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心整理 云南新纲要信息技术小学四年级下册教案 全册
- 格式:pdf
- 大小:6.53 MB
- 文档页数:32
新纲要云南省实验教材《信息技术》第4册教案目录第一单元“桌面变变变”——操作系统初步1、为桌面设置美丽的背景2、给屏幕设置安全“屏障”3、设置个性“桌面”4、查阅日期和时间第二单元“破坏草”之谜——因特网初步5、探索破坏草的秘密6、可怕的外来入侵生物7、外来入侵生物控制8、外来入侵生物研讨会第三单元班级课外阅读状况调配——word 提高9、设计制作调查表10、调整调查表11、统计调查表结果12、制作调查表13、报告交流会第四单元综合活动——梅花鹿朋朋的体重14、梅花鹿朋朋的饮食报告15、梅花鹿的新食谱16、谁给梅花鹿的午餐买单第1课为桌面设置美丽的背景教学目标:1、学会如何设置桌面背景及一些技巧。
2、和同学交流自己设置的桌面背景并说说设置的理由。
3、将桌面背景恢复原状。
教学准备:桌面壁纸图片文件教学课时: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给计算机设置五彩缤纷的“桌面背景”让显示器的效果更具个性。
出示几张桌面背景图片学生欣赏。
二、设置桌面背景(1)谁会设置?谁来试试看?读读书上有关设置的介绍方法:第一步:启动“显示”属性。
第二步:选择背景“列表”中的图片设置为桌面背景。
第三步:选择其他图片作为背景。
第四步:设置桌面背景的不同效果。
三、桌面背景效果交流1、谁来把自己设置的桌面背景展示给同学们看看。
2、桌机的设置很多时候反映了主人的性格、喜好和心情。
四、桌面背景改回原状在公共机房,因为计算机是供大家使用的,所以不能根据自己的喜好随意更改桌面背景,同学们可以在自己的计算面上应用学会的本领。
说一说:设置计算机“桌面背景”的步骤是什么?在改变桌面背景时“游览”图片的方法你曾经用过吗?在什么情况下用过?你觉得什么样的图片更适合设为桌面背景?第二课时一、简单复习上节课的知识二、技能练习:1、图1-10是一幅图片被设为桌面背景时选取不同位置的样子,你能判断出它们各是哪种效果吗?2、在老师发的图片中选择自己喜欢的图片将相关图片作为桌面背景。
四年级下册信息技术全册精品教案教学设计电子备课一、教学内容本教案依据四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教材,主要围绕第三章“计算机基本操作”和第四章“运用Word进行文档编辑”进行设计。
详细内容涵盖计算机基本硬件和软件认识、操作系统基础使用、Word基本操作、文档编辑与格式设置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计算机基本操作,解硬件和软件基本概念。
2. 培养学生运用Word进行文档编辑能力,掌握文档格式设置、段落调整等技巧。
3. 培养学生信息素养,提高他们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计算机硬件和软件认识,Word文档高级编辑技巧。
2. 教学重点:计算机基本操作,Word文档基本编辑与格式设置。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PPT课件、计算机。
2. 学具:教材、练习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计算机在日常生活中应用,让学生解计算机重要性,激发学习兴趣。
2. 讲解计算机基本操作(10分钟)按照教材第三章内容,详细介绍计算机硬件、软件知识,并进行现场演示。
3. 例题讲解(10分钟)以第四章内容为例,讲解Word文档基本编辑和格式设置,让学生跟随操作。
4. 随堂练习(10分钟)分组让学生进行计算机基本操作和Word文档编辑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5. 课堂互动(10分钟)学生展示练习成果,教师点评并解答疑问。
六、板书设计1. 计算机硬件与软件认识2. Word文档编辑与格式设置3. 课后作业及拓展问题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计算机硬件和软件作用。
(2)运用Word制作一份个人简历,要求包括:基本信息、教育背景、技能特长等。
答案:(1)硬件:计算机硬件是计算机系统实体部分,包括主机、显示器、键盘、鼠标等。
软件:计算机软件是用来控制计算机硬件运行指令集合。
2. 拓展延伸:(1)解计算机操作系统发展历程。
(2)学习使用Word其他功能,如插入图片、表格等。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信息技术下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附教学反思)教案设计课程简介本课程是针对小学四年级学生的信息技术课程,下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旨在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提高他们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教学目标- 了解计算机硬件的基本组成和作用;- 理解操作系统的概念和基本功能;- 掌握文字处理软件的基本操作和功能;- 研究使用互联网进行信息搜索和浏览;- 了解网络安全和网络道德的基本知识。
教学内容1. 计算机硬件的基本组成2. 操作系统的概念和基本功能3. 文字处理软件的基本操作和功能4. 互联网的使用5. 网络安全和网络道德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了解学生对计算机和互联网的了解程度。
2. 展示:通过展示计算机硬件的实物和操作系统的界面,引发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
3. 指导:教师讲解计算机硬件的组成和作用,操作系统的概念和基本功能。
同时,指导学生使用文字处理软件进行基本操作和功能的实践。
4. 实践:学生练使用文字处理软件进行文字输入、编辑和格式设置等操作。
5. 探究:教师引导学生使用互联网进行信息搜索和浏览,并讲解网络安全和网络道德的基本知识。
6. 总结:学生进行教学知识的总结,并自主完成作业。
7. 反思: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教学反思,反思自己在研究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之处。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我发现学生对计算机和互联网的兴趣很大,参与度高。
他们通过实践操作和探究研究,掌握了计算机硬件的基本组成和操作系统的基本功能。
同时,学生也通过互联网的使用,了解到了网络安全和网络道德的重要性。
然而,我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一部分学生在实践操作中存在一些困难,需要额外的指导和帮助。
此外,部分学生对网络安全和网络道德的意识还不够明确,需要进一步加强教育。
针对上述问题,我将在下一节课中加强实践操作环节的指导,提供更多实例和练内容,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
同时,我还将引入案例讨论和互动游戏等活动,加深学生对网络安全和网络道德的理解和认识。
信息技术小学教学设计(2022-2023学年度下学期)学科:小学信息技术年级:四年级班级:教师:第一单元单元分析一、教材分析我们都希望每天能看到蓝蓝的天空,呼吸到新鲜的空气,生活中到处是青山绿水、鸟语花香,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要拥有优美的生活环境,需要每一个人都爱护环境、保护环境,而正确地处理生活垃圾,就是爱护环境最好的方式之一。
如何正确地处理生活垃圾?生活垃圾分类是怎么回事?为什么国家要推行生活垃圾分类?让我们利用网络,收集相关信息,探寻生活垃圾分类的知识吧。
本单元,我们将学习使用搜索引禁,搜索互联网上的图片、文字、视频等信息,并在搜索过程中,了解如何提取合适的搜索关键词:学习如何对搜索到的信息进行初步筛选,并养成从权威网站获取可靠信息的习惯。
二、教学目标1.了解信息获取途径的多样性;认识搜索引擎;学会使用关键词查找所需信息;学会利用搜索引擎的分类搜索功能查找所需的文宇、图片、视频等信息。
2.学会使用多个关键词搜索信息;了解辨别网站信息真伪的方法,学会初步筛选信息。
三、教学重难点1.学习如何在茫茫的网络海洋中利用搜索引擎,使用合适的关键词,搜索关于生活垃圾分类的文字、图片和视频信息。
2.学习使用多个关键词搜索信息,提高搜索效率;学习怎么辨别网站信息,对搜索到的信息进行初步筛选。
四、课时安排课题课时安排第1课搜索引擎1-2课时第2课搜索技巧及信息筛选1-2课时课题第1课搜索引擎课型新授课一备教师授课教师授课时间课标分析建立对计算机的感性认识,了解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学习、使用计算机的兴趣和意识。
教材分析本节课,我们将学习使用搜索引擎,搜素互联网上的图片、文字、视频等信息,并在搜素过程中,了解如何提取合适的搜索关键词。
学情分析本年级学生对信息技术学科的学习兴趣较浓,学习积极性高,有较强的动手欲望。
但也有少数学生由于学习态度不够端正,目的不够明确,知识掌握不够牢固,上课时较为活跃,不太遵守课堂纪律。
四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教案全册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技能,如开关机、使用鼠标和键盘等。
(2)学会使用常用的应用程序,如记事本、画图等。
(3)了解网络的基本概念,学会使用网络资源。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和信息素养。
(2)学会与他人合作,培养团队精神。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爱好,提高信息素养。
(2)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二、教学内容第1课:计算机的基本操作1. 教学目标:(1)了解计算机的基本组成。
(2)学会开关机、使用鼠标和键盘等基本操作。
2. 教学内容:(1)计算机的组成及其功能。
(2)开关机的操作步骤。
(3)鼠标和键盘的使用方法。
第2课:使用记事本1. 教学目标:(1)了解记事本的作用。
(2)学会使用记事本进行文字录入和编辑。
2. 教学内容:(1)记事本的作用及其界面布局。
(2)文字录入和编辑的方法。
第3课:使用画图工具1. 教学目标:(1)了解画图工具的基本功能。
(2)学会使用画图工具进行简单的图形绘制。
2. 教学内容:(1)画图工具的功能及界面布局。
(2)基本图形的绘制方法。
第4课:互联网的基本使用1. 教学目标:(1)了解互联网的基本概念。
(2)学会使用互联网查找信息。
2. 教学内容:(1)互联网的基本概念及其作用。
(2)使用浏览器查找信息的方法。
第5课:电子邮件的使用1. 教学目标:(1)了解电子邮件的基本概念。
(2)学会使用电子邮件进行收发邮件。
2. 教学内容:(1)电子邮件的基本概念及其作用。
(2)使用电子邮件客户端收发邮件的方法。
三、教学方法1. 采用任务驱动法,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
2. 采用分组合作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 教师示范,学生跟随,及时反馈,指导学生解决问题。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计算机操作能力的提高。
2. 学生信息素养的提高。
四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教案全册第一章:认识计算机教学目标:1. 了解计算机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2. 学习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如开关机、使用鼠标等。
教学内容:1. 计算机的定义和发展历程。
2. 计算机的组成部分及功能。
3. 学习计算机的基本操作。
教学活动:1. 教师讲解计算机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2. 学生跟随教师学习计算机的基本操作。
3. 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
教学评价:1. 学生能说出计算机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2. 学生能熟练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
第二章:操作系统的基本使用教学目标:1. 学习操作系统的使用方法。
2. 学会文件的管理和保存。
教学内容:1. 操作系统的概念和作用。
2. 学习操作系统的使用方法。
3. 文件的管理和保存方法。
教学活动:1. 教师讲解操作系统的概念和作用。
2. 学生跟随教师学习操作系统的使用方法。
3. 学生实践文件的管理和保存。
教学评价:1. 学生能说出操作系统的概念和作用。
2. 学生能熟练掌握操作系统的使用方法。
3. 学生能正确管理和保存文件。
第三章:文字处理软件的使用教学目标:1. 学习文字处理软件的基本使用方法。
2. 掌握文字的输入、编辑和排版技巧。
教学内容:1. 文字处理软件的概念和作用。
2. 学习文字处理软件的基本使用方法。
3. 文字的输入、编辑和排版技巧。
教学活动:1. 教师讲解文字处理软件的概念和作用。
2. 学生跟随教师学习文字处理软件的基本使用方法。
3. 学生实践文字的输入、编辑和排版。
教学评价:1. 学生能说出文字处理软件的概念和作用。
2. 学生能熟练掌握文字处理软件的基本使用方法。
3. 学生能正确进行文字的输入、编辑和排版。
第四章:网络的基本使用教学目标:1. 了解网络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2. 学会使用网络进行信息搜索和交流。
教学内容:1. 网络的概念和作用。
2. 学习使用网络进行信息搜索和交流。
教学活动:1. 教师讲解网络的概念和作用。
2. 学生跟随教师学习使用网络进行信息搜索和交流。
•课程介绍与目标•计算机基础知识•办公软件应用技能培养•网络安全与文明上网教育目•编程思维与算法初步认识•多媒体技术应用探索录信息技术课程概述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旨在培养学生信息素养和计算机应用能力的课程。
课程内容包括计算机基础知识、操作系统、办公软件、网络基础等方面。
通过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的计算机操作技能,提高信息获取、加工、处理和应用的能力。
010204四年级下册教学内容文字处理软件的基本操作,如输入、编辑、排版和打印等。
表格处理软件的基本操作,如创建、编辑和格式化表格等。
网络基础知识,如浏览器的使用、搜索引擎的使用和电子邮件的发送与接收等。
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如图像处理、音频处理和视频处理等。
03熟练掌握表格处理软件的基本操作,能够制作简单的表了解网络基础知识,能够使用浏览器搜索信息、发送电教学目标与要求0103020405评价方式与标准01020304计算机硬件组成中央处理器(CPU)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计算机软件分类及功能系统软件应用软件1 2 3操作系统概念及功能常见操作系统基本操作操作系统简介与基本操作文件管理与数据存储原理文件与文件夹概念01文件类型与打开方式02数据存储原理03文字处理软件Word基本功能介绍表格处理软件Excel基础操作指南与编辑01040203数据的排序、筛选和分类汇公式与函数的使用技巧PowerPoint软件界面及视图方式01演示文稿制作软件PowerPoint入门技巧幻灯片的创建、编辑和格式化02插入图片、声音、视频等多媒体元素03幻灯片动画效果的设置方法04演示文稿的放映与打印05办公软件综合应用实例演练Excel数据处理与分析案例解析网络安全概念及重要性阐述网络安全定义网络安全的重要性病毒攻击恶意软件通过网络传播,破坏计算机系统或窃取个人信息。
防范措施包括安装杀毒软件、定期更新系统补丁、不打开未知来源的链接或文件等。
网络诈骗通过虚假信息、冒充他人等方式骗取财物或个人信息。
四年级信息技术下册全册教案第一章:网络的基本概念1.1 网络的定义让学生了解网络的定义,知道网络是一种通过电子设备连接全球的信息系统。
举例说明网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上网浏览、发送邮件、玩游戏等。
1.2 网络的分类让学生了解不同类型的网络,如局域网、广域网、互联网等。
通过图示或实物展示不同网络的连接方式。
1.3 网络的组成部分让学生了解网络的基本组成部分,如计算机、路由器、交换机等。
讲解每个组成部分的作用和功能。
第二章:互联网的使用2.1 浏览器的使用让学生了解浏览器的作用,学会通过浏览器访问网站。
讲解如何使用搜索引擎查找信息。
2.2 电子邮件的使用让学生了解电子邮件的基本概念,学会发送和接收邮件。
讲解如何通过邮件客户端或网页版邮件发送邮件。
2.3 社交媒体的使用让学生了解社交媒体的概念,如、微博等。
讲解如何在社交媒体上与朋友互动、分享信息。
第三章:网络安全与隐私保护3.1 网络安全的基本概念让学生了解网络安全的重要性,学会保护个人信息和隐私。
讲解常见的网络安全问题,如病毒、黑客攻击等。
3.2 防火墙和杀毒软件的使用让学生了解防火墙和杀毒软件的作用,学会正确使用。
讲解如何设置防火墙和更新杀毒软件。
3.3 隐私保护的方法让学生了解隐私保护的重要性,学会设置隐私权限。
讲解如何保护社交媒体账号和电子邮件账号的安全。
第四章:信息素养与网络道德4.1 信息素养的基本概念让学生了解信息素养的重要性,学会判断和筛选信息。
讲解如何评估信息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4.2 网络道德的基本概念让学生了解网络道德的重要性,学会尊重他人隐私和知识产权。
讲解网络礼仪和网络暴力等问题的处理方法。
4.3 网络成瘾与心理健康让学生了解网络成瘾的危害,学会正确使用网络。
讲解如何预防和应对网络成瘾。
第五章:数字创作与分享5.1 数字创作的基本概念让学生了解数字创作的意义,学会使用办公软件进行文档、表格和演示文稿的制作。
讲解如何插入图片、图表等元素丰富文档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