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心理咨询的要素
- 格式:ppt
- 大小:698.50 KB
- 文档页数:26
心理咨询者的条件和心理咨询者是通过专业培训,拥有一定的心理学知识和技能,能够给予客户专业的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的人。
那么,什么样的人适合从事心理咨询工作呢?以下是一些心理咨询者需要具备的条件。
1. 心理素质心理咨询者需要拥有较好的心理素质,包括健康稳定的心态、内心坚强,能够承受和化解客户情感问题和心理压力。
此外,心理咨询者还需要具备良好的情绪调节能力、自我控制能力和自我反省能力。
2. 专业知识心理咨询者需要具备扎实的心理学基础知识和心理学专业技能,如人格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心理测量和诊断等。
还需要熟悉常见的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的症状、特征和治疗方法,能够根据客户问题进行专业的咨询。
3. 广泛的社会经验心理咨询者需要拥有丰富的社会经验和知识,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不同人群的心理特点和心理需求,能够针对不同客户的个性、文化、职业、性别、年龄等因素进行差异化的咨询。
4. 良好的沟通能力心理咨询者需要拥有良好的沟通和表达能力,能够听取客户的意见和感受,理解他们的问题和需求,与客户建立良好的关系并给予有效的咨询建议。
此外,还需要具备良好的书面和口头表达能力,准确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思想。
5. 强烈的责任心和职业操守心理咨询者需要具备强烈的责任心和职业操守,保护客户隐私,严格遵守专业规范和职业道德,不侵犯客户权益,积极维护心理咨询行业的形象和信誉。
6. 持续学习和进修心理咨询者需要不断学习、更新知识和技能,积极参加各种进修和培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
只有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和素质,才能更好地为客户提供专业咨询服务。
总之,心理咨询者需要具备多方面的素质和条件,才能胜任心理咨询工作。
通过不断学习和磨练,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成为一个优秀的心理咨询者。
《⼼理咨询与治疗(修订版)》江光荣著.读书笔记.第⼀章绪论第⼆节⼼理治疗与咨询的历史⼀、中国传统⽂化中⼼理治疗的理论和实践1) 情志相胜2) 祝由治疗法3) 开导劝慰法。
4) 酷似现代脱敏疗法的记录⼆)养⽣论中的⼼理卫⽣思想1) 主张形神兼养,以神养形;2) 清新寡欲2、孙思邈:⼀为名利不去,⼆为喜怒不去,三为声⾊不去,四为滋味不绝,五为神虑精散。
⼆、西⽅⼼理治疗的发展历史⼀)希伯克拉底⾸位⽤理性态度对变态⾏为进⾏研究和治疗的医⽣。
⼆)埃斯克勒⽪阿底斯区分了急性⼼理疾病和慢性⼼理疾病,并将错觉、妄想和幻觉区分开。
五)法国的菲利普·⽪内尔(1745-1826)在改⾰精神病治疗的历史上是⼀位划时代的⼈物。
⼋)1930年成⽴了国际⼼理卫⽣委员会。
后1948年在此基础上由联合国教科⽂组织主持建⽴了世界⼼理健康联合会。
九)克雷丕林因此被看作现代精神医学的奠基⼈。
⼗⼀)催眠现象布雷德的研究被科学界接受⼗⼆)南锡学派。
巴黎学派。
⼗三)弗络伊德标志着现代⼼理治疗的真正开端。
三、⼼理咨询的发展过程⼀)帕森斯出版了⼀本书,名为《选择职业》,这是最早的职业指导书籍之⼀。
⼆)戴维斯是⾸先在学校开始辅导活动的⼈⼠之⼀。
三)20世纪30年代,出现了咨询发展史上所谓的“测量的⼗年”。
四)20世纪40-50年代,发⽣了咨询发展史上最深刻的转变,即指导运动向当代咨询的转变。
是卡尔·罗杰斯起了重要作⽤。
五)1951年,在⼏位⼼理学家向美国⼼理学会推荐将⼼理咨询列为⼀个独⽴分会,美国⼼理学会于同年年会上采纳了这⼀建议,接纳了“咨询⼼理学”为其第17分会。
六)60年代以后,⼼理咨询开始⾛出美国,在世界范围内发展。
第三节咨询与治疗概述⼀、什么是⼼理咨询⼀)⼼理咨询的定义:咨询是由需要帮助的来访者和受过给予这种帮助的专门训练、教育的咨询者共同参与的⼀种相互作⽤过程。
⼆、⼼理治疗:通过运⽤⼼理学的原则和技巧,通过语⾔、⽂字、表情、姿势、⾏为以及周围环境的作⽤,对患者启发、教育、劝告和暗⽰,提⾼病⼈的感受和认识,改善病⼈的情绪,从⽽达到改善⼼理障碍者的⼼理状态、⾏为⽅式以及由此引起的各种躯体症状,都可以认为是⼼理治疗。
咨询员的基本要素和谈话技巧概述心理咨询是针对情绪、职业、婚姻、教育、康复、退休等问题的处理提供一些意见和建议。
心理咨询主要是当事人在心理上受到压力时为其提供帮助的一种形式,心理咨询不仅仅回答人们的疑问、疑难,而是通过谈话的方式帮助当事人应付生活中各种压力,克服困难,使其身心得到健康正常发展。
心理咨询一般任务是通过交谈来了解当事人的内心世界和所面对的困难和压力,然后针对他们在行为、思想上的困难,协助当事人放松心情,设身处地为当事人提供你的意见和建议:什么是最佳行动方案。
或者根据特殊的情况,为当事人提供他所需的信息,和有关的法律权利、特殊机构所在地等,要知道缺乏信息可使人失去活力,提供信息则可给当事人以莫大的帮助。
咨询的目的是帮助当事人去探索问题,确定矛盾的症结所在,为当事人解决问题提供一种或多种可供选择方案及途径。
但咨询者并不交给当事人解决问题的方法。
而是在咨询的过程中,给予当事人客观的分析,引导当事人理清头绪,减少不必要的心理负担,这样,当事人才会在我们的服务中得益。
第一节咨询员的基本要素话务员礼貌用语1、您好!~欢迎您拨打967909信息台2、您好!请问先生(小姐)贵姓?3、您好!请问先生(小姐),我能帮您什么忙?4、您好!请问先生(小姐),您需要查找哪些方面的信息?5、您好!请问先生(小姐),很高兴又能听到您的声音?6、您好!请问先生(小姐),欢迎您再次光临967909人工台?常用业务用语1、您好!请问您想找哪位小姐?2、真抱歉,XXX号小姐今晚不当班,请明天再打过来,好吗?谢谢!3、对不起,请您稍等一会。
4、我理解您的心情,请您慢慢讲,好吗?5、感谢您对我的信任,但愿我能分担您的烦恼。
6、您记得您做的最成功的一件事吗?真希望能分享您成功的喜悦。
7、对不起,先生(小姐)您要找的信息暂时还没有。
8、您的朋友喜欢什么风格的歌?您就送他一首《XXXX》歌好吗?9、我能问一问先生(小姐)您的理想吗?10、您最崇拜哪一位(歌星、电影明星、体育明星、名人)11、对不起,我们换一个话题说好吗?12、欢迎您对我们的工作进行批评监督。
第二章心理咨询技能1、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是心理咨询的核心内容。
咨询关系的建立受到咨询师与求助者的双重影响。
就求助者而言,其咨询动机、合作态度、期望程度、自我觉察水平、行为方式以及对咨询师的反应等,会在一定程度上左右咨询关系。
2、心理咨询的态度包括:尊重、热情、真诚、共情和积极关注.第一单元尊重1、恰当地表达尊重,需要理解以下几点:①尊重意味着完全接纳。
(完全接纳:A接受求助者的光明面和消极面。
B与持不同价值观的求助者平等交流.C接纳求助者的优缺点.)②尊重意味着一视同仁。
③尊重意味着以礼待人.④尊重意味着信任对方。
⑤尊重意味着保护隐私。
⑥尊重应以真诚为基础。
2、咨询师对求助者的四种看法:①深信求助者有足够的内在潜力去面对挑战。
②相信求助者有能力改变,但能力有限,需要外界帮忙。
③相信求助者有能力应付日常琐事,但无法独立做出重大抉择.④咨询师不相信人有内在的潜力.第二单元热情1、热情与尊重相比,与求助者的距离更近些.尊重是以礼待人,平等交流,富有理性的色彩,而热情则充满了浓厚的感情色彩。
仅有尊重而没有热情,咨访之间会显得有些公事公办,两者结合,才能情理交融,感人至深.2、咨询师的热情可以体现在以下方面:①求助者初次来访时适当询问,表达关切。
②注意倾听求助者的叙述。
③咨询时耐心、认真,不厌其烦。
④咨询结束时,使求助者感受到温暖.第三单元真诚1、真诚,是指在咨询过程中,咨询师以“真正的我”出现,没有防御式伪装,不把自己藏在专业角色后面,不带假面具,不是在扮演角色或例行公事,而是表里一致、真实可信地置身于求助者的关系之中。
2、真诚在咨询活动中具有重要意义:①可以为求助者提供一个安全自由的氛围,能让他知道可以袒露自己的软弱、失败、过错、隐私等而无需顾忌,使求助者切实感到自己被接纳被信任被爱护。
②咨询师的真诚坦白为求助者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榜样.3、在表达真诚时需要注意以下问题:①真诚并不等于说实话。
②真诚不是自我发泄.③真诚应实事求是。
心理咨询的关系特点人际关系心理咨询的关系特点是指心理咨询与咨询者之间建立的特殊关系。
人际关系是指人与人之间互动的关系。
心理咨询与人际关系密切相关,因为心理咨询是建立在咨询者与咨询师之间的关系上的。
本文将分别讨论心理咨询的关系特点和与人际关系的联系。
1. 信任关系。
心理咨询的第一要素就是建立咨询师与咨询者之间的信任关系。
只有建立了信任关系,咨询师才能够了解咨询者的内心世界,咨询者才能够放开心扉,打开心扉,更好地接受咨询师的建议和帮助。
3. 支持关系。
心理咨询的第三个要素是建立支持关系。
咨询的过程中,咨询师需要对咨询者给予支持和鼓励,让咨询者感到被爱和被关心,更好地进入自己内心,从而更好地接受帮助。
4. 合作关系。
心理咨询的第四个要素是建立合作关系。
心理咨询是通过咨询师与咨询者之间的合作,找到更好的解决办法,达到更好的结果。
咨询者和咨询师需要互相合作,积极地研究问题,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共同成长。
与人际关系的联系:心理咨询与人际关系密不可分。
首先,心理咨询是建立在咨询师与咨询者之间的关系上的。
这种关系是一种特殊的人际关系。
其次,在咨询师的帮助下,咨询者需要改善自己的人际关系。
咨询者会在咨询师的帮助下,认识到自己的问题和需要改善的地方,通过心理咨询的过程改善人际关系,提高自己的社交能力和情感沟通能力。
最后,在建立咨询者与咨询师之间的关系中,咨询者可以从中学习人际关系技巧,更好地与他人相处。
总之,心理咨询的关系特点和人际关系密切相关。
在咨询师对咨询者给予真诚的关注和关心的过程中,建立了更好的信任、尊重、支持和合作的关系。
这种关系不仅促进了解决问题的发展,而且还提高了咨询者的人际关系技巧,从而有效地改善了咨询者的社会适应能力和生活质量。
第一章心理诊断技能第一节初诊接待与资料的搜集、整理第一单元如何进行初诊接待初诊接待工作程序:1、做好咨询前的准备工作.2、礼貌的接待方式和礼貌语言。
3、间接询问求助者希望得到哪方面的帮助,不可直接逼问。
4、询问结束后,明确表明态度。
5、向求助者说明保密原则。
6、向求助者说明心理咨询的性质。
7、说明求助者的权利与义务8、与求助者进行协商,确定使用哪种咨询方式。
初诊接待注意事项:1、避免紧张情绪。
2、语言表达。
3、反复说明心理咨询在的保密原则。
4、说明咨询测量功能的有限性.5、咨询时的仪态。
第二单元摄入性会谈摄入性会谈的工作程序:1、确定会谈的目标,内容与范围。
2、确定提问方式3、倾听4、控制会谈内容与方向5、对会谈内容归类6、结束会谈确定会谈内容和范围所依据的参照点:1、求助者主动提出的求助内容.2、心理咨询师在初诊接待中观察到的疑点。
3、心理咨询师可以依据心理测评结果的初步分析发现问题.4、上级心理咨询师为进一步诊断而下达的会谈目标。
5、确定会谈的内容和范围。
会谈过程中了解求助者思想和行为的工作提纲:1、外表和行为2、交谈过程中的语言特点3、思维内容4、认知过程及功能5、情绪6、灵感与判断不恰当的问题的消极作用:1、造成依赖2、责任转移3、减少求助者的自我探索4、产生不准确的信息5、求助者可因为处在被“审问”地位而产生防卫心理和行为6、提问过多可以影响交谈中必要的概括与说明不恰当的提问类型:1、“为什么……”:具有强烈的暗示性。
2、多重选择性问题:封闭性的,会影响咨询师获得信息。
3、多重问题:往往使求助者不知所措。
4、修饰性反问:这类问题不需要也无法回答。
5、责备性问题:这类问题往往使求助者产生防卫心理。
6、解释性问题:这类问题可能减少求助者的自我探索。
会谈内容的选择原则:1、适合求助者的接受能力,符合求助者的兴趣2、对求助者的病因有直接或间接的针对性.3、对求助者的个性发展或矫正起关键作用。
4、对深入探索求助者的深层病因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