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知识点梳理
- 格式:pdf
- 大小:230.97 KB
- 文档页数:7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知识点第六章物质的物理属性知识归纳1.质量(m):物体中含有物质的多少叫质量。
2.质量国际单位是:千克。
其他有:吨,克,毫克,1吨=10^3千克=10^6克=10^9毫克(进率是千进)3.物体的质量不随形状,状态,位置和温度而改变。
4.质量测量工具:实验室常用天平测质量。
常用的天平有托盘天平和物理天平。
5.天平的正确使用:(1)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处;(2)调节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这时天平平衡;(3)把物体放在左盘里,用镊子向右盘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横梁恢复平衡;(4)这时物体的质量等于右盘中砝码总质量加上游码所对的刻度值。
注意如果左边砝码,右边放物体,结果会怎样??6.使用天平应注意:(1)不能超过最大称量;(2)加减砝码要用镊子,且动作要轻;(3)不要把潮湿的物体和化学药品直接放在托盘上。
7.密度: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用ρ表示密度,m 表示质量,V表示体积,计算密度公式是;密度单位是kg/m³,(还有:克/厘米3),1g/cm³=1000kg/m³;质量m的单位是:千克;体积V的单位是m³。
8.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不同种类的物质密度一般不同,千万注意:密度不随着m成正比,也不随着V成反比。
(电阻,比热容,热值都类似)9.水的密度ρ=1.0×10³kg/m³尤其注意m³与cm³的换算关系1m³=10^6cm³10.密度知识的应用:(1)鉴别物质:用天平测出质量m和用量筒测出体积V就可据公式:求出物质密度。
再查密度表。
(2)求质量:m=ρV。
(3)求体积:11.物质的物理属性包括:状态、硬度、密度、比热、透光性、导热性、导电性、磁性、弹性等。
12.必须强记各种基本物质的密度:酒精=0.8;水=1;石头=2.5-3;铝=2.7,铁=7.9;铜=8.9等。
第六章物质的物理属性1、什么叫做质量?答: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做物体的质量。
质量的物理量符号是m.2、质量的国际单位和常用单位是什么?如何换算?答:在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单位是千克,千克的单位符号是kg。
常用的质量单位还有克(g)、毫克(mg)和吨(t)。
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是:1t=1000kg, 1kg=1000g, 1g=1000mg。
3、实验室常用什么器材测量物体的质量?答:实验室里常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
4、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是什么?答:1、使用天平时,应将天平放在水平工作台上。
2、然后,将游码移至标尺左端的“0”刻线处,再调节横梁上的平衡螺母,使指针对准分度盘中央的刻度线。
3、测量物体质量时,应将物体放在天平的左盘;用镊子向右盘加减砝码,移动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使指针对准分度盘的中线;此时右盘中砝码的总质量与标尺示数值之和,即为所测物体的质量。
使用托盘天平时注意事项:1、首先要认真观察天平的最大测量值(称量)和标尺上的分度值(感量),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不能超过天平的量程,往右盘里加减砝码时应轻拿轻放;2、天平与砝码应保持干燥、清洁,不要把潮湿的物品和化学药品直接放在天平左盘里,不要用手直接拿砝码。
5、为什么说质量是物体的物理属性?答:物体的质量不随物体的形状、物质状态和地理位置的改变而改变,所以质量是物体的物理属性。
6、若被测物体的质量小于标尺上的分度值(即天平的感量),该如何测量?答:可采测多算少法(累积法)进行测量。
(如邮票、大头针等m= m总/n)7、常见物体质量的大约数值是什么?答:一张邮票:50mg;一个成人:50kg;一只苹果:140g;一元硬币:10g;一只鸡:1.5kg;一只鸡蛋:50g;一头大象:6t8、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与物质的种类有什么关系?答:同种物质的不同实心物体,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相同的。
不同物质的不同实心物体,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一般是不同的。
9、什么叫物质的密度?计算式及单位是什么?答:单位体积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苏科版八下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三和初中物理教研组第六章物质的物理属性知识归纳1.质量(m):物体中含有物质的多少叫质量。
2.质量国际单位是:千克。
其他有:吨,克,毫克,1吨=103千克=106克=109毫克(进率是千进)3.物体的质量不随形状,状态,位置和温度而改变。
4.质量测量工具:实验室常用天平测质量。
常用的天平有托盘天平和物理天平。
5.天平的正确使用:(1)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处;(2)调节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这时天平平衡;(3)把物体放在左盘里,用镊子向右盘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横梁恢复平衡;(4)这时物体的质量等于右盘中砝码总质量加上游码所对的刻度值。
6.使用天平应注意:(1)不能超过最大称量;(2)加减砝码要用镊子,且动作要轻;(3)不要把潮湿的物体和化学药品直接放在托盘上。
7. 密度: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用ρ表示密度,m表示质量,V表示体积,计算密度公式是;密度单位是千克/米3,(还有:克/厘米3),1克/厘米3=1000千克/米3;质量m的单位是:千克;体积V的单位是米3。
8.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不同种类的物质密度一般不同。
9.水的密度ρ=1.0×103千克/米310.密度知识的应用:(1)鉴别物质:用天平测出质量m和用量筒测出体积V就可据公式:求出物质密度。
再查密度表。
(2)求质量:m=ρV。
(3)求体积:11.物质的物理属性包括:状态、硬度、密度、比热、透光性、导热性、导电性、磁性、弹性等。
第七章从粒子到宇宙1.分子动理论的内容是:(1)物质由分子组成的,分子间有空隙;(2)一切物体的分子都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3)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2.扩散:不同物质相互接触,彼此进入对方现象。
3.固体、液体压缩时分子间表现为斥力大于引力。
固体很难拉长是分子间表现为引力大于斥力。
4. 分子是原子组成的,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的,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全章知识点总结第六章物质的物理属性知识梳理1.质量:质量是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
国际单位制的单位是千克,常用单位有吨、克、毫克。
我们可以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例子来感性认识质量,比如一枚大头针约为80毫克,一个苹果约为150克,一头大象约为6吨,一只鸡约为2克。
固体的质量不随物体的形态、状态、位置、温度而改变,因此质量是物体固有的一种属性。
我们可以使用案秤、台秤、杆秤等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测量工具,或者实验室中的托盘天平和弹簧测力计来测量质量。
使用托盘天平时,我们需要遵循二十四个字的操作方法:水平台上,游码归零,横梁平衡,左物右砝,先大后小,横梁平衡。
具体来说,我们需要观察天平的称量和游码在标尺上的分度值,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调节天平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这时横梁平衡。
然后我们把被测物体放在左盘里,用镊子向右盘里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横梁恢复平衡。
最后,我们可以通过公式m=G/g来计算出物体的质量。
需要注意的是,A不能超过天平的称量,且需要保持天平干燥、清洁。
2.密度:密度是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
国际单位制的单位是千克/立方米,常用单位有克/立方厘米。
这两个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是1克/立方厘米=103千克/立方米,1千克/立方米=10-3克/立方厘米。
水的密度为1.0×103千克/立方米,这意味着1立方米的水的质量为1.0×103千克。
我们可以使用密度公式ρ=m/V来计算密度。
同种材料、同种物质时,密度不变(质量与体积成正比);物体的密度与物体的质量、体积、形状无关,但与质量和体积的比值有关;不同物质,质量相同时,体积大的密度小;不同物质,体积相同时,质量大的密度大。
密度随温度、压强、状态等改变而改变,不同物质密度一般不同,因此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我们可以通过图象来比较不同物质的密度,如左图所示,ρ甲>ρ乙。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学期重要知识点知识点一:物质的物理属性【要点精讲】(一)物体的质量1.定义: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做物体的质量.通常用字母m来表示。
2.单位:国际单位是千克,符号为kg;1000mg=1g,1000g=1kg,1000kg=1t。
3.属性: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4.测量工具:托盘天平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1)使用天平时,应将天平放在水平工作台上。
(2)调节天平时,应先将游码移至标尺左端的“0”刻度线处,再调节横梁上的平衡螺母,使指针对准分度盘中央的刻度线。
如果指针偏向左侧,则应向右侧调节平衡螺母;如果指针偏向右侧,则应向左侧调节平衡螺母。
(3)测量物体质量时,应先将物体放在天平的左盘;然后用镊子向右盘加减砝码;移动游码,使指针对准分度盘中央的刻度线。
此时,右盘中砝码的总质量与游码所示的质量之和就等于所测物体的质量。
注意事项:(1)我们在使用天平进行称量时,被测物体的质量不能大于天平的称量范围;(2)取放物体、加减砝码和移动游码时动作要轻缓,不要使天平发生剧烈的振动;(3)取放砝码和拨动游码应用镊子;(4)要保持天平干燥、清洁,不能用手摸,也不要把潮湿的物品或化学药品直接放在天平托盘上。
(二)用天平测物体的质量1.测量微小物体的质量实验原理:一个金属回形针的质量m 等于多个相同回形针的总质量除以回形针的个数,即m =m 总/个数。
2.测量烧杯中水的质量实验原理:m 水=m 烧杯+水-m 烧杯实验步骤:(1)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拨到标尺左端零刻线处;(2)调节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使横梁平衡;(3)将烧杯放在左盘,称量出烧杯的质量为m 1;(4)把水倒入烧杯内,称量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m 2;(5)则水的质量为m 2-m 1。
(三)物质的密度1.实验探究:某种物质的的物体,其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即单位体积某种物质的质量,反映了这种物质特有的性质。
2.定义:单位体积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第九章力与运动1、通过改变什么关系可以控制物体的浮沉?答:可以通过改变重力和浮力的大小来控制物体的浮与沉。
2、体的浮沉条件是什么?答:当物体浸没在液体中时,浮力大于重力(F浮>G物),则物体上浮;浮力等于重力(F浮=G物),则物体悬浮在液体中;浮力小于重力F浮<G物,则物体下沉3、物体的漂浮条件是什么?答:漂浮时浮力等于重力F浮=G物4、如何通过物体的密度和液体的密度关系判断物体的浮沉?答:对于实心物体浸没在液体中时:(1)物体的密度小于液体的密度ρ物<ρ液,则物体上浮,静止时到漂浮;(2)物体的密度等于液体的密度(ρ物=ρ液),则物浮体悬浮在液体中;(3)物体的密度大于液体的密度(ρ物>ρ液),则物体下沉,静止时沉底。
5、改变物体浮沉的主要方法有哪些?答:(1)改变物体自身重力;(2)改变液体的密度;(3)改变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
6、什么叫做悬浮?答: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若它的重力等于浮力时,既不下沉也不上浮,可以静止在液体中的任何位置,这种状态称为悬浮。
★7、打捞沉船的方法是什么?原理是什么?答:浮筒法;原理是:浮筒下沉---增大排水体积---用压缩空气将水排出,减小重力---重力小于浮力,沉船上浮。
8、什么叫密度计?其原理是什么?其刻度特点是什么?答:测量液体密度的仪器叫做密度计。
原理是:利用漂浮条件来工作。
刻度特点:上小下大、上疏下密、刻度不均匀。
刻度数值是:液体的密度与水的密度的比值。
9、潜水艇的工作原理是什么?答:通过改变自重实现浮沉。
水舱进水,重力大于浮力,潜水艇下潜;水下航行时,浮力等于重力,潜水艇悬浮;水舱排水,浮力大于重力,潜水艇上浮。
10、气球和飞艇的原理是什么?答:气球和飞艇的升降主要靠改变它们所受浮力的大小及自重来实现的。
球和飞艇的气囊内充有密度小于空气的气体。
它们利用空气的浮力工作。
11、使密度大的物体漂浮的主要方法是什么?答:将物体做成空心,增大排水体积,从而增大浮力。
八年级物理苏教下册知识点
【导读】本篇文章主要介绍八年级物理苏教下册的知识点,包
括运动和力、机械能、热学、光学和电学五个方面的内容。
相信
各位同学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通过本文更好地掌握这些知识点。
一、运动和力
1. 运动的描述:位置、速度、加速度、匀速、匀加速直线运动。
2. 力的描述:力的概念、力的单位、重力、弹力、摩擦力。
3. 牛顿运动定律:第一定律、第二定律、第三定律。
二、机械能
1. 动能和势能的概念:动能、势能的定义和计算、机械能的守恒。
2. 运动中的机械能变化:自由落体、机械能转化、工作、功、
功率。
三、热学
1. 热量和温度:热的概念和单位、温度的定义和单位、热平衡
和热传递。
2. 热量的传递:热传递的三种方式、常见的实例分析。
3. 物质的状态变化:物质的三态、相变的规律、气体的压强和
温度。
四、光学
1. 物理光学:光的传播和光的反射、折射、色散、反射和折射
的应用。
2. 波动光学:惠更斯原理和杨氏双缝干涉、衍射现象。
五、电学
1. 电荷和电场:电荷的概念、电场的概念、电势差。
2. 感应电流和电磁感应:安培环路定理和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感应电流的应用、电能的传递。
总之,八年级物理苏教下册的知识点分为运动和力、机械能、
热学、光学和电学五个方面。
相信只要同学们掌握好这些知识点,就能够更好地学习物理知识,也能够更好地理解物理现象,为今
后的学习打下更好的基础。
初二物理知识点下册苏教版初二物理知识点下册一、力1、定义: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单位:牛顿,简称:牛,符号是N。
2、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叫做力的三要素。
3、作用效果:①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②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
二、弹力1、定义: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
2、方向:跟形变的方向相反。
3、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所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三、重力1、定义: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做重力。
2、大小:G=mg,g=9.8N/kg。
3、方向:竖直向下。
4、作用点:在物体的重心。
四、牛顿第一定律和惯性1、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2、惯性:一切物体保持原有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做惯性。
惯性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
3、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惯性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五、二力平衡1、一个物体在两个力作用下,如果能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这两个力叫二力平衡。
2、二力平衡的条件: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直线上。
六、摩擦力1、定义: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发生相对运动(趋势)时,在接触面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趋势)的力叫摩擦力。
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
2、产生的条件:①两物接触并挤压;②接触面粗糙;③将要发生或已经发生相对运动。
3、决定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物体间的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摩擦有静摩擦、滑动摩擦和滚动摩擦。
4、(1)增大摩擦的方法:①增大压力;②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③变滚动为滑动。
(2)减小摩擦的方法:①减少压力;②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③变滑动为滚动;④加润滑油。
七、压强1、定义:物体所受压力的大小与受力面积之比叫压强。
2、压强是表示压力作用效果,它的大小与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有关。
3、压强的公式:单位:Pa。
1Pa=lN/m2。
苏科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知识点一、引言苏科版八年级下册物理教材是初中阶段物理学的重要部分,涵盖了丰富的物理概念和实验。
通过学习本册教材,学生将更深入地理解物理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对科学探究的兴趣。
本文将概括并解析本册教材中的重要知识点。
二、知识点概览1、力学基础1、牛顿第一定律:理解力和运动的关系,知道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与外力有关。
2、牛顿第二定律:理解力、质量和加速度之间的关系,知道合力等于质量乘以加速度。
3、牛顿第三定律:理解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概念及其关系。
4、重力:理解重力的概念、方向和大小,知道地球上物体的重力近似等于万有引力。
5、摩擦力:理解摩擦力的概念、种类及其与运动的关系。
2、机械能1、功和功率:理解功、功率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
2、机械效率:理解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的概念,知道机械效率的计算方法。
3、动能和势能:理解动能和势能的概念及其相互转化。
4、机械能的转化与守恒:理解机械能守恒的条件及其应用。
3、电磁学基础1、静电感应:理解静电感应现象及其产生的原因。
2、静电屏蔽:理解静电屏蔽现象及其产生的原因。
3、电场强度和电场线:理解电场强度和电场线的概念及其应用。
4、直流电路:理解欧姆定律、基尔霍夫定律等基本电路知识。
5、磁场:理解磁场的概念、方向和大小,知道磁感线的意义和应用。
6、安培定则:掌握安培定则的应用方法,能够根据安培定则判断通电导线的磁场方向。
7、电磁感应:理解电磁感应现象及其产生的原因和应用。
4、量子初步1、原子结构:理解原子的核式结构和原子核的组成。
2、原子核式结构模型:了解卢瑟福的原子核式结构模型及其意义。
3、光的波粒二象性:理解光的波粒二象性及其应用。
4、量子力学初步:了解量子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应用。
三、学习方法建议1、重视实验: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实验是理解和掌握物理概念的重要途径。
建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极动手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结果,加深对物理概念的理解。
完整版)【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知识点梳理八年级物理下册知识点梳理第六章物质的物理属性1.质量:质量是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
常用单位有国际单位制单位kg,以及常用单位t、g、mg。
我们可以通过一些感性认识来了解质量,例如一枚大头针约80mg,一个苹果约150g,一头大象约6t,一只鸡约2kg。
固体的质量不随物体的形态、状态、位置、温度而改变,因此质量是物体固有的一种属性。
测量质量时,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测量工具有案秤、台秤、杆秤,实验室常用的测量工具是托盘天平,也可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物重,再通过公式m=G/g计算出物体质量。
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可以用“看放调称记”的方法来记忆。
2.密度:密度是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
常用单位有国际单位制单位kg/m3,以及常用单位g/cm3.这两个单位可以通过换算关系进行转换。
例如水的密度为1.0×103kg/m3,物理意义是1立方米的水的质量为1.0×103kg。
密度公式为ρ=m/v,其中m为物质的质量,v为物质的体积。
同种材料、同种物质时,密度不变;物体的密度与物体的质量、体积、形状无关,但与质量和体积的比值有关;不同物质,质量相同时,体积大的密度小;不同物质,体积相同时,质量大的密度大。
摩擦、接触、感应等。
⑶电荷有正负之分,同性相斥,异性相吸。
⑷电荷可以通过导体传递,静电不会在导体内部停留,会在导体表面堆积。
⑸静电可以产生电场和电势差,可以对周围物体产生影响。
⑹静电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应用,如静电除尘、静电喷涂等。
3.原子⑴原子是物质的基本单位,由原子核和电子云组成。
⑵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电子云中则存在电子。
⑶原子的性质由其电子层数和原子核的质子、中子数量决定。
⑷原子可以通过化学反应进行组合和分解,但不会改变其基本结构。
⑸原子核的稳定性受核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和静电斥力的影响,不稳定的原子核会发生放射性衰变。
4.分子和化学键⑴分子是由两个或多个原子通过化学键结合而成的。
八年级物理下册知识点梳理第六章物质的物理属性1.质量:⑴定义: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
⑵单位:国际单位制单位kg ,常用单位:t g mg对质量的感性认识:一枚大头针约80mg 一个苹果约 150g一头大象约 6t 一只鸡约2kg⑶质量的理解:固体的质量不随物体的形态、状态、位置、温度而改变,所以质量是物体固有的一种属性。
⑷测量:①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测量工具:案秤、台秤、杆秤,实验室常用的测量工具托盘天平,也可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物重,再通过公式m=G/g计算出物体质量。
②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二十四个字:水平台上, 游码归零, 横梁平衡,左物右砝,先大后小, 横梁平衡。
具体如下:A.“看”:观察天平的称量以及游码在标尺上的分度值。
B.“放”: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
C.“调”:调节天平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这时横梁平衡。
D.“称”:把被测物体放在左盘里,用镊子向右盘里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横梁恢复平衡。
E.“记”:被测物体的质量=盘中砝码总质量+ 游码在标尺上所对的刻度值F.注意事项:A 不能超过天平的称量B 保持天平干燥、清洁。
③方法:A、直接测量:固体质量方法 B、特殊测量:液体质量方法、微小质量方法。
偏大偏小:当指针偏向分度盘左边,测量值比真实值偏大,当指针偏向分度盘右边,测量值比真实值偏小;砝码磨损,测量值比真实值偏大;砝码沾有油污或其它小物体,测量值比真实值偏小。
游码没有移到0刻度时,测量值比真实值偏大,大的值就是游码的读数。
2.密度:⑴定义: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⑵公式:mvρ=mvρ=⑶单位:国际单位制单位kg/m3,常用单位g/cm3。
这两个单位比较:g/cm3单位大。
单位换算关系:1g/cm3=103kg/m3 1kg/m3=10-3g/cm3。
水的密度为1.0×103kg/m3,物理意义是:1立方米的水的质量为1.0×103kg。
第六章物质的物理属性知识梳理:1、质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O2、单位:SI制中主单位是________ ,符号是 _________ 。
常用单位及换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o说明:斤、两也是质量的单位,它在我国民间使用,不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
3、引导估测常见物体的质量一只苹果的质量你身体的质量一袋方便面的质量一只鸡蛋的质量4、质量的测量工具:天平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调节平衡:_____________________ 、。
B、______________ 物体要放在______ ,祛码放在。
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称量质量时通过增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移动使横梁平衡。
(________________ )说明:舷码要用_______ 夹取,不能____________ o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物体的质量二___ +E、注意事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质量是物体的物理_,不随物体的____________ 、 _____ 、______ 的变化而变化。
(温度)同种物质的不同物体,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________ (相同/不相同)的;不同物质的物体,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一般是_______ (相同/不相同)的。
7、密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映了物质的___________ 。
8、公式 _____________ ,符号公式_______________9、单位:SI中________ ,符号___________ ,读着_____________________ :常用单位及换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常见物质的密度:水___________ ,物理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O硬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是物质的__________ 之12、物质的物理属性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