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井眼轨迹的基本参数
- 格式:pdf
- 大小:240.63 KB
- 文档页数:14
第一节井眼轨迹的基本参数井眼轨迹的基本参数是石油钻井过程中的重要参考数据,能够描述井眼在地下的几何形状、位置和方向等信息。
井眼轨迹的基本参数包括偏位、井深、井斜角和方位角等。
一、偏位偏位是指井眼轨迹在地层中与井口位置的相对位置关系,可以分为水平偏位和垂直偏位。
水平偏位指在地平面上井眼轨迹与井口的横向距离,垂直偏位指井眼轨迹在地层中与井口的纵向距离。
水平偏位通常用平面坐标系来表示,如笛卡尔坐标系或极坐标系。
在笛卡尔坐标系中,水平偏位可以通过井口位置和井眼轨迹点的平面坐标差来计算。
而在极坐标系中,水平偏位可通过井口位置和井眼的方位角、井斜角来计算。
垂直偏位通常用垂直深度来表示,垂直深度是指井眼轨迹中一些点相对于井口的垂直距离。
垂直深度可以通过井眼轨迹的井深和垂直角来计算。
二、井深井深是指井眼轨迹点相对于井口的累计垂直距离。
在钻井过程中,井深通常用来衡量井眼轨迹的长度,以确定井筒的总长度。
井深可以通过测量井眼轨迹中每个点的垂直深度来计算。
要准确计算井深,需要确保测量的垂直深度具有一定的精度和准确性。
三、井斜角井斜角是指井眼轨迹与垂直方向之间的夹角,用来描述井眼轨迹的倾斜程度。
通常用角度来表示,单位为度。
井斜角可以通过测量井眼轨迹中两个点之间的水平偏位和垂直偏位来计算。
以两个点的方位角和高程差来计算井斜角。
四、方位角方位角是指井眼轨迹在平面坐标系中与参考方向之间的夹角,用来描述井眼轨迹的走向。
方位角通常用角度来表示,单位为度。
方位角的测量一般以正北方向为基准,顺时针增加。
方位角可以通过测量井眼轨迹中两个点之间的水平偏位来计算,或者通过测量井眼轨迹中每个点与基准方向之间的夹角来计算。
以上就是井眼轨迹的基本参数,包括偏位、井深、井斜角和方位角。
这些参数在石油钻井中起到重要的作用,能够帮助工程师确定井筒的几何形状和方向,为后续的钻井作业提供重要的参考数据。
第一章井眼轨迹的基本概念第一节、井眼轨迹的基本参数井眼轨迹为空间曲线。
为了进行井眼轨迹控制,就要了解这条空间曲线的形状,就要进行轨迹测量,也即“测斜”。
目前常用的测斜方法并不是连续测斜,而是每隔一定长度的井段测一个点,这些井段被称为“测段”,这些点被称为“测点”。
轨迹基本参数:井深、井斜角、井斜方位角。
1、井深(L )指井口(通常以转盘面为基准)至测点的井眼长度,也有人称之为斜深,国外称为测量井深。
井深是以钻柱或电缆的长度来量测。
井深既是测点的基本参数之一,又是表明测点位置的标志。
(1)一个测段的两个测点中,井深小的称为上测点,井深大的称为下测点。
(2)井深的增量(L ∆)总是下测点井深减去上测点井深。
2、井斜角(α)在井眼轴线上某测点作井眼轴线的切线,该切线向井眼前进方向延伸的方向为井眼方向线。
井眼方向线与重力线之间的夹角就是井斜角。
图1-2-1 井斜角与井斜方位角3、井斜方位角(φ)某测点处的井眼方向线投影到水平面上,称为井眼方位线,或井斜方位线。
以正北方位线为始边,顺时针方向旋转到井眼方位线上所转过的角度,即井斜方位角,简称方位角。
(1)一个测段内的井斜角增量总是下测点井斜角减去上测点井斜角。
(2)一个测段内的方位角增量总是下测点方位角减去上测点方位角。
如图1-2-1(a )所示,A 点的井斜角为A α、方位角为A φ,B 点的井斜角为B α、方位角为B φ,AB 井段的井斜角增量α∆、方位角增量φ∆分别为:A B ααα-=∆ A B φφφ-=∆第二节、井眼轨迹的计算参数轨迹计算参数可用于描述轨迹的形状和位置,可用于轨迹绘图。
计算参数包括:1、垂直深度(D )简称垂深,是指轨迹上某点至井口所在水平面的距离。
垂深的增量(D ∆)称为垂增。
如图1-2-1所示,A 、B 两点的垂深分别为A D 、B D ,AB 井段的垂增A B D D D -=∆2、N 坐标(N )和E 坐标(E )N 坐标和E 坐标是指井眼轨迹上某点在以井口为原点的水平面坐标系里的坐标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