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中苯甲酸、山梨酸和糖精钠的测定
- 格式:doc
- 大小:74.50 KB
- 文档页数: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苯甲酸、山梨酸和糖精钠的测定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食品中苯甲酸、山梨酸和糖精钠含量的测定方法。
本标准第一法适用于食品中苯甲酸、山梨酸和糖精钠的测定;第二法适用于酱油、水果汁、果酱中苯甲酸、山梨酸的测定。
第一法液相色谱法2原理样品经处理后,用液相色谱分离,紫外检测器检测,外标法定量。
3试剂和材料注:除非另有说明,本方法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水为GB/T 6682规定的一级水。
3.1 试剂3.1.1氨水(NH3•H2O)。
3.1.2氢氧化钠(NaOH)。
3.1.3硫酸(H2SO4)。
3.1.4亚铁氰化钾(K4Fe(CN)6•3H2O)。
3.1.5乙酸锌(Zn(CH3COO)2•2H2O)。
3.1.6氯化钠(NaCl)。
3.1.7酒石酸(C4H6O6)。
3.1.8硅酮树脂。
3.1.9磷酸二氢钠(NaH2PO4•12H2O)。
3.1.10磷酸二氢钾(KH2PO4)。
3.1.11中性氧化铝。
3.1.12甲醇(CH3OH):色谱纯。
3.1.13乙酸铵(CH3COONH4)。
3.2 试剂配制3.2.1 氨水(1+1):氨水与水等体积混合,经微孔滤膜过滤后备用。
3.2.2 氢氧化钠溶液(4 g/L):称取4 g氢氧化钠,溶于水并稀释至1000 mL。
3.2.3硫酸溶液(0.5 mol/L):移取30 mL浓硫酸(约70%)边搅拌边慢慢加入至500 mL水中,冷却至室温后,转移至1000 mL容量瓶中,用水定容至刻度。
3.2.4亚铁氰化钾溶液(92 g/L):称取106 g亚铁氰化钾加水至1000 mL。
3.2.5 乙酸锌溶液(183 g/L):称取220 g乙酸锌溶于少量水中,加入30 mL冰乙酸,加水稀释至1000 mL。
3.2.6 酒石酸溶液(15%):称取15 g酒石酸,用水定容100 mL。
3.2.7的磷酸盐缓冲液(pH 7.2):分别称取16.72 g磷酸二氢钠和2.72 g磷酸二氢钾,用水溶解后定容至1000 mL,经微孔滤膜过滤后备用。
项目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物质任务一食品中山梨酸、苯甲酸、糖精钠的测定(液相色谱法)单元一液相色谱分离原理和液相色谱仪的基本组成教学内容苯甲酸和山梨酸是我国目前最常用的食品防腐剂,广泛应用于各种果汁饮料中,以防止其变质。
但如果防腐剂的含量超过标准限度,或者长期饮用含有防腐剂的饮料,则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不得影响,因此检测果汁中的苯甲酸和山梨酸含量是非常有必要的。
表GB2760-2007国家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抑制物质腐败的药剂。
即对以腐败物质为代谢底物的微生物的生长具有持续的抑制作用。
重要的是它能在不同情况下抑制最易发生的腐败作用,特别是在一般灭菌作用不充分时仍具有持续性的效果。
对纤维和木材的防腐用矿油、煤焦油、丹宁,对生物标本用甲醛、升汞、甲苯、对羟基苯甲酸丁酯、硝基糠腙衍生物或香脂类树脂。
在食品中使用防腐剂受到限制,因此多靠干燥、腌制等一些物理的方法。
特殊的防腐剂有乙酸等有机酸、以油酸脂为成分的植物油、芥子等特殊的精油成分。
对于生物体的局部(如人体表面或消化道),可以根据具体条件采用各种防腐剂(如碘仿、水杨酸苯酯、苯胺染料或吖啶类色素等)。
我国规定使用的防腐剂有苯甲酸、苯甲酸钠、山梨酸、山梨酸钾、丙酸钙等25种。
防腐剂应具备的几个条件:1、性质较稳定:加入到食品中后在一定的时期内有效,在食品中有很好的稳定性2、低浓度下具有较强的抑菌作用3、本身不应具有刺激气味和异味4、不应阻碍消化酶的作用,不应影响肠道内有益菌的作用5、价格合理,使用较方便。
防腐剂的作用机理:1、能使微生物的蛋白质凝固或变性,从而干扰其生长和繁殖。
2、防腐剂对微生物细胞壁、细胞膜产生作用。
由于能破坏或损伤细胞壁,或能干扰细胞壁合成的机理,致使胞内物质外泄,或影响与膜有关的呼吸链电子传递系统,从而具有抗微生物的作用。
3、作用于遗传物质或遗传微粒结构,进而影响到遗传物质的复制、转录、蛋白质的翻译等。
4、作用于微生物体内的酶系,抑制酶的活性,干扰其正常代谢。
检测苯甲酸、山梨酸、糖精钠的疑难详解检测苯甲酸、山梨酸、糖精钠的疑难详解(转自仪器信息网色谱论坛)苯甲酸、山梨酸、糖精钠是衡量食品卫生质量的重要指标,苯甲酸、山梨酸的检测参照GB/T5009.29-1996,糖精钠的检测参照GB/T 5009.28-1996,即可开展实验。
苯甲酸、山梨酸、糖精钠虽是较常见的检测项目,但是要得到一个准确可靠的结果,也存在一定的难度,许多新手常出现因对方法理解发生偏差而检测出错的事故。
笔者根据自己多年该方面工作的实际经验出发,以苯甲酸、山梨酸为着重点,从样品前处理、检测仪器的选择、超标时的判断等几个易出问题的方面,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2 样品前处理的注意事项GB/T5009.28-1996和GB/T5009.29-1996 在文字结构上有缺陷,在涉及用仪器法测定苯甲酸、山梨酸、糖精钠时,只讲述了液体样品的前处理方法,没有涉及对固体样品的前处理。
食品样品往往含有大量的油脂、蛋白质,对提取极为不利;如处理不干净也会污染色谱柱,影响检测工作。
这类样品处理的关键在于如何找到一种较理想的沉淀剂,尽量排除待测样品中的油脂、蛋白质,且不影响待测物组分的回收率。
GB/T5009.29-1996使用5%硫酸铜溶液沉淀蛋白,对于蛋白质含量较低的食品尚可,对于豆粉、奶粉、月饼等高油脂、高蛋白样品则沉淀效果不理想。
如用10%钨酸钠溶液作为沉淀剂,效果好些;如用10%亚铁氰化钾溶液和20%醋酸锌溶液则效果更理想(这是笔者目前用过最理想的沉淀剂)。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取一定量样品,捣碎,利用四分法原理称取样品5.0 克于50ml比色管中,加水20ml,浸泡、振荡均匀,加入氢氧化钠溶液(1m ol/L)1.0 ml,加入9.5mL10%亚铁氰化钾溶液, 9.50mL 20%乙酸锌溶液,定容,振荡使其充分混匀后,用滤纸初滤除去沉淀物, 初滤液过0.45μm微孔滤膜,收集滤液于样品瓶中,样品处理液和标准有溶液各进样5uL测定。
066苯甲酸、山梨酸、糖精钠是常用的食品添加剂,也是衡量食品卫生质量的重要指标。
苯甲酸、山梨酸具有防腐保鲜的作用,糖精钠是合成甜味剂,甜度比蔗糖甜300-500倍。
GB2760-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对这三者的添加范围和限量都有明确的规定,超范围或者超限量使用都是违法的。
GB5009.28-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苯甲酸、山梨酸和糖精钠的测定》对其检测方法做了规定,有高效液相色谱法和高效气相色谱法,其中高效液相色谱法为第一法仲裁法被广泛应用。
国标方法在使用前要进行方法验证,核查实验室能否满足检测方法的要求。
本研究针对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食品中苯甲酸、山梨酸和糖精钠的适用性、线性、检出限、定量限、加标回收率等进行了一一验证,均能够满足检测方法的要求。
一、仪器与试剂1.仪器。
高效液相色谱仪(紫外检测器,Y001),岛津LC-20AT;电子分析天平(Y033),BSA623S-CW,d =0.001g。
2.试剂。
苯甲酸钠标准品(唯一性标识3422003,纯度100.0%),北京坛墨质检科技有限公司;山梨酸标准品(唯一性标识3192003,纯度99.9%),北京坛墨质检科技有限公司;糖精钠标准品(唯一性标识3212005,纯度99.5%),北京坛墨质检科技有限公司;甲醇(色谱级),Aigma-Aldrich;乙酸铵(色谱级),aladdin;亚铁氰化钾、乙酸锌(分析纯),天津市天力化学试剂有限公司;实验室用水为自制超纯水。
二、实验与方法1.色谱条件。
(1)色谱柱:Diamonsil Plus 5um C 18,250×4.6mm;检测波长230nm;进样量10uL。
(2)流动相:甲醇+乙酸铵溶液(0.02mol/L)=5+95;流速1mL/min。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食品中苯甲酸、山梨酸和糖精钠的方法验证2.样品前处理。
准确称取约2g(精确到0.001g)试样于50mL具塞离心管中,加水约25mL,涡旋混匀,于50℃水浴超声20min。
【实验室检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食品中山梨酸、苯甲酸、糖精钠样品前处理方法张宗辉[摘要 ]目的探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食品中山梨酸、苯甲酸、糖精钠的样品前处理方法。
方法不同样品用不同前处理方法 , 用二极管阵列管检测品 (HPLC -DAD 分析测定 , 外标法定量。
结果该前处理方法线性关系良好 , 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山梨酸 3. 18%、苯甲酸 2. 74%、糖精钠 2. 15%, 加标回收率均在 90% 100%之间。
结论该方法稳定性好、准确可靠、简单快速 , 适用于食品添加剂的测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 ; 食品 ; 山梨酸 ; 苯甲酸 ; 糖精钠 [中图分类号 ]O657. 7[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6-4028(2011 06-0480-03作者单位 :南充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四川南充 637000作者简介 :张宗辉 , 男 , 副主任技师 , 医学检验Pretreatment Methods for Simultaneous Determination of Sorbic Acid , Benzoic Acid and Saccharin Sodium in Different Foods by 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ZHANG Zong -huiNanchong Municipal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Nanchong 637000, Sichuan Province , 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establish pre -treatment methods for the simultaneous determination of sorbic acid , benzoic acid and saccharin sodium in different foods by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HPLC with DAD detection.Methods Different samples were pre -treated with different methods and detected by HPLC with the external standard quantification.Results There was a good linear relationship , the 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s were 3. 18%for sorbic acid , 2. 74%for benzoic acid and 2. 15%for saccharin sodium.The recoveries ranged from 90%to 100%for the targeted components.Conclusion The method is simple , rapid , reliable and accurate , which is suitable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food additives.Key words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 food ; sorbic acid ; benzoic acid ; saccharin sodium高效液相色谱法可以同时测定山梨酸、苯甲酸、糖精钠 , 方便简单快捷。
一、编制目的为规范食品中苯甲酸、山梨酸和糖精钠的测定方法,编制本指导书。
二、适用范围本指导书适用于食品中苯甲酸、山梨酸和糖精钠的测定。
三、编制依据GB 5009.28-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苯甲酸、山梨酸和糖精钠的测定》四、实验原理样品经水提取,高脂肪样品经正己烷脱脂、高蛋白样品经蛋白沉淀剂沉淀蛋白,采用液相色谱分离、紫外检测器检测,外标法定量。
五、试剂和材料除非另有说明,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水为GB/T 6682规定的一级水。
5.1 试剂5.1.1 氨水(NH3˙H2O)。
5.1.2 亚铁氰化钾[K4Fe(CN)6˙3H2O]。
5.1.3 乙酸锌[Zn(CH3COON)2˙2H2O]。
5.1.4 无水乙醇(CH3CH2OH)。
5.1.5 正已烷(C6H14)。
5.1.6 甲醇(CH3OH)。
5.1.7 乙酸铵(CH3 C00NH4):色谱纯。
5.1.8 甲酸(HCOOH):色谱纯。
5.2 试剂配制5.2.1 氨水溶液(1+99):取氨水1ml,加到99ml水中,混匀。
5.2.2 亚铁氰化钾溶液(92g/L):称取106g亚铁氰化钾,加入适量水溶解,用水定容至1000ml。
5.2.3 乙酸锌溶液(183g/L):称取220g乙酸锌溶于少量水中,加入30ml 冰乙酸,用水定容至1000ml。
5.2.4 乙酸锌溶液(20mmol/L):称取1.54g乙酸锌,加入适量水溶解,用水定容至1000ml,经0.22um水相微孔滤膜过滤后备用。
5.2.5 甲酸-乙酸铵溶液(2mmol/L甲酸+20mmol/L乙酸铵):称取1.54g 乙酸铵,加入适量水溶解,再加入75.2ul甲酸,用水定容至1000ml,经0.22um水相微孔过滤后备用。
5.3 标准品5.3.1 苯甲酸钠(C6H5COONa,CAS号:532-32-1),纯度≥99.0%;苯甲酸(C6H5COOH,CAS号:65-85-0),纯度≥99.0%,或经国家认证并授予标准物质证书的标准物质。
液相色谱法检测苯甲酸、山梨酸、糖精钠的疑难详解苯甲酸、山梨酸、糖精钠是衡量食品卫生质量的重要指标,苯甲酸、山梨酸的检测参照GB/,糖精钠的检测参照GB/T,即可开展实验。
苯甲酸、山梨酸、糖精钠虽是较常见的检测项目,但是要得到一个准确可靠的结果,也存在一定的难度,许多新手常出现因对方法理解发生偏差而检测出错的事故。
笔者根据自己多年该方面工作的实际经验出发,以苯甲酸、山梨酸为着重点,从样品前处理、检测仪器的选择、超标时的判断等几个易出问题的方面,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2样品前处理的注意事项GB/和GB/在文字结构上有缺陷,在涉及用仪器法测定苯甲酸、山梨酸、糖精钠时,只讲述了液体样品的前处理方法,没有涉及对固体样品的前处理。
食品样品往往含有大量的油脂、蛋白质,对提取极为不利;如处理不干净也会污染色谱柱,影响检测工作。
这类样品处理的关键在于如何找到一种较理想的沉淀剂,尽量排除待测样品中的油脂、蛋白质,且不影响待测物组分的回收率。
GB/使用5%硫酸铜溶液沉淀蛋白,对于蛋白质含量较低的食品尚可,对于豆粉、奶粉、月饼等高油脂、高蛋白样品则沉淀效果不理想。
如用10%钨酸钠溶液作为沉淀剂,效果好些;如用10%亚铁氰化钾溶液和20%醋酸锌溶液则效果更理想(这是笔者目前用过最理想的沉淀剂)。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取一定量样品,捣碎,利用四分法原理称取样品克于50ml比色管中,加水20ml,浸泡、振荡均匀,加入氢氧化钠溶液(1mol/L) ml,加入%亚铁氰化钾溶液,20%乙酸锌溶液,定容,振荡使其充分混匀后,用滤纸初滤除去沉淀物,初滤液过μm微孔滤膜,收集滤液于样品瓶中,样品处理液和标准有溶液各进样5uL 测定。
用这种方法简单易行,接触有机试剂少,重复性和回收率都令人满意;缺点是一定要用液相色谱法检测,有一定局限。
3检测仪器的选择虽然液相色谱仪操作起来比气相色谱仪要复杂,但笔者建议如条件许可仍尽量用液相色谱法检测。
原因如下:液相色谱法所用的样品处理方法远比气相色谱法简单,且不需使用有机试剂。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苯甲酸、山梨酸和糖精钠的测定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食品中苯甲酸、山梨酸和糖精钠含量的测定方法。
本标准第一法适用于食品中苯甲酸、山梨酸和糖精钠的测定;第二法适用于酱油、水果汁、果酱中苯甲酸、山梨酸的测定。
第一法液相色谱法2原理样品经处理后,用液相色谱分离,紫外检测器检测,外标法定量。
3试剂和材料注:除非另有说明,本方法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水为GB/T 6682规定的一级水。
3.1 试剂3.1.1氨水(NH3•H2O)。
3.1.2氢氧化钠(NaOH)。
3.1.3硫酸(H2SO4)。
3.1.4亚铁氰化钾(K4Fe(CN)6•3H2O)。
3.1.5乙酸锌(Zn(CH3COO)2•2H2O)。
3.1.6氯化钠(NaCl)。
3.1.7酒石酸(C4H6O6)。
3.1.8硅酮树脂。
3.1.9磷酸二氢钠(NaH2PO4•12H2O)。
3.1.10磷酸二氢钾(KH2PO4)。
3.1.11中性氧化铝。
3.1.12甲醇(CH3OH):色谱纯。
3.1.13乙酸铵(CH3COONH4)。
3.2 试剂配制3.2.1 氨水(1+1):氨水与水等体积混合,经微孔滤膜过滤后备用。
3.2.2 氢氧化钠溶液(4 g/L):称取4 g氢氧化钠,溶于水并稀释至1000 mL。
3.2.3硫酸溶液(0.5 mol/L):移取30 mL浓硫酸(约70%)边搅拌边慢慢加入至500 mL水中,冷却至室温后,转移至1000 mL容量瓶中,用水定容至刻度。
3.2.4亚铁氰化钾溶液(92 g/L):称取106 g亚铁氰化钾加水至1000 mL。
3.2.5 乙酸锌溶液(183 g/L):称取220 g乙酸锌溶于少量水中,加入30 mL冰乙酸,加水稀释至1000 mL。
3.2.6 酒石酸溶液(15%):称取15 g酒石酸,用水定容100 mL。
3.2.7的磷酸盐缓冲液(pH 7.2):分别称取16.72 g磷酸二氢钠和2.72 g磷酸二氢钾,用水溶解后定容至1000 mL,经微孔滤膜过滤后备用。
食品中苯甲酸、山梨酸和糖精钠的测定
1 范围
本方法适用于食品中苯甲酸、山梨酸和糖精钠含量的测定。
2 依据
GB/T 23495-2009《食品中苯甲酸、山梨酸和糖精钠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
3 原理
不同样品经提取后,将提取液过滤,经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分离测定,根据保留时间定性,外标峰面积定量。
.
4 试剂和材料
除另有说明外,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实验用水符合GB/T 6682要求。
甲醇,乙酸铵等。
苯甲酸标准储备液:称取0.0638g 苯甲酸,用少量乙醇溶解并用水定容至100mL 。
山梨酸标准储备液:称取0.0766g 山梨酸,用少量乙醇溶解并用水定容至100mL 。
糖精钠标准储备液:称取0.0766g 糖精钠,用水溶解并定容至100mL 。
混合标准使用液:分别吸取不同体积苯甲酸、山梨酸和糖精钠标准储备溶液,将其稀释成适当浓度,见附后标准曲线图谱。
5 分析步骤 5.1 样品处理
称取适量样品(雪菜)于小烧杯中,用50mL 水分数次将样品移入100mL 容量瓶中,80℃水浴提取30min ,冷却后定容、过滤,滤液待上机分析。
5.2 色谱条件
a) Agilent 高效液相色谱仪;
b) 色谱柱:C 18柱,250mm ×4.6mm ,5μm ;
c) 流动相:0.02mol/L 乙酸铵溶液+甲醇(90+10); d) 流速:1mL/min ; e) 检测波长:230nm ; f) 进样量:20μL ; g) 柱温:25℃。
5.3 测定
取处理液和混合标准使用液各20μL 注入高效液相色谱仪进行分离,以其标准溶液峰的保留时间为依据定性,以其峰面积求出样液中被测物质含量。
6 结果计算
样品中苯甲酸、山梨酸和糖精钠的含量按下式计算: X =
式中:
X ——样品中待测组分含量,g/kg ;
c ×V
m ×1000
c ——由标准曲线得出的样液中待测物的浓度,μg /mL ; V ——样品定容体积,mL ; m ——样品质量,g 。
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7 结果与讨论 7.1 精密度
在重复性条件下,苯甲酸、山梨酸和糖精钠同时测定的谱图见附图。
样液中山梨酸和糖精钠均未检出,苯甲酸的结果见表一。
表一 苯甲酸的检测结果
序号 称样量 (g ) 定容体积 (mL ) 样液含量 (μg /mL ) 样品含量 (g/kg ) S
RSD (%)
1 6.05 100 15.717 0.260 0.002
0.76
2 6.28 100 16.639 0.265
3 6.19 100 16.205 0.263
4 6.21 100 16.190 0.261
5 6.13 100 15.935 0.260
6 6.16 100 16.091 0.261 平均值
-
-
-
0.262
-
-
由表一可知,样品中苯甲酸的相对标准偏差为0.76%,小于5%,结果满意。
7.2 回收率
在重复性条件下,苯甲酸、山梨酸和糖精钠同时加标的谱图见附图。
其回收率结果见表二、表三、表四。
表二 苯甲酸的回收率结果 序号 称样量 (g ) 本底含量 (μg ) 加标量 (μg ) 样液中总含量 (μg ) 回收率 (%) 平均回收率 (%) 1 3.05 799 638 1435 99.7 100.2
2 3.17 831 638 1476 101.1 序号 称样量 (g ) 本底含量 (μg )
加标量 (μg ) 样液中总含量 (μg )
回收率 (%) 平均回收率 (%) 1 3.05 0 766 766 100.0 100.3
2 3.17 0 766 771 100.7 3
3.19 0 766 767 100.1 表四 糖精钠的回收率结果
序号 称样量 (g ) 本底含量 (μg )
加标量 (μg ) 样液中总含量 (μg )
回收率 (%) 平均回收率 (%) 1 3.05 0 766 759 99.1 99.9 2 3.17 0 766 771 100.7 3
3.19
766
765
99.9
由表二、表三、表四可知,苯甲酸、山梨酸和糖精钠的回收率均较好。
7.3 检出限
本方法的检出限:对于固态食品,苯甲酸、山梨酸和糖精钠的检出限(按进样浓度)分别为0.07μg/mL、0.05μg/mL、0.16μg/mL,定量限分别为0.7μg/mL、0.5μg/mL、1.6μg/mL。
7.4 讨论
1)本方法依据的标准GB/T 23495-2009中,针对不同样品,其处理方法各不同。
本次方法
验证采用雪菜作为样品,代表固体样品中的一类预处理方法。
2)从精密度和回收率试验可知,本次方法验证可行,具可操作性,本实验室能满足标准的
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