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史北大版考研真题
- 格式:docx
- 大小:36.66 KB
- 文档页数:2
各高校中国哲学专业考研真题集2010年北师大中哲考研试题一、简释题1.契据(忠恕)之道2.《性恶》3.顿悟成佛4.性三品5.性日生日成6.崇有论7.《孟子字义疏证》8. 法、术、势9.《东西方文化及其哲学》10.冯友兰二、论述题1.试比较孔子的“天命观”和墨子的天志、明鬼的区别2.试述王阳明的心外无物的思想3.试述评儒家的“民本”思想在现代意义上的理解2010年复旦中国哲学史真题中国哲学史(150分)第一部分是加标点。
一段是《庄子•齐物论》中“有始也者……而未知有无之果孰有孰无也”。
另一段忘了。
(10分)第二部分是给出命题或作品,让你写作者。
15个,15分。
略。
第三部分是古文翻成白话(15分)。
第一个是“和实生物”的那段。
第二个是老子“道生之,德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
第三个是张载的“太虚无形,气之本体。
其聚齐散,变化之客形尔。
至静无感,性之渊源,有识有知,物交之客感尔”。
第四部分是名解,8选6,30分。
分别是(不按顺序):民胞物与、道器、文中子、絜矩、泰州学派、理一分殊、正始之音、三表法。
第五部分是简答。
(7选5不按顺序。
40分)1.解释“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
2.理解龚自珍的“我气造天地”的哲学涵义。
3.解释“知行两字原是说一个工夫”。
4.董仲舒用“人副天数”想说明什么?5.朱熹对“无极而太极”的解释是?6.解释孟子的“乃若其情,则可以为善,乃所谓善也。
若夫为不善,非才之罪也”。
第六部分是论述题,3选2,40分。
1.孔子“仁”的特点是?它与“礼”的关系如何?2.魏晋玄学的主要内容,并比较其与老庄哲学的异同。
3.二程关于“天理”的思想有哪些?并论述其在宋明理学中的地位、影响、作用。
复旦大学2009年中国哲学考研试题一、名词解释1、龟长于蛇(6分)2、天官(6分)3、一念三千(6)4、朴(6分)5、辟(6分)6、十六字心决(10分)7、得意忘言(10分)8、质测(10分)9、致良知(10分)10、以物观物(10)11、仁政(10分)12、一(10分)二、标点与翻译(25分)何叔平注老子初成诣王辅嗣见王注精奇日若斯人也可以语天人之际也因此所注道德二经三、论述题民胞吾与的意义(25分)名校考研中国哲学史试题(95~01)汇总分析中国哲学史:评述孟子的性善论思想(**97)简述庄子的相对主义认识论思想(**98)简述庄子的相对主义哲学(复旦99)简述孟子的仁政学说(**00)《易经》的性质及其三大原则(厦大99)试分析先秦儒家的义利观(**99)简论道家的无为而无不为思想(**99)《孙子兵法》中的哲理思维(南开01)《齐物论》的逻辑思路(南开01)墨子的兼爱思想(厦大01)《老子》哲学中的辩证法思想有什么特色(浙大00)庄子的是非观(浙大01)【论述1】试述阴阳五行思想及其相互关系(厦大99)战国“百家争鸣”述论(复旦97)庄子道论述评(吉大00)评述荀子的虚壹而静论(武大00)试述孔子哲学思想的合理因素及其现代意义(浙大00)【名解2】葛洪(复旦97);业报轮回(**98);相竞以器(**99);《论六家要旨》(复旦97);独化(**98);二谛(吉大00);贵无(吉大00);止观(复旦97);实相(复旦97);不真空(**97);性三品(吉大00)天人交相胜还相用(南开00);言尽意论(南开00/01);形质神用(南开00);人副天数(**00);唯识无境(**00);《坛经》(北师大01);《封建论》(北师大01);天不变道亦不变(厦大01);一物两体(厦大01、浙大01);阿赖耶(**01);天人感应(浙大99);六相圆融(浙大01);自生而必体有(**01)【简答2】司马谈论六家要旨(南开00)简述王充对天人感应论的批判(**98)简论玄学的以无为本思想(人大是97)董仲舒在中国哲学史上的影响和地位(南开00)魏晋时期关于名教和自然的关系主要有哪些理论(复旦99)什么是魏晋玄学的言意之辩(**00)柳宗元的历史发展观有哪基本内容(浙大00)范缜的《神灭论》对形神关系说作出了哪些新贡献(浙大00)述评王弼的言意之辩(**01)《神灭论》的理论贡献(南开01)董仲舒的天人感应思想(厦大01)慧远的“真如法性”说(厦大01)竺道生对禅宗的影响(厦大99)【论述2】王充的唯物主义自然观及无神论思想。
2014年北京大学哲学系中国哲学考研备考指南:北京大学630西方哲学史一考研复习指南.(下载次数: 119)2014年北京大学859中国哲学史考研复习指南.(下载次数: 121)各位2014年矢志考取北大中国哲学外国哲学宗教学专业的同学:你们好!时光匆匆,转眼间你们也进入了大三下学期了,大学已经快要结束了,人生的前途问题摆上了日程了吧。
一个人人生中真正重要的选择没有几个,高考算是一个,那么现在选择工作、考研还是出国又成了一个关键的抉择,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今天你们能否做出正确的选择,对你们将来的人生会产生很大的影响,甚至对于有些人来说可能是决定性的.去年的这个时候,我也和你们一样面临这种选择,我也曾一度彷徨,在工作和读研之间纠结,大学几年生活消磨尽了自己的锐气,真的很担心自己没有毅力苦学大半年,考上一所好学校,看到各个名校录取通报上动辄几十比一的录取比例,也曾有过退缩。
但是,庆幸的是,我最终坚持了下来,选择了北大,回首这一年多来的事情,真感觉仿若隔世,但最重要的还是像一位师兄说的一样,我把自己起点抬高了很大一截。
大家都知道北大是一所综合实力很强的高校,并且最近两年来北大进行了研究生招生的改革,各位千万不可掉以轻心。
考研不仅需要毅力,需要坚持和努力,而且还需要完善的学习方法,而两门专业课在考试过程中占据最为重要的作用,得此二者则大事可期(我今年西方哲学史一成绩:133 中国哲学史:137),专业课的学习不仅需要书本,更重要的是需要一份不错的参考资料。
我所编写的这份辅导资料包括了十一本指定参考书目笔记以及我精心准备专业课知识点补充,再加上历年的真题和解析,是我这一年来准备专业课考试的心得和宝贵经验。
相信会对大家的复习有一定的效果,帮助大家攻克专业课这一关。
本资料特别适合基础薄弱者和想要考取高分的同学。
这份资料适合于报考北大中国哲学外国哲学宗教学的考生。
祝愿大家都能够心想事成,顺利进入北大!资料说明:(一) 西方哲学史630考研高分辅导讲义简介北大《630西方哲学史一》为北大哲学系马克思主义哲、中国哲学、逻辑学等专业的科目考试之一,同时也是其他专业《857中西哲学史》科目的组成部分。
北大哲学系历年考研真题20005年中国哲学史一名词解释(5分x4)中庸四法界六理四几二简答(8分x5)离坚白以说出故崇本举末一物两体能必副其所三问答(35分x2 国内考生前3题选2,外国考生4选2)1、老子与韩非道论异同。
2、罗钦顺与朱熹理一分殊比较。
3、王守仁与王夫之知行观异同。
4、孟子与告子人性论比较。
四标点并翻译古文(20分)中庸何为而作也子思子忧道学之失其传而作也盖自上古圣神继天立极而道统之传有自来矣其见于经则允执厥中者尧之所以授舜也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者舜之所以授禹也尧之一言至矣尽矣而舜复益之以三言者则所以明夫尧之一言必如是而后可庶几也一、关于名解1、老子和庄子每年考1或2个很偏的,在方克立的辞典中老子有70多个名解,庄子也有60多个,考到了不会不要管,猜一个作者。
估计没几个人会,那本书没得卖了。
庄子的注意一个“见独”:是体会到独一无二的道的一种人身修养境界。
是人在修养19天之后达到朝彻境界后的第二阶段。
见独之后才能达到超脱生死、不为外物所累的阶段的境界。
2、每年都会考几个史料学的名解,曾考过《礼记》、《肇论》等。
注意西铭(即订顽)3、只会考名解的哲学部分孔子、孟子、名家、先秦逻辑学、孙武、道教、贾谊、慧远、天台宗、范缜、柳宗元、刘禹锡、李觏、谭嗣同、严复、章炳麟4、2004年的新动向。
考陈来《宋明理学》中的重要论述概念和命题(包括大题)。
列举可能考的孔颜乐处、一故神两故化、太虚即气、仁者浑然与物同体、民胞物与、定性说、涵养须用敬、元会应世、心统性情、四句教、知行合一、一物两体、道则自然生万物(程颐)、物极必反(注意程颐的发挥)、百姓日用即道。
5、明清之际部分:反因、四几、能必副其所、习与性成、颜李学派、六府三事、知无体以物为体、气化即道、血气心知。
二、大题可考范围:1、老庄比较道论或论无;荀子、韩非子;2、玄学与早期佛学(3个考察方面:本体论即是有无之辩、方法论即是言意之辩、理论归宿即是名教与自然之争。
北京大学哲学系考研真题1. 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中国工程院院士、呼吸疾病专家()义无反顾地冲向疫情一线。
时隔17年,84岁的他再次为国家出征。
[单选题] *A、张忠德B、钟南山(正确答案)C、张继先D、李兰娟2.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包括( ) [单选题] *A、发热B、乏力C、干咳D、其他选项均是(正确答案)3. 面对疫情带来的焦虑和恐慌情绪,我们可以通过()等方法进行应对。
①正规渠道了解有关疫情的信息②科学的进行个人防护③学习一些简单的放松技巧④必要时向心理方面的专家寻求帮助 [单选题] *A.①②B、①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正确答案)4. 客观实际是人生选择的基础,人生的客观实际,包括自己的主客观条件,下列属于自己客观条件的是( ) [单选题] *A、兴趣B、家庭(正确答案)C、性格D、能力5. 发展的实质是() [单选题] *A、运动B、旧事物的灭亡C、变化D、新事物取代旧事物(正确答案)6. ()是人区别与动物的根本特点。
[单选题] *A、有思想B、自觉能动性(正确答案)C、有意识D、能改造世界7. “摸石头过河”这句俗语告诉我们() [单选题] *A、一切要从经验出发B、一切要从科学出发C、一切要从理论出发D、一切要从实际出发(正确答案)8. 西邻之人有五子焉。
一子朴(老实)、一子敏(聪明)、一子曚(瞎)、一子偻(驼背)、一子跛(瘸)。
乃使朴者农(务农),敏者贾(经商),曚者卜(卜卦算命),偻者绩(搓麻绳),跛者纺(纺线),五子者皆不患于衣食焉。
这个故事说明() [单选题] *A、人生选择受社会客观条件的影响和制约B、人生选择受兴趣等主观条件的影响和制约C、人生选择受自然环境条件的影响和制约D、人生选择受自身实际条件的影响和制约(正确答案)9. 上题的西邻之人故事启示我们,成就正确人生的发展() [单选题] *A、需要有良好的人际关系B、需要根据自身实际、扬长避短(正确答案)C、需要有浓厚的兴趣和爱好D、需要社会提供一定的物质基础10. 我国战国后期的成都平原,洪水泛滥吞没良田,十年九不收。
一、名词解释1.“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武汉大学2015研]答:“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是指不到学生努力想弄明白但仍然想不透的程度时,先不要去开导他;不到学生心里明白却又不能完善表达出来的程度时,也不要去启发他。
语出《论语·述而篇》:“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愤”是指心里想求通而又未通,“悱”是指想说而又不知道怎么说。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经常用来说明对学生要求严格,先让学生积极思考,再进行适时启发,孔子还要求学生能举一反三,这些都具有深远的影响,在今天的教学过程中仍具有借鉴意义。
2.“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武汉大学2015研]答:“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是指天地不会偏爱任何事物,在天地眼中,万物与刍狗没有分别,即世界上万事万物其实都是平等的,出自老子《道德经》。
刍狗是古代祭祀时用草扎成的狗。
河上公对这句有注:“天施地化,不以仁恩,任自然也。
”其意是指天地不讲仁恩,只是任其自然,将万物看作刍狗。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也是庄子齐物论思想的滥觞,对后世具有重大的启迪意义。
3.“性者,本始材朴”[武汉大学2015研]答:“性者,本始材朴”是战国时期荀子的哲学用语,出自《荀子·礼论》。
“本始”是指原始,本初。
“材朴”是指资质朴素。
人的本性其本质是没有经过雕饰的,是自然的,换言之,人的本性是无所谓善恶的“本始材朴”的自然之性,它既有转化为恶的可能,也有发展为善的机会。
荀子主张性恶论,他认为,人性中本无善端。
非但无善端,且有恶端。
虽然他认为人性本恶,但荀子认为人具有接受道德教育的聪明才力,积学既久,成为习惯,圣即可积而致也。
这与注重道德修养自觉性的性善论既相对立,又相辅相成,对后世的人性学说产生了重大影响。
4.“尚贤”“尚同”[武汉大学2015研]答:“尚贤”“尚同”是墨子在政治方面的主张,二者的结合反映了墨子独特的治国理念。
①“尚贤”是指任用人才,不计出身贵贱,一切以能力为准。
《中国哲学史》考研北京大学哲学系讲义和考研真题解北京大学哲学系《中国哲学史》(第2版)笔记和典型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第一部分复习笔记第1编先秦时期的哲学绪论一、原始社会产生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的萌芽1劳动创造人类劳动创造了人本身,同时推动了人类思维能力的发展。
原始社会的人们在劳动生产中,在征服自然的斗争中,发展了他们的思维认识能力。
2唯心主义萌芽在原始社会中,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人们虽然想尽办法企图克服自然力带来的灾祸,但人类的力量是有限的,因此产生了对捉摸不定的自然力和自身构造的各种错误、幻想的观念。
魔鬼、神怪、灵魂不死等即是这种幻想观念的一部分。
灵魂不死的观念或灵魂崇拜是最原始的哲学唯心论的萌芽。
3唯物主义萌芽原始社会的人们在生产实践中和在与自然界的斗争中,也逐渐地积累了一些实际经验,对自然界的一些简单规律、物质现象也有一些朴素的了解,对客观世界在一定程度上采取现实的态度。
这可以说是无神论、唯物主义思想发展的萌芽。
二、社会分工导致阶级分化1奴隶制社会的建立原始社会后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社会开始出现分化。
原始社会共同劳动,共同消费的原则遭到破坏,出现了人剥削人的现象,形成了阶级的对立。
夏王朝的建立,标志着我国进入了阶级社会。
我国奴隶制经过夏、商,到西周时期得到了高度的发展。
2奴隶制社会阶级矛盾我国奴隶制的经济特点是奴隶主贵族占有土地和奴隶,通过井田制和分封制分给各亲族和同盟的民族或部落,建立许多大小不等的诸侯国,以保卫整个奴隶制的经济制度。
到了周代,在政治上则是采用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世袭制度,实行奴隶主贵族世卿世禄的等级制。
各级奴隶主享有种种经济、政治、法律上的特权。
奴隶社会中阶级矛盾激烈和尖锐。
3哲学为统治阶级服务在阶级社会中,哲学往往被打上阶级的烙印。
夏代的奴隶主为了论证自己统治的合理性,声称自己的政权是得之于“天命”的。
到商代更抬出了一个至高无上的神,叫作“帝”或“上帝”,形成一种与巫术密切结合的早期宗教。
2015年北京大学844中国哲学史考研真题及详解一、名词解释1.前识答:“前识”是指对于事物的预见,是先秦老子的哲学术语。
《老子》三十八章说:“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
”老子认为,前识是华而不实的,它不表示人的聪明,反而是愚蠢的开始。
因为前识是智慧的产物,而老子认为,“慧智出,有大伪”。
有了智慧,便出现了许多的人为,人为又与道相违背,所以人的智慧是应该摒弃的,前识是应该抛弃的。
韩非认为,人在事物发生之前就发表议论,在事情发现之前就有认识,叫前识。
王弼《老子注》将“前识”解释为“前人而识”,即先于他人而认识。
2.通几答:通几是明清之际方以智用语,意即哲学。
语原出《易·系辞上》:“惟深也,故能通天下之志;惟几也,故能成天下之务。”方以智《通雅》中说:“专言通几,则所以为物之至理也,皆以通而通其质者也。”并认为通几寓于质测(自然科学)之中。方以智将知识分为质测、宰理和通几三类。
质测是指实证自然科学,宰理是指传统的外王之术,即现在的社会政治学和经济学。
通几是指研究事物存在依据的学科,即哲学。
通几,由于它是揭示万物之所以存在的依据,既不能证实又不能证伪。
这三种知识的关系就是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3.无名答:“无名”语出庄子《逍遥游》:“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古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倘若能顺应天地万物的本性,驾驭着六气的变化,遨游于无穷的境地,他还需要凭借什么呢?所以说:修养高的人能任顺自然、忘掉自己,修养达到神化不测境界的人无意于求功,有道德学问的圣人无意于求名。
无己即超脱世俗价值所左右的自己。
因而,“无名”是要扬弃世俗价值所拘系的小我,使自己从狭窄的局限中提升,而成其大我。
4.三表法答:“三表法”是墨子提出的检验认识真理性的三条标准。
《墨子·非命上》记载:“言必有三表。”三表为:“有本之者,有原之者,有用之者。”以古代圣王的历史经验为根据、以众人的感觉经验为根据,以政治实践是否符合国家、民众利益为验证。墨子重视感觉经验,肯定古代文献的记载,尤其强调社会效果是衡量诸种学说是非的重要标准。
中国哲学史北大版考研真题
以下是中国哲学史北大版考研真题的一些问题和答案,其中文中没有标题相同的文字。
问题一:中国古代哲学主要有哪些学派?
答案:中国古代哲学主要有儒家学派、道家学派、墨家学派、名家学派、法家学派等。
问题二:儒家学派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答案:儒家学派的核心思想是仁爱、仁义礼智信五常,强调人伦的和谐、社会秩序的稳定以及个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
问题三: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是谁?
答案: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是老子和庄子。
他们强调返璞归真,追求自然和谐,主张“无为而治”。
问题四:墨家学派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答案:墨家学派主张兼爱和非攻,反对战争和暴力,强调公平正义,主张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
问题五:名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是谁?
答案:名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是荀子和韩非子。
他们注重政治实践,主张法治、重视统治者的才能和治理的效果。
问题六:法家学派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答案:法家学派主张法治,注重制度和法律的建设,主张以法律来约束和管理社会,追求社会秩序的稳定和统治者的权力强化。
问题七:中国古代哲学对中国历史文化产生了哪些影响?
答案:中国古代哲学对中国历史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们对中国社会政治制度、道德伦理观念、教育体系、文化传承等方面都有重要的影响,形成了中国独特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
以上是对中国哲学史北大版考研真题的一些简单回答,希望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