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门诊抗高血压药物处方及调查分析
- 格式:doc
- 大小:26.00 KB
- 文档页数:4
卫生院门诊处方抗高血压药物的应用分析摘要:目的对卫生院抗高血压药物门诊处方进行统计分析,以确定该药物的实际应用情况。
方法随机选择了来卫生院门诊接受高血压药物治疗的患者90例,时间跨度为2021年1月至2021年6月,对90例患者的门诊处方进行回顾分析,经数据统计确定卫生院门诊抗高血压药物的使用类别、使用量、药物费用、用药频率、用药方案等情况。
结果在90例患者中,抗高血压药物使用的类别主要有五大类,用药频率最高的是利尿剂,用药频率为21份,占比为23.33%,药物使用量最高的是吲达帕胺片,使用量为60盒,占比为24.89%,用药费用最高的是硝苯地平缓释片,费用为470元,占比36.95%。
在用药方案上,单用药达到了一半以上,占比为50.15%,两联与三联用药分别是39.74%与10.11%。
结论通过对90例患者进行抗高血压药物的应用分析可以确定,卫生院门诊处方用药安全、合理,有效控制了高血压疾病的治疗成本,并获取了良好的高血压控制效果。
关键词:高血压;高血压药物;门诊处方目前,高血压在临床治疗中主要采用的是药物治疗手段,门诊处方中常用的药物种类较多,由于高血压需要长期服用药物进行治疗,才可平稳患者高血压情况,但是患者高血压病情程度不同,采用的门诊处方也不相同。
基于此,笔者针对卫生院门诊药物处方中抗高血压药物应用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以获取卫生院门诊高血压药物的主要使用类别、使用量、使用频率等,以为门诊抗高血压药物处方的开具提供借鉴,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从笔者所在卫生院随机选择90例高血压患者,时间为2021年1月至2021年6月,90例患者均经过了高血压确诊,所有患者基本资料齐全,其中男性50例,女性40例,年龄为40岁至65岁之间,平均年龄(52.45±4.23)岁,并排除患有严重疾病的患者。
本次观察实验调取了90例患者的门诊处方共计90份,对这90份门诊处方进行统计分析,以获取卫生院门诊处方抗高血压药物的应用情况。
我院门诊抗高血压药物处方分析目的评价我院门诊抗高血压药物的使用情况。
方法采用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限定日剂量方法,对我院2015年1~6月门诊处方中治疗高血压处方1000张进行调查,统计患者的性别、年龄、抗高血压药物的用药频度(DDDs)及药物联合应用情况。
结果通过调查,我院抗高血压药的应用基本合理,符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
结论我院抗高血压药物应用基本符合《高血压药物合理用药指南》(2015年)。
各类抗高血压药物药理特性各有差异,选择安全、有效、经济的药物至关重要。
标签:抗高血压药;处方分析;使用情况高血压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我国高血压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有逐年上升趋势[1]。
为了解抗高血压药物的使用情况、用药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对我院2015年1~6月门诊处方中抗高血压药物用药频率、联合用药进行调查分析。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资料来源于我院2015年1~6月门诊抗高血压药处方,共计1000张,分别对患者的性别、年龄、合并疾病、用药情况(包括药品名称、规格、用量、药价、联合用药)及处方总金额进行统计、分析。
1.2方法采用金额排序法对我院2015年1~6月各类抗高血压药的销售金额、构成比进行统计。
以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限定日剂量(DDD)为指标,参考2005版《中国药典》二部、临床用药须知及陈新谦主编的第17版《新编药物学》来确定,采用其主要适应症、剂量范围的中间量,个别品种参照药品说明书综合确定。
以药品消耗的总剂量除以DDD,得到DDDs。
DDDs越大,说明该药的用药频度越大。
2 结果2.1基本情况在1000张抗高血压药处方中,其中男530例(53%),女470例(47%)。
患者平均年龄为(60±15)岁,无其他合并症年龄平均为(60±13)岁,有合并症年龄平均为(65±12)岁。
调查显示,年龄偏大高血压患者易合并其他疾病。
2.2各类抗高血压药物DDDs 排序位居前5位的依次是利尿剂、钙通道阻滞剂(CCB)、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ARB)、β受体阻滞剂(β-block)。
抗高血压药物门诊处方用药分析作者:王巧玲马箫安涛来源:《医学食疗与健康》2021年第19期[中图分类号]R972 [ 文献标识码]A [ 文章编号]2096-5249(2021)19-0072-02高血压是基础性慢性疾病之一,在全球范围内都具有极高的发病率,我国成人中高血压发生率达到19%,全国范围内高血压患者达到1 亿多[1]。
高血压患者一旦确诊,就需要及时、长期性接受降压治疗。
目前,临床上对于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治疗以及降血压药物的开发、应用都取得了相当不错的成绩,如何选择高效的抗高血压药物来达到理想的降压效果这个问题需要因人而异,也任重道远。
临床上目前主要采用的抗高血压药物还是以利尿剂、CCB(钙离子拮抗剂)、β-受体阻滞剂以及ACEI(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RB(血管紧张素II 受体拮抗剂)等为主[4]。
本文就我院门诊处方中抗高血压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详细的分析和整理,详细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应用我院内门诊药房管理系统来采集2019年1月~2019年8月期间诊断为高血压后接受降压药物治疗的2000 例患者资料,包括男性患者1126 例(%)、女性患者874例(%);年龄39~78岁,平均(52.6±2.9)岁;高血压病程1~9年,平均(4.5±0.6)年。
分类统计患者所使用的抗高血压药物的名称、规格、剂型、用药频率等。
1.2研究方法以计算机软件来分类、排序我院2018 年高血压患者的基本资料及门诊抗高血压药的种类、数量、DDD(限定日剂量)、DDDs(用药频度)、DDC(日均消费),DDDs= 用药总量/DDD 值,DDD 值为每天限定剂量,根据WHO(世界卫生组织)药物利用研究组推荐的药物用量限定值,反映成人治疗中某种药物的平均日剂量。
统计处方中抗高血压药物的联合使用情况及用药的合理性。
DDDs 值越大则药物使用频率越高。
DDC 值越高提示经济负担重。
某院门诊抗高血压药物的处方使用与调查分析陈苑【期刊名称】《中国医药指南》【年(卷),期】2014(12)35【摘要】目的:了解我院慢性病门诊抗高血压药物的用药情况,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方法对慢性病门诊2400张高血压处方进行统计分析,分析抗高血压药物用药情况。
结果50~80岁患者所占比例为71.4%,用药频度最高的是钙桔抗剂和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应用频率最高的药品是美托洛尔、氨氯地平与缬沙坦等。
结论我院慢性病门诊降压药物的使用情况,基本符合当前高血压治疗原则及个体化治疗方案。
应继续加强处方审查和药学监护,真正做到安全、有效、经济地合理用药。
%Objective Hospital outpatient chronic drug use of antihypertensive drugs, and promote rational drug use. Methods 500 hypertensive chronic outpatient prescriptions for statistical analysis, analysis of antihypertensive drugs in the case. Results 50 to 80 years accounted for 80.6% of patients, medication is the highest frequency of calcium antagonists and angiotensin receptor antagonists, the most frequently used drugs are metoprolol, amlodipine and valsartan and so on.Conclusion Our hospital outpatient chronic use of antihypertensive drugs, the basic principles and in line with current treatment of hypertension individualized treatment plan. Should continue to review and strengthen the prescription pharmaceutical care, truly safe, effective, economically rational drug use.【总页数】2页(P52-53)【作者】陈苑【作者单位】广东省中医院,广东广州 51012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4.1;R969.3【相关文献】1.门诊抗高血压药物处方调查分析 [J], 王伟东2.我院2812张门诊处方抗菌药物使用专项调查分析 [J], 张跃珍3.医院门诊抗高血压药物处方及调查分析 [J], 孔永红4.某院2011年上半年门诊处方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调查分析 [J], 谢乃集;邱星安;邓小凡;谭新庆;陈源耀5.抗高血压药物门诊处方调查分析 [J], 唐丽霞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医院门诊抗高血压药物处方及调查分析
【摘要】目的通过对驻马店中心医院门诊抗高血压药处方的调查与分析,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随机抽取2008年11月至2009年1月间处方1326张,并从中挑出所有治疗高血压的处方加以统计并分析。
结果1326张门诊处方中抗高血压处方254张,占19.2%;单一用药、二药联用、三药以上联用处方分别为131、82、41张,分别占抗高血压处方的51.6%、32.3%、16.1%。
结论处方中左旋氨氯地平出现频率较高,抗高血压药物之间的配伍基本合理,需注意抗高血压药与其他药物配伍使用时药物之间发生的相互作用。
【关键词】抗高血压药;合理用药;调查分析
高血压是世界各国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高血压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上升。
我国高血压的患病率已经由1991年的11.8%上升至2002年的18.8%[1]。
目前抗高血压的药物种类多样,除单一用药外,临床上多采用两种或多种抗高血压药物联合使用来提高抗高血压药物的降压疗效且降低其不良反应。
为此,针对两种或多种药物配伍使用的情况,应对其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的安全性提高重视。
为此,笔者对处方中抗高血压药物的使用以及多种抗高血压药物配伍使用时药物间的相互作用情况进行调查和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通过本院西药房2008年11月至2009年1月间门诊处方,抽取1326张处方,从中挑选出治疗高血压的全部处方。
1.2 方法将挑选出的抗高血压药按单一用药、二药联用、三药以上联用(包括三药联用)进行统计与分析。
2 结果
2.1 抗高血压药联合应用情况1326张处方中,含有抗高血压药处方254张,占19.2%。
单一用药131张,(51.6%);二药联用82张(32.3%);三药以上联用41张(16.1%)。
从而可知,本文调查的抗高血压药物的使用情况基本符合阶梯式治疗原则,临床医师一般先选用降压作用温和、不良反应小的药物,当治疗效果不佳时,才进入第二阶段用药,有时需要联用2~3种药物,进入第三、第四阶梯才能达到控制血压的目的[2]。
2.2 处方中抗高血压药物出现的频率(见表1)。
表1
处方中抗高血压药物出现的频率
药名药物类别*含该药处方(张)排序
左旋氨氯地平CCB721
缬沙坦ARB362
硝苯地平缓释片CCB303
美托洛尔βRB245
厄贝沙坦ARB284
特拉唑嗪αRB137
吲达帕胺DA98
氯沙坦ARB156
注:*CCB:钙拮抗药;ARB:血管紧张素Ⅱ受体(AT1)拮抗剂;βRB:β受体阻滞药;αRB:α受体阻滞药;DA:利尿降压药
表2
处方中二药联用出现频率
用药组合处方数(张)排序
CCB+ARB211
ARB+DA162
βRB+βRB133
CCB+ACEⅠ104
DA+ACEⅠ85
2.3 处方中出现的二药配伍使用的组合有:CCB联合ARB,CCB联合β受体阻滞药,CCB联合α受体阻滞药,CCB联合利尿降压药;利尿降压药联合β受体阻滞药;α受体阻滞药联合β受体阻滞药;三药配伍使用的有:CCB联合ARB联合利尿降压药,CCB联合ARB联合β受体阻滞药,CCB联合ARB联合α受体阻滞药,CCB 联合ARB联合β受体阻滞药联合利尿降压药,ARB联合(保钾)利尿降压药联合(排
钾)利尿降压药,ARB联合β受体阻滞药联合利尿降压药等固定配比复方制剂。
2.3.1 处方中二药联用出现频率(见表2)。
3 讨论
从本次调查资料说明,本院门诊抗高血压药物的使用基本合理,通过此次对医院门诊药房处方的统计与分析,可以清楚的看到临床治疗高血压中单一用药与两药联用在所有处方中所占比例为83.9%,单一用药和两药联用这两种方式是医院临床治疗高血压最常见的给药方案。
3.1 CCB与β受体阻滞剂联用二氢吡啶类CCB有扩血管及轻度增加心输出量的作用,在降压的同时可以抵消β受体的缩血管作用及降低心输出量的影响;β受体阻滞剂减慢心率的作用可拮抗某些CCB的心率加快的不良反应。
3.2 ARB与利尿剂联用在降压疗效和不良反应的减少均显示出良好的作用,特别是表现在低血钾和血尿酸的影响互为补充。
临床发现小剂量利尿剂与ARB 合用是很好的联用方法。
3.3 β受体阻滞剂与利尿剂联用β受体阻滞剂可拮抗利尿剂增加肾素分泌、升高肾素活性,而利尿剂的排钠,减少血容量的作用可抵消β受体阻滞剂缩血管及潴钠作用,增加降压疗效。
但是这两类药对血脂和血糖代谢存在不良影响,因此临床上不宜长期使用。
3.4 α受体阻滞剂与β受体阻滞剂联用两类药合用可使扩张血管作用加强,临床上常用;CCB与ARB联用近年来越来越多,特别是ARB发展很快,新型制剂不断出现,大大增加了临床应用的选择,因此CCB与ARB的联合应用也得到了更多的机会。
3.5 利尿剂与ACEⅠ联用利尿剂能激活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从而使ACEⅠ的作用更明显,同时利尿剂能减少血容量,减轻心脏负担。
ACEI能逆转左心室肥厚,对肾脏有保护作用,二者合用特别适用于伴有充血性心力衰竭、左室肥厚和伴有糖尿病的患者。
总之,高血压药物治疗,应根据不同的血压类型个体化选用不同的治疗方案,而在药物选择上遵循增加降压疗效,抵消不良反应,同类药物和相同作用的药物不合用的原则,高血压的临床治疗就可以取得满意的疗效[34]。
参考文献
[1] 孙宁玲.2004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版的解读.高血压杂志,2005,13(6):378.
[2] 韩齐,刘炜,符蓉.门诊抗高血压药物处方调查与分析.心脑血管病防
治,2006,6(5):310312.
[3] 赵民生.高血压病的临床分型及药物治疗.中华中西医杂志,2006,19(6):122.
[4] 赵瑞祥.高血压病的临床分型及药物选择.中国疗养医学,2006,15(2):158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