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周 伴性遗传和人类遗传病-学易试题君之周末培优君2019学年高考生物(原卷版)
- 格式:doc
- 大小:914.50 KB
- 文档页数:7
伴性遗传和人类遗传病1.(2019全国卷Ⅰ·5)某种二倍体高等植物的性别决定类型为XY型。
该植物有宽叶和窄叶两种叶形,宽叶对窄叶为显性。
控制这对相对性状的基因(B/b)位于X染色体上,含有基因b的花粉不育。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窄叶性状只能出现在雄株中,不可能出现在雌株中B.宽叶雌株与宽叶雄株杂交,子代中可能出现窄叶雄株C.宽叶雌株与窄叶雄株杂交,子代中既有雌株又有雄株D.若亲本杂交后子代雄株均为宽叶,则亲本雌株是纯合子2.(2019江苏卷·25)下图为某红绿色盲家族系谱图,相关基因用X B、X b表示。
人的MN血型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基因型有3种:L M L M(M型)、L N L N(N型)、L M L N(MN型)。
已知I-1、I-3为M型,I-2、I-4为N型。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Ⅱ-3的基因型可能为L M L N X B X BB.Ⅱ-4的血型可能为M型或MN型C.Ⅱ-2是红绿色盲基因携带者的概率为1/2D.Ⅲ-1携带的X b可能来自于I-33.(2019浙江4月选考·2)人类某遗传病的染色体核型如图所示。
该变异类型属于A.基因突变B.基因重组C.染色体结构变异D.染色体数目变异4.(2019浙江4月选考·4)下列关于艾滋病的叙述,正确的是A.HIV只含有一种蛋白质B.患者的血液和精液中均含有HIVC.HIV不会感染脑细胞和巨噬细胞D.艾滋病是一种先天性免疫缺陷病5.(2019浙江4月选考·8)下列关于单基因遗传病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青春期的患病率很低B.由多个基因的异常所致C.可通过遗传咨询进行治疗D.禁止近亲结婚是预防该病的唯一措施6.(2019浙江4月选考·17)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患半乳糖血症的女儿和一个正常的儿子。
若这个儿子与一个半乳糖血症携带者的女性结婚,他们所生子女中,理论上患半乳糖血症女儿的可能性是A.1/12B.1/8C.1/6D.1/37.(2019浙江4月选考·28)下图为甲、乙两种遗传病(其中一种为伴性遗传)的某遗传家系图,家系中无基因突变发生,且Ⅰ4无乙病基因。
B.系谱图C.一对表现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染色体组成为盲患者,其原因是母方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出现异常D.如果一只母鸡性反转成公鸡,这只公鸡与母鸡交配,子一代.果蝇的眼色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摩尔根的实验运用了类比推理的研究方法细胞和F细胞的DNA数目都是23胞,负责将铜从小肠运进血液。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该病最可能属于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该家庭中表现正常的女性一定为杂合子染色体大小、形态不完全相同,但存在着同),如右图所示。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若某病是由位于非同源区段Ⅲ上的致病基因控制的,则患(1)据图可推断出,该病是一种________遗传病。
(2)若自然人群中该遗传病的发病率为1/10 000,那么Ⅲ10与一名正常女性婚配,生一个患病女孩的概率为________。
(3)若Ⅲ8与一正常男性结婚,怀孕后可通过检测判断胎儿是否患病,他们应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
A.染色体数目检测B.基因检测C.性别检测D.无需进行上述检测(4)从上述病症中可看出,基因可以通过________________,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5)请根据上述病症的特点,至少提出一点治疗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Ⅰ-2和Ⅰ-4必须是纯合子B.Ⅱ-1、Ⅲ-1和Ⅲ-4必须是纯合子C.Ⅱ-2、Ⅱ-3、Ⅲ-2和Ⅲ-3必须是杂合子D.Ⅱ-4、Ⅱ-5、Ⅳ-1和Ⅳ-2必须是杂合子5.(2016·课标全国Ⅰ)已知果蝇的灰体和黄体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但这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和该等位基因所在的染色体是未知的。
同学甲用一只灰体雌蝇与一只黄体雄蝇杂交,子代中♀灰体∶♀黄体∶♂灰体∶♂黄体为1∶1∶1∶1。
同学乙用两种不同的杂交实验都证实了控制黄体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并表现为隐性。
请根据上述结果,回答下列问题:(1)仅根据同学甲的实验,能不能证明控制黄体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并表现为隐性?(2)请用同学甲得到的子代果蝇为材料设计两个不同的实验,这两个实验都能独立证明同学乙的结论。
专题07 伴性遗传和人类遗传病一、单选题1.(2022·全国乙卷·高考真题)依据鸡的某些遗传性状可以在早期区分雌雄,提高养鸡场的经济效益。
已知鸡的羽毛性状芦花和非芦花受1对等位基因控制。
芦花鸡和非芦花鸡进行杂交,正交子代中芦花鸡和非芦花鸡数目相同,反交子代均为芦花鸡。
下列分析及推断错误的是()A.正交亲本中雌鸡为芦花鸡,雄鸡为非芦花鸡B.正交子代和反交子代中的芦花雄鸡均为杂合体C.反交子代芦花鸡相互交配,所产雌鸡均为芦花鸡D.仅根据羽毛性状芦花和非芦花即可区分正交子代性别2.(2022·山东·高考真题)家蝇Y染色体由于某种影响断成两段,含s基因的小片段移接到常染色体获得XY'个体,不含s基因的大片段丢失。
含s基因的家蝇发育为雄性,只含一条X染色体的雌蝇胚胎致死,其他均可存活且繁殖力相同。
M、m是控制家蝇体色的基因,灰色基因M对黑色基因m为完全显性。
如图所示的两亲本杂交获得F1,从F1开始逐代随机交配获得F n。
不考虑交换和其他突变,关于F1至F n,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所有个体均可由体色判断性别B.各代均无基因型为MM的个体C.雄性个体中XY'所占比例逐代降低D.雌性个体所占比例逐代降低3.(2022·广东·高考真题)遗传病监测和预防对提高我国人口素质有重要意义。
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生育了一个表现型正常的女儿和一个患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儿子(致病基因位于11号染色体上,由单对碱基突变引起)。
为了解后代的发病风险,该家庭成员自愿进行了相应的基因检测(如图)。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女儿和父母基因检测结果相同的概率是2/3B.若父母生育第三胎,此孩携带该致病基因的概率是3/4C.女儿将该致病基因传递给下一代的概率是1/2D.该家庭的基因检测信息应受到保护,避免基因歧视4.(2022年1月·浙江·高考真题)果蝇(2n=8)杂交实验中,F2某一雄果蝇体细胞中有4条染色体来自F1雄果蝇,这4条染色体全部来自亲本(P)雄果蝇的概率是()A.1/16B.1/8C.1/4D.1/25.(2022年6月·浙江·高考真题)图为甲乙两种单基因遗传病的遗传家系图,甲病由等位基因A/a控制,乙病由等位基因本B/b控制,其中一种病为伴性遗传,Ⅱ5不携带致病基因。
专题14 伴性遗传和人类遗传病【考纲解读】【知识梳理】1.萨顿的假说(1)研究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
(2)假说内容:基因是由________携带着从亲代传递给下一代的,即基因就在染色体上。
(3)依据: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着明显的________关系。
2.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摩尔根果蝇杂交实验)(1)选材原因:果蝇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等特点。
(2)研究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
3.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一条染色体上有____________基因,基因在染色体上呈________排列。
4.概念:性染色体(X、Y或Z、W)上的基因控制的性状与________相关联的遗传方式。
与性别相关联,即在不同性别中,某一性状出现的概率不同。
5.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特点(以人类红绿色盲症为例):①交叉遗传;②___代遗传;③___性色盲患者多于___性。
6.伴X显性遗传特点:①_______遗传;②交叉遗传;③____性患者多于____性患者。
7.伴Y遗传特点:①患者全为______,______全正常:因为致病基因只位于___染色体上,无显隐性之分。
②具有世代连续遗传现象。
8.人类遗传病:由于___________改变而引起的人类疾病。
9.人类遗传病的预防措施:禁止近亲结婚,进行___________,提倡适龄生育,开展___________等。
10.人类基因组计划内容:人类基因组计划的目的是测定人类基因组的全部___________,解读其中包含的遗传信息。
【考点精讲】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与证据1.萨顿的假说2.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 研究过程①观察实验(摩尔根先做了实验一,紧接着做了回交实验二)②实验一中⎩⎪⎨⎪⎧F 1全为红眼⇒红眼为显性性状F 2中红眼∶白眼=3∶1⇒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白眼性状的表现总是与性别相关联③提出假说,进行解释④演绎推理,验证假说摩尔根依次做了实验一和实验二之后提出假说1,从而合理地解释了实验一和回交实验二。
人类遗传病及伴性遗传1.下列关于人类遗传病的叙述,正确的是A.遗传病是指基因结构改变而引发的疾病B.具有先天性和家族性特点的疾病都是遗传病C.杂合子筛查对预防各类遗传病具有重要意义D.遗传病再发风险率估算需要确定遗传病类型【答案】D2.理论上,下列关于人类单基因遗传病的叙述,正确的是A.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在男性中的发病率等于该病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B.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在女性中的发病率等于该病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C.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在女性中的发病率等于该病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D.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在男性中的发病率等于该病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答案】D3.如图显示某种鸟类羽毛的毛色(B、b)遗传图解,下列相关表述错误的是A.该种鸟类的毛色遗传属于性染色体连锁遗传B.芦花形状为显性性状,基因B对b完全显性C.非芦花雄鸟和芦花雌鸟的子代雌鸟均为非芦花D.芦花雄鸟和非芦花雌鸟的子代雌鸟均为非芦花【答案】D4.下列叙述不属于人类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遗传特征的是A.男性与女性的患病概率相同B.患者的双亲中至少有一人为患者C.患者家系中会出现连续几代都有患者的情况D.若双亲均为患者,则子代的发病率最大为3/4【答案】D5.下列有关伴性遗传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X染色体上的基因并非都与性别决定有关B.伴性遗传不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C.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具有隔代遗传的特点D.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具有交叉遗传现象【答案】B6.抗维生素D佝偻病为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短指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红绿色盲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白化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下列关于这四种遗传病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短指的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B.红绿色盲女性患者的父亲是该病的患者C.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D.白化病通常会在一个家系的几代人中连续出现【答案】B7.自然状况下,鸡有时会发生性反转,如母鸡逐渐变为公鸡。
已知鸡的性别由性染色体决定,其性别决定方式是ZW型。
专题09 伴性遗传和人类遗传病讲考纲·名师解读伴性遗传的特点;人类遗传病的分析与判断。
伴性遗传与人类遗传病,主要考查基因在性染色体上的分布及遗传规律和特点,考查红绿色盲与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遗传特点,考查人类遗传病的类型、遗传概率的计算、人类遗传病的监测和预防、人类基因组计划等内容。
通常与遗传规律结合,考查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规律在人类遗传病中的具体应用。
遗传规律在遗传病及育种方面的应用,表型亲子代基因型、表现型的推导及计算、遗传图解及概率计算、杂交过程的实验设计,借助一定情境考查两大规律在相关方面的应用,包括考查,考查处理特殊遗传现象的能力。
准确比较常染色体、伴性遗传的遗传特点。
通过审读题干文字、图表及设问,获取关键信息,判断特例类型,判断显隐性,判断是否符合孟德尔规律,判断基因的位置,分析基因型与表现型的对应关系,推导出亲子代的基因型和表现型,用规范的语言描述实验结构与结论;规律总结法突破分离定律解题技巧,以一个题总结出一类题的解决方案;结合对应的遗传图谱或遗传病实例,突破伴性遗传。
讲考点·体系构建1.伴性遗传的概念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性状的遗传与性别相关联的遗传方式。
2.伴性遗传病的实例、类型及特点3.伴性遗传在实践中的应用(1)ZW型性别决定:雌性个体的两条性染色体是ZW,雄性个体的两条性染色体是ZZ。
(2)应用:可根据表现型判断生物的性别,以提高质量,促进生产。
【真题再现】(2018海南卷,16)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妻,夫妻双方的父亲都是红绿色盲。
这对夫妻如果生育后代,则理论上()A.女儿正常,儿子中患红绿色盲的概率为1B.儿子和女儿中患红绿色盲的概率都为1/2C.女儿正常,儿子中患红绿色育的概率为1/2D.儿子正常,女儿中患红绿色盲的概率为1/2【答案】C【解析】由题意可知,该对夫妻的基因型为X B Y和X B X b,他们所生的儿子基因型为X B Y、X b Y,患红绿色盲的概率为1/2;他们所生的女儿基因型为X B X B、X B X b,全部表现正常,C正确。
1 狂刷13 伴性遗传和人类遗传病
1.下列有关伴性遗传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红绿色盲症女性患者的父亲和儿子都是患者
B .伴X 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中,男患者的父亲和母亲可以都正常
C .抗维生素
D 佝偻病男性患者的母亲和女儿都是患者
D .伴X 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中,女患者的父亲和母亲可以都正常
2.果蝇的红眼对白眼为显性,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位于X 染色体上。
下列哪组杂交子代中,通过眼色就可直接判断果蝇的性别
A .白♀×白♂
B .杂合红♀×红♂
C .白♀×红♂
D .杂合红♀×白♂
3.火鸡的性别决定方式是ZW 型(♀ZW 、♂ZZ)。
曾有人发现少数雌火鸡(ZW)的卵细胞未与精子结合,也可以发育成二倍体后代。
遗传学家推测,该现象产生的原因可能是:卵细胞与其同时产生的三个极体之一结合,形成二倍体后代(WW 胚胎不能存活)。
若该推测成立,理论上这种方式产生后代的雌雄比例是
A .雌∶雄=1∶1
B .雌∶雄=1∶2
C .雌∶雄=3∶1
D .雌∶雄=4∶1
4.果蝇是XY 型性别决定的生物,正常雄性和雌性果蝇的体细胞中分别含有XY 、XX 性染色体。
但果蝇种群中偶尔也会出现性染色体异常的种类,如表所示是性染色体异常果蝇的性别、育性情况。
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项目 XXY XXX XYY YY OY XO 性别 雌性 — 雄性 — — 雄性 育性 可育 死亡 可育 死亡 死亡 不育
A .表中结果显示果蝇性染色体的组成类型会影响果蝇的性别。
专题十人类遗传病考点1 人类遗传病的类型49.(2019年6月·单选Ⅰ)高龄孕妇生育21三体综合征患儿的风险较高,原因是随着母亲年龄的增大,导致卵细胞形成过程中( )A.21号染色体丢失B.不能发生减数第二次分裂C.X染色体丢失的可能性增加D.21号染色体发生不分离的可能性增加50.(2019年6月·单选Ⅱ)我国婚姻法规定“禁止近亲结婚”,其科学依据是( )A.近亲结婚者的后代必患遗传病B.人类遗传病都是由隐性基因控制的C.近亲结婚者的后代隐性遗传病的机会增多D.近亲结婚者的后代发生基因突变的比例增高51.(2019年6月·单选Ⅱ)抗维生素D佝偻病是由X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控制的单基因遗传病,以下符合该病传递规律的图谱是( )A BC D52.(2019年1月·多选)下图为某遗传病的遗传系谱图。
由图可推测该病可能是( )A.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B.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C.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D.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53.(2019年6月·单选Ⅰ)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的家系中,若双亲没有该病,所生的子女( )A.表现型都正常 B.患该病的概率为50%C.患者多为女性 D.患者多为男性考点2 人类遗传病的监测和预防54.(2019年6月·单选Ⅰ)对某男性遗传病患者进行全基因组DNA测序,最适合的材料是( )A.精子 B.红细胞C.外周血淋巴细胞 D.神经细胞55.(2019年6月·单选Ⅱ)地中海贫血症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血液遗传病,婚检筛查致病基因携带者和产前基因诊断是预防该病的重要措施,其原因是( ) A.可降低患儿的出生率B.改变致病基因的进化方向C.降低正常基因的突变率D.显著降低致病基因携带者的频率56.(2019年1月·单选Ⅱ)遗传咨询能在一定程度上预防遗传病发生,正确的咨询步骤是( )①提出对策、方法和建议②判断遗传病的类型,分析传递方式③推算后代的再发风险④了解家庭病史,诊断是否患有某种遗传病A.①②③④ B.①④②③C.②③④① D.④②③①考点3 人类基因组计划及意义57.(2019年6月·单选Ⅰ)“人类基因组计划”测定了人类基因组的全部DNA序列。
1
(测试时间:40分钟,总分:60分)
班级: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 座号:___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___
一、选择题:共18小题,每小题2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鸡的性别决定是ZW型。
芦花和非芦花是一对相对性状,分别由位于Z染色体上的B、b基因决定。
芦花雌鸡(Z B W)与非芦花雄鸡(Z b Z b)杂交,子代
A.都为芦花鸡
B.都为非芦花鸡
C.雄鸡为芦花鸡,雌鸡为非芦花鸡
D.雄鸡为非芦花鸡、雌鸡为芦花鸡
【答案】C
【解析】芦花雌鸡(Z B W)与非芦花雄鸡(Z b Z b)杂交,遗传图解如图:
从遗传图解看出,芦花雌鸡(Z B W)与非芦花雄鸡(Z b Z b)杂交,子代雄鸡为芦花鸡,雌鸡为非芦花鸡。
2.人们在野兔中发现了一种使毛色为褐色的基因(T)位于X染色体上。
已知没有X染色体的胚胎是致死的。
如果褐色的雌兔(染色体组成为XO)与正常灰色(t)雄兔交配,预期子代中褐色兔所占比例和雌、雄之比分别为
A.3/4与1∶1
B.2/3与2∶1
C.1/2与1∶2
D.1/3与1∶1
【答案】B
【解析】雌兔基因型为X T O,雄兔基因型为X t Y,两兔交配,其子代基因型分别为X T X t、X t O、X T Y、OY,因没有X染色体的胚胎是致死的,因此子代只有X T X t、X t O、X T Y三种基因型的兔,且数量之比为1∶1∶1,子代中X T X t为褐色雌兔,X t O为灰色雌兔,X T Y为褐色雄兔,故子代中褐色兔占2/3,雌、雄之比为2∶1。
专题13 伴性遗传与人类遗传病1.(2019·高考山东卷) 家猫体色由X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只含基因B的个体为黑猫,只含基因b的个体为黄猫,其他个体为玳瑁猫。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玳瑁猫互交的后代中有25%的雄性黄猫B.玳瑁猫与黄猫杂交后代中玳瑁猫占50%C.为持续高效地繁育玳瑁猫,应逐代淘汰其他体色的猫D.只有用黑猫和黄猫杂交,才能获得最大比例的玳瑁猫解析:选D。
由题意可知,玳瑁猫的基因型为X B X b,全为雌性,因此玳瑁猫不能互交,A项错误。
玳瑁猫(X B X b)与黄猫(X b Y)杂交,后代中玳瑁猫占25%,B项错误。
玳瑁猫只有雌性,需要和其他体色的猫杂交才能得到玳瑁猫,C项错误。
用黑色雌猫(X B X B)和黄色雄猫(X b Y)杂交或者用黄色雌猫(X b X b)和黑色雄猫(X B Y)杂交都可得到最大比例的玳瑁猫,概率都为50%,D项正确。
2.(2019·高考四川卷) 回答下列果蝇眼色的遗传问题。
(1)有人从野生型红眼果蝇中偶然发现一只朱砂眼雄蝇,用该果蝇与一只红眼雌蝇杂交得F1,F1随机交配得F2,子代表现型及比例如下(基因用B、b表示):①B、b基因位于________染色体上,朱砂眼对红眼为________性。
②让F2代红眼雌蝇与朱砂眼雄蝇随机交配,所得F3代中,雌蝇有________种基因型,雄蝇中朱砂眼果蝇所占比例为________。
(2)在实验一F3的后代中,偶然发现一只白眼雌蝇。
研究发现,白眼的出现与常染色体上的基因E、e有关。
将该白眼雌蝇与一只野生型红眼雄蝇杂交得F′1,F′1随机交配得F′2,子代表现型及比例如下:实验二中亲本白眼雌蝇的基因型为________;F′2代杂合雌蝇共有________种基因型,这些杂合雌蝇中红眼果蝇所占的比例为________。
(3)果蝇出现白眼是基因突变导致的,该基因突变前的部分序列(含起始密码信息)如下图所示。
1
第12周伴性遗传和人类遗传病
(测试时间:40分钟,总分:60分)
班级: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 座号:___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___
一、选择题:共18小题,每小题2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鸡的性别决定是ZW型。
芦花和非芦花是一对相对性状,分别由位于Z染色体上的B、b基因决定。
芦花雌鸡(Z B W)与非芦花雄鸡(Z b Z b)杂交,子代
A.都为芦花鸡
B.都为非芦花鸡
C.雄鸡为芦花鸡,雌鸡为非芦花鸡
D.雄鸡为非芦花鸡、雌鸡为芦花鸡
2.人们在野兔中发现了一种使毛色为褐色的基因(T)位于X染色体上。
已知没有X染色体的胚胎是致死的。
如果褐色的雌兔(染色体组成为XO)与正常灰色(t)雄兔交配,预期子代中褐色兔所占比例和雌、雄之比分别为
A.3/4与1∶1
B.2/3与2∶1
C.1/2与1∶2
D.1/3与1∶1
3.火鸡有时能进行孤雌生殖,即卵不经过受精也能发育成正常的新个体,可能的机制有:
①卵细胞形成时没有经过减数分裂,与体细胞染色体组成相同;②卵细胞与来自相同卵母细胞的一个极
体受精;③卵细胞染色体加倍。
请预期每一种假设机制所产生的子代的性别比例理论值(性染色体组成为WW的个体不能成活)。
A.①雌∶雄=1∶1;②雌∶雄=1∶1;③雌∶雄=1∶1
B.①全雌性;②雌∶雄=4∶1;③全雄性
C.①雌∶雄=1∶1;②雌∶雄=2∶1;③全雄性
D.①全雌性;②雌∶雄=4∶1;③雌∶雄=1∶1
4.果蝇的X、Y染色体有同源区段和非同源区段,杂交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杂交组合1 P刚毛(♀)×截毛(♂)→F1全部刚毛
杂交组合2 P截毛(♀)×刚毛(♂)→F1刚毛(♀)∶截毛(♂)=1∶1
杂交组合3 P截毛(♀)×刚毛(♂)→F1截毛(♀)∶刚毛(♂)=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