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制片管理—于丽
- 格式:doc
- 大小:69.50 KB
- 文档页数:16
2012年北京电影学院管理系影视制片与市场营销管理考研真题一、名词解释(共10题,3分一个)1、植入式广告2、电影二级市场3、电影预算4、网络营销5、电影产业6、电影衍生品二、简答(6题,10分一个)1.怎样有效管理剧组2.入世十年来,电影产业的特点和发展趋势3.电影营销组合策略4.电影收回成本的渠道和具体方式5.剧组的微观和宏观管理三,论述题(3题,每道20分)1.利用大众传播媒介来进行电影产品销售的策略2.结合当前的情况,谈下提高电影产业竞争力的方法3.结和近年一部小成本的成功案例经验,说一下小成本的营销策略。
育明教育北京电影学院管理系考研专业课教师推荐考研复习参考用书【影片分析参考书目】《认识电影》──路易斯·贾内梯(美)《荣誉》──苏牧《电影的元素》──波布克(美)《电影和导演》──唐·利文斯顿(美)《电影剧本写作基础》──悉德·菲尔德(美)1《电影剧作者疑难问题解决指南》──悉德·菲尔德(美)《故事》──罗伯特·麦基(美)《虚构的自由──电影剧作本体论》──撰稿:刘一兵、苏牧等《电影的语言》──马尔丹(法)《电影的本性》──克拉考尔(德)《电影的观念》──梭罗门(美)《电影语言的语法》──阿里洪(乌拉圭)《电影美学》──巴拉兹(匈)《电影摄影画面创作》──张会军《电影是什么》──巴赞(法)《论电影艺术》──林格伦(英)《通向电影圣殿》──王迪、苏牧等《现代电影美学基础》──王志敏《写电影剧本的几个问题》──夏衍《关于电影的特殊表现手段》──张骏祥《论电影的编剧导演和演员》──普多夫金(苏)《影幕的剧作》──弗雷里赫(苏)《电影剧作讲话》──罗姆(苏)《电影剧本本性问题论文集》(苏)《电影剧作家的技巧》──瓦依斯菲尔德(苏)《电影的创作过程》──劳逊(美)《戏剧和电影的剧作理论与技巧》──劳逊(美)《作为文学的电影剧本》──温斯顿(美)《从小说到电影》──布鲁斯东(美)《电影的观念》──雷内.克莱尔(法)《电影剧本的结构》──新藤兼人(日)2【电影制片管理与电影市场营销】1、电影艺术词典2、于丽电影电视制片管理学中国电影出版社3、于丽电影市场营销中国电影出版社4、黄一峰电影市场学中国电影出版社5、巩继程主编影视制片项目管理河北教育出版社6、中国电影产业研究报告7、俞剑红老师的《电影市场营销学》8.《谁制造了中国电影的神话》周慧中国青年出版社9.银海网及娱乐、传媒、电影类的网站【影片分析拉片子片目】【中国影片】:1.神女2.大路3.马路天使4.渔光曲5.乌鸦与麻雀6.十字街头7.八千里路云和月8.一江春水向东流9.小城之春10.林家铺子11.早春二月12.我这一辈子13.红色娘子军14.农奴15.祝福16.李双双17.春苗18.杜鹃山19.我们的田野20.邻居21.沙鸥22.都市里的村庄23.一个与八个24.黄土地25.黑炮事件26.红高粱27.野山28.盗马贼29.本命年30.人鬼情31.风柜来的人32.戏梦人生33.悲情城市34.暗恋桃花源35.太阳雨36.活着37.秋菊打官司38.顽主39.霸王别姬40.阳光灿烂的日子41.好男好女42.饮食男女43.喜宴44.重庆森林45童年往事46.独立时代47.东邪西毒48.大话西游49.鬼子来了50.小武51.站台52.一一3【外国影片】:1.党同伐异2.战舰波将金号3.摩登时代4.掏金记5.公民凯恩6.乱世佳人7.魂断蓝桥8.蝴蝶梦9.偷自行车的人10.罗马11时11.罗门生12.活着13.四百下14.精疲力尽15.广岛之恋16.野草莓17.正午18.士兵之歌19.去年在马里昂巴德20.后窗21.裸岛22.81/223.木屐树24.邦尼和克莱德25.毕业生26.阿拉伯的劳伦斯27.秋刀鱼的味道28.红色沙漠29.放大30.普通的法西斯31.德尔苏.乌扎拉32.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33.巴顿将军34.骗术大全35.教父36.对话37.走出非洲38.现代启示录39.出租汽车司机40.猎鹿人41.飞越疯人院42.老姑娘43.美国往事44.发条桔子45.巴黎最后的探戈46.愤怒的公牛47.布拉格之恋48.魂断威尼斯49.暴雨将至50.克莱默夫妇51.巴黎最后一班地铁52.悔悟53.舞厅54.阿基米德后宫茶55.呼喊与细语56.花边女工57.荣誉58.法国中尉的女人59.莉莉.玛莲60.樱桃的滋味61.玛丽亚.布劳恩的婚姻62.锡鼓63.小鞋子64.天堂电影院65.蜘蛛女之吻66.开罗的紫玫瑰67.圣诞快乐.劳伦斯先生68.卡门69.酋山节考70.蓝色的女人71.末代皇帝72.巴比特的宴会73.鸟人74.性.谎言.录相带75.死亡诗社76.杀手李昂77.钢琴课78.低级小说79.迷墙80.白色81.夺命双雄82.猜火车83.天生杀人狂84.37度285.性爱宝典86.狗脸岁月87.毒太阳88.情浓朱古力89.黑暗中的舞者90.海上钢琴师91.我是城堡的主人92.西伯利亚的理发师93.情书94.苏菲的世界95.刺激199596.罗拉快跑4育明教育北影资深专业课教师提醒:【报考北京电影学院研究生不能不知道的几点】1、初试网报报考点必须选择北京电影学院,咱们北影不承认京外考点所以报考咱们北京电影学院要到北京至少3次,距离北京远的同学要提前做好心理准备。
171 第2卷第14期文化纵横一、引言近年来,由新闻事件改编而来的电影作品层出不穷,有斩获国际电影节奖项的优秀作品,也有获得高票房的院线影片。
新闻改编电影无疑成为热门的电影创作形式,但它不同于文学、漫画改编电影等,有其独特的改编和叙事方法。
二、电影叙述者的比较分析谁在讲述电影故事?毫无疑问是导演通过人物关系来建立戏剧冲突推进故事发展,运用叙事的表现材料进行影像叙事建构,以体现影片主题与风格。
我们感受到《人山人海》和《追凶者也》不同的影像风格,是因为两位导演有着不同的学习经历和创作经历,从而形成了各自的艺术表达风格与创作诉求。
(一)银幕之外的电影叙述者导演蔡尚君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文学系,他的电影创作之路从编剧开始,其导演处女作《红色康拜因》获得了希腊塞萨洛尼基电影节最佳影片金亚历山大奖。
蔡尚君曾与第六代导演张杨合作,作为同时代的创作者其作品具有第六代导演的风格烙印。
《人山人海》的创作再次证明了这点,题材选取自一则万里追凶的社会新闻,关注社会底层小人物的命运,影像风格追求真实性,大量运用长镜头,纪实风格尤为明显。
导演曹保平于北京电影学院毕业后留校任教,讲授电影编剧课程。
扎实的剧作功底,丰富的创作经历,让他成为学院派导演的典型代表之一。
其代表作《烈日灼心》《追凶者也》,收获奖项的同时取得了较高的票房。
其驾驭故事能力突出,作品在商业与艺术之间寻求平衡。
他虽与第六代导演身处同时代,但作品风格有着完全不同的追求,他的电影作品不仅体现着艺术价值,也兼顾其作为商品的诉求。
因此《追凶者也》倾向类型化创作,将一则万里追凶的新闻素材改编为黑色幽默的荒诞喜剧。
(二)银幕之内的次叙述者导演作为银幕之外的电影叙述者,还需要银幕中的次叙述者来完成叙事。
次叙述者可以说是电影中的人物,是电影视觉化的次叙述者,导演通过建立人物关系,设置情节点来构建叙事结构,以人物的视角将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尾娓娓道来。
可以看出,《人山人海》与《追凶者也》的次叙述者有很大差异,叙事结构也是完全不同的。
一、综合书单1、《电影理论概念》[美]达德利·安德鲁著郝大铮、陈梅译上海文艺出版社1990年版《电影理论史评》[美]尼克·布朗著徐建生译中国电影出版社1994年7月第一版《结构主义和符号学》李幼蒸选编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发行1987年11月版《外国电影理论文选》李恒基、杨远婴主编上海文艺出版社1995年9月第一版《电影理论史》[意]基多·阿里斯泰戈著李正伦译中国电影出版社1992年12月版《电影的本性--物质现实的复原》[德国]齐格弗里德·克拉考尔著邵牧君译中国电影出版社1981年10月第一版《电影语言》马赛尔·马尔丹著何振淦译中国电影出版社1980年11月北京第一版《旧好莱坞/新好莱坞:仪式、艺术与工业》[美]托马斯·沙兹著周传基、周欢译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年2月第一版《电影哲学概说》[苏]叶·魏茨曼著崔君衍译中国电影出版社1992年3月第一版《普多夫金论文选集》多林斯基编注史慧生、何力译中国电影出版社1962年11月第一版《爱森斯坦论文选集》尤列涅夫编注魏边实、伍菡卿、黄定语译中国电影出版社1962年第一版《电影是什么》[法]安德烈·巴赞著崔君衍译中国电影出版社1987年4月第一版《电影美学》[匈]贝拉·巴拉兹著何力译邵牧君校中国电影出版社1986年10月第2版《世俗神话--电影的野性思维》「匈」伊芙特·皮洛著中国电影出版社1991年12月版《电影的观念》「美」斯坦利·梭罗门著齐宇、齐宙译中国电影出版社1986年《论观众》[美]艾·威尔逊等著李醒等译文化艺术出版社1986年11月第一版《电影剧本的结构》「日」新藤兼人著中国电影出版社2001年3月第2版《电影语言的语法》[乌拉圭]丹东艾尔·阿里洪著陈国铎、黎锡等译周传基校中国电影出版社1981年11月第一版《电影艺术导论》「美」戴维·波德维尔克里斯琴·汤普森著史正、陈梅译上海文艺出版社1992年2月20、《世界电影鉴赏辞典》1--4卷郑雪来主编福建教育出版社2003年5月第二版《西方电影史概论》邵牧君著中国电影出版社1984年4月第一版《世界纪录电影史》[美]埃里克·巴尔诺著张德魁、冷铁铮译中国电影出版社1992年9月版《世界电影史》[美]克莉丝汀·汤普森、大卫·波德维尔著陈旭光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世界电影史》美国与荷兰学者所著秦喜清译中国电影出版社2016年版戏剧与影视学(表演学):1.《美国电影表演艺术-斯坦尼斯拉夫斯基遗产的继承》,(美)理查德·A·布鲁姆著,王浩译,北岳文艺出版社2.《电影表演-导演必修课》,(美)朱迪丝·卫斯顿著,何平译,书林出版有限公司3.《电影表演美学研究》,张辉著,中国电影出版社,中国戏剧与影视学(影视管理学):1. 《电影市场营销》,于丽,中国电影出版社,2015年,中国2.《中国电影产业年报(2011-2014)》,中国电影出版社,中国3.《中国电影市场报告(2011-2014)》,中国电影发行放映协会,中国4.《电影产业经济学》,于丽,刘杨,王煊,中国电影出版,2011年,中国5.《媒介的政府规制》,吴曼芳,中国电影出版社,2008年,中国6.《媒介产业组织学》,吴曼芳,刘灏,中国电影出版社,2010年,中国7.《中国电影产业发展报道(2012-2013)》,侯光明,吴曼芳,中国电影出版社,中国8.《电影市场营销学》,俞剑红,翁炀,中国电影出版社,2008年,中国9.《中国电影企业运营模式研究》,俞剑红,中国电影出版社,2009年,中国10.《电影商业(第三版)》,俞剑红、李苒,中国电影出版社,2011年,中国二、中国传媒大学电影学考博推荐阅读书目(@六道口考研小霸王)1.《认识电影》,路易斯·贾内梯,中国电影出版社,1997年,美国2.《电影剧本写作基础》,悉德·菲尔德,中国电影出版社,200美国3.《荣誉》(修订版),苏牧,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中国4. 《电影的本性》,齐格弗里德·克拉考尔,2006年,德国5. 《艺术创造与艺术教育》,布朗·科赞尼克,滕守尧主编,四川人民出版社,2005年,美国6. 《百年中国电影理论文选》(上册、下册)丁亚平主编文化艺术出版社,2003年,中国7.《中国电影发展史》,程季华,中国电影出版社,1963年,中国8.《世界电影史》,乔治·萨杜尔,中国电影出版社,1982年,?9.《电影是什么?》,巴赞,文化艺术出版社,2008年,法国10.《电影语言》,马赛尔·马尔丹,中国电影出版社,1980年,法国11.《20世纪中国电影理论文选》杨远婴,中国电影出版社,2003年版,中国推荐阅读期刊:1.《电影艺术》中国电影家协会2.《北京电影学院学报》北京电影学院3.《当代电影》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等4.《世界电影》中国电影家协会三、南京大学戏剧与影视学专业博士生考核必读精读书目*1、[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诗学》,陈中梅译,商务印书馆*2、[德]黑格尔:《美学》(1-3卷共4册),朱光潜译,商务印书馆3、[美]苏珊·朗格:《情感与形式》,刘大基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4、[德]H-G·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洪汉鼎译,上海译文出版社5、朱光潜:《悲剧心理学》,人民文学出版社*6、李渔:《闲情偶寄》,上海古籍出版社7、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北京大学出版社8、郭绍虞主编:《中国历代文论选》(1卷本),上海古籍出版社9、宗白华:《艺境》,商务印书馆10、李泽厚:《中国近代思想史论》,安徽文艺出版社11、王国维:《宋元戏曲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2、周贻白:《中国戏剧史长编》,人民文学出版社13、钱南扬:《戏文概论》,上海古籍出版社*14、张庚:《戏曲艺术论》,中国戏剧出版社15、洛地:《戏曲与浙江》,浙江人民出版社16、郑雪来编:《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论导演与表演》,中国戏剧出版社*17、[英]J·L·斯泰恩:《现代戏剧的理论与实践》(1-3),周诚等译,中国戏剧出版社18、[德]彼得·斯丛狄:《现代戏剧理论》,王建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陈白尘、董健主编:《中国现代戏剧史稿》,中国戏剧出版社20、谭霈生:《论戏剧性》,北京大学出版社21、[匈]巴拉兹·贝拉:《电影美学》,何力译,中国电影出版社22、[法]克里斯蒂安·麦茨:《想象的能指》,王志敏译,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3、李恒基、杨远婴编:《外国电影理论文选》(上下卷),三联书店24、丁亚平主编:《百年中国电影理论文选》(上下卷),文化艺术出版社*25、[法]乔治·萨杜尔:《世界电影史》,徐昭、胡承伟译,中国电影出版社26、程季华主编:《中国电影发展史》(1-2卷),中国电影出版社*27、[加]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何道宽译,译林出版社28、[美]劳拉·斯蒙福德:《午后的爱情与意识形态》,林鹤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9、[美]罗伯特·C·艾伦编:《重组话语频道:电视与当代批评理论》,牟岭译,北京大学出版社*30、陈志昂主编:《中国电视艺术通史》(上下卷),中国文联出版社《世界电影艺术发展史教程》王宜文,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中国电影艺术史》周星,北京大学出版社《影视文学》黄会林周星,高等教育出版社《影视艺术史》周星王宜文,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四、豆瓣书单世界电影史参考书目《世界电影史》萨杜尔著,中国电影出版社1988年12月第一版*《世界电影史》[德国]乌利希.格雷戈尔著郑再新等译1987年3月第一版*《世界科幻电影史》克里斯蒂安.黑尔曼著陈钰鹏译中国电影出版社1988年12月第一版《世界电影鉴赏辞典》第一至四编郑雪来主编福建教育出版社2003年4月第一版《西文电影史概论》邵牧君著中国电影出版社1984年4月第一版*《世界纪录电影史》[美]埃里克.巴尔诺著张德魁、冷铁铮译中国电影出版社1992年9月版世界电影理论参考书目《电影理论概念》[美]达德利.安德鲁著郝大铮、陈梅译上海文艺出版社1990年版*《电影理论史评》[美]尼克.布朗著徐建生译中国电影出版社1994年7月第一版* 《结构主义和符号学》李幼蒸选编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发行1987年11月版* 《外国电影理论文选》李恒基、杨远缨主编上海文艺出版社1995年9月第一版*《电影理论史》[意]基多.阿里斯泰戈著李正伦译中国电影出版社1992年12月版*《电影的本性--物质现实的复原》[德国]齐格弗里德.克拉考尔著邵牧君译中国电影出版社1981年10月第一版《电影语言》马赛尔.马尔丹著何振淦译中国电影出版社1980年11月北京第一版《旧好莱坞/新好莱坞:仪式、艺术与工业》[美]托马斯.沙兹著周传基、周欢译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年2月第一版《电影哲学概说》[苏]叶.魏茨曼著崔君衍译中国电影出版社1992年3月第一版《普多夫金论文选集》多林斯基编注史慧生、何力译中国电影出版社1962年11月第一版《爱森斯坦论文选集》尤列涅夫编注魏边实、伍菡卿、黄定语译中国电影出版社1962年第一版《电影是什么》[法]安德烈.巴赞著崔君衍译中国电影出版社1987年4月第一版《电影美学》[匈]贝拉.巴拉兹著何力译邵牧君校中国电影出版社1986年10月第2版《世俗神话--电影的野性思维》「匈」伊芙特.皮洛著中国电影出版社1991年12月版《电影的观念》「美」斯坦利.梭罗门著齐宇、齐宙译中国电影出版社1986《论电影艺术》[英]欧纳斯特.林格伦著何力、李庄藩、刘芸译中国电影出版社1979年12月第一版《论观众》[美]艾.威尔逊等著李醒等译文化艺术出版社1986年11月第一版《电影剧本的结构》「日」新藤兼人著中国电影出版社2001年3月第2版《电影语言的语法》[乌拉圭]丹东艾尔.阿里洪著陈国铎、黎锡等译周传基校中国电影出版社1981年11月第一版《电影艺术导论》「美」戴维.波德维尔克里斯琴.汤普森著史正、陈梅译上海文艺出版社1992.2《电影剪辑技巧》「英」卡雷尔.赖兹盖文.米勒编著中国电影出版社1985年9月版《电影语言电影符号学导论》Christian Metz 著刘森尧译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出版发行1996年12月初版《电影与当代批评理论》Robert Lapsley & Michael Westlake 著李天铎、谢慰雯译远流出版公司1997年9月初版《当代电影分析方法论》Jacques Aumont & Michel Marie 著吴佩慈译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出版发行1996年1月初版[德]齐格弗里德•克拉考尔.从卡里加利到希特勒——德国电影心理史[M].黎静,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英]帕特里克•富尔赖.电影理论新发展[M].李二仕,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4. [意]安东尼奥•梅内盖蒂.电影本体心理学[M].艾敏,刘儒庭,译.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7.[意]基多•阿里斯泰格.电影理论史[M].李正伦,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2.[苏]多林斯基编注.普多夫金论文集[C].罗慧生,何力,黄定语,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5.[苏]尤列涅夫编注.爱森斯坦论文集[C].魏边实,伍菡卿,黄定语,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2.[匈]贝拉•巴拉兹.电影美学[M].何力,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6.[匈]伊芙特•皮洛.世俗神话——电影的野性思维[M].崔君衍,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1.中国电影理论参考书目《中国电影理论文选》(20-89年)上、下册罗艺军、李晋生、徐虹、编选文化艺术出版社1992年7月北京第一版《导演术基础》张骏祥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1983年9月第一版《电影美学基础》谭霈生江苏人民出版社1984年5月第一版《电影美学分析原理》王志敏著中国电影出版社1993年2月第一版*《电影叙事学:理论与实例》李显杰著中国电影出版社2000年3月第一版《当代西文电影美学思想》李幼蒸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10月第一版*《世界电影美学思潮史纲》罗慧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一版*《电影观众学》章柏青著中国电影出版社1997年2月第一版*《电影语言学导论》贾磊磊著中国电影出版社1996年10月第一版*《影像的传播》贾磊磊著,广西师大出版社,2005年第一版《什么是好电影》贾磊磊著中国电影出版社2009年12月第一版*《电影电视制片管理教程》李稚田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一版*《改革与中国电影》倪震主编中国电影出版社1994年第一版*《电影经济探索》季洪主编中国电影出版社1994年第一版《电影艺术词典》编辑委员会编中国电影出版社1986年第一版中国电影史参考书目《中国无声电影史》郦苏元、胡菊彬著中国电影出版社1996年第一版*《中国电影发展史》程季华、李少白、邢祖文著中国电影出版社1980年第二版*《当代中国电影》陈荒煤主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1月第一版*《中国电影七十年》杜云之著台湾电影图书馆出版部1986年出版。
电影电视制片管理学M-C第一章绪论第一节电影制片管理的基本概念一、电影制片电影制片:就是影片的生产。
即以生产关系联系起来的电影创作者们利用所需要的各种设备并且投入的必要的各种资料,创造出适合电影市场需要的产品——影片生产的过程。
二、影片的生产系统影片的生产系统包括三个基本部分:1、影片的投入主要是指影片的生产对象、生产影片所需要的劳动力、生产影片的手段,以及影片生产所需要的各种信息等。
2、影片的生产过程(即价值转换过程)指影片制作或技术加工过程。
3、影片的产出指价值转换的结果。
包括影片拷贝和影片的宣传、信息等。
三、电影制片的管理电影制片管理:是指在特定的影片生产的组织外部环境约束下,为了有效地利用影片所需资源进而实现影片生产目标,而进行的有计划、有组织、激励和控制影片运作等一系列工作的总称。
第二节电影制片管理的作用在电影业的制片业、发行业和放映业三个环节中,电影的制片业处于首位。
首先,电影业的生存必须要有可生存的产品即影片,电影制片业是电影业生产所需产品的唯一提供者,从这个意义来说它决定着电影业的生存。
其次,电影制片业既决定着电影业是否生存,也决定着电影业命运的走向。
制片业必须要提供得到观众基本认可的影片,才能实现影片的价值,否则再多的影片也无法继续生存。
第三,制片业生产影片是否具有电影市场的多方位的可操作性,又影响着电影业的发展。
如果制片业生产出来的影片具有可操作性,那么该电影可以在影院以外的市场经济中,以电影为品牌进行综合开发,实现更大的经济价值。
由上述可见,电影制片业的运作是直接影响着电影业的生存,所以,加强电影制片管理是电影发展的要求,更是电影业生存的需要。
第二章电影业的宏观管理就整个电影业而言,电影的管理实际上可以分为宏观的管理和微观的管理。
电影的宏观管理是指:电影产业发展过程中的总体管理。
可以分为两个容:一是作为商品,在市场流通领域价值规律作用下,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因利益需求关系而产生的宏观调控。
漫谈制片人
于丽
【期刊名称】《电影通讯》
【年(卷),期】2000(000)001
【总页数】2页(P21-22)
【作者】于丽
【作者单位】不详;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J903
【相关文献】
1.探讨中国电影制片人现状以及实施制片人制的必然性
2.浅议电视剧制片人职业素养的提升--从制片人曹平谈起
3.一部叶嘉莹文学纪录片的生成——《掬水月在手》制片人李玉华访谈
4.电视制片人现状研究——沪、浙、琼三地电视栏目制片人问
卷调查分析5.一个优秀制片人的职业修养--央视制片人俞胜利访谈录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电视制片管理毕业论文选题以下论文题目均为成品毕业论文,如需购买,请先在论文选题目录中选好您要的题目,每篇论文价格在50-200元,根据字数多少而定。
此外,本团队专注于原创论文写作,提供单独定制服务。
具体价格咨询《电视制片管理学》出版论电视制片人的素质谈电视制片人对影视制片管理的若干思考电视制片人职业素养的十大板块李静:标新立异,永不言败电视栏目制片人制的未来之路媒体改革背景下制片人生存之思考从管理学角度看电视制片人定位和作用科学的制片管理始于科学的项目策划——电视剧制片管理(一)影视剧制片的环境分析浅谈综艺节目的制片管理聚焦:《焦点—对话中国著名电视制片人》任大惠王新民谈电视剧如何走向市场关于“中国电视制片人”的思考电视制片管理与电视节目制作浅谈电视制片管理——如何做一个合格的电视节目制片主任论制片管理在电视节目制作中的职能与作用3dsmax课程在高职“电视制片与管理”专业中的定位与教学设计——以北京京北职业技术学院为例电视专题节目制片管理工作之我见浅谈电视制片人的管理智慧把握“战役”的决胜因素——谈《为了九亿农民的健康》的制片管理工作双轨制:电视制片人制的中国特色电视剧制片管理(一) 制片人对电视剧属性的认识及其现实意义全国首届电视十佳制片人电视教材制片工作的组织和管理浅谈影视制片管理对影视工作的作用及反思——以美国电影做比照论电视栏目制片人应具备的素养从制片管理角度看电视剧剧本的存在问题影视制片人的分类投资有限何以成功?——制片管理经验漫谈电影、电视艺术谈《多思年华》的制片管理方式加强影视制片管理的措施探讨电视剧制片管理(四) 对剧本的市场把握剧本究竟有多重要——电视剧制片管理(二)大型电视专题片制片工作浅识室内电视剧制片管理谈栏目制片管理中的公共关系刍议电视剧制片管理(二) 电视剧的总体策划农村题材电视剧创作生产体会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国电视纪录片的多元化发展出路纪录片制片主任职能之我见电视剧《虎门悲歌》制片管理的构想端正创作导向加强制片管理为切实提高影片质量而努力浅谈电视剧制片人论“制片人制”在中国的应用论影视作品成功的背后要素——制片管理在影视创作和生产中的作用探寻教育媒体科普节目制片管理与创新与市场接轨-《农村三部曲》制片管理想到的心理测试:你适合什么样的职业?市场经济呼唤制片人制肩负历史重任高扬时代精神——谈电视剧《日出东方》的创作看看你适合做什么职业关于加强故事片审查把关工作的意见谈谈制片人制试论技术协调人在大型节目制作过程中的作用制片人与筹拍解读电视制片人和制作人制名校名城倾力打造传媒教育高等学府北京广播学院南广学院落地南京影视制片对时间管理理论的应用——以数字电影《函授教师》制片为例统一思想坚持方向加强管理提高质量——记全国故事片厂制片工作会议浅谈电视剧制片人在制作管理方面的认知和改革制片人制:中国影视界的崭新命题——信息库系列介绍之四浅谈对“电视制片人制度”的感受和建议你也能成功运作纪录片——访新西兰自然历史制作公司董事总经理Michael Stedman电视栏目制片人的作用及素质认真抓好1997年故事影片创作生产’94中国电影华表奖揭晓关于建立电视制片人栏目管理体系的探讨制片人的本质:影视生产关系的枢纽现代传媒电视栏目制片人的角色转变制播体制与中国电视剧产业化发展《电视制片管理学》出版论电视制片人的素质谈电视制片人对影视制片管理的若干思考电视制片人职业素养的十大板块李静:标新立异,永不言败电视栏目制片人制的未来之路媒体改革背景下制片人生存之思考从管理学角度看电视制片人定位和作用科学的制片管理始于科学的项目策划——电视剧制片管理(一) 影视剧制片的环境分析浅谈综艺节目的制片管理聚焦:《焦点—对话中国著名电视制片人》任大惠王新民谈电视剧如何走向市场关于“中国电视制片人”的思考。
北京电影学院2014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
科毕业生
1.2013年新增硕士研究生导师在表中以下划线标示。
2.此表所列招生人数为预计人数,实际招生人数将以教育部下达的2014年招生计划和考生生源情况相结合等最终确定。
此表中所列各院系预计招生人数不包含港澳台考生、推免生和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计划考生。
1.2013年新增硕士研究生导师在表中以下划线标示。
2.此表所列招生人数为预计人数,实际招生人数将以教育部下达的2014年招生计划和考生生源情况相结合等最终确定。
此表中所列各院系预计招生人数不包含港澳台考生、推免生和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计划考生。
入型入格电影开机仪式
【原创版】
目录
1.电影《入型入格》开机仪式的背景和意义
2.电影的主题和故事梗概
3.主创团队的介绍和创作理念
4.预计拍摄时间和上映时间
5.我国电影市场的前景和挑战
正文
电影《入型入格》开机仪式近日在京举行,标志着这部备受关注的作品正式进入拍摄阶段。
这部电影以当代都市生活为背景,讲述了一群年轻人在追求梦想的过程中,历经挫折,最终找到自己的故事。
电影的主题围绕着青春、梦想和成长展开,通过一群年轻人的视角,展现了当代年轻人的生活状态和精神风貌。
故事梗概中,我们可以看到主人公在追求梦想的过程中,经历了种种困难和挫折,但最终在朋友的帮助下,找到了自己的方向。
这样的故事情节,既具有现实意义,又充满了正能量,相信会吸引不少年轻观众。
《入型入格》的主创团队由业内知名人士组成,导演、编剧和主演均具有丰富的经验和实力。
他们在发布会上表示,希望通过这部电影,展现当代年轻人的精神风貌,传递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同时,他们也希望作品能引发观众对青春、梦想和成长的思考。
据了解,电影《入型入格》预计拍摄时间为半年,预计在明年暑期档上映。
届时,观众将能看到一部充满青春气息、富有正能量的作品。
近年来,我国电影市场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各种类型的电影层出不穷。
然而,在繁荣的背后,也存在着一些挑战。
如何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脱
颖而出,成为观众喜爱的作品,是每个电影制作团队都需要考虑的问题。
电影《入型入格》的开机仪式,让我们看到了主创团队的诚意和决心。
他们以认真负责的态度,讲述了一个充满正能量的故事。
上海大学2014年硕士研究生复试科目及参考书目院系代码:(001)院系名称:理学院联系人:范义莲联系电话:66132510院系代码:(002)院系名称:文学院联系人:聂琳媛联系电话:66133115院系代码:(003)院系名称:外国语学院联系人:徐可珈联系电话:66133062院系代码:(004)院系名称:管理学院联系人:应惠菁联系电话:66137927院系代码:(006)院系名称:法学院联系人:江晓双联系电话:66132117院系代码:(007)院系名称: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联系人:张丽红联系电话:56332164院系代码:(008)院系名称: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联系人:盛青联系电话:56334261院系代码:(009)院系名称: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机械系联系人:赵婷婷联系电话:56331513-15 精密仪器系联系人:陆筠联系电话:56331180自动化系联系人:邓红联系电话:56331638院系代码:(010)院系名称: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高分子系联系人:孙莺联系电话:69982824 电子系联系人:张文竹联系电话:56336270 金属材料系联系人:王春燕联系电话:56338074院系代码:(011)院系名称:环境及化学工程学院联系人:朱惠娟 联系电话:66136908院系代码:(012) 院系名称:生命科学学院联系人:苏洁 联系电话:66132665-83院系代码:(013) 院系名称:美术学院联系人:汪珍琦 联系电话:66133637院系代码:(014)院系名称:影视艺术技术学院联系人:洪代星联系电话:56333674院系代码:(015)院系名称:悉尼工商学院联系人:王少飞联系电话:69980028-9312院系代码:(016)院系名称:社会科学学院联系人:纪谦玉联系电话:66132442院系代码:(018)院系名称:土木系联系人:黄瑾联系电话:66132265院系代码:(032)院系名称:纳米科学与技术研究中心联系人:储艳新联系电话:66135215院系代码:(034)院系名称:数码艺术学院联系人:孙维联系电话:69982541院系代码:(037)院系名称:社会学院联系人:陈小红联系电话:66135202院系代码:(095)院系名称:力学所联系人:麦穗一联系电话:56331451院系代码:(098)院系名称:微电子中心联系人:杨修琳联系电话:56331272院系代码:(101) 院系名称:经济学院联系人:陈齐洁 联系电话:66137926/院系代码:(103) 院系名称:图情档系联系人:杨智勇 联系电话:66134781。
A Study on The Innovation Performance Factors of China Film and Television Base Union Based on Multi-Dimensional Proximity Theory 作者: 于丽[1];黄竹一[2,1]
作者机构: [1]北京电影学院管理学院;[2]海南大学人文传播学院
出版物刊名: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
页码: 72-78页
年卷期: 2021年 第5期
主题词: 多维邻近;影视基地;创新绩效
摘要:提出建设"中国影视基地联盟"的倡议为我国影视基地的未来发展指出了一条崭新的道路,保障其能切实承担整合资源职能的策略更是值得研究和思考的.本文将电影作为创新产品,以多维邻近理论为基础,将拥有多个影视拍摄基地的横店影视城作为分析案例,分析地理、认知、组织邻近性对中国影视基地联盟创新绩效的影响,为实现中国影视基地联盟的建设及其可持续发展提供策略参考.。
2020-02文艺生活LITERATURE LIFE影视评论一、“孤岛”时期的中国电影1.“孤岛”的出现。
1937年11月底,日军侵占了上海,此时的上海就好像是大海中的一座孤岛,一直到1941年12月8日,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军进入“租界”,上海全面沦陷,上海的“孤岛”时期结束。
2.“孤岛”时期中国电影的发展特点。
上海沦陷之后,很多文化工作者转移到内地和香港,但在党的领导下,文化工作也和其他各方面工作一样,仍然有一部分人留在“孤岛”继续坚持。
①但是上海电影的掌控权和实权大部分还是在电影制片公司的老板,民营企业家和一些先进的电影工作者的手中。
这也是促进上海“孤岛”时期商业电影发展繁荣的原因之一。
电影业的繁荣必定也会引发行业内的竞争,在这个时期也就发生了之前中国电影史中罕见的“双包案”和“对台打”事件。
二、“双包案”的前世今生提及“双包案”,可以追溯到中国电影史上的第一场“双包案”纠纷。
1932年,上海明星影片公司准备重金拍摄从张恨水那里购得改编权的小说《啼笑姻缘》,但是与此同时南京大中华影片公司也中意这部小说,并在当地政府的内政部门注册完毕。
最后两家公司打起了官司,不得不通过杜月笙和黄金荣才将这个事情摆平,史称“《啼笑姻缘》双包案”。
这是中国有史以来第一桩影坛官司。
②以及之后,艺华的《三笑》1940年6月3日上映,国华的《三笑》6月10日跟着上映;新华的《碧玉簪》7月4日上映,国华的《碧玉簪》7月8日跟着上映;春明的《孟丽君》7月23上映,国华《孟丽君》8月1日跟着上映。
③可以看出在这个时候,各家公司不仅抢占题材,争夺上映时间,造成电影市场的混乱。
甚至为了宣传电影噱头,公司之间还开展“对骂战”,可见当时的“双包”电影多粗制滥造。
三、浅析“双包案”发生的原因1.审查制度不过关。
审查制度的不过关,是造成“双包案”频频发生的最直接的原因。
在战前,剧本是要交给中央剧委会审查的,如果有两个剧本的题材如此雷同甚至是近乎一样,这样的剧本是不会给予通过的,上海沦陷后,虽然也有电影工会,但是作用却是无济于事。
女性题材国产电视剧热播原因研究随着近年来女性题材国产电视剧的热播,不难发现这些剧集在观众中有着极高的关注度和口碑。
女性题材国产电视剧包括了许多类型,例如现实题材、古装题材、都市题材等等。
那么,这些剧集的热播原因是什么呢?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深入探讨。
一、善于发掘女性内心的创作女性题材国产电视剧的创作团队往往是由女性主导。
在这些女性创作者的引领下,作品中的女性形象能够更加真实地呈现在观众面前。
相比起以往男性创作者的角度,女性创作者更加能够深入了解女性内心的情感世界和社会处境,因此她们创作出来的角色更加细致入微,更加立体刻画。
这些角色中包含了各种不同的女性类型和境遇,例如从事职场的白领,经历失败爱情的年轻女子,以及在传统的封建社会中受到压迫的女性等等。
正是这些立体的女性角色吸引了观众的目光,让他们对作品产生了更加深刻的共鸣。
二、社会现实需求的呼唤当下社会中的女性地位日益提高,女性角色的合理呈现也成为了必然的趋势。
作为电视剧制片方,自然需要结合社会的发展潮流,准确判断女性观众的需求和内心诉求,走在时代的前沿,再通过各种传播渠道让其传递至更广泛的观众群体当中。
在这些剧集中,裹挟着对年轻女性的视角及求知需求的深刻阐释,对于年轻女性观众的情感诉求又是一种宣泄,在此前提下,成功剧集如《青春斗》等便相继热播。
三、演员饰演力度的提高无论怎样优秀的剧本,都不可能离开演员的出彩表现。
随着演员饰演力度的提高,女性题材国产电视剧的表现力也在不断提高。
女性主播,如大家熟悉的鲁豫姐姐、李静女士等等,例如“偶像剧国民女神”章子怡、张含韵等等,他们在拍戏现场的精彩表现也深刻影响了国内年轻女性观众的审美和认知,也进一步对电视剧的发展趋势和新的视觉风格做了一个有利的尝试。
在此背景下,作为演员方面,裹挟对形象气质的追求,将是重要的切入点。
四、制作方的用心安排整个电视剧的制作团队是一个相对完整的系统,从编剧到后期制作,每个环节都将影响到最终的电视剧质量。
56RESEARCH ON DOCUMENTARIES纪录片研究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3月8日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河南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夯实乡村治理这个根基。
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作用,选好配强农村党组织书记,整顿软弱涣散村党组织,深化村民自治实践,加强村级权力有效监督。
”[1]纪实片《特别小组》将镜头对准四川省南充市顺庆区临江寺村和袁家沟村两个贫困村的驻村工作小组,讲述2020年疫情解封后,他们带领村民返工复学和脱贫致富的工作过程,从干群关系角度,通过影像呈现农村基层党组织加强乡村治理和推进乡村振兴。
在策划组织阶段,我们达到创作上的共识,提出四个要点——以真实为根本、以生活为源头、以人物为核心、以故事为纽带,同时也为今后创作乡村纪实片提供参考经验。
一、以真实为根本:“是真实的,才是值得的”纪实片与常见影视剧和综艺节目等虽都为视听艺术作品,但有着显著区别。
纪实片以真实为根本来反映事件,展现人物,讲究保持生活原始形态。
因此,乡村纪实片必须坚持客观记录的风格,如实呈现乡村生活中的耳闻目睹,不能变更生活进程,更不可随意编造情节。
《特别小组》前两部聚焦南充市顺庆区两个贫困山村实现脱贫、走向振兴的过程。
两个山村生产生活面貌比较落后,是否在拍摄时有必要对当地面貌做些“筛选”和“美化”呢?鉴于此,《特别小组》在创作中坚持呈现未经修饰的原生态,记录当地工作组开展帮扶工作的真实过程。
其实乡村纪实片的魅力,就在于乡村变迁的真实呈现和居民言行的自然流露,没有刻意设计与安排。
2012年12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北省阜平县骆驼湾村考察时说:“专程来这里看望大家,就是为了解我国现在的贫困状态和实际情况。
你们得让我看到真正情况,不看那些不真实的。
所以走得远一点,哪怕看得少一些,是真实的,才是值得的!”[2]纪实手法多种多样,纪实理念不断更新,但纪实片的真实性底线从未改变。
二、以生活为源头:“扎根人民、扎根生活”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全国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文艺创作方法有一百条、一千条,但最根本、最关键、最牢靠的办法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
数字电影《妈妈们的青春往事》拍摄体悟张建成【摘要】人才培养与学科建设需要我们具有更开阔的视野,以培养复合型与专业型相结合人才为目标,在更为丰富的实践中探求一条适合学院发展的途径.作为数字电影《妈妈们的青春往事》的导演,更作为艺术学院的导演,对影片的拍摄,对艺术人才的培养,对艺术学科的建设有了些感悟,期待在今后的电影拍摄,对今后的学院建设有所帮助.【期刊名称】《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年(卷),期】2013(011)002【总页数】3页(P116-118)【关键词】学科建设;影视技术;电影实践【作者】张建成【作者单位】浙江艺术职业学院杭州31005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J905《妈妈们的青春往事》是浙江艺术职业学院拍摄的第一部数字电影。
这部电影之所以能够顺利地拍摄和制作完成,完全得益于学院良好的创作氛围和各系部之间的良好合作。
在浙江省军区礼堂举行首映暨慰问放映活动时,无论是观影的官兵,还是演职人员、媒体记者、专家学者,都为这部电影所展示出来的那个年代的军人以及军人家属所表现出来的坚定信念所感染。
浙江省军区司令员傅怡对这部电影作出了中肯的评价:“血流出来的是气,泪流出来的是情,我们要给后代们留下来的不只是真实的信仰,还有对信仰的忠诚。
”浙江省军区政治部副主任魏殿举也认为,这部影片在同类题材作品中具有创新意义,人物性格鲜明、表现视角独特,部队生活气息十分浓郁,无论是创作者还是剧中人物,无不透出撼动人心的真情实感。
作为该片的导演,在电影从筹备到制作完成的整个过程中,我有很多感悟,现在我将其中的一部分说出来,希望对学院今后的相关实践活动有所帮助。
首先,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需要更开阔的视野。
通过这次艺术实践,我深刻地认识到,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需要我们用更开阔的视野去看待。
在我国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新时代背景下,影视产业是文化产业中最具发展潜力的朝阳产业之一。
就在2012年,国产电影出现“井喷”,无论公映数量还是生产总量均打破纪录,票房总额达160 多亿元,而且电影的类型、规模、市场、投资等均有所提升,巨大的电影市场空间,让社会各方都对电影产业的未来充满信心和期待。
电影电视制片管理学M-C第一章绪论第一节电影制片管理的基本概念一、电影制片电影制片:就是影片的生产。
即以生产关系联系起来的电影创作者们利用所需要的各种设备并且投入的必要的各种资料,创造出适合电影市场需要的产品——影片生产的过程。
二、影片的生产系统影片的生产系统包括三个基本部分:1、影片的投入主要是指影片的生产对象、生产影片所需要的劳动力、生产影片的手段,以及影片生产所需要的各种信息等。
2、影片的生产过程(即价值转换过程)指影片制作或技术加工过程。
3、影片的产出指价值转换的结果。
包括影片拷贝和影片的宣传、信息等。
三、电影制片的管理电影制片管理:是指在特定的影片生产的组织内外部环境约束下,为了有效地利用影片所需资源进而实现影片生产目标,而进行的有计划、有组织、激励和控制影片运作等一系列工作的总称。
第二节电影制片管理的作用在电影业的制片业、发行业和放映业三个环节中,电影的制片业处于首位。
首先,电影业的生存必须要有可生存的产品即影片,电影制片业是电影业生产所需产品的唯一提供者,从这个意义来说它决定着电影业的生存。
其次,电影制片业既决定着电影业是否生存,也决定着电影业命运的走向。
制片业必须要提供得到观众基本认可的影片,才能实现影片的价值,否则再多的影片也无法继续生存。
第三,制片业生产影片是否具有电影市场的多方位的可操作性,又影响着电影业的发展。
如果制片业生产出来的影片具有可操作性,那么该电影可以在影院以外的市场经济中,以电影为品牌进行综合开发,实现更大的经济价值。
由上述可见,电影制片业的运作是直接影响着电影业的生存,所以,加强电影制片管理是电影发展的要求,更是电影业生存的需要。
第二章电影业的宏观管理就整个电影业而言,电影的管理实际上可以分为宏观的管理和微观的管理。
电影的宏观管理是指:电影产业发展过程中的总体管理。
可以分为两个内容:一是作为商品,在市场流通领域内价值规律作用下,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因利益需求关系而产生的宏观调控。
这是推动电影业由杂耍到作坊再到工厂化、集团化发展的过程的根本动力。
(市场方面)二是最为工艺(或艺术)和社会力量的一部分特殊产品,国家、政府和行业协会对电影产品、作品进行的管理与约束。
(外部性控制方面)电影的微观管理主要是指从建设投资到摄制生产、发行放映全过程中的具体操控方法,也可以理解为是电影的生产经营过程中具体的管理内容。
第一节电影业的发展历史第二节电影制片业的性质、任务和目的一、电影制片业的性质制片厂既要保证产品的思想艺术性,能给人以启迪和教育,又要按经济规律办事,争取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二、电影制片业的任务制片业的任务是由电影制片业的性质决定的。
从微观来讲,要生产出电影市场需要的影片。
从宏观来讲,要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三、生产目的为电影市场提供优秀的影片,以满足电影观众的需求,进而促进电影事业的发展,促进国际文化的交流。
第三节电影制片业的宏观管理一、电影制片管理的功能1、制片管理的计划功能从选题开始来制定生产影片的未来行动方案,是管理活动有明确的导向。
2、制片管理的组织功能为实现影片计划目标,建立起来的组织机构,并明确权责关系,使各组织机构间互相分工协作。
3、制片管理的控制功能随时检查影片运作的实施过程,发现偏差,及时纠正,保证决策计划的实施。
4、制片管理的激励功能根据人的需要设置目标,通过目标导向来刺激人们产生达成这个既定目标的动机和行为。
5、制片管理的领导功能领导是一门艺术,领导的感召力和影响力,直接影响到这些综合的人才们能否去追求共同的目标,去发挥各自最大的能力。
上述是电影制片管理的五个方面的功能,是相辅相成的,是整个制片管理工作中不可缺少的环节。
二、电影制片管理的几个基本观念1、树立全方位的营销观念一是指机制管理上做到制、发、映一条龙似的产销运作观念。
二是指在影片的整体策划中的每一个环节都必须贯彻市场营销意识。
2、实行电影的整体运作策略(1)题材选择策略对于任何一个题材,都要从商品意识出发,做周密的需求调研。
市场需求调研的内容应该包括:是否有观众,观众的层次、特点、范围等。
(2)生产制作策略(3)促销策略促销:是指卖方向消费者传递产品信息的一系列报道、说法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可以帮助观众认识作品的特点和观看的意义所在,从而引发观众的兴趣,激发观影的欲望,促进观影行动,使观众自愿地为之消费。
促销策略主要包括下列七个方面:①明确发送信息目标接受者是谁,他们的观影欲望受哪些因素影响,他们需要哪些信息来帮助自己决策。
②信息的表达方式将信息用易于传递的符号表示出来。
采用什么样的媒介,取决于信息的特点和目标对象的特点。
原则是要保证观众的理解和发行者的意图相符。
③加强电影的品牌竞争意识④重视电影的后续产品开发以电影的品牌为拳头,以电影中所含着的版权为支点,制造出电影的后续产品。
⑤电影的融资效应的实现⑥重视电影的市场调查市场调查:是指企业为了一定的经营目的,通过各种途径和手段去摸清市场现状和发展趋势的过程,包括对顾客所做的调查,研究其对产品的意见和要求,购买的欲望和动机,以及营销环境、需求量价格、流通渠道等等。
电影的广告宣传才是观众得到信息的唯一途径,然而广告宣传是否到位,决定的基础是市场调研。
⑦发挥团队精神的作用第三章电影业的微观管理电影制片过程中的微观管理:就是从策划筹资到摄制生产过程中的具体管理方式。
更具体的讲,就是对于剧组的管理。
一、剧组管理的必要性(一)摄制组是影片摄制完成的基础组织机构。
(二)加强摄制组管理是使拍摄计划顺利进行的保证。
(三)加强管理,才能使摄制组的人力、物力、财力有机结合,合理使用,做到人尽其能,物尽其用,财进其力。
二、目前摄制组组建形式以及存在的问题1、目前摄制组的组织形式(1)有名副其实的上级主管制片单位的摄制组,摄制资金和行政领导都在其单位的管辖范围内,同时这一所谓的主管单位又参与组建创作班子,以及对摄制组的管理。
其特点是:自己可以得到保证,而工作人员又受到行政权力的制约。
(2)无上级主管制片单位,无固定制作人员,是一个自筹资金、自负盈亏的自由组合形式。
2、当前摄制组存在的问题(1)资金预算问题(2)人员劳务报酬的支出问题(3)资金不到位,拖延拍摄周期的问题(4)拍摄中由于计划不强、拖延周期的问题第一节电影摄制组的组建一、指令指令:就一个制片厂而言,指令是由制片厂的生产管理部门发出的,由制片企业法人代表(厂长或主管厂长)签发的生产命令书。
二、资金资金:统称拍摄费用,是指整个影片生产拍摄过程中所使用的投资制片的费用。
三、剧本生产指令和资金的筹备都应在剧本完成并通过审批后进行。
剧本的最后确定,特别是分镜头剧本的完成是制片经营和生产指令下达的依据。
四、主创人员的确定在进行项目(题材)策划、选题确认和市场预测的时候,电影的主创人员就应同时进行选任。
当前期准备完成,建组工作开始的同时,就应明确主创人员,因为主创人员是必须直接参与剧本的修改和镜头的划分的。
五、确定建组部门在主创人员到位的同时,摄制组在制片管理上应同时确定摄制组各部门的规模、人员和任务。
部门的组建一般分为如下内容:1、制片管理组:设有制片主任、制片、财务人员、剧务及后勤保障人员2、导演组:设有导演、副导演、场记,根据剧情内容有时会设有动作导演、特技导演3、表演组:设有组长副组长统一协调管理演员事物4、美工组:设有总美工师、美工设计及服装、道具、化妆等小组,根据场景制作需要和拍摄时对服装、化妆、道具的要求安排适量制景工和服、化、道等方面相关人员。
5、录音组:设有录音师和录音员。
制片的管理者应根据整个生产工作的任务量来确定各部门的组建,这样才能保证组建的规模合乎生产任务量的标准,避免因人手少造成超工作量和因为人员数量过多造成费用浪费,从而影响生产进度和影片质量。
第二节摄制组人员及其职责一、人员构成及人员职责(一)人员构成1、欧美国家的人员构成的划分方法创作人员(线上部分人员):制片人、编剧、导演和演员制作人员(线下部分人员):其他参与影片制作的人员作曲家身体特殊,未被包括在二者之中。
2、我国的划分方法:创作人员(主创):创作部门的负责人辅助人员:主创们的助手一个标准的电影摄制组都会有下述一些主要创作人员,即制片人、导演、制片主任、摄影师、照明师、录音师、美术师、服装师、化装师、道具师、特技师。
辅助部门与人员的配置则要取决于制片计划的总体要求。
(二)人员职责1、制片人制片人:是一部影片的总负责人。
其工作的最主要内容是负责组织制定并监督实施影片摄制计划与摄制预算。
在没有剧本或是剧本不成熟的情况下,制片人还要负责必要的剧本创作工作。
制片人对确定影片风格,确定包括导演在内的摄制组主要成员的构成,确定主要演员的人选方面负有重要责任。
预算不足时,制片人还要筹措资金。
2、导演导演对制片人负责,导演的主要职责是在制片人确定的影片制作计划和预算范围内,在影片创作的各个阶段里指导演员和摄制组的活动,将剧本内容转化为影片的图像和声音。
导演的助手主要有:副导演、导演助理和场记。
副导演是导演最主要的助手,副导演的数量取决于一部电影的规模和复杂程度。
副导演的主要工作是代表导演组和制片主任合作编制可行的制片计划,协助导演选演员,并根据导演要求指导临时演员、群众演员和特技效果。
助理导演协助导演处理导演组的日常杂务。
场记负责在专用的场记单上记录拍摄过程发生的一切。
3、制片主任制片主任对制片人负责,是制片人最主要的助手。
在现代电影摄制组中,制片主任的主要工作是协助制片人编制影片预算,制定拍摄计划,确保摄制组日常工作的正常运转与控制经费支出。
还要根据制片人的授权,代表摄制组与外界就外景场地、协助人员等问题进行谈判,并签署有关协议。
制片主任的助手有:制片、剧务和场务制片相当于制片主任助理,是我国影视界特有的摄制组工种名称。
制片通常分:现场制片、后勤制片、美术制片。
一般没有独立决定权。
4、摄影师对导演负责,是导演在创作方面最主要的合作者之一,任务是负责影片银幕形象摄影造型处理,为影片获取最恰当的摄影画面。
根据影片内容与导演的要求,选择摄影机及其辅助设备,确定照明设备,监督摄影组与照明组工作。
按专业领域划分可分为:故事、新闻纪录片、教育科学影片、美术片、特技摄影师。
摄影师助手:副摄影师、摄影助理和机械员副摄影师协助摄影师进行拍摄创作工作,代表摄影师与摄制组进行协调,有时还直接操作摄影机。
摄影助理一般由两人担任,一助理协助摄影师检查机器设备,参与拍摄实验,拍摄中负责按要求量光、检查曝光组合和拍摄剧照;二助力负责领取和保管胶片,在现场装卸胶片,对焦点,做摄影记录,填写底片冲洗所需的各种单据和表格,联系洗印厂等。
5、照明师主要任务是根据影片内容和摄影师的创作意图,创造性地完成各种光线效果、光线气氛,并解决照明工作中出现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