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基本放大电路复习
- 格式:ppt
- 大小:1.47 MB
- 文档页数:8
Word -可编辑2.3 基本放大电路放大的概念: 放大的目的是将微弱的变化信号放大成较大的信号。
放大的实质: 用小能量的信号通过三极管的电流控制作用,将放大电路中直流电源的能量转化成交流能量输出。
对放大电路的基本要求 :1. 要有充足的放大倍数(电压、电流、功率)。
2. 尽可能小的波形失真。
另外还有输入电阻、输出电阻、通频带等其它技术指标。
2.3.1共射级基本放大电路的组成图6 分压式偏置放大电路晶体管 —— 放大元件, 要保证集电结反偏,发射结正偏,使晶体管工作在放大区。
集电极电源电压 U CC —— 除为输出信号提供能量外,还保证集电结处于反向偏置,以使晶体管具有放大作用。
基极电阻R B ——提供大小适当的基极电流,使电路获得合适的工作点,发射结处于正偏。
集电极电阻R C ——将电流变化改变为电压变化。
耦合电容C 1 、C 2 ——隔离输入、输出与放大电路直流的联系,同时使交流信号顺利输入、输出。
1.放大电路组成原则:① 提供直流电源,为电路提供能源。
②电源的极性和大小应保证BJT 基极与发射极之间处于正向偏置;而集电极与基极之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处于反向偏置,从而使BJT工作在放大区。
③电阻取值与电源配合,使放大管有合适的静态点。
④输入信号必须能够作用于放大管的输入回路。
⑤当负载接入时,必须保证放大管输出回路的动态电流能够作用于负载,从而使负载获得比输入信号大得多的信号电流或信号电压。
2.放大电路的两种工作状态静态:输入信号为零时电路的工作状态,也称直流工作状态。
动态:输入信号不为零时电路的工作状态,也称交流工作状态。
电路处于静态时,三极管个电极的电压、电流在特性曲线上决定为一点,称为静态工作点,常称为Q点。
普通用I B、I C、和U CE(或I BQ、I CQ、和U CEQ)表示。
2.3.2 放大电路的静态分析静态分析:决定放大电路的静态值(直流值) I B,I C,U BE和U CE。
基本放大电路知识点总结一、放大电路的概念与分类1. 放大电路的定义放大电路是一种能够将输入信号放大的电路,通过控制放大倍数来增加信号的幅度,以便更好地进行后续处理或传输。
2. 放大电路的分类根据放大器的工作原理和应用场景,放大电路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 模拟放大电路:用于增加模拟信号的幅度,常见于音频、通讯等领域。
- 数字放大电路:用于增加数字信号的幅度,常见于数字通信、数据处理等领域。
- 功率放大电路:用于增加电力信号的幅度,常见于音响、无线电等领域。
二、放大器的基本组成部分1. 输入端输入端接收输入信号,并将其传递给放大器的其他部分进行处理。
输入端通常包括耦合电容、阻抗匹配电路等。
2. 放大器核心部分放大器核心部分是放大器的主要放大部分,根据不同的工作原理,可以分为三种常见的放大器结构: - 电压放大器:通过增大输入信号的电压来实现放大。
- 电流放大器:通过增大输入信号的电流来实现放大。
- 转移放大器:通过改变输入信号的形式(如电压-电流、电压-电压等)来实现放大。
3. 输出端输出端将经过放大处理后的信号输出给下一级电路或外部设备。
输出端通常包括耦合电容、输出阻抗匹配电路等。
三、放大电路的基本原理1. 放大增益放大增益是衡量放大器放大能力的指标,其定义为输出信号幅度与输入信号幅度之比。
放大增益可以通过改变电路元件的参数来调节,如电阻、电容、电感等。
2. 频率响应频率响应描述了放大电路在不同频率下对输入信号的放大能力。
通常通过幅频特性曲线来表示放大器的频率响应情况,其中,通频带为幅度降低3dB的频率范围。
3. 噪声噪声是放大器中不可避免的因素,它会对输出信号产生干扰并引入误差。
常见的噪声有热噪声、互模干扰噪声等。
在设计放大电路时,需要在放大增益和噪声之间进行权衡。
四、常见的放大电路类型与应用1. 乙类放大电路乙类放大电路常用于功率放大领域,特点是高效率、大功率输出。
常见的乙类放大电路有B类、C类等。
第2章基本放大电路基本放大电路的组成(放大电路的三种接法)、放大原理和基本概念(含典型电路的静态、动态、直流通路和交流通路概念),图解分析法、估算法、微变等效法的概念和应用,电路参数对静态工作点的影响应用:静态工作点Q的计算;失真的分析;Ri、 Ro 、 A V的计算。
一、放大电路的组成:•信号源:可以将不同特性的信号源等效成电压源或电流源。
•放大器:由晶体管、集成电路或场效应管等器件组成,提供足够的放大能力,尽可能减少信号失真。
•电源:向放大器提供能量。
•负载:经放大后,较强的信号输入到的终端执行元件。
•放大电路的实质:就是在输入信号控制下把直流电源的能量转换成输出信号能量的装置。
放大电路的组成原则:保证晶体管工作在放大区,i b控制i c,输入信号能被足够地放大和顺利地传送(不失真,不丢失)。
二、典型共发射极放大电路;各元件的作用:(1)晶体管T。
放大元件,用基极电流i B控制集电极电流i C。
(2)电源U CC和U BB。
使晶体管的发射结正偏,集电结反偏,晶体管处在放大状态,同时也是放大电路的能量来源,提供电流i B和i C。
U CC一般在几伏到十几伏之间。
(3)偏置电阻R B。
用来调节基极偏置电流I B,使晶体管有一个合适的工作点,一般为几十千欧到几百千欧。
(4)集电极负载电阻R C。
将集电极电流i C的变化转换为电压的变化,以获得电压放大,一般为几千欧;R C<<R B。
(5)电容Cl、C2。
用来传递交流信号,起到耦合的作用。
同时,又使放大电路和信号源及负载间直流相隔离,起隔直作用。
为了减小传递信号的电压损失,Cl、C2应选得足够大,一般为几微法至几十微法,通常采用电解电容器。
基本共射放大电路的交、直流通路所谓直流通路,是指当输入信号u i=0时,在直流电源U CC的作用下,直流电流所流过的路径。
在画直流通路时,电路中的电容开路,电感短路。
所谓交流通路,是指在信号源u i的作用下,只有交流电流所流过的路径,此时直流电源U CC为零。
第二章基本放大电路讲义发表时间:2008-6-2p放大电路是最常用的电子电路,单级放大电路是构成放大电路的基础。
内容:放大电路的组成;放大电路的分析法;稳定静态工作点的问题;放大电路的三种组态;场效应管放大电路;多级放大电路。
2.1 放大电路基本概念一、电子电路的输入信号分类: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
·模拟信号:在时间上,幅值上连续。
在分析、测试电子电路时,通常选用最简单的信号――正弦波信号作为电路的输入信号。
·数字信号:在时间上和幅值上离散。
一般只有高、低两种电平,电路的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的幅值都一样。
所传输的信息包含在高、低电平的组合之中。
·用来完成模拟信号的放大、产生、变换、运算等处理的电子电路称为模拟电路。
二、放大电路的分类·放大电路的本质能量转换,放大过程是将直流电源所提供的直流功率中的一部分转换成交流功率输出给负载的过程。
电源提供直流功率=电路的功率消耗+交流功率输出。
三、放大电路的主要技术指标放大电路的技术指标用来定量描述放大电路的有关技术性能。
1.放大倍数放大倍数描述电路对输入信号的放大能力。
电压放大倍数:输出电压与输入电压的变化量之比,表示将输入信号电压放大的倍数。
前提:信号基本不失真。
在没有明显失真的情况下讨论放大倍数才有意义。
这一点也适用于其它各项指标。
在工程上还有另外一种表示放大倍数的方法,即电压增益,单位是分贝。
电流放大倍数:输出电流与输入电流的变化量之比,即互阻放大倍数:输出电压与输入电流变化量之比,即互导放大倍数:输出电流与输入电压变化量之比,即2.输入电阻从放大电路输入端看进去的等效电阻。
见图2-1-5中的Ri。
定义:·输入电阻反映放大电路从信号源索取电流的大小。
Ri愈大,内阻RS上的电压损耗就愈小,放大电路输入端得到的Ui就愈大。
·电压源、电流源性质的信号源对输入电阻的要求――减小信号在RS上的衰减。
3.输出电阻输出电阻Ro反映电路驱动负载的能力,是从放大电路输出端看进去的等效电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