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三首课时练
- 格式:ppt
- 大小:56.50 KB
- 文档页数:1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古诗词三首课时练(含答案)古诗词三首课时练第一课时一、一字多音我会选。
xiǔsù1.昨天晚上,我在同学家住了一宿()。
2.下了晚自习,同学们都要回宿()舍。
二、读拼音,写汉字。
黄昏时分,一只蜻蜓xú xú()落在xīshū()的 lí bɑ()上,准备要在这儿借sù()一晚。
三、火眼金睛,辨字组词。
宿()未()径()菜()宜()味()经()彩()四、读读古诗,说说自己的理解。
1.这首诗是________代诗人________写的。
诗中描写了________种景物,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表达了诗人之情。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句写出了儿童在花丛中捕蝶的欢乐情景。
【答案】一、徐徐篱笆生疏二、住宿适宜未来品味小径经过白菜彩色三、1.xiǔ 2.sù四、1.宋杨万里 6 篱落、一径、枝头儿童黄蝶菜花对田园生活的喜爱2.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第二课时一、拼一拼,写一写。
傍晚时分,夕阳照在xī()疏的篱笆上,几只qīnɡ tínɡ()正落在上面休息。
二、形近字组词。
梅()麦()唯()蛱()海()青()惟()峡()三、一字多音,我会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1.今天得到老师的表扬,我很高兴(xīng)。
()2.刚才听到爸爸说要给我买台电脑,我听后兴(xīng)奋极了。
()3.日长(cháng)篱落无人过。
()四、读读诗句,理解词语和句子。
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1.篱落:蛱蝶:惟有:2.说说读了这两句诗,你眼前浮现出怎样的画面?【答案】一、稀蜻蜓二、梅子小麦唯一蛱蝶大海青草唯有山峡三、1.× 2.√3.√四、1.篱笆蝴蝶的一种只有 2.天长了,农民忙着在地里干活,中午也不回家,门前没有人走动;只有蜻蜓和蝴蝶绕着篱笆飞来飞去。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17.古诗三首课时练一、选择题1.下列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A.水光潋滟晴方.好(正)B.天门中断楚江..开(清澈的江水)C.山色空蒙雨亦.奇(也)D.白银盘里一青螺..(这里用来形容洞庭湖中的君山)2.人间四月芳菲尽,。
()A.千朵万朵压枝低B.山寺桃花始盛开C.不知转入此中来3.下列诗句不是描写秋天的一项是()A.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B.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C.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D.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给加点的字词选择正确的解释。
4.山色空蒙..雨亦奇()A.空空荡荡的样子。
B.云雾迷茫的样子。
5.碧水东流至此回...()A.到这里回还。
B.回到这里。
6.《饮湖上初晴后雨》诗人抓住()的特征来描绘西湖的风采神韵。
A.春季鲜花B.夏季时雨时晴C.秋季西子二、诗词曲鉴赏古诗赏析。
望天门山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7.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__代诗人______________。
8.诗中的天门山给人以雄伟壮观之美从哪些地方可以感受到?请具体谈谈。
______________________饮湖上初晴后雨,。
,。
9.默写古诗。
10.诗中的“西子”指________。
11.下列对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方:正。
B.亦:也。
C.欲:贪心。
D.潋滟:波光闪动的样子。
12.诗的前两句描写了西湖________和雨天的景象。
13.诗中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_____比作______,突出了西湖的_______。
14.在诗中,诗人_________(谁)用奇妙而贴切的比喻写出了西湖的美。
诗中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诗中描写雨中西湖周围的群山迷迷茫茫、若有若无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
三、填空题16.给下列生字注音。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21.古诗三首课时练一、选择题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1.万里长征人未还.()A.回报他人B.归来C.仍然2.不教.胡马度阴山()A.传授知识B.令,使C.教育,教导3.欲.饮琵琶马上催()A.需要B.希望C.正打算4.生当作人杰..()A.才能出众的人B.超乎寻常C.优秀5.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归还.(huán)琵琶.(bā)项.羽(xiànɡ)B.鬼.怪(ɡuǐ)出塞.(sài)胡.子(hú)C.亦.可(yì)将.来(jiānɡ)堵塞.(sài)6.下列句子停顿错误的一项是()。
A.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B.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C.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7.“欲饮琵琶马上催”中“欲”的意思是()A.将要B.欲望C.想8.《出塞》是一首()。
A.山中田园诗B.赠友送别诗C.边塞诗9.王昌龄是()代诗人。
A.宋B.唐C.清10.下面的诗是王昌龄所作的是()。
A.《清明》B.《回乡偶书》C.《从军行》11.《凉州词》是一首()。
A.送别诗B.边塞诗C.赠友送别诗12.“度”的意思是()。
A.越过B.度过C.过度二、诗词曲鉴赏古诗小考场。
凉州词(唐)王翰13.解释词语。
欲:________沙场:________君:________莫:________古来:________14.这首诗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________。
意思是:______________。
15.这首诗表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外美文欣赏。
江雪[唐]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16.诗中“_____、_____、_____、_____”几个字准确形象地刻画出诗人倔强、孤独的精神面貌。
3古诗词三首第一课时一、看拼音写词语。
déxíng xǐ quèchán míng dào zi ()()()()二、解说加点字。
1.日暮客愁..新2.江清月近人...未遮山3.黑云翻墨..望湖楼下水如天4....5.明月别.枝惊鹊6.路转溪桥忽见.三、以下对《宿建德江》一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A.此诗先写羁旅夜泊,再叙日暮添愁;而后写到宇宙广袤安静,明月伴人更亲。
B.第一句点题,也为下边写景抒怀做了准备;第二句“日暮”是“客愁新”的原由。
C.最后两句,由于“野旷”因此天低于树,由于“江清”因此月能近人,天和树、人和月的关系,写得适合传神。
D.此诗前两句借景抒怀,后两句为触景抒怀。
参照答案第一课时一、品德喜鹊蝉鸣稻子二、 1.作者为思乡而忧思不堪 2.倒映在水中的月亮仿佛来凑近人3.指黑云笼盖,翻腾如墨4.远眺望去,水天一色,连成一片5.走开6.同“现”三、 D3古诗词三首第二课时一、翻译诗句。
1.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2.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3.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二、读句子,依据提示达成练习。
明月别枝惊鹊,。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1.这首词的词牌名是,词题是。
2.把词中的空缺处增补完好。
3.词中的“见”读,它的意思与“”同样。
4.词中描绘的光景有、、、、、、、。
参照答案第二课时一、1.乌云翻腾像泼洒的墨汁还没有遮住山,白花花雨点似珍珠乱蹦乱跳窜上船。
2.把小船停靠在烟雾迷茫的小洲,日暮时分新愁又涌上客子心头。
3.在稻谷的香气里,人们讨论着丰产的年成,耳边传来一阵阵青蛙的喊声,仿佛在说着丰产年。
二、 1.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2.清风子夜鸣蝉3.xiàn现4.月鹊蝉蛙星雨店桥。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21.古诗三首课时练一、选择题1.下列诗句中没有写到边塞情景的是( )A.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B.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C.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D.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切山。
2.下列没有运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B.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C.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D.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给下列诗句中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意思。
3.西湖歌舞几时休.()A.歇息B.停止C.完结(多指失败或死亡)4.王师北定.中原日()A.平静;稳定B.平定;收复C.必定;一定5.万马齐喑究可哀.()A.悼念B.怜悯C.悲伤;悲痛6.江枫渔火对.愁眠()A.面对B.对待C.相合;适合7.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没有用错的一项是()A.我们老师口才好,讲起道理夸夸其谈....。
B.王老师对我们可好了,说话总是甜言蜜语....的。
C.同学们都聚精会神....地听老师讲课。
D.目前,正值北京黄金季节,各国游客纷至沓来....。
8.下面属于词牌名的是()A.《山居秋瞑》B.《枫桥夜泊》C.《长相思》D.《长歌行》二、诗词曲鉴赏课外阅读。
宿建德江①[唐]孟浩然移舟②泊③烟渚④,日暮客⑤愁⑥新。
野⑦旷⑧天低树⑨,江清月近人⑩。
(注释)①建德江:指新安江流经建德(今属浙江)西部的一段江水。
②移舟:划动小船。
③泊:停船靠岸。
④烟渚(zhǔ):指江中雾气笼罩的小沙洲。
⑤客:指作者自己。
⑥愁:为思乡而忧思不堪。
⑦野:原野。
⑧旷:空阔远大。
⑨天低树:天幕低垂,好像和树木相连。
⑩月近人:倒映在水中的月亮好像来靠近人。
9.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诗中哪个字最能表达诗人的这种情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下面是对第一句诗“移舟泊烟渚”在全诗中所起的作用的描述,其中不恰当的一项是()A.第一句诗中,“移舟”是划动小船的意思,“泊”字点出题目中的“宿”字。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课《古诗词三首》课时练(附答案)第一课时一、拼一拼,写一写。
傍晚时分,夕阳照在xī()疏的篱笆上,几只qīnɡtínɡ()正落在上面休息。
二、形近字组词。
梅()麦()唯()蛱()海()青()惟()峡()三、一字多音,我会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1.今天得到老师的表扬,我很高兴(xīng)。
()2.刚才听到爸爸说要给我买台电脑,我听后兴(xīng)奋极了。
()3.日长(cháng)篱落无人过。
()四、读读诗句,理解词语和句子。
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1.篱落:蛱蝶:惟有:2.说说读了这两句诗,你眼前浮现出怎样的画面?【答案】一、稀蜻蜓二、梅子小麦唯一蛱蝶大海青草唯有山峡三、1.×2.√3.√四、1.篱笆蝴蝶的一种只有 2.天长了,农民忙着在地里干活,中午也不回家,门前没有人走动;只有蜻蜓和蝴蝶绕着篱笆飞来飞去。
一、一字多音我会选。
xiǔsù1.昨天晚上,我在同学家住了一宿()。
2.下了晚自习,同学们都要回宿()舍。
二、读拼音,写汉字。
黄昏时分,一只蜻蜓xúxú()落在xīshū()的líbɑ()上,准备要在这儿借sù()一晚。
三、火眼金睛,辨字组词。
宿()未()径()菜()宜()味()经()彩()四、读读古诗,说说自己的理解。
1.这首诗是________代诗人________写的。
诗中描写了________种景物,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表达了诗人之情。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句写出了儿童在花丛中捕蝶的欢乐情景。
【答案】一、徐徐篱笆生疏二、住宿适宜未来品味小径经过白菜彩色三、1.xiǔ 2.sù四、1.宋杨万里 6 篱落、一径、枝头儿童黄蝶菜花对田园生活的喜爱2.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一、给加粗字选择正确读音。
3 古诗词三首分层作业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1.用“\”画去下面句子中加点字的错误读音。
(1)湖泊(bópō)上停泊(bópō)着很多船只。
(2)我把刚发下来的试卷(juǎn juàn)卷(juǎn juàn)起来放进了书包里。
(3)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zhuǎn zhuàn)溪桥忽见(jiàn xiàn)。
2.给加点词语选择正确的解释。
(1)移舟泊烟渚( )A.水中间的小块陆地B.堵塞(2)明月别枝惊鹊( )A.横斜的树枝B.别开树枝(3)旧时茅店社林边( )A.长满茅草的客舍B.用茅草盖的旅舍(4)黑云翻墨未遮山( )A.翻开的墨盒B.打翻的墨汁3.下面对《宿建德江》一诗不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第一句点题,也为下面写景抒情作了准备;第二句“日暮”是“客愁新”的原因。
B.最后两句因为“野旷”,所以天低于树,因为“江清”所以月能近人,天和树、人和月的关系写的恰当逼真。
C.此诗先写羁旅夜泊,再叙日暮添愁,最后写到宇宙广袤宁静,明月伴人更亲。
D.此诗前两句借景抒情,后两句触景抒情。
4.关于《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一词,下列叙述错误的一项是()A.“西江月”是这首词的词牌名,“夜行黄沙道中”是这首词的题目。
B.熟悉的月、蝉、蛙、星、雨、桥等景物巧妙地组合,让我们感受到一种恬静的美。
C.词的下片由静而动,由景到事,突然的雨,扰乱了作者夜行乡间的乐趣。
5.主题探究,文意解读。
(1)《宿建德江》的作者是________代诗人_________,这首诗运用了_______(A.借景抒情B.借物抒情)的写作手法。
(2)《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的作者是宋代诗人_________,写的是________季急雨中西湖景色的变幻多姿,表现了西湖景色的奇特。
21古诗词三首第一课时一、读拼音,写字词。
sūn chóu bó pàn祖()发()停()河()sì yú mián()中()树夜不能()二、补全诗(词)句,并解释加点词语。
1.归浣女..,。
歇.,王孙..。
浣女:歇:王孙:2.乌啼.,愁眠.。
啼:眠:3.风一更.,,聒.碎,。
更:聒:第二课时一、分析句子,选择正确的答案。
1.《山居秋暝》的作者是,“暝”的意思是。
( )A.王维日落时分,天色将晚。
B.张继苦苦思索2.《枫桥夜泊》一诗中作者听到的有()。
A.月落寒山寺B.乌啼夜半钟声3.“夜深千帐灯”中的“千帐”指的是()。
A.有一千座帐篷亮着灯B.有许许多多的帐篷亮着灯。
二、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描绘了秋天雨后山间的美景。
()2.“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中的“愁”字写出了诗人的心情。
()3.《长相思》的作者是清代纳兰性德,“长相思”是词牌名。
()4.“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语序倒装,正确的语序应为“浣女归竹喧闹,渔舟下莲动。
”()参考答案:第一课时一、孙愁泊畔寺榆眠二、1.竹喧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自可留洗衣物的女子。
尽。
原指贵族子弟,此处指诗人自己。
2.月落霜满天江枫渔火叫。
睡觉。
3.雪一更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一夜分成五更,每更大约两小时。
声音嘈杂,这里指风雪声。
第二课时一、1.A 2.B 3.B二、1.× 2.√ 3.√ 4. √课后小知识--------------------------------------------------------------------------------------------------小学生每日名人名言1、读书要三到:心到、眼到、口到2、一日不读口生,一日不写手生。
3、天生我材必有用。
──李白4、学习永远不晚。
——高尔基5、天才出于勤奋。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4.古诗三首课时练1.看拼音,写词语。
hán shān (________)cán jú(________)shuānɡyè(________)zènɡsònɡ(________)chénɡsè(________)shíjìnɡ(________)2.辨字组词。
首(________)刘(________)君(________)道(________)对(________)军(________)径(________)增(________)桃(________)经(________)赠(________)挑(________)3.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把序号填在括号里。
(1)“行”读音:①háng ②xíng 人行.道(_____)银行.(_____)步行.(______)(2)“处”读音:①chǔ②chù处.分(____)到处.(_____)处.理(_____)4.写出下列词语的意思。
山行:___________ 远上:_____________ 寒山:___________ 石径:______________ 荷尽:___________ 菊残:______________ 傲霜:___________ 萧萧:______________ 客情:___________ 促织:______________5.根据意思或情境写诗句。
(1)停下车来,是因为喜爱枫林晚景,那经霜的枫叶竟比二月的鲜花还要火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您要记住啊,一年中最美好的光景,就是这橙子黄了、橘子绿了的初冬时节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一阵阵飒飒的梧桐叶响,传送着秋的声音;江面上凄冷的秋风,引起我无尽的思乡愁情。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17.古诗三首课时练基础练习一、用“√”选择下列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家庭(tīng tíng)相宜(yí yì)饮料(yǐn yìn)抹布(mā mǒ)他连续磨(mó mò)面几天几夜,累得筋疲力尽,脚上也磨(mó mò)了几个大泡。
二、看拼音,写字词。
雨后chū()晴,yáo wàng()楚江,江面yín()光闪闪,一艘fān chuán()正gū()独地航行。
三、选择题。
四、1.下列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 )。
五、A.水光潋滟晴方好(正) B.天门中断楚江开(清澈的江水)六、C.山色空蒙雨亦奇(也) D.白银盘里一青螺(这里用来形容洞庭湖中的君山)七、2.下列诗句朗读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
八、A.天门/中断/楚江开 B.孤帆/一片/日边来九、C.欲把/西湖/比西子 D.白/银盘里/一青螺十、3.下列诗句与风景名胜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 )。
十一、A.两岸青山相对出(天门山) B.碧水东流至此回(黄河)十二、C.水光潋滟晴方好(西湖) D.潭面无风镜未磨(洞庭湖)十三、四、品读诗句,完成练习。
十四、1.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十五、(1)从句中可以看出,诗人是在 (哪里)观赏风景的。
十六、(2)“出”字使本来静止不动的山有了动态美,从中可以感受到诗人的心情。
2.水光潋滟晴方好,色空蒙雨亦奇。
3.诗句是从和两种不同天气人手进行描写的,“”和”展现了诗人对不同天气下景色的美的赞叹。
五、观察图片,按要求填空。
看到图中的两座山,我想起本课所学的一首诗:,。
,。
能力提升六、对比阅读,完成练习。
望洞庭兰溪①棹歌②[唐]刘禹锡 [唐]戴叔伦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凉月如眉挂柳湾③,越中山色镜中看。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兰溪三日桃花雨⑤,半夜鲤鱼来上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