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物态变化复习
- 格式:doc
- 大小:673.96 KB
- 文档页数:7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3章《物态变化》第1节温度一、温度:1.定义:温度表示物体的。
(温度相同,物体的冷热程度就相同;例如0℃的冰和0℃的水,一样冷)2.符号:t2.单位:摄氏度,单位符号:℃;(1)国际单位制中采用热力学温度(单位:开,符号:K)。
(2)常用单位是摄氏度(℃):规定: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沸水的温度为100℃;它们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叫1摄氏度。
某地气温-3℃,读做:零下3摄氏度或负3摄氏度。
(3)换算关系T=t + 273K【例题1】以下是常见的温度值,其中合理的是()A.教室里的室温约为50℃B.冰箱保鲜室中矿泉水的温度约为-5℃C.洗澡时淋浴水温约为70℃D.健康成年人的腋下体温约为37℃【变式1】下列关于温度的描述中符合实际的是()A.人体感觉舒适的环境温度约为23℃ B.洗澡时淋浴水温约为70℃C.饺子煮熟即将出锅时温度约为50℃ D.加冰的橙汁饮料温度约为﹣20℃【例题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温度是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B.冰的温度是0℃C.所有的温度计都是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D.今年上海的最高气温可达摄氏40度【变式2】关于物体的冷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0℃的冰比0℃的水冷 B.一壶10℃的水比一杯10℃的水热C.零下10℃的铁块比零下10℃的木块冷 D.100℃的沸水与100℃的铁块一样热【例题3】电冰箱冷冻室的温度可达“﹣20℃”,读作()A.20摄氏度 B.负20度C.零下20度 D.零下20摄氏度【变式3】在25℃房间里,用一支水银温度计测量一杯正在沸腾的水温度时,当温度计中的水银上升经过“52℃”这一刻度时,“52℃”表示的是()A.房间里的温度 B.沸水的温度C.温度计中水银的温度 D.无法判断【例题4】现在常用的温度单位是,用符号来表示。
这种温度单位是这样规定的:把的温度规定为0度,把的温度规定为100度。
第三章物态变化(高频考点精讲)考点01温度【高频考点精讲】1.温度:物体的冷热程度。
单位:摄氏度(℃)。
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定为0℃,沸水的温度定为100℃。
2.温度计:测量温度的工具。
常用温度计:实验室温度计,体温计,寒暑表。
原理: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制成的。
3.温度计使用注意事项:①明确量程和分度值;②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完全浸入被测液体,不能碰到容器底部或容器侧壁;③示数稳定后再读数,读数时,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面相平。
4.体温计①量程:35℃—42℃,分度值:0.1℃;②使用前用力向下甩,可以离开人体读数。
【经典试题】1.监测中东呼吸综合征等呼吸系统传染病时要测量体温。
若用如图所示这支未甩过的体温计去测量另一个人的体温,测量结果可能是()A.37.0℃B.37.5℃C.38.0℃D.38.5℃解:①由图知:该温度计的分度值是0.1℃,温度计的示数是38.5℃;②根据体温计的特点,使用前用力甩一下玻璃泡上方的水银才能回到玻璃泡中,没有甩的体温计的读数是38.5℃,没有甩直接用来测量人的体温,若体温高于38.5℃,体温计中的水银会上升,测量是比较准确的;若体温低于38.5℃,体温计中的水银不会下降,依然显示的是38.5℃。
综上所述,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答案:D。
2.以下是小明估计的常见温度值,其中合理的是()A.中考考场的室温约为50℃B.冰箱保鲜室中矿泉水的温度约为﹣5℃C.洗澡时淋浴水温约为70℃D.健康成年人的腋下体温约为37℃解:A、人体感觉舒适的温度在23℃左右,考场内的气温感觉舒适,在23℃左右。
不符合实际;B、水的凝固点在0℃左右,冰箱内保鲜室中矿泉水的温度应该高于0℃,在4℃左右。
不符合实际;C、人的体温在37℃左右,洗澡水的温度应该略高于体温,不可能达到70℃.不符合实际;D、正常情况下,人的体温在37℃左右,变化幅度很小。
符合实际。
答案:D。
3.图为伽利略制造的第一个温度计,它可以测量气体的温度。
第三章 物态变化复习本章节是讲述物理热学的内容。
整章内容可以分成两大版块:温度和物态变化。
温度热量知识物态变化(一) 温度物理意义:物体的冷热程度 温度 单位及其规定:摄氏度(℃),1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水沸腾时的温度为100℃测量工具及其使用方法:温度计,其使用方法略1. 温度的物理意义: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2. 单位及其规定:温度的单位是摄氏度,记为℃,摄氏温度是这样规定的: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把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在0℃和100℃之间等分100份,每一份就是1℃。
3. 测量工具及其使用方法①温度的测量工具是温度计温度计有很多种,我们主要研究的是液体温度计。
②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液体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原理制成的,当遇热时,玻璃泡中的液体膨胀,沿细管上升;遇冷时,液体收缩,细管中的液柱下降。
因此,通过细管中液柱的高低,就可以显示出温度的高低变化。
③液体温度计的使用。
使用前:a.温度计在使用之前应观察温度计的量程和分度值。
b.根据被测物体的情况选择合适的温度计测量温度。
读数时:a.应把玻璃泡完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能碰到容器底和容器壁;b.温度计放入被测液体中要稍待一会儿,等示数稳定后再读数;c.读数时,温度计仍要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应与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二)物态变化1. 物态变化:物质由一种状态变成另一种状态的过程叫物态变化。
(1)熔化: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熔化。
固态 液态凝固:物质由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凝固。
固态 液态(2)汽化: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叫汽化。
液态 气态液化: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液化。
液态 气态(3)升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叫升华。
固态 气态凝华:物质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凝华。
固态 气态{{(4)熔化和凝固互为逆过程;汽化和液化互为逆过程;升华和凝华互为逆过程。
(5)物态变化中吸热的过程有:熔化、汽化、升华物态变化中放热的过程有:凝固、液化、凝华2. 晶体的熔化(1)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图像的识别:图一. 晶体熔化图像图二. 非晶体熔化图像(2)区分晶体和非晶体的关键在于是否有熔点。
第三章物态变化§3.1 温度一、温度(1)定义:物理学中通常把物体的冷热程度叫做温度。
(2)物理意义:反映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二、温度计——测量温度的工具1、工作原理:依据液体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的。
温度计中的液体有水银、酒精、煤油等.2、常见的温度计:实验室用温度计、体温计、寒暑表。
三、摄氏温度(℃)——温度的单位1. 规定:在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定为0摄氏度,沸水的温度定为100摄氏度,分别记作0℃、100℃,平均分为100等份,每一等份代表1℃。
2. 读法:(1)人的正常体温是37℃——37摄氏度;(2)水银的凝固点是-39℃——零下39摄氏度或负39摄氏度.四、温度计的使用方法1. 使用前“两看”——量程和分度值;Ⅰ.实验室用温度计:-20℃~110℃、1℃;(一般)Ⅱ.体温计:35℃~42℃、0.1℃;Ⅲ.寒暑表:-35℃~50℃、1℃.2. 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量程适当的温度计;如果待测温度高于温度计的最高温度,就会涨破温度计;反之则读不出温度。
3. 温度计使用的几个要点:(1)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浸泡在待测液体10 2040 30仰视:结果偏低 俯视:结果偏高 中,不能碰容器底或容器壁;(2)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后要稍等一会,不能在示数上升时读数,待示数稳定后再读数;(3)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继续留在液体中;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液面相平.五、体温计1. 量程:35℃~42℃;分度值:0.1℃.2. 特殊结构:玻璃泡上方有很细的缩口。
使用方法:用前须甩一甩。
(否则只升不降)☆典型例题 1. 如右图所示,图1中温度计的示数为 36℃ ;图2中的示数为 -9℃ 。
分析:首先判断液柱的位置:可顺着液柱上升的方向观察,若数字越来越大,则说明液面在0℃以上,应该从0℃向上读;反之则说明液面在0℃以下,应该从0℃向下读。
2. 用体温计测量小强同学的体温是37.9℃,若没有甩过,用它只能测出以下哪位同学的体温( C ) A.小红:37.6℃;B :小刚:36.9℃;C :小明:38.2℃;D :小华:36.5℃分析:体温计只升不降的特点。
第三章《物态变化》知识点§一、温度的测量◇1、温度:表示物体冷热程度。
◇2、温度计的测量原理:液体的热胀冷缩性质。
◇3、温度计的使用六步骤:(估计、选择、测量、读数、记录、整理)①估计被测物体的温度②选取合适量程的温度计③观察温度计的量程和认清分度值(‚分度值”:是指最小一小格所代表的温度值。
)④将温度计的玻璃泡与被测物体充分接触⑤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读数⑥从被测物体中取出温度计,整理器材【例题】如图所示,是甲乙丙三支温度计的局部图示,黑色区为液柱,请你记下各温度计的示数,甲温度计的示数为 ,乙温度计的示数为 ,丙温度计的示数为 .◇5、温度计使用几点注意:①温度计玻璃泡不能与烧杯壁和烧杯底部接触;而应该与液体充分接触。
②温度计不能离开所测量液体,且待示数稳定后读数。
③读数时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表面相平。
◇6、体温计:①量程:35℃~42℃;分度值:0.1℃②构造特征:在玻璃与毛细管连接处有个狭窄的凹槽(缩口)( ③与普通温度计不同,可以离开人体读数④使用:使用前甩一下,让水银退回玻璃泡内⑤“只升不降”解释:体温计遇到比它高的温度会上升到这个高的温度,遇到比它低的温度不会降低而是保持原来的温度。
◇7、温度计的“玻璃管的内径粗细”决定了温度计的精确度。
内径越细液柱变化越长,精确度越高;内径越粗液柱变化越短精确度越低。
【例题】有甲、乙两支完好的温度计,下端玻璃泡的容积相同,而玻璃管的内径粗细不一样甲粗、乙细,把它们插入同一杯热水中测量温度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示数清楚,容易看精确B.温度变化时,乙中的水银长度变化大,示数精确度高C.甲、乙读数都一样精确D.温度变化时,乙中的水银长度变化大,因而乙的示数大【例题】图A 该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规律来工作。
实际使用中发现该温度计玻璃管中液柱变化不明显,导致示数不准确。
对此请你提出一条改进的建议:用一根很细的毛细玻璃管☆注意:液柱‘上升’,表明气温‘高’;液柱‘下降’,表明气温‘低’§二、熔化(吸热):固态→液态;凝固(放热)液态→固态◇1、海波、石蜡熔化实验(图1):⑴海波、石蜡要弄碎实验效果好⑵水浴法(将试管浸入有水的烧杯中):使试管里的水受热均匀⑶实验观察温度计示数变化和物体状态变化◇2、固体分类:晶体、非晶体⑴晶体:有固定的熔点,有固定的凝固点如:冰、食盐、海波、萘(樟脑球)、各种金属 ⑵非晶体:没有固定熔点,没有固定凝固点 如:松香、玻璃、沥青、蜂蜡等◇3、☆Ⅰ、晶体‘熔化’图像(“加热”过程)(图2)⑴晶体熔化特点: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⑵①AB 段物质处于固态,表示晶体吸热升温过程。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物态变化”必背知识点一、基本概念1. 物态变化:物质由一种状态转变为另一种状态的过程,称为物态变化。
常见的物质状态有固态、液态和气态。
二、物态变化的类型及特点1. 熔化与凝固熔化: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需要吸收热量。
例如,冰熔化成水。
凝固: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需要放出热量。
例如,水凝固成冰。
晶体与非晶体:晶体有固定的熔点,熔化时温度保持不变;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熔化时温度持续升高。
2. 汽化与液化汽化: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需要吸收热量。
汽化有两种方式:蒸发和沸腾。
蒸发:在液体表面进行的汽化现象,可以在任何温度下进行,是缓慢的。
沸腾: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进行的剧烈汽化现象,必须达到沸点才能进行。
液化: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需要放出热量。
例如,水蒸气遇冷液化成水。
3. 升华与凝华升华:物质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需要吸收热量。
例如,干冰升华成二氧化碳气体。
凝华:物质从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需要放出热量。
例如,霜的形成。
三、温度与热量1. 温度: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温度的单位是摄氏度 (℃),规定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为100℃。
2. 热量:在热传递过程中,内能改变的多少叫做热量。
热量是热传递过程中内能改变的度量,是一个过程量,用 “吸收”或“放出”来描述。
四、温度计与体温计1. 温度计: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原理制成的测量温度的仪器。
使用时要注意观察量程、分度值,测量时要将温度计的玻璃泡与被测液体充分接触,读数时玻璃泡不能离开被测液体,且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2. 体温计:专门用来测量人体温度的温度计。
其测量范围为35℃~42℃,读数时可以离开人体。
体温计的结构特点是有一个缩口,使得水银柱不能自动流回玻璃泡内,因此需要甩一甩才能再次使用。
五、物态变化与日常生活1. 熔化与凝固的应用:如冰的熔化用于降温、金属的凝固制造零件等。
第三章 物态变化●基础知识回顾 一、温度★定义:温度表示 。
★常用单位是 。
测量:常用液体温度计【水银(熔点-39℃;沸点357℃)、洒精(熔点-117℃;沸点78℃)、煤油】 ★温度计的原理:利用 进行工作。
(用酒精做温度计能测量的温度范围是 )★常用温度计的使用方法:(1)使用前:观察它的 ,判断是否适合待测物体的温度;并认清温度计的 ,以便准确读数。
(2)使用时:温度计的玻璃泡 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 ;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中稍候一会儿,待温度计的 后再读数;读数时玻璃泡要 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 。
★分类及比较:A :体温计[a.有缩口(可以拿离被测物体读数,使用前要 )、b.量程(35-42℃)、分度值(0.1℃)、c.外形为三棱形(利用凸透镜可放大示数)]二、物态变化1.物质通常情况下都会有三种状态: ;且在条件发生变化时,三种状态之间可以发生相互转化。
六种物态变化如右图,写出物态变化的名称和吸放热情况,并各举一例。
2.熔化和凝固1.下图是晶体的熔化凝固曲线:(常见晶体: )物质熔化时需要 热量;物质凝固时需要 热量。
同种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 (“相同”或“不同”)。
t 0就是该晶体的熔点或凝固点。
晶体熔化条件: 。
2.下图是非晶体的熔化凝固曲线:(常见非晶体: )非晶体熔化时,不断 ,温度一直 。
非晶体凝固时,不断 ,温度一直 。
3.汽化和液化★液化也有两种方式:(1) (所有的白气都是以这种方式液化形成的小水滴,如雾、露都是液化形成)(2) (液化石油气,家用煤气、打火气中的燃气是以这种方式液化而成)4.升华和凝华★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叫升华,物质在升华时要吸热,具有制冷作用。
生产和生活中可以利用物质升华吸热来获得较低的温度。
易升华的物质有:碘、冰、干冰、樟脑丸等。
★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凝华,凝华放热。
★霜、雪、冰花都是由水蒸气凝华形成● 经典例题1.小强在用温度计测量烧杯中液体温度时读取 了四次数据,每次读数时温度计的位置如图1所 示,其中正确的是 。
第三章 物态变化一、温度计1.(2012•呼伦贝尔)据呼伦贝尔市气象局记载,2012年春节前夕,根河市的最低气温达到﹣52℃.对于这样的气温,你认为应该选用以下哪种温度计来测量(液态酒精、水银、煤油的凝固点分别是:﹣117℃、﹣39℃、﹣30℃).( ) A . 水银温度计 B . 酒精温度计C .煤油温度计D .水银温度计或酒精温度计2.(2013•杨浦区二模)摄氏温标规定,在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 ) A . ﹣1℃B . ﹣0.5℃C . 0℃D . 1℃3.(2009•恩施州)下图分别表示几位同学在“练习用温度计测液体的温度”实验中的做法.正确的是( ) A .B .C .D .4.(3分)﹣30℃读作 _________ 或 _________ ,20℃读作 _________ .5.(2006•安徽)测量与读数是物理学习中重要的基本技能.如图所示是一只工业用的温度计,此刻它显示的温度是_________ ℃6.写出图中两种情况下的温度值:甲 _________ ℃,乙 _________ ℃.7.(2013•南充)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0℃,沸水的温度是 _________ ℃,北京一月份的平均气温是“﹣4.7℃,读作 _________ .8、(2010•日照)要准确的判断和测量温度需要温度计.常用温度计是根据液体 _________ 的性质制成的. 9.(2012•阜新)在“温度计测水的温度”实验中:(1)实验室常用的温度计是根据 ________ _ 的规律制成的.(2)使用温度计之前,应观察它的 _________ 、 _________ 和零刻度线位置. (3)请指出如图1所示的操作错误之处: _________ . (4)第一小组同学在测量温水的温度时,温度计示数如图2,应记为 _________ ℃.10.据天气预报报道,中考前后几天的天气相差不大,南南同学记录了6月16日一天中不同时间的温度如下表: 时间7:008:00 9:00 10:00 11:00 12:00 13:00 14:00 15:00 16:00 17:00 温度/℃ 14151822242625282827.527(1)请你根据表中的数据在如图中绘出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提示:可以用柱形图、线形图或曲线图表示)(2)请根据你华出的图象预测6月17日下午13:30的大致温度_________.(3)温度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以下给出了一组常见的温度值,你认为合理的是A、人体正常体温是39℃B、一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C、沸水的温度一定是100℃D、适合人们洗澡的热水温度约70℃二、熔化和凝固1.(2013•黑龙江)“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节选自一代伟人毛泽东的《卜算子•咏梅》,请你指出包含了凝固这种物态变化的一项是()A.风雨送春归B.飞雪迎春到C.已是悬崖百丈冰D.犹有花枝俏2.(3分)生活中经常遇到的物质,属于非晶体的是()A.冰块B.石蜡C.食盐D.海波3.(2013•平凉)如图所示的是某种物质发生物态变化过程中“温度﹣﹣时间”图象.该该物态变化过程可能是()A.冰的熔化过程B.蜡的熔化过程C.玻璃的凝固过程D.海波的凝固过程4.(2013•锦州)四季分明的辽宁地区热现象随处可见,下列物态变化过程中,需要吸热的是()A.春天,冰雪融化B.夏天,从冰箱里拿出来的饮料罐“出汗”C.深秋,室外地面上出现了霜D.冬天,千里冰封,万里雪飘5.(2012•凉山州)在0℃的环境中,把一块0℃的冰投入到0℃的水中,将会发生的现象是()A.冰全部熔化B.冰有少部分熔化C.水有少部分凝固D.冰和水的原有质量不变6.(3分)如图所示,甲、乙两条线是固态物质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其中_________图象是晶体的_________图象,其熔点是_________.7.(2012•西藏)下表为小英同学在探究某种物质的熔化规律时记录的实验数据,请根据表中的实验数据解答下列问题.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温度/℃﹣4 ﹣2 0 0 0 0 1 2(1)该物质的熔点是_________℃;(2)该物质是___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3)加热1min时,该物质处于_________态;(选填:“固”或“液”)(4)数据表明开始2min升温快,最后2min升温慢,这是因为该物质处于液态时的_________比处于固态时大(选填字母序号).A.质量B.密度C.比热容D.体积.8.(2008•义乌市)在2008年初的南方冰雪灾害中.为了更快地使路面上坚硬的冰熔化,住冰面上撒盐成为有效的辅助手段,其原因主要是冰与盐混合后,能降低冰的_________.公路上的积水在寒冷的天气里,常会在公路表面形成一层薄冰,这个过程在科学上称为_________.9.(2013•淄博)夏天,市场上的海鲜周围通常要放一些冰块,这是因为冰熔化时_________,温度_________,从而使海鲜保持较低的温度.在高山上,开水不烫手,鸡蛋煮不熟,是因为海拔越高大气压越_________,使水的沸点_________100℃.三、汽化和液化1.(2013•湛江)如图所示的符号分别代表小雪、霜冻、雾、冰雹四种天气现象,其中属于液化现象的是()A.小雪B.霜冻C.雾D.冰雹2.(2013•义乌市)夏天打开冰箱,可以看到从冰箱里冲出一股“白气”.下列事例中,物态变化方式与“白气”形成原因相同的是()A.把湿衣服挂在阳光下晒干B.用牛奶自制牛奶雪糕C.将丁烷气体贮存在气体打火机里D.在饮料中添加冰块降温3.(2013•漳州)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水沸腾时的温度一定是100℃B.水沸腾时,停止对水加热,水仍能继续沸腾C.水沸腾时,继续对水加热,水的温度会再升高D.水沸腾时,继续对水加热,水的温度保持不变4.(2011•巴中)下列有关热现象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白雾”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B.0℃的冰放入0℃的水中,冰一定熔化C.化雪更比下雪冷,是因为雪融化时要吸热D.灯泡用久了,灯丝会变细,是因为灯丝发生了升华现象5.(3分)(2010•莆田)下列做法是为了加快液体蒸发的是()A.酒精灯不用时要盖上灯帽B.洗头后用电吹风把头发吹干C.农业灌溉中用管道输水代替沟渠输水D.蔬菜用保鲜膜包好后放人冰箱冷藏室6.(3分)(2004•淮安)“扬汤止沸”是指把锅里烧开了的汤舀起来再倒回去;“釜底抽薪”是指从锅下抽掉燃着的木柴.对此应用物理学知识进行分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都只能暂时止沸B.都能彻底止沸C.“扬汤止沸”能彻底止沸,“釜底抽薪”只能暂时止沸D.“扬汤止沸”只能暂时止沸,“釜底抽薪”能彻底止沸7.(2011•苏州)医生抢救中暑病人时,通常在病人的额头和身上擦酒精.这种方法称为“物理疗法”这种疗法的依据是:酒精_________(填写物态变化名称)时.会_________(吸收/放出)热量.8.(3分)(2008•恩施州)如图所示,两个相同的炊壶内装有同样多的水,此时都已沸腾.已知炉火的强度和房间内空气的湿度都相同,因此,可以判断出:房间甲的气温_________(填“高于”、“低于”或“等于”)房间乙的气温.9.(2013•枣庄)在做“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时,甲、乙、丙三个实验小组的同学分别从图中B两套实验装置中任选一套来完成实验.(1)甲组同学从水温升高到90℃时开始记录数据,以后每隔1分钟记录一次水的温度,直到水沸腾5分钟为止,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分析表中的数据可知,甲组同学选择的是_________(A或B)套装置.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温度℃90 92 94 96 98 100 101 102 102 102 102 102(2)乙、丙两组同学都选择了另外一套实验装置,这两组同学虽然选用的实验装置相同,但水开始沸腾的时刻不同,他们绘制的沸腾图象如图C所示,得到a、b两种不同图象的原因是:水的_________不同.(3)实验后,甲组的同学对大家提出了这样的疑问:如果不对水加热,能让水重新沸腾吗?老师马上将一杯停止沸腾的水放进能抽气的密闭玻璃罩中,如图D所示,接通抽气机电源,随着玻璃罩中空气的抽出,热水居然沸腾起来.通过分析,同学们知道了发生此现象的原因是:抽气机抽气时,玻璃罩内的气压___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水的沸点_________(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因此在不加热的情况下,水能重新沸腾.10.(2013•宁德)如图所示,甲、乙两图是某同学做“水的沸腾”实验时观察到的现象,图丙是他根据实验数据作出的温度一时间图象.(1)甲、乙两图中能正确反映水沸腾时现象的是图_________.(2)从图丙中可以看出,水的沸点是_________℃.此时当地的大气压比l个标准大气压_________(选填“高”、“低”或“相等”).11.(2009•南昌)【探究名称】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提出问题】液体蒸发快慢跟哪些因素有关?【猜想与假设】通过观察下图和联系生活实际进行猜想猜想一:液体蒸发快慢可能跟液体_________的高低、液体_________的大小和液体表面空气流动快慢有关.猜想二:相同条件下,将水和酒精同时擦在手臂上,酒精更容易干,猜想液体蒸发快慢可能还与_________有关.【设计与进行实验】小明同学对其中的一个猜想进行了如下实验:如图所示,在两块相同的玻璃板上,分别滴一滴质量相等的酒精,通过观察图中情景可知,他探究的是酒精蒸发快慢与 _________ 是否有关.此实验过程中需控制酒精的 _________ 和其表面上方空气流动快慢相同.【交流与评估】我们知道液体蒸发时要吸热,请你举一个应用蒸发吸热的事例: _________ .四、升华和凝华1.(2013•自贡)下列过程中,属于凝华的是( ) A . 初春,冰雪融化汇成溪流B . 仲夏,从冰箱里面拿出来的饮料罐“出汗”C . 深秋,清晨草地上出现霜D .严冬,湖水结成冰2.(3分)(2010•泸州)下列关于生活中常见热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 ) A . 在高山上烧水,水温低于100℃就沸腾了,这是因为高山上气压低,水的沸点低 B . 天热时,狗常把舌头伸出口,这实际上是利用蒸发吸热降温C . 衣柜里防蛀虫的樟脑丸越来越小,这是因为樟脑丸汽化了D .夏天,室外的自来水管外会有水珠现象,这是空气中水蒸气液化形成的3.(3分)(2010•济宁)祖国山河一年四季美景如画.图中关于山河美景的描述,属于凝华现象的是( ) A . 春天,雾绕群峰B . 夏天,雨笼山峦C . 秋天,霜打枝头D . 冬天,冰封雪飘4.(2013•天津)图中,水的三态之间转化过程所对应的物态变化名称,标注都正确的是( ) A .B .C .D .5.在图中的括号内填上适当的物态变化及吸、放热的情况.6.(2013•宜宾)“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这句诗出自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从物理学角度分析,诗中的“露”和“霜”分别是物态变化中的 _________ 现象和 _________ 现象.7.(2011•盐城)今年5月10日,盐城市实施了人工降雨.气象部门用火箭将碘化银洒向云层,碘化银吸附水汽,加速水蒸气 _________ 成小水滴,或加速水蒸气 _________ 成冰晶(均填物态变化名称).水蒸气变成冰晶的过程中 _________ 热量.8.(2013•宁德)防蛀虫,常在衣柜里放樟脑丸.一段时间后樟脑丸变小了,这是 _________ 现象(填物态变化的名称);同时能闻到樟脑的气味,这是分子的 _________ 现象.9.用笔画线把下列现象同该现象所属的物态变化连起来. 烧开水时冒的“白气” 汽化 夏天湿衣服晾干 熔化 冬天早晨看到草上的霜 凝固 用久了的灯泡钨丝比新时细 液化 钢水浇铸成火车轮 凝华 吃冰棒解热 升华.10.(2013•呼和浩特)二氧化碳气体若被加压、降温到一定程度,就会形成白色的像雪一样的固体,这种固体在常温下不经熔化就会直接变成气体,叫干冰.干冰具有很好的致冷作用,可用于人工降雨,这是由于干冰在常温下迅速变为气体,促使水蒸气遇冷凝结成小水滴或小冰晶,从而降雨.上面描述中,含有物态变化,找出并填出相应的物态变化.(例如:冰变成水属于熔化)(此例填在下面不得分)_________ 变成 _________ 属于 _________ ; _________ 变成 _________ 属于 _________ ; _________ 变成 _________ 属于 _________ ; _________ 变成 _________ 属于 _________ .1、 温度(1)温度的定义 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2)摄氏温度①单位 摄氏度 符号 ℃ ②规定0 ℃是指 纯净的冰水混合物的温度100 ℃是指 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纯净的沸水的温度2、温 度 计①结构 玻璃泡、圆柱体、刻度线 ②测量范围 0~100 ℃ ;分度值1℃ ③内装液体 煤油或水银④使用前要观察 量程 和 分度值⑤使用方法: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物中、等示数稳定后再读数、视线与液柱的上表面相平(2)实验 室温度计结构上 有无缩口(弯管)量程与分度值0~100℃与35~42℃),1℃与0.1℃使用上 可否取出读数,是否需要甩动(3)体温计①结构 玻璃泡、圆柱体、刻度线、缩口(弯管) ②测量范围 35℃~42℃ ;分度值0.1℃③内装液体 水银④与实验室温度 计的不同之处 (4)水银温度计的优点 水银的比热容小,测量的精确度高 (5)酒精温度计的优点 凝固点低,适合寒冷地区使用(1)工作原理 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性质3、熔化和凝固(1)定义:熔化由固态到液态;凝固由液态到固态(2)固体的分类(3)晶体(4)非晶体晶体有固定的熔点,常见的晶体各种金属等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常见的非晶体糖、沥青、蜡熔化条件达到熔点,继续吸热熔化规律继续吸热,温度不变凝固条件达到凝固点,继续放热凝固规律继续放热,温度不变熔化规律熔化时,继续吸热,温度升高凝固规律凝固时,继续放热,温度降低4、汽化和液化①汽化是指由液态到气态,汽化要吸热②两种方式(1)汽化特点:发生在液体表面,可以在任何温度下进行影响因素温度、表面积、空气流动的快慢液体蒸发时要吸热,具有致冷作用特点: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进行条件:达到沸点和继续吸热蒸发沸腾①液化是指由气态到液态,液化要放热②两种方法(2)液化冷却加压①升华是指由固体直接到气体,升华要大量吸热②例子或应用钨丝变细,樟脑丸消失,人工降雨①凝华是指由气体直接到固体,凝化要大量放热②例子或应用使用过的灯泡内壁变黑,霜(1)升华(2)凝华5、升华和凝华6、自然界的水①冰的形成凝固;②霜的形成凝华;③露的形成液化;④雪的形成凝华;⑤雾的形成液化;⑥雹的形成凝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