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君武漫画:永不走路,永不摔跤
- 格式:doc
- 大小:507.00 KB
- 文档页数:2
漫画启示永不走路永不摔跤作文
《永不走路永不摔跤》
哎呀呀,说起这个“永不走路永不摔跤”,我就想起小时候学骑自行车的事儿啦。
那时候我看着别人骑着自行车风驰电掣的,可羡慕了,就缠着我爸给我也弄一辆。
车子到手了,我那个兴奋啊,立马就往上爬,结果没骑两下,“哐当”一声就摔地上了,疼得我龇牙咧嘴的。
我爸就在旁边喊:“别怕摔跤,再来!”可我心里那叫一个怕呀,这再摔不得疼死啊。
但又不甘心就这么放弃,于是咬咬牙又骑上去了。
结果呢,还是摔,一次又一次,摔得我屁股都快开花了。
我真的好想把车子扔一边说我不干了,这不就是自己找罪受嘛。
可是又想到要是不学会,以后看着别人骑车玩多郁闷啊。
就这么在纠结中不断尝试,摔倒了爬起来,再摔倒再爬起来。
慢慢的,嘿,我还真就掌握了平衡,能歪歪扭扭地骑一段路了。
回头想想,要是我一开始就因为怕摔跤而不敢去骑,那我永远也体会不到骑车的快乐呀。
就像生活中很多事情,如果我们因为害怕失败而不去做,那我们就只能原地踏步,永远无法前进。
人啊,还是得有点胆量,别怕摔跤,勇敢地去尝试,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出属于自己的精彩呀。
这不就是“永不走路永不摔跤”给我的启示嘛!嘿嘿,真有意思。
华君武的人生姿势⊙游宇明真应了“仁者多寿”那句老话,华君武先生活了95岁。
在长达80余年(初中一年级开始发表美术作品)的艺术生涯里,他创作了《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晚会》《春天到,河冰解》《永不走路,永不摔跤》《死猪不怕开水烫》《异曲同工》《莫耍杂技》《假文盲》等大批脍炙人口的漫画。
其作品紧扣时代脉搏,构思机智幽默,笔法简洁,极富民族特色。
他也因此被读者誉为“中国20世纪最杰出的漫画家”、”中国漫画大师”。
漫画家有一点与杂文家相似,内心充满着刚烈,眼里最容不得沙子。
某年,上级领导部门就美协顾问、理事人选征求当时主持全国美协日常工作的华君武的意见,华君武复函时直言不讳地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某某同志作美协顾问,我没有意见,虽然我对他的为人存在怀疑。
某某同志作理事,除非有人提出,我个人不能提出,因为这不是属于团结和反对这个概念,这样的人如果团结了,我们就会失掉一些人对我们的信任。
”尽管信的末尾表明:“如果人事安排小组认为应安排,我就执行”,但他的倾向性显而易见。
1988年邮电部准备发行一套印有国画家作品的邮票,邮票评审委员会已选李可染、吴作人、叶浅予三人。
没想到发行局内部有人偏偏多事,向邮电部打小报告称“美术界内部复杂,门户观念,不宜出此邮票”。
邮电部长要求征求美协意见,美协复函:“李、吴、叶三位的艺术是大家公认的,不存在什么复杂问题。
”邮电部认可了这个意见。
华君武在相关会议上直言有关部门“不要老用美术界复杂之说来颠三倒四”,其发言获得大家拥护。
没想到某部一位自称“领导美协”的人在会上不表态,会后却搞“小动作”,并放话“美术界就是复杂”。
华君武火了,专门致函那位官员,反问:“这种举动意味着什么?”对上级有不同意见直接提出来,不藏着掖着,棱角分明;对普通人,华君武却充满着脉脉温情,关心备至,礼数周到。
建国初,华君武在《人民日报》做美术编辑,有陌生作者向他请教漫画创作之道,华君武这样回信:“某某某同志:信和画都收到了……我只告诉你有关我投稿的一段故事。
华君武:漫画一生漫画家华君武解说:2005年4月7日,自称“漫画退伍兵”的华君武又在《人民日报》上发表了一幅讽刺台独分子参拜靖国神社的漫画。
这幅漫画犀利、准确、自然、洒脱。
就像友人说的那样,90岁的华君武“还在战斗”。
华君武:台独的那种行为,是不要脸的行为,日本人,人人都知道他的丑形,你现在跟着人家屁股后头去参拜,我觉得他不要脸,而且不要脸到去拜日本人的巾帼神社,这个有点认贼作父这种味道,这个当然,但是画得不好,人家一看你90岁了,画了一张漫画,也就用了。
解说:华君武从第一张漫画作品发表到现在已70多年了,一生画过无数漫画,他的人生也如同漫画,经历过无数风雨。
正如大家所评价的那样,他是一生漫画,漫画一生。
解说:华君武1915年出生在浙江杭州。
他的漫画创作也是从这里起步的,关于他为什么选择漫画创作,华君武在自己的自传《漫画一生》中是这样叙述的:我自幼喜欢绘画,但一画静物,就很狼狈,总也画不像,我喜欢用比较随意的、写意的手法画画。
这符合我的性格,最终我选择了漫画。
1930年华君武的第一幅漫画在浙江省立一中的校刊上发表。
华君武:1930年,十四五岁那样,我画了一幅学校里面学生打防疫针,中学生喜欢起哄,当然有一点,不至于疼到那种程度,于是做出各种各样疼的鬼脸,我就把打防疫针的画出来,画了以后呢,那时候有一个我们的校刊,大概校刊的主编觉得挺有意思,登在那里。
漫画作品《杜甫检讨》解说:之后,《浙江日报》刊登了华君武的另一幅作品《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作品的成功发表,对于初入漫坛的华君武,是有着很大的鼓舞作用的。
1933年,华君武赴上海求学,但上海的五年生活,实际上却成为华君武漫画创作的第一个重要时期。
由于年代久远,华君武上海时期创作的漫画作品,现在基本上都找不到了。
人们能看到的他的最早作品,就是这幅《一二·九运动》。
华君武:因为我那个时候,真正对于129运动,也没有什么根本的认识,跟国民党斗争,这一点我当时,我也跟国民党斗争,我不是站在共产党的立场跟国民党,我讨厌国民党,所以我就画129,把国民党也讽刺了,把学生的斗志也画了。
永不走路永不摔跤作文【篇一: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及写作训练】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及写作训练何谓新材料作文?新材料作文(也叫题意作文、命意作文),指的是只给出材料,不规定话题,不限文体,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其含义”的作文。
它不同于以往根据材料写议论文的材料作文,也有别于有明确话题的话题作文,是介于材料作文和话题作文之间的一种新的作文形式。
审题第一招擒贼先擒王:抓关键语句巴西足球名将贝利在足坛上初露锋芒时,一个记者问他:“你哪一个球踢得最好?”他回答说:“下一个!”而当他在足坛崭露头角,已成为世界著名球王,并踢进一千多个球后,记者又问道:“你哪一个球踢得最好?”他仍然回答:“下一个!” (不满现状,永远进取,奋斗拼搏)审题第二招追根溯源----由果析因法一位裁缝在吸烟时不小心将一条高档裙子烧了一个窟窿这,致使其成了废品。
这位裁缝为了挽回损失,凭借其高超的技艺,在裙子四周剪了许多窟窿,并精心饰以金边,然后,将其取名为“金边凤尾裙”。
不但卖了好价钱,还一传十,十传百,使不少女士上门求购,生意十分红火。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从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
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或其含意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不少于800字。
操作过程:第一步:从结果入手:结果:生意十分红火变废为宝第二步:找出原因(由提示词)原因:不放弃技艺高超名字取得好听(智慧)第三步:组成观点句:基本形式:①奇迹源自永不言弃;②技术创造财富;③智慧创造财富变化一下:④智慧与财富;⑤技术与财富;⑥废与宝给点文彩:⑦技术,事业之基;⑧用智慧叩开财富之门;⑨用技术构筑财富宝塔;⑩技术,神奇之源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一个人有一张出色的由黑檀木制成的弓。
他用这张弓射的又远又准,因此非常珍惜它。
有一次,他仔细观察它时,说道:“你稍微有些笨重!外观毫不出色,真可惜!——不过这是可以补救的!”他思忖:“我去请最优秀的艺术家在弓上雕一些图画。
2011年高考文综政治试题(新课标)解析第Ⅰ卷本卷共35小题。
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2010年某企业的生产条件处于全行业平均水平,其单位产品的价值量为132元。
产量为10万件。
如果2011年该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10%,而全行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20%,其他条件不变,则该企业2011年生产的商品价值总量为A.1452万元B.1320万元C.1210万元D.1100万元13.2009年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一出口大国,但同时也应看到,一些出口产品是为国外品牌加工生产的,中国企业只能赚取微薄的代工费,绝大部分利润由品牌持有者获得。
这说明A.自主品牌建设是中国企业提高出口利润的重要经验B.中国企业出口盈利水平高低取决于是否拥有核心技术C.品牌竞争已成为中国企业参与国际竞争最重要的方式D.强大的制造能力是中国企业出口的核心竞争力14.月饼是中国传统的节日食品。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中秋月饼的消费日益多起来,除枣泥、豆沙等传统月饼外,消费者也开始购买海鲜、木瓜、冰激凌等新式月饼,多样化的月饼消费A.取决于月饼消费观念的多样化B.导致了月饼消费结构升级C.促进了月饼生产的多样化D.促进了月饼质量的提高15.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已融入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如打电话、看电视等,“十二五”规划纲要将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纳入国家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实施产业创新发展工程。
我国之所以重视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因为A.它利润高,发展快B.它是基础性产业C.它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D.它是提高生产效率的有效手段16.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规定,“因同一侵权行为造成多人死亡的,可以以相同数额确定死亡赔偿金”,从而改变了以往因城乡居民收入差异导致死亡赔偿金计算标准不同的状况。
这一法律规定的变化A.坚持了公民权利至上的原则B.实现了公民权益与义务的统一C.消除了公民的身份差异D.体现了对公民平等权利的尊重17.2011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开会期间,全体会议公开举行,绝大多数人大代表团分组会议也对外开放,许多代表团还在讨论结束后留出时间接受中外媒体集体采访。
2014高三生活与哲学高考题(全国卷)体验与感悟2014/5/141、(2010全国文综新课标Ⅰ卷20.)“今天科学技术不仅仅是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还是认识客观世界、改造客观世界的整个知识体系,而这个体系的最高概括是马克思主义哲学。
”钱学森关于哲学与科学关系的论断的合理性在于①认为哲学是科学之科学,是最高概括的科学②主张科学是哲学的知识前提,哲学是科学的最高概括③强调离开了哲学世界观的指导,科学研究就不能取得进展④指出哲学与科学具有一致性,哲学对科学具有方法论的指导作用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2.木星是太阳系中体积最大的行星,人们对它充满无限遐想。
为了解木星的形成、进化和结构等,在最新航天科技的支持下,美国预计于2011年8月发射新的木星探测器“朱诺”。
对木星的科学探测活动将进一步佐证①人类的好奇、兴趣和遐想是推进有关木星认识的直接动力②现代科技和探测手段的发展推动有关木星认识的深化发展③实践发展提出的客观需要是推进有关木星认识的根本动力④严密的逻辑和精心的准备能确保木星探测实践的如期成功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3.在创建美好城市的过程中,人们以前对老旧基础设施一律拆除,今天却有了新的处理方式。
如上海江南造船厂的老厂房被改造成世博会展馆,英国的电话亭被改造成微型图书馆、美术馆,美国芝加哥的空中铁路被改造成空中花园,荷兰的旧水塔被改造成舒适方便的别墅。
人们这种处理方式变化的哲学依据在于①观念创新可以促进事物价值的转换与创造②观念创新为事物价值转换提供了根本途径③事物价值的转换取决于认识的发展性④事物价值的转换依赖于事物属性的多样性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4.生活在我国长江流域的中华鲟被誉为“活化石”。
2009年10月4日,我国某研究所在世界上第一次成功实现了中华鲟全人工繁殖。
这是人类在保护这一濒危物种过程中取得的重大技术突破,具有里程碑意义。
从联系的观点看,人工繁殖中华鲟的成功说明①离开了人为事物的联系,自然事物的联系就不能实现②认识事物的本质联系,能引导事物朝有利的方向转化③发挥主观能动性,人可以创造有利于实践的具体联系④离开了事物的真实联系,主观能动性就不能发挥作用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5、(2010全国卷28)1912年,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了大陆漂移说,否定了前人的大陆均衡说、路桥说,却被大多数数学家斥为“荒诞的怪论”。
漫画启示永不走路永不摔跤作文
《永不走路永不摔跤》
有句话说“永不走路永不摔跤”,嘿,还真别说,这让我想起了一件特别有意思的事儿。
记得那是我小时候,有一次我们一群小伙伴在院子里玩。
其中有个小伙伴特别胆小,啥都不敢尝试。
那次我们在玩一个简单的跳格子游戏,大家都开开心心地蹦蹦跳跳,可就他,站在一边不敢动。
我们就问他咋啦,他嘟囔着说怕摔跤。
然后我们就一直鼓励他,说没事的,摔一下也不疼。
可他就是摇头,说万一摔跤了咋办呀。
哎呀呀,这不就是典型的“永不走路永不摔跤”嘛。
他因为害怕那一点点可能的摔跤,就连尝试都不愿意了。
可我们其他小伙伴可不管那些,照样玩得嗨皮。
看着我们玩得那么高兴,他就在旁边纠结了好久。
后来呢,直到我们都玩累了,他还是没鼓起勇气来跳一下格子。
他就那样一直看着,错过了好多欢乐。
其实这件事让我明白,要是一直因为怕摔跤就不敢走路,那真的会错过好多美好呀。
就像我们的人生,如果因为害怕失败就不敢去尝试,那得多无趣啊。
所以呀,咱可不能被这种想法给困住,要勇敢地迈出脚步,就算偶尔摔个跤又咋样呢,爬起来继续呗。
生活就是要这样,充满勇气和冒险,才能有更多的精彩呀!。
华君武华君武(1915年3月11日-2010年6月13日),祖籍江苏无锡荡口,出生于浙江杭州。
著名漫画家。
1938年到达延安,在延安期间,华君武从事抗日宣传并为《解放日报》画时事漫画。
1940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49年12月起,华君武历任《人民日报》美术组组长、《人民文学》美术顾问。
1961年起,华君武开始在《光明日报》的《东风》副刊上发表“人民内部讽刺漫画”。
后因“人民内部讽刺漫画”受到批斗。
1979年,华君武当选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曾任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全国政协委员。
2010年6月13日上午9时因病于北京逝世,享年95岁。
人物简介华君武(1915~2010 )美术活动家,漫画家。
别名华潮,祖籍江苏无锡,191 5年4月24日生于浙江杭州。
原籍无锡荡口。
早年就读于杭州浙江省立第一中学、上海大同大学高中部。
并开始发表漫画作品。
抗日战争爆发后从事抗敌宣传,后到延安。
初在陕北公学,后到鲁迅艺术文学院任研究员。
华君武的漫画,早年长于政治时事漫画,富有战斗性,在革命战争中发挥了很大的宣传鼓动作用。
后期以讽刺画为主,辛辣地讽刺了社会上种种丑陋、落后现象。
构思巧妙,入木三分,富有幽默感。
193 6年夏到上海商业储蓄银行及中国旅行社当初级试用助理职员。
1938年到延安,初入陕北公学学习,后任鲁迅艺术学院研究员和教员。
1940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 945年到东北。
1946年1月任《东北日报》文字记者,后在文艺部专司时事漫画。
1 949年12月调北京工作,历任《人民日报》美术组组长、文艺部主任。
1953年后兼管全国美协工作。
1979年当选为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主持日常工作。
长期从事美术组织和活动工作。
曾任第一、二、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国共产党第八次代表大会代表,第五、六、七届全国政协委员。
历任《人民日报》美术组长、文学艺术部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秘书长、书记处书记、常务书记、副主席、顾问,中国文联委员、书记处书记等职务。
永不走路,永不摔跤的漫画作文《走路的勇气》前几天我看到一幅特别有意思的漫画,上面画着一个人站在原地,下面写着“永不走路,永不摔跤”。
看着这幅漫画,我就想起了小时候的一件事。
那时候我特别胆小,总害怕会摔倒或者受伤。
有一次妈妈带我去公园玩,看到好多小朋友在玩滑梯,一个个玩得可开心啦。
我心里其实也特别想去玩,可是我又很害怕,站在那里纠结了半天。
妈妈就鼓励我上去试试,我还是不敢,说万一摔跤了怎么办呀。
妈妈笑着说,你不走上去怎么知道会摔跤呢,而且就算摔了一跤也没什么大不了呀。
可我就是过不去心里那个坎儿。
后来妈妈好说歹说,我终于鼓起了一点点勇气,慢慢地向滑梯走去。
每走一步我都心惊胆战的,感觉心都快跳出来了。
终于走到滑梯下面了,我又开始犹豫要不要上去。
就在我犹犹豫豫的时候,有个小朋友直接从我身边跑过去,蹭蹭蹭就爬上滑梯,然后“唰”地一下就滑下去了,还发出哈哈的笑声。
我看着他,心里那个羡慕呀。
于是我咬咬牙,也开始慢慢向上爬。
哎呀,爬的时候我手心里都是汗呢。
好不容易爬到上面了,坐在滑梯口我又开始害怕了,不敢滑下去。
妈妈在下面喊我别怕,勇敢点。
我一狠心,眼睛一闭,就滑下去啦。
哇,那一瞬间的感觉真奇妙呀,风在耳边呼呼吹着,我觉得好刺激。
等我滑到底下的时候,我一下子就笑了出来。
哈哈,原来也没有那么可怕呀。
从那以后,我好像变得勇敢了一些。
我知道了,如果永远不走路,就真的永远不会摔跤,但也永远体会不到走路的乐趣和意义呀。
就像那个站在原地说永不走路永不摔跤的人,他可能永远都不知道外面的世界有多精彩呢。
现在想想,还真得感谢妈妈当时的鼓励和那个小朋友给我的勇气呢。
嘿,以后呀,我可得多多走路,可不能再因为害怕摔跤就不敢前进啦!所以呀,我们不要怕摔跤,而要勇敢地跨出脚步,去探索、去尝试,这样才能拥有丰富而多彩的人生呀!。
看下面漫画,根据要求作文:
注:漫画中的文字为:永不走路,永不摔跤,永处襁褓。
方寸之地常蕴藏着大智慧,这便是漫画的魅力,请以上面这幅华君武先生的漫画所表现的主题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注意:
1、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可任写一个方面也可兼写两个方面。
2、立意自定,角度自选择,题目自拟。
3、不少于800字。
题识:六二年旧作《永不走路永不摔跤》是说我们队伍里有些同志怕错误,顾及个人,宁愿不做工作,他们不知道不做工作白吃人民大米,本身就是大错误,如一人发誓永不走路,永处襁褓,虽然活了一把年纪,其象甚为滑稽,因作卷讽刺。
云风同志指教,八○年四月华君武于黄山。
款识:1.六二年旧作“永不走路,永不摔跤”。
是说我们队伍里有些同志怕犯错误,危及个人,宁愿不做或少做工作,殊不知不做工作,白吃人民种的公粮,本身就是极大错误。
凡作工作,错误难免,有错改了就行。
世界上没有不犯错误的人,所谓一贯正确乃是神话。
如果一个人从小怕走路摔跤,就发誓永不走路,永处襁褓中,虽也活了七八十岁,岂不成了怪物,因作画讽之。
庚午,君武
钤印:华(朱文)君武(白文)君武漫画(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