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鉴定学重点整理

  • 格式:docx
  • 大小:34.82 KB
  • 文档页数:13

下载文档原格式

  / 1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药鉴定学》复习总结

一、名词解释(白皮书的重点)

1. 中药鉴定学:是鉴定和研究中药的品种和质量,制定中药标准,寻找和扩大新药源的应

用学科。它是在继承中医药学遗产和传统鉴别经验的基础上,运用现代自然科学的理论知识和技术方法,研究和探讨中药的来源、性状、显微特征、理化鉴别、质量标准及寻

找新药等的理论和实践问题。

2. 发汗:有些药材在加工过程中用微火烘至半干或微煮、蒸后,堆置起来发热,使其内部

水分往外溢,变软,变色增加香味或减少刺激性,有利于干燥。(厚朴、杜仲、玄参、续断、茯苓等)

3. 走油(泛油):指某些药材的油质泛出药材表面,或因药材受潮、变色、变质后表面泛出油样物质。

4. 内涵韧皮部(又称木间韧皮部):为异常构造就是在次生木质部中包埋有次生韧皮部。

5. 星点:是指大黄根茎中央的髓部有异常维管束散在或环列。

6. 云锦花纹:指何首乌断面皮部有4到11个异常维管束环列。

7. 菊花心:药材断面维管束与较窄的射线相间排列成放射状,似菊花心。

8. 过桥:味连节间表面平滑如茎秆。

9. 晶鞘纤维:韧皮部及木质部纤维,周围薄壁细胞中含有草酸钙方晶。

10. 芦头:根类药材顶端残留的根状茎。

11. 芦碗:芦头上的数个圆形或半圆形凹窝状已枯茎痕。

12. 艼:人参的不定根。

13. 金井玉栏:指药材横切面皮部白色,木部黄色(桔梗)

14. 蚯蚓头:防风根头部有明显密集的环纹。

15. 狮子盘头:党参根头部多数疣状突起的茎痕及芽,每个茎痕的顶端成凹下圆点状。

16. 怀中抱月:松贝外层鳞叶2瓣,大小悬殊,大包小瓣,未包部分成新月形。

17. 鹦哥嘴:天麻顶端具有红棕色至深棕色干枯芽胞。

18. 气孔指数:单位面积上的气孔数(单位面积上的气孔数+同面积的表皮细胞数)

19. 栅表比:一个表皮细胞下平均栅栏细胞数目。

20. 脉岛:叶脉中最微细的叶脉所包围的叶肉单位。

21. 脉岛数:是指每平方毫米面积中脉岛的数目。

22. 萌发孔:3孔沟(金银花);3个突起萌发孔(红花)

23. 嵌晶纤维:纤维次生壁外层嵌有一些细小的草酸钙方晶或砂晶,如麻黄。

24. 方胜纹:蕲蛇背部两侧各有黑褐色与浅棕色组成的“v”形斑纹17-25个。其“ v”形的

两上端在背中线上相接。

25. 佛指甲:蕲蛇尾部骤细,末端有三角形深灰色角质鳞片一枚。

26. 云皮(银皮):麝香中层皮膜棕褐或灰褐,半透明。

27. 当门子:麝香大块可挡住囊口的颗粒。

28. 冒槽:毛壳麝香用特制的槽针从囊空插入,转动槽针,搓取麝香仁,槽内的麝香仁可逐渐膨胀高出槽面。

29. 通天眼:羚羊角除去骨塞后角的下半段成空筒状,全角呈半透明,对光透视,无骨塞部

分的中心有一条隐约可辨的细孔道直通角尖。

30. 二杠茸:花鹿茸的据茸呈圆柱状分枝,具一个分枝者习称“二杠”主枝习称“大挺”

离锯口约1 cm处分出侧枝,习称门庄。具二个分枝者习称“三岔”

31. 单门:马鹿茸侧枝一个者习称单门。两个者习称莲花,3个者习称三岔,4个者习称四

岔。四岔茸枝顶端多无毛,称捻头。

32. 乌金衣:牛黄表面挂有一层黑色光亮的薄膜。

33. 挂甲:取牛黄少量,加清水调和,涂于指甲上,能将指甲染成黄色。

34. 罗盘纹:商陆切面淡黄棕色或黄白色,木部隆起,形成数个突起的同心性环纹。

35. 朱砂点:苍术断面黄白色或灰白色,散有多数橙黄色或棕红色油点。

36. 起霜:苍术断面暴露稍久,常可析出白色细针状结晶。

37. 车轮纹:防己断面有稀疏的放射状纹理。

38. 解理:矿物受力后沿一定结晶方向裂开成光滑平面的性能。

39. 断口:矿物受力后不沿一定结晶方向断裂,断裂面是不规则和不平整,这种断裂面呈为

断口

40. 子实体:是高等真菌在生殖时期形成的具有一定形态和结构,能产生孢子的菌丝体。

41. 子座:容纳子实体的褥座,是由疏丝组织和拟薄壁组织构成的,是真菌从营养阶段到繁

殖阶段的一种过渡的菌丝体。

42. 菌核:是真菌为了度过不良的环境,菌丝相互紧密地缠结成一种坚硬的菌丝休眠体。

43. 连三朵:某些花类药材的花序常2〜3朵连生,如款冬花。

二:中药鉴定学横向总结

道地药材简称:

1. 东北产区——关药

2. 华北产区——北药

3. 华东产区浙药和部分南药

4. 西南产区川药、云药、贵药

5. 华南产区广药

6. 内蒙古、西北产区一一西药

7. 青藏产区藏药

十大广药:阳春砂仁、石牌藿香、新会陈皮、德庆巴戟天和何首乌、雷州高良姜、肇庆芡实、连州玉竹、广佛手、化州橘红。

四大怀药:地黄、山药、牛膝、菊花。(河南)

浙八味:浙贝母、玄参、菊花、白芍、麦冬、延胡索、白术、有B金。

四大北药:当归、黄芪、党参、大黄。

影响中药品质的优劣因素:

1. 有效物质群的组成和有效成分的含量;

2.受药用品种(内部因素)的影响;

3.栽培条件和产地(生长环境因素);

4.采收时间;

5.加工方法;

6.生产工艺;

7.药用部位;8•贮藏环境;9.运输条件

药材常用的加工方法:

1•洗涤与挑选2•修整与去皮3•蒸、煮、烫、4•熏5•发汗6•干燥7•挑选分等

(干燥法有:晒干、烘干、阴干、焙干、远红外加热干燥、微波干燥等。)

中药商品变质的形式:

1•虫蛀2•生霉3•走油4•变色5•鼠害6•自燃7.升华8.自然分9•风化10.潮解11.融化或液化12.气味散失13.发酵14•萌发15•生物孵化16•断裂或粘连

中药鉴定的任务:

1•鉴定中药的品种(首要)2•鉴定中药的质量(基本)3•继承和弘扬祖国医药学遗产(历史)

4•制订规范化的质量标准(战略性)5•扩大和开发中药资源(长期)

中药鉴定的方法:

1. 基原鉴定法一一即来源鉴定法。是应用植物、动物或矿物形态和分类学等方面的知识,对中药的来源或原料药进行鉴定,确定其正确的学名(或矿物的名称)或中成药的原料组成,以保证在应用中品种准确的一种方法。

2•性状鉴定法即直观鉴定法。是用感观来鉴定中药性状是否与规定的标准或对照品相

符合的一种方法。

3. 显微鉴定法一一是利用显微镜、显微技术及显微化学等方法对中药进行分析鉴定,以确定其真伪、纯度或品质。

4. 理化鉴定法一一是利用中药中存在某些化学成分的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通过化学的、物理的或仪器分析的手段,鉴定其真伪、纯度、内在质量,以及有害物质的有无或含量多少。

5. 生物鉴定法一一即生物检定法或生物测定法。是利用中药或其所含的化合物对的作用强度,以及用DNA特异性遗传标记特征和基因表达差异等来鉴别中药的品种和质量的一种方法。(包括生物效应鉴定法和基因鉴定法)

中药品种与质量的关系:

中药的品种问题直接关系到中药的质量,品种正确是保证中药质量的前提

造成中药品种混乱和复杂的原因:

1. 同名异物和同物异名现象普遍存在

2. 本草记载不祥,造成后世品种混乱

3. 有的品种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品种发生了变迁

4. 一药多基原情况较为普遍解决中药品种混乱和复杂问题及发掘祖国药学遗产的途径:

1. 通过对中药商品调查和中药资源普查,结合本草考证,明确正品和主流品种,力求达到

一物一名,一名一物。

2. 研究不同历史时期药物品种的变迁情况,正确继承古人药材生产和用药经验

3. 开展古方药物的品种考证

4. 对一些道地药材进行品种考证

5. 本草考证有助于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

6. 通过本草考证与现今药材品种调查相结合,能纠正历史的错误,发掘出新品种

中药真伪优劣、正品与伪品的含义:真、伪、优、劣即指中药品种的真假和质量的好坏。

“真”,即正品,凡是国家药品标准所收载的中药均为正品;

“伪”,即伪品,凡是不符合国家药品标准规定中药的品种以及非药品冒充中药或以它种药品冒充正品的均为伪品。

“优”,即质量优良,是指符合国家药品标准质量规定的各项指标的中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