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鉴定学第11章叶类中药
- 格式:ppt
- 大小:120.00 KB
- 文档页数:22
中药鉴定学——叶类中药细目一叶类中药的概述叶类中药一般多用完整而已长成的干燥叶,也有只用嫩叶的,如苦竹叶。
大多为单叶,仅少数是用复叶的小叶,如番泻叶、淫羊藿叶。
有时尚带有部分嫩枝,如侧柏叶等。
要点性状鉴别叶类中药的鉴定,首先应观察大量叶片的颜色和状态,是平坦的还是皱缩的,是单叶或是复叶的小叶片,有无茎枝或叶轴。
一般应注意叶的形状、大小;叶端、叶缘及叶基的情况;叶片上下表面的色泽及有无毛茸和腺点;叶脉的类型、凹凸和分布情况;叶片的质地;叶柄的有无及长短;叶翼、叶轴、叶鞘、托叶等。
在观察叶的表面特征时,可借助解剖镜或放大镜仔细观察叶的上下表面的毛茸、腺点、腺鳞等,或对光透视。
并注意药材的气味。
要点显微鉴别通常作叶中脉部分的横切面,主要观察叶的表皮、叶肉及叶的中脉三部分的特征。
还应做叶片的上下表面制片或粉末制片。
(一)横切面1.表皮上下表皮多为1层排列整齐的细胞,外壁稍厚,上表皮外平周壁常具角质层。
亦有表皮为多层细胞的,称复表皮。
禾本科植物叶的上表皮细胞有较大的运动细胞,如淡竹叶等;桑科植物如桑叶的表皮细胞较大,内含碳酸钙结晶钟乳体;唇形科薄荷叶的表皮细胞内含簇状橙皮苷结晶体;豆科番泻叶表皮细胞内则含黏液质。
此外要注意上下表皮细胞的特征及附属物,如蜡被、结晶体、毛茸的种类和形态及内含物等。
表皮细胞一般不含叶绿体。
2.叶肉通常分为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两部分。
①栅栏组织:由1至数列长圆柱形的细胞组成,一般分布在上表皮细胞的下方,细胞内含多量叶绿体,形成异面叶,如薄荷叶;也有上下表皮细胞内方均有栅栏细胞形成等面叶,如桉叶、番泻叶。
栅栏细胞一般不通过主脉,有些叶类中药的栅栏组织通过主脉,如番泻叶等。
②海绵组织:常占叶肉组织的大部分,位于栅栏组织下方,内有侧脉维管束分布。
注意叶肉组织中有无草酸钙结晶、碳酸钙结晶橙皮苷结晶等,有无厚壁组织;有无分泌组织,如油细胞、黏液细胞、油室、间隙腺毛(广藿香)以及异型细胞的存在,其形状及分布等都是重要的鉴别特征。
中药鉴定学:叶类中药――番泻叶的鉴别【性状鉴别】狭叶番泻叶①小叶片多完整平坦。
②披针形至线状披针形。
③全缘、基部略不对称。
④上面黄绿色,下面浅黄绿色。
⑤叶片革质。
⑥气微弱而特异,味微苦而稍有粘性。
尖叶番泻叶①小叶片呈广披针形或长卵形。
②叶基不对称。
③质地较薄脆,微呈革质状。
【显微鉴别】横切面两种叶横切面特征大致相似。
①上表皮细胞中常含粘液质;上下表皮均有气孔;单细胞非腺毛。
②叶肉组织为等面型,上面栅栏组织通过主脉,细胞中可见棕色物。
海绵组织细胞中含有草酸钙簇晶。
③主脉维管束外韧型,上下两侧均有微木化的纤维束,外有含草酸考,试大网站收集钙棱晶的薄壁细胞,形成晶纤维。
薄壁细胞中可见草酸钙簇晶。
粉末:黄绿色。
①表皮细胞多角形,垂周壁平直;气孔平轴式。
②非腺毛,单细胞,壁厚,多疣状突起。
③有晶纤维。
④薄壁细胞含小草酸钙簇晶。
【成分】狭叶番泻叶含番泻叶苷A及B(sennosideA,B,)、番泻叶苷C及D(sennosideC,D,)、芦荟大黄素双蒽酮苷(aloeemodindianthroneglucoside)、大黄酸葡萄糖苷、芦荟大黄素葡萄糖苷及少量大黄酸、芦荟大黄素等。
尖叶番泻叶含蒽醌衍生物0.85%~2.86%,其中有番泻叶苷A、B、C、D、芦荟大黄素-葡萄糖苷、大黄酸-8-葡萄糖苷、大黄酸-1-葡萄糖苷及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异鼠李素(iso-rhamnetin)等。
【理化鉴别】①粉末遇碱液生成红色。
②本品酸水提取液,用乙醚萃取,醚层用无水硫酸钠脱水,滤液蒸干,放冷,加氨试液显考试,大网站收集黄色或橙色,水冷加热2分钟,变为紫红色。
(检查蒽苷类)【含量测定】采用分光光度法。
以甲醇作空白,在515nm波长处立即测定吸收度。
含总番泻叶苷以番泻叶苷B计算,不得少于2.5%。
性状鉴别 由于叶类中药的质地多数较薄,再经采制、⼲燥、包装、运输等过程,⼀般均皱缩或破碎,鉴定时: ①观察⼤量叶⼦所显⽰的颜⾊或状态,是完整的还是破碎的,是平坦的还是皱缩的;是黄绿⾊还是蓝绿⾊。
②对皱缩的药材将其浸在⽔中使湿润展平后识别。
③注意叶⽚的形状、长度及宽度;叶端、叶缘和叶基的情况。
④叶⽚的上、下表⾯的⾊泽及有⽆⽑茸和脉点。
⑤叶脉的类型、凹凸和分布情况。
⑥叶⽚的质地。
⑦叶柄的有⽆及长短。
⑧叶翼、叶轴、叶鞘、托叶及茎枝的有⽆。
⑨叶⽚的⽓和味等。
⑩叶的表⾯特征有时还可借助解剖镜或放⼤镜仔细观察,有时需对光透视。
显微鉴别 叶横切⾯ 叶横切⾯:主要观察上下表⽪细胞及附属物等;叶⾁主要观察栅栏组织的特点,根据栅栏组织的分布位置和分化程度判断其为等⾯叶或异⾯叶;中脉是叶⽚的维管束,其类型、数⽬等均是鉴别叶类中药的依据。
异⾯叶中脉横切⾯: ①表⽪分上下表⽪,多为1层排列整齐的细胞,外壁稍厚,上表⽪外平周壁常具⾓质层;亦有表⽪为多层细胞,称复表⽪。
表⽪细胞内有的有结晶、粘液质或⾓质层纹理等应注意鉴别。
医.学教育搜集整理 ②叶⾁通常分为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两部分。
异⾯叶只有上表⽪下有栅栏组织。
是由⼀⾄数列长柱形细胞组成。
细胞排列紧密。
内含有⼤量叶绿体,海绵组织常占叶⾁组织的⼤部分,细胞类圆形或不规则形,排列疏松。
叶⾁组织中应注意是否含有结晶、分泌组织、厚壁组织等,以及它的形状、分布等都是重要的鉴别特征。
③中脉通常为⼀外韧型维管束,⽊质部位于上⽅,呈槽状或半⽉形,韧⽪部在⽊质部的下⽅。
有的叶中脉维管束分裂成2~3个或更多的,维管束的外围有时有纤维等厚壁组织包围;有的为双韧维管束。
中脉上下表⽪内⽅⼤多有数层厚⾓组织。
等⾯叶与异⾯叶的主要区别是上下表⽪内⽅均有栅栏组织。
叶的表⾯制⽚ 叶的表⾯制⽚,可见表⽪细胞、腺⽑、⾮腺⽑和⽓孔等。
并且可以见到栅栏细胞及最微细叶脉的端点。
腺⽑和⾮腺⽑的形态、细胞组成、排列情况、表⾯状况、壁是否⽊化、分布密度及⽓孔类型、分布状况、栅栏细胞的密度和最微细叶脉包围的叶⾁的数⽬等亦是叶类中药鉴定上的重要特征之⼀。
2019年执业药师中药鉴定学练习题及答案:叶类中药一、最佳选择题1、何种叶类中药材具有小芒尖性状特征的是A、侧柏叶B、紫苏叶C、枇杷叶D、罗布麻叶E、艾叶2、狭叶番泻叶主产于A、海南B、印度C、浙江D、埃及E、云南3、巫山淫羊藿含A、淫羊藿黄酮苷B、脂肪酸C、淫羊藿黄酮次苷ID、朝藿定CE、皂苷4、《中国药典》2010年版在番泻叶的含量测定中,规定A、番泻苷A和番泻苷B的总量B、番泻苷A的含量C、番泻苷B的含量D、总蒽醌的含量E、总番泻苷的含量5、《中国药典》2010年版规定采用HPLC法测定靛蓝的中药材是A、板蓝根B、蓼大青叶C、大青叶D、番泻叶E、番红花6、罗布麻叶的原植物属于A、夹竹桃科B、十字花科C、五加科D、毛茛科E、唇形科7、番泻叶粉末遇碱性显A、棕褐色B、红色C、污绿色D、橙红色E、黄棕色8、蓼大青叶的气孔轴式多为A、不等式B、不定式C、直轴式D、平轴式E、环式9、下列哪些药材含有芥子酶分泌细胞A、蓼大青叶B、大青叶C、番泻叶D、紫苏叶E、桑叶10、紫苏叶的来源为A、唇形科紫苏的叶B、豆科紫苏的叶C、蔷薇科紫苏的叶D、茄科紫苏的叶E、唇形科白苏的叶11、下列植物来源于柏科的为A、石韦B、枇杷叶C、侧柏叶D、大青叶E、穿心莲12、下列药材中既有草酸钙簇晶,又有非腺毛的是A、蓼大青叶B、大青叶C、牡丹皮D、广藿香E、细辛13、艾叶来源于A、伞形科B、菊科C、廖科D、唇形科E、茜草科三、配伍选择题1、A.蓼大青叶B.枇杷叶C.罗布麻叶D.大青叶E.番泻叶<1> 、上述何种药材主脉维管束外韧型,6~8个排列成环A、B、C、D、E、<2> 、上述何种药材主脉维管束外韧型,外有草酸钙棱晶薄壁细胞,形成晶纤维A、B、C、D、E、<3> 、上述何种药材外韧型主脉维管束4~9个A、B、C、D、E、2、A.豆科B.水龙骨科C.柏科D.蔷薇科E.木兰科<1> 、石韦的原植物属于A、B、C、D、E、<2> 、枇杷叶的原植物属于A、B、C、D、E、3、A.罗布麻叶B.石韦C.蓼大青叶D.枇杷叶E.大青叶<1> 、叶片下表面密被黄色绒毛,革质而脆的药材是A、B、C、D、E、<2> 、叶柄扁平,偶带膜质托叶鞘的药材是A、B、C、D、E、<3> 、叶片下表面有红棕色星状毛及满布孢子囊群的药材是A、B、C、D、E、<4> 、叶片基部下延至叶柄成翼状的药材是A、B、C、D、E、4、A.三萜酸类、挥发油类B.皮层中有间隙腺毛C.非腺毛多列性,壁木化增厚D.叶片具棕色圆点状的孢子囊群E.黄酮类化合物<1> 、蓼大青叶A、B、C、D、E、<2> 、枇杷叶中含有的化学成分有A、B、C、D、E、<3> 、罗布麻叶主要含有A、B、C、D、E、<4> 、石韦的性状特征为A、B、C、D、E、5、A.红花B.蒲黄C.西红花D.番泻叶E.蓼大青叶<1> 、主产于河北、山东、辽宁、陕西等A、B、C、D、E、<2> 、鲜黄色细粉,无臭味淡A、B、C、D、E、<3> 、主产于河南、河北、浙江、四川等A、B、C、D、E、<4> 、主产于印度、埃及A、B、C、D、E、6、A.草酸钙簇晶及晶鞘纤维B.多列性细胞非腺毛C.直轴式气孔D.不等式气孔E.多数树脂道<1> 、大青叶表皮的气孔A、B、C、D、E、<2> 、薄荷的显微特征A、B、C、D、E、<3> 、蓼大青叶的显微特征A、B、C、D、E、<4> 、番泻叶的显微特征A、B、C、D、E、7、A.蒽醌类B.三萜酸类C.黄酮类D.靛玉红E.生物碱<1> 、大青叶所含的化学成分之一A、B、C、D、E、<2> 、枇杷叶含有的化学成分A、B、C、D、E、<3> 、番泻叶含有的化学成分之一A、B、C、D、E、<4> 、蓼大青叶含有的化学成分A、B、C、D、E、四、多项选择题1、叶类药材的药用部位包括A、带有根的全草B、复叶的小叶C、单叶D、带有花和果实的枝条E、带有嫩枝的叶2、对叶类中药的显微鉴定叙述正确的是A、通常作叶中脉部分的横切面,主要观察叶的表皮、叶肉及叶的中脉三部分特征B、横切面表皮外壁常被角质层、尚可见腺毛、非腺毛和气孔等C、表皮细胞一般多为略等径性的多边形细胞D、气孔的数目在植物不同种间有较大的区别,同种植物的上下表皮的气孔数目亦不相同,通常下表皮较多E、叶肉通常分为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3、下列属于叶类中药的性状鉴别的范围的是A、观察大量叶子所显示的颜色和状态,是单叶还是复叶,有无茎枝或叶轴B、观察其特征时常需要将其浸泡在水中使之湿润并展开后观察C、在观察叶片的表面特征时,可借助解剖镜或放大镜仔细观察叶的上下表面的毛茸、腺点等D、还应注意有无叶鞘和叶托E、鉴定时要选择有代表性的样品来观察4、叶类中药材包括A、单叶B、复叶的小叶C、带有叶的嫩枝D、带有根的全草E、带有茎的枝条和叶5、以下关于大青叶说法正确的是A、含靛蓝和靛玉红B、主脉维管束6~8个环列C、下表皮细胞垂周壁略呈连珠状增厚D、为爵床科马蓝的叶E、叶缘全缘或微波状6、淫羊藿的含量测定指标有A、总黄酮B、淫羊藿黄酮次苷IC、淫羊藿苷D、朝藿定CE、挥发油7、淫羊藿的原植物为A、淫羊藿B、箭叶淫羊藿C、柔毛淫羊藿D、朝鲜淫羊藿E、巫山淫羊藿8、番泻叶的伪品耳叶番泻叶不同于正品的性状特征有A、呈卵形或倒卵圆形B、先端钝圆或微凹下C、小叶基部不对称D、红棕色E、表面密被灰白色长茸毛9、枇杷叶含有的化学成分有A、皂苷B、熊果酸C、生物碱D、齐墩果酸E、挥发油10、大青叶的特征是A、为蓼科植物蓼蓝的干燥叶B、叶缘处可见多列式锥状多细胞非腺毛C、叶肉中栅栏组织细胞不显著D、气孔不等式气孔E、细胞内含草酸钙针晶11、番泻叶的显微特征是A、叶肉组织为等面型B、气孔平轴式C、单细胞非腺毛,壁厚,多疣状突起D、有晶鞘纤维E、海绵组织中含有草酸钙棱晶,形成晶鞘纤维12、番泻叶的化学成分为A、皂苷B、黏液质C、蒽醌类D、黄酮类E、香豆素13、石韦的来源为A、水龙骨科植物庐山石韦的干燥叶B、水龙骨科植物石韦的干燥叶C、水龙骨科植物有柄石韦的干燥叶D、水龙骨科植物庐山石韦的地上部分E、水龙骨科植物石韦的地上部分14、罗布麻叶所含的化学成分为A、黄酮类化合物B、生物碱C、挥发油D、氨基酸E、皂苷答案部分一、最佳选择题1、【正确答案】 D【答案解析】罗布麻叶药材:多皱缩卷曲,有的破碎,完整叶片展平后呈椭圆状披针形或卵圆状披针形,长2~5cm,宽0.5~2cm,淡绿色或灰绿色,先端钝,有小芒尖,基部钝圆或楔形,边缘具细齿,常夏卷,两面无毛,叶脉于下表面突起;叶柄细,长约4mm。
叶类中药鉴定叶类中药是指来自植物叶部的药材,常见于中医药方中。
对于叶类中药的鉴定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准确识别药材的种类和质量,才能确保药效和安全性。
下面将介绍叶类中药鉴定的相关内容。
首先,叶类中药的外观特征是鉴定的重要依据之一。
通过观察药材的叶片形态、颜色、质地、边缘等特征,可以初步判断其品种。
比如,桑叶的叶片呈心形,边缘有锯齿状,颜色为绿色;而板蓝根叶片呈椭圆形,质地薄而柔软,颜色为浅绿色。
在鉴定叶类中药时,应注意与其他药材进行对比,避免混淆。
其次,叶类中药的气味也是鉴定的重要参考。
不同种类的叶类药材具有独特的气味,有些药材具有浓烈的香气,而有些则有特殊的刺激性气味。
比如,香叶樟叶具有浓烈的樟脑气味,薄荷叶具有清凉的薄荷气味。
通过闻气味也可以初步判断叶类中药的真伪。
叶类中药的药材质量也是鉴定的关键。
药材的质量直接影响药效和药品的安全性。
在鉴定叶类中药的质量时,需要关注药材的含水量、杂质、异物等情况。
药材的含水量过高会导致药材易受潮、发霉,影响药效;杂质和异物的混入也会影响药材的纯度。
因此,在鉴定叶类中药的质量时,需要进行外观检查、气味辨别,同时还需进行理化指标的检测,确保药材的质量符合标准。
叶类中药的产地和生长环境也是鉴定的重要方面。
药材的产地和生长环境直接关系到药材的质量和药效。
不同的产地和生长环境会影响药材的药效成分和质量。
比如,同一种药材在不同的地区生长,其药效成分的含量和比例可能会有所不同。
因此,在鉴定叶类中药时,需要了解药材的产地和生长环境,选择符合药材标准的药材。
总的来说,叶类中药的鉴定是一个综合的过程,需要结合药材的外观、气味、质量、产地等多方面的因素进行判断。
只有准确鉴定药材的种类和质量,才能确保药材的药效和安全性。
希望以上内容能帮助您更好地了解叶类中药的鉴定方法。
中药鉴定学一、名词解释:1.发汗:药材在加工过程中用微火烘至半干或微煮、蒸后,堆置起来发热,使其内部水分往外溢,变软,变色,增加香味或减少刺激性,有利于干燥2. 走油:指某些药材的油质泛出药材表面,或因药材受潮、变色、变质后表面泛出油样物质3.道地药材:指在一特定自然条件、生态环境的地域内所产的药材,因生产较为集中,栽培技术、采收加工也都有一定的讲究,以致较同种药材在其他地区所产者品质佳、疗效好4.浙八味:指白术、白芍、浙贝母、杭白菊、延胡索、玄参、笕麦冬、温郁金5.四大怀药::地黄、山药、牛膝、菊花6.东北三宝:指人参、鹿茸、五味子7.铜皮铁骨狮子头:田三七。
三七表面光亮灰黄称铜皮,质地坚如铁称铁骨,表面的瘤状突起称狮子头8.怀中抱月:指松贝的外层鳞叶2瓣,大瓣紧抱小瓣,未抱合的部分呈月形习称”怀中抱月”9.马头蛇尾瓦楞身:海马头略似马头, 全身有似瓦楞形节纹, 尾部渐细向内卷曲似蛇,习称"马头蛇尾瓦楞身"10. 云锦花纹:何首乌横切面皮部环列4~11个类圆形异型复合维管束,如同散列的云朵状花纹11. 方胜纹:蕲蛇背部两侧各有黑褐色与浅棕色组成的“v”形斑纹17-25个。
其“v”形的两上端在背中线上相接,形似古代书生的方胜帽12.乌金衣:牛黄表面挂有的一层黑色光亮薄膜,习称“乌金衣”13.通天眼:羚羊角上部无角塞,中空,对光透视,上半段有一条细孔道直通角尖,习称“通天眼”。
14.当门子:麝香囊中颗粒状的麝香仁习称“当门子”15.鹦哥嘴:天麻(冬麻)顶端具红棕色芽苞,习称“鹦哥嘴”二、单选题:1.我国现存最早的完整本草是()。
C.《经史证类备急本草》2.根含挥发油及多种香豆素衍生物的药材是()。
B.前胡3.下列哪种药物含有剧毒()。
C.草乌4.狗脊的主产地是()。
B.福建、四川5.黄柏的来源科属是()。
D.芸香科6.下列除哪一项外,均为叶类中药显微鉴别常做的制片类型()。
A.纵切片7.下列哪种药材含有生物碱()。
2023年执业药师考试《中药鉴定学》:叶类中药1.叶类中药:以植物叶或带叶枝梢为入药部位的称之为叶类中药。
包括:单叶成熟叶或嫩叶。
复叶的小叶,带局部嫩枝的叶。
2.性状鉴别:形状:披针形-番泻叶、卵形-霜桑叶、盾形-荷叶、扇形-银杏叶长椭圆形-大青叶、矩圆状方形-枸骨叶。
还应注意叶端、叶基(对称)、叶缘、叶脉颜色:指药材大量存在时所呈现的颜色。
通常为暗绿色、灰绿色、黄绿色、绿棕色、紫色(紫苏叶)。
外表特征:鉴别的重点。
a具角质层 ;b被毛茸:枇杷叶、艾叶;c腺点:柑桔叶;深色条纹:报春花科;d腺鳞:唇形科;e叶脉:网状脉、平行脉、弧形脉3.显微鉴别:双子叶植物叶:表皮:上下表皮。
多1列细胞。
少数复表皮(多列细胞)。
包括:外壁有角质层、腊被、各种毛茸(腺毛、腺鳞、非腺毛)。
气孔以下表皮较多。
内含物:常见钟乳体、橙皮苷结晶、黏液质。
叶肉:位于上下表皮之间。
包括:栅栏组织:为1-数列严密排列的长柱形细胞,内含叶绿体,两面叶:栅栏组织分布于上表皮细胞内方,如薄荷叶;等面叶:上下表皮内方均有栅栏组织,如番泻叶。
海绵组织:为近圆形或不规那么形细胞,大型细胞间隙。
有叶脉维管束纵横分布。
中脉:叶中最大的维管束。
1个无限外韧型维管束,木质部位上方,韧皮部在下方呈半包围状。
或分裂成2-3个或更多个。
维管束的外方有时有纤维等厚壁组织包围,如蓼大青叶。
少数双韧维管束,如罗布麻叶显微定量常数:气孔指数:气孔数是指每平方毫米叶表皮面积上的气孔数目。
叶片单位面积上的气孔数与表皮细胞的`比例。
栅表比:叶片 1 个表皮细胞下方平均栅栏细胞的数目。
脉岛数:脉岛是指叶脉中最微细的叶脉所包围的叶肉单位。
脉岛数是指叶片上每平方毫米面积中脉岛的数目。
单子叶植物叶:(禾本科)上表皮:运动细胞。
上下表皮均气孔、长短两种非腺毛。
内侧有厚壁纤维群主脉维管束有维管束鞘(纤维),木质部导管排成V形,与韧皮部之间有纤维层。
4.粉末特征:叶肉组织:栅栏组织毛茸:腺毛、非腺毛和腺鳞气孔:直轴式、平轴式、不定式、不等式、环式表皮细胞:角质层纹理草酸钙结晶或碳酸钙结晶分泌组织:油室、乳管厚壁细胞:纤维或晶纤维;石细胞5.药:大青叶、番泻叶。
叶类中药药用部位一般为完整而已长成的干燥叶,这类中药称叶类中药。
叶类中药多为单叶,如枇杷叶;少数用复叶的小叶,如番泻叶;有时尚带有部分嫩枝,如侧柏叶等;个别以叶的一部分入药,如桂丁,为肉桂叶柄。
叶类中药的鉴定一、性状鉴定观察其特征时常需将其浸泡在水中使之湿润并展开后观察。
一般应注意叶片的形状;叶端、叶缘及叶基的情况;叶片上、下表面的色泽及有无毛茸和腺点,叶脉的类型、凹凸和分布情况;叶片的质地;叶柄的有无、形状及长短;叶翼、叶轴、叶鞘、托叶及茎枝的有无;以及叶片的气和味等。
二、显微鉴定叶的组织构造常由叶的表皮、叶肉及叶中脉三个部分构成,要注意观察每个部分的构造特征。
通常作叶中脉部分的横切面,同时还应做叶片的上下表面制片或者粉末制片。
(一)表皮1.横切面主要观察上下表皮细胞特征及附属物,如角质层、蜡被、结晶体、毛茸的种类和形态及内含物等。
表皮多为1层细胞,亦有为1层以上细胞的复表皮,如夹竹桃叶。
单子叶禾本科植物叶的上表皮细胞有较大的运动细胞,如淡竹叶等。
有的表皮细胞较大,内含葡萄状钟乳体,如桑科植物桑叶,或含螺旋状钟乳体,如爵床科植物穿心莲叶;有的表皮细胞内含簇状橙皮苷结晶体,如唇形科植物薄荷叶;有的表皮细胞内含黏液质,如豆科植物番泻叶。
表皮外壁常被角质层,尚可见腺毛、非腺毛和气孔等。
2.表面制片主要观察上下表皮细胞的形状;垂周壁的弯曲程度及增厚情况;平周壁有无角质层、皱纹或突起;毛茸的种类、形状和密度;气孔的类型及密度等。
有的表皮细胞向外突出而呈乳头状,如荷叶。
表皮细胞上有无毛茸和毛茸的类型,如非腺毛和腺毛的形态、表面特征、排列情况等是观察叶类中药极为重要的特征。
叶的上下表皮上气孔的存在、分布情况以及其气孔类型也是叶类中药鉴定的重要特征之一。
通常下表皮较多。
一种植物叶的单位面积上的气孔数与表皮细胞数的比值称为气孔指数。
它有一定的范围且较为恒定,可用来区别不同种的植物和中药。
(二)叶肉通常分为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两部分。
《中药鉴定学》叶类中药A型题(单句型最佳选择题):以下每一道考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
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1.叶类中药显微鉴别主要观察的部位是()。
答案:BA.粉末特征B.表皮、叶肉及中脉的特征C.横切面特征D.表面制片E.解离组织特征2.孢子囊群在下表面侧脉间排列成多行的药材是()。
答案:BA.罗布麻叶B.石韦C.紫苏叶D.枇杷叶E.大青叶3.蓼大青叶粉末中可见()。
答案:AA.气孔多为平轴式,非腺毛多列性,有草酸钙簇晶B.气孔为不定式,无非腺毛及草酸钙簇晶C.气孔为平轴式,单细胞非腺毛和草酸钙簇晶D.气扎为不等式,有非睬毛足草酸仙簇晶E.气孔为不等式。
非腺毛多列性,有草酸钙方晶4.表皮细胞含黏液质的药材是()。
答案:BA.石韦B.番泻叶C.大青叶D.枇杷叶E.紫苏叶5.大青叶粉末水浸液在紫外光灯下可见()。
答案:CA.黄色荧光B.淡黄色荧光C.蓝色荧光D.浅蓝色荧光E.绿色荧光6.叶片下表面紫色,有多数凹点状磷腺的药材是()。
答案:EA.石韦B.番泻叶C.大青叶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D.枇杷叶E.紫苏叶B型题(标准配伍题):以下提供若干组考题,每组考题共用在考题前列出的A、B、C、D、E五个备选答案。
请从中选择一个与问题关系最密切的答案。
某个备选答案可能被选择一次、多次或还被选择。
A.生物碱B.黄酮C.皂苷D.双蒽酮苷E.靛玉红7.蓼大青叶含()。
答案:E8.大青叶含()。
答案:E9.枇杷叶含()。
答案:C10.番泻叶含()。
答案:DX型题:以下每道题后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二个或二个以上的正确答案,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
11.枇杷叶的性状特征是()。
答案:ABCDEA.呈长椭圆形或倒卵形B.上表面较光滑,下表面密被黄色绒毛C.侧脉羽状,叶柄极短,被棕黄色绒毛D.革质而脆,易折断E.无臭,味微苦12.番泻叶横切面中可见()。
答案:ABCA.表皮细胞常含黏液质B.叶肉组织为等面型C.上下表皮均有气孔D.主脉维管束为周韧型E.薄壁细胞中含草酸钙针晶13.大青叶的性状鉴别特征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