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公顷教学设计(小学数学教学网)
- 格式:doc
- 大小:48.00 KB
- 文档页数:4
《认识公顷》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公顷的概念,知道1公顷等于10,000平方米。
2. 培养学生运用公顷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对面积单位的兴趣,提高他们的空间观念。
二、教学内容1. 公顷的定义2. 公顷与平方米的换算关系3. 实际场景中的公顷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让学生掌握公顷的概念及换算关系。
2. 难点:让学生能够将公顷知识应用到实际场景中。
四、教学方法1. 采用直观演示法,让学生通过实际观察理解公顷的概念。
2. 采用情景教学法,让学生在具体场景中感受公顷的应用。
3. 采用小组合作探究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五、教学准备1. 公顷的概念介绍PPT。
2. 实际场景图片素材。
3. 面积计算工具。
4. 小组合作探究任务单。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出示实际场景图片,引导学生思考面积的概念。
2. 新课导入:介绍公顷的定义,让学生理解公顷的概念。
3. 知识讲解:讲解公顷与平方米的换算关系,让学生掌握换算方法。
4. 实例分析:出示实例,让学生运用公顷知识解决问题。
七、课后作业1. 完成公顷与平方米换算的练习题。
2. 观察生活中常见的公顷级别的事物,拍照或绘图,下节课分享。
八、教学反思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观察学生对公顷概念的理解程度。
2. 针对教学中的不足,调整教学方法,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九、拓展活动1. 组织学生参观校园,估算校园的占地面积,运用公顷知识。
2. 开展“公顷在我身边”的主题活动,让学生收集生活中的公顷级别的事物。
十、教学评价1. 学生对公顷概念的理解程度。
2. 学生运用公顷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学生对面积单位的兴趣和空间观念的培养。
六、教学活动设计1. 导入活动:通过一个校园地图,让学生猜测校园的总面积是多少公顷。
2. 新课导入:介绍公顷的定义,解释1公顷等于10,000平方米。
3. 实践活动:让学生分组,每组用尺子和测量工具测量教室内外的面积,换算成公顷。
五年级数学教案:《认识公顷》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使学生知道常用的土地面积单位公顷,通过实际观察和推算,体会1公顷的实际大小,知道1公顷=10000平方米,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2、使学生能借助计算器,应用平面图形的面积公式和有关面积单位换算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相互合作的能力。
教学重点:认识1公顷教学难点:体会1公顷的实际大小教学准备:自制课件、课前测量测量学校操场的长和宽并算出面积、小黑板一、创设情景,引入公顷1、谈话:我们学过哪些常用的面积单位?想一想: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有多大?一块橡皮它上面的面积大约是15()。
一张课桌它上面的面积大约是24()。
一块黑板它前面的面积大约是4()。
2、欣赏一些图片,读一读文字。
问:你有什么发现?你想知道什么?3、揭题二、自主探究,认识公顷1、认识1公顷的含义。
(1)猜一猜:1公顷有多大?(2)找一找:1公顷有多大?(阅读书本)(3)算一算:1公顷等于多少平方米?1公顷=10000平方米2、体会1公顷的实际大小。
(1)我校的的操场长大约是60米,宽大约是40米,想一想:几个操场的面积大约是1公顷?(2)我们学校的面积大约是1公顷,体会一下1公顷有多大。
3、尝试单位换算(1)填空2.3公顷=()平方米3400平方米=()公顷0.063公顷=()平方米45800平方米=()公顷2.3公顷=()公顷()平方米987000平方米=()公顷=()公顷()平方米让学生独立填空,指名说说是怎么想的,再集体评议三、联系实际,解决问题(一)解答下列各题1、一个梯形果园,上底是500米,下底是800米,高是400米。
这个果园占地多少公顷?2、一个占地1.5公顷的三角形地,它的高是400米,这个三角形的底是多少米?(二)完成P84页1~4题四、课堂小结,开展评价。
1.小结,你今天有什么收获?2.学生开展评价。
《认识公顷》教案《认识公顷》教案1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知道常用的土地面积单位公顷,通过实际观察和推算,体会1公顷的实际大小,建立1公顷的表象;知道1公顷=10000平方米,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2.使学生能借助计算器,应用平面图形的面积公式和有关面积单位换算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发展空间观念,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相互合作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体会1公顷的实际大小,会进行平方米和公顷的单位转换。
三、教学难点:体会1公顷的实际大小。
四、教学过程:(一)交流作业,揭示课题1.学生回忆面积单位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经常要用到一些面积单位,谁能把我们学过的面积单位按从小到大的顺序说给大家听听?2.学生比划面积单位大小比划一下,1平方厘米有多大?1平方分米、1平方米呢?3.揭示课题: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个新的面积单位。
4.学生看图,认识公顷。
先一起来欣赏一些图片,自己读读图片中的文字,这些文字中都用到哪个面积单位?公顷也是我们测量和计算土地面积时常用的面积单位。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公顷。
关于公顷,你想知道那些问题?5.学生自由回答。
(二)目标驱动,自主学习1.初步认识公顷下面就请大家带着这些问题打开书,翻到第16页,自己到书上先去找一找答案,找到后跟同桌交流一下。
(1)对照导学单尝试学习。
(2)通过学习课本,你知道了什么?(3)那么100米有多长呢?谁能结合实际说一说?、(4)老师也找了一下,发现我们学校的新教学楼大约长100米,以我们的新教学楼为边长,围一个正方形,像这样的正方形的面积就是1公顷。
闭上眼睛想一想,1公顷有多大?(5)、那么1公顷等于多少平方米呢?你是怎么知道的?(1)学生根据导学单,快乐自学导学单A. 自学书上16页相关内容B. 学完后与同桌交流学习收获。
(2)全班交流,明确边长100米的正方形土地面积是1公顷。
(3)学生自由发言。
(4)学生借助教学楼初步感知1公顷的大小。
《认识公顷》教学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1. 理解公顷的概念及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 学会进行公顷之间的换算。
1.2 过程与方法1. 通过实例感受公顷的大小,培养空间观念。
2. 利用工具(如地图、地球仪等)观察和认识公顷在不同场景中的应用。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增强对土地资源的珍惜意识。
2. 激发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培养探索精神。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公顷的概念1. 引入公顷的定义:公顷是一个面积单位,等于一万平方米。
2. 通过实例说明公顷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公园、农田等。
2.2 公顷的换算1. 介绍公顷与其他面积单位(如平方米、平方千米等)的换算方法。
2. 进行换算练习,巩固知识点。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1. 利用图片或现实场景引入公顷的概念。
2. 激发学生对公顷的兴趣,引发思考。
3.2 新课导入1. 讲解公顷的定义及其应用。
2. 介绍公顷与其他面积单位的换算关系。
3.3 实例分析1. 提供实例,让学生感受公顷的大小。
2. 引导学生观察实例中公顷的应用,如公园、农田等。
3.4 换算练习1. 布置换算练习题,巩固知识点。
2. 学生互相讨论,教师解答疑问。
3.5 总结与拓展1.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公顷的概念和换算方法。
2. 提出拓展问题,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索的兴趣。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课堂问答1. 检查学生对公顷概念的理解。
2. 检查学生对公顷换算方法的掌握。
4.2 练习题1. 布置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点。
2. 及时批改并给予反馈,帮助学生提高。
第五章:教学资源5.1 图片素材1. 提供不同场景的公顷图片,如公园、农田等。
2. 让学生直观感受公顷的大小。
5.2 地图素材1. 提供地图,展示不同地区公顷的应用。
2. 引导学生观察和理解公顷在不同场景中的分布。
5.3 地球仪1. 利用地球仪展示公顷在不同地区的分布。
2. 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加深对公顷的理解。
课题:§2-6课题:公顷的认识
(2)4030平方米()4公顷
(3)4平方米()4000平方分米
(4)500000平方米()50公顷
3. 选择。
(1)学校的电教室大约占地60()
①平方米②平方分米③公顷
(2)写字台的桌面大约是84()
①平方米②平方分米③米
(3)在下面的单位中最大的是()
①公顷②平方厘米③平方米
4.应用题。
(1)有一块长方形麦地,长200米,宽50米,这块麦地的面积有多少公顷?
(2)一个占地6公顷的长方形植物园,宽是200米,它的长是多少米?
(3)一个梯形苗圃,上底300米,下底700米,高160米。
如果每公顷土地能育苗4万株,这个苗圃一共能育苗多少万株?
(4)一个长方形的果园,把它的一组对边增加50米后,形状变成了正方形,面积增加了1公顷。
这个果园原来的占地面积是多少公顷?
七、板书设计:
公顷的认识
边长是100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公顷。
1公顷=10000平方米。
《认识公顷》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义务教育程标准实验教科书P81-82,练习十四1-2题。
教学目标:使学生知道常用的土地面积单位公顷;通过实际观察和推算,体会1公顷的实际大小;知道1公顷=10000平方米,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2使学生能借助计算器,应用平面图形的面积公式和有关面积单位换算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发展空间观念,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相互合作的能力。
教学重点:让学生认识1公顷,体会1公顷的实际大小,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教学难点:体会1公顷的实际大小。
教具学具:多媒体、计算器。
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在以前的学习中,我们认识了哪些面积单位?(生:平方米、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出示。
2、师:你能从中选择合适的单位将下面的这段话补充完整吗?早晨7:30,红红离开了面积是90()的家,欢快的迈着大步来到了占地面积约7000()的赵都小学学校。
,上楼走进教室,按下了面积是2()的日光灯开关按钮后,坐到自己的座位前把铅笔盒放到了面积是24()的桌上,手捧起数学书和同学们一起晨读。
师:测量较小物品和图形的面积常用平方厘米、平方分米作单位,测量较大物品或一块土地面积时常用平方米作单位。
3.我们的学校的占地面积大约7000平方米,你觉得大吗?根据你收集的资料能说出一个比咱们学校面积更大的地方吗?(学生自由报)4.同学们交流了很多,老师这里也准备了一些资料,一起来看一看。
.出示几组图片:出示,让学生齐读世界园艺花卉公园—昆明世博园占地面积约是218公顷。
XX年北京奥运会的主体育场“鸟巢”占地面积约是204公顷。
美丽的台湾日月潭面积大约是827公顷邯郸龙湖公园的占地面积约是417公顷。
二、探究新知。
.初步认识公顷(1)自己读读图片中的文字,这些文字中都使用了什么面积单位?对,“公顷”是测量土地面积单位的专用单位,板书题:公顷。
(2)谈话:比平方米大得多的单位。
在测量和计算较大土地面积时,除平方米外,通常用公顷作单位。
《认识公顷》教案(共5篇)第一篇:《认识公顷》教案一、复习导入,揭示课题1.复习常用面积单位,以及进率。
师:同学们,请回忆一下前面我们都学过哪些面积单位呢?你能从小到大说一说吗?(板书: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
)师:在现实生活中,你在哪些地方看到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呢?1平方米呢?(指甲盖,粉笔盒,电视机屏幕)师:我们在学习它们的时候都是借助什么图形研究的?(正方形)1平方厘米是多大的正方形?1平方分米?1平方米?(板书:边长1厘米,边长1分米)师:平方厘米和平方分米的进率是多少?100平方分米和平方米的进率是多少?100(板书: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2.课件出示面积单位的填空题,揭示课题。
师:好了,同学们,请看屏幕,我们一起来填一下这里的填空:(指名学生回答)一张银行卡的面积大约是40();数学书的封面面积大约是2()。
我们所在教室的面积大约是50()。
我校田径场的面积大约是1.5()。
师:你觉得我校田径场的面积大约有1.5什么呢?这里能不能用“平方米”作单位?为什么?(不能。
太小了。
)师:1平方米还没有我们的教室大,这里用平方米显然太小了,所以需要一个更大的面积单位。
(明确告诉学生这里填公顷。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新内容。
(板书:认识公顷)一起把题目读一读。
师:那关于公顷,你想了解什么?(预设:生1:我想了解1公顷究竟有多大。
生2:我想知道1公顷有多少平方米。
生3:它跟平方米的进率是多少。
生4:生活中哪里可以找到1公顷。
)师:带着这些问题,下面就和老师一起走进公顷的世界吧。
二、合作探究,认识1公顷师:老师这里准备了一些资料,一起来看一看。
师:齐读文字信息。
师:看完图片你有什么感觉?这些地方的面积单位都是什么?(公顷)(板书:公顷)说明“公顷”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是广泛应用的,你有没有发现什么地方会用到“公顷”这个单位?(面积较大的,公园、森林等地方。
)师:在计量较大土地面积的时候,用平方米就不合适了,我们需要更大的面积单位。
《认识公顷教学设计》一、教学背景公顷是一个较大的面积单位,在日常生活中并不常用,但在土地面积的测量、计算以及一些科学研究等领域却有着重要的应用。
学生在学习了平方米、平方千米等面积单位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公顷,有助于他们完善对面积单位体系的认识,提高空间观念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也能够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分析和概括能力,以及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 使学生知道公顷是较大的面积单位,了解 1 公顷的实际大小。
- 掌握公顷与平方米之间的进率,能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 能运用公顷这个面积单位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观察、比较、想象等活动,让学生感受 1 公顷的实际大小。
- 经历面积单位进率的推导过程,掌握单位换算的方法。
- 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数学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通联,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究精神。
三、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 认识公顷的实际大小,掌握公顷与平方米之间的进率。
- 能正确进行面积单位的换算。
2. 教学难点- 建立 1 公顷的表象。
- 解决与公顷有关的实际问题。
四、教学方法本节课主要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创设与公顷有关的生活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在情境中学习。
2. 直观演示法:通过展示图片、模型等直观教具,帮助学生理解公顷的概念和大小。
3. 小组合作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通过合作交流、探究学习,共同解决问题。
4. 练习巩固法:设计多种形式的练习,让学生在练习中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1 公顷大小的图片、边长为 10 米的正方形模型等。
学生准备:直尺、练习本等。
六、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1. 课件展示一些美丽的校园、公园、广场等场景的图片,让学生欣赏。
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认识公顷》教学设计教案第二单元《公顷和平方千米》认识公顷总第课时教学内容教材第34页例1教学目标1、使学生知道常用的土地面积单位公顷;体会1公顷的实际大小;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2、使学生能借助计算器,应用相关面积公式和面积单位换算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在学习活动中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相互合作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认识公顷的含义,体会1公顷的实际大小。
教学过程活动一、创设情境,引入公顷。
1、同学们能估计一下我们教室的占地面积有多大吗?用什么面积单位比较合适?2、引入:请同学们欣赏下面一组图片。
(先后呈现南京明孝陵、北京中华世纪坛、鸟巢和我国大片森林的画面以及相应的文字说明。
)3、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公顷这一常用的土地面积单位。
(板书:认识公顷)活动二、自主探索,认识公顷。
1、认识1公顷的含义。
指出:边长100米的正方形土地面积就是1公顷。
2、体会1公顷的实际大小。
出示“试一试”提问:你能计算这块平行四边形菜地的面积吗?用计算器算一算。
小结:把以平方米为单位的数量改写成以公顷为单位的数量时,可以用原来的数除以10000,或者直接把原数的小数点向左移动四位。
3、尝试单位换算。
|m4、完成“做一做”。
活动三、理解应用、强化体验。
1、指导完成练习六第1题。
2、指导完成练习六第2题。
3、指导完成练习六第3题。
4、指导完成练习六第4题。
四、总结归纳,提升经验。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又有了哪些新的收获?说给大家听听。
《认识公顷》教学设计学目标1.通过实际观察与推理,了解测量土地时常用的面积单位——公顷的实际大小,使学生初步形成1公顷的表象,知道1公顷=10000平方米,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2.经历观察、想象、推理、交流等数学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经历从实例到表象建立的过程,发展推理能力,提高应用意识。
3.使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初步形成1公顷的表象。
教学难点知道并掌握公顷与平方米之间的进率。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引入课题1.复习面积单位。
师:我们在三年级的时候已经学习了三个面积单位,请你分别比画一下它们的大小。
【学情预设】学生基本上能用手势比画出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大小。
师:既然大家对这三个面积单位理解得这么清楚,我们一起来完成下面的填空题。
课件出示习题,学生回答。
【学情预设】学生对前面三道题都能选择合适的单位,就是最后一题会觉得有难度。
2.引入课题。
师:校园面积填平方米肯定是不行的,那我们到底该填什么面积单位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新的面积单位——公顷。
(板书课题:认识公顷)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旧知识引入新知识,唤起学生对面积单位的认知经验,并以一个新的问题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从而建构“1公顷”这一面积单位。
新知的引出源于学生的认知冲突,这样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
二、经历过程,自主探索1.观察图片,初步感知。
课件出示图片,让学生初步感知“公顷”这一面积单位的大小。
师:看到这些图片和介绍,你们对公顷有怎样的认识?【学情预设】学生会感受到公顷比平方米大很多,它可以用来表示一片很大的土地面积。
师小结:测量土地的面积,可以用“公顷”作单位。
(板书)2.激活经验,加深认识。
师:我们知道,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厘米;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分米;边长是1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米。
我们同样可以用一个正方形来描述“1公顷”这个面积单位。
“认识公顷”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第81-82页及相应的“试一试”“练一练”,练习十四1-4题。
【教材分析】
“认识公顷”这节课让学生经历大面积单位的产生过程,建立1公顷的表象。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常用的面积单位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和常见的平面图形面积计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本课教学重点是让学生认识1公顷,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教学难点是体会1公顷的实际大小。
教材中首先通过介绍南京明孝陵的占地面积、北京中华世纪坛的占地面积、台湾日月潭的面积、我国2004年森林的面积引出“公顷”这一土地面积。
接下来告诉学生边长100米的正方形土地面积是1公顷。
帮助学生初步建立1公顷的实际大小的表象。
再引导学生通过计算这块正方形土地的面积,既发现公顷和平方米之间的进率,又进一步明确公顷的实际的大小。
教材还结合学生的实际,以28个小朋友手拉手围成一个正方形,面积大约是100平方米为素材,让学生通过简单的推理体会到100个这样的正方形面积大约才是1公顷。
“试一试”让学生先算出平行四边形土地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再利用刚刚学到的知识常识把计算结果换算成多少公顷。
“练一练”安排了两道题,分别让学生算一算足球场、教室的面积,进一步帮助学生利用熟悉的场地体会1公顷的实际大小。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认识较大面积单位的产生过程,通过实际观察和体验,想象和推理,初步建立1公顷的面积概念,体会它的大小。
2.知道1公顷=10000平方米,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3.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体验1公顷的实际大小,知道平方米和公顷之间的进率。
【教学难点】
正确建立1公顷的表象。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学生课前调查表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揭示课题
(1)谈话:同学们,我们已经学过了哪些面积单位?
启发:它们用符号这样表示的。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引导:1平方厘米有多大呢?你能比划一下吗?1平方分米呢?1平方米呢?
谈话:我们已经知道:
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厘米。
边长1分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分米。
边长是1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米。
(2)谈话:小虎记录了生活中几种常见物体表面的大小,请看大屏幕。
①、苏州外国语学校教师的校牌表面的大小大约是13( )。
②、我们课桌桌面的大小大约是24()。
③、教室地面的大小大约是63()。
启发:你觉得他的记录怎么样?他的记录不完整,缺少单位名称。
引导:你能填上合适的面积单位吗?
(3)谈话:老师从报纸上摘录了一条这样的信息,你能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吗?
拙政园的占地面积约为5()。
启发:计量这么一大块的土地面积用“平方米”作单位,你觉得怎么样啊?
引导:在这里如果填“平方米”的话就不合适了,那样拙政园的占地面积比一个教室的地面还要小了,我们需要创造更大的单位……
引导:这里我们可以用“公顷”作单位。
谈话:测量和计算土地面积,通常用“公顷”作单位。
那你在哪用见过“公顷”作单位?
学生交流课前查找到的用公顷作单位的材料。
谈话:测量和计算土地面积,你会选谁作单位?
揭示课题: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认识公顷。
【设计说明:让学生复习已学过的面积单位,比划它们的大小,逐步回忆面积单位的产生过程。
创设“拙政园的占地面积5()”问题情境,引起认知冲突,引发学生学习大面积单位的学习需求。
】
二.自主探究,感悟公顷
谈话:看到“公顷”,你想了解什么?
引导:1公顷有多大呀?
公顷和平方米有什么关系吗?
在什么情况用公顷作单位?
还有没有其他的土地面积单位…?
谈话: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能找到问题的答案。
1、自学2分钟,学习1公顷的单位定义。
启发:1公顷有多大呀?
汇报:边长100米的正方形土地,面积是1公顷。
谈话:算一算1公顷是多少平方米?你是怎样算的?
学生汇报:100×100=10000(平方米)
所以:1公顷=10000平方米。
(学生变形式多读)
谈话:读了之后,从中你能发现公顷和平方米的进率是多少?
【设计说明:采用导学法,让学生提出问题,自学探究,集体交流等过程,激发学生自主探索获取知识的能力,提升学习能力。
】
2、初步感受1公顷的实际大小。
谈话:知道了1公顷就是10000平方米, 1公顷到底有多大?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
谈话:课前我们请28位同学围成一个边长约10米的正方形,面积大约是100平方米。
引导:你觉得100平方米大的正方形土地怎么样呀?
启发:100平方米已经很大了!
谈话:100平方米已经很大了,可以它离1公顷相比,差得远呢!
引导:继续往下算,多少个这样的正方形面积是1公顷?你是怎样想的?
根据学生汇报,交流思考过程。
同时要求孩子闭上眼睛先想一想面积100米地正方形土地,再在头脑中想象100个这样的正方形土地就是1公顷。
谈话:现在你对1公顷有什么体会?
3、小组合作,深入体会1公顷的实际大小。
谈话:课前我们每个小组的同学都测量了学校报告厅、礼仪广场、足球场、室内篮球场和教室的长和宽。
请计算出它们的面积大约是多少,大约多少个这样的面积就是1公顷。
出示合作学习单:
我们小组选择的场地是( ),它的长约是(),宽约是(),它的面积大约是(),算一算,大约()个这样的面积就是1公顷。
谈话:请每一个小组的一位代表把你的结论说给大家听,一起分享你的学习成果,好吗?
学生汇报后,再次请全体同学闭上眼睛,一起想象1公顷大约是1.3个我们学校的足球场那么大……
4、联系学校平面图继续感受1公顷的大小。
谈话:这是我们学校的平面示意图,想不想知道我们学校的那一块土地正好是1公顷?
谈话:从学校的足球上框出正好是1公顷的土地。
引导:你能不能估算出我们学校的占地面积大约是多少公顷?
出示地图:这是我们学校的周边地形图,你能找到苏州乐园吗?
引导:你能不能根据我们学校的大小估算出苏州乐园的占地面积。
【设计说明: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选择学生熟悉的篮球场、足球场、报告厅、礼仪广场等,在体验式活动中生成数学知识。
通过学生闭上眼睛展开空间想象,1.3个学校的足球场、28个学校的报告厅的占地面积大约是1公顷,加深学生对1公顷的理解。
】
三、分层练习,内化新知
谈话:下面运用我们这节课学习到的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1、出示初步练习:填写合适的面积单位。
⑴、天安门广场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广场,面积大约是40()。
⑵、北京的故宫是世界上最大的宫殿,占地面积约是72()。
⑶、学校计算机房的占地面积是96()。
⑷、笔记本电脑的屏幕大约是700()。
先让学生独自解答,然后同桌交流想法。
集体交流:你是怎样想的?
2、谈话:相信下面的单位换算题难不倒你们。
6公顷=()平方米
0.8公顷=()平方米
70000平方米=()公顷
9000平方米=()公顷
学生独自尝试后交流换算的想法。
谈话:把以平方米作单位的数量改写成以公顷作单位的数量时,可以用原来的数除以10000,或者直接把原来数的小数点向左移动四位。
2、解决实际问题:
一块平行四边形的菜地,底是250米,高是40米。
这块菜地有多少平方米?
合多少公倾?
先在书本上练习,再集体交流。
四、有机拓展、提升素养
谈话:自古就有:“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
下面老师带来了有关苏州园林的一段视频。
谈话:视频看完了,生活中的一些信息也就来了。
介绍狮子林、沧浪亭、怡园、留元等著名园林的占地面积等信息。
【设计说明:数学只有回归到生活中去,才会显示其价值,展示其魅力。
学生只有回到生活中去用数学,才能真正实现人人学习有价值的数学。
】
五、全课小结、课后延伸
谈话: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出示苏州市高新区图片。
谈话:老师最后还给你带来一道题:苏州高新区的占地面积大约是223()。
这里你会填写什么单位呢?
引导:这里填写“公顷”也不合适了,就需要更大的面积单位了。
谈话:是的,下节课我们继续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