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汤桥铆接工艺评定试验研究
- 格式:pdf
- 大小:158.48 KB
- 文档页数:3
箱梁焊接工艺评定试验方案编制:审核:审批:目录1 工程概况 (1)2 焊接工艺评定试验的依据及标准 (1)3 试验材料及设备 (1)3.1 母材 (1)3.2 焊接材料 (4)3.3 焊接设备 (5)4 焊接工艺评定试验 (5)4.1 对接焊缝工艺评定试验 (7)5 焊接工艺评定试验结果分析与评定 (17)5.1 焊缝强度 (17)5.2 韧性 (18)5.3 接头硬度 (18)5.4 宏观断面酸蚀试验 (18)6 圆柱头焊钉焊接工艺评定试验 (18)7 结论 (20)附图A接头宏观断面照片 (21)附图B 圆柱头焊钉焊接工艺试验照片 (23)工程概况大桥分为左右线,左线中心桩号为ZK16+642,孔跨布置为(5x30)m预应力混凝土T 梁+(3x60)m钢箱梁+(3x30)m预应力混凝土T梁,桥梁全长427m;右线中心里程为K16+645,孔跨布置(6x30)m预应力混凝土T梁+(3x60)m钢箱梁+(2x30)m预应力混凝土T梁,桥梁全长427m。
下部桥墩为桩柱式墩,桥台为肋板台,基础均为钻孔灌注桩。
焊接工艺评定试验的依据及标准焊接工艺评定试验以招标文件及设计图《铁路钢桥制造规范》(Q/CR 9211-2015)《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
试验材料及设备母材大桥钢结构钢板主要材质为Q345qD,应符合《桥梁用结构钢》(GB/T 714-2015)的规定。
根据本工程所用材料,焊接工艺评定试验选择板厚8、12、14、16、20、28、30共计7种规格的Q345qD钢板,钢板的力学性能及化学成分见下表1和表2。
表1 试验用钢板力学性能材质板厚(mm)炉号Rel(Mpa)Rm(Mpa)A(%)弯曲180°-20℃冲击功(KV2)(J)数据来源Q345qD≤50- ≥345≥490≥20完好≥120标准值Q345qDδ82090400851658123.5完好253225215质保书50658523.0完好210222245复验值Q345qDδ122050364843453630.5完好171173183质保书45254528.5完好168175180复验值Q345qDδ142050364845254932完好207181191质保书47054530完好182184193复验值Q345qDδ162050365144255930完好216235221质保书44554930完好202212229复验值Q345qDδ202050365444655828.5完好222228230质保书46060228完好234212225复验值Q345qDδ282050365241353630完好239260238质保书42152729.5完好235241231复验值Q345qDδ3020E03771444655926.5完好301276261质保书43955627完好265272259复验值表2 试验用钢板化学成分3根据本桥试验用钢板,选择与其相匹配的焊接材料,焊接材料应符合表3的规定,选用的焊材如表4。
老龄铆接钢桥承载能力评估与研究二十世纪初至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我国修建了大量的铆接钢桁架桥,并且至今仍在运营。
在各种自然因素和日益繁重的交通荷载作用下,这些老龄铆接钢桥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损伤,其承载能力已越来越受到桥梁管理部门的关注。
为确保老龄钢桥的使用安全,避免不必要的维护与更换,发展一套老龄钢桥承载能力评估系统十分必要。
以广州海珠桥为例,详细的阐述了老龄铆接钢桥承载能力评估的主要内容与方法,为以后此类桥梁承载能力的评估提供参考,具有较大的社会与经济价值。
标签:无损检测;剩余寿命评估;有限元分析;承载能力;安全性评估1引言广州海珠桥始建于1929年,为广州八景之一,位于市中心,横跨珠江,是市区南北交通要道。
该桥始建于1929年,1933年通车,原桥为三孔下承式简支桁架梁体系,经过以上历次改造,海珠桥现为三跨连续索桁混合结构,跨径布置为67.79+49.10+67.79=184.68m,总体布置见图1。
目前,随着广州市交通的发展,海珠大桥的交通量急剧增加,高峰时每小时机动车已达到3800余辆。
同时,大桥却因腐蚀、各种荷载的静力和动力作用,出现了大量的病害和损伤,直接威胁到桥梁的正常运营和安全性。
图1主桥总体布置图本文结合海珠桥全面检测评估项目,针对老龄铆接钢桥的病害,从多个方面(外观普查、无损检测、承载能力检算及失效分析、疲劳寿命评估)对此类桥梁的承载能力检测评估技术做了系统介绍,提供了一套完整的老龄钢桥承载能力评估系统,为以后同类老龄钢桥的评估提供参考,具有广阔的推广前景。
2基于外观普查及无损检测的评估方法及结果2.1外观普查外观普查内容主要包括上部结构、下部结构、桥面系普查。
(1)上部结构普查主要内容为钢结构病害检测和混凝土病害检测。
桥梁钢结构病害检测的构件为:主桁杆件、纵横梁、横向联结系、托架、铆钉等;检测时采用目测方法检查杆件锈蚀、永久变形、宏观裂纹、铆接断裂与缺失,采用锤子敲击检测铆钉的松动情况。
焊接工艺评定方案钦江大桥焊接工艺评定方案为了保证钦江大桥焊缝焊接质量,根据大桥结构特点及现场施工条件,特制定焊接工艺评定实施方案.。
1、引用标准1)、TB10212-98《铁路钢桥制造规范》2)、GB/T5117 《碳钢焊条》3)、GB/T14957 《熔化焊用钢丝》4)、GB/T8110 《气体保护电弧焊用碳钢、低合金钢钢丝》5)、GB/T5293 《埋弧焊用碳钢焊丝和焊剂》6)、HG/T2537 《焊接用二氧化碳》7)、GB-2651 《焊接接头拉伸试验方法》8)、GB-2653 《焊接接头弯曲及压扁试验方法》9)、GB-2650 《焊接接头冲击试验方法》2、大桥的主要焊接接头、焊接方法及焊接材料见表1表1 钦江大桥主要焊接接头型式表编号焊接方法母材规格焊接材料适用范围焊接位置接头型式1SAW(埋弧焊)φ720~1200H10Mn2,HJ431纵、环缝平焊(1G)60°80+116-282SMAW(手工电弧焊)φ720~1200X16-28J507 环缝水平固定焊(5G)255+5°2-3(16-28)3 GMAW+SMAW电弧焊)δ22(24、28) 加垫J507接头段环缝水平固定(5G)30°822-2864SMAW(电弧焊)δ22(24、28) 加垫J507接头段纵缝横焊(2G)30°8 22-2865SMAWδ10~16+δ16~28J507T、K型焊缝管45°固定位置焊(6FG)C区B区A或B区钢管相贯焊缝位置分区示意图支管主管细节B(侧部)当ψ由135°变到90°时,则F由0变化到tb/2。
6 GMAW+ SAW(气保焊+埋弧焊)δ20~22+δ28ER50-6H10Mn2、HJ431缀板与主弦管的焊缝平角焊(1FG)2-3720°注:其它接头型式按图纸要求3、焊接工艺评定1)、焊接工艺评定应以可靠的钢材焊接性能为依据,并在生产制作之前完成。
管与管对接焊接工艺评定报告JH/QR-4-A32焊接工艺评定报告编号:PQR-JH(GYPD)00编制:焊接责任:批准:诸暨市金猴游乐设备制造有限公司年月日焊接工艺评定报告目录序号报告名称报告编号页数1 焊接工艺评定报告PQR-JB(GYPD)07 12 焊接工艺评定指导书JR08-12 13 焊接工艺评定记录表JR08-12 14 焊接工艺评定检验结果JR08-12 15 材料质量证明书2008-05-08-6 16 焊接材料质量证明书COD268887-75 17 焊接评定试板施焊及焊缝外观检查记录JR08-12 18 理化分析试验报告2008LH-RCT268-004 2 91011121314151617181920焊接工艺评定报告工程(产品)名称工艺试板评定报告编号PQR-JB(GYPD)07委托单位诸暨市金猴游乐设备制造有限公司工艺指导书编号JR08-12项目负责人费良本依据标准《建筑钢结构焊接技术规程》(JGJ 81-2002)试样焊接单位诸暨市金猴游乐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施焊日期2008.10.18焊工汤洪飞资格代号TS6JSXG00542 级别Ⅰ母材钢号20#规格Ф140×6 供货状态长期生产厂新余新良钢管有限公司化学成分和力学性能名称C(%)Rn(%)Si(%)S(%)P(%)σs(RPa)σb(RPa)δ5(%)Ψ(%)A KV(J)标准合格证0.19 0.43 0.26 0.019 0.019 310/330 530/520 31/32 77 复验碳当量公式焊接材料生产厂牌号类型直径(RR)烘干制度(℃×h)备注焊条天津市金桥焊材集团有限公司J422 氧化钛钙Ф2.5/Ф3.2 200℃/1h焊剂或气体焊接方法手工电弧焊焊接位置钭45°焊接接头形式管与管对接焊接工艺参数见焊接工艺评定指导书清根工艺焊接设备型号BX1-500 电源及极性交流无极性预热温度(℃)层间温度(℃)后热温度(℃)及时间(Rin)焊后热处理评定结论:本评定按《建筑钢结构焊接技术规程》(JGJ 81-2002)规定,根据工程情况编制工艺评定指导书、焊接试件、制取并检验试样、测定性能,确认试验记录正确,评定结果为 合格 。
ICS 备案号: 安徽省地方标准DB34目次前言 (1)1 范围 (2)2 规范性引用文件 (2)3 术语 (4)4 基本规定 (5)4.1 一般要求 (5)4。
2 安装分项施工质量评定 (6)4.3 单元工程施工质量评定 (7)5 单元(安装分项)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评定表 (10)5。
1 包含安装分项的单元工程质量评定表 (10)5。
2 水工金属结构安装工程........................................ 错误!未定义书签。
5。
2水轮发电机组安装工程 (70)5.3水力机械辅助系统安装工程 (120)5.4发电电气设备安装工程 (150)5。
5变电电气设备安装工程 (235)5.6机泵安装工程 (281)附表A (301)(资料性附录) (301)金属结构与机电设备安装工程单元工程安装分项表 (301)附录B (308)表格填写要求 (308)前言本标准按照GB/T1。
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与编写》的规则起草。
本规范分为2个部分:--第1部分:土建工程;——第2部分:金属结构与机电设备安装工程.本标准由安徽省水利厅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代替了DB34/371-2003。
修订的主要内容:—-增加了术语;—-增加了基本规定,明确了评定程序,修改了单元(工序)工程评定标准,强化了在评定中对施工过程检验资料、施工记录的要求;—-改变了质量检验项目分类,将原标准中的“保证项目”、“基本项目”、“主要项目”、“一般项目"等统一规定为:“主控项目”和“一般项目”两类.本标准起草单位:安徽省水利工程质量监督中心站、安徽水安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滁州市宏源建设有限责任公司本标准起草人:欧岩峰、胡先林、许静华、张文清、赵雯、叶礼宏、汪惠芬、浦慎远、蔡传鑫、王维雅、吴建荣、惠周、张涌泉、程乙钊、乔业斌、肖桂林、张蕾、方玉涛、张茹、周琼、朱宏斌、陈天旭、吴正永、李磊.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评定标准细则第2部分:金属结构与机电设备安装工程1 范围本标准适用于安徽省境内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项目施工质量检验与评定。
墩铆、翻铆合格验证标准
摘要:
1.墩铆和翻铆的定义及作用
2.墩铆和翻铆合格验证的标准
3.我国在墩铆和翻铆方面的技术发展
4.提高墩铆和翻铆合格率的措施
正文:
墩铆和翻铆是金属结构连接的重要方式,它们主要通过将两个金属构件的端部加热至一定温度,然后利用墩铆或翻铆机将它们连接在一起。
这种连接方式具有强度高、密封性好、耐腐蚀等优点,广泛应用于汽车、船舶、飞机等行业。
为了保证墩铆和翻铆连接的质量和可靠性,我国制定了严格的合格验证标准。
首先,要对原材料进行检验,确保其符合相关标准。
其次,在墩铆和翻铆过程中,要严格控制加热温度、压力和铆接时间等参数,以保证连接强度。
最后,对完成的墩铆和翻铆件进行力学性能测试、密封性试验和外观检查,确保其质量达标。
近年来,我国在墩铆和翻铆技术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步。
我国自主研发的墩铆和翻铆设备性能优良,不仅能满足国内市场的需求,还成功出口到国际市场。
此外,我国还加大了在墩铆和翻铆技术研究方面的投入,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科研成果。
为了进一步提高墩铆和翻铆的合格率,我国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
首
先,加强对操作工人的培训,提高其操作技能和质量意识。
其次,优化生产工艺和质量管理体系,降低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最后,推广先进的检测技术和设备,确保及时发现潜在的质量问题,从而提高合格率。
总之,墩铆和翻铆合格验证标准是保证金属结构连接质量的重要手段。
金属保温层铆接工艺评定报告编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校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批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常州东方今创机械制造有限公司金属保温层铆接工艺评定报告1.适用范围:本工艺评定报告根据“TH01-TB1”《反应堆压力容器金属保温层设备规格书》和设备图纸技术要求,规定了金属保温层铆接技术规范,适用于设备的铆接生产。
2.有关技术要求:2.1 结构简图(如图1)图1 铆接结构简图2.2 不锈钢开口型抽芯铆钉技术要求:图2 铆钉简图铆钉选用规格(见图2)φ3.2×7 GB12618 1Cr18Ni9.铆钉抗剪强度(单只)≥1875N。
抗拉强度(单只)≥2360N。
3.铆接设备、工装夹、工具:a. φ6mm电钻(风钻)。
b. 钻孔夹具。
c. 100×150mm弓形夹。
d. SLM-CH型(Q/YSVF18)抽芯铆钉手动枪、电动抡。
e. φ3.3钻头。
f. φ3.1尖冲。
g. φ3.0定位销。
4.铆接工艺技术规范:铆接工作应在外盖板与槽钢等零件组焊后进行。
4.1划线、定位、钻孔、铆接制作试样。
a. 按图纸技术要求制作抗剪试样(见图3),试样材料SUS304,铆钉见2.2条。
图3 铆接抗剪试样简图(试样数量8件)b. 将试样作抗剪试验:通过抗剪试验,其单点铆接抗剪强度平均值为2390N。
c. 试验结论:试验抗剪强度2390N≥铆钉抗剪强度1875N。
4.2 设备组件的铆接:4.2.1划线、定位、钻孔按图4分别用弓形夹或钻孔夹具将内盖板与槽钢一起划线、定位、钻孔,钻孔直径φ3.3mm,允许偏差0.1mm,孔粗糙度不低于,铆钉孔间距允许偏差1.5mm;铆钉孔边距允许偏差1.0mm;钻孔时应避免钻头打滑伤及不锈钢表面。
图4 用弓形或夹具划线、定位、钻孔示意图4.2.2 工件清理:钻孔后必须将工件内部的脏物清理干净;如有油污允许用少量丙酮软布进行擦洗,待丙酮挥发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
桥梁铆接工艺流程
夫桥梁之建造,匠心独运,工艺精湛。
其中,铆接之法,乃系结构联结之一大要术也。
今吾将述其工艺流程,以观古人之智慧,窥现代之技艺。
初,设计者依桥梁之规模、用途,绘制精细图纸,度材量用,筹算精确。
如《考工记》所云:“审曲面势,以饬五材。
”言其审慎测量,精于选材也。
次,工匠依图施作,取铁之坚韧,铜之韧性,以火炼之,锻打成铆钉。
斯时,火光映照,汗水滴落,犹见古时炉火纯青,铿锵有力。
继之,将制好之铆钉与构件妥帖配合。
或以冷铆,力使钉入;或以热铆,火其一端,使之膨胀,便于安装。
此法,亦似古人铸剑,火候既得,剑自锋利。
然后,对铆接处加以锤击,确保其牢固无间。
如《周易》曰:“天地定位,刚柔相摩。
”言其结构稳固,互相契合也。
终,检验其成果,确保每一环节无误。
若有所差池,则返工重造,务必尽善尽美。
此乃匠人之心志,亦为工艺之严谨。
如是,桥梁铆接工艺流程,讲究精密与和谐,体现古今工艺之传承与发展。
夫桥梁,承载往来,连接山川,其坚固与否,关乎民生国计。
故不可不慎之又慎,精益求精。
昔人有言:“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今之桥梁铆接,正是此言之最佳诠释。
工艺之精进,非但体现匠人之智慧,亦是时代进步之明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