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交玉米制种结实率低的原因及应对措施
- 格式:pdf
- 大小:117.60 KB
- 文档页数:2
造成制种玉米结实性差的六种因素及对策摘要:制种玉米结实性的强弱是决定高产的重要因素,也是提高产品品质的关键,为了提高制种玉米的结实率,提高作物单产和品质,作者在经过细心的观察和记载后,得出了影响制种玉米不良因素及对策。
关键词:制种玉米结实性差因素对策制种玉米能否获得高产除了自身具备了高产基因外,还需要外界的自然因素的配合,两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为了提高单产,查明影响制种玉米产量的的外因,作者提出了以下几种观点。
1、影响制种质量的不良因素:1.1、营养不良,特别是缺钾。
穗分化期是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最快时期,如果养分供应不上,造成部分小花不能发育,顶部迟分化的小花因养分不足发生退化。
1.2、高温干旱抽雄前后是玉米需水量最多的临界期,干旱不仅影响雌雄穗的正常抽丝和开花,而且延长开花和吐丝的间隔时间,此时玉米要求适宜的日平均温度为25℃-26℃,当温度高于32℃-35℃,空气相对湿度接近30%时,一方面使抽雄提早,雌穗吐丝延迟,雄、雌穗不能协调,另一方面花粉的生命力缩短为1-2小时,而花丝又容易枯萎,造成受精不完全。
1.3阴雨天气,空气潮湿阴雨造成雄穗不能正常开花散粉,即使有时散粉,常因花粉吸水膨胀而破裂,或粘结成团,失去生活力,而雌穗的花丝因未能授粉而不断伸长下垂,致使里面的花丝授粉困难。
1.4、大风天气大风影响授粉,开花时遇大风天气,不但影响花粉、花丝的生命能力,同时把花粉吹散,不能落到雌穗的花丝上,使部分花丝授粉不良,出现秃顶缺粒,还易造成玉米倒伏。
1.5、父母本花期不遇因亲本播期不当或气候及栽培因素,造成父母本花期不遇,结实性差。
1.6、农户间的栽培管理水平差异较大在同一制种片区内,由于农户的栽培管理水平差异较大,导致苗棵长势不平衡,三类苗现象突出,往往会形成去杂去雄积极性和主动性的明显差异。
栽培管理水平较高,苗齐、苗全、苗壮,已形成高产苗架的田块,农户去杂去雄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都相对较高,质量较易保证。
摘要:武威市凉州区位于甘肃省西北部,河西走廊东端,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干旱少雨,有利于制种玉米光合产物的形成积累及果穗晾晒,是国家级玉米杂交制种基地。
生产的玉米种子籽粒饱满品质纯正,面积长年稳定在6 666.7 hm2以上。
近年来,由于代繁品种较多,加上气候、管理等方面原因,经常出现个别品种组合结实不好产量低的现象,严重影响了制种企业和农户的收益。
结实率低根本原因是授粉不良,经过长期观察,我们发现授粉不良主要与亲本品种特性、播种期及关键生长发育期气候异常和田间管理技术细节不到位有很大关系。
关键词:玉米;结实率;技术措施1 制种玉米结实率低的原因1.1 田间管理技术细节不到位1.1.1 施肥不合理。
偏施氮肥,磷钾不足,微量元素锌、硼等缺乏,导致亲本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不协调,特别是生长中后期缺磷钾,使母本雌穗花丝抽出晚,父本雄穗花粉量少散粉推迟,影响了父母本花期正常相遇,使结实率下降。
1.1.2 水分供应不足。
拔节以后,玉米叶面积急剧扩大,蒸腾耗水加剧,对水分要求达到高峰,此时如果供水跟不上,就会形成“卡脖旱”,严重影响后期结穗结实。
1.1.3 田间设置不合理。
一是父母本总体种植密度过大。
合理密植首先要考虑品种特性,一般来说,早熟品种较晚熟品种耐密,小叶品种较大叶品种耐密,紧凑型品种较张开型品种耐密,对于同一品种组合,在同等水肥条件下,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大,由于叶片相互遮挡,授粉结实率显著下降。
二是父母本设置不合适,主要表现为两种情况:其一是没有严格按照父母本比例播种,为了追求母本数量而随意增大母本行数,减少父本播种行,将本应是1:5的父母本种植比例扩大为1:6或1:7,这种情况主要发生在老制种基地和已经种植成功的品种,如郑单958、吉祥1号等,群众自认为该类品种父本株高高于母本且散粉期长花粉量多,轻易不会出现授粉结实不好的现象,但由于水肥、气候、田间长势等因素不会常年一成不变,一旦某一因素出现异常,必然导致授粉不良;其二是田块靠边位置没有满天星式零星点种父本,致使田块中间授粉较好边缘授粉较差,影响了整体产量。
关于杂交玉米制种质量较差的原因及对策从价值观念来讲,种子质量就是种子的使用价值。
合格的种子必须具备适用性、可靠性和经济性,最终要能充分表现出一个优良品种的种性;充分发挥其内在作用。
然而,在玉米生产上,杂种优势常常因种子质量低劣而得不到充分利用,质量纠纷时有发生。
而杂交制种的方法不当很可能是导致杂交玉米质量不高的关键。
所以首选必须从杂交玉米种的培育方面重点入手。
1 杂交制种质量较差的原因①隔离不安全。
因周边隔离条件差或制种区内种植非父本玉米(含示范玉米),产生一些伪劣杂交种或回交种,导致混杂。
②去杂不彻底。
导致各种类型杂株分别使母本产生回交种、三交种和异单交种。
回交种减产幅度最大,其他杂种虽有优势,但与新配组合性状不同。
③去雄不及时、不干净、不彻底,导致母本自花授粉,形成产量低、抗性差的自交株。
④一些制种农户由于播种、移栽不规范,行比混乱,错播、错栽、错拨导致混杂。
⑤在种子生产、贮运中,混入其他种子,或个别农产、种子“商贩”有意掺杂使假,造成机械混杂。
⑥在杂交玉米制种生产、种子收贮中,由于把关不严,致使一些瘦瘪种、无胚种、病虫霉变种等混交入库,或因晾晒方法不当降低种子活力,造成种子劣化。
2 杂交玉米制种的几点建议2.1 选定制种基地选择基地很重要。
首先要选择隔离条件好,集中连片的地块,同时还应该地势平坦,土壤肥沃,通透性,保水性,保肥性良好,既能防干旱又能防涝,交通便利的地块。
制种田地的好坏是制种高产稳产的基础,是保证量的先决条件。
其次领导班子要稳定且与群众关系好,农民科学种田意识强,把符合上述条件的选为公司的制种基地。
2.2 划定制种区和隔离区利用撒灰线框定各个品种的制种区域和隔离区域。
制种区只能种植所归划品种的亲本玉米,杜绝种植其他玉米,不能将亲本玉米种植在非制种区。
隔离区域则充分用利自然屏障隔离,因地制宜。
灵活采取各种方法确保隔离安全。
条件好的地块配合空间隔离,空间隔离距离为制种区周围400m;时间隔离带外种植的饲料玉米必须在制种区灌溉出苗水结束50d后才能播种;高干作物隔离为净种60~80m高梁带。
在制种玉米生产上结实性差一般表现为3种形式,一是整个果穗结子很少,呈“花棒”甚至呈空棒;二是果穗一侧自基部到顶部整行没有子粒,穗轴向没有子粒的一侧弯曲;三是果穗秃尖、秃尾。
据调查制种玉米由于结实性差一般造成15%左右的减产,严重的达到50%以上,极大的制约了制种玉米的生产潜力。
1 制种玉米结实性差的主要原因1.1 品种自身原因 不同的品种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不同,如有的品种组合在某地制种表现良好,在另一地则表现为母本花穗吐丝不畅甚至不能吐丝或父本花粉不能正常散出,需要人工辅助授粉等,这种品种组合适应性差的现象是造成制种玉米结实性差的原因之一。
1.2 播种质量差 播种深浅不一致、覆土厚薄不均匀、种子质量差等都易形成大小苗,影响母本吐丝的整齐度,出现授粉不均匀,造成制种玉米结实性差。
1.3 营养不良 穗分化期是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最快时期,对营养物质的需求量较多,如果养分供应不上,严重影响叶片制造养分的能力,降低有机物质的积累,造成幼穗发育不良,从而使后期父本花粉量减少,母本花穗吐丝不畅、吐丝较晚等造成结实性差。
1.4 高温干旱、大风、雹灾等灾害性天气 抽雄前后是玉米需水量最多的临界期,干旱不仅影响雌雄穗的正常抽丝和开花,而且延长开花和吐丝的间隔时间,此时玉米要求适宜的日平均温度为25~26℃,当温度介于32~35℃、空气相对湿度接近30%时,一方面使抽雄提早,雌穗吐丝延迟,雄、雌穗不能协调,另一方面花粉的生命力缩短为1~2h ,而花丝又容易枯萎,造成受精不完全。
开花时遇大风天气,不但影响花粉、花丝的生命能力,同时把花粉吹散,不能落到雌穗的花丝上,使部分花丝授粉不良,出现秃顶缺粒,还易造成制种玉米倒伏,难以授粉。
而在制种玉米大喇叭口期至开花授粉期遭受雹灾,玉米叶片呈条索状垂下挡在花丝上,造成授粉不良秃尖、缺粒。
1.5 连阴雨天气,空气潮湿 开花授粉期,阴雨造成雄穗不能正常开花散粉,既使有时散粉,常因花粉吸水膨胀而破裂或粘结成团,失去生活力,而雌穗的花丝因未能受粉而不断伸长下垂,致使里面的花丝受粉困难。
新疆玉米制种结实率低的原因及对策摘要结合新疆独有气候和栽培模式分析了玉米制种田结实率低的原因,提出了提高结实率的对策和措施,以供制种者参考。
关键词玉米制种;结实率;对策;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疆气候独特,昼夜温差大,玉米制种田都是灌溉农业,所生产的玉米种子籽粒饱满,色泽鲜亮,产量高,制种面积逐年加大。
玉米制种的结实率是影响制种产量和效益的关键。
1玉米制种田结实率低的原因(1)品种原因。
单交种父母本是自交系,种子相对较小,顶土能力弱,植株矮小,生长势弱,以及自交系本身特性造成的缺粒,都能导致制种田玉米结实率低。
(2)栽培管理措施不当,使父母本花期相遇不好。
有的制种田由于错期不准确,或花期不好调整,或者生产过程中父母本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造成花期没有良好的相遇,导致授粉不良。
有的制种田花期本能相遇,但种植的行数偏多,父本数量少,或者父本行太窄,使父本发育不良,发育延缓,花粉的质量和数量下降,造成部分果穗授粉不良。
(3)气候原因导致授粉不良或花期不遇。
一是高温干旱。
抽雄前后是玉米需水量最多的临界期,高温干旱不仅影响雌雄穗的正常抽丝和开花,而且延长开花和抽丝的时间。
此时玉米要求适宜日平均温度为25~27℃,当温度高于32~35℃,空气相对湿度接近30%时,抽雄提早,雌穗吐丝延迟,雄雌穗不能协调;同时花粉保持授粉能力的时间缩短1~2h,此时花丝又容易枯萎,接受花粉的能力下降,造成受精不完全,形成缺或秕粒。
高温干旱还能影响开花至抽丝的间隔,使花期预测的难度增加,并导致花期不遇。
二是阴雨天气,空气潮湿。
在阴雨天,雄穗不能正常开花授粉,即使有时散粉,常因花粉吸水膨胀而迅速破裂,或粘结成团,失去活力,而雌穗的花丝因未能授粉而不断伸长下垂,致使内面的花丝授粉困难。
三是大风天气。
开花时遇大风天气,不但影响花粉花丝的活力,同时把花粉吹散,不易落在雌穗的花丝上,使部分花丝授粉不良,导致结实率下降。
(4)肥力不足,营养失调。
养分供应不足,特别是缺钾。
2011年第10期玉米制种结实率低的原因及预防措施周冬梅张宏义姜丽艳(吉林省辽源市农业科学院,136200)近几年,玉米制种田频发结实率降低的现象,直接导致玉米制种产量的降低。
找出玉米制种田结实率低的原因,可以让制种基地更有效的健康发展,并提出相应的有效防治措施。
1制种玉米结实率低的原因1.1高温干旱玉米开花散粉最适宜的温度为25~ 28℃,开花期若遇高温干旱,会导致雄穗分枝减少、小花败育,雌雄发育不协调。
玉米喇叭口期至抽穗前是需水量最大的时期,如果干旱缺水则影响雄穗散粉,同时导致雌穗延迟抽出造成花期不遇,另外会使花粉和花丝生活力下降造成花粉败育,不能正常授粉导致制种玉米结实率低。
1.2栽培管理不当田间管理上“重母轻父”主要有3种情况:(1)制种户认为父本只要能散粉就行,于是管理上粗放,少水少肥;(2)制种户为了充分利用有限的土地,尽可能多种几行母本,于是尽量缩小父本的株行距,结果使父本等母本、大苗欺小苗发育不良,又因父本密度过大通风透光不良,个体间争水争肥争光导致植株茎秆细弱易倒折;(3)垄沟种父本引起父本生长缓慢,母本相对生长快速,人为造成花期不调。
1.3土壤营养不良玉米穗分化期的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并进,对养分需求最多,营养缺乏的地块则玉米果穗瘦小、苞叶过长、吐丝延迟甚至不能吐丝,可导致穗部顶端和尾部缺粒。
1.4病虫危害重病虫害直接影响母本正常吐丝及父本的正常散粉,如瓢虫和玉米跳甲主要危害花丝,使母本无法授粉;蚜虫主要危害父本雄穗使小花失汁干瘪;玉米纹枯病危害叶片、叶鞘,果穗不能吐丝而干枯或霉烂;玉米大小斑病主要危害叶片、果穗、苞叶,导致父本花粉量不足和母本吐丝受阻、雌雄穗不能正常发育,导致玉米结实率低。
1.5花期不遇父母本生育过程的差异、对环境的抗性不同而造成不能在正常环境条件下吐丝扬花,造成错期不当、相遇不良,使雌穗得不到足够的花粉量,不能完成授粉而造成结实率降低或空秆。
2制种玉米结实率低的预防措施2.1调整播期应对当年的天气情况大致掌握和了解,尽量避开玉米制种授粉阶段在高温少雨的伏旱期。
杂交玉米制种纯度和结实率的高低直接影响新品种的推广以及育种单位的经济效益和制种农户的经济收入。
1保证杂交玉米制种纯度首先,杂交玉米种的纯度是衡量种子质量最重要的指标之一,玉米杂交种纯度的高低直接影响大田产量。
据测定:玉米杂交种纯度每下降1%,每亩减产约9kg 。
种子质量对产量的影响有时会超过品种间产量的差异。
玉米杂交种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新品种的推广以及育种单位的经济效益。
近几年,影响杂交玉米制种纯度的主要因素有自交系纯度不高,制种质量关把不严,尤其是以农户为基础生产单位的更是如此,如何提高杂交玉米制种纯度是良种繁育工作的重点,根据实践经验,应采取以下技术措施。
1.1设置安全隔离区1.1.1选择基地选择土质肥沃、地力均匀、地势平坦、排灌方便、集中连片的地块作制种基地。
要求农民制种积极性高,村领导组织能力强,以保证按预定计划完成制种任务。
1.1.2隔离要求要确保隔离安全。
制种基地不论采取空间隔离、高秆隔离或时间隔离哪种形式,在花期前都必须反复检查,杂交玉米制种空间隔离距离要求水平距离不能少于300m 。
在多风地区,特别是当隔离区处于其他玉米的下风头时,隔离距离应根据风力的大小、地势的高低,酌情增加距离。
最好不要利用小树林、村落等自然屏障做隔离区。
在制种田有效区域内禁止放蜂,以防传粉。
选择隔离区时要远离向日葵、花卉等种植园。
1.2选好亲本,规格播种凡制种亲本一定要选用来源可靠,纯度、净度、发芽率高的自交系。
父母本播种时不能交叉,不得错行、串行、重行及漏行。
1.2.1父母本行比原则上在保证父本花粉供应充足的前提下,尽量增加母本行数,以便多产种子。
但在确定父母本行比时,除了要了解父本花粉量多少外,还要知道散粉时间的长短以及母本花丝的寿命。
一般情况下父母本行比例为1∶4或1∶6,如果父本散粉时间短或母本花丝寿命短,那就要适当增加父本株数。
调节播种期要掌握“宁可母等父,不要父等母”的原则。
1.2.2父母本的播种期杂交玉米制种能否使父母本花期相遇良好,调节双亲播种期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