂质等方面。
2. 药物质量标准的确定是依据药典规定的,国际上通用的药典有欧洲药典、美国药典、英国药典等。
3. 药物质量标准是根据患者用药的需要以及药物的贮存、加工、质量控制和使用的要求来确定的。
4. 质量标准的设定是依据药物的特性、用途和药效来确定的。
二、分析方法1. 药物分析方法包括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两个方面。
2. 定性分析是通过检验物质的性质、成分和结构来进行分析,如显微镜观察、气相色谱、液相色谱等。
3. 定量分析是通过测定物质的含量、纯度和杂质等来进行分析,如滴定法、分光光度法、色谱法等。
4. 对于不同的药物,要选择合适的分析方法来进行分析,以保证检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三、检验仪器1. 药学检验需要使用各种仪器进行药物的分析、检测和质量控制,如pH计、电导计、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高效液相色谱仪等。
2. 不同的仪器有不同的功能和应用范围,需要根据药物的特性和要求来选择合适的仪器。
3. 对检验仪器的使用需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并进行仪器的维护和校正,以保证仪器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四、质量控制1. 药物的质量控制是指对药物生产中各个环节进行监督和管理,以保证药物质量符合标准要求。
2. 质量控制包括原料的采购、生产工艺、成品检验、包装储存等环节。
3. 质量控制的方法包括质量标准的设定、工艺流程的设计、检验方法的确定等。
4. 质量控制需要涉及到的知识点有药物生产过程、质量标准的确定、分析检验方法的选择等。
五、药物检验的重要性1. 药物检验是保证药物质量和安全性的重要手段,对患者安全和用药效果有直接影响。
2. 通过药物检验,可以及时发现和排除药物的不合格品,保证药物的合格率和稳定性。
3. 药物检验的结果可以为患者和医生提供合理用药的依据,保证患者的用药安全。
总之,药学检验是药学专业的重要学科之一,涉及到药物的质量、安全性和有效性等方面。
药品质量检验综合知识一、药品质量检验的重要性药品质量检验是保障人民群众用药安全的重要环节。
药品作为直接涉及人体健康的产品,其质量安全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因此药品质量检验至关重要。
二、药品质量检验的目的对药品进行质量检验的主要目的是确保药品的质量符合规定标准,保障人民群众用药安全。
药品质量检验通常包括对药品原料的检验、生产工艺的检验和成品的检验等内容。
三、药品质量检验的主要方法和标准1.外观检验:通过观察药品的外观色泽、形状、气味等来判断药品是否符合质量标准。
2.理化性质检验:包括药品的溶解性、熔点、相对密度、折射率等理化性质的检验,以确定药品的纯度和稳定性。
3.含量测定:通过对药品中有效成分的含量进行测定,来确保药品的疗效。
4.微生物检验:对药品中的微生物污染情况进行检验,以保证药品的无菌性。
5.杂质和掺假检验:检验药品中杂质和掺假成分的含量,以保障药品的纯度和质量。
四、药品质量检验的常用仪器和设备1.高效液相色谱仪(HPLC):主要用于药品含量测定和杂质检验。
2.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用于测定药品的含量和纯度。
3.电化学分析仪器:可用于药品的电导率测定等。
4.微生物检验专用培养箱:用于药品微生物检验。
5.原子吸收光谱仪:用于药品中金属元素含量的测定。
五、药品质量检验的标准和监管药品质量检验的标准主要包括国家药典、行业标准和企业标准等。
监管方面,药品质量检验主要由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和企业自身质量控制体系来监管和实施。
六、结语药品质量检验是保障人民群众用药安全的重要环节,各种检验方法和仪器设备的运用可以有效提高药品质量的监管和控制水平,从而保障人们的生命健康。
对药品质量检验相关知识的充分了解和掌握对药品质量监管工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药品检验基础知识药品是影响我们健康的重要因素,它们必须经受严格的检验,以确保我们的安全。
药品检验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它涉及到各个领域,如医药、化学、生物学和统计学等等,同时要求掌握许多基础知识。
本文将讨论药品检验基础知识的重要性,以及在药品检验中需要了解的一些基本概念。
为什么需要药品检验基础知识?药品是可以影响人们的健康和生命的物质。
随着药品市场的扩大和制造工艺的不断进步,药品的质量也成为了医疗保健中的一个重要议题。
正因为如此,药品检验成为了不可避免的必要环节。
药品检验的影响直接关系到我们的生命和健康,需要有比较严谨的方法和标准来保证药品的质量。
因此,了解药品检验基础知识对于确保我们的安全是非常重要的。
药品检验的概念和常用技术药品检验是一个很广泛的概念,它包含各种不同的测试和评估药品质量的方法。
一个好的药品检验方法应该是具有可靠性、准确性和重复性的,包括如下的常用测试:1.理化测试:这种方法主要包括对药品外观、理化性质和可见的污染物的检测。
可见外观评价、pH值、颗粒大小分布、颜色和纯度等理化测试都是检验老药品质量的基础方法。
2.化学测试:这种方法主要包括对药品中各种成分的检测,例如活性成分、杂质和过氧化物等。
这种检验方法可以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气相色谱、带电色谱、电喷雾质谱等方法来检测。
3.微生物测试:这种方法主要是用于检测药品中的微生物物种和数量。
这种方法使用培养、分离和菌落计数等方法来检验。
4.生物测试:这种方法主要用于定量评估药品的活性。
这种方法通常使用动物试验、细胞生长和细胞死亡等方法来评估。
药品检验的重要性了解药品检验的基础知识,可以让我们知道什么是一个健康的药品,帮助我们避免使用不良的药品和医疗事故。
因此,熟悉药品检验基础知识,不仅可以为我们带来健康、使得我们更安全,还可以让我们了解药品质量的本质并能更好地处理相应的情境,比如对于药品的问询、药物副作用的展示、医疗纠纷了解等等。
结语药品检验是确保药品质量、保护患者健康和安全的重要手段。
药品化学检验基础知识一、药品标准概述,中国药典介绍…实验误差的来源和评估…滴定分析方法………、概述,分类,滴定方式标准溶液(滴定液),浓度表示标准溶液(滴定液),配制与标定,滴定分析的计、滴定分析应用与示例五、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定义、原理、应用)六、药品的一般杂质检查(1、概述2、药品杂质来源3、杂质限量4、药品杂质分类5、重金属检查法)一、药品标准概述药品:是用于预防、治疗、诊断人的疾病,有目的地调节人的生理机能并规定有适应症或者功能主治、用法和用量的物质,包括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
化学原料药及其制剂、抗生素、生化药品、放射性药品、血清、疫苗、血液制品和诊断药品等。
药品标准:系根据药物来源、制药工艺等生产及贮存过程中的各个环节所制定的、用以检测药品质量是否达到用药要求并衡量其质量是否稳定均一的技术规定。
国家药品标准:是由国家政府制定并颁布的药品质量标准,系国家站在公众立场为保证药品质量而规定的药品所必须达到的最基本的技术要求。
国家标准是强制性标准,不能达到国家药品标准要求的药品,即被视为不符合法定要求的药品,因而不得作为药品销售或使用。
法定的国家药品标准有:现版药典为2005年版,分一部、二部和三部。
其中一部收载药材及饮片、植物油脂和提取物、成方制剂和单味制剂等;二部收载化学药品、抗生素、生化药品、放射性药品以及药用辅料等;三部收载生物制品。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标准,简称局颁标准,包括编纂成册出版发行以及单一品种的标准,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布执行。
二、中国药典介绍凡例中的有关规定同样具有法定的约束力;正文部分为所收载的药品或制剂的质量标准;附录包括制剂通则、通用检验方法和指导原则。
溶解度是药品的一种物理性质。
物理常数包括相对密度、馏程、熔点、比旋度等,测定结果不仅对药品具有鉴别意义,也反映药品的纯度,是评价药品质量的主要指标之一。
安全性与有效性的试验方法和限度均一性与纯度等制备工艺要求等内容;对于规定中的各种杂质检查项目,系指该药品在按既定工艺进行生产和正常贮藏过程中可能含有或产生并需要控制的杂质;改变生产工艺时需要另考虑增修订有关项目。
药品化学检验基础知识一、药品标准概述,中国药典介绍…实验误差的来源和评估…滴定分析方法………、概述,分类,滴定方式标准溶液(滴定液),浓度表示标准溶液(滴定液),配制与标定,滴定分析的计、滴定分析应用与示例五、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定义、原理、应用)六、药品的一般杂质检查(1、概述2、药品杂质来源3、杂质限量4、药品杂质分类5、重金属检查法)一、药品标准概述1.1、药品:是用于预防、治疗、诊断人的疾病,有目的地调节人的生理机能并规定有适应症或者功能主治、用法和用量的物质,包括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
化学原料药及其制剂、抗生素、生化药品、放射性药品、血清、疫苗、血液制品和诊断药品等。
1.2、药品标准:系根据药物来源、制药工艺等生产及贮存过程中的各个环节所制定的、用以检测药品质量是否达到用药要求并衡量其质量是否稳定均一的技术规定。
1.3、国家药品标准:是由国家政府制定并颁布的药品质量标准,系国家站在公众立场为保证药品质量而规定的药品所必须达到的最基本的技术要求。
国家标准是强制性标准,不能达到国家药品标准要求的药品,即被视为不符合法定要求的药品,因而不得作为药品销售或使用。
法定的国家药品标准有:1.3.1 中国药典现版药典为2005年版,分一部、二部和三部。
其中一部收载药材及饮片、植物油脂和提取物、成方制剂和单味制剂等;二部收载化学药品、抗生素、生化药品、放射性药品以及药用辅料等;三部收载生物制品。
1.3.2 局(部)颁标准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标准,简称局颁标准,包括编纂成册出版发行以及单一品种的标准,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布执行。
二、中国药典介绍2.1、药典包括凡例、标准正文、附录等内容。
凡例中的有关规定同样具有法定的约束力;正文部分为所收载的药品或制剂的质量标准;附录包括制剂通则、通用检验方法和指导原则。
2.2、2005年版药典凡例共28条。
下面介绍与检验相关的重点条款:2.2.1 第五条:性状项下记载药品的外观、臭、味,溶解度以及物理常数等。
药品检验重要基础知识点
药品检验是保障人民健康的重要环节,掌握相关基础知识点对于从事药品检验的人员来说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关键的基础知识点:
1. 药学基础知识:药品检验涉及到药品的组成、制备、性质等方面的知识。
了解药物的药理学、药代动力学、药物相互作用等内容对于正确评估药品质量至关重要。
2. 药品质量标准:药品质量标准规定了药品在质量、效能、安全性等方面应满足的要求。
掌握并理解各类药品的质量标准,如药典规定、国家药品标准等,是进行药品检验的基础。
3. 药品检验方法:掌握各种药品检验的方法是药品检验人员的核心能力之一。
这些方法包括化学分析方法、微生物检验方法、仪器分析方法等,通过这些方法可以定量或定性地评估药品的质量。
4. 药品不良反应与安全性评价:了解药品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并能够对其进行评估与处理,是确保药品安全性的关键。
药品检验人员需要了解药物的毒理学知识,掌握药品安全性评价的方法与流程。
5. 合规性与法规要求:药品检验需要遵守国家、地区的药品法规与要求。
了解相关的法规体系,掌握药品生产质量管理的要点与流程,能够在药品检验中保证合规性。
以上是药品检验重要的基础知识点,掌握这些知识对于提高药品检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至关重要。
药品检验人员需要不断学习和更新自己的知识,与时俱进,以提高对于药品质量的判断和评估能力。
论述药品检验工作的基本内容。
药品检验工作是指对药品的质量、安全和有效性进行检验的一项重要工作。
它涉及到多个方面的内容,包括药品的物理性质、化学成分、微生物污染、药效和药剂稳定性等。
本文将从药品检验工作的基本流程、常见检验方法和仪器设备、检验结果的评价和应用等方面展开详细论述。
药品检验工作的基本流程分为样品管理、检验方法的选择和执行、数据处理和结论评定四个环节。
首先是样品管理,包括进样、样品保存和标识等工作。
在进样过程中,应注意样品的真实性、完整性和代表性,确保样品与生产批次一致。
样品保存应符合相应的规定,避免样品受到光、热和湿度等不良影响。
其次是检验方法的选择和执行,根据药品的特点和要求选择合适的检验方法。
不同药品需要不同的方法,例如物理性质检验、化学测定、微生物检验等。
检验方法的执行包括样品制备、仪器设备操作和数据采集等。
第三个环节是数据处理,包括对实验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和统计等。
数据处理应遵循科学和严谨的原则,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最后是结论评定,根据检验结果和相应的标准来评价样品的质量、安全性和有效性,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措施。
药品检验工作所采用的方法和仪器设备多种多样,根据不同药品的特点和要求进行选择。
常见的检验方法包括物理性质检验、化学成分检验和微生物检验等。
物理性质检验包括外观检查、颗粒度测定、溶解度测定等,可以通过目测、显微镜观察、离心等方法进行。
化学成分检验是对药品的主要成分进行定性和定量的检验,可以采用色谱、质谱、红外光谱等方法进行。
微生物检验是对药品中微生物污染的检验,涉及到菌落计数、细菌鉴定、真菌检验等。
药品检验工作的结果评价和应用是确保药品质量和安全的重要环节。
评价检验结果时,应按照相应的标准和要求进行判定。
对于合格的样品,可以通过标签、宣传资料等方式宣传和推广;对于不合格的样品,应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如召回、销毁等。
同时,药品检验结果还可以为相关部门监管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通过药品检验结果可以及时发现和排查潜在的药品质量问题,保障人民群众的用药安全。
基础知识选择题1.药典规定原料药含量百分数如未规定上限,系指不超过()。
A.1B.1.001C.1.01D.1.1012.药品质量的全面控制是指( )。
A.药品生产和供应的质量控制B.真正做到把准确可靠的药品检验数据作为产品质量评价、科研成果鉴定的基础和依据C.帮助药品检验机构提高工作质量和信誉D.药品研究、生产、供应、使用和有关技术的管理规范、条例的制度与实施3.根据药品质量标准规定,评价一个药品的质量采用()。
A.药理作用B.生物利用度C.理化性质D.鉴别、检查、质量测定4.制造与供应不符合药品质量标准规定的药品是()。
A.违法行为B.不道德行为C.错误行为D.可谅解行为5.药品是指可以调节人的生理机能的物质,主要作用是()。
A.预防、治疗、诊断B.治疗C.防治D.改善体质6. 药典规定某药物需水浴30min后放冷至室温,水浴温度是指( )。
A.100CB.98~100 CC. 60~70 CD.40~50 C7.药典规定供试品做酸碱性试验时,未指明指示剂名称的是()。
A.酚酞指示剂B. pH试纸C.石蕊试纸D.甲基橙指示剂8. 某企业送检样品,样品总件数为100件,则应取样的件数为( )。
A.100B.10C.11D.129. 药厂水种类不包括( )。
D.生活用水A.生产用水B.锅炉用水C.污水10.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简称《中国药典》。
(2015年版)二部未收载的药品是()。
A.化学药品B.生物制品C.生化药品D.放射性药晶11.《中国药典》(2015年版)测定维生素C注射液的含量,采用的方法是()。
A.容量分析法B.色谱法C.光谱分析法D.升华法26. 原始检验记录及检验报告中某页或某栏大部分为空白应该()。
A.标注“以下为空白”B.画斜线C.画长横线D.标注“以下无效”27.药品质量的全面控制是指()。
A.药品生产和供应的质量标准B.真正做到把准确、可靠的药品检验数据作为产品质量评价、科研成果整定的基础和依据C.药品研究、生产、供应、临床使用和有关技术的管理规范、条例的制度和实践D.树立全国自上而下的药品检验机构的技术权威性和合法地位28.标准操作规程的英文简称为()。
药品质量管理与检验基础知识概述药品质量管理与检验是保障药品质量、确保药品安全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介绍药品质量管理与检验的基础知识,包括药品质量管理的重要性、质量控制体系、药品检验方法等内容。
药品质量管理的重要性药品质量管理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用药安全和疗效。
合格的药品质量管理可以确保药品的有效性、安全性和稳定性,避免因药品质量问题而引发的不良反应和治疗失败。
药品质量管理还是维护医疗秩序、规范市场竞争的重要手段,对于提升医疗服务水平和保障公众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质量控制体系1. GMP(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GMP是药品生产质量管理的基本原则,是一种质量管理体系。
GMP要求制药企业建立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包括企业质量政策、质量目标、质量控制程序等,旨在确保药品生产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符合质量标准。
2. GAP(Good Agricultural Practice)GAP是指良好的农业规范,主要适用于草药类药材生产。
GAP要求在药材的种植、采集、储存等环节中严格遵守质量管理要求,保证药材的安全、有效和稳定性。
3. GLP(Good Laboratory Practice)GLP是指良好的实验室规范,用于规范药品检验实验室的操作流程和质量管理。
通过GLP认证的实验室可以保证实验数据的可靠性和准确性,提高药品检验的科学性和信任度。
药品检验方法1. 外观检查外观检查是最基础的药品检验方法之一,通过观察药品的颜色、形状、气味等外观特征,初步判断药品是否符合质量标准。
2. 成分分析成分分析是药品检验的重要环节,通过对药品中主要成分的检测和分析,确定药品的含量、纯度等参数,评估药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3. 离子色谱法离子色谱法是一种常用的药品检验方法,主要用于检测药品中有机离子和无机离子的含量,具有高灵敏度和准确性的优点。
结语药品质量管理与检验是保障患者用药安全的重要环节,需要制定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确保药品的有效性、安全性和稳定性。
专业基础知识考试试卷(七)(药品检验类)姓名单位得分一、填空题(10题,每题1分,专10分)1.开办药品零售企业的审批单位是企业所在地级以上地方药监部门。
2.非处方药分为甲类和乙类非处方药的依据是 .3.中国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企业生产的药品取得注册证后方可进口。
4.《中国药典》的内容包括凡例、附录、索引。
5.《中国药典》规定的物理常数的测定不仅对药品有鉴别意义,也可以反映药品的6.凉暗处系指7.试时的温度,未注明者,系指在进行。
8.在药物溶出度检查中,溶出介质温度一般为。
9.注射液的装量检查,2ml以上至50ml者应取供试品支。
10.当药品熔点在80℃以上,其测定熔点所用的传温液用。
二、选择题(20题,单选项、多选各10题,每题1分,共20分)(一)单选1.不得委托书生产的药品是()A、原料药B、抗生素C、疫苗D、中药饮片E、生化药品2.当事人对药品检验机构的检验结果有异议的,可以自收到药检结果()日内提出复验申请。
A、8B、10C、30D、7E、153.崩解时限为15min的片剂是()A含片项B咀嚼片C泡腾片D普通片E分散片4.在含量均匀度检查中,需复试的测定结果是( )A、A+1.80S≤15。
0B、A+1。
80S>15.0;A+S≤15。
0C、A+1.45S>15.0D、A+1.45S>15.0;A+S≤15。
0E、A+S>15.05。
《中国药典》(2005年版)铁盐检查法中,所使用的显色剂是()A、硫氰酸盐B、水杨酸盐C、氰化物D、过硫酸盐E、硫代硫酸盐6.《中国药典》(2005年版)古蔡氏检砷法中,使用醋酸铝棉花的目的是()A、除去硫化氢气体B、除去砷化氢气体C、除去锑化氢气体D、除去二氧化碳气体E、除去三氧化硫气体7.药物中的信号杂质是指()A、对人体有害的杂质B、自然界中广泛存在,在多种药物中均存在的杂质C、仅在个别药物中存在的杂质D、其本身一般对人体无害,但其含量多少可以反映出药物纯度水平和工艺是否合理E、药物中所含最大允许量的杂质8.用于评价药品检测方法的指标是( )A、含量均匀度B、溶出度C、澄清度D、准确度E、释放度9.《中国药典》规定取某药2g,精密称定,指称取的重量范围()A、1.5-2。
基础知识选择题1.药典规定原料药含量百分数如未规定上限,系指不超过()。
A.1B.1.001C.1.01D.1.1012.药品质量的全面控制是指( )。
A.药品生产和供应的质量控制B.真正做到把准确可靠的药品检验数据作为产品质量评价、科研成果鉴定的基础和依据C.帮助药品检验机构提高工作质量和信誉D.药品研究、生产、供应、使用和有关技术的管理规范、条例的制度与实施3.根据药品质量标准规定,评价一个药品的质量采用()。
A.药理作用B.生物利用度C.理化性质D.鉴别、检查、质量测定4.制造与供应不符合药品质量标准规定的药品是()。
A.违法行为B.不道德行为C.错误行为D.可谅解行为5.药品是指可以调节人的生理机能的物质,主要作用是()。
A.预防、治疗、诊断B.治疗C.防治D.改善体质6. 药典规定某药物需水浴30min后放冷至室温,水浴温度是指( )。
A.100CB.98~100 CC. 60~70 CD.40~50 C7.药典规定供试品做酸碱性试验时,未指明指示剂名称的是()。
A.酚酞指示剂B. pH试纸C.石蕊试纸D.甲基橙指示剂8. 某企业送检样品,样品总件数为100件,则应取样的件数为( )。
A.100B.10C.11D.129. 药厂水种类不包括( )。
D.生活用水A.生产用水B.锅炉用水C.污水10.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简称《中国药典》。
(2015年版)二部未收载的药品是()。
A.化学药品B.生物制品C.生化药品D.放射性药晶11.《中国药典》(2015年版)测定维生素C注射液的含量,采用的方法是()。
A.容量分析法B.色谱法C.光谱分析法D.升华法26. 原始检验记录及检验报告中某页或某栏大部分为空白应该()。
A.标注“以下为空白”B.画斜线C.画长横线D.标注“以下无效”27.药品质量的全面控制是指()。
A.药品生产和供应的质量标准B.真正做到把准确、可靠的药品检验数据作为产品质量评价、科研成果整定的基础和依据C.药品研究、生产、供应、临床使用和有关技术的管理规范、条例的制度和实践D.树立全国自上而下的药品检验机构的技术权威性和合法地位28.标准操作规程的英文简称为()。
药品化学检验基础知识一、药品标准概述,中国药典介绍…实验误差的来源和评估…滴定分析方法………、概述,分类,滴定方式标准溶液(滴定液),浓度表示标准溶液(滴定液),配制与标定,滴定分析的计、滴定分析应用与示例五、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定义、原理、应用)六、药品的一般杂质检查(1、概述2、药品杂质来源3、杂质限量4、药品杂质分类5、重金属检查法)一、药品标准概述、药品:是用于预防、治疗、诊断人的疾病,有目的地调节人的生理机能并规定有适应症或者功能主治、用法和用量的物质,包括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
化学原料药及其制剂、抗生素、生化药品、放射性药品、血清、疫苗、血液制品和诊断药品等。
、药品标准:系根据药物来源、制药工艺等生产及贮存过程中的各个环节所制定的、用以检测药品质量是否达到用药要求并衡量其质量是否稳定均一的技术规定。
、国家药品标准:是由国家政府制定并颁布的药品质量标准,系国家站在公众立场为保证药品质量而规定的药品所必须达到的最基本的技术要求。
国家标准是强制性标准,不能达到国家药品标准要求的药品,即被视为不符合法定要求的药品,因而不得作为药品销售或使用。
法定的国家药品标准有:中国药典现版药典为2005年版,分一部、二部和三部。
其中一部收载药材及饮片、植物油脂和提取物、成方制剂和单味制剂等;二部收载化学药品、抗生素、生化药品、放射性药品以及药用辅料等;三部收载生物制品。
局(部)颁标准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标准,简称局颁标准,包括编纂成册出版发行以及单一品种的标准,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布执行。
二、中国药典介绍、药典包括凡例、标准正文、附录等内容。
凡例中的有关规定同样具有法定的约束力;正文部分为所收载的药品或制剂的质量标准;附录包括制剂通则、通用检验方法和指导原则。
条。
下面介绍与检验相关的重点条款:28年版药典凡例共2005、.第五条:性状项下记载药品的外观、臭、味,溶解度以及物理常数等。
溶解度是药品的一种物理性质。
物理常数包括相对密度、馏程、熔点、比旋度等,测定结果不仅对药品具有鉴别意义,也反映药品的纯度,是评价药品质量的主要指标之一。
第六条:鉴别项下规定的试验方法,仅反映该药品某些物理、化学或生物学等性质的特征,不完全代表对该药品化学结构的确证。
第七条:检查项下包括反映药品的安全性与有效性的试验方法和限度均一性与纯度等制备工艺要求等内容;对于规定中的各种杂质检查项目,系指该药品在按既定工艺进行生产和正常贮藏过程中可能含有或产生并需要控制的杂质;改变生产工艺时需要另考虑增修订有关项目。
第八条:含量测定项下规定的试验方法,用于测定原料及制剂中有效成分的含量,一般可采用化学、仪器或生物测定方法。
第十条:制剂的规格,系指每一支、片或其他每一个单位制剂中含有主药的重量(或效价)或含量的(%)或装量;注射液项下如为“1ml:10mg”,系指1ml中含有主药10mg。
贮藏项下的规定,系对药品贮存与保管的基本要求。
有名词术语表示,例如:密闭系指将容器密闭,以防止尘土及异物进入;阴凉处系指不超过20℃;凉暗处系指避光并不超过20℃;常温系指10~30℃。
第十五条原料药的含量(%),除另有注明者外,均按重量计。
如规定上限为100%以上时,系指用本药典规定的分析方法测定时可能达到的数值,它为药典规定的限度或允许偏差,并非真实含有量,如未规定上限时,系指不超过%。
第十六条标准品、对照品标准品系指用于生物检定、抗生素或生化药品中含量或效价测定的标准物质。
对照品除另有规定外,均按干燥品(或无水物)进行计算后使用。
计量单位(1)、滴定液和试液的浓度,以mol/L(摩尔/升)表示者,其浓度要求精密标定的滴定液用“XXX 滴定液(YYYmol/L)表示;作其他用途不需要精密标定其浓度时,用“YYYmol/L XXX溶液”表示。
(2)、温度以摄氏度(℃)表示:℃100~98除另有规定外,均指水浴温度.热水系指70~80℃室温系指10~30℃放冷系指放冷至室温(3)、百分比%(g/g)表示溶液100g中含有溶质若干克;%(ml/ml)表示溶液100ml中含有溶质若干毫升;%(ml/g)表示溶液100g中含有溶质若干毫升;%(g/ml) 表示溶液100ml中含有溶质若干克。
(4)、液体的滴,系指在20℃时,以水为滴进行换算。
(5)、溶液后标示的(1→10)等符号,系指固体溶质或液体溶质加溶剂使成10ml的溶液;未指明用何种溶剂时,均系指水溶液。
(6)、乙醇未指明浓度时,均系指95%(ml/ml)的乙醇。
取样量和试验精度(1)试验中供试品与试药等“称重”或“量取”的量,均以阿拉伯数码表示,其精确度可根据数值的有效数位来确定:如称取,系指称取重量可为~;称取2g,系指称取重量可为~;称取,系指称取重量可为~;称取,系指称取重量可为~。
(2)精密称定系指称取重量应准确至所取重量的千分之一;称定系指称取重量应准确至所取重量的百分之一;精密量取系指量取体积的准确度应符合国家标准中对该体积移液管的精度要求;量取系指可用量筒或按照量取体积的有效数位选用量具。
取用量为“约”若干时,系指取样量不得超过规定量的±10%。
(3)恒重除另有规定外,系指供试品连续两次干燥或炽灼后的重量差异在以下的重量;干燥至恒重的第二次及以后各次称重均应在规定条件下继续干燥1小时后进行;炽灼至恒重的第二次称重应在继续炽灼30分钟后进行。
,(或无水物、或无溶剂)计算”时,除另有规定外按干燥品)试验中规定“4(应取未经干燥(或未去水、或未去溶剂)的供试品进行试验,并将计算中的取用量按检查项下测得的干燥失重(或水分、或溶剂)扣除。
(5)试验中的“空白试验”,系指在不加供试品或以等量的溶剂替代供试液的情况下,按同法操作所得的结果;(6)含量测定中的“并将滴定的结果用空白试验校正”,系指按供试品所耗滴定液量(ml)与空白试验中所耗滴定液量(ml)之差进行计算。
(7)试验时的温度,未注明者,系指在室温下进行;温度高低对试验结果有明显影响者,除另有规定为应以25±2℃为准。
(8)试验用水,除另有规定外,均系指纯化水。
酸碱度检查所用的水,均系指新沸并放冷至室温的水。
(9)酸碱性试验时,如未指明用何种指示剂,均系指石蕊试纸。
三、实验误差的来源和评估、实验误差的来源在药品检验工作中,尤其在含量测定中,经常提到误差,什么是误差,误差的分类以及误差产生的原因,如何消除和减少误差,使检验结果更加准确可靠,这些问题是分析工作者首先考虑的问题。
、什么是误差任何分析测量所得的结果,总是和已知的真实含量或多或少有些差别,这些差别在分析上叫误差。
、误差的分类及其产生的原因根据误差的性质,可将误差分为三类:系统误差、偶然误差、过失误差。
系统误差系统误差又称可测误差。
它是由某种固定的原因所造成的,一般有固定的方向(正或负)和大小,重复进行测定时重复出现。
产生原因:(1)仪器和试剂引起的误差,如容量瓶刻度不准,试剂不纯等;(2)方法误差,所选方法不恰当引起;(3)操作误差,操作不当引起的误差。
消除系统误差方法(1)校准仪器(2)对照试验(3)空白试验偶然误差湿如测定环境温度、它是由一些不确定的偶然因素所引起的。
偶然误差又称不可定误差。
度变化等。
特点:有时大有时小,有时正有时负;规律:绝对值相同的正、负误差出现的概率大体相等;消除偶然误差方法:通过增加平行测定次数,减免测量结果中的偶然误差。
过失误差过失误差是指工作中的差错,是由于工作粗枝大叶,不按操作规程办事等原因造成的。
这类误差在工作中应该属于责任事故,是不允许存在的。
总之,杜绝过失误差、校正系统误差、控制偶然误差,测定的数据才是可靠的。
、实验误差的评估准确度是指测量值与真值接近的程度。
测量值与真值越接近,测量的误差就越小,准确度就越高。
通常用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来表示。
绝对误差=测量值-真值测量值-真值相对误差=────────×100%真值精密度表示平行测量的各测量值之间互相接近的程度。
通常用绝对偏差、相对偏差和相对平均偏差、相对标准偏差,多数用相对标准偏差(RSD)来表示。
绝对偏差(d)=测量值-平均值d=x-x i平均相对偏差=绝对偏差/平均值×100%d/x×100%=(x-x)/x×100%i平均平均平均相对平均偏差:d/x×100%=(∑︱x-x︳)/n·x×100%i平均平均平均平均标准偏差(s)2221)--(X)-(X)-(X S=√X+X+…+X/(n)n21平均平均平均.相对标准偏差(RSD)RSD=S/X×100%平均例如:一分析人员标定某滴定液的浓度,平行操作4次,结果为;;;L,计算测定的平均值、相对平均偏差、相对标准偏差。
平均值x=(+++)/4=L 平均平均偏差d=(+++)/4=L 平均相对平均偏差d/x=/×100%=%平均平均2222/(4-1) +++标准偏差s=√= mol/L相对标准偏差RSD=/×100%=%准确度与精密度的关系准确度高,要求精密度一定高;但精密度好,准确度不一定高。
准确度反映了测量结果的正确性;精密度反映了测量结果的重现性。
四、滴定分析法概述P152滴定分析(又称容量分析)法,是将一种已知准确浓度的标准溶液(滴定液)滴加到待测物质的溶液中,直到化学反应按计量关系完全作用为止,然后根据所用标准溶液的浓度和体积计算出待测物质的含量。
滴定,就是将标准溶液(滴定液)通过滴定管滴加到待测溶液中的操作过程。
在实际操作时,常在待测物质的溶液中加入可发生颜色变化的指示剂。
在滴定过程中,指示剂正好发生颜色变化的转变点称为滴定终点。
分类P152滴定分析可分为五类::以中和反应为基础。
常用标准溶液有盐酸滴定液、硫酸滴定液、氢氧化钠酸碱滴定法)1(.滴定液、高氯酸滴定液等。
(2)沉淀滴定法:以沉淀反应为基础。
常用标准溶液有硝酸银滴定液、硫氰酸铵滴定液等。
(3)络合滴定法:以络合反应为基础。
常用标准溶液有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滴定液、锌滴定液等。
(4)氧化还原滴定法:以氧化还原反应为基础。
常用标准溶液有碘滴定液、硫代硫酸钠滴定液、高锰酸钾滴定液等。
(5)重氮化滴定法:以重氮化反应为基础。
常用标准溶液有亚硝酸钠滴定液。
滴定方式(1)直接滴定法:用标准溶液直接滴定待测物质。
(2)返滴定法(剩余滴定法或回滴法):先加入一定量的过量的滴定液,待反应完成后,用另一种标准溶液滴定剩余的滴定液。
(3)置换滴定法:先用适当试剂与待测物质反应,使之置换出另一生成物,再用标准溶液滴定此生成物。
标准溶液(滴定液)浓度表示方法(1)物质的量浓度(摩尔浓度)mol/L;(2)滴定度(T)滴定度是指每毫升滴定液相当于待测物质的质量(g/ml或mg/ml);(3)浓度因数(F)实际工作中配制滴定液时,不可能恰好配成理论浓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