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州城镇体系规划 (2)课件
- 格式:pptx
- 大小:8.19 MB
- 文档页数:35
贺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调整完善方案(2015年调整)贺州市人民政府二O一六年十月目录1土地利用规划目标调整 (2)1.1耕地保护目标 (2)1.2建设用地保障目标 (2)1.3市中心城区建设用地规模调控目标 (3)1.4土地利用效率提升目标 (4)2土地利用布局优化调整 (4)2.1耕地布局优化调整 (4)2.2基本农田布局优化调整 (5)2.3建设用地布局优化调整 (7)2.4生态保护用地布局优化调整 (9)2.5土地整治布局优化调整 (10)3对下级规划的引导和调控 (11)3.1 全市规划目标 (11)3.2指标分解目标 (12)3.3指标落实情况 (14)4市中心城区建设空间管制分区调整 (14)4.1允许建设区 (14)4.2有条件建设区 (15)4.3限制建设区 (15)4.4禁止建设区 (15)5保障措施 (16)5.1删减情况 (16)5.2增加情况 (16)附录 (18)附表 (18)贺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调整完善方案(2015年调整)根据《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完善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土资厅函〔2014〕1237号)、《广西壮族自治区国土资源厅关于印发<广西各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完善工作方案>的通知》(桂国土资发〔2014〕94号)和上级下达的贺州市主要控制目标指标要求,结合贺州市实际,对《贺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以下简称《原规划》)进行调整完善,形成《贺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调整完善方案》(2015年调整)(以下简称《本方案》),《本方案》为2015年调整,所采用的土地利用数据为截至2013年12月31日的年度变更调查成果,其他数据为权威部门最新公布的成果。
本次规划调整完善仅对《原规划》不适应当前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内容进行调整,经报《原规划》批准机关后成为土地用途管制依据,对《原规划》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予以保留,并沿用《原规划》作为土地用途管制的依据。
贺州市市域基础设施规划一、综合交通体系规划(一)现状(1)概述贺州目前只有公路、水运与区内外联系。
四通八达的公路网使贺州与湘、粤、桂三省(区)邻市县紧密相连。
207国道纵贯南北,323国道横贯东西;此外,还有20031、20141、20161三条省道干线贯通境内。
水运相对薄弱,全市主要航道是桂江、贺江;其中,桂江属5级航道,航运等级较低;贺江因泥沙沉积导致河床堵塞,只在信都段以下才有航运,而位于贺州市内的八步码头基本闲置。
2001年,全市公路总里程2583公里,其中国道242公里,省道88公里;二级公路301公里,三级公路137公里。
全社会客货运输量:客运量1455万人次,旅客周转量96613万人公里;货运量728万吨,货物周转量75334万吨公里。
民用车辆拥有量:民用汽车1.29万辆,轮胎式拖拉机0.96万辆,摩托车9.51万辆。
(2)存在问题交通基础设施较为落后——公路等级低。
公路路况差、标准低,四级、等外级公路占比例大,抑制了交通量增长和公路运输发展的势头。
全市没有一级及以上公路,二级公路里程只占总里程的11.65%。
——公路网结构比例不合理。
干线公路技术等级为2.78,只有三级公路水平,县乡路网技术等级为4.33,基本为等外路水平,干支达不到较好的结合效果,影响了市域交通的方便性。
——内河航道缺乏综合治理,航道不畅,内河水运日趋萎缩。
从地区布局看,昭平、富川交通较为闭塞贺州目前主要干线国道323、207线,基本上全在钟山、八步两区县范围之内,昭平、富川公路交通不畅,影响了两地的资源开发和经济发展。
交通工具构成复杂,安全性能低交通工具构成复杂,安全性能低的机动车辆占主体,混合交通状况严重,汽车、摩托车、农用车、拖拉机、行人混行的状况十分突出,导致了交通事故频频发生。
近期,摩托车、农用运输车、拖拉机及简易运输机械以其低廉的价格和运输成本将继续成为全市机动车保有量的主要增长点。
(二)发展目标与规划原则(1)发展目标以国家及区域交通干线为骨架,以市域交通网络的形成为重点,逐步完善县乡公路网络和客货站场建设,处理好对外交通与城镇发展的关系,形成以公路为主体,铁路、水运协调发展的综合运输体系,积极融入珠三角“半日工作圈”(即基本实现半日往返),促进社会经济协调发展。
贺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贺州市人民政府北京清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南宁市城市规划设计院二○○四年八月编号:项目名称:贺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3-2020)委托单位:贺州市人民政府编制单位:北京清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南宁市城市规划设计院设计证书号:甲级 [建]城规编第(021004)编制时间: 2004年08月出图专用章:北京清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尹稚博士、教授主管副院长:袁昕博士、高级规划师总工:郑光中教授项目负责人:林文棋博士、副总工项目组主要成员:卢庆强马元徐惠文万汉斌贺艳刘妮娜林娟谭伟谢文惠赵西亮吴晓明李韩南宁市城市规划设计院院长:封宁高级规划师主管副院长:朱炜宏高级规划师主管副总工:颜昌群高级规划师项目组主要成员:荣海山庞丽锦潘勋董丽英前言1997年,经国务院批准,撤销梧州地区和贺县,设立贺州地区和县级贺州市,地区行署迁至贺州市,贺州市的各项工作都取得了很大的成绩。
2002年6月,国务院批准撤销贺州地区和县级贺州市,设立地级贺州市。
按照自治区人民政府贺州地区撤地设市现场办公会的要求,要坚持高标准、严要求,推进撤地设市后的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
建市后,贺州市要从推进全市城镇化进程的总体要求出发,认真研究修编全市城镇体系规划和地级贺州市的城市规划。
同时桂梧高速公路已列入国务院批准的西部开发省际八条公路通道规划之中,也是“十五”期间自治区重点建设的五条高等级公路之一,2003年已经进入实际开工阶段。
此外,国家八纵八横骨干铁路网之一,也是中西部地区至华南地区及沿海地区深水港口的重要出海通道的洛湛铁路(广西段)2004年也进入工程实际建设阶段。
进入2003年,新一届市委市政府提出的阶段性工作重点是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农业企业化;同时指出目前贺州必须把推进工业化摆在各项经济工作的首位。
构建大贺州,坚持“整顿规范,培育发展”的原则去规范房地产市场。
由于贺州市的发展环境发生了重大改变,城市发展的背景、机遇和机制也有了新的变化,而上版总体规划其实施效力范围仅为原县级贺州市的范围,未能考虑整个地级贺州市(原贺州地区)的城镇总体发展情况;另外,贺州市区的发展正处于一个关键的发展阶段,正经历着从小城市向中等城市的跨越,并为以后发展为桂粤湘三省交界处的大城市打下框架基础,因此需要编制新一轮的规划以适应新时期发展的需要和构建贺州城区良好空间结构、用地形态。
贺州市城市总体布局一、市区总体布局(一)城市空间演变城市的形态,是一种不同阶段历史发展的沉淀过程。
贺州最初发展得益于其得天独厚的“通道”位置,以水运发展而兴起。
城址几经变迁,最终落在现今的位置。
原临贺故城的城市形态演变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设城大鸭:临贺县城始创于西汉,最早的城址位于今大鸭村旧县肚。
城池平面约为矩形,东西长约900米,南北长约800米;西垣大致平行于河岸,南垣中部开城门一。
城外挖护城河绕城一周。
现城墙、城门及护城河遗址尚保存完好。
迁至洲尾:西汉后期县城迁至临、贺二水汇集的三角洲地带(洲尾城址),城垣东滨临水,西抵贺江,南北长约1000米。
由于此处屡遭洪水淹没,城址现掩埋于淤泥之下,仅有300余米的南城墙露出地面。
定址河西:东汉初年,于临水西岸(今河西城址)另筑新城。
东汉城略呈不规则四边形,东垣紧贴临水,所以顺应河流之势筑成曲折之状,外以临江作为天然屏障,城北、西、南三垣外则开挖护城河与临江相通,构成城市的环形屏护。
南汉乾和八年(公元963年),指挥使吴洵因守城之便,将西面、北面城垣各缩进90余米,并与新修城墙外重开护城河。
五代城址呈倒梯形,占地约510亩(合34公顷)。
宋沿用东汉、五代的夯土城墙为城之四垣。
现宋代砖墙和石板街仍保存完好。
跨越河东:元明清三代,古城城墙沿用旧制,但城市形态开始出现了变化。
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及规模之扩大,一方面,城市突破了城墙的束缚,逐渐向外延伸,城市形态在突出城墙后即沿着外城作环状线系发展。
特别是自东门起这一段,因为商业和交通的发展,就在城垣与河岸见的狭长地带上发展成了一个新的商业区,以东门为界分为上关和下关。
上关、下关南北两端立有闸门以作安全之防护。
另一方面,在东城门外设铁链浮桥直通河东,城市就自发的从老城区的中心沿着这条扩展的交通线向河东地区延伸发展,缓解了老城区的压力。
至清中期,河东城区已颇具规模,但已无城墙与护城河之建。
图2-3-1 临贺故城城址分布图图2-3-2 临贺故城城市形态演变示意图1938年,平桂矿务局在西湾正式成立,其生活区即设于盆地中心的八步镇。
贺州市规划三维电子报批图纸规整操作手册目录一、报建CAD图纸规范 (1)1、图纸格式 (1)2、绘图比例 (1)3、图形坐标 (1)4、图形属性 (1)5、图形存放 (1)1、资料下载 (1)2、安装配置 (2)三、图纸规整流程 (2)四、Z ZEP工具条 (3)1、搜段为线 (3)2、获取轮廓 (4)3、图层顺序 (4)4、图层管理 (4)5、生成边界 (4)6、消除Z值 (4)7、循环分解图元 (5)五、总平面规整 (5)1、规划净用地 (5)2、道路 (5)3、绿地 (5)4、建筑 (6)5、车场车位 (7)6、室外设施 (8)7、绿化设施 (8)8、控制红线 (9)六、建筑单体规整 (10)1、单体信息 (10)2、户型 (11)3、附属公建 (12)4、室内车位 (12)5、楼顶间 (13)七、规整自查 (13)1、图纸导入 (13)2、三维浏览 (14)4、建筑间距检测 (15)5、单体检测 (15)6、总平指标 (15)7、保存 (16)八、提交资料 (16)九、技术支持 (17)为实现城市规划管理的标准化、规范化和信息化,提高规划审批工作的效率、质量与公平、公开,保证城市规划的实施,依据《贺州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和城市实际情况,现制定《贺州市规划三维电子报批图纸规整操作手册》,用于指导报建单位的图纸规整工作。
报建单位应为规整的图纸负责,所有定义的实体按照实际情况进行规整。
一、报建CAD图纸规范1、图纸格式报审图的图形采用AutoCAD 2004或2007的DWG文件,并处于模型空间;天正转成T3。
2、绘图比例总平面CAD图纸以米为单位,建筑单体CAD图纸以毫米为单位。
3、图形坐标图形文件的坐标系应采用CGCS2000平面坐标系,禁止旋转、平移、缩放。
CAD图纸中应采用世界坐标系(WCS),非世界坐标系时,可使用CAD 命令UCS,输入W转为世界坐标系。
4、图形属性实体轮廓线应为闭合多段线且不能自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