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常考人物夸美纽斯
- 格式:docx
- 大小:20.69 KB
- 文档页数:3
《大教学论》(夸美纽斯)读书笔记夸美纽斯(JOhann Alnos COmenius,1592一1670)是“自然主义”教育思想的奠基者,是一位具有远见卓识的教育革新家。
他总结了文艺复兴时期以来的人文主义教育成果和当时进步教育的实际经验,提出了一套系统而又全面的教育理论。
同时,他还带动了世界范围内的教育革新运动,为近、现代教育理论体系奠定了基础,因而被称为“近代教育学的奠基人”和“现代教育之父”。
原苏联教育家凯洛夫称他是“一位精髓而有独到见解的哲学家,他在新生一代的教学和教育的理论和实践方面完成了一场革命,他是一位博学而天才的教育家”。
《大教学论》是他于17世纪20年代创作完成的一部影响深远的教育名著,这部著作被认为是近代教育学的奠基之作,它构建了教育发展史上的第一个完整的教育体系,同时提出了许多超越时代的先进教育思想,对教育的组织形式和教育方法也进行了创新,夸美纽斯的教育主张是教育史上的里程碑。
一、夸美纽斯主张普及教育夸美纽斯主张“人人应当受到一种教育,进学校的人应不限于有钱有势的少数的子女,而是一切人的子女,不分男女、不论贫富,也不管住在城市或乡村,都应该送入学校。
”夸美纽斯指出,普及教育要从学前期开始。
他认为:“人最容易在少年时期去形成,除了这种年龄就不能形成得合适”,“应该赶快对上天的植物及时加以培植、修剪和灌溉,把他们谨慎地形成,使在学问、德行与虔信方面获得兴旺的进展”。
他认为一切人都要受教育,只有通过教育,才能提高人的素质。
教育对于国家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是中华民族最根本的事业。
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当今世界,人才成为国家竞争力的核心,教育成为国家竞争力的基础。
在人类社会的深刻变革中,教育发挥着举足轻重的战略作用。
一、重要教育家与代表作:夸美纽斯《大教学论》、洛克《教育漫话》、卢梭《爱弥儿》、裴斯泰洛奇《林哈德与葛笃德》、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福禄贝尔《人的教育》、期宾塞《教育论》、乌申斯基《人是教育的对象》、杜威《民主主义和教育》。
1、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是教育学开始形成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是近代第一本教育学著作。
夸美纽斯提出了“泛智教育”思想,探讨“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教育适应自然。
班级授课制。
教育原则(直观性、系统性、量力性、巩固性、自觉性)。
2、卢梭在《爱弥儿》中坚定的“性善论”,认为教育的任务应该使儿童“归于自然”。
卢梭被誉为“教育上的哥白尼”,他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被誉为旧教育和新教育的分水岭。
3、康德《康德论教育》中提出“人是唯一需要教育的动物”,先后四次在歌尼斯堡大学讲授教育学,是最早在大学开设教育学讲座的有影响的学者之一。
4、裴斯泰洛齐《林哈德与葛笃德》,明确提出“使人类教育心理学化”的口号,对于推动教育活动的科学化及教育学的诞生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5、洛克《教育漫话》,反对天赋观念,提出了“白板说”。
“我们敢说日常所见的人中,十分之九都是由他们的教育所决定的。
”6、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是康德哲学教席的继承者,在世界教育史上被认为是“现代教育学之父”或“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
《普通教育学》标志着规范教育学的建立,同时,被认为第一本现代教育学著作。
主要观点:a.教育理论体系的两个理论基础是伦理学和心理学;b.教育目的。
教育的最高目的是道德和性格的完善。
c.教育学教学原则。
在西方教学史上,第一次提出了“教育性教学”的概念。
d.教学四阶段论。
即:明了、联合(联想)、系统,方法。
在西方,通常把他的教育思想视为传统教育派的代表(教师、知识、课堂三中心)。
7、斯宾塞的《教育论》,提出了“最有价值的知识是科学”这一著名论断,重视实科教育,可以说是近代科学教育的先锋。
8、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现代教育理论的代表人物,提出了“儿童中心(学生中心)”“经验中心”“活动中心”。
1.夸美纽斯(17世纪)在《大教学论》中对班级组织进行了论证,从而奠定了班级的理论基础。
最早对班级授课制(兴起于17世纪的乌克兰)进行了阐述。
提出了“泛智教育”。
把教育学作为了一门学科最早从理论上对班级组织进行论述。
他主张“一切只是都从感官的知觉开始的”,把教学建立在感觉活动的基础上,这是以个人认识论为基础提出的教学论。
2.杜威是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代表人物,现代教育的代表。
他的思想集中反应在《民本主义与教育》中。
他认为教学过程是“从做中学”的过程。
“教育即生长”。
它以新的知识观和知识形成观作为教学理论的基础。
将儿童的直接经验加以规范化和具体化为课程,并且付诸实践。
3.孔子在教育史上主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他的教育思想集中反应在《论语》中把学习过程概括为“学—思—行”的统一过程。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表明孔子很强调学习与思考相结合。
4.马卡连柯提出了“平行影响”,促成了班级平行管理的理论。
5.卢梭的教育思想属于自然主义教育思想。
个人本位教育目的论代表人物。
6.洛克(英国哲学家)提出的“白板说”是外铄轮论的典型代表。
他的《教育漫话》是独立教育学诞生的标志。
7.苏格拉底是古希腊对后世影响较大的教育家。
西方古代以其雄辩和与青年智者的问答法著名的教育家。
他的“产婆术”(体现了启发性)教育原则与“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教学原则相一致。
8.舒尔茨(美国经济学家)1960年在美国经济学第73届年会上所做的“人力资本投资”的讲演,被称为人力基本理论创立的“宪章”。
他提出的该理论的核心概念是“人力资本”。
他根据人力资本理论,通过教育资本储藏量的分析方法,推算教育对国民收入增长的贡献。
9.赫尔巴特对教育学的贡献在于把教学理论建立在心理学的基础上,把道德教育理论建立在伦理学的基础上,以此奠定了科学教育学的基础。
他试图以心理学的“统觉理论”原理说明教育过程。
他著有《普通教育学》将教育学作为一门规范学科。
他认为教学过程是新旧观念的联系与系统化过程。
夸美纽斯的主要教育思想纲要:夸美纽斯() , 捷克伟大的民主主义教育家,西方近代教育理论的奠定者,身世于一磨坊主家庭。
年青时被选为捷克兄弟会的牧师,并主持兄弟会学校。
三十年战争( 1618~1648)迸发后数十年被迫逃亡外国,持续从事教育活动和社会活动。
他尖利地抨击中世纪的学校教育并呼吁“把全部知识教给全部人”。
夸美纽斯的教育思想是相当完好的 , 此中不单包含反应新兴财富阶级利益的教育思想 , 如普及教育、女子教育、学前教育等 , 并且详细在学校教育教课与管理方面 , 他都提出了优秀的看法 , 主要著作有《母育学校》、《大教课论》、《语言和科学入门》、《世界图解》等。
重点词:教育思想泛智论理念价值夸美纽斯受人本主义思想的深刻影响,提出了“人是造物中最崇敬、最完美、最美好的”。
他在《大教课论》中申了然自己对人的认识,他以为人是上帝完美创建物,是上帝的爱物和形象,他说“人在有形的造物之中要成为:理性的动物,全部造物的主宰和造物主的形象和爱物”。
他以为万物都是人为存在的,人有无穷潜能,吧人比作小宇宙,所以提出很有名的种子论。
把到达世上的人的心理比作植物或许树木的种子,人生来就拥有博学、品德和虔信的种子,他们的利害就在于教育。
他对人的地位、价值和意义赐予了高度的评论,也为他以后提出“把全部知识教给全部人”的泛智教育做好了铺垫。
而泛智教育也是夸美纽斯整个教育思想的中心。
它的提出适应了时代和社会的需要,为创办独立的、系统的教育学确立了基础,为西方教育理论体系的形成以及中国现代教育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一、泛智论夸美纽斯在总结前任教育思想的基础上,进入了深入研究,提出了“泛智论”。
其所以为的泛智论是一种包含所有科学的赞同的,一应俱全的科学和艺术。
“泛智论”的集中表现是吧全部事物教给全部人。
夸美纽斯重申建立一个一应俱全的知识系统,把全部知识领域的精髓的总和灌注给每一个人,使每一个人都能掌握对生活实用的知识。
正是鉴于此想法,夸美纽斯有着“忍忍均应受教育”,“人人一定学习全部”的主张。
一)教育学常考人物1、柏拉图(古希腊):灵魂、理性智慧、《理想国》。
教育得最高目得就是培养治理国家得哲学家。
2、夸美纽斯:《大教学论》(近代最早得一部教育著作),人文主义,遵循人得自然发展原则,“泛智教育”,班级授课制,“教育学之父”。
3、康德(德国):第一位在(哥尼斯堡)大学开设教育学讲座得教授,《康德论教育》(学生林克整理并发表),尊重自然、道德规范,用“儿童”代替“学生”。
4、洛克(英国):“白板说”,天赋论,绅士教育在家庭中实施,‘轻视国民教育'。
5、卢梭(法国):《爱弥儿》,遵循自然。
教育目得:自然天性获得了自然发展得人,“个人本位论”或“儿童本位论”。
6、斯宾塞(英国):《教育论》,实证主义:科学就是对经验事实得描写与记录,主张启发学生学习得自觉性,反对形式主义教学。
7、赫尔巴特(德国):《普通教育学》:提出哲学基础与心理学基础,四个阶段:明了、联想、系统、方法,“教育性教学”,“课程体系”,“管理制度”。
8、杜威(美国):《民主主义与教育》,现代教育,教育即生活,在“做中学” ,强调儿童中心。
教育无目得论。
现代教育派,主张把学生变成教学得中心。
(二)心理学常考人物1、弗洛伊德:奥地利精神分析心理学家,代表作《梦得解析》、《精神分析引论》、《精神分析纲要》等精神分析学派2、华生:美国心理学家,行为主义心理学创始人。
3、维果斯基:前苏联心理学家,儿童道德认知发展三水平六阶段,提出最近发展区理论,提出支架式教学。
4、埃里克森:现代著名精神分析学家,提出人格心理发展八阶段理论。
5、皮亚杰:瑞士心理学家,提出儿童得认知发展阶段理论,道德认知发展理论。
6、班杜拉:提出社会认知理论,观察学习理论,提出自我效能感理论7、桑代克:《教育心理学》,桑代克得学习律,提出联结学习理论,提出共同要素说,她在针对问题解决模式中提出试误说。
8、布鲁纳:倡导发现学习,提出教学四原则,提出认知表征理论,认知结构理论,学习与教学基本原则。
夸美纽斯一、生平和世界观夸美纽斯(J.A.Comenius,1592—1670)是17世纪捷克的伟大爱国者、教育改革家和教育理论家,是人类教育史上里程碑式的人物。
1592年,夸美纽斯出生在一位“捷克兄弟会”(捷克的一个民主教派)成员的家庭。
夸美纽斯在12岁时失去双亲,在兄弟会的资助下受到中等和高等教育的。
曾担任捷克兄弟会牧师及兄弟会学校校长。
1620年11月,捷克军队战败,捷克兄弟会受到残酷迫害。
夸美纽斯和一些兄弟会员辗转流高于深山密林之中,丧失了所有的藏书和手稿不久,又在流行的瘟疫中失去妻儿,境遇十分凄惨。
1628年,他被迫迁居波兰的黎撤。
此后,夸美纽斯飘泊国外,始终未能返回祖国。
编写了学龄前儿童教育手册《母育学校》,是教育史上第一本系统论述学前教育的专著。
1631年编写了拉丁文教科书《语学入门》1632撰写出世界教育史上第一部系统的教育学理论《大教学论》,这些教育著作使夸美纽斯得了极大的声誉。
1642年.夸美纽斯又写成了教育著作《论天赋才能的培养》、《泛智学校》、《组织良好的学校的准则》以及著名的教科书《世界图解》等。
1.论教育的目的和作用夸美纽斯肯定了教育在社会发展和个人发展中的重大作用。
他认为教育的终极目的是为永生做准备;教育的直接目的是为现实的人生服务,培养具有“学问、德行和虔信”的人。
2.论教育适应自然的原则“教育适应自然”的原则是夸美纽斯整个数育思想体系的根本性指导原则。
夸美纽斯认为,“教育适应自然”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教育要适应大自然的发展法则;二是教育要适应儿童个体的自然发展,即适应儿童的天性、年龄特征。
3.论普及教育和统一学制夸美纽斯提出了“泛智教育”思想,认为学校教育的基本功能应当是给人以广泛的知识教育,教育应当“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
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普及教育的主张,论述了关于统一学制的设想。
夸美纽斯还论述了普及教育的必要性,认为人应该成为理性的动物;论述了普及教育的可能性,认为一切人都能接受共同的教育;论述了普及教育的主要场所,应该设在公立的初等学校里,这是因为处理共同的事务,需要适当的制度。
河北教师招聘之夸美纽斯知识点备考指导
夸美纽斯是世界近代著名教育家、思想家,教育学创立阶段的代表人物,对教育学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也是历年来的教招、教资的高频考点,对于这部分知识吗,如何进行备考呢?其实,对于夸美纽斯这一块的知识点,主要是以选择题出现,偶尔出现简答题。
因此,重点在于掌握其人物与著作、地位、主要教育观点相对应,掌握的基础上与其他教育阶段的重要人物相联系就可以了。
夸美纽斯,捷克教育家,1632年发表《大教学论》,标志着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因此,夸美纽斯被誉为“教育学之父”。
其名言“教师是天底下最神圣光辉的职业”也是常考点,也被翻译成“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
其次,是夸美纽斯的主要教育观点,少数情况下会以简答题出现,主要有5点。
一是教育遵循人的自然发展原则;二是奠定了班级授课制理论基础;三是泛智教育思想,这里常考到他的名言“教育是一门把一切知识教给全部类的艺术。
”四是其百科全书式的课程观;五是首次提出并论证了直观性、量力性、系统性、巩固性和自觉性等教学原则。
其实,关于夸美纽斯的知识点,考题形式并不复杂,主要就是上述内容的记忆,这里推荐编记忆口诀的形式。
夸的独立与大泛,班级百科循自然(教育独立、大教学论、泛智教育、班级授课、百科全书式课程、自然教育原则)。
另外,是对其知识点的前后连贯,因夸美纽斯对教育学的贡献,使得教育学进入独立的状态,其对班级授课制的论述,标志着班级授课制正式诞生,开启了大面积培养人才的序幕,另外,他注重对学生进行学科知识的传授,他是传统学科中心课程理论的代表人物之一。
掌握了上述知识,备考就算是达标了。
中公讲师解析。
教师招聘考试常考点-“夸美纽斯”夸美纽斯是教师招聘教育学中的必备考点,下面整理了关于夸美纽斯的历年试题,供大家自测和练习。
1.【单选题】1632年出版的《大教学论》是教育学开始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该书的作者是捷克教育家( )。
A.夸美纽斯B.卢梭C.洛克D.华生【答案】A。
解析:考查夸美纽斯著作。
A选项,1632年,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出版了《大教学论》一书,标志着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
因此,A选项正确。
B选项,卢梭著有《爱弥儿》,提倡自然主义教育思想,认为开创新教育的目标和根本原则是归于自然。
C选项,洛克著有《教育漫话》,提出白板说倡导绅士教育。
D选项,华生是行为主义的创始人。
2.【单选题】( )认为:一只鸟儿学飞,一条鱼儿学游,一头野兽学跑,都不需要任何强迫。
它们一旦觉得自己的肢体长得够强健了,就立刻自行做这些事情。
他认为自然万物的发展都有其内因和秩序,认识到儿童的发展也有其内因和顺序。
A.布雷钦卡B.杜威C.桑代克D.夸美纽斯【答案】D。
解析:考查夸美纽斯观点-教育遵循自然。
A选项,德国教育学者沃夫冈布雷钦卡曾对不同语境下的价值概念进行了分析。
B选项,杜威强调儿童中心、活动中心、经验中心。
杜威是经验课程的代表人之一。
C选项,桑代克是行为主义代表人物之一,被称之为教育心理学之父。
3.【单选题】提出泛智教育思想,并在理论上论证了班级授课制的教育家是( )。
A.康德B.裴斯泰洛奇C.夸美纽斯D.卢梭【答案】C。
解析:考查夸美纽斯-泛智教育。
夸美纽斯提出的泛智教育思想,即把广泛的自然知识传授给普通的人;并系统论证了班级授课制。
A选项康德是最早在大学的哲学讲座中讲述教育学的教育家;B选项裴斯泰洛琪被称为慈爱的儿童之父,提出情感教育、爱的教育,最早提出教学心理学化的主张,是西方最早把教育付诸生产实践的第一人。
D选项,卢梭著有《爱弥儿》,提倡自然主义。
4.【单选题】( )把自己的教学思想建立在直观原理的基础上,把直观原则视为教学的金科玉律,他认为在感觉中没有过的东西,在理智中也不会有,认为教学不应从事物的语言说明开始,而应从对事物的观察开始。
试论夸美纽斯《大教学论》中的感觉教育思想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深入剖析夸美纽斯《大教学论》中的感觉教育思想,揭示其重要性和对现代教育实践的启示。
夸美纽斯,作为17世纪捷克著名的教育家,他的《大教学论》被誉为近代教育学的奠基之作。
在这部作品中,夸美纽斯详细阐述了他的感觉教育理论,强调了感觉教育在个体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本文首先将对夸美纽斯的感觉教育思想进行概述,阐述其核心理念和基本观点。
接着,将深入探讨感觉教育在个体发展中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通过感觉教育培养学生的各项能力。
在此基础上,本文还将分析夸美纽斯感觉教育思想对现代教育实践的启示,探讨如何在当代教育环境中运用这一理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期望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夸美纽斯的感觉教育思想,挖掘其内在价值,为现代教育改革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也希望通过这一研究,能够激发更多学者和教育工作者对感觉教育的关注和研究,推动教育理论和实践的不断发展。
二、夸美纽斯的感觉教育思想概述夸美纽斯(Johann Amos Comenius)是17世纪捷克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和改革者,他的著作《大教学论》被誉为近代教育学的开端。
在《大教学论》中,夸美纽斯深入探讨了感觉教育的重要性及其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
他坚信,感觉是知识的入口,是一切学习活动的起点,他极力主张教育者应该充分利用和激发学生的感觉器官,以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他强调感觉教育的基础性和先决性。
夸美纽斯认为,感觉是人们认识世界、获取知识的最初和最直接的方式。
他主张教育者应该首先通过感觉教育,使学生建立起与外部世界的初步联系,为后续的认知活动打下基础。
夸美纽斯提倡通过多种方式刺激和发展学生的感觉器官。
他鼓励教育者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如实物展示、实验操作、户外观察等,来激发学生的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种感觉,从而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再次,夸美纽斯注重感觉教育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他认为,感觉教育不应该仅仅停留在课堂上,而应该延伸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
之父1. 教育学之父——夸美纽斯(1592年——1670年)主要成就:1.代表作:1632年写成《大教学论》——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2.主要理论观点:①教学原则:教育要遵循人的自然发展的原则;②教学制度:系统论述班级授课制方法和实施内容;③教学思想:“泛智教育”——把广泛的自然知识传授给普通的人;④教学内容:规定了百科全书式的课程;⑤教学方法:首次提出并论证了直观性、系统性、量力性、巩固性和自觉性等一系列教学方法。
2. 科学教育学之父/传统教育学之父——赫尔巴特(1776年——1841年)主要成就:1.代表作:1806年写成《普通教育学》——教育学成为一门规范独立学科的标志;2.主要理论观点:①将伦理学和心理学作为教育学的理论基础;②强调教师的权威作用,强调教师的中心地位,形成了传统教育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的特点;③提出“四阶段教学”理论。
将教学过程分为明了、联想、系统和方法四个阶段。
后由他的学生齐勒修改为预备、提示、比较、总括、应用五段,称“五段教学法”;④教育性教学原则:“我想不到有任何无教学的教育,正如相反方面,我不承认有任何无教育的教学。
”——教学过程是知、情、意统一的过程;⑤教育的目的:培养良好的社会公民。
3. 教育心理学之父——桑代克(1874年——1949年)主要成就:1.代表作:《教育心理学》——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2.主要理论观点:①提出联结主义学习理论,即试误说:认为学习的过程是刺激与反应之间建立联结的过程,联结是通过盲目尝试,逐步减少错误(试误)而形成的。
提出三条学习的基本规律,即准备律、练习律和效果律;②共同要素说代表人(迁移理论),其主要观点是:只有当两种情境中的刺激与反应都相似时,迁移才会发生,而且两个情境中的相同成分越多,迁移就越大。
4. 冯特——心理学之父(1832年——1920年)主要成就:1.代表作:《生理心理学原理》——被心理学界认为是“心理学的独立宣言”2.主要理论观点:①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1879 年在德国莱比锡大学),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
夸美纽斯乌申斯基神学本位论今天我们学习的是教育学上非常重要的一个人物:夸美纽斯,这部分经常以客观题的形式进行考察,考察的类型为理解型和识记型。
扬·阿姆斯·夸美纽斯,生于1592年,死于1670年,捷克伟大的民主主义教育家,西方近代教育理论的奠基者,出身于一磨坊主家庭。
他是公共教育最早的拥护者,其理念在他所著作的《学本位论》中提出。
年轻时被选为捷克兄弟会的牧师,并主持兄弟会学校。
三十年战争(1618~1648)爆发后数十年被迫流亡国外,继续从事教育活动和社会活动。
(1)1632年《学本位论》是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因此他获得了一个称谓:教育学之父。
同时,此书被认为是近代第一本教育学著作,因此又被称为近代教育学之父。
(2)1633年《母育学校》是世界上第一本学前教育专著。
(3)1658年《世界图解》是世界(欧洲)上第一本依据直观原则编写的课本,也是一本授予儿童基本知识的带有插图的百科全书。
课间,夸美纽斯非常重视直观性教学原则,并把直观性教学原则命名为金科玉律。
(4)1631年写成并出版了一部教科书《语言学入门》。
他还高度评价了教师的作用,教师赞誉为“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
二、教育思想泛智教育泛智教育就是把广泛的知识传授给普通人,所谓的泛,共计体现在两个方面:A.教育对象:一切男女儿童,不论贫贱富贵---主张普及教育B.教育内容:人人均需学习一切内容并且在《学本位论》中也提出了“把一切事物交给一切人”,能够体现的出他的泛智教育思想。
三、教学内容:规定了百科全书式的课程:各种各样的课程,因此夸美纽斯是学科课程的代表人物;四、教学制度:系统论述班级授课制方法和实施内容;五、教学原则:遵循人的自然发展原则;所谓的自然发展共计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外在的大自然的秩序;夸美纽斯认为,世界之所以运行的这么稳定就是因为有了秩序,只要我们能遵循秩序,就能发挥最大的效用。
二是内在的自然本性和儿童的年龄特征;夸美纽斯认为不同年龄有着不同的身心发展规律,于是他提出了学制系统,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上不同的学校,学习不同的内容。
教育学40个常考知识点汇总01【1】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学科。
【2】《学记》是世界上第一部论述教育和教育问题的论著。
比古罗马昆体良的《论演说家教育》早约三百年。
其主要思想有:“学不躐等”、“不陵节而施”、“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教学相长”等。
【3】捷克夸美纽斯(教育学之父)1632年的《大教学论》是近代第一部系统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
他提出了班级授课制。
【4】赫尔巴特(现代教育学之父)的代表作《普通教育学》标志教育学作为一门规范、独立的学科正式诞生。
他提出了“一原则、二基础、三中心、四段教学法”。
【5】美国杜威(进步教育代表人)的《民本主义与教育》强调“以儿童、经验、活动为中心”,提出了“做中学”的方法,开创了“现代教育派”。
【6】卢梭在其代表作《爱弥儿》中认为教育的目的和根本是“归于自然”。
【7】洛克在其代表作《教育漫画》中提出“白板说”和绅士教育。
【8】苏联赞可夫的《教学与发展》把学生的“一般发展”作为教学的出发点与归属。
【9】美国布鲁纳的《教育过程》的主要思想是结构主义和发现法的教学方法。
【10】苏联苏霍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其著作被称为“活的教育学”和“学校生活的百科全书”。
02【11】教育的概念:广义指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三个方面;狭义指学校教育;偏义指思想品德教育。
【12】教育的社会属性有:永恒性、历史性、相对独立性。
【13】教育本质属性:有目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14】我国封建社会学校的教学内容主要是:“四书” (《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 (诗、书、礼、易、春秋)。
其贯穿了儒家思想。
遗传素质对人的身心发展提供物质基础,社会环境对人的身心发展提供多种可能性,学校对人的身心发展起主导作用,人的主观能动性起决定性作用。
【15】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
夸美纽斯夸美纽斯(Johann.Amos.Comenius,1592—1670), 17世纪捷克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教育家,1592年3月28日出生于尼夫尼茨城的一位磨房主家庭。
其父是"捷克兄弟会"受人尊敬的会员。
他12岁时失去双亲成为孤儿,被寄养在亲戚家中。
1613年,夸美纽斯进了德国海德堡大学,第二年因病中途辍学,后到外地疗养,完成了学业。
1614年,夸美纽斯回到捷克担任普雷拉乌拉丁语学校的校长,热诚地献身于教育事业,专心研究教学改革问题。
在此期间,他编写了教学法指南书《简易语法规律》。
1616年他被选为"兄弟会"牧师,两年后任"兄弟会"学校校长。
1618年,三十年战争(1618-1648)爆发。
1620年,捷克军队战败,捷克兄弟会受到残酷迫害,夸美纽斯和一帮兄弟会会员辗转流离于深山密林之中,丧失了所有的藏书和手稿。
不久,又在流行的瘟疫中失去妻儿,境遇十分凄惨。
1628年他被迫迁居波兰的黎撒。
此后,夸美纽斯飘泊国外,始终未能返回祖国。
从1628年到1641年,夸美纽斯一直住在波兰的黎撒。
在此期间,他主办了各种类型的学校,并撰写了许多教育著作。
如《母亲学校》(1628年),《语文入门》1631年,《大教学论》(1632),这些著作使夸美纽斯获得了极大的声誉。
1641年,夸美纽斯应邀到伦敦,后转赴瑞典,几年后,又应邀去匈牙利,宣传其泛智教育,开办了泛智学校,并写下了《论天赋才能的培养》、《泛智学校》、《组织良好的学校的准则》等多篇教育论文。
他的泛智学校计划开办七个年级,可惜只办了前三个年级,计划未能全部实现。
夸美纽斯在匈牙利期间,还撰写了《世界图解》,该书是百科全书式的儿童启蒙教育的教材,用新颍的方式编成图文并茂,附有拉丁文和捷克文的对照说明,被译为欧州各国文字,流行甚广。
1650年夸美纽斯被推举为捷克兄弟会的主教。
1654年,他重返黎撒。
个人简历
姓名扬·阿·夸美纽
斯
性别男
昵称夸美纽斯国籍捷克
生卒年1592~1670著作《大教学论》
等
身份爱国者、教育改革家、教育理论家
生平1. 1592年3月28日,生于“捷克”兄弟会家庭;
2. 12岁失去双亲;16岁在兄弟会的资助下进入拉丁学校学习,毕业后去德国上大学;
3. 1614年回国,担任兄弟会一所拉丁文文法学校的校长;
4. 1616年,推选为兄弟会牧师;
5. 1628年,被迫率领兄弟会的三万会员逃离捷克,定居于波兰,担任兄弟会的文科中学校长14年;
6. 1642-1648年,应邀去瑞典编写拉丁文教科书和教学参考书;
7. 1650年,应邀到匈牙利,担任教育顾问,并创建一所“泛智学校”;
8. 晚年,定居阿姆斯特丹,并于1657年起在此出版了他的《教育论著全集》;
9. 1670年11月,逝世,终年78岁。
教育著作《母育学校》(1628-1630);《语言学入门》(1631);《大教学论》(1632)、《世界图解》、《泛智学校》、《论天赋才能的培养》……
教育思想1. 泛智主义教育观:将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
2. 在全体儿童和民众当中大力主张普及教育;
教育目的1. 达到“永生”;
2. 把握好今生”。
教育原则1. 教育适应自然原则;
2. 依据人的自然本性和儿童年龄特征进行教育。
教学原则1. 直观性原则(“教师的一条金科玉律”);
2. 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原则;
3. 巩固性原则;
4. 量力性原则;
5. 系统性与循序渐进原则
德育方1. 尽早开始正面教育;
2. 从行动中养成道德行为的习惯;
3. 榜样;
法 4. 格言与行为规则;
5. 择友;
6. 严明的纪律。
健康教育1. 倡导提高生命的质量;
2. 注意身体的保养和锻炼。
教育与教学管理1. 国家对教育的管理:设置督学;
2. 国家学校体系的构建:建立全国统一的既分段又连贯的学校制度。
3. 学校的教学管理制度:
①学年、学日制度;
②班级授课制度(为彻底改变个别教学提供了理论基础)。
4. 制定校长的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