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管理评审报告(1)
- 格式:doc
- 大小:20.00 KB
- 文档页数:7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管理评审要求
公司总经理主持管理评审会议、批准管理评审报告,管理者代表组织管理评审活动、制定并实施各项改进措施,各部门负责提报本部门管理评审资料。
公司建立、实施并保持《管理评审控制程序》,规定管理评审的频率、目的、内容、输入、输出等,确保定期对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符合性、充分性、有效性进行评价。
管理评审每年至少一次且连续的时间间隔应不超过12个月,特殊情况需要增加时由总经理决定。
管理评审的输入资料应包括:审核的结果、合规性评价的结果、和外部相关方信息交流的内容,包括抱怨、目标和指标的实现程度、纠正和预防措施的状况、以前管理评审的后续措施、客观环境的变化,包括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发展变化、改进的建议。
评价的内容应包括:对输入资料的评价、对改进机会的评价、对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进行修改的需求,包括对方针、目标和指标的修改的需求的评价。
评价的结果应包括:为实现持续改进的承诺而作出的,与方针、目标、指标以及其他要素的修改有关的决策和行动。
相关文件:《管理评审控制程序》。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内部审核报告第一部分:引言在本次内部审核报告中,将对公司的职业健康安全(OHS)管理体系进行审核。
本次审核的目的是评估公司是否符合相关的法律法规、国际标准和公司内部规定,以确保员工的健康和安全得到充分保障。
第二部分:审核范围和目标本次审核的范围包括公司内所有相关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流程和实践。
审核的目标是评估公司的OHS管理体系是否能够有效地识别、评估和管控潜在的风险,以及是否能够持续改进OHS绩效。
第三部分:审核方法和程序本次审核采用了文件审查和现场实地观察相结合的方法。
审核过程包括以下步骤:1. 文件审查:对公司的相关文件,包括OHS政策、程序、指南、记录等进行审查,以了解公司的OHS管理体系的设立和实施情况。
2. 现场实地观察:对公司现场进行实地观察,包括工作区域、设备、工具、操作过程等,以评估公司的OHS管理体系是否能够有效地应对潜在的风险。
第四部分:审核结果根据审核的结果,公司的OHS管理体系整体上符合相关的法律法规、国际标准和公司内部规定。
以下是审核的具体结果和发现:1. OHS政策:公司已经建立和实施了一套完善的OHS政策,其中明确了管理层对OHS的承诺和责任,并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和指标。
政策与公司的业务目标相一致。
2. OHS流程和程序:公司已经建立了一系列OHS流程和程序,包括风险评估、事故报告、事故调查等。
这些流程和程序能够有效地识别、评估和管控潜在的风险,并能够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改进。
3. 培训和意识:公司已经建立了培训计划,对员工进行必要的职业健康安全培训,提高员工的意识和责任感。
员工对OHS管理体系的认识和理解程度较高。
4. 员工参与:公司重视员工参与,建立了员工参与的机制和渠道,员工可以通过各种途径提出改进方案和建议。
5. 监控和改进:公司进行了一系列监控和改进活动,包括OHS绩效评估、管理评审等。
管理层对改进行动的实施情况进行了跟踪和评估。
第五部分:审核结论和建议基于本次审核的结果和发现,我提出以下结论和建议:1. 公司的OHS管理体系整体上符合相关的法律法规、国际标准和公司内部规定。
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管理评审报告(最终五篇)第一篇: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管理评审报告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2005年度管理评审报告编号:DY·C·认证-20编制:审核:批准:日期:评审时间:2005年11月25日评审地点:办公楼第二会议室主持人:公司总经理**** 参加人员:公司总经理***、技术副总(管理者代表)**、各部门的经理、主管、体系推行组工作人员以及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员工代表。
一、评审目的:评价公司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以确保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持续、有效地满足GB/T24001-2004/ISO14001:2004环境管理体系标准、GB/T28001-2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标准和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并不断完善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寻求持续改进的机会。
二、管理评审的输入1.内审和合规性评价的结果;2.管理者代表关于管理体系运行情况的报告;3.关于实施纠正/预防措施的报告; 4.与相关方交流情况;5.各部门运行业绩及存在问题;6.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的实现情况;7.内外部条件变化:如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变化;8.改进建议。
三、评审综述:首先由管理者代表**作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运行情况报告,对我公司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运行情况作了总结,就两次内审的情况进行了分析,并指出了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运行中存在问题;对方针、目标的适宜性进行了阐述。
报告中对纠正/预防措施的实施及完成情况做了总结,并提出了下步体系改进的建议。
其次,由生产中心、物业公司、品管中心、人力资源部、总经办、仓储中心、采购部、物流公司、工程中心、技术中心、考核办、销售中心、奶源中心、工会以及财务中心15个部门汇报了本部门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运行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具体评审内容如下:(一)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运行绩效1.环境管理体系:(1)环境因素的识别、评价和评审:公司组织全员参与环境因素的识别,共识别出597个环境因素,评价出11项重要环境因素。
GB/T 45001:2020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管理评审资料
➢管理评审管理程序(2-14页)
➢管理评审报告
X X X 股份有限公司
2020年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程序文件
本文档根据GB/T 45001:2020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编制而成
目录
1 目的 (4)
2 适用范围 (4)
3 术语和定义 (4)
4 职责 (4)
5 工作流程 (5)
6 相关文件 (9)
7 相关记录 (9)
附表一:管理评审计划表 (10)
附表二:管理评审会议记录 (11)
附表三:纠正和预防措施记录表 (12)
管理评审管理程序
1 目的
定期对公司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进行评审,以确保管理体系持续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
2 适用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公司的职业健康安全体系管理评审。
3 术语和定义
3.1评审:为实现已确定的目标,确定对象的充分性、适宜性和有效性。
3.2管理体系:组织用于建立方针和目标以及实现这些目标的过程的一组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要素。
3.3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用于实现职业健康安全方针的管理体系或管理体系的一部分。
4 职责
4.1 最高管理者
4.1.1负责主持管理评审会议,批准管理评审计划和管理评审报告。
4.2 管理者代表
4.2.1负责向最高管理者报告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运行情况,组织编写评审报告。
4.3 品管部
4.3.1 负责编制管理评审计划,收集汇总各部门管理评审输入。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现场审核的内容范本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OH&SMS)是为了保护员工的职业健康和安全而采取的一系列管理措施。
为了确保体系的有效运行,现场审核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本文将会详细探讨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现场审核的内容范本。
一、背景和目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现场审核的背景和目的是确保组织在员工的职业健康和安全方面取得持续改进。
通过审核,可以评估和监督组织的OH&SMS的有效性,并提供改进的机会,以确保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的要求。
二、审核计划2.1 审核目标:明确本次审核的目标和范围,将重点放在哪些方面进行审查,例如风险评估、培训和教育、事故报告等。
2.2 审核时间:确定审核的起止时间,以确保足够的时间来进行全面的审核。
2.3 审核团队:确定审核团队的成员和职责,确保团队拥有适当的技能和知识。
2.4 通知被审核方:在审核之前,向被审核方发送通知,并确认他们准备好接受审核。
三、文件审查3.1 文档完整性:对被审核方的OH&SMS文件进行审查,确保其完整性和准确性。
3.2 适用性分析:评估被审核方所采用的OH&SMS文件对组织实际情况的适用性。
3.3 文件合规性:评估被审核方的OH&SMS文档是否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的要求。
四、现场考察4.1 实际操作情况:观察和记录被审核方的实际操作情况,包括设备使用、工作程序、员工行为等方面。
4.2 资源和设施:评估被审核方提供给员工的资源和设施是否符合职业健康安全要求。
4.3 应急准备:评估被审核方的应急准备情况,包括事故应对和紧急救援计划。
4.4 事故报告和调查:评估被审核方对事故的报告和调查程序的有效性,并核实是否采取了改进措施。
五、员工访谈5.1 个别访谈:与被审核方的员工进行个别访谈,了解他们对安全管理措施的了解程度和执行情况。
5.2 集体访谈:与员工代表或安全委员会进行集体访谈,听取他们对OH&SMS的意见和建议。
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管理评审报告一、背景介绍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成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
为了确保企业的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本次评审对相关管理体系进行了详细的评估和分析。
二、评估内容及过程1.管理体系文件评估:对企业的管理手册、政策文件、程序指南等进行评估,确认是否符合相关法规要求和国际标准。
2.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风险评估:对企业存在的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风险进行识别和评估,包括危险化学品管理、职业病防护、事故预防等方面。
3.岗位责任和培训评估:对岗位责任和培训计划进行评估,确认是否明确、有效。
4.绩效指标和监测评估:对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绩效指标和监测方法进行评估,确认是否科学、合理。
5.紧急事件应急预案评估:对企业的应急预案进行评估,确认是否详细、完备。
6.内审评估:对企业内部审计工作进行评估,确认是否有效、全面。
三、评估结果1.管理体系文件评估结果:企业的管理手册、政策文件和程序指南符合相关法规要求和国际标准,但在具体操作细节上存在不足。
2.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风险评估结果:企业对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风险评估工作较为重视,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进行风险控制,但仍存在部分风险评估不准确的问题。
3.岗位责任和培训评估结果:企业明确了岗位责任和培训计划,但落实情况不够到位,存在培训不及时、不全面的情况。
4.绩效指标和监测评估结果:企业制定了科学合理的绩效指标和监测方法,但在实际操作中存在数据不全面、监测频率不够等问题。
5.紧急事件应急预案评估结果:企业编制了详细完备的应急预案,并进行了模拟演练,但仍存在部分预案内容不合理的情况。
6.内审评估结果:企业内部审计工作比较规范,但存在一些漏洞,内审分析和改进措施不够全面。
四、改进建议1.完善管理体系文件:进一步明确操作细节,将管理文件与实际操作紧密结合。
2.加强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风险评估:完善评估方法,提高评估准确度。
200*年度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管理评审计划最高管理者:管理者代表:安委办负责人:编制人:****公司200*年11月11日安全管理评审实施计划各部室、所属各公司:依照OHSMS体系规范及公司体系文件规定,管理评审由最高管理者主持,每年至少一次。
管理体系评审工作,是对各部门向最高管理者提交管理评审报告中提出存在问题和改进建议或提案进行审议,评审会议对有关提案或问题作出明确决定,部署并指出体系持续改进的方向。
一、评审目的管理评审是一项重要的OHSMS活动,是公司领导层对各部门安全管理体系贯彻落实工作的全面检查,是保持体系有效运行和持续改进的重要手段,以确保体系的持续适用性;管理评审过程中应确保收集到各部门的报告,供最高管理者组织审议和研究决策。
二、评审方式:各部门正职汇报安全体系运行情况,并由总经理主持领导班子、工会及相关部门在各部门汇报后,对该部门的工作有效性、充分性、适宜性及建议进行评价和提出改进决策。
掌握每个部门发言后留出5分钟为评价时间。
三参加评审会议的人员公司领导班子、工会负责人、各部室正职、负责安全工作的副部长,以及各部门专兼职安全员。
四、时间安排及地点:由各部门于200*年11月17日前,向公司安委办提交管理评审报告,经安委办汇总审核后上报公司领导。
公司召开专题会议对各部门管理评审报告进行评审,会后由公司安委办撰写公司管理评审报告下发各部门执行。
五、管理评审内容:(一)各部门评审报告准备:各部门提交管理评审报告的内容应简明扼要、突出实际和重点,并且应提出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改进建议。
(各部门管理评审报告内容详见附表)(二)管理评审重点内容:(一)、适宜性:判定体系的运行是否符合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部门现行规定、操作规程数量是否适宜体系标准要求。
提出体系文件补充和调整意见。
(二)、充分性:体系是否得到正确实施,而且资源充分;(包括人力、物力、财力、信息等)全年安全投入资金数额和实际效果。
编号: JL-9.3-02对本公司的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进行系统的评价,提出并确定各种改进的机会和变更的需要,确保一体化管理体系持续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
理以及涉及的区域范围。
1、GB/T19001-2022、GB/T50430-2022、GB/T24001-2022、GB/T45001-2022 标准;2、一体化管理手册、程叙文件及相关管理制度;3、合用的与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有关的法律法规和相关标准;4、相关作业文件标准。
2022 年 2 月 3 日至 2 月 4 日,对质量、环境与职业健康安全四标管理体系进行了内审,发现不合格项 2 项,涉及采购部和项目部,均为普通不合格项,目前均已完成为了整改措施,内审结果表明管理体系已按标准要求初步建立并有效运行。
通过对公司和各部门识别的法律法规进行合规性评价,结果为公司施工及相关服务活动能够符合法律法规要求,其中对重要法律法规的合规性评价结果如下:1、固体废弃物按照类别分类、采集,统一处置,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和《城市建造垃圾管理规定》。
2、公司施工过程无工业废水产生,清洁污水和生活污水通过污水排放管道统一处理。
排放符合《污水综合排放标准》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3、施工过程中的粉尘排放各项指标均符合《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
4、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噪声排放均能够达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建造施工场界噪声限值》中的限值标准。
5、 2022 年对公司有毒有害岗位情况进行监测和调查,组织相关作业人员进行体检,对职业病加强控制,符合《职业病防治法》相关要求。
6、施工过程中工艺、技术等符合《安全生产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要求。
1、公司工程管理部:主要对公司质量安全环保工作监督检查及指导,对质量安全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对公司职业健康监测检查;2、公司项目部:主要对施工过程中现场外包方等环保安全综合管理工作检查和指导;3、环保局对公司界环境、排污进行监测、检查;4、所在区域派出所对公司治安、重点防护部位安全工作检查指导;5、对外部施工企业施加影响:入公司施工前均需要签订安全协议书,对施工活动由工程管理部、项目部进行双层检查,确保环保无污染、安全无事故。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管理评审报告时间:2014年元月5日主持者:张扣华
评审地点:公司三楼会议室
出席人员:公司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管理评审小组成员
一、评审内容:
1、职业健康安全目标、方针,管理方案的完成情况,评价方针、目标、管理方案的合理性、适宜性;
2、体系外审情况和改进通报,内部体系审核结果;
3、影响管理系统的变化情况;
4、制定及实施纠正与预防措施的有效性;
5、事故、事件的调查、统计分析情况;
6、员工等相关方的反馈信息,包括投诉及其要求,改进建议;
7、系统内部过程控制情况(包括是否受控、是否需要改善或优化);
8、实施标准化系统的资源(人、财、物、技)的保障情况;
9、系统覆盖范围的充分性;
10、现有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过程的适宜性;
11、法律法规的适宜性和符合性;
12、现场人员职责的合理性。
二、评审纪要:
1、方针、目标、指标完成情况。
自运用职业健康安全
管理体系管理以来,我公司制定的安全生产方针“遵纪守法安全生产,关爱员工身心健康,群策群力持续改进。
”体现法律法规的要求,体现了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核心思想。
公司制定的安全目标“追求最大限度的不发生事故、不损害人身健康。
”安全生产指标“重大火灾、伤亡、爆炸、急性中毒事故为0;轻伤率为1.2%人次;隐患整改率大于或等于95%;安全设施、设备完好率大于或等于95%。
我公司制定的安全生产方针目标和指标是适宜的,指标完成情况经公示,公司员工未提出异议。
2、内部体系审核结果,体系外审情况和改进通报。
2013年7月18日公司进行了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内部审核,本次审核检查了与公司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有关的各部门,依据GB/T28001-2011标准条款,依标准条款建立的体系文件等对各部门进行了系统的审核,审核中对一般问题进行了现场矫正和计划整改,审核中没有发现不合格项。
2013年10月21日—22日体系外审时提出的不合格项:重点危险源评估辨识表中未包括与职业病危害因素有关的粉尘、噪声伤害,进入窑、磨、库等设备内进行受限空间检修作业有关的中高度危险源、提供不出耳塞的发放记录、35KV变电站未安装防止小动物进入的装置;在用的绝缘手套、绝缘靴、绝缘拉杆均无有效的检验合格标识,也提供不出有效的检验合格证书;未能提供该场所使用的高压验电器、白水泥提升机坑上方的护栏不完整,有一处约1米宽无有效的防护栏;在∮3.5×13米水泥磨机的两个观察孔平台周
边未安装防护栏,出磨提升机地坑上方南侧未安装防护栏等,相关部门都能按照体系文件的要求,执行到位,这些情况表明上次体系外审开出的不合格项纠正措施是彻底的,预防措施是有效的。
3、影响管理系统的变化情况。
设备的采购、验收、风险管理、人员培训方面还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今后对这些方面要做到标准化管理;今后工作中还应注意法律法规方面收集工作,及时调整标准化中的内容,并按照法规要求进行实施。
4、制定及实施纠正与预防措施的有效性。
每次安全检查中共发现的安全隐患,均下达了隐患整改通知,从汇总统计来看,安全隐患整改及时性不太理想,对此,公司安全联合检查组对隐患整改不及时的单位进行了扣分处罚,以督促受罚单位重视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直至复查确认隐患整改结束。
安全检查我司分为日检、周检、月检,与体系管理的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今后应做好日常安全检查、综合安全检查和安全巡视检查,公司管理层应进一步加强安全巡检,对检查项目按标准化要求进行细化。
5、事故、事件的调查、统计分析情况。
每次事故、事件均进行了调查、原因分析,并制定了相关防范措施。
对事故报告下发给了各部门,作为事件的回顾。
在事故事件回顾方面,今后应加强执行力度,开展多种形式的回顾方法。
6、员工等相关方的反馈信息,包括投诉、要求,改进建议
员工对新模式下的管理要求还不太适应。
联合交叉作业工程项目还需加强协调现场安全事项。
7、系统内部评价发现的问题。
(1)加强事件事故的统计分析工作,对今后的事故事件要彻底分析事故的原因,从多角度、多方位进行事故事件的分析,制定可行的安全预防措施,并定期对事故事件进行回顾。
(2)加强安全管理工作,按照体系管理的管理思想进行系统安全管理,把安全管理工作做的更细。
(3)加强变化管理,今后新进行的设备设施及其它工艺等事项的变更,严格按照变化管理的程序和内容进行。
(4)加强风险管理,对公司的危险有害因素做到定期进行回顾和动态、闭环式管理。
(5)加强特种设备管理,根据职责分工,对口管理部门为设备管理部门,其对特种设备的人员分工、专业检查工作、技术资料收集、人员资质操作监控等基础性管理工作需保持连续性。
(6)加强电气设备管理,在现场验证过程中,电气室的门禁管理,专业设备设施的检查记录需加强及时性、客观性描述。
(7)新设备设施验收及旧设备设施拆除、报废制度未按体系要求展开。
(8)加强危险作业审批手批管控, 高危作业(高空作业、预热器清堵、水泥筒型储库清库、吊装、临时检修等)实行
许可制,执行工作票制的工作相关部门还不能适应新制度要求,不能及时办理报批手续。
8、实施标准化系统的资源(人、财、物、技)的保障情况
实施标准化系统的资源(人、财、物、技)的保障情况,人、财、物在公司安全工作中均得到了有效实施。
9、系统覆盖范围的充分性。
我公司管理体系覆盖的范围为水泥工艺、设备、人员、作业环境、承包商、相关方等,覆盖范围较齐全,其充分性是满足的。
10、危险源辨识、评价与控制情况。
根据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公司各部门根据生产特点及各岗位实际情况进行了全员危险源辨识活动,此次危险源辨识涉及公司所有常规活动及临时的维修、抢险工作,涉及所有进入作业场所的人员、所有作业场所内的设备设施存在的危险因素。
经汇总、评价,确认166项作业活动中的1518可能导致事故危险因素,并制定了相应的预防控制措施,其中1级危险因素132项,2级危险因素10项,3级危险因素1项。
为有效控制3级重大危险源,制订安全管理方案1项。
11、法规获取及更新情况。
公司时刻关注国家法律法规更新变化情况,通过政府职能部门、网络、书店等获取收集涉及相关的法律法规,识别出江苏远东水泥有限公司适用国家法律52部,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61部,地方法规8部。
引用公司各种管理制度60项。
江苏远东水泥有限公司目前执行的安全管理制度有41项,安全操作规程32项,公司职业
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运行符合法律法规及GB/T28001-2001标准的要求。
12、现场人员职责的合理性。
我公司对公司有关人员制定的安全生产责任制经过了个人沟通,未有不满意现象,考核结果也比较理想,所以我公司的现场人员职责分工是比较合理的。
三、努力的方向
(1)加强事件事故的统计分析工作,对今后的事故事件要彻底分析事故的原因,从多角度、多方位进行事故事件的分析,制定可行的安全预防措施,并定期对事故事件进行回顾。
(2)加强安全管理工作,按照系统化的管理思想进行系统安全管理,把安全管理工作做的更细。
(3)加强变化管理,今后新进行的设备设施及其它工艺等事项的变更,严格按照变化管理的程序和内容进行。
(4)加强风险管理,对公司的危险有害因素做到定期进行回顾和动态、闭环式管理。
(5)加强特种设备管理,根据职责分工,我司对口管理部门为设备管理部门,其对特种设备的人员分工、专业检查工作、技术资料收集、人员资质操作监控等基础性管理工作需保持连续性。
(6)加强电气设备管理,在现场验证过程中,电气室的门禁管理,专业设备设施的检查记录需加强及时性、客观性描述。
(7)新设备设施验收及旧设备设施拆除、报废制度未按体系要求展开。
(8)加强危险作业审批手批管控, 高危作业(高空作业、预热器清堵、水泥筒型储库清库、吊装、临时检修等)实行许可制,执行工作票制的工作相关部门还不能适应新制度要求,不能及时办理报批手续。
江苏远东水泥有限公司
2014年元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