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十三五”时期,我国发展面临许多新问题新情况。在新常态下,我国发展的 环境、条件、任务、要求等都发生了新的变化。适应新常态、把握新常态、引领新 常态,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必须坚持正确的发展理念。党的十八届五中全 会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贯穿着鲜明的问题导向,解决 我国发展中突出的矛盾和问题。集中反映了党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是 我国发展理论的又一次重大创新,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
3、认识过程的反复性和无限性原理
• 〖原理内容〗:认识具有反复性,正确认识往往要 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 能完成。认识具有无限性,人类的认识是无限发展 的,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人的认识是 一种波浪式前进或螺旋式上升的过程。
• 〖方法论〗:要求我们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 践中认识和发展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2)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科 学的理论)对实践有巨大的指导作用,错误的认 识,(不科学的理论)则会把实践引向歧途。 〖方法论〗:重视实践的观点,用正确的认识来 指导实践活动。(可套用于理论与实践的关系)
2、真理的客观性条件性和具体性原理 (问)
• 〖原理内容〗: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 的正确反映,真理是客观的,真理是有条件的, 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真理是具 体的 。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 历史的统一
答题模板
模板16实践、真理与认识发展的过程 实践、真理与认识发展的过程是近年来各地高考的高频考点。试题多结合人们改造自 然、社会改革和科学实验的重大成果等进行考查
常见设问方式: (1)运用实践的相关知识,分析说明我国载人航天事业的三步走”战略 (2)运用真理的相关知识,分析说明我们对×××××X的正确态度 (3)运用认识论的相关知识,分析说明中国共产党对×XX×××的探索过程 常用答题语言: 答题要素: 实践的特征+实践决定认识十认识反作用+真理特点认识过程 (1)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具有客观物质性、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 (2)实践决定认识,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是检验认识的 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是认识的目的 (3)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对人们的实践起促进作用,错误的认识对实践起阻 碍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