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式太极拳老架一路74式分解动作
- 格式:doc
- 大小:47.50 KB
- 文档页数:24
陈式太极拳老架一路招式名称(74式)第一部分1、太极起式2、金刚捣椎3、懒扎衣4、六封四闭5、单鞭6、金刚捣椎7、白鹤亮翅8、斜形9、搂膝10、拗步11、斜形12、搂膝13、拗步14、掩手肱拳15、金刚捣椎第二部分16、撇身锤17、青龙出水18、双推手19、肘底看拳20、倒卷肱21、白鹤亮翅22、斜形23、闪通背24、掩手肱拳25、六封四闭26、单鞭27、云手28、高捋马第三部分29、右擦脚30、左擦脚31、左蹬一跟32、前趟拗步33、击地锤34、踢二起35、护心拳36、旋风脚37、右蹬一跟38、掩手肱拳第四部分39、小擒拿40、抱头推山41、六封四闭42、单鞭43、前招44、后招45、野马分鬃46、六封四闭47、单鞭第五部分48、玉女穿梭49、懒扎衣50、六封四闭51、单鞭52、云手53、摆脚跌岔54、金鸡独立55、倒卷肱56、白鹤亮翅57、斜形68、闪背通59、掩手肱拳60、六封四闭61、单鞭62、云手63、高捋马第六部分64、十字脚步65、指铛捶66、猿猴献身67、单鞭68、雀地龙69、上步七星70、下步跨肱71、转身双摆莲72、当头炮73、金刚捣椎74、收式陈氏太极拳老架一路基本动作规格一、起势1、屈膝松胯2、点起左脚尖3、开步与肩同宽4、落地移重心到两腿中间5、双手抬起与肩同高6、往下按至小腹7、手往左重心往右、左掌推右掌托8、翻掌转身摆脚尖9、落地提腿开步二、金刚捣锤1、向后翻掌2、左手前、右手后、移重心到左,摆脚尖3、上步合手4、捏拳5、把拳放到掌心里、提腿冲拳、震脚三、懒扎衣1,穿掌,重心左腿2、分手重心右腿3、走半拍重心左腿4、再走半拍收步5、合手开步6、左转腰翻左右掌7、移重心至右,右手打开,左手滑到腹部、叉腰下沉四、六封四闭1、左手引右手2、翻掌下搏移重心3、转腰翻掌4、收手移重心5、收腿,推举五、单鞭1、翻掌,左手出右手回2、勾手出掌,左手回腹部3、提腿开步4,穿掌、翻掌、移重心、扣右脚尖、打开、下沉六、金刚捣锤1、右手引左手2、翻掌上朋移重心3、向后翻掌4、左手前,右手后,移重心,摆左脚尖5、上步合手、捏拳、把拳放在掌心里、提腿冲拳、震脚七、白鹤亮翅1,穿掌,重心左腿2、分手,重心右腿3、走半拍,重心左腿4、再走半拍收步5、合手倒步6、左转腰翻右掌7、扣右脚尖8、移重心收步撑开八、斜行1、左转腰拨掌2、右转腰回来换手拨掌3、提腿开步4、向后转腰翻掌5、移重心收手6、左手下滑转腰勾手起来、右掌推到胸前7、推掌打开下沉九、搂膝1、下沉抱腿2、移重心3、往上提手、收步、提腿4、落地下沉、立掌十、拗步1、下抨2、翻掌3、左手左脚出去4、摆左脚尖蹬重心收手收步5、开步推掌6、左转腰拨掌7、回来换手、收手、收步8、开步推掌十一、斜行1、向后转耀翻掌2、移重心收手3、左手下滑转腰勾手起来、右掌推到胸前4、推掌打开下沉十二、搂膝1、下沉抱腿2、移重心3、往上提手、收步、提腿4、落地下沉、立掌十三、拗步1、下搏2、翻掌3、左手左脚出去4、摆左脚尖蹬重心收手收步5、开步推掌6、翻右掌、摆右脚尖,上步合手十四、掩手胧拳1、下分移重心2、翻掌捏拳拉回来再移重心3、打拳移重心十五、金刚捣雄1、分手移重心2、合手移重心3、分手移重心4、扣左脚尖移重心5、转身扫腿合手6、捏拳、把拳放在掌心里,提腿冲拳,震脚十六、撇身锤1、下分上合2、往左推掌分手开步3,村掌立掌移重心到右4、再俯掌立掌移重心到左5、捏拳,左拳叉腰,右拳旋转拉到头的右上方,目视左脚尖十七、青龙出水1、左拳变掌、右拳拉到腰间移重心2、打拳移重心十八、双推掌1、出手2、翻掌3、摆左脚尖上步平扫4、接着往后扫5、翻掌6、捏脚尖、收手、推正十九、肘底看拳1、推拉2.穿掌、分手、左转腰3、捏拳上下合二十、倒卷耽耽1、推拉2、翻掌3、收手4、倒步5、移重心扣脚尖对拉二十一、白鹤亮翅1、分手收步2、合手倒步3、左转腰翻右掌4、扣右脚尖5、移重心收步撑开二十二、斜行1、左转腰拨掌2、右转腰回来换手拨掌3、提腿开步4、向后转腰翻掌5、移重心收手6、左手下划转腰勾手起来、右掌推到胸前7、推掌打开下沉二十三、闪通背1、平合2、左转腰翻左掌3.翻掌收步打开4、右转腰翻左掌、上撩下撩5、收手提腿6、开步穿掌二十四、掩手耽拳1、移重心扣左脚尖捏拳转身2、提腿发力3、震脚合手4、开步5、下分移重心6、翻掌拉回来再移重心7、打拳移重心二十五、六封四闭1、出手移重心2、翻掌3、摆左脚尖上步下抨4、翻掌5、收手移重心6、收步推掌二十六、单鞭1、翻掌左手出右手回2、勾手出掌回腹部3、提腿开步4.穿掌、翻掌、移重心、扣右脚尖、打开二十七、云手1、合手移重心2、俯掌立掌移重心3.翻掌收左步4、开步5、掏步换手6、开步换手7、掏步再换手8、开步再换手二十八、高探马1、左手下划移重心摆左脚尖2、上步合手3、旋转立掌开步4、分手移重心5、翻掌移重心6.收手扣脚尖7、移重心转身推拉二十九、右擦脚1、左手引右手2、下抨3、起手起脚4.合手盘腿翻掌下蹲5、拍脚三十、左擦脚1、合手盘腿2、翻掌下蹲3、拍脚三十一、左蹬一跟1.转身合手2、提腿立掌3,蹬腿三十二、前趟拗步1、左手下划2、翻掌左手左脚出去3、摆左脚尖移重心收手收步4、开步推掌5、左转腰拔掌6、回来换手收手收步7、开步推掌三十三、击地锤1、向后转腰捏拳2、左拳下右拳上耳朵后3、移重心左拳上头的左上方右拳下三十四、踢二起1、合拳2、对拉移重心扣左脚尖3、转身收步换掌4、跳起拍脚三十五、护心拳1、双手下落2.往左云手3、往右云手开左步4、往左云手跟右步5、捏拳开步6.俯掌立拳移重心7、掏拳移重心8、打拳移重心三十六、旋风脚1.出手2、下抨移重心起手起脚3、合手盘腿4、翻掌外撑5、拍脚转身三十七、右蹬一跟1、合手收步2、提腿立掌3,蹬脚三十八、掩手耽拳1、捏拳转身2提腿发力3、震脚合手4、开步5、下分移重心6、翻掌拉回来再移重心7、打拳移重心三十九、小擒打1、分手移重心2、摆脚尖上步合手3、往左旋转4、翻掌落地提腿5、开步分手6、右手引左手移重心7、翻掌上朋移重心8、推掌移重心四十、抱头推山1、合手移重心扣脚尖2、收步分手3、提腿抱头4、落地推掌四十一、六封四闭1、下抨移重心2、翻掌3、收手移重心4、收步推掌四十二、单鞭1、翻掌左手出右手回2、勾手出掌回腹部3、提腿开步4,穿掌、翻掌、移重心、扣右脚尖、打开四十三、前招1、合手移重心2、俯掌立掌移重心3、摆右脚尖翻掌收步4、开步5.换手跟步四十四、后招1、左转2、右转换手四十五、野马分鬃1、左转换手开步2、再换手右转身一大步四十六、六封四闭1、左手引右手2、上朋移重心3、下抨移重心4、翻掌摆左脚尖上步下抨5、翻掌6、移重心收手7、收步推掌四十七、单鞭1、翻掌左手出右手回2、勾手出掌回腹部3、提腿开步4,穿掌、翻掌、移重心、扣右脚尖、打开四十八、玉女穿梭1、合手移重心2、分手移重心3、合手收步4.翻掌转身5、起跳6、提腿蹬脚推掌7、上步推掌8、上步合手9、分手转身四十九、懒扎衣1、分手重心右腿2、走半拍重心左腿3、再走半拍收步4.合手开步5、左转腰翻掌6、移重心右手打开、左手划到腹部、叉腰下沉五十、六封四闭1、左手引右手2、翻掌下抨移重心3、转腰翻掌4、收手移重心5、收步推掌五十一、单鞭1、翻掌左手出右手回2、右勾手出,左掌回腹部3、提腿开步4,穿掌、翻掌、移重心、扣右脚尖、打开五十二、云手1、合手移重心2.俯掌立掌移重心3、翻掌收左步4、开步5、掏步换手6、开步换手7、掏步再换手8、开步再换手五十三、摆脚跌岔1、换手移重心2、提腿拍脚手打开3、震脚合手4、往左旋转5、翻掌打开下跌岔五十四、金鸡独立1、上步收手2、提腿托手3、震脚劈掌4.往右划圆5、往左划圆6、开步、翻左掌、收步7、托掌提腿五十五、倒卷胧1、翻掌、收手、倒步2、移重心扣脚尖对拉五十六、白鹤亮翅1、分手收步2、合手倒步3、左转腰翻右掌4、扣右脚尖5、移重心收步撑开五十七、斜行1、左转腰拨掌2、右转腰回来换手拨掌3、提腿开步4、向后转腰翻掌5、移重心收手6、左手下划转腰勾手起来,右掌推到胸前7、推掌打开下沉五十八、闪通背1、平合2、左转腰翻左掌3.翻掌收步打开4.右转腰翻左掌、上撩下撩5、收手提腿6、开步穿掌五十九、掩手耽拳1、移重心扣左脚尖捏拳转身2、提腿发力3、震脚合手4、开步5、下分移重心6、翻掌拉回来再移重心7、打拳移重心六十、六封四闭1、出手移重心2、翻掌3、摆左脚尖上步下抨4、翻掌5、收手移重心6、收步推掌六十一、单鞭1、翻掌左手出右手回2、勾手出掌回腹部3、提腿开步4,穿掌、翻掌、移重心、扣右脚尖、打开六十二、云手1、合手移重心2、俯掌立掌移重心3、翻掌收左步4、开步5,掏步换手6、开步换手7、掏步再换手8、开步再换手六十三、高探马.1、左手下划移重心摆左脚尖2、上步合手3、旋转立掌开步4、分手移重心5、翻掌移重心6、收手扣脚尖7、移重心转身推拉六十四、十字脚1、左手引右手2、下抨3、合手4、往左旋转5、翻掌转脚尖、落地再转脚后跟、再落地提腿6、开步分手7、合手移重心六十五、指档锤1、收步2、拍掌转身捏拳3、提腿发力4、震脚合手5、开步6、分手移重心7、翻掌拉回来再移重心8、打拳移重心六十六、白猿献果1、翻拳移重心2、摆脚尖提腿冲拳3、落地分手4、转腰收手5、收步推掌六十七、单鞭1、翻掌左手出右手回2、勾手出掌回腹部3、提腿开步4,穿掌、翻掌、移重心、扣右脚尖、打开六十八、雀地龙1、捏拳(左拳端、右拳到头顶)2、合拳移重心3、分拳打开下六十九、上步七星1、摆脚尖2、上步冲拳七十、下步跨耽1、转圈变掌2、倒步分手3、移重心扣左脚尖、合手收步七十一、转身双摆莲1,穿掌、翻掌2、转脚尖落地再转脚后跟、再落地提腿撩手3、开步4、向后翻掌移重心5、提腿拍脚七十二、当头炮1、捏拳拉到腰间移重心2、打拳七十三、金刚捣雄1、上朋移重心2、向后翻掌3、左手前右手后移重心到左摆脚尖4、上步合手5,捏拳6、把拳放到掌心里,提腿冲拳、震脚七十四、收势。
陈氏太极拳老架一路七十四式动作名称1、太极起势2、金刚捣碓3、懒扎依4、六封四闭5、单鞭6、金刚捣碓7、白鹅亮翅8、斜行9、搂膝10、拗步11、斜行12、搂膝13、拗步14、掩手肱拳15、金刚捣碓16、撇身捶17、青龙出水18、双推手19、肘底看拳20、倒卷肱21、白鹅亮翅22、斜行23、闪通背24、掩手肱拳25、六封四闭26、单鞭27、运手28、高探马29、右擦脚30、左擦脚31、左蹬一跟32、前趟拗步33、击地锤34、踢二起35、护心拳36、旋风脚37、右蹬一跟38、掩手肱拳39、小擒打40、抱头推山41、六封四闭42、单鞭43、前招44、后招45、野马分鬃46、六封四闭47、单鞭48、玉女穿梭49、懒扎依50、六封四闭51、单鞭52、运手53、摆脚跌叉54、金鸡独立55、倒卷肱56、白鹅亮翅57、斜形58、闪通背59、掩手肱拳60、六封四闭61、单鞭62、运手63、高探马64、十字脚65、指裆锤66、白猿献果67单鞭68、雀地龙69、上步七星70、下步跨肱71、转身双摆莲72、当头炮73、金刚捣碓74、收势陈式太极拳老架一路七十四式分解动作第一式太极起势一、两脚并立,成立正姿势;两臂下垂于身体两侧,手心向内;头自然正,唇齿微合,舌尖抵住上腭,二目平视。
二、屈膝松胯,放松下沉,提左脚向左横开半步,比两肩略宽,脚尖微外摆,脚趾、脚掌外沿、脚后跟皆要抓地,涌泉穴要虚;含胸塌腰,松肩沉肘,立身中正,头自然正直,虚领顶劲;两目平视。
三、两手缓缓上升与肩平,手心向下,沉肘松肩;随两手上升,身体慢慢下降,松胯屈膝,两脚踏实;两目平视。
四、身体继续下沉,屈膝松胯;两手随着下按至腹前,手心向下;两目平视。
第二式金刚捣碓一、身体微向左转,重心右移;两手左逆右顺缠,走弧线向左前上方棚出,左手棚至左膝上方与眼平,手心朝外;右手棚至胸前中线,手心朝上;目视左前方。
二、身体右转90°,重心由右腿移至左腿,右脚尖外摆;两手右逆左顺缠,向右后捋;目视左前方。
陈式太极拳老架一路七十四式分解动作第一式太极起势一、两脚并立,成立正姿势;两臂下垂于身体两侧,手心向内;头自然正,唇齿微合,舌尖抵住上腭,二目平视。
二、屈膝松胯,放松下沉,提左脚向左横开半步,比两肩略宽,脚尖微外摆,脚趾、脚掌外沿、脚后跟皆要抓地,涌泉穴要虚;含胸塌腰,松肩沉肘,立身中正,头自然正直,虚领顶劲;两目平视。
三、两手缓缓上升与肩平,手心向下,沉肘松肩;随两手上升,身体慢慢下降,松胯屈膝,两脚踏实;两目平视。
四、身体继续下沉,屈膝松胯;两手随着下按至腹前,手心向下;两目平视。
第二式金刚捣碓一、身体微向左转,重心右移;两手左逆右顺缠,走弧线向左前上方棚出,左手棚至左膝上方与眼平,手心朝外;右手棚至胸前中线,手心朝上;目视左前方。
二、身体右转90°,重心由右腿移至左腿,右脚尖外摆;两手右逆左顺缠,向右后捋;目视左前方。
三、重心移至右腿,左腿提起,里合扣裆,屈膝松胯,身体下沉且微向右转;两手上棚;目视身体左前方。
四、左脚跟内侧着地,向左前方铲地滑出,重心在右腿,两手继续向右上方加棚劲;目视左前方。
五、重心由右腿移至左腿,左脚尖外摆踏实;身体随重心移动,向左转45°;两手左逆右顺缠,走下弧向前棚,左手棚至胸前,手心朝下;右手下沉至右膝上方,手心朝外,手指朝后;目视前方。
六、左手向前撩掌,向上、再向内环绕合于胸前右臂内侧,左手心朝下;右手领右脚弧线向前上托掌,于右胸前与左手相合,右手心朝上;右脚经左脚内侧向前上步,脚尖点地,重心在左腿;目视前方。
七、左手顺缠外翻,下沉于腹前,手心朝上;右手握拳,下沉落于左掌心内,拳心朝上;目视前方。
八、右拳逆缠向上提起,与右肩平;右腿屈膝松胯,提起右腿悬于裆内,脚尖自然下垂;目视前方。
九、右脚震脚落地,脚掌踏平,两脚距离与两肩同宽;右拳顺缠下沉,落于左掌心,两臂撑圆;目视前方。
第三式懒扎衣一、身体微左转,重心右移;右拳变掌,逆缠上棚;左手逆缠下按;目视前方。
陈式太极拳七十四式老架一路拳谱陈式太极拳是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瑰宝。
习练陈式太极拳可以平和阴阳,疏通经络,调节神经。
全面提高人体的各项生理机能。
从而起到防病、治病、健身的作用。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陈式太极拳七十四式老架一路拳谱。
欢迎阅读!陈式太极拳七十四式老架一路拳谱01太极起势 02、金钢捣碓 03、懒扎衣 04、六封四闭 05、单鞭06、金钢捣碓 07、白鹤亮翅08、斜形 09、搂膝 10、拗步 11、斜形 12、搂膝 13、拗步 14、掩手肱拳15、金钢捣碓16、撇身捶17、青龙出水18、双推手19、肘底看拳 20、倒卷肱21、白鹤亮翅22、斜形23、闪通背24、掩手肱拳25、六封四闭 26、单鞭27、云手 28、高探马 29、右擦脚 30、左擦脚 31、左蹬一根 32、前趟拗步33、击地捶34、踢二起35、护心拳36、旋风脚37、右蹬一根38、掩手肱拳39、小擒打 40、抱头推出 41、六封四闭 42、单鞭 43、前招 44、后招 45、野马分鬃46、六封四闭47、单鞭48、玉女穿梭49、懒扎衣50、六封四闭 51、单鞭 52、云手53、摆脚跌岔54、金鸡独立55、倒卷肱56、白鹤亮翅57、斜行 58、闪通背 59、掩手肱拳60、六封四闭 61、单鞭 62、云手 63、高探马 64、十字脚 65、指裆捶 66、猿猴探果67、单鞭68、雀地龙69、上步七星70、退步跨肱71、转身双摆莲 72、当头炮 73、金钢捣碓74、收势陈式太极拳的拳经总歌纵放屈伸人莫知,诸靠缠绕我皆依,劈打推压得进步,搬撂横采也难敌。
钩棚逼揽人人晓,闪惊巧取有谁知,佯输诈走谁云败,引诱回冲致胜归。
滚拴搭扫灵微妙,横直劈砍奇更奇,截进遮拦穿心肘,迎风接步红炮捶。
二换扫压挂面脚,左右边簪压根腿,截前压后无缝锁,声东击西要熟识。
上笼下提君须记,进攻退闪莫迟迟,藏头盖面天下有,攒心剁胁世间稀。
教师不识此中理,难将武艺论高低。
陈氏太极拳老架一路74式第一式太极起势两脚立正站立,两臂自然下坠,头要自然正,二目平视,牙齿嘴唇微合,舌尖抵住上颚,呼吸要自然,首先要做到意念集中,思想清静,抛弃一切思想杂念,然后,屈膝松胯,提左腿向左开半步,然后移重心,放松下沉,然后两手徐徐上升与肩平。
在上升的同时,注意不要挑肩架肘,然后,再随着身体下降两手下按于小腹前,这叫太极起势。
第二式金刚捣碓势名考释:金刚捣碓一势,取义为象形之类。
势中最末一动作以左手仰作石臼,右手握捶下捣,如古代农家舂米之状,使人顾名思义,学后难忘。
金刚原系佛门护法力士,加此二字,美化名字,更便记忆。
亦可证明张三丰创太极拳的说法不实。
因道家创拳,决不能用佛语命名。
其他流派太极拳均无此名。
要领:陈式太极拳一路共4个金刚捣碓,而动作连接不同。
第一势共7个动作。
眼法以正前方为主。
身法左、右、左、右、左凡五转。
步法从自然步变小正马步,右小盘步,左前虚步,左扑步,右侧马步,左大盘步,右前虚步,左独立步,成小正马步。
手法包括前掤、引掤,进左步右双采,左挤右按,左转身化拿,右膝打裆,震脚等法。
歌诀:捣碓着法变无穷,掤采挤按学用精。
马弓盘虚步十变,顺逆缠丝如游龙。
动作:身体向左转重心向右移,两手左逆右顺缠向左上方掤,现在重心偏于右腿.动作二,两手坐腕翻掌向外加掤劲,左手变顺缠右手变逆缠,然后身体向右转重心向左移,右脚尖外摆两手变捋劲,向右后上方捋.动作三,重心移到右腿,提左腿向左前方开步,脚尖上翘,脚跟铲地滑出.动作四,身体下沉,走下弧线,向前移重心,两手向前掤划弧,左手掤于胸前,右手掤在右膝上方,然后左手向前带,然后再与右手相合,右手领着右腿上步,右脚虚脚点地,然后右手变拳,下沉,落于左掌心,再提右腿,震脚落地,金刚捣碓在震脚的时候,注意不要把重心移在右腿,要重心在左腿,用右腿的弹力来震脚。
第三式懒扎衣势名考释:此势是说明作用的。
陈式原名揽擦衣。
洪师因它的着法是从右外侧接手。
截拦来劲,发劲迅速轻灵,擦衣而发,不是将对方揽在怀中的,故改为拦擦衣。
第一式太极起势(正南)第二式金刚捣碓(正南)第三式懒扎衣(正南)第四式六封四闭(正南变西南)第五式单鞭(西南变正南)第六式金刚捣碓(正南变西东)第七式白鹅亮翅(正东)第八式斜行(正东)第九式搂膝(正东)第十式拗步(正东)第十一式斜形(正东)第十二式搂膝(正东)第十三式拗步(正东变东南)第十四式掩手肱拳(东南)第十五式金刚捣碓(东南变正南)第十六式撇身捶(正南)第十七式青龙出水(正南)第十八式双推手(正南转正东)第十九式肘底看拳(正东)第二十式倒卷肱(正东,退五步)第二十一式白鹅亮翅(正东)第二十二式斜形(正东)第二十三式闪通背(正东变正西,垫步时变西北)第二十四式掩手肱拳(西北)第二十五式六封四闭(西北变西南)第二十六式单鞭(西南变正南)第二十七式云手(正南)第二十八式高探马(正南转正北)第二十九式右擦脚(正北)第三十式左擦脚(正北转正东)第三十一式左蹬一跟(正东转正北)第三十二式前趟拗步(正北行往西)第三十三式击地捶(西北击西下)第三十四式踢二起(朝西变正东)第三十五式护心拳(正东变东北)第三十六式旋风脚(东北变正北,顺指针扫左腿)第三十七式右蹬一跟(正北)第三十八式掩手肱拳(正北边正东,垫步变东南)第三十九式小擒打(东南转正东)第四十式抱头推山(正东变正南,双手平推西南)第四十一式六封四闭(西南逆回旋在西南)第四十二式单鞭(西南变正南)第四十三式前招(正南转正西)第四十四式后招(正西)第四十五式野马分鬃(正西)第四十六式六封四闭(正西变西南)第四十七式单鞭(西南变正南)第四十八式玉女穿梭(西南变正西)第四十九式懒扎衣(正南)第五十式六封四闭(正南变西南)第五十一式单鞭(西南变正南)第五十二式云手(正南,插三步)第五十三式摆脚跌岔(正南行往正东)第五十四式金鸡独立(正南转向正东)。
第五十五式倒卷肱(正东退正西,退五步)第五十六式白鹅亮翅(正东退正西,左虚步)第五十七式斜形(正东,四隅步)第五十八式闪通背(正东变至正西,顺时针方向转,垫步时再转西北)第五十九式掩手肱拳(朝西北,重心由右移左)第六十式六封四闭(西北变西南)第六十一式单鞭(西南变正南)第六十二式云手(正南,插步,三个)第六十三式高探马(正南变西北)第六十四式十字脚(身朝正北变东南)第六十五式指裆捶(左脚踩西南,右脚踩东北,身向朝西北)第六十六式猿猴献果(由西北变西南)第六十七式单鞭(西南变正南)第六十八式雀地龙(身向正南,重心由右变左)第六十九式上步七星(朝正东由下往上)第七十式下步跨肱(由正东转向正南)第七十一式转身双摆莲(由正南转180°)第七十二式当头炮(西南)第七十三式金刚捣碓(正南)第七十四式收势(正南)。
第一段
1 太极起势
2 金刚捣碓
3 懒扎衣 4六封四闭
5 单鞭 6金刚捣碓 7白鹅亮翅 8斜行
9 搂膝 10拗步 11斜形 12搂膝
13 拗步 14掩手肱拳 15金刚捣碓
第二段
16撇身捶 17 青龙出水 18双推手 19肘底看拳
20 倒卷肱 21 白鹅亮翅 22斜形 23闪通背
24掩手肱拳 25 六封四闭 26单鞭 27云手 28高探马第三段
29 右擦脚 30左擦脚 31左蹬一跟 32前趟拗步
33 击地捶 34踢二起 35护心拳 36旋风脚
37 右蹬一跟 38掩手肱拳
第四段
39小擒打 40抱头推山 41 六封四闭 42单鞭 43前招
44后招 45 野马分鬃 46六封四闭 47单鞭
第五段
48玉女穿梭 49 懒扎衣 50六封四闭 51单鞭
52云手 53 摆脚跌岔 54金鸡独立 55倒卷肱
56白鹅亮翅 57 斜形 58闪通背 59掩手肱拳
60 六封四闭 61 单鞭 62云手 63高探马
第六段
64十字脚 65 指裆捶 66猿猴献果 67单鞭
68雀地龙 69 上步七星 70下步跨虎 71转身双摆莲
72 当头炮 73 金刚捣碓 74收势。
陈式太极拳老架一路74式分解教学陈式太极拳是中国武术中最著名的拳种之一。
其中,陈式太极拳老架一路74式是陈氏家族传承最久远、最具代表性的套路之一。
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陈式太极拳老架一路74式的分解教学。
陈式太极拳的起源可追溯到明朝末年,由陈王廷所创。
经过数百年的传承和发展,陈式太极拳逐渐演化出四种套路,分别是老架一路、老架二路、新架一路和新架二路。
老架一路是陈式太极拳中最古老、最经典的套路之一,也是初学者最常学习的套路之一。
老架一路共有74个动作,通过这些动作的串联和转换,展现了太极拳的特点和精髓。
下面我们将分解介绍老架一路的每个动作。
1. 起势:站立端正,双脚分开与肩同宽,双手自然下垂。
先将重心移到右脚,然后缓慢抬起双手,右手掌心向下,左手掌心向上,与眉心齐平。
2. 进步七星:将重心完全移到右脚,并将左脚慢慢迈向前方,与右脚并拢,同时将双手向前抬起至胸前,右手掌心向外,左手掌心向内。
3. 退步跨虎:将左脚迈回原位,与右脚并拢。
同时将双手沿体侧下移至臀部后方。
4. 左右分势:将左脚向左侧迈开,将重心移至左脚,同时将双手抬起至胸前,左手掌心向外,右手掌心向内。
5. 左右云手:将右脚跟抬起,脚尖着地,同时将双手向前推出,然后将重心转移到右脚,将右脚慢慢向右侧迈开,与左脚形成大臂的宽度。
6. 单鞭:将左脚慢慢迈回原位,双手沿体侧向下,右手呈掌刀状向前推出,左手掌心面向后方。
7. 进步搂膝拗步:将重心移到右脚,将左脚慢慢向前迈开,并向前弯曲,左手掌心贴住左脚内侧。
8. 手揽雀尾:将左脚慢慢迈回原位,双手沿体侧向下,右手慢慢向后推出,同时将重心移到右脚。
9. 白鹤亮翅:将左脚慢慢向前迈开,与右脚形成大臂的宽度,同时将双手向前推出,然后将左脚脚尖着地。
10. 左右摇摆:将右脚慢慢迈回原位,双手沿体侧向下,右手掌心面向后方,左手掌心向前方。
以上仅是老架一路74式中的前十个动作,后续的动作也是通过身体的旋转、进退、开合等动作组合而成。
陈式太极拳老架一路74式拳谱
第一段:
1.太极起势
2.金刚捣碓
3.懒扎衣
4.六封四闭
5.单鞭
6.金刚捣碓
7.白鹤亮翅
8.斜行
9.搂膝
第二段:
10.拗步11.斜形12.搂膝13.拗步14.掩手肱拳
15.金刚捣碓16.撇身捶17.青龙出水18.双推手
第三段:
19.肘底看拳20. 倒卷肱21.白鹤亮翅22.斜形23.闪通背
24.掩手肱拳25.六封四闭25.单鞭27.云手
第四段:
28.高探马29.右擦脚30.左擦脚31.左蹬一跟32.前趟拗步
33.击地捶34.踢二起35.护心拳36.旋风脚
第五段:
37.右蹬一跟38.掩手肱拳39.小擒打40.抱头推山
41.六封四闭42.单鞭43.前招44.后招45.野马分鬃
第六段:
46.六封四闭47.单鞭48.玉女穿梭49.懒扎衣50.六封四闭
51.单鞭52.云手53.摆脚跌岔54.金鸡独立
第七段:
55.倒卷肱56.白鹤亮翅57.斜形58.闪通背59.掩手肱拳
60.六封四闭61.单鞭62.云手63.高探马64.十字脚
第八段:
65.指裆捶66.猿猴献果67.单鞭68.雀地龙69.上步七星70.下步跨虎71.转身双摆莲72式当头炮73.金刚捣碓74.收势。
陈式太极拳老架一路74式动作顺序速记歌
陈式太极拳老架一路74式动作顺序速记歌
起碓扎六单碓鹅,斜搂拗斜搂拗掩。
碓六青龙推肘倒,鹅斜闪掩六单手。
探马左右擦左跟,趟吉踢护旋右跟。
掩擒抱六单二招,野马六单玉女扎。
六单手摆鸡倒鹅,斜闪掩六单手探。
十字指裆猿单雀,上下转炮捣碓收。
附:陈式太极拳老架一路74式动作顺序
1太极起势2金刚捣碓3懒扎衣4六封四闭5单鞭6金刚捣碓
7白鹅亮翅8斜行9搂膝10拗步11斜行12搂膝13拗步
14掩手肱拳15金刚捣碓16六封四闭17青龙出水18双推手
19肘底看拳20倒卷肱21白鹅亮翅22斜行23闪通背24掩手肱拳25六封四闭26单鞭27云手28高探马29右擦脚30左擦脚31左蹬一跟32前趟拗步33击地捶34踢二起35护心拳
36旋风脚37右蹬一跟38掩手肱拳39小擒打40抱头推山
41六封四闭42单鞭43前招44后招45野马分鬃46六封四闭47单鞭48玉女穿梭49懒扎衣50六封四闭51单鞭52云手53摆脚跌岔54金鸡独立55倒卷肱56白鹅亮翅57斜行
58闪通背59掩手肱拳60六封四闭61单鞭62云手63高探马64十字脚65指裆捶66猿猴献果67单鞭68雀地龙69上步七星70下步跨肱71转身双摆莲72当头炮73金刚捣碓74收势。
第三十二式上三步1.接上式,身体向左转,左脚向左前方自然落地,重心在右。
同时,两拳变掌,左掌逆缠向左前方推掌,掌心朝右斜前方,指尖斜上方;右掌屈肘顺缠合于右肩略上方,掌心朝前,指尖向上,与左掌相合。
目视前方(图2-161)。
2。
上式不停,身向左转,重心由右腿移至左腿。
同时,左掌逆缠下按左腿外侧,右掌逆缠向前推掌。
右腿提起里合。
目视前方(图2-162)。
3.身体下蹲,右脚以脚跟贴地向右前方上步,重心在左腿,身体微左转。
同时,随转体,右掌前(拥)推,重心移至右腿:左掌向左后方逆缠略后于左髋部,掌心朝下,指尖右前方。
目视右前方(图2-163)。
4.上式不停,身向右转,重心在右‘不动。
同时,随转体,右掌逆缠下按至右腿外侧,左掌逆缠向前推掌;左腿提起里合。
目视前方(图2-164)。
5.上式不停,身体下蹲,左腿以脚跟贴地向左前方上步,重心在右腿,身体微右转。
左掌前搠高于肩,掌心左前方,指尖斜上方;右掌向右后方逆缠略后于右髋部,掌心朝下,指尖左前方。
目视左前方(图2-165)。
要点蹬跟后,随身转体左腿屈膝收回,而后随身左转向左前方上步,与左右手向合。
其他要点与第十式要求一样。
第三十三式击地捶1.接上式,身体微向右转,重心在右不动,身体下沉。
两掌握拳,左拳顺缠合于左前方,拳心朝里,右拳顺缠合于右髋部。
目视右前方(图2-166)。
2,上式不停,身体继续右转,重心移至左腿,身体向左转体;同时,随转体,左拳逆缠向下、向左,经膝前上提,身体左侧与头平,拳心朝左斜下;同时,右拳逆缠向上、向左、向下栽拳,拳心朝右。
目视右拳前下方(图2-167)。
要点在俯伏下栽拳时,顶劲贯起,左拳上提,右拳下栽,右髋部下塌,意使尾闾中正。
误区随转体,左拳逆缠向下、向左,经膝前上提,至身体左侧与头平,右拳逆缠向上、向左、向下栽拳时,左肘尖上翻,造成窝臂,容易失重。
警示随转体,左拳逆缠向下、向左,经膝前上提,至身体左侧与头平时,松肩坠肘,屈膝松胯,塌腰泛臀。
陈氏太极拳老架一路74式拳谱陈式太极拳老架一路74式拳谱1 太极起势2 金刚捣碓3 懒扎衣 4六封四闭 5 单鞭 6 金刚捣碓 7白鹅亮翅 8 斜行 9 搂膝 10拗步 11斜形 12 搂膝 13 拗步 14掩手肱拳 15 金刚捣碓16 撇身捶 17 青龙出水 18 双推手 19肘底看拳 20 倒卷肱 21白鹅亮翅 22 斜形23 闪通背 24 掩手肱拳 25 六封四闭 26 单鞭 27 云手 28高探马 29 右擦脚 30 左擦脚 31 左蹬一跟 32 前趟拗步33击地捶 34 踢二起 35 护心拳 36旋风脚 37右蹬一跟 38 掩手肱拳 39 小擒打 40 抱头推山41 六封四闭 42 单鞭 43 前招44后招 45 野马分鬃 46 六封四闭 47 单鞭 48玉女穿梭49 懒扎衣 50六封四闭51 单鞭 52 云手 53摆脚跌岔(双摆莲) 54 金鸡独立 55 倒卷肱 56 白鹅亮翅57 斜形 58 闪通背 59 掩手肱拳 60 六封四闭61 单鞭 62 云手 63 高探马 64十字脚 65 指裆捶 66 猿猴献果 67 单鞭 68 雀地龙 69 上步七星 70下步跨肱 71转身双摆莲 72 当头炮 73 金刚捣碓 74 收势陈式太极拳老架一路74式拳谱1 太极起势2 金刚捣碓3 懒扎衣 4六封四闭 5 单鞭 6 金刚捣碓 7白鹅亮翅 8 斜行 9 搂膝 10拗步 11斜形 12 搂膝 13 拗步 14掩手肱拳 15 金刚捣碓16 撇身捶 17 青龙出水 18 双推手 19肘底看拳 20 倒卷肱 21白鹅亮翅 22 斜形23 闪通背 24 掩手肱拳26 单鞭 27 云手 28高探马 25 六封四闭29 右擦脚 30 左擦脚 31 左蹬一跟 32 前趟拗步33击地捶 34 踢二起 35 护心拳 36旋风脚 37右蹬一跟 38 掩手肱拳 39 小擒打 40 抱头推山41 六封四闭42 单鞭 43 前招 44后招 45 野马分鬃 46 六封四闭 47 单鞭 48玉女穿梭49 懒扎衣 50六封四闭 51 单鞭 52 云手 53摆脚跌岔(双摆莲) 54 金鸡独立 55 倒卷肱 56 白鹅亮翅57 斜形 58 闪通背 59 掩手肱拳 60 六封四闭61 单鞭 62 云手63 高探马 64十字脚 65 指裆捶 66 猿猴献果 67 单鞭 68 雀地龙 69 上步七星70下步跨肱 71转身双摆莲 72 当头炮 73 金刚捣碓 74 收势。
陈式太极拳老架一路74式拳谱欧阳光明(2021.03.07)第11式太极起势第2式金刚捣碓第3式懒扎衣第4式六封四闭第5式单鞭第6式金刚捣碓第7式白鹅亮翅第8式斜行第9式搂膝第10式拗步第11式斜形第12式搂膝第13式拗步第14式掩手肱拳第15式金刚捣碓第16式撇身捶第17式青龙出水第18式双推手第19式肘底看拳第20式倒卷肱第21式白鹅亮翅第22式斜形第23式闪通背第24式掩手肱拳第25式六封四闭第25式单鞭第27式云手第28式高探马第29式右擦脚第30式左擦脚第31式左蹬一跟第32式前趟拗步第33式击地捶第34式踢二起第35式护心拳第36式旋风脚第37式右蹬一跟第38式掩手肱拳第39式小擒打第40式抱头推山第41式六封四闭第42式单鞭第43式前招第44式后招第45式野马分鬃第46式六封四闭第47式单鞭第48式玉女穿梭第49式懒扎衣第50式六封四闭第51式单鞭第52式云手第53式摆脚跌岔第54式金鸡独立第55式倒卷肱第56式白鹅亮翅第57式斜形第58式闪通背第59式掩手肱拳第60式六封四闭第61式单鞭第62式云手第63式高探马第64式十字脚第65式指裆捶第66式猿猴献果第67式单鞭第68式雀地龙第69式上步七星第70式下步跨虎第71式转身双摆莲第72式当头炮第73式金刚捣碓第74式收势陈式太极拳老架二路动作名称第一式太极起势第二式金刚捣碓第三式懒扎衣第四式六封四闭第五式单鞭第六式跃步护心拳第七式进步斜行第八式回头金刚捣碓第九式撇身捶第十式指裆第十一式斩手第十二式翻花舞袖第十三式掩手肱拳第十四式转身腰拦肘第十五式大肱拳小肱拳第十六式玉女穿梭第十七式倒骑龙第十八式掩手肱拳第十九式裹鞭裹鞭第二十式兽头势第二十一式披架子第二十二式掩手肱拳第二十三式伏虎第二十四式抹眉肱第二十五式左右黄龙三搅水第二十六式左冲右冲第二十七式掩手肱拳第二十八式扫膛腿第二十九式掩手肱拳第三十式全炮捶第三十一式掩手肱拳第三十二式捣叉捣叉第三十三式左二肱右二肱第三十四式回头当门炮第三十五式变势大捉炮第三十六式腰拦肘第三十七式顺拦肘第三十八式窝底炮第三十九式回头井栏直入第四十式金刚捣碓第四十一式收势。
陈式太极拳老架一路74式拳谱陈式太极拳老架一路74式拳谱
第1式太极起势第2式金刚捣碓
第3式懒扎衣第4式六封四闭
第5式单鞭第6式金刚捣碓
第7式白鹅亮翅第8式斜行
第9式搂膝第10式拗步
第11式斜形第12式搂膝
第13式拗步第14式掩手肱拳
第15式金刚捣碓第16式撇身捶
第17式青龙出水第18式双推手
第19式肘底看拳第20式倒卷肱
第21式白鹅亮翅第22式斜形
第23式闪通背第24式掩手肱拳
第25式六封四闭第26式单鞭
第27式云手第28式高探马
第29式右擦脚第30式左擦脚
第31式左蹬一跟第32式前趟拗步
第33式击地捶第34式踢二起
第35式护心拳第36式旋风脚
第37式右蹬一跟第38式掩手肱拳
第39式小擒打第40式抱头推山
第41式六封四闭第42式单鞭
第43式前招第44式后招
第45式野马分鬃第46式六封四闭
第47式单鞭第48式玉女穿梭
第49式懒扎衣第50式六封四闭
第51式单鞭第52式云手
第53式摆脚跌岔第54式金鸡独立第55式倒卷肱第56式白鹅亮翅第57式斜形第58式闪通背
第59式掩手肱拳第60式六封四闭第61式单鞭第62式云手
第63式高探马第64式十字脚
第65式指裆捶第66式猿猴献果第67式单鞭第68式雀地龙
第69式上步七星第70式下步跨虎第71式转身双摆莲第72式当头炮第73式金刚捣碓第74式收势。
陈式太极拳老架一路74式拳谱
1预备势 22斜行 43前招 64十字脚
2金刚捣碓 23闪通背 44后招 65指裆捶
3懒扎衣 24掩手肱拳 45野马分鬃 66白猿献果4六封四闭 25六封四闭 46六封四闭 67单鞭
5单鞭 26单鞭 47单鞭 68雀地龙
6金刚捣碓 27云手 48玉女穿梭 69上步七星7白鹤亮翅 28高探马 49懒扎衣 70下步跨肱8斜行 29右擦脚 50六封四闭 71双摆莲
9搂膝 30左擦脚 51单鞭 72当头炮10拗步 31左蹬一跟 52云手 73金刚捣碓11斜行 32上三步 53摆莲跌岔 74收势
12搂膝 33神仙一把抓 54金鸡独立
13拗步 34踢二起 55倒卷肱
14掩手肱 35护心拳 56白鹤亮翅
15金刚捣碓 36旋风脚 57斜行
16撇身捶 37右蹬一跟 58闪通背
17青龙出水 38掩手肱拳 59掩手肱拳
18双推手 39小擒打 60六封四闭
19肘底看拳 40抱头推山 61单鞭
20倒卷肱 41六封四闭 62云手
21白鹤亮翅 42单鞭 63高探马。
陈氏太极拳老架一路七十四式动作名称 1、太极起势2、金刚捣碓3、懒扎依4、六封四闭5、单鞭6、金刚捣碓7、白鹅亮翅8、斜行9、搂膝10、拗步11、斜行12、搂膝13、拗步14、掩手肱拳15、金刚捣碓16、撇身捶17、青龙出水18、双推手19、肘底看拳20、倒卷肱21、白鹅亮翅22、斜行23、闪通背24、掩手肱拳25、六封四闭26、单鞭27、运手28、高探马29、右擦脚30、左擦脚31、左蹬一跟32、前趟拗步33、击地锤34、踢二起35、护心拳36、旋风脚37、右蹬一跟38、掩手肱拳39、小擒打40、抱头推山41、六封四闭42、单鞭43、前招44、后招45、野马分鬃46、六封四闭47、单鞭48、玉女穿梭49、懒扎依50、六封四闭51、单鞭52、运手53、摆脚跌叉54、金鸡独立55、倒卷肱56、白鹅亮翅57、斜形58、闪通背59、掩手肱拳60、六封四闭61、单鞭62、运手63、高探马64、十字脚65、指裆锤66、白猿献果67单鞭68、雀地龙69、上步七星70、下步跨肱71、转身双摆莲 72、当头炮73、金刚捣碓74、收势陈式太极拳老架一路七十四式分解动作第一式 太极起势一、两脚并立,成立正姿势;两臂下垂于身体两侧,手心向内;头自然正,唇齿微合,舌尖抵住上腭,二目平视。
二、屈膝松胯,放松下沉,提左脚向左横开半步,比两肩略宽,脚尖微外摆,脚趾、脚掌外沿、脚后跟皆要抓地,涌泉穴要虚;含胸塌腰,松肩沉肘,立身中正,头自然正直,虚领顶劲;两目平视。
三、两手缓缓上升与肩平,手心向下,沉肘松肩;随两手上升,身体慢慢下降,松胯屈膝,两脚踏实;两目平视。
四、身体继续下沉,屈膝松胯;两手随着下按至腹前,手心向下;两目平视。
第二式 金刚捣碓一、身体微向左转,重心右移;两手左逆右顺缠,走弧线向左前上方棚出,左手棚至左膝上方与眼平,手心朝外;右手棚至胸前中线,手心朝上;目视左前方。
二、身体右转90°,重心由右腿移至左腿,右脚尖外摆;两手右逆左顺缠,向右后捋;目视左前方。
陈式74式老架一路太极拳《拳普》
陈式太极拳老架一路74式拳谱
第 1式太极起势
第2式金刚捣碓
第3式懒扎衣
第4式六封四闭
第 5式单鞭
第6式金刚捣碓
第7式白鹅亮翅
第8式斜行
第 9式搂膝
第10式拗步
第11式斜形
第12式搂膝
第13式拗步
第14式掩手肱拳
第15式金刚捣碓
第16式撇身捶
第17式青龙出水
第18式双推手
第19式肘底看拳
第20式倒卷肱
第21式白鹅亮翅
第22式斜形
第23式闪通背
第24式掩手肱拳
第25式六封四闭
第26式单鞭
第27式云手
第28式高探马第29式右擦脚第30式左擦脚第31式左蹬一跟第32式前趟拗步第33式击地捶第34式踢二起第35式护心拳第36式旋风脚第37式右蹬一跟第38式掩手肱拳第39式小擒打第40式抱头推山第41式六封四闭第42式单鞭
第43式前招
第44式后招
第45式野马分鬃第46式六封四闭第47式单鞭
第48式玉女穿梭第49式懒扎衣第50式六封四闭第51式单鞭
第52式云手
第53式摆脚跌岔第54式金鸡独立第55式倒卷肱
第56式白鹅亮翅第57式斜形
第58式闪通背
第59式掩手肱拳第60式六封四闭第61式单鞭
第62式云手
第63式高探马
第64式十字脚
第65式指裆捶
第66式猿猴献果第67式单鞭
第68式雀地龙
第69式上步七星第70式下步跨虎第71式转身双摆莲第72式当头炮
第73式金刚捣碓第74式收势。
陈氏太极拳老架一路七十四式动作名称1、太极起势2、金刚捣碓3、懒扎依4、六封四闭5、单鞭6、金刚捣碓7、白鹅亮翅8、斜行9、搂膝10、拗步11、斜行12、搂膝13、拗步14、掩手肱拳15、金刚捣碓16、撇身捶17、青龙出水18、双推手19、肘底看拳20、倒卷肱21、白鹅亮翅22、斜行23、闪通背24、掩手肱拳25、六封四闭26、单鞭27、运手28、高探马29、右擦脚30、左擦脚31、左蹬一跟32、前趟拗步33、击地锤34、踢二起35、护心拳36、旋风脚37、右蹬一跟38、掩手肱拳39、小擒打40、抱头推山41、六封四闭42、单鞭43、前招44、后招45、野马分鬃46、六封四闭47、单鞭48、玉女穿梭49、懒扎依50、六封四闭51、单鞭52、运手53、摆脚跌叉54、金鸡独立55、倒卷肱56、白鹅亮翅57、斜形58、闪通背59、掩手肱拳60、六封四闭61、单鞭62、运手63、高探马64、十字脚65、指裆锤66、白猿献果67单鞭68、雀地龙69、上步七星70、下步跨肱71、转身双摆莲72、当头炮73、金刚捣碓74、收势陈式太极拳老架一路七十四式分解动作第一式太极起势一、两脚并立,成立正姿势;两臂下垂于身体两侧,手心向内;头自然正,唇齿微合,舌尖抵住上腭,二目平视。
二、屈膝松胯,放松下沉,提左脚向左横开半步,比两肩略宽,脚尖微外摆,脚趾、脚掌外沿、脚后跟皆要抓地,涌泉穴要虚;含胸塌腰,松肩沉肘,立身中正,头自然正直,虚领顶劲;两目平视。
三、两手缓缓上升与肩平,手心向下,沉肘松肩;随两手上升,身体慢慢下降,松胯屈膝,两脚踏实;两目平视。
四、身体继续下沉,屈膝松胯;两手随着下按至腹前,手心向下;两目平视。
第二式金刚捣碓一、身体微向左转,重心右移;两手左逆右顺缠,走弧线向左前上方棚出,左手棚至左膝上方与眼平,手心朝外;右手棚至胸前中线,手心朝上;目视左前方。
二、身体右转90°,重心由右腿移至左腿,右脚尖外摆;两手右逆左顺缠,向右后捋;目视左前方。
陈式太极拳老架一路74式拳谱
陈式太极拳老架
一路74式拳谱
第1式太极起势第2式金刚捣碓第3式懒扎衣
第4式六封四闭第5式单鞭
第6式金刚捣碓第7式白鹅亮翅第8式斜行
第9式搂膝
第10式拗步
第11式斜形
第12式搂膝
第13式拗步
第14式掩手肱拳第15式金刚捣碓第16式撇身捶
第17式青龙出水第18式双推手
第19式肘底看拳第20式倒卷肱
第21式白鹅亮翅第22式斜形
第23式闪通背
第24式掩手肱拳第25式六封四闭第25式单鞭
第27式云手
第28式高探马
第29式右擦脚
第30式左擦脚
第31式左蹬一跟第32式前趟拗步第33式击地捶第34式踢二起第35式护心拳
第36式旋风脚
第37式右蹬一跟
第38式掩手肱拳
第39式小擒打
第40式抱头推山
第41式六封四闭
第43式前招
第44式后招
第45式野马分鬃第46式六封四闭第47式单鞭
第48式玉女穿梭第49式懒扎衣
第50式六封四闭第51式单鞭
第52式云手
第53式摆脚跌岔第54式金鸡独立第55式倒卷肱
第56式白鹅亮翅第57式斜形
第58式闪通背
第59式掩手肱拳第60式六封四闭第61式单鞭
第62式云手
第63式高探马
第64式十字脚
第65式指裆捶
第66式猿猴献果第67式单鞭
第68式雀地龙
第69式上步七星第70式下步跨虎第71式转身双摆莲
第73式金刚捣碓第74式收势。
陈式太极拳老架一路74式分解动作陈式太极拳老架一路七十四式分解动作二??九年八月二十五日陈式太极拳老架一路分解动作第一式太极起势一、两脚并立,成立正姿势;两臂下垂于身体两侧,手心向内;头自然正,唇齿微合,舌尖抵住上腭,二目平视。
二、屈膝松胯,放松下沉,提左脚向左横开半步,比两肩略宽,脚尖微外摆,脚趾、脚掌外沿、脚后跟皆要抓地,涌泉穴要虚;含胸塌腰,松肩沉肘,立身中正,头自然正直,虚领顶劲;两目平视。
三、两手缓缓上升与肩平,手心向下,沉肘松肩;随两手上升,身体慢慢下降,松胯屈膝,两脚踏实;两目平视。
四、身体继续下沉,屈膝松胯;两手随着下按至腹前,手心向下;两目平视。
第二式金刚捣碓一、身体微向左转,重心右移;两手左逆右顺缠,走弧线向左前上方棚出,左手棚至左膝上方与眼平,手心朝外;右手棚至胸前中线,手心朝上;目视左前方。
二、身体右转90?,重心由右腿移至左腿,右脚尖外摆;两手右逆左顺缠,向右后捋;目视左前方。
三、重心移至右腿,左腿提起,里合扣裆,屈膝松胯,身体下沉且微向右转;两手上棚;目视身体左前方。
四、左脚跟内侧着地,向左前方铲地滑出,重心在右腿,两手继续向右上方加棚劲;目视左前方。
五、重心由右腿移至左腿,左脚尖外摆踏实;身体随重心移动,向左转45?;两手左逆右顺缠,走下弧向前棚,左手棚至胸前,手心朝下;右手下沉至右膝上方,手心朝外,手指朝后;目视前方。
六、左手向前撩掌,向上、再向内环绕合于胸前右臂内侧,左手心朝下;右手领右脚弧线向前上托掌,于右胸前与左手相合,右手心朝上;右脚经左脚内侧向前上步,脚尖点地,重心在左腿;目视前方。
七、左手顺缠外翻,下沉于腹前,手心朝上;右手握拳,下沉落于左掌心内,拳心朝上;目视前方。
八、右拳逆缠向上提起,与右肩平;右腿屈膝松胯,提起右腿悬于裆内,脚尖自然下垂;目视前方。
九、右脚震脚落地,脚掌踏平,两脚距离与两肩同宽;右拳顺缠下沉,落于左掌心,两臂撑圆;目视前方。
第三式懒扎衣一、身体微左转,重心右移;右拳变掌,逆缠上棚;左手逆缠下按;目视前方。
二、两手由双逆缠变双顺缠,划弧交叉于胸前,左手合于右臂内,手心朝外,右手心朝上;重心移至左腿,提右腿向右横开一步,脚跟内侧着地,脚尖上翘里合;目视身体右前方。
三、身体左转,重心右移;右手顺缠上棚;目视右前方。
四、右手逆缠外翻,右臂向外加棚劲;左手顺缠下沉于腹前,手心朝上;重心在右;目视右前方。
五、身体向右转;右手逆缠,开至右膝上方,松肩沉肘,略变顺缠,指尖高于眼平;左手逆缠,至身左侧叉腰,四指在前,拇指在后,重心在右;眼随右手转视前方。
第四式六封四闭一、身体右转,重心略右移;左手从左腰间走上弧与右手相合;右手略有前引下沉之意;目视右手中指端。
二、身体左转,重心左移;两手左逆右顺缠,自右而左向下捋;目视身体右前方。
三、此势为动作四的过度动作。
在分解练习时,此势不停。
身体继续左转;两手继续左逆右顺缠,向左后上方捋;重心向右移,目视左前方。
四、上势不停,重心继续右移;两手变左顺右逆缠向上划弧,合于肩前;随两手相合,身体向右转;目视右前方。
五、重心不变,身体微右转下沉;两手合力走弧线,向右前下方按;左脚收于右脚内侧20厘米左右,脚尖点地;目视右前下方。
第五式单鞭一、身体微右转;两手双顺缠,左前右后旋转,手心向上;重心在右,左腿以脚尖为轴,膝随身转里合;目视两手。
二、身体左转,重心在右腿,左腿以前脚掌着地,膝随身体转外摆;右手逆缠,五指合拢,走弧线,腕向上提起与肩平;左手心朝上,随身转下沉于腹前,左肘棚劲不丢;目视右手。
三、身体右转,重心全移于右腿,左腿屈膝提起,左膝内扣;右手腕领劲,左手不动,松肩沉肘,上下相合;目视身体左前方。
四、右腿支撑重心,左脚跟内侧着地,向左铲地滑出,脚尖上翘里合;右手腕领劲,左手下沉合劲;目视左前方。
五、身体微右转,重心左移,成左弓步,左手穿掌上棚,逆缠外翻至右胸前;目视前方,瞟视左手。
六、身体微左转;左手逆缠外开,至左膝上变顺缠,放松下沉;目随左手送至体侧后,再转视正前方。
《歌诀》云单鞭一势最为雄,一字长蛇画西东; 击首尾动精神贯,击尾首动脉络通;中间一击首尾动,上下四旁扣如弓,若问此势妙何处,去寻脊背骨节中。
第六式金刚捣碓一、身体向左转,重心左移;右手变掌顺缠,走下弧与左手相合;目视左前方。
二、身体向右转,重心由左腿移向右腿;两手变左顺右逆缠,加外棚劲,走弧线向右后方捋,手心朝外;目视左前方。
三、身体向左转,重心走下弧移至左腿,左脚尖外摆,膝盖与脚跟上下对照,松胯屈膝;两手左逆右顺缠,走下弧前棚,左手棚至左膝上与胸平,手心朝下;右手下沉,棚至右膝前上,手心朝外;目视左前方。
四、左手向前撩掌,向上环绕一周,合于胸前,手心朝下;右手走下弧,向前托掌于胸前,手心朝上,右前臂与左手指相合;右腿随右手上托时经左脚内侧向前上步,脚尖点地,同时身体向左转90?;目视正前方。
五、身体放松下沉,左手顺缠,翻掌降于腹前,手心朝上;右手变拳内收,落于左手掌内,拳心向上;目视前方。
六、身体下沉,右拳逆缠,向上提起,略比右肩高;右腿屈膝提起,右脚放松悬于裆内;左手略顺缠下沉,手心朝上;目视前方。
七、右脚震脚落地,两脚之间距离与肩同宽;右拳落于左掌内;身体成半蹲姿势;目视前方。
第七式白鹅亮翅一、身体先左后右微转;右拳变掌逆缠,上棚至额前;左手逆缠,翻掌下按;重心移至右腿;目视前方。
二、重心移至右腿,提左腿向后退一步,左脚尖着地;身体随倒步左转;两手成开劲;目视前方。
三、重心移至左腿,右脚经左脚内侧向后退步;两手双顺缠,划弧交叉于胸前,左手指朝上,手心朝外,右手指朝前,手心朝上;目视前方。
四、重心后移至右腿,身体向右转;两手双逆缠分开,左手下按,手心朝下;右手上棚,手心朝外,两臂成半圆形;左脚收回至右脚左前方,脚尖点地;目视前方。
第八式斜形一、脚步不动,身体左转;左手逆缠后摆;右手顺缠,沉肘松肩,向左前划弧摆动;目视左前方。
二、身体右转,右脚尖微向右摆,左脚尖着地,膝向里合;左手随身转由身体左后向上划弧,向前合于鼻前中线,立掌,掌心朝右;右手逆缠划弧下按于右腿外侧,手心朝下;目视左前方。
三、重心移至右腿,身体下沉,左腿屈膝提起;两手向右上方棚;目视身体左前方。
四、身体下沉,左脚跟着地向左前方开步,,脚尖上翘;两手继续上棚;目视身体左前方。
五、身体左转,重心移至左腿;左手逆缠,随身体左转,走下弧至左膝下,右手顺缠,向后环绕变逆缠,合于右耳下;目视左前方。
六、身体继续左转,重心在左;左手五指合拢变钩手,弧线上提至肩平;右手立掌合于胸前;目视前方。
七、身体右转;右手逆缠,划弧向右拉开;松肩沉肘,含胸塌腰,松垮屈膝,目视前方。
第九式搂膝一、身体下沉,松垮屈膝下蹲;两手先逆缠,略上领,再双顺缠,合于左膝上;重心在左腿,目视前下方。
二、两手领劲上棚,左手在前,右手在后,立掌于胸前中线;随手上领,重心后移至右腿;左脚收回至右脚左前方,脚尖点地;屈膝松垮,目视前方。
第十式拗步一、身体微右转;两手双逆缠,向右下捋;左腿屈膝提起;目视前方。
二、身体微左转,左腿向前上步,脚跟着地,脚尖上翘,重心在右腿;两手左逆右顺缠,向上、向前棚;目视前方。
三、身体左转,重心移至左腿;左手逆缠后下按,右手逆缠向前推出;右腿屈膝提起;目视前方。
四、右腿向右前上步,脚跟着地,脚尖上翘,重心在左腿,身体微左转;左手后摆,右手前棚;目视前方。
五、身体右转,重心移至右腿,右脚尖外摆落地;右手逆缠,划弧下按至右腿外侧;左手顺缠上翻,划弧向前推出;目视前方。
六、重心在右腿,身体微右转,左腿屈膝提起;立掌在鼻前中线;右手下按;目视身体左前方。
七、左腿向左前方开步,脚跟内侧着地,脚尖上翘里合,身体下沉;两手在原位加棚劲;目视左前方。
【说明】动作四、五、六、七与动作二、三的左右上步时运动线及用法基本相似,故不赘述。
第十一式斜形一、重心移至左腿,身体微向左转;左手逆缠,划弧向下至左膝前;右手顺缠外翻,由后由上划弧变逆缠合于右耳下;目视左前方。
二、身体继续左转,重心在左;左手五指合拢变勾手,弧线上提至肩平;右手立掌于胸前;目视前方。
三、身体右转;右手逆缠,划弧向右拉开;松肩沉肘,含胸塌腰,松胯屈膝,目视前方。
第十二式搂膝一、身体下沉,松胯屈膝下蹲;两手先逆缠略上领,再双顺缠,下合于左膝上,重心在左腿;目视前下方。
二、两手领劲上棚,左手在前,右手在后,立掌于胸前正中线;随手上领,重心移至右腿,左脚收回至右脚左前方,脚尖点地,屈膝松胯;目视前方。
第十三式拗步一、身体微右转;两手双逆缠向下捋,左腿屈膝提起;目视前方。
二、身体微左转,左腿向前上步,脚跟着地,脚尖上翘,重心在右腿;两手左逆右顺缠,向上向前棚;目视前方。
三、身体左转,重心移至左腿;左手逆缠后下按,右手逆缠向前推出。
随之右腿提起;目视前方。
四、右脚向右前上步,脚跟着地,脚尖上翘,重心在左腿,身体微左转;左手后摆,右手前推;目视前方。
五、右脚尖外摆,重心移至右腿,提左腿向左前方上一步;身体随上步自左向右转体90?;右手逆缠下沉,左手顺缠上翻,划弧经左耳变逆缠,与右手交叉相合于胸前;重心偏右腿;目视前方。
第十四式掩手肱拳一、身体略右转,重心左移;两手双逆缠,自下向左右分开;目视前方。
重心右移,身体略右转;右手顺缠,上翻变拳,合于右腰间,拳心向上;左手由逆缠变顺缠,立掌合于胸前正中线;目视前方。
三、右脚蹬地里合,身体迅速左转、松左胯;右拳逆缠螺旋前冲,左肘向后发劲;目视右拳前方。
《歌诀》云:上打咽喉下打阴,左右两肋并中心;上鼻下臁兼两眼,脑后一击要人魂。
第十五式金刚捣碓一、身体下沉,重心在左;右拳变掌,顺缠里合。
左手逆缠,合于右前臂内侧;目视前方。
二、身体右转,重心右移;右手逆缠外翻,上棚至右太阳穴外侧;左手逆缠,下按于左膝上方;左脚尖内扣;目视身左侧。
三、身体向右转,重心移至左腿,右脚经左脚内侧环绕向前上步,脚尖点地;右手顺缠,向下划弧,上托于右胸前,手心向上;左手顺缠上翻变逆缠,合于右前臂上,手心朝下与胸平;目视前方。
四、左手顺缠外翻,下沉于小腹前,手心朝上;右手握拳,下沉落于左掌心内,拳心朝上;目视前方。
五、右拳逆缠向上提起,与右肩平;右腿屈膝松胯,提起右脚悬于裆内,脚尖自然下垂;目视前方。
六、右脚震脚落地,脚掌踏平,两脚距离与肩同宽;右拳顺缠下沉,落于左掌心,两臂撑圆;目视前方。
第十六式撇身捶一、身体先右后左微转;两手在腹前微上棚后下沉,右拳变掌,双手同时走下弧,向左右分于身体两侧,掌心相对;目视前方。
二、身体下沉,立身中正,重心移至左腿,提右腿向右横跨一步;同时,两手先逆后顺缠向上翻,合于胸前交叉,左手在外,右手在里;目视前方。
三、身体左转,重心还在左腿;两手在胸前左逆右顺缠向左上展;目视左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