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机构内外部环境因素识别表
- 格式:doc
- 大小:75.50 KB
- 文档页数:5
内外部环境因素识别表公司需时刻关注法律法规变化,并将其转化为公司制度,以符合国家法律建设的要求。
同时,遵守法律法规可以树立企业形象,提高企业品牌,是一种机遇。
因此,需要对内外部环境因素进行评估和识别,以便评估风险和机遇。
环保部门和质监部门对企业的要求越来越高,这是一种外部环境因素。
为了保证符合要求,公司必须加大对环保和质量的投入,并提高自身能力。
此外,公司还必须加强体系建设,以满足第三方机构及市场监督局的要求。
完善体系建设可以提高产品质量,是一种机遇。
综合部需要时刻关注国家法律法规修订变更,并及时转化为公司制度。
同时,综合部还需要定期组织相关部门进行研究,以便应对风险和机遇。
对于质量体系、政府监督门户网、第三方机构和市场监督局的要求,综合部需要按照体系要求,并通过内审及管理评审对体系运行情况进行监视、评审。
企业现状良好,资金充沛,主要岗位人员稳定且能力较强。
为了提高员工工作能力和产品质量,公司定期组织培训,并采用绩效考核的方式提高员工积极性。
此外,员工入职时还需要进行企业文化培训,以便更好地解决企业问题。
公司的管理制度较为完善,事务都能做到有章可依。
办公设备和组织的知识都得到了专人保管和维护,以方便借阅和满足办公需求。
市场竞争加剧,人工、原材料价格上涨,利润减少,是一种风险。
为了应对这种风险,公司需要加强和顾客的沟通,对市场进行持续监控及分析,以便提高产品质量和严格按合同履行交付职责,提高售后服务。
顾客对产品质量、交付、售后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是一种风险。
为了提高公司产品质量和服务,公司需要进行顾客满意度调查,并根据调查结果提高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
此外,交付不回款导致资金周转不利也是一种风险,公司需要按合同安排生产或发货,并确保资金到位后再进行交付。
风险:设计开发过程中存在不合理的设计和选材,导致产品质量不达标,同时无法按时完成设计任务。
解决方案:按照设计开发控制程序进行S、T控制,确保设计合理、选材合适、按时完成任务。
公司内外部环境因素分析程序(ISO9001-2015)1目的确定与本公司目标和战略方向相关并影响实现质量管理体系预期结果的各种内部和外部因素,对其进行有效控制。
2范围适用于对本公司经营环境内外部因素识别、评价。
3职责3.1总经理办公室为本程序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本公司的外部环境分析、评价。
3.2总经理办公室负责内部环境中组织总体表现、组织知识、组织文化、人力因素、组织治理相关因素的分析、评价。
3.3设备开发部负责内部环境中基础设施的分析、评价。
3.4品质部负责内部环境中质量管理体系绩效的分析、评价。
3.5销售公司负责内部环境中顾客满意、工序委外合格供方绩效的分析、评价。
3.6原料采购部负责内部环境中原料合格供方绩效的分析、评价。
3.7物资部负责内部环境中辅料合格供方绩效的分析、评价。
3.8生产部负责过程运行环境、各工序有效作业效率的分析、评价。
3.9财务部负责内部环境中财务因素的分析、评价。
3.10研发中心负责内部环境中技术因素的分析、评价。
4程序4.1总经理办公室负责组织实施公司内外部环境分析、评价工作。
通常情况下,每年至少进行一次,每次时间间隔不超过12个月。
如遇到内外部环境变化,可临时组织公司内外部环境分析和评价。
4.2总经理办公室负责编制“公司环境分析、评价计划”,经管理者代表审核,总经理批准。
总经理办公室提前一周向相关部门发出本次“公司环境分析、评价计划”。
4.3各部门负责根据各自的环境分析职责收集相关数据,进行相应的分析、评价。
4.4总经理办公室负责组织总经理、管理者代表和相关部门主管召开评审会议。
4.5环境因素分析、评价4.5.1PESTEL分析模型PESTEL分析模型又称大环境分析,是分析宏观环境的有效工具,不仅能够分析外部环境,而且能够识别一切对组织有冲击作用的力量。
它是调查组织外部影响因素的方法,其每一个字母代表一个因素,可以分为6大因素:政治因素(Political)、经济因素(Economic)、社会因素(Social)、技术要素(Technological)、环境因素(Environmental)和法律因素(Legal)。
组织内外部环境识别评审程序(ISO9001:2015)1.0 目的:为保证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的策划能实现预期的结果,用于指导:1.1.识别、监视并评审与公司的宗旨、战略方向相关的内外部环境因素;1.2.根据内外部因素,结合本公司已有的优势和劣势,识别出风险和机会;1.3.针对识别的风险和机会,策划应对措施。
2.0 范围:质量管理体系所有相关的部门与过程。
3.0 定义:3.1 总经办:确定内外部环境因素,批准风险和机会的应对措施。
3.2 管理者代表:组织各部门进行内外部环境因素的识别评价、并拟定应对措施,对结果进行审核整理。
3.3 各部门:配合进行内外部环境因素的识别评价、并拟定应对措施。
4.0 定义4.1环境因素:来自公司内部或外部可能影响质量管理体系的因素。
5.0 工作程序:5.1组织环境管理在建立与改进质量管理体系时,雷诺公司将充分识别理解并考虑那些与公司的宗旨、战略方向相关,并影响雷诺公司实现质量管理体系预期结果能力的内部和外部环境。
5.1.1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估:在每年的管理评审前,由相关部门负责人进行识别并评估其适用性,具体部门及识别项目如下:a)总经办:内部(公司价值观、企业文化、业绩表现等),外部(法律、竞争、市场、文化、社会和经济环境等)。
b)标准办:内部(知识、业绩表现等),外部(法律、技术、竞争、社会和经济环境等)。
c)研发中心:内部(知识、业绩表现等),外部(法律、技术、竞争等)。
d)制造中心:内部(知识、业绩表现等),外部(法律、技术、竞争等)。
e)营销中心:内部(知识、业绩表现等),外部(法律、技术、竞争、市场、文化、社会和经济环境等)。
f)人力中心:内部(知识、业绩表现等),外部(社会和经济环境等)。
5.1.2各部门将识别结果登记在《组织环境因素识别表》上,提交管理者代表进行汇总整理。
5.1.3环境因素监测与更新:管理者代表每年在管理评审前组织一次全面的内外部环境因素识别与评审。
组织的内外部环境识别分析表组织的宏观环境分析治和法律环境特点a)不可测性,组织很难预测国家的政治环境的变化;b)直接性,直接影响组织的活动、状况;c)不可逆转,一旦对组织有影响,就会发生十分迅速和明显的变化, 而且是无法回避和转移这种变化的。
组织资源与能力分析织能力分析(一)组(一)组的结果,组织的能力包括研发、生产管理、营销、财务、组织管理等组成。
a、研发能力:从研发计划、研发组织、研发过程、研发效果进行衡量;b、生产管理能力:包括生产过程、生产能力、库存管理、人力管理、质量管理等;c、营销管理:从产品竞争能力、销售活动能力、市场决策能力等方面进行分析;①产品竞争能力分析:市场地位、收益性、成长性。
市场地位——占有率、覆盖率;收益性-----利润空间、量本利分析;成长性-----销售增长率、市场扩大率等。
②销售活动能力:包括对销售机构、人员和管理等基础数据的评估。
销售绩效分析------销售计划完成率销售渠道分析——销售渠道结构、经销商、分销商评估、渠道管理③市场决策能力:是以产品竞争力、销售活动能力分析d、能力:筹集资金能力、使用和管理资金的能力。
筹集资金能力------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已获利息倍数等;使用和管理资金的能力-----资产报酬率、销售利润率、资产周转率等。
e、组织管理能力:的价值”概念,价值=功能/成本。
供应者与购买者讨价还价的能力:组织具有双重身份:对上游是购买者,对下游是供应者,讨价还价主要围绕价值和增值两个方面:功能和成本。
购买者和供应者讨价还价能力的大小取决于:a)买方的集中程度和业务量的大小;b)产品差异化的程度和资产专用性的程度;c)纵向一体化程度;d)信息的掌握程度。
行业内现有组织的竞争:通常以价格竞争、广告战、产品引进以及增加对消费者服务的方式表现岀来。
行业内的竞争是分析的重点。
组织的内部的竞争优势和劣势是相对竞争对手而言的,一般表现在组织的资金、技术、设备、员工素质、产品、市场和管理技能等,判断的标准:单项和综合的优势和劣势。
组织环境识别表组织环境识别表(Organizational Environmental Identification Table)是一种结构化的、系统化的方法,用于收集、整理和分析与特定组织有关的内部和外部环境信息。
通过组织环境识别表,组织可以更好地理解和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并制定相应的战略和决策。
一、组织环境识别表的内容和构成1.1 内部环境内部环境即指组织自身的资源、结构、文化、管理和激励系统等因素。
内部环境的主要内容包括:- 组织资源:资金、人力、物资和信息等资源的规模、质量和配置情况。
- 组织结构:组织的机构设置、职责分工、决策层次、管理流程等方面的情况。
- 组织文化:组织的价值观、行为准则、习惯和共同认知等方面的情况。
- 管理和激励系统:组织的管理制度、考核评价机制、员工激励措施等方面的情况。
1.2 外部环境外部环境即指组织所在的外部环境,如行业、市场、政治、法律、经济、技术等因素。
外部环境的主要内容包括:- 行业环境:行业市场的竞争状况、行业的发展趋势、行业政策等方面的情况。
- 市场环境:市场的规模、增长率、竞争程度、消费者需求、供应商和代理商等方面的情况。
- 政治环境:政府政策、法规、法律和行政环境等方面的情况。
- 经济环境:宏观经济环境、金融市场、通货膨胀率、利率等方面的情况。
- 技术环境:技术趋势、技术创新、科技发展等方面的情况。
1.3 组织环境识别表的构成组织环境识别表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构成:- 目的和背景:明确识别表的目的和背景,阐述识别表的作用和意义。
- 内部环境:收集、整理和分析组织的内部资源、结构、文化、管理和激励系统等方面的信息。
- 外部环境:收集、整理和分析组织所处的行业、市场、政治、法律、经济、技术等方面的信息。
- 总结和分析: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总结和分析,识别组织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确定组织的优势和劣势、核心竞争力和发展方向。
- 建议和措施:提出针对识别结果的建议和措施,制定相应的战略和计划,指导组织的发展和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