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问颤振(原创精品)
- 格式:doc
- 大小:15.36 KB
- 文档页数:5
震颤颤震,亦称“颤振”或称“振掉”,是指以头部或肢体摇动,颤抖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以种病证。
轻者仅有头摇或手足微颤,尚能坚持工作和生活自理;重者头部震摇大动,甚则有痉挛扭转样动作,两手及尚下肢颤动不止,或兼有项强,四肢拘急。
西医的帕金森病,特发性震颤,帕金森综合症,肝豆状核变性如出现以颤震为主要症状者,均可参照本病进行辨证治疗。
一、诊断标准1.西医诊断标准参照1984年全国锥体外系疾病讨论会提出“帕金森病及帕金森综合征的诊断标准和鉴别诊断”诊断标准。
2.中医诊断标准采用中华中医药学会老年病分会1991年制定的《中医老年颤证诊断和疗效评定标准》的相关标准。
二、中医治疗本病以病象而言,头摇肢颤为标,脑髓与肝脾肾脏气受损为本;本病为本虚标实之患,发病虽与脑髓有关,但以肾为根,脾为本,肝为标。
关键在于年迈肾亏精乏、气虚痰结、血淤动风。
因此,治以填精补髓以熄风解痉,健脾益气以化淤散结为其大法。
1.辨证论治(1)风阳内动症状:症眩晕头胀,面红,口干舌燥,易怒,渐见头摇肢颤,不能自主,舌红,苔薄黄,脉弦紧。
治法:滋阴潜阳。
方药:滋生青阳汤加减。
生地10克,生石决明10克,磁石8克,石斛12克,麦冬10克,丹皮12克,白芍10克,甘菊10克,薄荷12克,柴胡12克,天麻12克,桑叶10克等。
中成药:可以选用滋荣养液膏治疗,每次10克,每天三次。
疗效评估:本证型患者多由年迈久病肾亏,劳欲太多,或药物所伤,致肾气不足,肾精亏耗,虚阳内动;也有因肾水不足则木少滋润,阳气内郁化热生风而成。
以中药滋阴潜阳,平抑风动,可以达到缓解症状,减缓病情发展的效果。
(2)髓海不足症状:头晕目眩,耳鸣,记忆力差或善忘,头摇肢颤,溲便不利,寤寐颠倒,舌质淡红体胖大,苔薄白,脉多沉弦无力或弦细而紧。
治法:填精益髓。
方药:龟鹿二仙膏加减。
鹿角胶10克,龟板胶12克偏气虚者可加人参大补中气,则气之源头得助,气化改善,气血调畅;偏肝肾亏虚者,可加杜仲滋补肝肾。
颤证【概述】颤证亦称“振掉”、“颤振”,“震颤”,是指以头部或肢体摇动、颤抖,不能自制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病证。
轻者仅表现在机体局部,或头摇动或手足微颤;重者头部震摇,肢体颤动不止,甚则肢节拘急,失去生活自理能力。
本病一般起病缓慢,中、老年患病较多,男性多于女性。
《内经》虽无颤证之名,但有类似记载,如《素问·至真要大论》“诸风掉眩,皆属于肝”的“掉”字,即含震颤之义。
并且基本阐明了本病以肢体摇动为其主要症状,属风象,与肝、肾有关。
为后世对颤证的认识奠定了基础。
《医学纲目》肯定了《内经》肝风内动的观点,阐明风寒、热邪、湿痰均可作为病因生风致颤,扩充了病因病机内容,还指出本病与瘛疭有别。
王肯堂《证治准绳》除收录了《医学纲目》有关颤证的内容外,又作了进一步的阐发,说明本病是由肝气太过,乘土侮金,化火生风而致筋膜不能约束的风病。
并指出本病的发病特点以中老年居多。
《赤水玄珠》又提出气虚、血虚均可引起颤证。
《张氏医通》在系统总结了前人经验的基础上,结合他自己的临床实践,对颤证的病因病机、辨证治疗及疾病预后有了较全面的阐述。
认为本病多因风、火、痰、虚所致,导致肝之虚热或实热,脾胃虚弱,心肾虚衰,或夹痰、夹瘀,实热积滞等,并载列相应的治疗方药十余首,还对颤证的脉象做了详细描述。
高鼓峰《医宗己任编》指出了本病是以气虚为本,而以补益为本病的重要治疗法则。
西医学中某些锥体外系疾病所致的不随意运动,如震颤麻痹、舞蹈病、手足徐动症等,符合本病证候特点者,均可参照本节辨证论治。
【病因病机】颤证发生的常见原因有年老体虚、情志过极、饮食失节、劳逸失当或久病脏腑受损,致使气血亏虚、肝肾不足,筋失所养,虚风内动;或风火夹痰,互阻络道而成本病。
一、年迈劳欲,肝肾不足年老体衰或劳欲太过,导致肝肾亏虚。
若肝肾精血耗伤,筋脉失却濡养而致颤证,临床可见肢体颤抖头部摇动。
溲便不利,精血不能上冲于脑,则头晕目眩,心神失养则神呆健忘,啼笑失常,预言失序,寤寐颠倒,舌淡胖等精血亏损之象。
颤震的治疗原则颤震是指由内伤积损或其他慢性病证致筋脉失荣失控,以头身肢体不自主地摇动、颤抖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病证。
古代亦称.“颤振”或“振掉”。
辨证要点1.辨标本以病象而言,头摇肢颤为标,脑髓与肝脾肾脏气受损为本;从病因病机而言,精气血亏虚为病之本,内风、痰热、瘀血为标。
2.察虚实本病为本虚标实之病,即机体脏气虚损的见症属正虚,痰热动风的见症属邪实。
治疗原则扶正补虚、标本兼顾是本病的治疗原则。
根据标本虚实,以填精补髓,益肾调肝,健脾益气养血以扶正治本,清化痰热,熄风止痉,活血化瘀以祛邪治标为其治疗法。
分证论治·风阳内动症状:眩晕头胀,面红,口干舌燥,易怒,腰膝酸软,睡有鼾声,渐见头摇肢颤,不能自主,舌红,苔薄黄。
治法:滋阴潜阳。
方药:滋生青阳汤。
方中生地、白芍、石斛、麦冬养阴以潜阳;石决明、磁石镇逆以潜阳;桑叶、甘菊、薄荷、柴胡清肝以解郁热;天麻平肝熄风,滋燥缓急。
诸药配伍,则滋阴与潜阳,相得益彰,尤适于阳亢较甚者。
本证亦可选用滋荣养液膏,药用女贞子、陈皮、干桑叶、熟地、白芍、黑芝麻、旱莲草、枸杞子、当归身、鲜菊花、黑橹豆、南竹叶、玉竹、白茯苓、沙蒺藜、炙甘草治之。
本方长于养阴,尤适于虚风内动者。
·髓海不足症状:头晕目眩,耳鸣,记忆力差或善忘,头摇肢颤,溲便不利,寤寐颠倒,重则神呆,啼笑反常,言语失序,舌质淡红体胖大,苔薄白,脉多沉弦无力或弦细而紧。
治法:填精益髓。
方药:龟鹿二仙丹。
方中以鹿角通督脉,龟板通任脉,一善温养阳气,一善滋养阴精,均为血肉有情之晶,善补人之真气;人参大补中气,则气之源头得助,气化改善,气血调畅;构杞子滋补肝肾。
四味相合,填精益髓,达到补养精、气、神三宝之功。
方中尚可加熟地、鳖甲、丹参、赤芍以滋阴活血。
有热象者,加知母、黄柏清相火。
畏寒肢冷者,加淫羊藿、肉苁蓉温养肾阳。
本证亦可用益脑强神丸:鹿角胶50G,麝香4g、海马50g、龟板胶50g、燕菜50g、西红花50g、玳瑁100g、枸杞子100g、石菖蒲50G,山茱肉75G,桃仁25g、何首乌100g、熟地75G,黄精100g、稀莶草100g、生槐米100G,五味子50g,共为细面,制大蜜丸,每服1丸,日3次,淡盐水送服。
颤振《张氏医通》经云。
寒气客于皮肤。
阴气盛。
阳气虚。
故为振寒寒栗。
深师曰。
振乃阴气争胜。
故为战。
栗则阳气不复。
故为颤。
骨者髓之府。
不能久立。
行则振掉。
骨将惫矣。
颤振与螈相类。
螈则手足牵引。
而或伸或屈。
颤振则但振动而不屈也。
亦有头动而手不动者。
盖木盛则生风生火。
上冲于头。
故头为颤振。
若散于四末。
则手足动而头不动也。
经曰。
诸风掉眩。
皆属于肝。
若肝木实热。
泻青丸。
肝木虚热。
六味丸。
肝木虚弱。
逍遥散加参、术、钩藤。
挟痰。
导痰汤加竹沥。
脾胃虚弱。
六君子汤加芎、归、钩藤。
卫虚多汗恶寒。
加黄二钱。
附子五分。
脾虚。
补中益气加钩藤。
心血虚少而振。
平补正心丹。
心气虚热而振。
本方去肉桂、山药、麦冬、五味。
加琥珀、牛黄、黄连。
名琥珀养心丹。
心虚挟痰而振。
本方去龙齿、肉桂、山药、麦冬、五味。
加琥珀、川芎、胆星、麝香、甘草。
为秘方补心丹。
心虚挟血而振。
龙齿清魂散。
肾虚而行步振掉者。
八味丸、十补丸选用。
实热积滞。
可用汗吐下法。
戴人治马叟。
手足振掉。
若线提傀儡。
用涌法。
出痰数升而愈。
此必痰证痰脉。
而壮盛气实者。
不可不知。
〔诊〕颤振之脉。
小弱缓滑者可治。
虚大急疾者不治。
间有沉伏涩难者。
必痰湿结滞于中之象。
凡久病脉虚。
宜于温补。
暴病脉实。
宜于峻攻。
若久病而脉反实大。
暴病而脉反虚弱。
决无收功之理也。
治疗⼿抖的秘⽅验⽅当下很多年轻的⼈发现⾃⼰不知不觉的开始有⼿抖的情况出现了,尤其是在做⼀些精细的事情的时候,⼿部不⾃觉的出现抖动的情况,这种情况通常先发⽣在⼿上,影响单⼿或双⼿,逐渐的影响⼀侧的⾝体,常常因为紧张⽽加剧症状的发展,⽐如端⽔、倒茶、吃饭夹菜的时候,常常出现单⼿或者双⼿抖动的情况出现,越想控制就越控制不住,越想控制抖动的幅度越⼤,往往造成⼀些影响⽣活质量的事情,但是如果是喝酒的话这个症状会暂时性的减轻或者完全消失。
遇到这样的情况⼤家⼀定不要忽视。
因为笔者在诊所见过很多⼿抖震颤病⼈,其中有⼀些服⽤中药后效果作⽤特别显著,在这⾥笔者以中医观点讲述⼀下⼿抖震颤这个疾病,及⼀篇⽅剂作为参考。
⼿抖震颤以虚实⽕杂为本病主要病理状态,本病主要是脏⽓虚弱,肝肾阴虚为本。
肝肾亏虚则虚风内动,肾⽔亏虚。
⽔不涵⽊,⽽致肝⽕亢盛,肝⽕盛则克脾,使脾虚不能主四肢,布津液。
津液不布,则聚津成痰。
因此,多夹杂有风、⽕、痰、淤为患。
诸邪也相互联系,甚⾄也可以互相转化,如阴虚、⽓虚可转为阳虚,⽓滞、痰湿也可化热等。
⽬前临床上在对⼿抖震颤的认识基础上,认为本病主要有以下3种常见证:阴虚风动证、⽓⾎亏虚证、风痰阻络证。
故在治疗上以熄风⽌颤为基础,分别佐以滋补肝肾、益⽓养⾎、化痰活⾎通络,下⾯分享⼏则案例共⼤家参考。
案例⼀:王某,男性,56岁。
上肢震颤,经西医诊治,服西阿尔玛、多巴胺等,已将7年。
近⼜发现头部出现抖动的情况,说话断句。
⼿颤动如搓丸样,双腿也出现震颤的情况,纳差,⾆苔⽩腻,脉象弦缓。
辨证:风痰阻络,肢节不利。
治则:活⾎宣痹,息风化痰。
组⽅:地黄、川芎、当归、⾚芍、独活、胆南星、威灵仙、茯苓、黄芪、焦⽩术、枳壳、全蝎、僵蚕、秦艽等,(因为每个⼈症状不同,⽤药不⼀,怕误导⼤家,在这我就不明确指出了。
)30剂,⽇1剂,⽔煎取汁250mL,分2次服。
服药达1个多⽉,痹痛减轻,屈伸正常,并减轻了西药服量。
⼆诊震颤减弱,但还是睡眠较差,醒后较难⼊眠。
六问·颤振(原创精品)
此文等待太久,小编实在不忍心啰嗦,直接轰轰烈烈、赤裸裸地上吧!
1. 什么是颤振?颤振是气动力、惯性力和弹性力三者相互耦合产生的一种振动现象。
我们日常能看见的振动基本只有惯性力和弹性力,例如足球在地上的弹跳、拨动琴弦后琴弦的振动等,由于阻尼的缘故,这种振动总是不断衰减直至消失。
但在飞行中的飞机除了自身结构固有的惯性
力与弹性力外,同时也持续处于外界气动力的作用之下,一旦发生振动,结构形变就会引起附加的气动力。
正常情况下气动力的作用方向与振动位移方向是同步的(相位差为0°),每次机翼恢复至中立位时气动力与振动方向相反,整个系统能量恒定;一旦两者之间的相位差为90°时,这时候的气动力就像荡秋千一样顺着振动方向施加作用力,且气动力的大小和结构形变也是成正比的,能量迅速累积,导致结构振动一发而不可收拾,转眼间造成毁灭性结果(请脑补好莱坞大片效果)。
2.什么是颤振模态、颤振型?先来回忆一下学校里做的简单的悬臂梁共振
试验,是找到悬臂梁的固有频率,然后施加一个同样频率的周期力就可以引发共振。
而对于复杂的结构就有了“结构模态”的概念,一个复杂结构的振动可以被看作为多个单自由
度振动的叠加,即多个结构模态的叠加。
每一个模态具有特定的固有频率、阻尼比和模态振型。
颤振模态和颤振型就是颤振专业所关心的结构模态和相应的模态振型。
还是以机翼为例,一个机翼的典型颤振模态包括:——机翼一弯(即一个弯折)或机翼一扭(即一个扭转);——机翼二弯(一个S 型的弯折),高于二弯的模态通常不需要考虑;——不仅是
机翼本身,还需要考虑吊挂在机翼下的发动机,包括发动机俯仰(发动机的点头运动和机翼耦合)、发动机偏航(发动
机摇头的运动和机翼耦合)等等。
除了机翼以外,全机颤振模态分析还需要对垂尾、平尾和机身等结构进行计算,而且每一个模态的固有频率和阻尼比都会随着飞行速度而
变化。
3.到底什么情况下会发生颤振啊?(相位差90°就发生颤振了啊!那什么时候相位差90°啊?……)在低速情况下,气动力通常提供了额外的阻尼,但随着速度的提高,气动阻尼会越来越小,并且气动力会显著增加,所以每架飞机都有一个理论上的极限颤振速度,高于该速度则会发生颤振。
当某两个或两个以上模态在某个飞行速度下频率一致时,模态发生“耦合”,而恰好这时候这些相互耦合的模态中,至
少有一个模态的阻尼比接近0,也就是说没有可以抵消能量积累的作用力,这时候振型就会发散,引起颤振。
4.
颤振试飞危险吗?危险!通常一架新机颤振试飞从
M0.75或250节开始,逐步向飞行包线右边界逼近,每一次
颤振试飞都在突破之前创造的速度记录!————胆小且华丽的分割线————关于颤振造成的灾难性后果可以
百度搜索关键词“塔可马大桥”。
这是飞行器设计专业颤振入门必修案例。
一般出现颤振现象后振动发散极快,这座桥当时经历的横向侧风为17m/s,而作用在飞机上的“风速”可达150m/s,这座桥发生颤振的过程能够被摄像机记录下来,而飞机发生颤振到解体则是一瞬间的事情,飞行员根本来不及反应。
不过感谢适航当局,适航条款没有要求试飞时要飞到颤振边界。
因为颤振试飞的目的是为了获取足够的数据以修正颤振设计模型,所以条款仅要求要证明飞机在直至俯冲速度Vd/Md 的所有速度下,都有合适的阻尼余量,以及在接近Vd/Md 时,阻尼无大幅度的迅速减小。
即直到Vd 时阻尼余量不小于0.03,外推至1.15Vd 时阻尼余量不小于0。
也就是说飞机只要飞到Vd/Md就可以了,离真正会发生颤振的速度至少还应该有15%的空间,而这15%靠不靠谱就要靠我们飞机的设计人员来保证了。
5. 颤振试飞需要什么特殊试验装置?与共振试验类似,颤振试飞也要想办法在飞机飞行过程中对飞机结构进行激励。
最直接的办法是通过试飞员“摇晃”飞机操纵杆,但对于激励幅度和频率精度控制都不甚理想。
如果需要进行精确的激励,地面上可以很方便地用激振器对结构施加周期力,但飞行过程中周围都是空气,激振器放哪儿?因此,聪明的前辈们设
计了各种各样的可以在飞行过程中产生周期力的装置。
主要包括:——惯性激励:在翼盒内布置偏心转子系统,转子旋转产生激励力;——小火箭激励:在飞机翼面安装小火箭,通过火箭发射产生脉冲激励;——操纵面激励:通过在飞控系统注入激励信号,引起飞机操纵面偏转,产生激励力;——振荡小翼激励:在翼尖外侧安装附加小翼,通过小翼绕自身转轴作俯仰振动产生激励力;——开缝圆筒固定小翼激励:振荡小翼激励的升级版,在翼尖外侧安装带开缝圆筒的固定小翼,通过圆筒转动引起小翼上下表面气动力发生变化,进而产生激励力。
如果上述装置都用不了(那你还想搞颤振试飞?),还有最后一个免费终极技能——大气紊流激励,利用飞行过程中气流对结构的随机扰动,通过特殊的方法计算得出结构模态,这种方法通常用于俯冲试验,数据处理方法较为复杂,不建议初学者使用。
6. 颤振试飞的安全保障措施有哪些?首先在开始试飞前要进行充分的准备工作,其中最重要的一项是整机的地面共振试验,虽然在地面上没有气动力,但这是在飞行前用真实的飞机对颤振设计模型作最后一次检验,同时也可以为颤振试飞时所需要的激励频率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在试飞过程中,颤振试飞的安全保障措施可以用一个字来概括——慢,如果非要用四个字概括,那就是“循序渐进”——飞行包线扩展过程所迈出的每一步都要十分谨慎,对数据进
行充分分析后再决定是否迈下一步。
在进行大表速试飞时,应加强飞机结构检查及高度和速度参数的校准检查;在每次飞行前进行激励系统检查;每次飞行前、后进行飞机结构检查;在每一个试验点完成颤振激励后,进行该速度下的操稳检查。
飞行过程中如出现异常振动或噪声等情况,停止试验动作,飞行员轻柔带杆,爬升减速,并向地面指挥员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