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品德与社会未来人民版五年级上册《5.选举我们的班干部》优质课公开课比赛获奖课件面试试讲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2.63 MB
- 文档页数:5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选举我们的班干部教案未来版第一章:选举的意义1.1 学习目标:让学生了解选举的意义和重要性。
培养学生对民主制度的认识和尊重。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班级选举活动。
1.2 教学内容:选举的定义和意义。
选举与民主制度的关系。
班级选举的重要性。
1.3 教学活动:引入话题:讨论选举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学校班干部选举。
讲解选举的意义和重要性。
分享班级选举的实例,让学生了解其实际操作和影响。
第二章:班干部的角色和责任2.1 学习目标:让学生了解班干部的角色和责任。
培养学生对班干部工作的认识和尊重。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班干部竞选。
2.2 教学内容:班干部的定义和角色。
班干部的责任和任务。
班级管理的重要性。
2.3 教学活动:引入话题:讨论班干部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如组织活动、维护班级秩序等。
讲解班干部的角色和责任。
分享班级管理实例,让学生了解班干部的实际工作内容和影响。
第三章:竞选班干部的准备3.1 学习目标:让学生了解竞选班干部的准备过程。
培养学生制定竞选计划和准备竞选材料的能力。
引导学生积极准备竞选班干部。
3.2 教学内容:竞选班干部的准备步骤和要点。
制定竞选计划和目标。
准备竞选演讲稿和展示材料。
3.3 教学活动:引入话题:讨论竞选班干部的准备过程和重要性。
讲解竞选班干部的准备步骤和要点。
分组讨论并制定竞选计划,准备竞选演讲稿和展示材料。
第四章:竞选班干部的表达技巧4.1 学习目标:让学生了解竞选班干部的表达技巧。
培养学生有效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计划的能力。
引导学生运用表达技巧进行竞选演讲。
4.2 教学内容:竞选班干部的表达技巧和方法。
如何清晰、简洁、有说服力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计划。
运用肢体语言和声音调节增强表达效果。
4.3 教学活动:引入话题:讨论竞选班干部时如何有效地表达自己。
讲解表达技巧和方法。
进行角色扮演和模拟竞选演讲,让学生实践运用表达技巧。
第五章:尊重和接受选举结果5.1 学习目标:让学生了解尊重和接受选举结果的重要性。
《我们的班队干部选举》授课设计授课目的感情、态度与价值观:经过提高班级选举和干部轮岗制的认识,加强现代民想法识。
能力:在民主选举中,要正确执行自己的权益,选举中做到公正、公正。
知识:知道学生干部应经过选举产生,而不能够由学校或老师指定或变相指定。
认识民主选举的大凡程序。
知道人人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懂适合班干部只有为大家服务的责任,没有分外权益。
引导学生关注干部选举改革,知道干部制度在发动学生参加学校民主管理和培养锻炼学生中所起的作用,正确认识干部轮岗制的好处。
授课重点1.让学生认识民主选举是社会民主生活的严重组成部分。
2.能在怎样选班级干部的谈论交流中明确选班队干部的标准以及选举程序。
授课难点理解怎样正确执行自己的权益,在选举中做到公正、公正。
授课准备教师准备:相关课件资料,认识学生对于选举的认识,认识班上的干部对于当干部的认识。
学生准备:选举班干部的自荐书。
课时安排1课时。
完成话题“怎样选班干部”“当干部是为了什么”的教材内容。
授课过程活动一我们心目中的班队干部1.[播放动画:例外的班队干部评选标准]引导学生结合情境,商议交流选举干部的标准。
小结:选举干部的基本标准是能热忱为大家服务,做事有责任心、有能力。
2.班进步行公布“竞选宣言”的模拟活动。
全班同学能够针对他们的“竞选宣言”提出思疑。
全班评出最正确“竞选者”。
【设计妄图:惹起学生对于班干部评选标准的谈论,旨在谈论中鉴识出选举干部的基本标准。
模拟活动的设置是对于这一基本标准回应,让学生在模拟活动中加强民主参加以及决策意识。
】活动二怎样选干部1.[播放视频:学校的干部是怎样产生的]引导学生结合情境商议交流谈论:你们那处的学生干部是怎样产生的?说说自己认为学生干部终究应该怎样产生,谁说了算呢?明确选举程序: [出示图片:选举程序图 ]引导学生结合情境进行谈论:为什么要这样选干部?可不能够够由老师直接指定? 2.[ 播放动画:执行权益 ]引导学生结合情境进行交流商议:他们正确执行了自己的权益吗?教师追问:( 1)用给好处的方法拉选票,可否是真切能获取大家的拥护?同学们会怎么看自己?( 2)和自己要好的同学可否是就适合合干部?若是大家都以可否是自己的好朋友为标准选干部,结果会怎样?( 3)若是认为自己能胜任干部工作,又愿意为大家服务,可不能够够投自己一票?这样可否违反选举规则?小结:要按民主程序选出大家满意的干部,还需要我们每位同学认真执行好自己的权益,本着公正、公正、从集体利益出发的原则慎重地投出自己的一票。
【人教版】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我们的班队干部选举》公开课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课内容选自人教版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主要围绕“我们的班队干部选举”展开。
教材通过案例分析、讨论交流等方式,让学生了解班队干部选举的意义,掌握选举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培养学生的意识和团队精神。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独立思考和表达能力,对班队干部选举有一定的了解。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选举的公平、公正原则把握不准,对候选人的评价标准不够明确。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明确选举的意义和原则。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班队干部选举的意义,认识到选举对于团队建设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参与意识,学会尊重他人,公平公正地参与选举。
3.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表达能力,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选举的意义和作用2.选举公平、公正原则的把握3.候选人评价标准的明确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了解选举的意义和原则。
2.讨论交流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观点,培养参与意识。
3.实践操作法:学生进行模拟选举,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案例材料:准备相关的选举案例,以便进行分析讨论。
2.选举道具:如投票箱、选票等,用于模拟选举环节。
3.课件:制作课件,展示选举的相关内容。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班级选举的场景,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我们要进行班队干部选举?选举对于我们的班级有哪些意义?2.呈现(10分钟)呈现选举案例,让学生了解选举的基本过程和原则。
引导学生关注选举中的公平、公正问题,以及候选人的评价标准。
3.操练(15分钟)分组讨论:让学生围绕选举案例,分组讨论以下问题:a.你们认为选举中最重要的是什么?b.如何确保选举的公平、公正?c.你们认为候选人应该具备哪些素质?各小组分享讨论成果,教师进行点评和引导。
4.巩固(5分钟)学生进行模拟选举,让学生亲身参与,加深对选举意义的理解。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4 选举产生班委会》优质公开课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选举产生班委会》这一课时,主要让学生了解选举的意义,学会如何参与选举和被选举,培养学生的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和活动,引导学生理解选举是一种行为,是每个人行使权利的重要方式。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但对于选举的意义和如何参与选举还有一定的模糊认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以学生为主体,通过生动的案例和活动,引导学生理解选举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选举的意义,知道选举是一种行为。
2.培养学生积极参与选举和被选举的意识和能力。
3.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选举的意义和作用。
2.如何参与选举和被选举。
3.团队协作和意识的培养。
五. 教学方法1.案例教学法:通过生动的案例,引导学生理解选举的意义和作用。
2.讨论教学法:通过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积极参与选举和被选举的意识和能力。
3.实践教学法:通过模拟选举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意识。
六. 教学准备1.教材和教案。
2.选举相关的案例和资料。
3.选举活动的道具和材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生动的案例,引导学生了解选举的意义和作用。
例如,讲述一个班级通过选举产生班委会,使班级变得更加团结和有活力的故事。
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选举的相关资料和案例,让学生进一步了解选举的意义和作用。
同时,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参与选举和被选举,以及选举中的公平、公正和公开原则。
3.操练(15分钟)教师学生进行模拟选举活动,让学生亲身参与选举过程,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意识。
例如,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出一个组长,其他组员对组长进行评价和投票。
4.巩固(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和总结选举活动的过程和体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对选举的理解和认识。
( 4.选举产生班委会)课时备课
教师寄语
同学们,生活让人快乐,学习让人更快乐。
学习中有许许多多的快乐,如果你觉得不是,那就是你平时没有认真学习。
认真学习的话,你会发现学习中蕴涵着无穷的快乐。
认真学习使自己进步,只有不断朝着自己的目标前进,不断前行,做自己所能做的一切。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不要心存侥幸,避免贪婪心作怪。
人生就像一杯茶,不会苦一辈子。
但总会苦一阵子,没有开始的苦,就尝不到后来的甜。
苦苦甜甜就像一部交响曲,汇成我们的一生。
拒绝“苦”就等于关上“甜”的门。
须知,攀登的越高,走过的荆棘就越多。
学习没有捷径,只有踏踏实实的学习,一步一个脚印,成功才会属于你。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4 选举产生班委会》优质公开课教案一. 教材分析本课的主题是“选举产生班委会”,旨在让学生了解选举的基本知识和过程,培养学生的意识和参与精神。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和活动,引导学生了解选举的意义,学习如何投票和被选举,从而提高学生的人际沟通和自我表达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阅读和理解能力,对于选举这一主题,他们可能有一定的了解,但未必深入。
学生对于选举的态度和观念可能各异,因此在教学中,需要尊重学生的观点,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选举的基本知识和过程。
2.培养学生的意识和参与精神。
3.提高学生的人际沟通和自我表达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选举的基本知识和过程。
2.培养学生意识和参与精神。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和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讨论、实践等方式,了解选举的基本知识和过程,培养学生的意识和参与精神。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教材和案例。
2.准备投票箱和投票纸。
3.准备黑板和粉笔。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你们觉得班级管理需要哪些人来负责?怎么让这些人产生呢?引发学生对选举的思考。
2.呈现(10分钟)介绍选举的基本知识和过程,让学生了解选举的重要性。
呈现相关案例,让学生感受选举的魅力。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选举过程。
每组选出一个组长,其他组员投票选出组长。
让学生亲身参与选举,提高实践能力。
4.巩固(5分钟)让学生分享自己的选举经历,讨论选举中的公平、公正问题。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做一个负责任的选民和候选人。
5.拓展(5分钟)引导学生了解真实的选举过程,如学校的学生会选举、社区选举等。
让学生了解选举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性。
6.小结(3分钟)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收获,强调选举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意识。
7.家庭作业(2分钟)让学生思考:如何做一个合格的选民和候选人?并撰写一篇短文,分享自己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