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时学分分配表
- 格式:docx
- 大小:25.43 KB
- 文档页数:6
课程设置及学分分配(一)通识课程( 46 学分, 988 学时。
其中必修 33 学分, 597 学时;选修 13 学分,391学时)课程类别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分总/周学时开课时间考核方式备注通识课程必修12490001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3 36+18/2+1 秋、春考试文上学期理下学期12490002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3 36+18/2+1 秋、春考试文下学期理上学期12490003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6 72+36/4+2 秋、春考试文上学期理下学期12490004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2 36/2 秋、春考试文下学期理上学期12490005 形势政策 2 36/2 秋、春考查12500001 大学英语Ⅰ 3 60/4 秋考试英日俄任选一语种12500002 大学英语Ⅱ 4 72/4 春考查12500003 大学英语Ⅲ 4 72/4 秋考试12500004 大学英语Ⅳ 3 60/4 春考试12500005 大学日语Ⅰ 3 60/4 秋考试12500006 大学日语Ⅱ 4 72/4 春考查12500007 大学日语Ⅲ 4 76/4 秋考试12500008 大学日语Ⅳ 4 72/4 春考试12500009 大学俄语Ⅰ 3 60/4 秋考试12500010 大学俄语Ⅱ 4 72/4 春考查12500011 大学俄语Ⅲ 4 76/4 秋考试12500012 大学俄语Ⅳ 4 72/4 春考试12410001 大学计算机基础 3 30+15/2+2 秋考试总计33 597选修12400001 大学体育Ⅰ 1 30/2 秋考试限选体育俱乐部制12400002 大学体育Ⅱ 1 36/2 春考试12400003 大学体育Ⅲ 1 36/2 秋考试12400004 大学体育Ⅳ 1 36/2 春考试12450001 现代科学技术导论 1 30/2 春考查限选12330001 中国传统文化 1 30/2 秋考查12530001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 1 38/2 秋、春考查第5学期专业英语 1 30/2 秋、春考查英语类学生,任选1门,修够1学分。
大学生心理学课程2学分36学时的学习计划大学生心理学课程往往是作为通识教育的一部分,为学生提供了解心理学基础知识的机会。
如何有效地分配2学分36学时的心理学课程学习时间,对于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兴趣培养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个合理的学习计划建议:第1-3周:导论及心理学史•学习内容:学习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历史沿革,了解心理学的发展与重要派别•学习时间分配:每周12学时,将重点放在理解心理学的定位和研究方法上第4-6周:生理心理学•学习内容:学习神经系统与行为的关系,探讨感知、注意、意识、学习和记忆等心理现象的生理基础•学习时间分配:每周12学时,结合案例分析及实验演示,深入理解生理心理学的实践意义和应用价值第7-9周:发展心理学•学习内容:探讨个体从出生到成年不同阶段的心理发展,包括认知、社会和情感发展等方面•学习时间分配:每周12学时,进行案例研究和小组讨论,运用理论知识分析个体发展过程中的变化和影响第10-12周:认知心理学•学习内容:学习人类认知过程,包括知觉、注意、记忆、语言等方面,讨论思维与问题解决•学习时间分配:每周12学时,进行心理实验设计与报告,培养学生运用认知心理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第13-15周:社会心理学•学习内容:学习个体与社会环境相互关系的心理过程,包括归因、群体行为、领导与影响等•学习时间分配:每周12学时,进行社会实验与案例分析,引导学生关注个体与集体之间的互动与影响第16-18周:心理健康与心理疾病•学习内容:学习心理健康问题和心理疾病的原因、诊断、治疗与预防•学习时间分配:每周12学时,进行心理健康测评与干预指导,培养学生心理健康意识与危机处理能力第19-21周:心理咨询与辅导•学习内容:介绍心理辅导的基本原则和技巧,探讨咨询师与当事人之间的工作方法•学习时间分配:每周12学时,进行角色扮演与模拟案例,训练学生提供实用的心理支持与引导第22-24周:跨文化心理学•学习内容:介绍不同文化下的心理特点与行为规律,探讨跨文化交流与心理适应•学习时间分配:每周12学时,进行跨文化研究讨论与案例分析,培养学生跨文化理解与沟通能力通过以上学习计划设计,学生将在36学时内系统学习心理学的基础理论和实践应用,培养批判性思维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提高心理素养和社会适应能力,为未来的学习和工作提供坚实的心理学知识基础。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进程安排表一、人文社科类各学期周学时分配第一学 第二学 第三学 第四学年 年 年 年1 2 1 2 1 2 1 2思想政管理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 必律基础必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 必理毛泽东思想和特色 必理论(一)毛泽东思想和特色 必理论(二)小计外语必 英语 A 必 英语 B 必 英语 C 必 英语 D 选 外国语类 选 中西方文化小计考试上机学时实验学时授课学时总学时学分课程性质课程类别单 授 位 课人文社科类称名 程 课11.5 256256 184 1842.5 2.52.5 2.5 2.5 2.5 2.52.5 1.5 1.5 40 40 40 40 323232 32 64 64 64 64 64 64 64 64 22 22 2222 3838 38 38202020202028 28 16N N N NN NN 44 44 4 4 44Y Y Y Y 2 2二、体育与健康类三、数学与自然科学类各学期周学时分配第一学 第二 课程名称年 学年 年 年1 2 1 2 1 2 1 2数学Y 5.5 11 Y 5.5 11各学期周学时分配第一学 第二学 第三学 第四学 年 年 年 年1 2 1 2 1 2 1 2必 体育 4 120 120 0 0 N 2 2 2 2 34 心理、 健选 2 32 32康4 120 120说明 考试上机学时实验学时授课学时总学时学分名程 称课课程性质课程类别体育课至少选修两个不同的项目,必修4 学分。
体育与健康类授课单位小计 文化素质教育选 法律、经管、环境选 文学、历史、哲学选 艺术人文与社会科学类必修课程学分 27.5;选修 4 学分。
说明323232 32 32 32 NN N 22 2 上机学时实验学时授课学时总学时学分高等数学(一) A 高等数学(一) B授课单位第四学 课程性质课程类别第三学数学与自然5.55.5 必 必 88888888科学类考 试课程名称必线性代数必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必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二) 选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提高课选线性代数提高课小计必必必必选选选选小计必必选小计普通物理学(一) A普通物理学(一) B普通物理学实验A普通物理学实验B计算机物理应用技术现代物理技术基础生命科学与生物物理学前沿物理实验选修3.53.51.51.522221033.526.55656303032323232172486232110物理YYNNYN565632323232112303060计算机24323256计算机文化基础A/B软件技术基础VC计算机应用课程选自然科学说明必修学分36.5;计算机文化基础A/B 必修一门,其中 A 为普通教学,各学期周学时分配第第第一学第二三四年学年学学年年1 2 1 2 1 2 1 22343.53.51.51.533.5B 为提高班教学。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学制:4年年级:2001培养目标:培养能坚持社会主义道路,适应经济、科技和社会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获得良好的基本训练和具有较宽厚的综合知识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要求本专业的毕业生初具在电气工程领域内从事运行管理、研究开发、规划设计和生产制造等的能力,具有较高的外语水平和计算机操作技能。
学生毕业后,可到电力系统的发电或供电企业、电气行业的工厂、公司、研究所、设计院以及第三产业企业等从事相关工作。
主干课程:电路、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电机学、自动控制理论、电力系统、电力电子技术一、各类课程学时学分分配表108二、专业课堂教学计划109110三、集中实践教学环节111四、实验教学、课程设计、计算机教学环节、外语教学的安排112热能与动力工程学制:4年年级:2001培养目标:培养热爱祖国,坚持社会主义道路,适应经济、科技、社会发展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
要求学生具有热能动力工程专业宽广系统的基础知识,熟练掌握能量传递、转换和利用以及热工过程自动调节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本专业在高年级分两个专业方向学习,热能与动力工程方向侧重于发电厂热力设备、热工过程自动调节、制冷与空调系统的设计与运行管理。
学生毕业后可到相关单位从事研究、规划、运行管理及技术改进等工作。
制冷与空调工程方向主要学习工程热物理和机械设计方面的基本理论、制冷与空调的理论及其应用,学生毕业后可从事制冷与空调的研究,制冷空调设备的开发、制造及试验,制冷空调工程的设计、施工和系统的运行管理工作。
主干课程:工程热力学、传热学、流体力学、制冷技术、空气调节、测试技术、环境保护学一、各类课程学时学分分配表113二、专业课堂教学计划114115三、集中实践教学环节116四、实验教学、课程设计、计算机教学环节、外语教学的安排117。
附件2
福州大学学术型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课程设置学分分
配表
注:每18学时1学分
福州大学学术型硕博连读研究生培养方案课程
设置学分分配表
注:每18学时1学分。
福州大学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课程设置及学分分
配表
注:每18学时1学分。
福州大学港澳台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课程设置学分分配表
注:每18学时1学分
福州大学港澳台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
方案课程设置及学分分配表
注:每18学时1学分
福州大学外国来华留学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课程设置学分分配表
注:每18学时1学分
福州大学外国来华留学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课程设置及学分分配表
注:每18学时1学分。
数学与信息学院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本科培养方案(一) 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掌握数学科学基本理论、基础知识与基本方法,能运用数学知识和使用计算机解决若干实际数学问题,能在中等学校进行数学教学的教师、教学研究人员及其他教育工作者。
(二) 专业培养规格和要求本专业学生,应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具有敬业爱岗、艰苦奋斗、热爱劳动、遵纪守法、团结合作的品质;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数学和应用数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受到严格的数学思维训练,掌握计算机的基本原理和运用手段,并通过教育理论课程和教学实践环节,形成良好的教师素养,培养从事数学教学的基本能力和数学教育研究、数学科学研究、数学实际应用等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具有扎实的数学基础,初步掌握数学科学的基本思想方法,其中包括数学建模、数学计算、解决实际问题等基本能力;2.有良好的使用计算机的能力,能够进行简单的程序编写,掌握数学软件开发和计算机多媒体技术,能够对教学软件进行简单的二次开发;3.具备良好的教师职业素养和从事数学教学的基本能力,熟悉教育法规,掌握并初步运用教育学、心理学基本理论以及数学教学理论;4.了解近代数学的发展概貌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了解数学科学的若干最新发展,数学教学领域的一些最新研究成果和教学方法,了解相近专业的一般原理和知识,学习文理渗透的课程,获得广泛的人文和科学修养;5.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班级管理能力;6.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得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并有一定的科研能力;7.掌握一门外国语,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本学科和专业的外文书刊,具有一定的听、说、读、译的能力。
(三) 专业人才的知识、素质和能力发展要求表1 数学与应用数学本科专业人才知识、素质和能力发展细目表附图1: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知识、素质、能力结构图(四) 主干学科:数学(五) 专业主要课程数学分析、几何学、代数学、物理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微分方程、函数论、离散数学、数学史、数值方法与计算机技术、数学模型、数学实验、教育学与心理学基础、数学教学论、人文社会科学基础。
(博士研究生)
专业:区域经济学
研究方向:
1. 房地产经济
2、城市与区域经济学
3、区域产业分析4城市经济与管理
5、物流规划与政策
6、区域物流规划
专业培养方案课程设置与学分分配表
注:带“*”课程为本专业必选课。
博士生总学分不少于20学分。
(博士研究生)
专业:产业经济学
研究方向:
1、
2、
3、
专业培养方案课程设置与学分分配表
注:带“*”课程为本专业必选课。
博士生总学分不少于20学分。
(硕士研究生)
专业:区域经济学
研究方向:
1. 区域经济
2. 城市经济与管理
3. 区域发展战略与区域政策
4. 区域产业分析
5、房地产经济
6、城市发展战略与城市发展政策
7、空间经济
专业培养方案课程设置与学分分配表
注:带“*”课程为本专业必选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