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物态变化复习课
- 格式:ppt
- 大小:5.80 MB
- 文档页数:39
第四章《物态变化》复习教学案主备人:章桂寿审核人:钟秋发时间:2012.3.30一、考纲要求的复习目标1、知识目标:(1)认识物质分类,认识温度、液体温度计测温原理,会正确使用温度计。
(2)理解物态变化现象、吸放热及其规律。
(3)理解水的三态变化及其自然界中的水循环。
2、能力目标:通过复习掌握物态变化规律,并熟悉应用于生活、生产,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3、情感目标:通过学习物态变化规律的应用,重视水循环、水资源及环保方面的教育。
重难点:1、物态变化的条件及影响因素;2、用之解释有关的热现象。
广东中考命题情况:更加注意联系生活、生产及自然现象应用,重视考查解决问题及探究能力。
近五年都考了物态变化,09和11年在实验和综合能力里面命题,08-11四年都考了温度计的使用操作或读数。
二、课前延伸(一)同学们自己梳理本章知识,列出知识网络结构图(可参考《中考攻略》小册子13-17页)。
温度-摄氏温标和热力学温标-物质存在的三种状态-三态变化及其规律-应用(二)预习检测1、温度表示物体的程度。
摄氏温度的标度方法是规定_______________的温度作为0摄氏度,__________________ 的温度作为100摄氏度,在0℃和100℃之间分成100等分,每一等份代表1℃。
2、常用温度计是根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制成的。
使用温度计之前,要注意观察它的、。
使用方法是:(1)被测温度不能超过。
(2)玻璃泡不要碰到或。
(3)待温度计示数后再读数。
(4)读数时玻璃泡仍需留在被测物中,视线与温度计液面。
3、物质有、、三种状态,根据物态变化把右图填写完整。
4、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这个温度叫晶体的。
同一种晶体的跟它的是的,不同晶体的熔点(凝固点)是不相同的。
5、晶体熔化成液体必须满足两个条件:一是______________,二是__________________。
6、汽化的两种方式: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
第四章物态变化一、单元复习目的1、理解温度的概念。
了解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
会用温度计测量温度。
2.掌握物态变化规律及特点,会画熔化、凝固、沸腾图象及其意义。
3.掌握熔化、凝固、蒸发、沸腾、液化、升华、凝华现象及它们的吸、放热问题。
4.掌握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的应用。
5.知道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
6.尝试将生活和自然界中的一些现象与物态变化联系起来,并能解释。
7.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开放、探究,创新能力,学生自己摄取知识,加强关注社会生活的意识。
二、重点难点: 1、梳理知识结构,形成知识框架 2、解答疑难问题三、复习内容通过本章的教学,应使学生知道物质三态变化的各种热现象,知道在各种物态变化过程中吸热或放热的情况,并能用来解释简单的生活、生产中或自然界中的现象。
各种热现象中,晶体的熔化、熔点,液体的沸腾、沸点,蒸发、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等讲授知识的重点。
作为预备性知识,本章开头讲的是温度、温度计。
讲授时,液体温度计是重点。
四、知识梳理工作原理实验用温度计种类体温计寒暑表使用定义熔化吸热晶体熔化规律非晶体熔化特点定义凝固放热晶体凝固规律非晶体凝固特点定义汽化吸热方式定义液化放热液化方法定义升华吸热实例定义凝华放热实例五、教学课时:三课时第一课时一、复习引入这一章主要内容有熔化、凝固、蒸发、沸腾、液化、升华、凝华等物态变化方面的热现象。
这些热现象与人们日常生活和生产劳动关系密切。
因此,在讲授本章各种热现象时,要密切联系实际,并组织学生动手做好海波的熔化实验、观察水的沸腾实验,同时教师要做好碘升华等演示实验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
二、基础练习1.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常用的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性质制成的。
2.常用温度计的刻度是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摄氏度;把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摄氏度。
3.常用温度计最小刻度是1℃;医用体温计的测量范围是从35℃到42℃;最小刻度是0.1℃摄氏度。