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物理答案.docx
- 格式:docx
- 大小:26.09 KB
- 文档页数:2
初中物理学习材料2010年奖学金考试初二物理试卷答案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答案 C D C B A B C题号 8 9 10 11 12 13 答案ADBDAC二、填空题(每空1分)14. 传递信息 响度 15. 分子永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16. 汽化吸热 液化 液氨汽化吸热,使堵漏口的湿纱布温度降低而结冰。
17. 变小 不变 不变 变小 18. 15厘米或5厘米19. 5×104 Pa 1.5×105 N 20. 落在C 的右边 落在C 的左边” 21. 1500 2000 1000 22. 15 1223. k 2G 24. 匀速 减速 25. 2N 3N 6N 26.kmg三、解答题(27、28、29作图每题2分,选择每题2分,其余每空1 分) 2730. 答案:①显示光的传播路径 ②探究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法线是否共面 31. 向上 向下32 (1)上孔成像 (2)倒立 小 亮 (3)以较暗的室内观察,并用不透光的纸塑料薄膜这一端裹起来。
33. (1)刚拉动活塞时 (2)换用5ml 的注射器实验 (3)注射器全部刻度的长度/cm(4)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下拉钩码 34.(1)(2) < 35.(1)物体受平排序 4 3 5 2 1 项目倒出盐水的质量(g) 烧杯和所剩盐水的质量(g) 盐水的密度(kg/m 3) 量筒中盐水的体积/ml 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g) 数据33 117 1.1×10 3 30 150 A FG f 28 29衡力作用时,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2)物体在非平衡力作用下,运动状态改变(3)如图所示(1分)(4)B (2分)(5)D (2分)36.(3分)0.8×103 Kg/m3 ——0.816×103 Kg/m337. (5分)(1)1.5×107N (2分)(2)2×106Pa (3分)38.(6分,每小题2分)(1)7.5N (2)1.5×10-3m3 (3)10N初中物理试卷灿若寒星制作。
苏科版八年级下册物理课本答案第6章第1节物体的质量答案1.不一定,当指针在分度盘中央刻度线左右两边偏转的幅度相等时,天平也算是处于平衡状态,此时也可以读数。
2.实践性练习题,目的是增加对质量单位的感性认识。
邮票质量约50 mg苹果质量约200 91元硬币质量约6 9成人质量约70 kg大象质量约5t鸡的质量约2 kg3.平衡螺母向右盘中增加砝码或向右移动游码82.4 g第六章第2节测量物体的质量答案1.本题为实践性练习题,进行实际操作练习会有助于我们对天平的构造进一步认识,对质量单位的认识也会更深入一些。
如:用中间带孔的条形木棒做横梁;把较粗的铁棒插入木棒孔中,用两木块支持横梁,用铁碗做秤盘;用铁丝悬挂秤盘;用壹元硬币做砝码。
2.铅笔估计质量2.5g实测质量2g橡皮估计质量8g实测质量10g3. 答案:(1)不可以,这样测出的物体质量会比真实值大。
(2)后测量娆杯的质量方案中,将烧杯中的水倒出时会有分水残留在烧杯中,使得烧杯的质量偏大,而测得的水的量会偏小。
第6章第4节密度知识的应用答案1.解:由题图可知矿石的质量m= 50g+20g+3.4g=73.4g;矿石的体积V=40 mL-20 mL=20 mL=20 cm³;矿石的密度p=m/V=73.4g/20cm³=3. 67g/cm³.2.提示:在透明塑料瓶(或玻璃杯)上贴一个小纸条,如图6-4-15所示,用量杯量出20 mL的水后倒入瓶中,并在纸条上画出水面的位置。
若瓶上贴纸条部分粗细均匀,依次在纸条上画上等间隔的间距即可;若瓶上贴纸条部分粗细不均匀,可再用量杯量取20 mL的水后倒入瓶中,并在纸条上做好标记,此刻度为40 mL,依此方法标记即可。
由于0.3 m³>0.27 m³,则水全部结成冰后体积变大,又由于水的上层先凝固,下层的水结冰时无法自由膨胀,就会将水缸胀破。
第6章第5节密度知识的应用答案1.略2.提示:此题为实践性练习题,调查或探究物质的物理属性,完善对物理属性的认识。
2020—2021学年(苏科版)物理:八下第10章 压强和浮力附答案 苏科版八下第10章 压强和浮力1、下面四个图中所涉及的物理知识描述错误的A .甲图: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强B .乙图,饮料上升到嘴里是吸力的作用C .丙图,气体的压强与它的流速有关系D .丁图,液体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2、如图所示,用一块轻质塑料片挡住两端开口的玻璃筒的下端,把玻璃筒竖直插入水中到一定深度,然后向玻璃筒内缓慢注入某种液体,当筒内液面高出筒外水面2 cm 时,塑料片下沉。
关于液体密度ρ液和水的密度ρ水的大小关系比较( )A .ρ液>ρ水B .ρ液=ρ水C .ρ液<ρ水D .不能确定3、如图所示是测量大气压强的装置,玻璃管长约1m ,槽内装有水银。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此装置是一个连通器浅水水下500m水下20m甲:斧头劈柴乙:吸饮料丙:口吹硬币跳栏杆丁:潜水装备76cm 水银真空大气压B .第一次利用此装置测出大气压强的科学家是帕斯卡C .玻璃管竖直放置时测出的大气压强一定为76cm 汞柱高D .将此装置从山脚移到山顶,管内外汞液面高度差减小4、粗细均匀、密度为蜡ρ的蜡烛底部粘有一块质量为m 的铁块,蜡烛竖直漂浮在密度为水ρ的水中,蜡烛露出水面的高度为H ,如图。
点燃蜡烛,直至蜡烛与水面相平、烛焰熄灭(假定蜡烛油不流下来),设燃烧掉的蜡烛长为L ,则HL 的关系是( )A .水ρρ蜡B .蜡水蜡ρρρ+C .蜡水水ρρρ-D .蜡水ρρ5、下列物体中不受浮力的是 ( )A .大海中航行的轮船B .空中上升的气球C .太空中运行的宇宙飞船D .水中下沉的石块6、如图所示为某校校园艺术节时气球悬挂一幅竖标语的情景。
已知气球的体积为8 m 3,气球(含内部所充气体)、标语及细绳的总质量为9 kg ,空气的密度为1.29 kg/m 3,g 取10 N/kg ,则系于地面拉住标语的细绳的拉力为()A .103.2 NB .90 NC .13.2 ND .193.2 N7、小敏将质量为160 g 的物体放入盛满水的溢水杯中,当物体静止时,溢水杯中溢出130 cm 3的水,则物体(g 取10 N/kg) ( )A.漂浮在水面上B.悬浮在水中C.沉在溢水杯底部D.受到1.6 N 的浮力8、如图所示,一个未装满水的瓶子,正立放置在水平桌面上时,瓶子对桌面的压强为p 1,瓶底受到水的压力为F 1;倒立放置时瓶子对桌面的压强为p 2,瓶盖受到水的压力为F 2。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九章力与运动第三节力与运动的关系(1)一.选择题1.若小球在运动过程中只受到力F的作用,且运动过程中力F始终保持不变,则小球的运动轨迹(用虚线表示)不可能的是()A.B.C.D.2.下面图中所示的情景,说法正确的是()A.踢出去的足球虽然会继续“飞行”,但它总会停下来,说明物体的运动必须有力维持B.跳远运动员助跑可以提高成绩,是利用了身体的惯性C.男孩水平用力推车但没推动,是因为他的推力小于车所受的阻力D.蹦蹦杆跃到最高点时速度为零瞬间静止,此时蹦蹦杆受力平衡3.如图所示,小物块A和弹簧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弹簧左端固定于竖直墙面,向左移动物块A并压缩弹簧至B处,静止释放物块A,此后物块的运动是()A.一直加速B.一直匀速C.先加速后匀速D.先加速后减速4.如图所示,在光滑的水平台面上,一轻弹簧左端固定,右端放置一金属小球,O点是弹簧保持原长时小球的位置,开始时通过小球压缩弹簧到A位置(已知AO=BO),静止释放小球,此后小球的运动是()A.一直加速B.先加速后匀速C.一直匀速D.先加速后减速5.如图所示,将轻质弹簧的一端固定在水平桌面上,在弹簧正上方O点释放一个重为G的金属小球,下落到A点时与弹簧接触并压缩弹簧至最低点B点,随即被弹簧竖直弹出(整个过程弹簧在弹性范围内)。
()A.小球在A点时速度最大B.小球在B点时受平衡力C.小球从A点到B位置先做加速运动再做减速运动D.小球从A点到B位置做减速运动6.如图所示,一轻质弹簧一端系在墙上的O点,自由伸长到B点。
今用一小物体m把弹簧压缩到A点,然后释放,小物体能运动到C点静止(水平地面粗糙且粗糙程度相同)。
试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从A到B速度越来越大,从B到C速度越来越小B.物体从A到B速度越来越小,从B到C速度不变C.物体从A到B先加速后减速,从B到C一直减速运动D.物体在B点受到的合外力为零7.小明发现蹦极运动中只受到两个力的作用(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大小不变,而弹性绳的弹力是变化的。
新苏科苏教八年级下册第二学期物理期末考试卷及答案百度文库一、选择题1.有A、B两个实心球,A球的质量是B球的两倍,A球的体积是B球的四倍,那么A球的密度是B球的()A.两倍B.一倍C.二分之一D.四分之一2.下列实例与所利用的物质的物理属性不相符的是()A.水壶的把手用胶木制成是因为胶木的导热性好B.撑杆跳高是利用了撑杆的弹性好C.划玻璃的刀刃用金刚石制成是因为金刚石的硬度大D.电线的线芯用铜制成是因为铜的导电性好3.如图所示,将同一个鸡蛋先后放入甲、乙两杯盐水中,鸡蛋在甲杯中处于漂浮状态,在乙杯中处于悬浮状态.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甲杯中盐水的密度大于乙杯中盐水的密度B.甲杯中盐水的密度小于乙杯中盐水的密度C.鸡蛋在甲杯中受到的浮力大于在乙杯中受到的浮力D.鸡蛋在甲杯中受到的浮力小于在乙杯中受到的浮力4.甲、乙两相同的容器中装有体积相等的两种液体,静止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将同种材料制作的实心物体A、B分别放入两容器中,静止时液面等高,如图所示.则A.A的重力等于B的重力B.甲杯中液体的密度小于乙杯中液体的密度C.甲杯对桌面的压力大于乙杯对桌面的压力D.两容器底部所受液体压强相等5.2012年6月29日10时03分,神舟九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蒙古草原顺利着陆,为了使“返回舱”能安全着陆。
需从进入大气层后速度逐渐减小。
直至安全着陆,为此它经历了展开降落伞,展开安全气囊等过程,关于上述过程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展开降落伞增大了阻力;②安全气囊与地球表面产生作用力时,不会发生形变;③返回舱在减速过程中,飞船的运动状态保持不变;④返回舱在减速过程中,受力一定不平衡。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6.如图所示,水平面上分界线MN左侧区域光滑,不计摩擦,右侧区域粗糙,且粗糙程度相同.一小球先从A点以3m/s的初速度运动到B点时的速度为2m/s,然后再使小球从B 点以3m/s的初速度运动到A点.若小球从A点运动到B点所用的时间比从B点运动到A 点少0.8s,则A点到分界线MN的距离为()A.3.0m B.3.6m C.4.2m D.4.8m7.水平桌面上放有甲、乙两个装有不同液体的相同容器,现把两个完全相同的实心小球分别缓慢放入两容器中,两小球静止时液面恰好相平,如图所示,下列5个说法中正确的有()①两小球受到的浮力相等②甲容器中液体的密度较小③甲容器中液体的质量较小④甲容器底部受到液体压强大⑤甲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力小A.1 个B.2 个C.3 个D.4 个8.下列情形与大气压强无关的是A.用吸管吸饮料B.马德堡半球实验C.高原上用普通锅不易煮熟米饭D.“玉兔”号在月球上留下“足迹”9.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放有底面积和质量都相同的甲、乙两平底容器,分别装有深度相同、质量相等的不同液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液体的密度:ρ甲=ρ乙B.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甲>p乙C.容器对桌面的压力:F甲>F乙D.容器对桌面的压强:p甲’>p乙’10.下列现象中,不能用分子动理论解释的是()A.海绵很容易被压缩B.湿衣服在阳光下逐渐晒干C.春天,校园里花香扑鼻D.高压下,油罐里的油能从罐壁渗出11.如图所示与惯性有关的做法中,属于防止因惯性造成危害的是A.系安全带B.旋转生、熟鸡蛋C.跳远助跑D.撞击锤柄12.如图甲,静止时U型管两侧液面相平。
苏科苏教八年级苏科苏教初二下册第二学期物理期末考试卷及答案百度文库(1)一、选择题1.下列实例与所利用的物质的物理属性不相符的是()A.水壶的把手用胶木制成是因为胶木的导热性好B.撑杆跳高是利用了撑杆的弹性好C.划玻璃的刀刃用金刚石制成是因为金刚石的硬度大D.电线的线芯用铜制成是因为铜的导电性好2.汽车最基本的安全装置是头枕和安全带,如图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有了头枕,能减小因后车撞击对司机造成的伤害B.系上安全带,能减小因后车撞击对司机造成的伤害C.有了头枕,减小因撞上前车对司机造成的伤害D.系上安全带,能减小人在撞车时受到的惯性3.用一段细铁丝做一个支架作为转动轴,把一根中间戳有小孔(没有戳穿)的饮料吸管放在转动轴上,吸管能在水平面内自由转动(如图所示).用餐巾纸摩擦吸管使其带电,将带负电的橡胶棒靠近带电吸管的一端时,发现吸管被推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吸管和橡胶棒带异种电荷B.吸管和餐巾纸摩擦后,两者带同种电荷C.吸管和餐巾纸摩擦时,吸管得电子带负电D.吸管和餐巾纸摩擦时,吸管失电子带负电4.为了揭示大自然的奥秘,无数科学家进行了不懈的探索,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汤姆生发现了电子,从而揭示了原子是可分的B.卢瑟福建立了类似行星绕日的核式结构模型C.在天文学中,用“光年”作为时间单位D.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地球是它的一颗行星5.如图的四个场景,主要依靠空气浮力而“飞天”的是:A.宇航员太空行走B.飞机翻翔蓝天C.放风筝D.热气球升空6.用下列器材,在月球和地球上分别对同一物体进行测量,测量值不发生变化的是()①杆秤②弹簧测力计③天平④磅秤A.①②B.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7.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放有底面积和质量都相同的甲、乙两平底容器,分别装有深度相同、质量相等的不同液体。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大于乙容器对桌面的压力B.甲容器中液体的密度等于乙容器中液体的密度C.甲容器对桌面的压强等于乙容器对桌面的压强D.甲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小于乙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8.钢筋坚韧耐拉却不耐挤压,混凝土耐挤压却不耐拉伸,用作楼板的预制板是钢筋混凝土结构,如图所示,你认为在楼板中钢筋a在混凝土中的位置为()A.靠近上表面B.中间C.靠近下表面D.位置不定9.如图是苏宁物流正式投放的无人快递车,这是全国首个送货到家的无人车,也是国内首个可以实现室内室外场景无缝切换的无人车,不用人为控制,自己就能找到目的地,不仅能避让行人、车辆,还能自己乘电梯、叫门。
2022春物理苏科版八下第七章从粒子到宇宙含答案苏科版八下第七章从粒子到宇宙一、选择题。
1、下列现象不能..说明分子之间有引力的是()A.气体容易被压缩B.两块铅块结合在一起C.测力计的示数变大D.两个小露珠相遇后变成一个大露珠2、静电现象在自然界中普遍存在,我国早在西汉末年已有对静电现象的记载,《春秋纬·考异》中就有“玳瑁吸衣若”之说,但下列不属于静电现象的是()A. 夏季雷雨时,天空中划过的闪电B. 带电小球移至不带电金属球附近,两者相互吸引C. 电路突然短路时,保险丝烧断产生电火花D. 从干燥的地毯上走过,手碰到金属把手时有被电击的感觉3、下列关于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A.分子是组成物质的最小微粒B.利用纳米科学技术可以操控物质的分子C.物质由液态变为固态时,体积一定减小D.由于固体、液体、气体都是由分子组成的,所以它们的物理性质相同4、关于粒子和宇宙,下列认识中正确的是()A.宇宙是一个有层次的天体结构系统,地球是宇宙的中心B.闻气味能鉴别醋和酱油是因为分子间有相互作用力C.汽车开过乡间公路,路面扬起灰尘,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的运动D.将两块表面光滑的铅块压紧后,它们会粘在一起,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5、用“分子的观点”解释下列现象,不正确的是()A.铁块很难压缩—分子间存在斥力B.物体受热膨胀—分子体积变大C.气体易被压缩—分子间距离大D.水加糖变甜—分子不停地运动6、静电处处与人们的生活为伴。
早晨梳头时越梳越乱,甚至“怒发冲冠”;晚上脱衣服时,会伴有蓝色闪光和“啪啪”响声,这些都是静电现象。
以下应对静电的措施中无效的是()A. 设法提高房间湿度B. 尽量选用化学纤维纺织品C. 经常把手放墙上抹一下D. 油罐车的尾部挂一条铁链直达路面7、物质世界多姿多彩,以下与物质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A.巨大的天体是由分子组成,灰尘不是由分子组成B.物质不同状态时具有不同的物理性质与分子的排列方式、作用力的变化无关C.纳米技术研究的都是1mm左右大小的分子D.原子结构与太阳系结构相似8、关于小粒子和大宇宙,人类从未停止过探索,下列认识中正确的是()A.宇宙是一个有层次的天体结构,恒星是绝对不动的B.物理学家汤姆生发现了电子从而揭示了原子是可分的C.“破镜难以重圆”说明了分子在永不停息地作无规则运动D.固体、液体很难被压缩是因为分子间存在引力9、下列现象与分子热运动有关的是()A.春天,百鸟争鸣B.夏天,波光粼粼C.秋天,丹桂飘香D.冬天,大雪纷飞10、下列现象中不能用静电知识解释的是()A. 电视机和玻璃荧光屏表面上经常有许多灰尘B. 身上的化纤衣服容易吸引灰尘C. 飞机起落架的着陆机轮上的轮胎常用导电橡胶做成D. 书本被水浸湿后,里面的纸张会粘在一起11、关于粒子和宇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分子是不可再分的最小粒子B.用鼻子闻到花的香味,表明分子在运动C.磁铁能吸引铁是因为分子间有引力D.太阳是太阳系中心,也是宇宙的中心12、下列关于粒子和宇宙的说法,正确的是()A.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组成,原子由质子和电子组成B.宇宙是一个有层次的天体结构系统,其中恒星是绝对不动的C.汤姆生经过大量的实验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D.100mL水与100mL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小于200mL,说明分子间有空隙二、填空题。
新苏科苏教八年级苏科苏教初二下册第二学期物理期末考试卷及答案百度文库一、选择题1.重型载重汽车,如图所示,轮子多而宽,目的是()A.增大与地面的摩擦力B.减小对地面的压强C.增大对地面的压强D.减小对地面的摩擦力2.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能“粘”纸屑,其中“粘”字蕴含的物理道理,与下列现象中的“粘”原理相同的是()A.穿在身上的化纤衣服易“粘”毛B.吸盘式挂衣钩能够“粘”在墙上C.表面平滑的铅块紧压后会“粘”在一起D.拔火罐时罐子“粘”在皮肤上3.流体的压强与流速有关,下列现象与这一物理知识无关的是()A.如图中,同学向前吹气,纸条向上运动B.如图中,在气球的左侧吹气,气球向左侧运动C.如图中,同学用吸管吸饮料,饮料进入口中D.如图中,在硬币上方吹气,可以将硬币吹入碗中4.如图,物体A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端,A始终浸没在烧杯内的液体中但不与杯底接触。
现只改变烧杯内液体的密度,保持液体的体积不变,设弹簧测力计的拉力为F,烧杯对桌面的压强为p。
则下列描述拉力F、压强p随液体密度ρ变化的关系图线中,可能正确的是()A.B.C.D.5.2017年底,“悟空”号卫星上的计算机被太空中带正电的某些粒子击中,导致“死机”。
在遥控指令下,计算机重新启动,卫星恢复正常,带正电的粒子可能是()A.原子核质子B.原子核中子C.中子质子D.电子中子6.水平桌面上放有甲、乙两个装有不同液体的相同容器,现把两个完全相同的实心小球分别缓慢放入两容器中,两小球静止时液面恰好相平,如图所示,下列5个说法中正确的有()①两小球受到的浮力相等②甲容器中液体的密度较小③甲容器中液体的质量较小④甲容器底部受到液体压强大⑤甲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力小A.1 个B.2 个C.3 个D.4 个7.如图甲所示,质量不计的弹簧竖直固定在水平面上,t=0时刻,将一重为G=50N的金属小球从弹簧正上方某一高度处由静止释放,小球落到弹簧上压缩弹簧到最低点,然后又被弹起离开弹簧,上升到一定高度后再下落,如此反复,通过安装在弹簧下端的压力传感器,测出这一过程弹簧弹力F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则()A.0~t1时间内小球处于平衡状态B.t1~t2时间内小球的速度越来越大C.t2时刻小球处于静止状态D.t3时刻小球处于非平衡状态8.下列给出了几种事例,其中利用惯性的是①从树上掉下的苹果;②司机为节省燃油,在汽车进站时,提前关闭油门;③锤头松了,把锤柄的一端在物体上撞击几下;④跳远运动员都是跑一段距离才起跳;⑤公共汽车的乘务员,时常提醒乘客扶住车的扶手,待车停稳后再下车。
初中物理学习材料
唐玲出品
初二年级物理月考试卷(2009.03)
一、选择题
1—5 CCDBB 6—10 CBAAA 11—15 ABAAA
二、填空题
16、①kg ②t ③g ④g/cm 3
17、1.0×103kg/m 3 1m 3水的质量为1.0×103kg
18、质量 19、原子核 电子 扩散 加快 20、2.5×10-4 ,250 21、摩擦 吸引 摩擦
22、大,小,没有,没有 23、不变、变小、变大
24、15:8 25、密度 26、900 ,0.9; 2×10-4
27、12122ρρρρ+ ; 122
ρρ+
三、解答题
28、BCD A
29、引力, 斥力, 分子处在运动中, 变小, 分子间有空隙
30、向左调平衡螺母;向左移游码或拿掉最小砝码
31、(1)141 ; 65 ; 1.2 ; (2)偏大
32、60; 20; 3×103 (2)偏小,烧杯倒入量筒时没有安全倒尽,导致M 含金偏小
33、(1)0.5 (2)正比 (3)不同的
(4)不同物质,质量和体积的比值一般不同
34、③取出另一只小烧杯,装满煤油,用天平测出总质量 ;④
122m m m m
ρ--水 35、V 石=V 2-V 1=150ml -100ml=50cm 3 33140== 2.8/V 50m g g cm cm
ρ=石石石 M 总=ρ石V=2.8×103kg/m 3×30m 3=8.4×104kg
36、 M 液=136g
V 液=10cm 3
ρ液=13.6g/cm 3
37、M 金=678g
V 金=60cm 3
ρ金=11.3g/cm 3
四、附加题
1、30kg/m3
2、0.8×103kg/m3~0.82kg/m3
初中物理试卷
灿若寒星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